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皇(校对)第3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0/518

  “楚州的海陵军没有反应?”江烽随即问道。
  “海陵军还是在全面戒备,淮阴驻扎有一万人,临时进行了动员,估计有一万五千兵力,而楚州诸军加上屯军动员起来,有三万兵力,另外扬州这边有两军水军正在星夜沿着漕渠赶往海州,按照目前的态势,估计海州方面还是准备前期以坚守为主,等待李昪这边的主力大军解决了杨溥之后回师一战。”崔尚接上话道。
  “那白陵,你觉得蚁贼入侵楚扬的胜算有多大?”江烽沉吟着道。
  吴地战局已经趋于白热化复杂化,蚁贼,李昪,还有一旁虎视眈眈的越国钱元瓘,加上一息尚存的杨溥和己方,这还没有算宣州这些边角余料,都有五方,秦权加上南线的韩拔陵,蚁贼兵力超过十万人,加上裹挟的流民,更是骇人,但是其核心军队的战斗力究竟如何,现在也无法判断,毕竟在淮北那边的战绩是难以作正常计算的,要看看他渡淮进入楚扬之后和海陵军打几仗后的情况才能说得清楚。
  “君上,现在局面复杂不好预判,但是以我个人浅见,蚁贼如果不太贪心,便可在楚州站稳脚跟,毕竟渡淮南下超过十万人,这相当惊人,但是如果秦权以为他可以一举拿下楚扬二州,恐怕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楚扬二州是吴地精华,而蚁贼名声太差,必定会激起楚扬二州士绅的全力反抗,这股力量不可小觑,这是在捍卫他们自己的身家性命,没有回旋余地。”
  崔尚的分析相当精准,也符合江烽的判断,尤其是扬州富庶,士绅商贾云集,财力雄厚,如果再肯拿一些钱财出来收买分化,说不定蚁贼中的人也会被腐蚀未可知。
  “越地那边有无动静?”作为一个主帅,江烽需要考虑的问题实在太多了。
  吴地局面使得各方都要插一脚,旧有势力不甘退出舞台,新进来的却要想抢最大的肥肉,你在自己抢的时候还得防着别人也伸手。
  钱元瓘厉兵秣马,显然不可能只是当当看客那么简单,必定也有所图。
  只是吴地太大太肥,江烽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钱元瓘伸手,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被让对方手伸到自己划定的潜在范围内来就行了,最好能让李昪、钱元瓘和秦权他们来一场混战,自己在一边捡便宜最好。
  “还没有,但闽地那边据说有些动静,是否要越地和吴地这边的情况有关系,现在我们在闽地那边的情报体系还没有完善,所以还只能获得一些粗浅的情报,无法判断。”张万山沉声道。
  江烽都想得有些头疼了,闽地和越地之间的关系也相当复杂,王氏既与钱氏是姻亲,但是却又是潜在的对手,所以会有什么事情发生,谁也说不清楚。
  这个时代藩阀之间的关系本来就是一日三变,而且鲜有顾及这些所谓姻亲关系,同室操戈兄弟阋墙父子反目的事情都屡屡发生,别说姻亲了。
  “君上,我觉得我们无需估计太多,我们干好我们自己的事情,按照我们自己的想法干就行了,总归要用实力来说话的。”杨堪觉得江烽考虑得太多了。
  “唔,七郎所言甚是啊,我太纠结了。”江烽吁了一口气,目光重新坚定起来,“颍州那边的情况我赞同王邈的观点,颍州不能让蔡州轻而易举拿下,更不能放任蔡州好整以暇的去攻略亳州,第二军、第三军驻颍上,水军第一军协助守颍上。”
  “是!”旁边的书记官飞速的记录着江烽下达的命令。
  “春来,你密召寇文礼来,某许他水军第三军指挥使,麾下兄弟整编为水军第三军,田春华任水军第三军副指挥使!等寇文礼来,某要和寇文礼单独一谈,既然入我淮右,便要守我淮右规矩!”
  “君上放心,寇文礼是个识大体之人,他在巢湖水匪中威信很高,定能镇住别有用心者。”田春来起身领命。
  “杨堪,张挺!”
  “末将在!”
  “你二人率第一军、第四军入濠州,十日之内拿下濠州!”
  “遵令!”
  “令,成德军、卢龙军即刻南返寿州!白陵,成德军、卢龙军立即进行整编,各组二军,所需士卒在三州后备军士中补足,为淮右第六军、第七军、第八军、第九军!”
  “喏!”
  一番命令下来,诸将皆已领命,但田春来却迟疑了一下,看在了江烽眼里。
  “春来,是不是还有什么要说?”
  “呃,君上,某有一个不太成熟的建议,但却不知道是否可以,所以迟疑。”田春来也知晓这位主君性格,没有遮掩什么。
  “哦?难道你我之间还有什么不好说的么?说来听听。”江烽笑道。
  “濠州刺史杨勋,虽是杨氏族人,但却与杨溥一系无甚瓜葛,某与其尚算相善,此前姑且不论,某曾经写信联系过其人,但其却未回信,所以也就未曾禀报君上,但当下杨溥覆灭在即,某在想,或许某可以走一遭,看看能否有机会劝说于他,也可以免了濠州一番刀兵之苦。”
  濠州并无正式驻军,所有兵力都被杨溥抽调到了庐州抵抗李昪大军,所以濠州城中也只剩下本地团练军驻守,战斗力堪忧,田春来此时提出来也是有考虑。
  “唔,春来,之前他没有回信,那你现在去打算如何说服其人?”江烽倒是有些兴趣,虽说濠州一战可下,但能免动刀兵当然更好,就要看田春来的口才了。
  “那当然要看君上给属下什么条件了,另外某也打算以蚁贼渡淮,正在楚州肆虐,也许下一步就是荼毒濠州这一理由来游说其人。”田春来考虑了一下,“杨勋不是一个勇武之人,吾观其也无意为杨氏殉葬,若是能说服其主动投效,也算是他一大功劳。”
  杨堪忍不住调笑道:“春来兄,这寇文礼被你游说来投了,现在这濠州若是又被你给游说归顺,你说咱们这淮右军还怎么打仗啊?都说你是寿州仅次于老梅的武道高手,怎么我感觉你这三寸不烂之舌都快赶上苏秦张仪了呢?”
  一番话说得在座众将也是哈哈大笑,作为武将当然不畏战,但是若是能以不战而屈人之兵,那当然是最高境界,这种直接拿下濠州,既能避免损失,又能节省时间,可谓大善,无论是谁都是持欢迎态度的,尤其是在这种面临颍州还有不少战事的情况下,第一军和第四军少不了有大仗要打,自然是能避免就避免了。
第一百三十二章
为王前驱
  被杨堪这一番话弄得气氛一下子轻松了不少。
  未来这一段时间里少不了生死搏杀,哪怕是在座众人也不敢说自己就毫无危险。
  战场上刀枪无眼,你再是武道超群,但敌人也不弱,加上还有诸如术法武器这类变数存在,谁又能说得清楚?
  “春来,既是如此,那就有劳你跑一趟了,但时间紧迫,七日内若是杨勋不能给个明确态度,我们也只有得罪了。”略作沉吟,江烽便点头应允,“至于条件,某倒是觉得没什么,某从不亏待诚心投效淮右者,这一点想必杨勋也能知晓。”
  田春来颔首,若无寿州诸姓的先例,只怕那寇文礼和杨勋也不会如此容易游说,自己和梅况就是最好的范例,独掌一军,信任如故,换一个主君,岂能如此推心置腹?
  “君上,若是那杨勋能被春来说服,第一军、第四军也需要尽快进入濠州,不一定要驻军钟离,可以推进到招义,若是可以的话,甚至可以直接推进到盱眙,控制都梁山,便可立于不败之地。”崔尚的想法更远。
  钟离是濠州州治所在,而招义则是濠州东部小县,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嘉山县东北处,与楚州的盱眙紧邻。
  而都梁山则是招义与盱眙之前的一座山岭,乃是淮水南岸的战略要地,昔日徐敬业反武则天,便是在都梁山据险而守,与李孝逸大军在这里激战,可以说谁控制了都梁山,便占据了主动。
  “白陵,你是担心蚁贼来袭,还是日后海陵军来犯?”江烽微微点头。
  崔尚这是主动战略,先发制人,现在楚州那边因为蚁贼的南渡而草木皆兵,主要兵力都集中在了海州州治山阳以及另泗水入淮所在的大城淮阴城里,像盱眙虽然也是海州大县,但现在却已经只剩下团练屯兵驻守,真要遇上蚁贼大军来袭,未必能守得住,而盱眙一失,招义就危险了。
  “两者皆有,只要我们控制了都梁山,便占据主动,无论蚁贼还是海陵军,我们都进可攻,退可守。”崔尚坦然道:“而且如果时机成熟,拿下盱眙则更便捷。”
  “白陵啊白陵,我一直觉得我自己有些贪得无厌,没想到你胃口比我还大,这濠州未下,你却已经在打楚州的主意了,这可是李昪的基本地盘啊,他岂能容我们染指?”江烽大笑。
  “君上,没错,楚州是李昪的基本地盘,但是蚁贼十多万人南下,海陵军能否应对得了?另外,这边如果李昪进攻庐州不利呢?若是他犹豫不决不能果断回师楚州呢?”崔尚振振有词,“既然春来能开口,我相信春来就是有些把握的,拿下濠州,我们就没打算退出去,当然要先发制人,占据制高点,这也算以攻代守吧。”
  “好好好,我说不过你,可你考虑过没有,我们手里还有军队么?莫非你真的打算让光州和浍州都唱空城计?”江烽反问。
  “君上不是已经在命令组建第六、七、八、九军了么?”崔尚也是早有算计,“第五军也该锻炼锻炼,我觉得都梁山就是一个好地方,正好可以拿蚁贼或者海陵军来练练手,另外,顾华部和颍州牙军,君上打算如何处理?属下建议可以组建为一军,正好派上用场,相信顾华也很希望如此。”
  先前江烽没有提及顾华部以及梁赞的牙军,但很显然目前还逗留在颍上的这两支残部已经不太适合和再行一战了,对他们的处置要由江烽来定,但崔尚觉得目前顾华部完全可以重组一军了。
  “顾华所部,以及梁赞的牙军,我尚未考虑好,我打算见一见他们再来考虑。”江烽也考虑过这两军的问题。
  顾华部不足两千人,而梁赞的牙军却只有区区一营人马,不过江烽对这两军的印象还是颇好,尤其是梁赞这支牙军。
  在梁赞已死,可以说君臣义务已经结束的情况下,这支牙军却依然能够顽强一战,甚至坚持甚久,这种精神,这种作风和意志,这份忠心,无论是那个当主君的都会有触动。
  当然这可能和这支军队本身就是梁赞从兖、郓二州招募来的流民,在本地毫无根基,失去梁赞就走投无路有很大关系,但无论如何,他们的表现都当得起梁赞对他们的优待。
  这样一支军队,江烽当然也向纳为己用,但他觉得还是应当尊重对方的意愿。
  虽说现在顾华部和梁赞牙军迫于无奈来投靠淮右,但如果不能赢得对方的真正认可,江烽宁肯放这些人走,免生后患。
  ……
  眼前的这个家伙浑身流淌着一种骁悍混合了混不吝的野性气息,来自兖郓那边的刁悍味道尤重。
  “听九郎说你一定亲自见我?”江烽饶有兴致的打量着这个家伙,有点儿意思,自己本来还说等到这帮人来了之后问一问这些人想法,但没想到这家伙居然主动要求见自己。
  “是的,大人,是我请王大人转达的。”浑身上下都洋溢着精悍奔放的气息,男子口音有着齐鲁那边的滋味,可能是来颍州这边时间不算长,所以还没有完全改过来。
  “哦,那说来听听,你见我想要什么?”江烽笑着点头这个家伙武道水准不算太高,但也不弱,能被梁赞选为牙军指挥,若是没几刷子当然不行,静息前期,也算不错了。
  没被鲁桐给灭杀了,还能带着一营多人逃脱,不简单,脑瓜子也绝不像给外人表现出来的那种粗豪悍勇那么简单。
  “我们不想和顾大人的兵混合整编,我的兵和他们不一样。”汉子直来直去:“而且我们不太习惯淮南那边的气候生活。”
  “哦?怎么个不一样法?”江烽越发有趣,“河朔军都可以适应,你们不能适应?”
  “大人,某知道淮右军纪严格,王大人和顾大人都和我说起过,我们在颍州都有些难以适应了,若是到了淮南,犯了军纪,大人也不能为了我们而网开一面,岂不是两难?”
  江烽没想到这家伙居然看得到这一点,倒是让他大为惊奇,也让他对这家伙更加感兴趣了。
  他从进军寿州开始,便已经明确军纪法纪,严格要求军队纪律,当然付出也是巨大的,那就是一方面在军队扩编上尽量保持精兵政策,压缩规模,另一方面则是尽量保障军队将士的待遇,也只有这样才能勉强让这支军队维系下来。
  按照崔尚的意见,三州之地,尤其是在拿下寿州之后,又有大量淮北流民涌入,兵源不缺,换了别家藩阀,起码也要扩军到五万人以上用来争天下。
  但江烽一直到河朔军南投,要明确争夺吴地,并干预颍亳局势的情况下,也才扩军到九个步军,一个骑军,一个牙军,再加上扩建巢湖水匪才不过三军的水军,也不过十四个军三万五千人,这在外人看来简直就是极度保守不思进取甚至可以说是自寻死路的做法。
  要知道这个年代,再蠢再笨的藩阀都知道扩军备战,没有军队就没有底气,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但江烽居然就能忍耐得住。
  但正因为如此,江烽用他的谨慎也赢得了包括陈蔚、崔尚、王煌、杜拓等文官系的认可,认为这种方略才是可持续的,那种不顾一切竭泽而渔刮地三尺来扩军的做法根本不可持续,只会让江烽并不牢固的根基变得更加动摇。
  “嗯,也是,那你是不打算投效于我了?”江烽态度显得很温和,他心中也很坦然。
  说实话,要扩军是很简单的事情,他并不缺对方这几百兵,关键在于来起来的军队战斗力和作用能发挥出来么?
  像淮右军前期处于一个非常好的休整状态,骤然拉起一大帮军队来,虚耗钱粮,而且一支军队拉起来的消耗极大,从武器盔甲到衣帽服饰,而且也给当初急需劳动力复垦垦荒恢复元气的各州争夺青壮劳力,这也是江烽不愿意的。
  如果眼前这家伙手下这帮人真的不愿意留在淮右,他也不会勉强,强扭瓜不甜,真没这个必要。
  “不,不,大人,某听闻王大人说起过大人您,胸怀万壑,淮南只是浅塘,绝对容不下您这条真龙,渡淮北上是迟早的事情,所以某斗胆恳请大人赐予某一令,让某率手底下这些兄弟回淮北,某在淮北和兖郓也还是有些朋友,愿为王前驱……”
  一番有些文绉绉的话,听得江烽都有些忍俊不禁了,他也明白了,意思可能是这家伙的自己的,但是被王邈这家伙替他好生编织了一番,不过不说这说中了他的心思,也让他有些怦然心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0/5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