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皇(校对)第1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3/518


第五十六章
乱局,调整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江烽一个凌空飞跃,手中玄铁斩马刀凌厉的一划,一股青灰色的刀气沿着刀刃外放而出,在空中疾驰而过,“啵”的一声,击中了三丈之外的木柱。
  木柱断裂开来,一旁的鞠蕖走了过去,将木柱拨开,仔细观察了一阵之后,还是摇摇头:“有一定进展,但是距离你的期望,可能还不够。”
  江烽也收刀而立,慢步走过去,用手指插入木柱内里,感知了一下。
  木柱内里虽然碎裂,但是碎裂的程度却还没有到触之成粉的状态,还是细如米粒的形态,这显示自己进入养息期后虽然元力有所提升,但是要想在短期内有一个大的飞跃,还有待于努力。
  如果是杨堪,可以轻而易举的用冰王戟发动元力外放,木柱可以被击得粉碎成粉末,也可以断成几段,这取决于他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但自己还远远不够。
  这固然和杨堪手中冰王戟是一柄神刃有关,但是现在江烽手中的玄铁斩马刀也是常昆专门在大梁替江烽委托汴梁著名的术法匠师为其订做的。
  虽然由于资材原因,这柄斩马刀以玄铁为主,同时加入了些许风磨铜砂,使其重量略减,而锋刃的锋利度倍增,同时还加祝了隐性术法,帮助提高灵敏度,但总的来说比起冰王戟这种名刃,还逊色不少。
  少女早已经为江烽递过热巾,江烽顿了一顿,还是接了过来,擦拭了一般汗渍,却递给了在一旁的鞠蕖。
  吴瑕悄悄翻了一个白眼,心里忍不住哼了一声。
  她也不知道这位大人为啥对自己这么冷淡。
  要说自己父亲为他战死,后事也安顿得挺好,还把自己弟弟送到了白陵大人那里当弟子,这可是一般人无法企望的,如十三叔所说,给白陵大人当弟子,那就是日后当参军的料子。
  自己提出要给蕖娘子当侍女,他也同意了,可怎么就对自己这么冷淡呢?
  哪怕是鞠蕖都不太明白怎么江烽就对自己这个贴身侍女这么冷淡,甚至还有些隐隐的忌讳一般。
  不过知道江烽的性子,鞠蕖倒也没啥,示意吴瑕去把热水端来,自己亲自替江烽扭了一把,再递给江烽,江烽倒是大大方方的接过来,好好擦拭了一阵额际颈项,这才递回给鞠蕖。
  “蕖娘,白獭脂我已经托人买回来了,就趁着这几日里我替你把伤治了。”看见鞠蕖认真扭毛巾的模样,江烽心中也有些歉然。
  白獭脂已经买回来有一段时间了,但是中原大战刚刚结束,各种事情接踵而至,忙得江烽几乎连囫囵觉都没能睡几个,更谈不上炼药疗伤了。
  鞠蕖却担心随着战事的稍息,各方面的势力对固始军这边的态度也在发生变化,各种危险同样也在不断上升。
  就连杨堪都提升了他自己的戒备,也就是防范敌人在战场上无法得逞,兴许就要在这方面耍小动作了。
  这一次中原大战与前一次的中原大战有了一个显著的变化,那就是术法一道开始展露风采。
  刘玄与袁长河以及袁氏另外两位族中长辈的大战就开创了小天位高手之间对决使用了术法道具的先河。
  而在此之前,哪怕是天境之高手之间的对决也少有用到术法道具,或者说顶多也就是作为辅助手段使用。
  但是这一次小天位高手的超强对决,蔡州方面则祭起了两轮术法道具的进攻,并发挥了关键作用。
  虽然不是造成刘玄重伤的主因,但是毫无疑问,两枚术法道具对干扰刘玄的发挥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才使得袁长河能够以换手的方式自己重伤同样也重创了刘玄,迫使刘玄退出了战斗。
  同样汶港栅决堤经事后现场勘查,也是被人以水系术法阵击毁了垄地河堤,导致河堤决口,水淹了蔡州军和南阳军,给南阳军造成了致命伤害,也让蔡州军得以逆转战局,成为南线战局的转折点。
  江烽也在事后听说了刘玄与袁长河对决的那一场经典大战。
  据说刘玄是在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被袁氏一位根本插不上手的族中长辈连续催动了两枚术法道具发起进攻,一枚是天魔藤之魂,一枚是冰轮风神斩。
  前者是宗师级别的木系术法道具,而后者则是宗师级别的术法武器,通过符箓傀儡来释放。
  刘玄在猝不及防之下虽然玄黄战气震毁了天魔藤之魂,又用玄黄霸拳击碎了风神傀儡,但是却被袁长河用诛神剑刺中一剑,当然刘玄也还了对方一记玄黄霸拳。
  两败俱伤的结果对蔡州来说是可以接受的,毕竟南线的危险只能靠自己,不像北线还可以有大晋、泰宁军相助,可南线在感化军无力相助的情况下,只能靠自己,只有击退了南阳军,蔡州才能谈得上自保。
  而袁长河付出的代价也的确有所获,之后替代刘玄执掌全军的刘灿就显得有些缩手缩脚,直接导致了战略机遇的丧失,被蔡州方面拖过了最危险的阶段,战争由此转入僵持期。
  再加上汶港栅决堤水淹,最终命运的天平倒向了蔡州,导致南阳军大败而归。
  据说能够活着回到申州的南阳军不足万人,四万多人北伐,结果却只有九千多人回到申州,如此惨烈的一战极大的伤及了刘玄系的元气,使得目前南阳方面刘同声音也大了许多。
  虽然固始军方面没有任何态度,但是在光州的南阳军甚至在招呼都没有打的情况下,就主动撤离了光州退回申州,直接把光州交给了张越。
  这也引起了在固始的许氏一族族人的一片欢呼。
  就连素来清冷的许宁都忍不住专门来寻到江烽询问未来光州的定位和处置,甚至连从来不参与许家之事的许静都很委婉的问过江烽,希望江烽能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许氏一族人一个安慰和希望。
  光州的走向也牵动无数人心。
  蔡州袁氏自然不可能再重返光州,现在的蔡州可以说如果不依靠大晋、泰宁军的支持,连自保都困难。
  虽然他们击退了南阳军,大梁也撤离了蔡州境内,但是这一场战争给蔡州带来的损失超过任何一次。
  整个蔡州西部三县西平、吴房、朗山几乎被洗劫一空,士绅农夫商贩尽皆流亡他乡。
  同样南部的真阳、新息两县的战乱也直接导致这两县成为一片白地,北边的郾城同样在长期围困战中除了县城之外,其他地方也是满目疮痍,寻常百姓更是百不存一。
  现在也仅存西部五县上蔡、汝阳、平舆、新蔡和褒信尚算完好,但是这一战打下来也几乎把这么多年来蔡州的积蓄打空,尤其是面临其余六县的救济和恢复,更是没有几年根本无法恢复过来,还有南陈州和光州的得而复失,更是把蔡州重新打回了原形。
  南阳军同样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惨败,尤其是军力上的损失更是空前绝后,甚至直接影响到了安州的稳定,如果不是刘同看在兄弟情谊上拉了刘玄一把,恐怕南阳军能逃回去只怕不会超过三千人。
  现在刘玄固然对光州有心,但是也是无力,尤其是在长安对其出兵蔡州极为恼火的情况下,甚至不承认其兼并安州,更有传言出来称长安方面打算更换申州刺史,有意将申州刺史一职交给刘同三子,这也让刘玄一方惊恐不安。
  诸般纷纭,传递到固始这边,也是让固始军应接不暇。
  每一个消息回来,都不得不考虑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光州该何去何从?
  蔡州和南阳尽皆有心无力,但是固始军就可以接掌光州么?
  南边的杜家态度呢?南阳拿下光州便会给杜家带来巨大威胁,那杜家会不会想要接手光州呢?
  同样摆在江烽面前的还有固始军下一步的方向,长安方面已经对设立浍州做了批复,同意设立浍州,辖固始、殷城、霍山、盛唐四县,但是浍州刺史一职却悬而未决,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一职非江烽莫属,但这毕竟还需要一个正式的诏令程序。
  同样光州这个烫手山芋也让人觉得棘手。
  光州被划出了固始、殷城二县,仅剩下定城、光山、乐安三县,本身州就不大,现在规模更小,这样一个小州位置尴尬,也成为南阳、蔡州、固始军之间的一块心病。
  对于固始军来说,失去了光州,无疑让日后的浍州地位受到威胁,无论是南阳还是蔡州接手,都相当危险,但同样掌握光州,也会遭到南阳和蔡州的敌视,尤其是这一次中原大战多方都被卷入,各方关系现在也处于扑朔迷离的重建期,日后各方关系该如何定位,都是一个需要逐步探讨和摸索的问题。
  这又和各方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息息相关,比如南阳遭此重创之后,自然要休整一两年,但是一两年后南阳的会怎么考虑?
  刘玄会就此善罢甘休么?如果不,是向光州,还是蔡州亦或是南边的鄂黄或者襄阳?还不得而知。
  同样的问题也会笼罩在蔡州身上,蔡州实力虽然大损,但是经此一役之后军队恐怕会更有战斗力,只待经济实力和民生人口恢复,便又可伸出獠牙,但它会指向何方?南边的申州、光州?还是东面的淮北?
第五十七章
承认和尊重
  江烽从未小看过蔡州。
  在他看来,虽然南阳经济实力更强,人口更多,甚至术法一道上也很昌盛,但是其表现出来的对外野心和扩张势头,以及其执行力,却远不及蔡州。
  而蔡州表现出来的上下同心,军队的战斗经验和战斗力提升,都远胜于未经大战的南阳军,而这一次的战事也印证了他的观点。
  以蔡州目前的状态,江烽认定蔡州恢复的速度要远快于外边的想象,同时也会远胜于南阳,至于说他们会选择哪个方向来发展,江烽更倾向于东面的颍州乃至亳州,而非南面的申光二州。
  蔡州北面是大梁,以蔡州目前的实力,暂时不可能去挑战大梁了,哪怕这一次大梁损失也不小,但是如果真的再去挑衅大梁,一旦大晋和泰宁军不给力,蔡州就危险了。
  同样,以现在大梁缺乏主动出击的意愿情形下,只要不去撩拨刺激大梁,大梁要冒着可能招来和本次中原大战一样三英战吕布的格局去主动进攻蔡州,也不太可能。
  尤其是在蔡州西部三县残破不堪,没有太大价值,而北部郾城又是一根硬骨头极不好啃的情况下,大梁出兵主动进攻蔡州意愿就更弱了。
  再说申光二州。
  申州现在属于刘玄,但刘玄和刘同本是兄弟,打断筋骨连着皮,在刘玄最危险的时候真正救刘玄于危难的还是刘同,若是蔡州要南下取申州,势必迫使南阳二刘重新联手合力,甚至可能会引来关中李氏的干涉,得不偿失。
  光州,从目前的格局来看,暂时由固始军控制,但是谁都看得出来,固始军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新建的浍州上,拿下光州三县,除了引来固始军的莫大敌意之外,没有其他任何收益,尤其是在固始军似乎获得了长安李氏和大梁的双头认可情况下,结怨于固始军一样得不偿失,至少在目前是如此。
  相比之下,淮北那边的情况就耐人寻味了。
  蔡州遭此劫难,淮北自始至终都未曾出兵,哪怕蔡州至少派出了不下于三拨求援信使,但是时家始终以蚁贼肆虐,感化军难以抽出兵力为由推托。
  这也就罢了,在泰宁军攻入宋州之后,淮北方面却迫不及待从萧县出兵宋州合击,欲待分一勺羹的形色实在做得太露骨了,这不能不让蔡州方面有些寒心,更有些怀恨。
  在江烽看来,蔡州是典型的只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淮北这么做,无疑是为蔡州提供了最好的借口,但这仅仅只是借口而已,最重要的还是眼下的形势。
  淮水以北的颍亳泗三州已经被蚁贼搅得稀烂,而韩拔陵部更是越过了庐州进入舒州,甚至部分蚁贼越过了江水进入宣州肆虐。
  至今诸藩都尚未看出蚁贼的意图何在,但是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蚁贼主力不会在颍亳泗三州立足,否则蚁贼也不会以这种蝗虫般的方式将颍亳泗三州搅得稀烂,吃个精光。
  而颍亳泗三州也本身就不是适合落足立基之处,从整个河南道东部和淮南道乃至江南之地的地盘来说,有王霸之气的地方无外乎那么两三处,第一,江都;第二,江宁;第三,彭城,再次才能说到庐州、寿州和洪州这些地方。
  如果从现实角度来看,蚁贼要选择的落足地似乎最有可能的是寿州,其次是庐州,但是江烽以为,这两者间寿州可能性反而最小。
  盖因现在蚁贼的人数太多了,哪怕不算韩拔陵部那几万人,单算秦权本部蚁贼,人数都超过了十五万人,刨除仆从军,但是其正军和精锐力量,都在八万人以上,这根本不是一个小小的寿州能够容纳得下的。
  同样也不是一个庐州容纳得下来的,哪怕是这两地合起来也养不活这样庞大一支军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3/5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