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皇(校对)第3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1/518

  他们二人早就已经就这个问题探讨过。
  出其不意的打下城父相对容易,但是一旦蔡州军回过神来全力反扑,城父城小墙矮,己方这几军要么是新建军,要么就是未曾经历过恶战血战洗礼的军队,要抗住蔡州大军的疯狂反扑,可谓任务极重。
  “君上虽然没有要求我们必须守住城父多少时间,但是你我都知道君上在徐州那边展开攻势,以彭城龙盘虎踞之坚,要想马上拿下,恐怕不易,而且徐州那么大,要扫平诸部,也需要时间,这也意味着我们起码要守住城父十天时间以上,纵然我们守住了,但日后要想撤离,怕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届时君上能有余力来支援策应我们么?”
  张越说得很实在。
  城父地处亳州腹地,真要攻下城父,袁军势必不能忍受,绝对要拔除这颗钉在心腹上的钉子。
  而为了牵制袁军,起码他们要坚守十天,而十日之后,袁军入徐的机会已失,这口恶气肯定会发泄到己方身上,而那时候,淮右主力大军还在徐州征战,就算是拿下了彭城,可徐州境内各部力量众多,淮右能够迅速完成整合来援么?
  从徐州过来,距离不近,而且需要过雎水、汴渠、涣水和涡水,还要经过临涣一线深入亳州腹地,这种情况下,就算是淮右大军来援,来得及么?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
  张越可以这么问,但葛冲却无法回答,哪怕他也知道这一战危险极大。
  但吃粮当兵,本来就是提着脑袋玩,瓦罐不免井口破,将军难免阵上亡,都很正常,再说了,富贵险中求,若是这一战打赢了,守住了,可以说本军就是最大的功臣。
  这恰恰是像葛冲这种刚刚投效淮右的武将最愿意的,哪怕明知道这是一场恶战苦战,甚至是搏命之战,他也一样心甘情愿。
  张越也非几年前那个愣头青了,他自然明白葛冲在想什么。
  江烽对评价一支军队的观点早已经深入了淮右军中,所有人都知道主君欣赏看重能打苦战恶战血战的军队和武将,江烽甚至明确表示一支顺风顺手打胜仗的军队还不如一支打过苦战血战恶战的军队有价值。
  他对武将的评价也同样如此,所以这才有这些武将们更乐意去打这种更具高风险和挑战性的硬仗,因为这更能体现出一个领军武将的水准。
  “子跃,我倒是觉得我们这一战虽然前期会非常艰苦,但是到后期,也未必就像你担心的那样糟糕。”葛冲思考了一阵之后才回答这个问题。
  “哦?你这个观点倒是有些让人意外啊,说来听听。”张越也知道葛冲并非那种信口雌黄之人,言必有物。
  “虽然某不太清楚君上北伐徐州的方略,但某以为君上在徐州必定安排有伏笔,而徐州虽然大,诸部势力交织,但是只要拿下彭城,那便大事底定,无论是姚承泰、尚云溪还有卢启明和俞明真,他们都应该清楚该何去何从,这些人中不乏聪明者,肯定会在恰当时候做出选择,良禽择木而栖,我们淮右已经展现出了强藩气质,谁会逆流而动?”
  葛冲的话让张越忍不住输了一个大拇指,这才真正是一个聪明人,看问题很清楚。
  “恒元,说句得罪你的话,这大概也是你们的心境吧?”张越忍不住道。
  “当然。”葛冲不以为忤,不无感慨的道:“其实当时吴王投降时,我们其中就有许多人有意要加入淮右的,但君上对我们有成见,加上可能也有李昪这个逆贼的干扰,所以君上才没有应允,也幸亏严大人、骆大人以及柴大人的努力,才有了我们机会。我相信只要君上拿下彭城,那么感化军各部便会立即明确态度,届时不仅仅是淮右军,恐怕原来的感化军都会迅速转化为对亳州袁军的巨大压力,那个时候袁军未必能有多少余力再来围攻我们了。”
  葛冲的分析让张越也是越想越清晰。
  对啊,徐州之战其实就是一个大势风向的问题,谁都知道时酆已经无力控制徐州了,只要淮右军却展现出来强势,那么感化军各部首领肯定会明白属于淮右的时代来临了,聪明人自然会马上选择站队。
  站队站得越早,日后在淮右军体系中的分量自然就会越重,没有谁会欢迎一个穷途末路的来投者。
  而那个时候,感化军庞大的各部军队也许就会迅速转化为对西面蔡州军的巨大压力,届时蔡州军需要考虑的是如何防御淮右军和感化军联手对亳州东面的进攻,从永城、临涣到山桑,全线都可能面临攻击,这才是他们需要担心的问题,哪里还能有多少余力来围攻城父?
  也许淮右甚至可以直接逼迫袁军让出撤离通道,让自己一方撤出也未可知。
  ……
  就在张越和葛冲探讨着感化军各部聪明人站队的时候,在沛县,也的确有聪明人已经在考虑站队问题了。
  “永胜,你老实告诉我,你来我这边是否有为而来?”
  面对卢启明眼中的灼灼精光逼视,庄永胜显得很坦然,“大将军,您都猜到了,那还有什么说的?”
  “哼,你真当我刀锋不利么?”卢启明脸色一冷,心中却是一凛,虽然早有怀疑,但是当对方真的坦然承认之后,他还是有些不愿意接受。
  “大将军的刀锋当然犀利无比,但是却不会对我。”庄永胜仍然是面色不变,“其实大将军早就猜到了,把我招来,肯定不会是纠结于这个问题,所以大将军若有什么疑问,或者其他,尽管吩咐。”
  卢启明身旁的额际有一处刀疤的悍将觉得庄永胜太过放肆,面色一狞,“放肆!”
  “启修将军,某只是实话实说罢了,何来放肆之说?某一直敬重大将军,今日大将军相招,某也是马不停蹄赶来,大将军既然相问,某当然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庄永胜朗声一笑。
  武将是卢启明胞弟卢启修,也是感化军中有名的悍将。
  “永胜,看来你们淮右早已经是胸有成竹,不知永胜有何以教我?”卢启明挥手制止了胞弟,微一沉吟道。
  “这要看大将军如何想,如何看了。”庄永胜也早有准备,事实上他也没有打算遮掩什么,来沛县之前,他就已经和杨恒商量过,认为现在时机已经成熟,可以和卢启明摊牌了,而且他们也坚信,只要卢启明头脑清醒,就应该看得清楚形势。
  “我如何想,如何看?”卢启明反问了一句,嘴角浮起一抹嘲讽的笑容,“现在还由得了我么?”
  “大将军此言差矣,某此次前来,君上就曾经说过,感化军诸部,唯大将军和俞将军乃忠善之人,愿与二位将军共谋大业。”庄永胜平静的道。
  俞将军?俞明真?
  卢启明心中一亮。
  感化军诸部中,姚承泰骄狂,尚云溪狠辣,两军驻地百姓都是恨之入骨,卢启明所辖三县论富庶皆不及姚、尚所部辖地,但军纪最好,而俞明真虽然在泗海二州很有威信,但是却对时酆心存感恩之心,所以像海州盐利皆被时酆独得。
  看起来那位淮右之主似乎很重视民意啊。
第四十章
遇袭
  沉吟了一阵之后,卢启明准备接受现实。
  忠善之人说不上,这年头当军头的谁能良善那就别想在这个世道里混了,顶多也就是心存几分良知罢了。
  卢启明相信淮右绝对不会只有庄永胜这一颗暗子,虽然不清楚俞明真与淮右究竟是什么关系,或者说不清楚俞明真是否与淮右暗通款曲,但是他觉得这种可能性很大。
  俞明真目前兵力最弱,但是却又控制着泗海二州,无论是谁控制了徐州,其势必不能再保有泗海二州,所以这个时候投效淮右应该是最明智的选择。
  那自己呢?
  现在投效淮右?
  卢启明有些意动,但是如果俞明真已经投效了淮右,或者说已经和淮右达成了某种默契,那自己现在投效岂不是已经晚了一步?
  晚一步的意义就不一样了,除非自己有更积极主动的动作。
  “永胜,那你告诉我,你家君上希望我能做什么?”既然打定主意,卢启明就不在绕圈子,径直问道。
  卢启明的直截了当,反而让庄永胜有些紧张了。
  君上的计划当然是把卢启明拉了进来,但是这是建立在卢启明确定投入淮右军的前提下,现在他也不确定是否卢启明已经打定主意了,万一对方只是虚言哄骗自己,套出己方的计划,然后再给自己来一招黑手,自己身死事小,耽误了君上大计那就成了罪人了。
  但是卢启明这样挑明询问,自己若是还遮遮掩掩,恐怕就会让对方心中起疑,一样会有麻烦,倒是有些考较自己。
  庄永胜的迟疑让卢启明也顿时明白了对方的为难,卢启明笑了起来,“永胜,是不是还有些担心?”
  “大将军,倒不是怀疑,事实上谁都看得清楚,这徐州归属,时家在徐州的统治已不可持续,能有实力入主徐州的无外乎三家,淮右,蔡州,大梁。”庄永胜貌似粗豪,但是心思转得很快,语气也变得冷静下来,“蔡州若论根基,肯定胜过淮右,尤其是在其吞并颍亳之后,实力更是上了一个台阶,已然隐隐有强藩的气势,但是蔡州有一个缺陷,尤其是对我们这些降将来说,尤为致命。”
  “哦?”卢启明心思微动。
  “大将军也看得到,蔡州军中能出头者,要么就是袁氏一族杰出子弟,要么就是薛、赵以及后来的何氏一族子弟,他们对那种没有什么家族根基的子弟不太看重,或者说不太相信,不瞒大将军,淮右观察使府衙推王邈王大人,本是河朔成德王氏一族嫡子,尚无法在蔡州获得重用,才投入淮右,足见这等心态在蔡州的盛行,所以像我们这种外姓小户出身,又是降将,恐怕就更难入眼了。”
  庄永胜的话让卢启明无法回答。
  他本来还是有些犹豫的,只是想听一听淮右这边的安排打算,若是要让自己冒太大风险一搏,也许他还要斟酌一下,但是庄永胜的话却击中了他内心的最大隐忧。
  卢家不是大族出身,而且正如庄永胜所言,蔡州极为重视本土培养出来的人才,除了袁氏一族外,薛、赵、何等姓都是紧紧依附在袁氏周围的大姓豪门,而且也都是忠诚度获得了绝对认可的家族,一般的小户外姓,想要获此待遇根本不可能。
  这也意味着如果谁要投效蔡州,也许就不得不忍受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冷遇,甚至自家兵力都可能被对方收编掉,这对于很多视兵权如命的武将来说根本无法接受。
  心思回转,卢启明终于打定了主意。
  看看淮右军中体系,从浍州本土系到大梁系、寿州系,现在庐州系甚至连淮北系都隐隐成形,像顾华不也加入了淮右军么?还有俞明真和眼前这个家伙,不都算是淮北系么?
  “蔡州军现在固然势大,但是俗话说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蔡州军连下颍亳二州,但是却未能像淮右一样活得本土士绅的认同,他们在颍亳二州的统治根本没有稳固,想把手伸入徐州,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吧。”庄永胜这个时候也充分发挥了他机智应变能力,“这等情况下,大将军觉得蔡州军能抽得出力量来谋徐州么?”
  “再说说大梁,我们淮北与大梁交锋多年,看看大梁这么些年有几次是主动出击的?没有,一次都没有!迟缓如龟,愚笨如猪,何以成大业?能维系到现在,大梁已经是一个异数,未来不会属于大梁!徐州之战也许就是一个月之内就要见出分晓,而大梁恐怕连军队动员都尚未完成呢。”
  一连串的分析让卢启明对庄永胜的看法也大为惊奇,难怪江烽敢这么大胆的放这个家伙北来,这份应变之才和胆略,就要些人来比,难怪梁赞能把牙军指挥使的位置给他。
  “好了,永胜,无需多说了,某只想要问一句,淮右需要某做什么。”
  “大人可是想清楚了?”
  “莫非永胜还觉得某可以与城狐社鼠之辈为伴?”
  “好,大将军豪迈!请大将军放心,日后定不会后悔今日之决定!”庄永胜朗声大笑。
  ……
  焦绌的大败而归让姚承泰又惊又怒。
  他已经专门叮嘱了焦绌要绕行更远一些来实现出其不意的突袭,没想到等来的结果确实这样。
  如果说败了但是达到了摧毁敌军的辎重器械这一目的,姚承泰也能够接受,但是结果却恰恰相反,对方恰恰用这些术法器械给了焦绌的骑军以极其凌厉的一击。
  现在已经不是追究焦绌责任的时候了,宽慰了一番对方,便要对方下去休息,姚承泰知道这一战恐怕是避免不了了。
  蔡州军那边已经给了明确的回应,会给予己方这边全力支持,而来自彭城那边的消息,节度使的牙军正在进行准备,很快就要沿着驿道南下来援,所以姚承泰心中虽然怒火中烧,但是却并不惧怕这一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1/5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