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皇(校对)第2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6/518

  文彦博的与士大夫共天下,是指士人,但是士人涵盖的范围大概就是知识分子,文化人,但现在这个世界已经走偏,崔尚提出的与士绅共天下也不无道理,无论是文人官吏还是武人和术法者,大多来自士绅望族,因为这些这个群体才能够为读书、学习、修炼、钻研提供足够的保障和机会,而穷苦人家甚至连寒门庶族都是很难获得此种机会的。
  但江烽很清楚,单单依靠这个阶层是很难实现自己的抱负的。
  盖因就目前的格局,这些士绅望族形成利益体系已经成型,而自己麾下还有那么多出身寒门庶族的将士官吏,他们需要为自己的家族家人争取一份利益,那么在不改变整个体系划分的情况下,就必须要打破原有利益格局。
  这会是一个非常血腥非常残酷的过程,事实上之在浍州和寿州推进的“检地运动”已经是非常温和人性了,因为当时自己的根基尚未牢固,而外部有面临着种种挑战和机遇,自己才会走了那一步妥协棋。
  但这种事情只能是有选择的,利益只有那么多,要么就必须要创造更多的新的利益,这涉及到生产力乃至生产关系的变化,需要时间和积累,要么就只能打破旧格局,把属于自己敌对者的利益攫取过来,分配给忠诚追谁自己的人,别无他法。
  前者江烽很希望能够通过科学和术法的发展变化与结合来实现,而后者那就只能通过武力来取得了。
  总而言之,江烽非常明白一点,那就是不建立起一个稳定坚固的忠于自己利益共同体,那么自己要想在这持续不断的关乎气运的战争中,自己就无法笑到最后,而做到了这一点,哪怕自己遭遇那么一两次失败,也一样可以重新站起来,取得最后的胜利。
  “白陵,你这个观点在某种意义上是正确的,但是我觉得与士绅共天下这个士绅二字要有限制,那就是与某同心者,忠于某,忠于淮右的,那么某当然不吝于他们共天下,但如果想要借以要挟某,恐怕他们就打错了算盘,某麾下有太多的人愿意取代他们!而且士绅这一词,我和你们所想的范围恐怕也有差别,我认为的内涵外延都更深更宽。”
  已经习惯了江烽经常冒出来的各种“生僻新鲜”词语,比如这内涵外延,崔尚却能大致明白含义。
  江烽心目中的士绅,与原有的士绅阶层已经有些区别了。
  首先在范围上扩大了。
  武人群体被列入了,这其实从晚唐之后已经有些这种变化,尤其是在战乱年代,不牢牢抓住武将群体,你的统治便无法稳固,这是每一个人主都必须要遵从的规则,哪怕他自己就是武人出身,哪怕武人当道亦会有无数弊端,但起码在战乱时代这个道理还得要遵从。
  另外,术法者这个群体也已经纳入了江烽的视野,这从江烽对道藏所的重视,对术法一道的推崇,就可略窥一斑。
  当然术法一道给江烽的回报也是丰厚的,无论是在城市的守御体系完善上,还是对敌军突袭的器械装备上,术法一道都展示其绝不同于武道一脉的优势,所以江烽将其纳入也在情理之中。
  还有就是商贾,这应该是江烽有选择性的一个接纳意图,胡商给饥渴的淮右带来了钱银,缓解了捉襟见肘的淮右财政,让淮右可以抓住时机扩张地盘,同时还给淮右工商业的发展带来了资本,让淮右的工商业进入了一个良性发展阶段,这一点连对商人并无多少好感的崔尚也要承认。
  除了群体范围上的扩大,江烽对阶层上也有了更多的选择。
  寒门庶族已经毫无悬念的成为了江烽的一个重要拥趸,他本人就是庶族出身,对庶族的亲近也是让各地豪门望族心存疑虑,在这一点上崔尚觉得江烽还应该做一些什么。
  好在江烽也已经表明了态度,愿意效忠他,愿意主动投效他的,在将来的利益分割上自然可以获益,但有人获益,肯定就会有人丧失利益,这也是不可避免的,谁得谁失,不问可知了。
  “君上,如此颍州当如何?”崔尚收拾起诸般情怀。
  以后的事情也只能以后再说,随着淮右的地盘扩大,势力膨胀,主君麾下的体系也会越来越复杂,矛盾也会渐渐凸现出来,想到这里崔尚都觉得头疼,但不是现在头疼,现在需要考虑的是颍州战事。
  “唔,九郎他们在颍州,也还有一万多兵力,我相信他们可以做出合适的判断,现在颍州城内情况如何也不清楚,我们冒然表态反而不合适,就让九郎他们根据情况自行决定吧。”
  略微沉吟了一下,江烽也觉得颍州战局恐怕已经脱离了自己控制,自己现在再做什么决定也已经有些晚了,他自觉自己算是一个洒脱之人,既然已经改变不了,那么就放手让临场的手下去干,也许才是最好的决定。
  “不过……”
  “君上可是在考虑亳州?”崔尚很了解自己的主君。
  “唔,颍州一失,亳州便很危险了,也不清楚尚云流所部状况如何,若是损失惨重,我担心蔡州军趁势进兵亳州,那我们便被动了。”
  江烽露出深思的神色,只是现在吴地战火正浓,一时间淮右也无力过多的干预淮北啊。
  ……
  虽然是第一次踏入江淮之地便被卷入战火,但是无论是罗邺还是张寅都觉得很正常。
  或者说他们在卢龙的时候还更渴望战争一些,因为只有当有战事爆发,他们才能证明自己,才能获得一些补给,而如果被放置一旁冷落,等待他们的是慢慢衰落,最终化为灰烬。
  来江淮本来就是无奈之举,没有人愿意背井离乡,但是当连生存都无法保障的时候,他们当然只能选择离开。
  既然是军队,如果不打仗反而不正常,这是罗邺和张寅的看法,只有战争才能证明自我,所以他们对这第一战也是格外兴奋和看重,因为这将是他们投入淮右后证明自己的价值和分量的关键一战。
  哪怕这一战是他们并不太熟悉的城内巷战,但他们坚信凭借自身的铁血战意,他们无惧任何敌人。
第一百二十六章
猎物
  很显然蔡州军也没有完全做好打巷战的思想准备。
  在袁无为的预想中,只要蔡州军入了城,以蔡州军和鲁桐两军的联手,剿灭梁赞的牙军是很轻松的事情,至于说淮右军,且不说淮右军在得知消息之后来不来得及,就算是淮右军觉察了形势不对,从情理上来说,淮右军也应该考虑如何撤退,而不应当入城一战。
  谁都知道在这个境地,蔡州拿下颍州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情了,淮右军还要入城寻战,那就是自寻死路了。
  但淮右军就入城了,就这么突兀的入城,而且迅速向蔡州军发起了进攻,这让蔡州军也有些措手不及。
  再加上梁赞牙军的拼死抵抗,这也让袁无为等人意识到这颍州城还真没有那么容易就能拿下来。
  不过由于西门洞开,蔡州军大举入城,加上鲁桐两军的策应,蔡州军依然占据着优势,只不过要想彻底击溃淮右军,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起码罗邺和张寅就不会允许自己入淮之后的第一战就这么窝窝囊囊的了结了,哪怕这一战最终结局是撤出颍州,但也要给蔡州军一个深刻印象,也要在未来的淮右军体系中为自己争得一个合理的位置。
  汝阴作为颍州州治,也是百年老城了,除了东西南北门对穿的主街外,其他街道大多都是蜿蜒曲折的寻常街巷,可以说一旦遭遇,那几乎就是谁也无法退却,只能迎头而上。
  狭路相逢勇者胜,蔡州军气势逼人,而卢龙军一样是骁悍勇猛,几条街道上的遭遇战顿时让整个颍州城里充满了血腥和戾气。
  蔡州军刚进城,也还没有把颍州城当成自家田地,而卢龙军就更不用说了,本来上边就交代哪怕拿不下颍州,也不能让蔡州讨了好走,所以更是不会客气。
  战事迅速蔓延,淮右军体系的两支军队与蔡州军在颍州城里展开了全面的混战。
  由于地势的限制,虽然蔡州军在兵力上占优,但是却无法展开,而淮右军也要考虑到被蔡州军包围的顾忌,所以也不敢过于深入,还得要依托有水军把持码头的东门展开作战,所以双方都有顾忌和担心,战事虽然局部异常火爆,但是却没有真正扩散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罗邺的目光一直在追踪着几条战线。
  随着战事的越发激烈,双方都有些打出了火气,卢龙军固然骁勇,但蔡州军挟势而来,也是不甘示弱,所以双方从寻常士卒到军官武将,都是见面就死磕,不见血不退。
  他也已经觉察到了蔡州军之所以能在中原诸雄中站稳脚跟生存下来,并非无因,或许对方在骁勇狂暴上不及河朔军,但是其在韧劲和纪律上却犹有过之,这在于卢龙军的交锋中就能明显体现出来。
  哪怕一时间被卢龙军的突击所突破,但是他们不会轻易后撤,而是想方设法稳住阵脚,然后迅速组织队伍反击,力求扳回来,这种顽强的作风大概也是蔡州军赖以生存的基础。
  尤其是蔡州军的军官在其中的作用更是突出,其不少都是具备了相当水准,而且军官与士卒的配合也很默契,在这一点上丝毫不亚于卢龙军这种已经在一起共同战斗十多年的老部队。
  张寅抹了一把额际的血迹,一个飞跃落在了罗邺的身旁。
  两人虽然在卢龙时针尖对麦芒,互不相让,但是一旦确定了南投淮右之后,双方的嫌隙立时消失,相反,双方都意识到了一旦融入淮右体系中去,同为河朔,同为卢龙的这层关系反而让他们变得格外密切起来。
  “老罗,蔡州军还是够狠,寸步不让,我的老部下都折损了不少,我看不比沙陀人和契丹人逊色多少啊。”
  “哼,不然袁氏凭什么敢和大梁翻脸?”罗邺瞅了一眼张寅,“你没事儿吧?”
  “没事儿,斩了一个刚入天境的小角色,对方倒也不弱,差点儿阴沟里翻船了。”张寅满不在乎的道:“这是第一战,关乎咱们在淮右立足的印象,不敢不拼啊。”
  “是啊,斩杀些小角色没意思,得做掉一两个有名有姓的角色才够意思啊。”罗邺的嘴角浮起一抹狠辣的笑意,目光却一直盯着远处一个在人群中飞纵腾挪的角色,那家伙手中长矛起码刺杀了自己三个老兄弟,而且都是都头级别的军官,还有一个更是自己的营指挥使!
  “哦?”张寅的目光顺着罗邺的眼神过去,“那厮是何许人?竟然如此嚣张?!”
  “我不认识,江淮河南这边的人物,我不熟悉。”罗邺摇摇头,“如此年轻,已然是养息期的角色了,怕也是所谓的汝阳八柱中人吧?”
  张寅目光微动,“若是汝阳八柱中的角色,斩杀之,可否为咱们入淮的见面礼?”
  罗邺轻轻一笑,“怕也当得起了,不过,你我单枪匹马,恐难得手。”
  “哼,战场上不是比武论英雄,哪有那么多拘泥?既然敢上战场,就要有随时身死当场的执念。”张寅狠辣的一哼道:“怨不得人!”
  “好,正合我意,我把指挥交给云江,你也交待一下,咱们联手做了他!”
  罗邺就等张寅这句话,对手是养息期的狠角色,实力并不比自己和张寅逊色太多,单打独斗,而且周围又有诸多士卒,羁绊不少,想要一击而杀,没那么容易,若是自己和张寅联手合击,这倒是一个机会。
  ……
  袁文榆杀起了性子。
  他是随袁怀德而来的,本来是准备合力围剿梁赞的牙军,梁赞的牙军反抗力度超出了预期,而且依托对颍州城内地理情况的熟悉,牙军五营抵抗得格外凶悍,这让蔡州军一开始的进攻受挫,一直到后续援军跟上来,才算是压住了牙军的反扑之势。
  但蔡州大军入城并不仅仅只是就剿灭梁赞的牙军这么简单,主力大军则要从城北出城对尚云流部的感化军发动袭击,这才是主要任务。
  只有彻底击溃尚云流部,让其彻底丧失战斗力,蔡州才能在最短时间内控制住颍州,也才能为下一步攻略亳州打好基础。
  没想到大军刚出北门,这淮右军居然不知死活的进城寻衅来了。
  急切间,蔡州军才分兵来应战,让鲁桐所部来清剿梁赞牙军所部。
  袁文榆和袁文柏两人各带一军,沿着两线对淮右军发起了反击,袁文柏对阵张越和许子清,而袁文榆就遇上了卢龙军。
  袁文榆之前并没有把卢龙军放在眼里。
  在他看来江烽就是在四处收破烂,河朔三镇固然以兵强将勇著称,但是那也得分情况。
  像这种在河朔已经被边缘化甚至沦落到被裁汰境地的军队,能有多大战斗力,而且一看这些军士的年龄,大多在四十岁以上了,三十岁以下的青壮年几乎没有。
  在这个年代,四十岁以上的兵士,已经称得上是绝对的老卒了,而且在河朔那些边疆地带与沙陀人、吐谷浑人和契丹人争锋,体能消耗更快,这个年龄段已经有些跑不动的感觉了。
  再看看这支卢龙军残破的甲胄和武器,袁文榆就更不以为然了。
  不过卢龙军很快就给他上了一课。
  骁勇的血性爆发,和悍不畏死的风格,给蔡州军了一个下马威,好在蔡州军也非弱者,虽然之前吃了小亏,但是很快就反应过来,立即组织起了有效的反扑,死死的压制住了对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6/5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