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皇(校对)第2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5/518

  鞠蕖和许静二女自然兴奋、喜悦夹杂羞涩,内心却也是期盼无比,两女年龄都不小了,在这个时代过了十四岁就需要考虑婚姻,二九年华实际上已经算是大龄剩女了,所以能得偿所愿对二女是算是一个慰藉。
  去寿州一行也算是婚前最后一次培养感情的机会,鞠蕖自然不必说,许静也难得的从忙碌中抽身。
  拿江烽的话来说,算是提前度蜜月了,真要纳二女入门之后,紧接着就是年边,而如果不出意外的外,吴地内乱就会爆发,而淮北蚁贼也会大举渡河,南下入侵吴地。
  江烽也清楚自己现在一举一动牵动人心,对自己的安全他同样也很重视。
  不过在自己地盘上,他到不觉得会有谁会用什么卑劣手段把自己怎么着,尤其是自己已经到固息后期,距离小天位也就一步之遥,他反倒是更担心其他人会不会被敌人列入刺杀目标,毕竟自己这方面的底蕴实在太弱了一些。
  从浍州到寿州,骑行如果加急赶路,一日可到,不过江烽并没有打算这样急着赶路,他打算在霍丘休息一夜。
  霍丘乃是打造浍寿粮仓的一个重要基地。
  霍丘、安丰、盛唐、固始四县,再加上一个寿春,其中霍丘、安丰两县最是重要,一是地势平坦,二是灌溉发达,三是幅员辽阔,加上地处浍寿两州之间,又有淮水运输便利,所以也是重中之重。
  霍丘县令江烽也迟迟未定,考虑到霍丘是郑氏的发家地,所以最终江烽还是同意了郑氏的推荐,选择了郑氏族人郑焕出任县令,但是在县丞和县尉等人选上,江烽就直接安排由光州许氏和浍州陈氏子弟担任了。
  当然这种平衡也是基于在能力没有问题之上的,对于江烽来说,怎么把招募流民并让其能安稳的留在这片土地上才是最重要。
  这又需要与为这些流民提供援助生存下去的郑、陈、谭等大姓的支持配合才能做得更好,所以首先要基于能力无虞,才能考虑其他。
  江烽并不知道自己一行数十骑一出城门,便有眼线,迅速通过各种渠道把消息传递出去了。
  展翅高飞的警鸽,穿行如风的米雀,分别向着两个方向飞去。
  江烽也不是没有准备,除了鞠蕖跟随他一起出门外,还有一个都的亲卫,百骑,另外就还有郭岳了。
  郭岳不太喜欢作将,这一点其实江烽早就看出来了,但是毕竟他是郭泰的兄弟,郭泰为浍州一战而亡,他必须要有一个态度,但在郭岳明确提出他更喜欢短兵相接的搏杀而非率领大军之后,江烽最终也还是同意了郭岳统率之的亲卫队。
  自己的亲卫队只有一都人,而郭岳也就是一个都头身份,但是江烽给自己的亲卫都命名为撼山都,这也就意味着在关键时刻,亲卫一样可以用来冲锋陷阵,这也让郭岳非常高兴。
  郭岳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楚,他清楚自己虽然在武道天赋上不逊于自己那位兄长,但是在行军布阵和运筹帷幄上却远不及兄长,尤其是对形势的判断指挥上更是弱点,所以他很有自知之明,笃定心思就是充当一个冲锋陷阵或者堵漏顶风的干将角色。
  单单是为江烽的亲卫都担任首领他也觉得有些遗憾,但是当江烽将其亲卫都命名为撼山都之后,郭岳反而兴奋了。
  实际上江烽也一直有意要建一支规模不像牙军那么大,但是战斗力更强更精锐的部队。
  他的本意就是要以自己的亲卫队来做基础,日后大概要建成一个营左右,兵贵精不在多,一个营的精锐在关键时候能够发挥特殊作用,就像蔡州军的龙雀尾一样。
  而郭岳的武道水准无疑可以承担起这个重任。
  “六郎,进境如何?”秋日艳阳高照,江烽心情也颇为不错。
  “多谢主公的丹药,大有裨益,只是这散化确需机遇啊。”郭岳寡言,说话也是直来直去。
  江烽也不在意,自打寿州之行回来,除了日常政务外,他也把不少心思花在了炼制丹药上。
  寿州的纳入为炼制丹药提供了极为良好的条件,寿州境内的芍陂乃是江淮一带有数的大薮泽,其间生长着不少独有的水生奇物,诸如银月荻、云鼋、金斑火鳝等都是独有之物。
  像黑沙鳗虽非特产,但是芍陂所产黑沙鳗个大血凝肉厚,也是奇佳的补血养气之物,只是这类奇物所产甚少,像云鼋和金斑火鳝这等奇物更是可遇不可求。
  不过今年天旱,芍陂水面急剧缩减,不少原本是被水面覆盖之地也显露了出来,竟然被人捕获了一条金斑火鳝,虽然这条金斑火鳝的年龄不足百年有些可惜,但也算是天生奇物了。
  正巧浍州军夺下寿州,当这条金斑火鳝被送到寿州售卖时,就立即被郑氏买下送与了江烽。
  江烽也是喜不自胜,这条金斑火鳝的血肉都是大补佳品,若是尤其是火鳝脊骨更是配制丹药不可或缺之物,所以江烽也是将这条金斑火鳝带回了浍州之后方才用来炼制丹药。
  只可惜要炼制《青囊书辑要》上的那味丹药尚缺不少其他药物,急切间虽然在南阳和江宁去求购,但仍然差几味药物,所以江烽也只能咬着牙关留下半条鳝骨,只用了半条鳝骨来炼制丹药。
  即便是欠缺几味主药,但这半条鳝骨炼制出来的丹药依然不同凡响,像对杨堪、张挺等人虽然作用不大,但是像对张越、秦再道、郭岳、李桐、葛晗、黄安锦等人却不同凡响。
  尤其是张越、秦再道、李桐、葛晗、黄安锦等人更是直接突破了天境,进入了静息期,张越、秦再道二人更是直接进入了静息后期,而郭岳现在更是从养息前期进入了养息后期。
  江烽之所以留下半条鳝骨也就是指望等日后有机缘能配齐《青囊书辑要》中所有需要的药物,再来精心炼制,或许可以在关键时候助自己麾下一臂之力,突破关键层级。
  郭岳也服用了这一枚玄火凝精丹,但这等药物服用之后也许炼化,像张越他们从天境之下突破炼化相对容易,而天境之上炼化却不易发挥作用,所以还需时机。
  “倒也不急,六郎,这下半年也许就有机会。”江烽也笑了笑。
  炼化的最好办法无疑是通过战争中真刀真枪的拼杀,将所有潜力激发出来,这是最见效的方式,下半年蚁贼南渡,吴地内乱,哪怕淮右不能全面介入,江烽觉得恐怕要彻底避开也难,总会碰上些避不开的时候。
  “呵呵,但愿如此,若是寻不到合适机会,某倒是想去雷池一行,听说雷池又发现了数条青蛟,已有不少人想去雷池碰碰运气。”郭岳也有自己的打算。
  雷池位于江州、蕲州和舒州交汇一带,青蛟也并非什么太特别的奇物,乃是蛟类中最低等的一类。
  当然好歹也是蛟,若是能找几人联手来一战,或许能激发出最大潜能,实现突破,若是能顺带斩杀一条青蛟,那也能收获不少。
  他也知道军中诸将怕是都没有这等时间,所以也联系了汴梁城中一些原来的朋友,看有无愿意一去的,只是现在还没有回音,若是有愿意的同伴,他也准备向江烽请假南下一行。
  “哦?雷池发现了青蛟?可曾核实过?”
  对于这类在原时空中只存在于神话传说中的神物,江烽也是颇为好奇,那龙角就曾让江烽揣摩过许久,来这个时空这么久,也听说诸如云鼋、赤蛟、玄鼍、阴虺、岩龙等神物,但是却从未真正见过,听得郭岳这么一说,他都有些心动。
第十八章
在路上
  “主公可是也对这等奇物感兴趣?”郭岳话虽不多,但是也能感觉出江烽的好奇之意。
  “呵呵,六郎,我还真没见过这类奇物,也不知这类奇物是否可以引来雷电渡劫?”江烽哈哈一笑,一副悠然神往的模样。
  这个世界还真有些不一样,也不知道是因为环境的变化导致这类奇物消失,还是本身这个世界和原来的世界就不是一个。
  “应该没有错,据说青蛟每次产卵都在两到三枚间,所以青蛟出现都是两三条,一直要到自行修炼五百年以上褪去青麟化为白龙,方才各自分开。”郭岳顿了一顿,“青蛟化白龙便会引来雷电,若是能过这一劫便能化龙,若是过不去便只能留下一堆遗蜕了。”
  “我虽未见过那青蛟,但也知道那青蛟全身都是宝,蛟皮、蛟胆、蛟目皆是难得之物,不过斩蛟风险也是不小,六郎有把握?”江烽也对这等事情很感兴趣,若真是能博一个斩蛟英雄的名头,也很是让人自豪。
  “呵呵,大人,某怎么可能一人前往?若真是有这等青蛟,起码也要邀约三五人同行,还要准备一些神刃和术法器物,最后还得要商量出相应的应对之策,方敢动手,否则蛟没斩成,却成了那蛟腹之物,那可就成了笑话了。”郭岳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哪怕是天位高手,要想斩蛟也不易,盖因这等神物气机感应极为灵敏,稍稍觉得形势不妙,便会借水遁土遁逃跑,一两人是很难拦截住的,所以一般说来斩蛟屠龙都需要多人联手作战。”
  江烽和郭岳的笑声也引来了鞠蕖和许静的目光。
  二女也是结伴骑马并行,鞠蕖不用说,许静虽然不常骑马,但是骑术也不差,这一路数百里,自然只能骑马。
  倒是江烽已经在考虑是否可以将光州经浍州、霍丘到寿州的道路好生修整一番,以便于日后后勤辎重的运输更为便捷。
  从浍州到霍丘这一路间地势平坦,亦有不少地势低洼之处,虽然今年天旱,但仍然有不少薮泽,薮泽中苇草茂盛,禽鸟鱼类不可胜数,这等薮泽自然成为周围田地灌溉水源的绝佳来源,所以也是这淮水沿岸的一大特色。
  前行骑队也清楚这等草木茂盛之地最是容易藏匿盗匪,所以也都小心翼翼的避开这等薮泽之地,委实避不开的,也都小心翼翼的搜寻一番,以防不测。
  倒是江烽和郭岳十分坦然,一路谈笑风生,不认为在这淮右腹地能有什么人敢来捋虎须。
  ……
  龙潭寺。
  这里已经是霍丘地界了。
  连绵的薮泽让江烽也深刻感受到了这个时代江淮地区原始状态下的地形风貌。
  遮天蔽日的苇荻逶迤数几里甚至十余里,一个薮泽接着一片沼泽,期间间或夹杂着零碎的田地,偶尔能够看到几户农房炊烟。
  想想也是,在这个时代淮水还是让人生畏的暴君,恣意肆虐的洪涝让淮水两岸的地形不断发生变化,尤其是低洼地区很容易在淮水及其支流的肆虐下变成薮泽湖沼。
  如果没有良好的排洪灌溉体系,也许今年大丰收,明年就会因为洪涝而绝收。
  一路行来,已经能够看到驿道两旁勃发出来的生机,虽然还很稚嫩,但是这起码是一个好现象了。
  零零散散的庄户人已经开始在田土地忙碌,但总的来说,人口依然太少,虽然到处都在喊地窄人稠,但是江烽却知道实际上几乎每个地方都还有大量的荒地未曾开垦。
  一来是这些地方大多交通不便,易受盗匪袭击,二来缺乏灌溉体系的覆盖,开垦成本更高,三来没有更好的政策扶持,没有人愿意去干回报不确定的事情。
  霍丘这边应该算是不错的了,比起早已经开始启动复垦的盛唐和霍山,这边因为条件更好,所以发展反而更快,如果不是盛唐和霍山那边提前启动,估计会有更多的人来到霍丘和安丰,毕竟这边条件更好。
  再往前走的情况应该还要好一些,看着这四周已然成形的田地,江烽心情也变得好起来,他内心更希望蚁贼在淮北的肆虐时日更长一些,这样可以为浍寿两州带来更多的流民,现在连泗州的流民都已经来到寿州,只要能在持续几个月时间,江烽相信安丰和寿春那边的流民复垦计划会更加顺利。
  不过想想蚁贼一旦南下渡淮,恐怕又会在吴地卷起一场风暴,只是像楚、扬、润、常、宣诸州条件远好于这边,不知道到时候那些被战乱卷入的百姓会不会舍得背井离乡来浍寿这边呢?
  这个时候江烽发现自己已经越来越以一个藩阀的心态来看待周围发生的事情了。
  明明知道秦权统率这十万蚁贼一旦渡淮,大江南北怕是有数百万人会遭遇这场劫难,但是江烽却发现自己很难生出多少同情心,甚至还有些隐约的期盼。
  自己无比的期盼着这场战乱能够给自己治下带来机会,带来人口,自己怎么会变成这样?也许这就是自己想要改变这个世界的同时,也在不断的被这个世界所改变?
  下意识的甩了甩头,江烽吁了一口气,目光望向四周。
  一人之力,纵然能博古通今,一样无力回天,蚁贼能这么忍耐在淮北诸州肆虐,折腾得淮北乌烟瘴气,就是不肯渡淮,所谋乃大,已经不是任何哪一个人,哪一方势力能阻挡的了。
  江烽甚至可以肯定,哪怕现在吴地君臣能和好如初同舟共济,蚁贼也一样要大举南下了,现在已经没有谁能阻挡蚁贼南侵的步伐,哪怕杨行密复生也不行。
  对于自己来说,能做好自己手中的事情,能接纳更多的战乱灾民,能御敌于自己辖地之外,那就是一大功德了。
  他甚至也可以想象得到,在数百里的淮水之上,蚁贼会有无数个方案渡淮,楚州、濠州都将是蚁贼渡江的攻击锋芒所在。
  尤其是楚州,只要突破楚州,那扬州就是囊中之物。
  细作斥候已经有消息传来,白水塘的水匪已经秘密加入了蚁贼,将成为蚁贼渡淮的先锋,届时蚁贼甚至会利用手中的水贼水匪沿着漕渠南下,截断漕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5/5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