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皇(校对)第3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4/518

  在侯晨看来,既然事情已经摊开,俞明真归附淮右,沂州自然也属淮右,尽快解决沂州这个已经处于崩溃边缘的粮食需求问题也是当务之急。
  他在抵达临沂与俞明真谈妥之后就立即派人火速飞鸽传书会寿州,要求寿州紧急调拨粮食北上。
  他相信陈蔚和崔尚二位大人也应该明白这里边的道理,不用自己多说,也会安排妥当这一事宜。
  从莱芜县城到乾封(今泰安南)县城,几乎都是山路,这一片山区属于典型的鲁中山区,民风剽悍,因为平原甚少,粮食出产不多,所以素来是产寇之地。
  郎坤在几人临行之前也专门叮嘱,要小心安全,因为由于兖州局势的急剧恶化,事实上连郎坤和洪葵自己都无法控制兖北的局面了。
  洪葵那边的局势比郎坤这边更糟糕,起码郎坤还能从俞明真这里得到一些接济,是不是逼急了就假扮盗匪北上闯入淄州打打草谷,但洪葵却不行。
  一来乾封的确太穷了,二来乾封周围本来就是洪葵的老家,洪葵及其部下也的确不好意思对自己家乡父老下手,三来,朱茂监控甚严。
  洪葵和其手下要么就只有过泰山去齐州打草谷,但那样耗费太大,要么就是西北出济州,到济州去讨食。
  但是洪葵和朱茂一直不太对付,也在考虑自己的出路,不愿意袭击济州恶了与大梁的关系,断了这条看起来日后唯一可以投效的门路,所以过得比任何时候都艰难。
  盛夏的乾封县城比起往日来更多了几分破败,一队士兵正在收拾这路边的尸体,这些都是因为饥饿或者疾病而死的饿殍。
  这种季节里,一旦有饿殍,就需要马上处理,要么深埋,要么焚烧掉,否则极易起瘟疫,经历多一些的老人都知道这个道理。
  头发梳理成一个道士髻的男子一只脚踩在门旁的破碎得只剩下一个基座的石狮上,脸色沉郁的看着士兵们抬走尸体,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门外走出来一个庄稼汉模样的汉子,看见有些出神的道士髻男子,犹豫了一下才小声道:“老大,粮食怕只能坚持三日了,咱们再不走,恐怕就连乾封都走不出去了。”
  瞥了一眼站在自己身后的男子,道士髻男子一时间没有吱声。
  庄稼汉再道:“我们拖不起了,再拖,士卒们都得要自寻出路了,现在走还来得及。”
  三天内可以从乾封急行军到平阴,情报显示济阴的驻军只有一个营,由于河水以北相州和卫州的沙陀人活动频繁,济州驻军都已经压到了濮州一线,整个济州驻军只有三个军,加上巨野泽水匪也活动猖獗,所以这三个军驻军也都集中驻扎在阳谷、东阿和州治卢县,像长清和平阴都只驻扎有一个营的兵力。
  顾从虎也从没有指望过要夺下济州,他的想法就是打下平阴,从平阴抢到足够的粮食,然后再说。
  他们也没有那么长远的打算,首先是要让自己这两千军士填饱肚皮,哪怕大梁军打过来,他们接受招安都行,当士卒都没有的时候,你就是想要去接受招安,大梁都不会理睬你,现实就这么残酷。
  可是老大还在犹豫不决,顾从虎也理解老大的苦衷,真要和大梁撕破了脸,万一大梁不愿意招安呢?真要镇压甚至灭杀自己这股挑战大梁的刺儿头呢?
  问题是现在还有其他办法可想么?
  往北走要过泰山,如果说还有半月粮食,倒是可以越过泰山去齐州捞一把,但现在估摸着在翻越泰山时,兵卒就得要逃掉大半。
  往正西走,那是巨野泽水匪控制的郓州,连朱茂都对巨野泽水匪无可奈何,直接放弃了郓州,顾从虎不认为自己这股两千兵卒就能在巨野泽水匪哪里讨得好,更何况巨野泽水匪的粮食都藏在巨野泽的茫茫湖中,打赢了水匪,水匪往巨野泽一望无际的芦苇荡中一钻,你又能如何?
  要不就只有南下去和节度使大人讨食了,那一样是一场硬战,朱茂自家粮食都不够,如何能给外人?
第七十五章
人生能得几回搏
  “就真的没有另外的路了么?”道士髻男子喃喃自语道:“都说天无绝人之路,难道说我们想要求个生活都这么难?”
  顾从虎欲言又止,但是有些话的确也说不出口。
  他也是这土生土长的乾封人,若是要让他提出去搜刮乡间粮食,他也做不到,大旱之下,没有谁还能有多少粮食,那埋在地里的,藏在洞里的,几乎都是每家人的救命口粮,你如果不豁出命去逼迫,谁会把粮食交出来?
  只是连续两年的大旱的确已经让手底下这帮兄弟撑不住了,朱茂不肯再多给一粒粮食。
  这倒也怨不得对方,本身瑕丘那边也没有什么积存,这一年多几乎都是靠吃老本,据他所知,为了买来自淮南那边的粮食,朱茂甚至把本身就不多的一千多匹战马都卖了,但一样熬不了多久。
  朱茂倒是鼓动老大去打济州,但是老大也有老大的想法,也早就和他们几个说过,泰宁军这边时呆不住了,看样子连朱茂都得要玩完儿,打了济州,那就是自觉于大梁,那日后怎么办?
  投平卢?
  王守信那厮也是守护之犬,去投平卢能有多大的造化?
  听说淮右观察使江烽倒是胸中颇有河山,正在与淮北交战,也不知道情况究竟如何,偏处在这乾封一隅,对外界的情况也并不了解,让一干人也是坐困愁城。
  顾从虎抹了一把额际的汗水,噔噔噔冲回院子里,从井里绞起一桶水来,用瓢舀了一瓢,一口气喝干,这才又舀了一瓢,扯着嗓子喊道:“老大,来一瓢?烧心,灌一肚子,也能解解饿。”
  道士髻男子便是泰宁左军第十军指挥使洪葵。
  从外表来看,你完全看不出此人有何特殊,一身灰色道士装,甚至内里连甲胄皆无,略显枯瘦的脸颊看上去略显老态,其实也不过年届不惑,额际几条深深的皱纹让其看上去更像是一个老农,唯有一双与手臂不太协调的大手,让人看起来有些异样。
  洪葵现在也的确是有些走投无路的感觉。
  其实从去年大旱开始,洪葵就觉察到了情况不太妙,来自河朔的灾民不断越过河水向南,给兖州这边的民心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伴随着旱情的迅速蔓延,很快兖州这边的情况也就恶化起来,今年夏粮眼看无收,再没有人能阻挡得住这场灾难,没有人愿意坐在家里等死,向南逃难就是必然之举。
  但总还是有许多人不愿意背井离乡,总想要指望着老天爷开眼,或者盼望着有什么奇迹发生,但这世道上哪来什么奇迹?
  眼睁睁的看着粮食一天比一天少,洪葵一样也坐不住了。
  拟定了几个方略,都不太合用,北出齐州,纵然能抢得一些粮食,但是如何带过泰山?平卢军也许打外仗不行,但是对于这种抢救命粮食的事情不会坐视,那也要拼命,自己这帮兄弟太少,在齐州是呆不住的。
  出击济州是个好路子,但前提是那不是大梁的济州,打了济州,几乎就宣布断了日后投效大梁的路子,别人可以不想那么远,但洪葵不行,自己手下还有两千号弟兄,都是兖北的子弟,他不得不为他们考虑。
  南下和朱茂一搏也不是好出路,朱茂的一万亲兵不是好对付的,你要抢的救命粮食,他们一样要和你拼命,自己这把兄弟耗不过对方。
  沂州那边想都不想,那边比这边还穷,而且还有一个左五军郎坤在那里守着,打赢了郎坤也没戏,沂州太穷了。
  西进郓州?和那帮水匪打生打死?打赢了也捞不到粮食,这帮水匪贼着呢,早就把粮食藏在湖中了,除非自家也再度下水,成为其中一员,但这又是洪葵绝不愿意接受的。
  有时候洪葵都在想,朱茂这么多年是怎么熬过来的,几万大军居然都还能维持住?
  算一算,应该是上苍对朱茂不薄,哪怕水旱一年,第二年总能有一个过得去的收成,所以大家都还能熬得过去,但是这一次姓朱的人品用完了,老天爷也不再赐福,连续三年的大旱,而且是整个北方的大旱,而兖州这边朱茂从来就没有老老实实修过水利灌渠,遇到这种情形就只有自求多福了。
  “解得一时饿,能解一世饿么?”洪葵叹了一口气,兄弟们现在改成每日一顿已经半个月了,就这样,粮食也快没了,正如从虎所说,再不动身,你就连动身的力气都没了。
  “嘿嘿,老大,咱们顾不得许多了,去平阴吧,回来的兄弟都说了,平阴虽然也不富裕,但是好歹也能有几家大户,挖地三尺,总能腾挪出两三个月的粮食来吧?”顾从虎满不在乎的抹抹嘴,“总不能就在这里饿死吧。”
  洪葵原本有些枯黄的面孔上终于起了几丝波澜,阴晴不定,良久,才抚掌慨然:“既是如此,那边准备吧,反正也没啥需要准备的,就今晚出发吧。”
  “好啊,老大,你总算是开口了,我马上去通知大彪和四郎!”顾从虎大喜过望,正待要走,却看见远处的驿道上一骑健马而来。
  泰宁军左军第十军是步军,骑兵除了斥候外,就只有营指挥使以上的军官方能有,总共也不过二十余匹,这等盛夏正午,纵马狂奔,除了斥候有紧急军情外,便再无其他可能。
  问题是这等时候,就乾封这鬼地方,能有什么紧急军情?
  是平卢军翻越泰山打过来了,还是大梁军要光顾乾封这旮旯角落来了?
  或者就是巨野水匪想把手脚伸进兖北了?
  要不就是节度使大人突然大发慈悲要送点儿粮食来接济左十军了?
  “这小兔崽子,一点也不体恤马力,得好好收拾这帮小子了!”顾从虎恶狠狠的道。
  洪葵古井不波的脸上也浮起了一抹不悦之色,斥候队是他亲领,素来规矩森严,如何这帮放浪?
  “报!”
  “何事?”看着滚鞍下马的斥候满头大汗奔行而来,洪葵也觉得恐怕是真有点儿大事要发生才对,否则这厮如何这般急促?
  “呃,淮右观察使府中从事侯晨与感化军元贞一行已到社首,其称是来拜访大人。”斥候气喘吁吁的道。
  “淮右?感化军?”洪葵和顾从虎都是讶然,交换了一下眼神,已经到了社首?社首山距离县城不过区区二十余里地,若是骑马而来,不过一个时辰可到。
  淮右观察使从事?感化军的元贞,洪葵和顾从虎倒是知晓,元贞乃是俞明真部大将,虽然未曾打过交道,但是那郎坤与俞明真乃是姻亲关系,洪葵自然对俞明真不陌生,只是这淮右就牵扯有些远了,听闻淮右已然起兵伐淮北,莫非淮右有意联络泰宁军夹击淮北?
  可真要联络也该去找朱茂才对,自己这一军人马,偏处兖北,且不说其他,就算是愿意附和淮右,如何南下?
  朱茂横在兖中,南面还有鲁桥、任城都还有大军驻扎,根本就不现实,这淮右来找自己干什么?
  但不管怎样,淮右来使也算是死水一潭里掷下一块石子了,哪怕能激起有点儿波澜,也是好事。
  唯一让洪葵和顾从虎有些遗憾的是淮右似乎离乾封也太远了,纵然自己有心投效,对方愿意接受,可等到粮食运到,估计两千人能剩下两百人都不错了。
  不过,等等!
  元贞乃是俞明真部属,如何会与淮右来使走到一起?
  莫非这俞明真也和淮右勾搭在一起了?
  俞明真拿下沂州洪葵也有所耳闻,也让他大惑不解,沂州这个穷死人的地方,朱茂早就弃而不管,放在平卢军嘴边,平卢军都不愿意要,俞明真是吃撑了才会去接手沂州。
  思绪如星飞电射,瞬间洪葵已经琢磨出了一个大概,若是俞明真早就与淮右搭上线了,一切就说得过去了,沂州虽穷,但是位置却重要,一面可以虎视青密,另一方则可图谋兖州,进可攻,退可守,现在元贞陪淮右来使来乾封,显然有所谋而来,想到这里洪葵心中就噗噗跳个不停,他甚至可以断言,那郎坤恐怕也早已经被说服,现在就轮到自己了。
  自己会拒绝么?当然不会,凭什么拒绝?
  且不说能救左十军于水火之中,就凭俞明真都能替淮右先下沂州,就能看出未来淮右的气度格局,人家绝对不会止步于兖郓沂,而是要更进一步,平卢军,乃至河朔,也许都已经在淮右的视野范围内了,而这难道不是自己的机会么?
  自己不是一直自叹龙困潜水么?现在也许就是最好的机会了,想到这里洪葵只觉得自己全身忍不住发热,甚至有一种想要仰天长啸的冲动。
  为王前驱,这个念想此刻就在洪葵心中激荡,无论是打哪里,洪葵此时都毫不惧怕,济州,还是郓州,抑或齐州?甚至直接和朱茂翻脸,他都万分期待着这一刻的到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4/5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