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皇(校对)第1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0/518

  日后随着固始军的壮大,对人才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武技高超固然好,但若是不足也无关大局,头脑清醒,眼光长远,精于分析,善于学习吸收,这些都是张万山的强项。
  尤其是张万山很擅长对术法武器的搭配使用,像自己亲卫队中的这些术法武器的配搭结合都是张万山一手摸索出来的,连邓龟年和罗真都说张万山在这方面有天赋。
  江烽的问话让张万山不好回答,他只能低下头。
  “不是我要求苛刻,而是严峻的现实逼迫我们如此。说实话,我是不想介入光州的,我只想老老实实的在固始把我自己规划的浍州建起来,有颍州、寿州的流民兵源,有大梁和南阳以及黄州支持的钱粮武器甲胄,还有盛唐、霍山两县的大片土地,我们固始军完全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好好休养生息一年,这一年时间我可以把固始城防体系建起来,我可以把这支军队打磨出来,这种情况下我完全可以游刃有余的选择发展方向,寿州也好,颍州也好,黄州也好,光州也好,那个时候来做抉择,何等惬意?可条件允许么?你在发展壮大,人家会坐视你的发展而不顾么?”
  江烽摊摊手,“不会,人家不会给你这个时间,他们都不傻,将危险扼杀在萌芽状态是最保险的,万山,你要记住,每一支军队的强大都是建立在周遭其他军队失败的前提下,每一家藩阀的崛起都是踩在别家势力的尸体上,这个道理他们都懂,大梁如此,蔡州如此,我们固始要想不当别人的垫脚石,也一样只能走这条路。”
  这一番话也是说得张万山心潮澎湃,良久,他才闷声闷气的道:“那南阳实力远胜于我们固始军,我们岂不是只有退让?现在我们进驻光州,而后又退出光州,光州士绅怎么看待我们,这对我们固始军的威信会有极大影响,与其如此,不如拒绝!”
  “有些事情不是我们不想做就能不做的,我们不进驻,也许长安就要给我们设立浍州制造障碍,而杜家也不会再给我们以钱粮支持,所以我们明知道人家要求我们进驻光州是一个陷阱,我们也得要踩进来。”江烽平静的道:“更何况,这虽然是一个陷阱,但是陷阱未必就不是机会。”
  听得江烽这么一说,张万山眼睛又是一亮,“大人,您的意思是我们还是有可能拿下光州?”
  “哪怕有一丝机会,我们都可以去搏一搏不是?”江烽笑着反问:“我们付出了,未必会有回报,但是你不付出,那就肯定没有回报,所以我愿意赌这一把,更何况,另外一边已经把赌注替我们出了,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
  看见一身戎装的堂兄,许宁完全无法理解对方的态度,一时间竟然说不出话来。
  “小宁,我觉得你可能需要冷静一下自己,没错,我是许家人,但是在此之前,我首先是固始军第二军的军都虞候,而且我还临时负责第二军的训练,在第二军训练尚未达到预定效果之前,我无权擅自离开军营。”许子清站在堂前摇了摇头:“应该说我在这个时候见你已经违反了军营中的军纪,待会儿我还需要向江大人说明情况。”
  “小宁,你不用用这种眼光看我,我很清醒,原来的光州许家已经成为过去,现在的许家需要寻找新的自我定位,这是我需要告诫你的,尤其是你现在的身份,我觉得你还没有找准,或者说有些错位。”许子清语气里多了几分严肃,“江烽给了三叔和我们许家承诺,相对应的你也应该要履行你自己的职责,哪怕你现在还没有嫁给江烽,但是已经约定,那么你就要从你约定的身份来考虑问题,而不是事事都还要从许家人的角度来考虑,这很危险。”
  “大哥,你的意思是我连过问一下这件事情的权利都没有?谁剥夺了我这个权利?江烽么?”许宁言语冷厉如冬日里的冰刀。
  “你当然可以过问,但是我要提醒你,你需要平衡你作为未来江烽平妻和许家女的身份,不要颠倒错位,更不能指手画脚,因为你现在没有资格。”许子清觉得自己需要敲醒一下对方,“至于我,或许私下里有机会我可以向他表明我的想法,但是现在,在公事上,如果他没有征求我的意见,我无权过问。”
第三十五章
择机
  许宁一时间觉得眼前这个男子突然变得陌生起来了。
  难道这就是找准自己定位的男人?
  光州即将被固始军接管,这个消息让许宁激动得几乎要跳起来,袁氏被迫撤军,似乎一切都将回复到原点,这是何等让人兴奋的事情,可是眼前此人却是这般冷静淡定。
  许宁努力让自己的心境清冷下来,她不相信许子清就对这个情况无动于衷。
  “大哥,你觉得我现在该怎么做?装聋作哑,视若无睹,还是掩耳盗铃?”许宁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问道。
  “小宁,我不是说你不该过问,但是你这种心态和情绪就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联想,许家不复为往日的许家,江烽也不复是往日的江烽,他下边一样有一个庞大的群体,许家只是他麾下这个群体中的一员,光州如果真正成为他的治下,他就需要考虑怎么来平衡整个群体的利益得失,你这样的姿态,很容易让人觉得光州还是许家的光州,一切需要以许家为主,这不妥,也很危险。”
  许子清的话终于让许宁有些明悟过来了。
  是啊,回复到原点是不可能的事情了,许家的支配地位现在已经被固始军这个包容并蓄的复杂群体所取代。
  光州经历了这一波劫难,亲许氏的许多阀族灭的被灭,放逐的被放逐,流亡的流亡,势力大损,许家不可能再就光州的未来做什么安排,那是江烽的权力和责任。
  “那大哥,我现在该怎么做?”许宁并非那种无脑之人,心境平复下来之后,就恢复了昔日的清冷。
  “怎么做,你自己心里其实很明白,只是总还不愿意接受这个现实罢了。”许子清摇摇头,“三叔临去之前交代过你我,你为主,你应该明白什么意思,否则他就会让我为主了,许家需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我们需要助江烽走得更高,那样才能为我们许家争取更多的机会,你自己好好想一想,现在江烽最需要什么,我们可以为他做什么……”
  目光注视着一脸坦然的许子清,良久,许宁才低垂下眼睑,幽幽的道:“大哥,你说的没错,我还沉浸在昔日许氏荣光里无法自拔,也许的确是改走出来的时候,先不说江烽意愿,就是他那些麾下诸将也都不会答应回复到原来,哪怕我嫁给他也不行,主次之分,没有人能够无视。”
  “小宁,你明白就好,其实我觉得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江烽和我说过一句话,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他说是域外胡人的话语,我想从字面意思你就能明白,我深以为然。”许子清也悠然道:“现在江烽率领的固始军仍然处于一个相当困难的局面中,别看他似乎这么短时间就能打下这么一个大局面,但是这个局面下隐藏着波澜汹涌,他就像一艘在礁石和巨浪中挣扎的小船,可以说稍有不慎就是满盘皆输的局面,我们许氏现在已无自立的可能,所以我们和他之间的关系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我们必须尽一切力量帮助他,这也就是帮我们自己。”
  “我明白了。”许宁终于长长的舒了一口气,似乎是放下了身上一个沉重的包袱,从得知光州将归于江烽手中时她就一直在纠结,或者说在幻想,事实上她也一样清楚那种情形不可能出现,但始终有些不愿承认,但现在连许子清,许氏一族中唯一能撑得起场面的男性都表明了态度,她知道自己该醒一醒了。
  “嗯,小宁,你明白就好。”许子清顿了一顿,“光州的得失还有很多不确定性,这甚至不取决于江烽,而取决于大梁和南阳对蔡州的战事进展,所以我估计江烽暂时还不会把主要精力放在光州那边,对于现在的江烽来说,稳固军心,提升军队战斗力才是他的头等大事,后者我和杨堪他们在做,而前者,我们许氏一族可以助他一臂之力,你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我相信你知道怎么做。”
  许宁默默点头,然后站起身来,“大哥,我知道怎么做,我打算告诉江烽我会去光州一行,做我作为他日后的平妻,也是江家人应该做的事情。”
  许子清微笑点头,“很好,你明白这一点就好,许氏日后也许不能成为执掌一地的藩阀,但未必就不能成为影响力更大的顶级阀族,小宁,我相信你可以助我们许氏做到。”
  ……
  列队,变阵,突刺,盾防,阵袭……
  伴随着主将下达命令,持旗小校手中旗帜挥舞,再辅之以锣鼓号角,黄尘阵阵,旌旗猎猎,面前这支军队的演练已经初具气象。
  固始第一军是整个固始军的精华所在,虽然已经从第一军中抽调出不少军官老卒充实到第三军,也就是即将赴光州驻扎的军队中去,但是第一军仍然表现出了相当气势。
  以经历了固始防御战的老兵为主的第一军通过补充兵员已经重新满编,二千五百多人也是盔甲武器优先保证的对象,从南阳和黄州来的武器和甲胄都是首先满足了第一军,杨堪把大梁广胜军的训练方式也沿用到了固始第一军中来,比起光州军的训练强度无疑要强不少。
  把第一军交给杨堪江烽也是经过一番考虑的。
  最初他原本是想让杨堪从头开始带一支新的军队,比如让其担任新建第二军的指挥使,这样以老兵为主的第一军战斗力能够基本得到保证,而第二军则可以完全按照广胜军的标准来打造,一旦成军之后,可以拥有两军具备战斗力的军队。
  但是杨堪明确告诉江烽要把几千农夫训练到成为一支可堪一战的军队第一需要时间太长,第二需要几轮真正的战事,单纯的训练是难以打造出一支真正的军队。
  这个观点也获得了江烽的认同,为了确保固始军能够有一支随时能拉得出来打硬仗的军队,江烽还是决定让杨堪接掌第一军,以便于日后浍州设立之后,这支军队成为浍州军的范本。
  校场内观军台上,江烽满意的点头,杨堪则负手站在其左侧,张越居其右侧。
  “时日虽短,但却初见端倪啊,七郎,子跃,第一军可堪一战,你二人当居首功!”
  “呵呵,大人过誉了,若是某和子跃能将第二军或者第三军训练成这般模样,那这番夸奖某和子跃也就领受了,但第一军本身就是原来固始军的老底子,绝大部分都是参与过两次恶战,都堪称精锐,某和子跃不过是将其凝合打磨了一番,让其更规范罢了,当不起这般夸赞。”杨堪连连摇头,“倒是子跃这次去第三军和四郎搭档,要将一帮子农夫打磨出来那才是一道难题,要花不少心血功夫方能见成效啊。”
  “七郎说得在理,某和四郎接手这支屯军,连盔甲武器都未凑齐,进驻光州之后却要与南阳军比邻而居,这谁好谁孬不是一下子就显现出来了么?光州士绅如何着想?”
  张越身体尚未完全恢复,但是已经能够起身行走了,让其担任第三军的军指挥使固然是擢拔,但面临这样一支几乎毫无根底的流民农夫凑合起来的军队,要将其打造出来,其难度可想而知。
  “光州士绅那边如何着想且不去管他,南阳军看了我们这支军队能够放心这才关键。”江烽没有理睬张越的牢骚,“但这支军队现在是如此,并不代表日后也是如此,第一军会抽调部分军官老卒,而这一次从大梁招募吸纳的军官老卒也会优先满足第三军,第一军第二军都要排在其后,三个月时间里这支军队要初具规模。”
  杨堪和张越都是一凛,“大人,你的意思是三个月内大梁、南阳伐蔡就要见分晓?”
  “或许根本就要不了那么久,这要看刘玄的南阳军是否名副其实,要看关中李氏对其他诸藩的影响力是否够大。”江烽沉吟了一下。
  “单从表面上来看,如果四万南阳大军倾力一击,蔡州根本无力抵抗,但是这只是理论上的分析判断,南阳军的战斗力在申州和安州两战中并没有得到真正体现,尤其是安州,那更多的是展现了刘玄不战而屈人之兵上的本事,但更多时候还是要武力征伐来证明,像蔡州,袁氏经营数十年,士绅同心,南阳军能否一战而下,彻底击溃对方,这就要考验南阳军的真实水准了。”
  “另外就还有其他诸藩的动作是否够快,力度是否够大,如果能在蔡州彻底崩盘之前强势介入,制止大梁和南阳的挺进,那么这一局还有得看,但我很担心李氏的影响力和诸藩自身内部的问题交织在一起,可能会有太多变数,比如感化军的表现如预料的迟缓,而泰宁军现在的表现,就大出所有人的意外。”
第三十六章
伏手
  固始军的立场也在因时而变,也让江烽等人对大梁、南阳联手伐蔡的前景十分关注。
  所有人都不太看好蔡州方面,因为大梁表现出来的强势,南阳方面的底蕴,都不是蔡州可以相提并论的,尤其是现在晋军出师不利,泰宁军竟然还没有出兵,感化军又被蚁贼所困,这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意味着蔡州前景黯淡。
  但江烽始终对南阳军心存疑虑,因为一支没有经历过大战、苦战检验的军队始终难以令人放心。
  纵观南阳方面这么多年来论人口、论经济、论术法一道、论武道高手,这些都无一不是璀璨生辉,但是唯独在对外战争上乏善可陈。
  这么些年来南阳鲜有和外敌一战,要说起军队表现,都要追溯到十年前与襄阳萧家一战去了。
  当时南阳方面尽起大军八万,气势如虹,欲待沿堵水直下襄阳,双方在岘山一线展开激战,后南阳方面粮道被断,被迫撤军。
  最后双方都声称取得了胜利,南阳方面表示并无意占领襄阳,只是要教训萧家,已经达到了目的,而萧家则表示坚决抗击了南阳的入侵,使其侵略意图未能得逞。
  因为是十年前的战争了,那一场战争究竟情况如何,江烽也不得而知,但是从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南阳军在攻坚战上的表现不尽人意,襄阳军三万余人在岘山一线成功的狙击了南阳大军长达一个多月,双方激战数场,南阳军始终无法突破岘山一线,结果是粮道反而被襄阳军截断,被迫撤回南阳。
  当然那场战争都是十年前的事情了,不能说明什么,据说那场战争之后南阳方面也是对军队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加强了军队的战斗力,尤其是近几年来南阳军在术法一道上的大力推动,已经开始装备到了各军,只是效果如何,却没有经过战争检验。
  “大人,假如南阳军真的势如破竹一举击溃了蔡州军的防线,那我们岂不是真的要将光州城交还给刘玄?”张越忍不住问道:“就没有其他办法来改变这个结果了么?”
  “若刘玄真的一举击溃了蔡州军,携胜势而来,我们能与其对抗么?”江烽缓缓摇头,“就算是大梁也不会为了刘玄而支持我们,反而会向我们施压迫使我们退出光州,那个时候我们能保住固始,或者说浍州已经是一个非常好的结果了。”
  “大人,如果刘玄拿下光州,浍州就只能是一个空中楼阁了,以刘玄的性格,不可能容忍这个浍州的存在,而且大梁也会为了交好刘玄,肯定会支持刘玄取下固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刘玄直接和淮北对峙,这能极大的减轻大梁东面的压力。”杨堪已经越来越融入到了这个群体中,考虑问题都是从固始军角度出发,“所以我们不能让这种局面出现。”
  “不能让这种局面出现?”江烽若有所思的笑了起来,看了一眼同样坦然的杨堪,“七郎,你好像话里有话啊。”
  “呵呵,大人,我想你的想法应该是和我一样的。”杨堪抚弄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冰王戟,泰然自若的道:“我们固始军不能坐视这种不利于我们的局面出现,应当有所作为,而且我们也能够有所作为。”
  张越也似乎听明白了二人对话中隐藏的含义,抚摸着颌下短须,“南阳军若是从申州出击,势必要深入蔡州腹地,这一场战争没那么容易见出分晓吧?若是我是蔡州军主将,完全可以诱敌深入,或者采取稳步后撤的方式来拖长对方的补给线。”
  张越的话语就显得有些露骨了,毕竟大梁和南阳现在是盟军,而大梁和固始军也同样是盟友,而南阳现在还在源源不断的向固始输送钱粮武器。
  江烽和杨堪二人都是相视而笑。
  “且看蔡州军的韧劲儿有多强吧,蔡州军若是不能抵挡住南阳军的进攻,就怕形成一边倒的局面,而且蔡州南部都是袁家经营多年的精华腹地,若是就这样大步后退,恐怕也难以向支持袁氏的士绅们交代吧?像新息、真阳、褒信这些地方的士绅都是袁氏最有力的支持者,袁氏也需要考虑这方面因素。”杨堪沉吟着道:“这就要看袁氏能不能说服这些士绅了,如果能够大幅度动员这些士绅们以家兵私军来阻击南阳军,也许可以延阻南阳军的攻势。”
  “我倒是真希望看到南阳军和蔡州军能够在真阳、汝阳这一线打成拉锯战,不过看现在的情况,难度很大,南线蔡州军实力太过薄弱,只有不到一万五千人的兵力,南阳军三倍于对方,而且高手武将尽出,连刘玄都要亲自出征,恐怕蔡州军凶多吉少,哪怕袁长河亲自坐镇南线也难以扭转大局。”江烽分析道。
  “那我们……?”杨堪皱起眉头,“如果真是这样,恐怕我们需要早做预备。”
  江烽一时间没有说话,倒是张越犹豫了一下,低声道:“就怕暴露了行迹,若是刘玄觉察,势必报复,我们恐怕也有的受了。”
  江烽也清楚,像这样越境实施袭击单靠步军很难,只能是依靠骑军,可数百骑军出现,你想推到蔡州南部的士绅私兵头上都没有人相信,而且稍微查探一下就能摸出底细来。
  真要被刘玄拿住了把柄,或者说只要让刘玄起了疑心,他就是没有把柄,一样会算到固始军头上,那麻烦就大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0/5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