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皇(校对)第3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4/518

  “大将军!”门外传来张老旺急促的声音。
  “何事?”柴永皱起眉头,他最不喜这种临时打乱自己考核的行为。
  “军寨外新来了一千多人,要求参与选拔,军寨中人不答应。”张老旺有些头大,他也没想到此次选拔会影响这么大,连那些未曾参与闹事骚乱已经准备归乡的士卒都被惊动了,立即丢下包袱跑来了。
  “哦?!”柴永也有些意外。
  九千多忠正军和德胜军的残军,除开第一轮被选拔走的五千人,剩下四千余人,有五六百人的确是主动愿意回乡,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有伤或者年龄太大,打不动了,所以获得一些补偿,便愿意回乡了。
  剩下的接近四千人,除了这两千多人参与闹事骚动,另外一千多人则是首鼠两端,既不愿意回乡,但又不敢参与闹事,现在却想来坐享其成了,自然会引起这些参与冒险闹事者的不满。
  略作思索,柴永沉声道:“告诉大伙儿,此次选拔,一旦入籍,十日后便要打仗,生死有命,让他们考虑清楚,若是仍然愿意,那便让他们参选!”
  他需要的是能打仗的人,无所谓投机不投机,上了战场,只要你够狠够机灵,能活下来,那就没什么好说的。
  “喏!”
  选拔持续了一天。
  营指挥使和营指挥副使都无话可说,这是要靠真本事的来说话的,能入围营指挥副使这一级,在各军中大家都知根知底,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便知。
  但是都头和副都头这一级别却是竞逐激烈,柴永也不怠慢,一个一个过关,愣生生到晚间才算是敲定。
  不得不说,在经历了与东海军和镇海军的连番大战之后,尤其是在经历了十多日东海、镇海两军围攻之后,这残余下来的九千多士卒都算得上是砥砺之后颇有战斗力的了。
  起码这些人比那些从未上过战场见过血的新卒不知道要强到哪里去了,连柴永都要承认,这些兵卒比起当初尚未与东海军、镇海军接战之前的德胜军都要强许多,筛选出来的这两千五百人仍然具备相当实力,哪怕是被淘汰的这一千余人,他觉得都值得保留下来。
  ……
  “在座的都是我亲手选拔出来的,无论大家以前属于忠正军还是德胜军,现在我们都属于淮右左厢军第十军,这个番号编制是君上让本来已经占了这个编制的濠州团练让出来的,我们有幸入列淮右左厢军……”
  一个个齐刷刷坐在石凳上的各营指挥使、副使、都头、副都头,挺胸抬头,倾听着柴永的训话。
  “君上为什么会给我这个机会?不是某面子大,也不是君上看大家可怜,是因为某向君上保证,某可以带你们这帮兄弟为君上打赢一战,无论我们的敌人是谁!”
  “某知道大家心里都有怨气,凭什么昔日的袍泽可以先入选?凭什么我们就险些被逐回乡?但某要说,这一切都不重要了,我们要证明自己,只需要一战!”
  “打赢这一战,一切轻视都将离我们而去,我们可以告诉所有人,不是你走在前面就一定强,打仗,终归是要用命去搏的!”
  ……
  ……
  “没想到柴永居然有这等本事,居然三日之内就把这第十军给立了起来。”江烽沉吟了一下,“不过他提出剩余千余人是否可以考虑组建为团练兵,九郎,你觉得如何?”
  对第十军的点验是王邈亲自去的,回来之后,王邈对第十军的状态极为看好,这也让江烽十分好奇。
  “属下觉得完全可以,以某的观察,这第十军的气势不比第六军、第八军逊色,比起第四军、第五军甚至还要强,尤其是他们经历了几番战事,这尤为难得。”
  王邈把第十军与第六军、第八军战斗力并列,也足以证明其对第十军的看好了。
  “而且柴永的武道实力在现在咱们淮右军中怕是仅次于大人和况兄吧?比起秦汉也不遑多让,七郎都要逊色一筹,加上哀兵必胜,某很看好这支军队下一战。至于他的建议,不妨让这一千余人随行到濠州,以濠州团练名义暂留,也许未来还能派得上用场。”
  “九郎如此高看,倒让某很是期待未来第十军的表现了。”江烽笑了起来,“好在这徐泗战场上多的是展现机会,到无需担心没有机会,第四军、第五军未经战阵,过之一直不太服气你对第四军的评价,要用血来证明自己呢。”
  “是么?过之如此有信心倒真是好事了,但他很快就会明白,没有经验的新军和上过战场的老军差别有多么大,而且某也敢肯定,事实上过之也做好了付出代价的心理准备,只不过他是煮熟的鸭子的嘴巴硬罢了。”
  听得王邈这么洗刷张挺,江烽也是哈哈大笑,“九郎评得好啊,过之就是这种人,且看第四军这一战的表现吧。”
  “君上,道藏所那边觉得压力太大,虽然材官所那边已经全力以赴的支持道藏所的需求了,但是用量太大,恐怕很难赶得上战事需求啊。”王邈想起另外一事,“庐州这边的术法人才亦是不少,道藏所有意将其招募起来,全数迁移到浍州去。”
  “嗯,此事可行。”江烽点点头,但是随即又想起什么似的,“九郎,我看可以暂缓,若是我们在徐州战事顺利,只怕日后需要调整的东西有许多,届时再来统一安排吧。”
第十四章
微动
  江烽的话让王邈也明白过来。
  徐州一战是关键一战,如果真的淮右如愿以偿拿下徐州,那么整个淮右的重心都要随之发展变化,未来许多事宜的布置安排恐怕都要为之调整。
  无论是寿州还是庐州,其战略意义和价值都无法和徐州相提并论,尤其是在淮右还将面临北上与胡人争锋的前提下,日后的建设也需要围绕徐州来推进,这又会是一个大的变化调整。
  “也罢,只能等一等看了。”王邈慨然道:“这一战关乎我们淮右未来命运!”
  “呵呵,九郎,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要靠我们自己去创造,可是我有这个信心。”江烽推开窗户,“天下英雄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纵观中土,蛮胡横行,要捍卫我们汉人的尊严,就得有舍我其谁的决心!”
  “天下英雄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王邈是大族出身,对诗文并不陌生,江烽吟诵这首诗词,第一句气概不凡,但是第二句去有些悲凉的气息,让他有些意外,“大人这首诗倒是很有意境韵味啊,下两句呢?”
  “呃,”江烽有些尴尬,这电影《笑傲江湖》中的诗词究竟是谁写的他也说不清楚,不过诗句倒是记得很清楚,“宏图霸业笑谈中,不胜人生一场醉。”
  这两句一出来,王邈立即就皱起了眉头,“君上,这是你所作?”
  江烽有些惶惶,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莫非这还真是李白所作,那自己就有点儿丢脸了,“呃,怎么了?”
  “这后两句心境太过消沉颓废,非人主所作,君上不过二十有三,拥有淮右数州,正当奋发上进之时,岂能沉迷于此等烟雨凄凉心境?”王邈正色道。
  被王邈义正辞严的一番话弄得有些尴尬,没想到好不容易抄袭一首诗,还给弄得不符合意境受一番教训,看来这文抄公还真的不好玩。
  打了个哈哈,江烽赶紧道:“无心之作,并非有意。”
  “言为心声,君上若是觉得压力,不妨用其他方式排解,千万不可生出气馁之心。”王邈不得不多叮嘱两句。
  江烽太过年轻,承担起这么大的责任有时候难免会感觉到压力巨大。
  说实话这位君上也算是相当敬业的了,与其他人主相比,既不崇尚奢华,亦不爱好女色,几乎所有心思都放在了淮右军的发展上,哪怕是有些特殊爱好,在王邈看来也是无可厚非之事。
  就像那小周后一事,他和杨堪等人都已知晓,但是都觉得不算什么事情,喜欢一个女人罢了,在这淮右之地,他喜欢哪个女人又有什么不得了,更何况不过是一个无足轻重的降臣妻妾而已。
  “呵呵,九郎,没那么夸张,我这个人心志还是挺强的。”江烽赶紧撇干净,别让手底下这帮人误解,就不妥了,“对了,既然九郎这么看好那一千多残兵,我看倒不如让这些残兵精简选拔为两营兵,暂定为淮右右厢军第五军,直接遣往颍上,再令许子清从北方流民中精选一千五百人,进行混编,以这两营老卒为基础,把右厢军第五军组建起来。”
  淮右淮右右厢军第四军是以颍州顾华部在选编南颍州精壮增补之后成立起来的,现在也在上蔡整编训练。
  王邈心中一凛,“君上可是担心蔡州那边会有动作?”
  “不可不防啊。”江烽苦笑,“我也希望我们能出其不意的一举得手,但是姚承泰部驻扎符离和蕲县以及通桥的兵力不比其他,均为精锐,纵然这么些年有些懈怠,但一旦战起,他们也明白关乎自己生死命运,所以势必殊死抵抗,一旦稍微拖延,只怕蔡州就要介入,所以我们必须要在颍州这边留一手,防止蔡州军介入力量太大。”
  像北伐徐州战事是一个极其庞大的综合性行动,既要针对徐州感化军各部的反应做出部署,又要考虑外部尤其是蔡州军可能做出的反应,还要计算如何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效果,各种细微的变数也许都能成为改变战局结果的因素,不能考虑周详。
  “君上,越是如此,我们在时间上更不能拖延了,我觉得越早启动越好。”王邈也忍不住叹气,“只是庄永胜那边也不知道进展如何了,那家伙虽然精明胆大,但是卢启明也非善茬,还要看卢启明个人的想法。”
  ……
  滕县。
  这里地处沂蒙山麓,位于徐州东北角落。
  在这个时代,以微山湖为首的南四湖因为没有河水南侵,所以尚不存在,泗水从沛县东面绕城而过,而泗水以东的这个伸入兖州和沂州之间的斜角就是滕县辖地。
  正因为这里地处兖州和沂州夹角之间,而且距离蒙山和泰山都不算太远,所以这里一直受到兖州沂州影响很大,或者说这里的民风更接近于齐鲁。
  庄永胜按住自己邯刀站在城墙头上,注视着北方。
  滕县面积不小,人口亦是不少,但是城池的城墙却不算高厚,县城也不大。
  驿道从兖州州治瑕丘南下,过邹县、峄山,便进入滕县境内之弟滕县县城,而另一条驿道则是从滕县向东可进入沂州西部大县——费县,向东南则可蜿蜒小道抵达沂州另外一县——承县(现枣庄)。
  黑色的人流仍然断断续续的在地平线上出现,每每看到这一幕,庄永胜都觉得头疼。
  来滕县之前,庄永胜还有些担心是否能如愿以偿的扩军到两个军,但是现在,只要你有粮有武器,别说两个军,就是五个军十个军,也能轻而易举的募集到兵源组建起来。
  来自任城和邹县的流民正在源源不断的向滕县涌来,而从东面的费县过来的流民数量也是不少。
  仅仅是自己进驻滕县不到一个月时间里,从北面兖州和东面沂州涌入的流民数量起码超过了六万人,而且丝毫没有减缓的趋势。
  他已经连续像驻扎在沛县的卢启明去了四次急报了。
  现在云集在滕县的流民灾民数量已经超过了八万人,来自徐州的命令是要求将这些流民拦截在北面,不准踏入彭城,最好能将其驱逐回兖州和沂州,但这显然是一件无法完成的任务。
  别说无法完成,就算是能完成,他也不会这么去做。
  如果不是他的刻意派人去兖州和沂州那边去宣传,流民来的势头也不会这么凶猛,如果不是他态度暧昧的阻拦,流民又怎么会大规模的绕过滕县向彭城进发。
  除开他在酂县组建起来的一军外,到滕县这边之后,新的这个军又迅速组建起来了,但是这也好逛了他从淮右、亳州梁绪以及到徐州这边之后卢启明那里获得的所有钱银粮草和武器。
  两军在手,看起来似乎也有些实力了,但庄永胜却知道比起自己在颍州时的一军牙军,这两军力量都还差得远。
  除了原来的那一个营算是老底子外,其余在酂县和滕县新编的九个营四千多人全都是新卒,战斗力堪忧。
  哪怕他也从兖郓老家那边招揽了一些老兄弟来,又从一些溃散的泰宁军溃军中选拔了一些军官老卒,但是新军就是新军,训练时间又短,不能指望他们能有多大的战斗力。
  “大兄,苏大人他们来了。”
  身后传来庄永济有些疲惫的声音。
  “唔,我知道了。”庄永胜没有回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4/5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