烽皇(校对)第1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8/518

  想到这里,江烽也有些失神,李瑾的形象又不经意的闯入了他的脑海中,一别数月,自己这段时间几乎被各种事情忙得不亦乐乎,而现在稍稍放松下来,有些东西又开始从脑海深处中冒了出来。
  自己和李瑾也还有一年之约,江烽想到这里也禁不住苦笑,现在自己还能有那么多时间赴长安一行么?
  甩了甩头,江烽收拾起心神,现在他已经不是寡人一个,而是要对整个固始军数千人生死命运负责了,儿女情长似乎都该要抛在脑后,再说,自己和李瑾之间似乎也还远谈不上什么儿女之情吧?
  这一次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进入南阳城了。
  南阳城作为目前整个刘氏一族当之无愧的核心之地,不愧是整个山南东道首屈一指的大都市,从城门的规模就能看出端倪。
  江烽走了这么多个地方,在他印象中,南阳府的城门仅次于汴梁,光申二州自然无法相比,就算是寿州、襄阳这些也算得上大都市的所在都要稍逊一筹。
  哪怕是江烽一心想要把固始推成浍州,想要通过城城池建设来体现固始的与众不同,也没敢想过要把固始城扩建为南阳城墙这样的规模。
  效仿汴梁城的规制,南阳的东城门已然是采取三门制,中间的大门不开,不像汴梁城是梁王出行需要开中门,而南阳城是除非军队调动和紧急情况以及长安天子使者正式前来,方可开中门,刘同刘玄出入也只能从侧门而入。
  江烽在进城的时候也很注意观察了一下,南阳城的城门防范就要比大梁方面严格得多。
  南阳地处要隘,也是山南东道北部地区重要交通枢纽。
  南阳西面武关道可直抵商州、关中,北面三鸦路过鲁山关直入梁地腹地汝州,东北方城路同样可进入梁地腹地许州,东面舞阴道到达泌州,东南方向的东南大道可通申州,正南方向的宛郢大道直入襄阳,西南方向还有一条西南道可尽入襄州境内再折向西北即可入均州。
  再加上南阳境内白水、湍水、比水、堵水皆为通航重要水道,所以这也使得南阳舟楫纵横,车水马龙,成为山南东道最重要的粮食、铁料、药材等重要战略物资集散地。
  说南阳城门进入严格,一方面是税吏严格,凡是车队马队驴驮队,尽皆要检查,须得要有纳税清单方能出入,二是对出入旅客的巡检临检也是极为严格。
  倒是南阳军虽然在城门上也驻扎有,却不参加检查,估计只是起到震慑作用,这一点上和汴梁城有些相似,但汴梁城却要宽松许多。
  见江烽一行六人均为一人双马,巡检责令下马检查时,驻扎在城门的军士也迅速过来协助检查。
  不过张万山出示了过所并略作解释之后,军士迅速向自己上司报告,一名都头模样的角色迅速出来,上下打量了一下江烽,然后又示意江烽等人稍等,自己在里边交待了一阵,一骑先行离开,自己这才主动带领江烽一行人前往驿馆。
  看见那三十来岁的都头模样角色一路上下打量自己,江烽也觉得有趣,含笑问道:“还没有问过这位兄弟贵姓?”
  “敝姓韩,韩行,在家中排六,江大人唤我六郎即可。”那精壮汉子似乎对江烽的客气很惊讶,赶紧应道。
  “六郎看样子是认得我?”江烽也是有些不解。
  “嘿嘿……”韩姓都头似乎有些不好回答这个问题。
  “怎么了,六郎,可是有什么不妥之处么?”江烽的问话让张万山等人都有些紧张起来,看这位汉子的模样又不像是要对江烽不利,怎么这般吞吞吐吐。
第十六章
八方风雨会南阳(一)
  “不知道江大人是否在几个月前曾路过我们南阳?”韩都头终于回应道,目光有些闪烁,似乎是还对这里边有些问题感到不解。
  “几个月前?”微微一带马缰的江烽略一愣神,似乎是在思索着什么,但是很快脸上就浮起一抹有些古怪的笑意,“的确过了南阳,嗯,还和贵方几位朋友发生过一些误会。”
  韩都头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难怪,难怪……”
  “韩都头,难怪什么?”张万山实在忍不住了。
  “张兄,我们南阳城门哨所里至今还保留有通缉江大人的文告和画像,所以我们才能在第一时间认出江大人来,只是我们却不知道江大人真实身份,所以我这会儿已经去通报参军大人了。”
  江烽一行人这才明白过来,敢情刚才那一骑飞驰而去是报信去了。
  这位韩都头做事倒是挺谨慎的,江烽扫了一眼,也有些惊讶。
  这家伙起码是洗髓期的角色了,竟然还屈身于一个都头角色,哪怕是在大梁军中,最起码也能干个副指挥使才对,如果说运气好一些或者有些资历,干个营指挥使也很正常,现在对方居然还是都头角色。
  江烽不相信南阳的人才就能鼎盛到比大梁更强,这只能说明南阳军中豪门望族子弟恐怕占据高位的情况更严重。
  当然这不是说豪门望族子弟就都是庸碌之辈了,但是这种格局自然不可避免的会对庶族子弟起到挤压外溢的作用。
  “真是不好意思,韩都头,倒是让你们有些紧张了。”
  江烽也觉得有些感慨,几个月之前自己过南阳还得如丧家之犬一般藏头露尾的躲过,而现在自己一入南阳城,就有人专门来为自己带路到驿馆,虽然人家都还有些怀疑自己的身份真实性。
  “江大人太客气了,这是我们职责所在,还要请江大人不要见怪才是。”韩都头在马上一抱拳,赧然道。
  “哪里,韩都头都说了是职责所在了,我怎么会介意?倒是我对南阳在这方面的警惕性十分佩服,我自认为从南阳过时还是很谨慎小心了,没想到还是被贵方发现了,弄得我只能狼狈逃窜了。”江烽倒是不太在意,反而夸奖起南阳方面在防谍这方面的水平起来了。
  “那时候江大人还应该在光州刺史府里吧?”
  江烽的“光辉故事”已经在周邻地区传遍了,毕竟这的确是一个相当励志的故事。
  一个小小的斥候,庶族子弟,在短短几个月里先是担任一个州郡的假虞侯,区区一两千人的军队,竟然能够力抗十倍的蚁贼围城,现在更是把号称百战之师的蔡州军击退,而他本人也一跃成为一军指挥使,不能不让南阳这边庶族出身的军中子弟感到振奋。
  南阳本来就是豪门望族云集的地方,南阳军中一样是充斥着豪门望族子弟,庶族子弟想要在南阳军中混出头来,那更是比大梁更难上几分。
  像韩行现在还是一个都头,他自认为以自己的实力担任一个营指挥绰绰有余,只可惜他的上司表现平平,但是却能官运亨通,无他,就是因为他是南阳大族子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就能迅速走到营指挥使位置上,据说下一步甚至有可能要担任军都虞候。
  而自己呢,无论是在武技还是军事韬略上,自己都要远胜于自己那位营指挥使,但是人家都要担任军都虞候了,自己却还在都头这种位置上苦苦煎熬。
  “是啊,我当时还在光州斥候队,当时在伊洛一带去查探情报回来,路过南阳,就被你们的人盯住了,甩不掉,后来还发生了一点儿小冲突。”江烽介绍了当时的情形,听得包括张万山和这位韩都头都是听得眉飞色舞,显然是把它当做传奇小说在听了。
  韩行也大略能估计出当时拦截江烽那二人是谁了,录事参军旗下精明能干的几员干将,也是帮助南阳打造起一张天罗地网的功臣。
  见韩行却不插话再说,江烽原本也是有意要把这韩都头话题给引出来,现在看对方如此警惕,也只能作罢,但对韩行又高看了几分。
  韩行直接把江烽一行人带到了驿馆,这里地处南阳西关大街上,距离南阳府尹衙门并不远,距离南阳经略使府则更近。
  从这家驿馆的规模上来看,应该是南阳方面平素官方用来接待四方来的宾客的所在。
  看见韩行有些犹豫的表情,江烽对对方还真有些好感了,“怎么,韩都头,还有话要吩咐我等?”
  “呃,江大人,这家迎宾馆里前期已经有一些来客,可能有时候难免会撞见,所以我提醒一下您,虽说这里有刘岚大人常驻,但就怕意外……”韩行见江烽问起,也就没有遮掩什么。
  张万山反应很快,下意识的按了按肋下,沉声问道:“蔡州也有人来?”
  韩行有些尴尬,点点头:“薛明栋。”
  薛明栋?汝阳八柱中薛家的翘楚人物。
  江烽含笑点头:“谢谢韩都头了,我知道了,想必有名震山南的刘岚将军坐镇迎宾馆,宵小之辈也是不敢在此恣意放肆的。”
  刘氏家族中除了刘同刘玄两个嫡出兄弟外,还有四个庶出兄弟极为有名,号称风林火山,刘岚便是其中之一,号称拳镇河岳刘岚。
  刘岚正当壮年,据说武道修行亦已突破天境初阶,踏入了天境中段小天位境界,其一双赤麟臂修炼大成,号称无坚不摧。
  张万山脸色也很平静,只是眼中也闪过一抹怒芒,连蔡州都可以光明正大来和刘氏谈条件了,这一次任务怕就有些堪忧了,这刘氏号称以德服人,看来大谬。
  很快就有接待的人出来,听得韩行介绍之后,那名青年望过来的目光也是禁不住的惊讶和震动,江烽还真没想到固始城对蔡州军一战之后自己的名声竟然传奇若斯了。
  “郭通见过江大人,我替你们几位安排在西南一跨院,那边相对幽静,而且也可以从西面侧门出入,比较方便,您看如何?”青年过来抱拳一礼。
  江烽知道郭氏也是南阳望族大姓之一,和刘氏关系极为密切,据说要追溯到当年汉光武帝首位皇后去了。
  数百年传承下来,在南阳一地这些豪门大姓相互联姻,关系也更为密切,势力也更为强大,不过对于庶民百姓来说,要想在南阳这些地方出头,那也就更困难了。
  “那些劳烦了。”江烽欣然点头,示意张万山去牵头安排。
  张万山便随着那郭通前去,只剩下另外四名亲卫紧随江烽,显然是刚才韩行的提醒让他们有些紧张。
  这刚和蔡州袁氏在战场上打生打死,现在骤然间有可能要在这迎宾馆里相遇,虽说刘氏有人在此坐镇,但谁知道那位坐镇者是不是一直在此,若是突然爆发冲突,谁又能控制得住局面?
  张万山那边刚走,这边南阳经略使麾下的参军室人员也到了,江烽也一眼就认出了当日里那名面目森冷的男子带着两名下属已经疾步进来。
  虽然事隔几月了,但是当日双方的交手却还记忆犹新,面目森冷的男子也把目光落在了江烽身上,见江烽含笑看着自己,也是微一沉吟,知道恐怕这位昔日手下亡魂是真的风云化龙了,就凭见到自己之后这份悠然自得的气势,就不是那个冒充者能装得出来的。
  “固始军指挥使江烽江大人?”面目森冷汉子心中也是吁了一口气,放慢脚步,走了过来。
  “正是江某。”江烽对这位自己在南阳相遇的面目森冷男子气势印象颇好,因为此人在防谍这一块上做得极为专业,是难得的人才。
  他知道南阳这种重镇肯定防范严密,自诩还是相当小心了,但是仍然被对方窥出了端倪,而且使尽手段都未能摆脱对方,最终还是不得不依靠水路脱身,如果不是靠着关中李氏船舫,估计多半也是要被对方拦截住的。
  “某乃南阳经略使参军掌记刘浔。”森冷汉子脸色稍稍缓和,“没想到真的是江大人,我还以为城门军哨看走了眼,此次江大人是来……?”
  “某是来拜会经略使和刺史二位大人。”江烽很坦然的道。
  经略使是指刘同,而刺史则是指刘玄。
  据传南阳方面已经上奏长安请封刘玄为南阳、泌州、隋州、安州、申州五州节度使,但长安那边尚未回音,江烽估计这个时候长安使者也应该已经到了南阳,估计还会就五州节度使的赐封以及南阳下一步的军事行动作进行磋商,只是光是一个五州节度使职位能不能打动南阳,很难说。
  听得江烽这么一说,刘浔双眉一挑,作为参军室掌记,刘浔自然明白现在南阳的风色。
  各方势力尽皆向南阳而来,经略使和刺史两位大人都已经回到南阳不说,连刘氏几个主要长辈和年轻一辈的翘楚人物也都从各地返回,甚至包括刚拿下的安州都只留了一人坐镇,其他人尽皆回到了南阳城中,也说明此时的气候,而这个家伙也从固始而来,显然也是要赶这场盛会来了。
第十七章
八方风雨会南阳(二)
  看着眼前这个沉静自若的家伙,刘浔心中也是百感交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8/5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