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皇(校对)第1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5/518

  “哦?”杨堪还真没特意了解过江家的情况,只知道二郎二郎的叫,却不知道大郎是谁,是什么情况,也只大略听张越提起过,江烽父母早亡,长兄也是前几年去世,只剩下江烽一人。
  “我父母早故,兄长外界都道他也去世了,其实他只是入山云游修道,追求长生之道去了。”江烽耸耸肩,有些向往,“我兄长也劝过我一道去,但我是个俗人,不喜那种清修生活,更喜欢世俗繁华,所以没去,这几年虽然没见我兄长,但我知道他应该就在山野中修行。”
  江烽兄长入山修行一事连张越都不清楚,只有罗真略知一二,不过江烽从未向人提及,所以罗真也从未向外人泄露,今日也是江烽第一次向罗真之外的人谈起。
  杨堪知道江烽谈起这个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信任,会意的点头。
  “像七郎你和阿满、郭岳他们这种自小经历过各家药物滋养润泽的,我家传的丹药却与其他不一样,效果必定是有的,但是若是要与用在张越、秦再道和黄安锦他们身上相比,肯定就不如了,一句话,可能会与各人不同,自幼在用药滋养润泽过的,可能会有一些效果,但是就不及那些从未滋养调补过的那么明显突出,但总归会有一些效果。”
  杨堪笑了起来,“二郎,这很正常,更何况你要知道到了我们这个境界,哪怕是一丝一毫的提升,都非比寻常了,天境之下的提升都知道更容易,但是到了天境之上,那就非得下苦功,求顿悟,有机缘不可了,而到了小天位之上,每一台阶都得要大彻大悟和机缘汇聚并举方可有所突破,这都是祖辈早就和我们教诲过,你能用这种渠道帮我们有所提升,已经是相当稀罕之事了,至少我就从未想到过还有这种可能,我还以为你会用什么天材异宝能给我们以帮助呢。”
  “七郎,我所要炼制的丹药虽非天材异宝所成,但也不是寻常药物,也需要一些特殊罕见之物,当然如果真的能有一些天材异宝作为药引,自然可以炼制出一些功效更佳的丹药来,这一点我还是有把握的,只是耗时耗力也更长。”江烽颇为自信的道。
  “这一点上趁着鄂黄、南阳有求于我们,不妨可以开口搭着术法资材要一些。鄂黄杜氏有江水、雷池之利,水产异宝不少,南阳则有伏牛、桐柏之利,山中灵药亦是丰富,兼之又扼金商人迹罕至的山岭出入要道,据说每年从金商山中输出的大批灵药异宝大多被南阳所购得,这也是南阳术法一道强盛的主因,就因为其有雄厚的财力来购买术法资材供其麾下的方术士和术法师们修炼。”
  杨堪现在已经隐隐有了江烽副手的气象,江烽也认为杨堪不但武技卓越,而且加之气度深沉,颇有大将风范,所以也是一力培养。
  当然他不会只着力培养杨堪一人,像张越,以及此次李桐邀约回来的张挺,也是培养对象。
  只不过张越忠心无二,感情更亲近,但却在武技上要略逊一筹,张挺武技不俗,智谋韬略亦有,但在性格上却又略输于杨堪,所以目前还只有杨堪在各方面都具备独当一面的实力。
  “我们固始军总体实力偏弱,或许军士可以通过艰苦训练来提升战力,军官可以通过招募融入来强化,但我们中高级的武将水准就不得不通过各种方式来增强实力了,小郭和卢英峰之死就像一根刺一样,一直扎在我心中,让我难以释怀,我总是再想,如果当时我换一种安排,会不会有一个更好的结果?”
  谈及这个问题,杨堪也是痛惜不止,但是他也知道当时那种情况下也是固始军能拿出的最稳妥的应对之策了。
  打仗就要死人,总想要避免战死而去安排,那么最终结果就肯定是死亡更多。
  那一战下来,连自己、江烽本人、张越、秦再道以及江烽最贴身的女护卫鞠蕖都是险些丧命,可以说能付出的都已经付出了,谁死谁生就真的只能看上苍安排了。
  “二郎,你无须过于自责了,郭岳也和我探讨过,那种情况下,谁也未曾想到袁氏双驹联手竟然如此厉害,若非常昆赶到,恐怕我和蕖娘子也一样命丧黄泉了,这就是天命。”杨堪也是感慨无限。
  “七郎,天命这个东西有,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提升自己的实力来改变上苍给我们安排的命运,像那一日若是你已经是太息期了,小郭能练至金刚不坏身第二重,袁无为和袁无敌还能如此猖狂?”江烽反问,眉目间已然多了几分狷狂豪放。
  “好!大人说得好!”一个身影从院墙外另一端走了过来,身材瘦小,脸颊嶙峋峥嵘,一双厉目顾盼生威,尤其是一双手便可看得出青筋盘虬,显示出手上功夫的与众不同。
  “六郎来了?”杨堪打招呼,来人正是郭岳,步履生风,背上背负的一根九锻玄铁棍黝黑无光,便是其专用武器。
  “大人,七郎。”郭岳在家中行六,身形和郭泰有些相似,不过更加瘦小,但是其全身似乎都洋溢着一种特有的精气,闭关几年修炼金刚不坏体之功让其也是拙于言辞,他加入固始军之后就曾明确像江烽提出,他自己更适合担任副手而非主帅,更适合冲锋陷阵而非运筹帷幄,这番直白的表态也让江烽十分欣赏。
  本身每一个武将都有自己强项,像郭岳这般能够清醒认识自己不足而愿意发挥自己长处的人就很难得了。
  “大人,其实没有必要对我兄长战死耿耿于怀,我兄长一直以战死沙场为荣,技不如人,并没有什么。”郭岳话语中充满了刚烈之气,“正如大人所说,只要我们自己实力达到那一步,那就该是对手折戟沉沙了。”
  “我们面临着的局面很复杂,南阳,蔡州,蚁贼,甚至还有淮北和鄂黄,都存在太多的不确定因素,我们固始军似乎从一出现就是生存在战争中,光是今年我们已经打了两场硬战苦战。”江烽目光里也多了几分坚决,“捍卫我们自己的利益,就只能通过战争,我们也别无选择,所以我们需要尽快提升我们自己的实力。”
  “大人,我倒是觉得,在提升我们军队战斗力上,也还有其他几条路子可以走。”杨堪在郭岳出现之后,已经很自然的把“二郎”这一称呼换回了“大人”。
  这是江烽和其他几人心照不宣的默契,在只有单独二人在场时,可以以私密称呼相称,但是在有其他人在场的情况下,则需要以正式称呼相称,当然江烽称呼这些人则没有这个限制。
  “哦?七郎,你说,什么办法?”江烽和郭岳都是大感兴趣。
  “嗯,其实这也不是什么新鲜法子,只不过我觉得在我们固始军上运用可能更适用一些。”杨堪顿了一顿,“就是合击之术和组队合战之术。”
  合击之术一般是指二至三人的联手作战之法,而组队合战则一般是指三人以上十人以下的配合作战之法。
  杨堪说这不是什么新鲜法子,的确也是如此,历朝历代军中,以及一些江湖门派中,对这种联手迎敌之术和组队合战之法都有涉猎,但是始终都没有能成为主流。
  盖因这种方法受限制的条件很多,以多敌一,以多敌多,这就要求配合者相互固定,可是军队中的战事本身就充满变化,也许还没有出战你就遭遇一场弩矢洗礼伤亡几人了,剩下的人还能不能达成合战之术?
  或者条件发生变化,你应对的环境不一样,也会受到很多影响,所以相对而言这种组队合战之术一度在一些军队中有些习练,但是都未能有什么亮色表现出来。
  倒是一些藩阀的亲卫中倒有不少习练这种合击之术和组队合战之法,那主要也就是针来的武道强者对重要人物的刺杀袭击,用这等合击之术和组队合战之法来迎敌或者拖延时间,为目标赢得时间和准备。
第四十五章
蚁贼(一)
  “哦,联手合击之术和组队合战之法?”江烽心中微微一动。
  这个时候他才想起许望侠在临死之前和自己的一番交谈中也谈到了固始军的短板,主要也就是指现在固始军的中高级武将实力欠缺,极易被敌人恃强凌弱专攻薄弱环节给固始军造成以点带面的突破。
  许望侠谈到现在各地藩阀都有蠢蠢欲动的迹象,谈到了为什么许氏要在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就发动了对申州一战,其实也就是意识到了许氏在战力培育积蓄上的明显不足。
  像许氏三老中,老二许望逊,也就是许子清许子明的父亲,本身就不习武技,只是许望亭许望侠两人修习武技,但许望侠也仅达到固息期,而许望侠更是只达到了静息后期水准。
  整个许氏一族男性中也仅有许子清一人在修行武道上具有天赋,而光州许家又没有能够吸引到更多的庶族人才来投效,所以才希冀拿下申州之后再来扩充实力,只不过争雄之路太过艰险,第一步就踩空了。
  许望侠也谈到了固始军其实也面临着和许氏一样的困局,哪怕固始军有了一个很不错的开局,而且利用了现在大梁的困局需要外部的助力而让固始军居于一个有利位置,但是其短板仍然无法解决。
  他谈到以固始军目前的格局要想吸引到超强武力的将领很难,如果真的来了,以江烽自身的实力也很难驾驭,起了龃龉都是小事,就怕喧宾夺主那就危险了。
  江烽也相信许望侠是由衷之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而且许望侠已经明确了把许宁许给自己作为平妻,甚至也明确告诉自己如果喜欢许静,不妨就纳许静为妾,让其姊妹俩也能相互有个照应,在江烽看来这大概也是为许氏一族日后发展的一个安排。
  所以许望侠也就谈到了当初许氏意图在吞并申州之后的一个打算,就是准备要在一定范围内也就是牙兵中推行组队合战之法,并且准备在牙兵精锐中组建类似于蔡州龙雀尾的精锐来操练联手合击之术,并且已经有了一个大致方略。
  当时许望侠也提到称在一定水准的精锐中修习联手合击之术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应对高手的袭击,但是这也只能说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应对越是高强的武者对人,修习联手合击之术者也需要相应提升战力,所以这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归根结底还是需要整体实力的提升。
  许望侠的这个方略交给了许子清,不过江烽从未在这方面提及过,估计许子清也没有在意。
  “七郎所言倒是有些道理,之前我也曾听人提及过这方面的构想,不知道七郎你提到这个,是否有一些考虑?”江烽知道杨堪素来言不虚发,这么说肯定有应对之略了才会开口。
  “嗯,三郎曾经谈及过他们白马寺僧兵便精于联手合击之术和组队合战之法,这一次蔡州军来犯,他们虽然只有寥寥十余人却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有这方面的合战合击效果,他也提到了这一次加入固始军的几人中有几个虽然武技水准不算高,但也对合击合战之术比较熟悉,如果需要的话,下一步他们白马寺来的俗家弟子,甚至也可以安排一些精于此道的僧人来教授这方面的技战术。”
  杨堪也早就在考虑这个问题,只是一直没有找到合理的机会来和江烽沟通,今日正好是一个机会,所以也就提了出来。
  江烽大喜,许氏一脉已有一些方略,如果再加上白马寺中的这种实战运用技战术,那就真的完美了,只是不知道这等技战术算不算是白马寺的秘传?但常昆既然主动提及,就应该不是问题才对。
  “七郎,不涉及他们白马寺的不传之秘吧?”江烽笑问道。
  “应该不涉及,事实上像江湖中各大门派中这等合击之术都各有千秋,只不过想组队合战之术我估计就只有诸如白马寺、大相国寺这等僧俗众多的大门派才有了,毕竟僧兵道兵这等组队合战之术,那都不是寻常小户能玩得起的,这要说对军队来说可能更有价值。”杨堪分析道。
  “七郎,你说错了,组队合战之法或许对其他军队更有价值,但对我们固始军来说,还是这等联手合击之术更有价值啊。”郭岳插言:“我们固始军的中高端武力还是太弱了一些,对阵之时有很大的隐患,稍不注意就可能被对方借势突破,若是能在联手合击之术上小有成就,那么一旦遇上这等情形,就可以赢得一些时间和机会。”
  杨堪一愣之后,倒是点头认同,江烽也深以为然。
  “大人,若是可以的话,我本人倒是对这方面很感兴趣,不知道可否交由我负责此事,白马寺方面的诸人我也比较熟悉,先来试一试,看看怎样,不如就以大人的亲卫队作为试点如何?”郭岳似乎也是被勾起了兴趣。
  “哦?”江烽和杨堪交换了一下眼色,杨堪微微点头,江烽也就允了,既然郭岳主动请缨,他当然不好拒绝,且看这位小小郭的本事究竟如何了。
  ……
  张万山有些痛苦不堪的活动着全身的筋骨,他已经跟随着这帮蚁贼连续三天没日没夜的奔波了,至今未见到那位号称吃人魔王的秦权。
  他来亳州已经十多天了,最初一直无人理睬,后来好不容易获得了据说是蚁贼中的二号人物秦衡,也是秦权之弟的短暂接见。
  可没等他说明来意,蚁贼就开始了与感化军的缠战,就再也没有人理他了。
  这一段时间里张万山也一直在观察着蚁贼军的活动规律和实际表现,与江烽所见介绍的蚁贼情况结合起来进行对比,他发现现在的蚁贼军已经比起原来刚从伊洛出山东下的蚁贼改变了许多。
  首先军纪更为严明,虽然还是无法地方军队相比,但是由于蚁贼军已经开始有意识建立补给机制和屯粮据点,使得蚁贼军的后勤保障水准提升了许多,这也使得蚁贼军不需要每日每时都要考虑补给,这极大的提升了蚁贼的机动能力和军纪。
  第二蚁贼的战斗力也以肉眼就能看得到速度在提升。
  蚁贼军将军队分成了精锐、正军以及仆军,精锐就像是波斯女和秦河率领的骑军,秦权亲自率领的亲兵,以及部分将领自领的亲兵,而正军就是作战的主力部队,仆军则主要是一些新附的盗匪、流民和投降的官军。
  由于每一场战事几乎都是仆军首先发起进攻,所以损失最大的往往就是仆军,而表现优秀的仆军则可能会被吸纳入正军,所以每一次大战仆军的表现出来的战斗力超过了张万山之前的估测。
  战斗力的体现可以从多个方面观察出来。
  军纪是一方面,军官的组织指挥能力是一方面,军中将官的威信也是一方面,行军速度,训练时效,应变能力,以及后勤保障水准,武器甲胄的状况,甚至包括冬衣鞋帽的保障度,都能略窥一斑。
  张万山是穿越了颍州战场来到亳州的。
  颍州也是蚁贼的主战场,但是那里是林儒主要在负责,林儒用兵毫无章法,这个毫无章法并非贬义,而是指其用兵不拘一格,如天马行空。
  林儒麾下军队多以轻装步兵为主,尤善行军,加上颍亳之地纵深大,也给林儒用兵提供了绝好机会,几次感化军已经围住了林儒主力,都被林儒跳出了包围圈,结果声东击西让感化军疲于奔命。
  张万山在颍州呆了三天,眼见林儒部得不到回音,便主动要求要面见秦权,林儒也不留难,便让其自己去亳州找秦权,所以张万山才来了亳州。
  秦权部蚁贼在亳州的活动范围也很大,三日前秦权部攻陷了山桑,然后迅速掉头北上,围攻城父,与感化军一部在城父县内展开激战,然后又毫无征兆的突然越过了涡水,打了感化军一个措手不及,临涣、永城、符离、蕲县顿时告急,迫使在彭城驻扎的感化军南下。
  秦权部迅疾又东撤,涡水和涣水之间的广大地域内纵横驰骋,连续击破二十余处豪绅坞堡,缴获大量粮食绢布等大量物资,也极大的缓解了所部越冬所需。
  这一段时间张万山都一直跟随着秦衡部游动,他感觉到这股蚁贼力量在保持了原来蚁贼行军速度快,动员能力强的特点时,野战浪战的能力也提升了不少,固始军中目前恐怕还只有第一军能略胜对方一筹,而像第二军都略有不如,而第三军则不用提了。
  当然这几部也都是蚁贼的精锐军队,尤其是这几个月和感化军的缠战也使得其大有去芜存菁的架势,只是张万山还看不出这支蚁贼这样游走于颍亳二州间,究竟意欲何为?
  如果说这支蚁贼真的如大人所说的与大梁有瓜葛,他们就不应该局限于颍亳二州,要知道这样下去,感化军主力一旦慢慢形成包围圈,势必会将其挤压在狭小范围内形成决战,这对蚁贼很不利。
第四十六章
蚁贼(二)
  嚼了几口有些涩口的麦饼,张万山从腰间取下水囊喝了一口,坐在石板上环顾了一下四周,目光漫无目的的掠过匆匆而过的一队士兵,面无表情的吞噎下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5/5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