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皇(校对)第4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0/518

  所以张处瑾亲兵以外的杂军要想混下去,那就只能四处打草谷了。
  所以对成德军袭击淄青边境地区,王守忠也没太在意,平卢左军第十二军出击驱逐,如果按照惯例,这些成德杂军在边境地区袭扰一段时间,捞点儿好处,也就差不多该离境了。
  不过这一次情况稍稍有些不同,就是来袭的成德杂军规模比往常更大一些,而且几乎是同时在淄青边境展开袭扰掳掠,十二军出击也没有能取得多少战果,被拖在了博昌和高苑一线,连带着淄州也有一个军被拖住了。
  但这也没有什么,王守忠相信只要那帮杂军抢够了,或者说意识到捞不到什么好处了,那些家伙自然就会离开,所以当临朐那边称泰山山贼流传过来袭击了临朐郊外大户时,他也把平卢左军第十一军派了出去。
  在齐州传来盘踞济州的朱茂突发大军进攻齐州时,这才让王守忠有些惊讶和紧张起来。
  惊讶的是朱茂怎么敢去打济州,朱茂从兖州逃亡济州,麾下四个军中有两个军的骑军,只有两个军步军,以两个军步军要攻打同样是两个军步军另外还外带一个骑军的齐州,朱茂着脑袋瓜子被驴踢了?
  很显然朱茂的目的不是要打齐州,而是要拖住齐州的兵马,如果是这也那个,那成德杂军袭击淄青边境牵制住了淄州和自己派出的两个军,也许就不是打草谷那么简单了,没准儿就是有为而来了。
  把流窜过来的泰山山贼呢?如果这也是有心人安排,那就真的令人毛骨悚然了。
  所以王守忠当机立断命令快马立即去召回临朐的平卢左军第十一军,同时另外一骑快马直接去了博昌,命令平卢左军第十二军以及原本驻防辎重的平卢左军第九军立即返回青州。
  应该说王守忠还是相当果断的,他甚至觉得如果真的是淮右有意如此,那么就算是舍弃淄州,也要先加强青州的防御。
  只不过这一切都显得迟了一些,原本早就该离开的成德杂军这一次似乎变得格外悍野难缠,他们死死地围住了在博昌和高苑一线的平卢军,让他们无法脱身。
  而同样,快马在前往临朐传信时也遭到也截杀,实际上他就算是传信到了,平卢左军第十一军也无法离开临朐了,除非平卢左军第十二军觉得自己可以在野地中与同样数量的骑兵对抗。
  警讯传来时,王守忠已经开始着手加强青州城的城防体系,滚木礌石,金汤毒汁,还有强弩手和投石车,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运作起来,这就是平卢军的底气。
  王守忠并不惧怕淮右军来攻青州,他倒是有些担心被淮右军困住青州,趁机与朱茂联手攻下齐州,或者袭击淄州,那样对平卢军损失亦是不小。
  但当看到铺天盖地的平卢军将整个青州四门围得水泄不通时,他就明白,淮右军根本就没有其他打算,甚至在临沂到沂水一线所做的一切都是表演,就是要在临沂和沂水一线拖住自己的几万大军。
  但这样就能打下青州城么?
  王守忠不认为淮右军可以做到,自己手中还有一万大军,而且都是精锐,另外临时从青州城中士绅家兵和守备军集合起来,在征募部分夫子,一样还可以凑上三五千人,当然战斗力肯定无法和自己的牙军相比。
  一万多兵力守卫的青州城,淮右军就算是五倍于自己,王守忠也不认为能打下青州。
  更何况,只要密州和海州那边发现异常,便会迅速抽调兵力回师增援,他就不信自己连一个月都守不住。
  疾步上了城墙楼梯,顶盔贯甲的壮年汉子迎了上来,“主君!”
  “君越,情况怎么样?”
  “敌人来势很猛,四门皆发现了淮右军,看其旗号,应该是淮右左军和武宁左右军都已经来了。”平卢军方面也从未放松过对淮右的情报侦察,毕竟占了海州,和淮右军难免一战,所以平卢军对淮右军的了解也很到位。
  “来者不善啊,看样子淮右军是真的要想一口拿下青州城了。”王守忠轻轻哼了一声,“这么看来,朱茂攻齐州,成德军袭扰北境,甚至东海贼登陆登莱,还有临朐被泰山贼袭击,都是吸引我们注意力的手段,不得不说,淮右一定程度还是达到了目的。”
  “君上,小花样终究还是上不得大台面,我们就以现在城中兵力,就能打他们一个有来无回,我们平卢军不是感化军,更不是泰宁军,想要啃青州,就得要准备好崩掉几颗大牙!”壮汉自信的一昂首,“我就怕淮右军虎头蛇尾,打上两天见势不妙就撤军,那就太让人失望了。”
  “君越,不可大意,江烽能在两三年间席卷淮南淮北,绝非偶然,延司说得对,江烽这厮就是一个胆大妄为之徒,赌性奇重,而且之前每一次都被这个家伙赌赢了,所以他们才想要在青州也如此。”
  王守忠也还是感觉到一些忧虑,当日刘延司的提醒还在心中回荡,江烽虽然好赌,但却绝非唐突之辈,他也定是做足了准备,这从前面的种种就能看得出来,没有一两个月的精心准备,做不到这些。
  “哼,青州不是兖州,更不是徐州!只有战死的平卢军,没有吓退的平卢军!”壮汉轻蔑的一撇嘴,“淮右那帮乡巴佬,吓唬朱茂和时酆还行,在平卢军面前,他们还不够看!”
  “怕我们当然不怕,但是也不能大意。”王守忠沉吟着道:“我本想立即派人前往密州和海州派兵回援,但又担心淮右军趁势伏击,君越,你觉得……”
  “君上,没有必要,淮右的情况其实也不好,南阳和蔡州也早就对其虎视眈眈,他们如此大动干戈前来,就是想要速战速决,我们就不能遂他愿,以我们城中兵力,守上一月也绰绰有余,若是心急火燎的催促密州那边,反倒容易为淮右所乘。”壮汉也非头脑简单之辈,考虑问题亦是十分慎密,“若是君上还是不放心,不妨将情况介绍与二郎君和延司了解,一切以二郎君和延司他们根据自身实情来做决定。”
  这番话倒也中肯,王守忠很满意,“嗯,君越这番话在理,我便这么安排。对了,君越,你和剑秋他们怕是要辛苦了,另外也让何文宗他们准备,他们不是一直叫嚷着说术法一道被埋没了么,这一次我就给他们一个机会,看看术法之道如何来证明自己。”
  ……
  淮右大军推进的速度并不算快,尤其是后面的辎重器械部队,几乎是安步当车的沿着官道抵达青州城外,然后按照布置安排,开始在四门进行准备。
  在此之前,对青州城城防体系的细化情报图解就已经摆放在了江烽的案桌上,也就是如何来攻打的问题了。
  青州城出了四道城门外,还有一道突门,占过突门的便宜,江烽当然对此也很警惕,别当惯了猎人,最后却被猎物给反咬一口,那就成了笑话了。
  武宁骑军第四军就驻守突门附近,专门负责应对城内骑兵的突击。
  与此同时,对四门的进攻布置也在调整。
  无论是攻城器械还是术法器械,在对四门的攻击上都是有所侧重的,青州城东门和西门是主门,而南北门相对较小,估计现在已经被填塞死了。
  当然并不是说你把城门洞填塞死了就能解决问题,从来也没有攻城方会因为你把城门洞填塞死了就可以回避攻城了。
  攻打的主方向当然是东门,这是因为传统上东门面对登莱方向,而这里历来是平卢的腹心区域,而西面则是面对齐州方向,传统的敌人,比如河北三镇或者大梁,都很大可能从西面来,所以这里是防御重点。
  对于淮右来说,从哪个方向攻打青州城都差不多,但是总还是确定主攻方向,以便于器械和术法力量的倾斜,而淮右也确定了南面和东面。
  这两面都将是淮右军的主攻方向,那边才是真正的突破方向,这却需要随着战事的推进,情况的变化再来确定。
  抵达青州城下的淮右军并没有急于进攻,甚至还显得有些轻慢,夫子和辎重兵们有条不紊的搭设帐篷,一些器械的基座和车辆开始装配起来,而投石车和火龙炮所需的石块也开始大规模采集,为下一步战事做准备。
  十一月十六,淮右军开始进入静默状态。
第一百三十三章
临战
  静默状态,也就意味着淮右军已经完成了攻城战展开之前的前期准备,进入了临战状态。
  淮右军花了一个整天的时间来完成辎重粮草的整理,器械装备的安设布置,四门皆封,五万大军将整个青州城围得水泄不通,一切静待那一刻的到来。
  杨堪手中的千里镜慢慢移动,东门上的敌军数量不少,但是鉴于青州城高,很难看清楚全貌,但是从垛口和城门楼的布防来看,平卢军也是做了精心准备的。
  堆砌的礌石,烧起的大锅,弥漫的水汽,已经若有若无的臭味,还有耸立的投石车,悬挂在雉堞上的狼牙拍,隐约可见的大型弩车,都足以说明,平卢军敢有恃无恐,不是没有底气。
  “老柴,这一仗不好打啊。”杨堪嘴角浮起一抹笑意,“我们准备得充分,敌人也不差,针尖对麦芒,还是防守方要占便宜啊。”
  柴永咧嘴一笑,“大人,好歹也是平卢军镇的所在,又是青州州治,若是没有点儿像样的东西,说来也没有人相信啊。”
  “嗯,你觉得怎么打好?”杨堪点点头,目光冷峻,“大人给了我们十五日时间,嗯,我自己给我们定的时间是十日,事实上,越是提早,我们的损失会越小,但战斗烈度会更强,尤其是待到七八日的时候,恐怕每天都得要用命来填了。”
  “我有几个考虑,请大人斟酌。”柴永目光平静,但是灼灼闪动的精芒还是暴露了其内心的兴奋。
  “你说。”杨堪也知道柴永乃是当年杨吴麾下有数的悍将,作战经验更是丰富无比,只不过囿于杨吴的软弱,才有些委误了,现在得此机会,当然要好生发挥一番了。
  “第一,敌军兵力远逊于我们,虽然依托城墙之利,但只要我们下决心,以伤亡换伤亡,对方耗不过我们。”见杨堪没有表态,柴永也知道这一点打动不了对方,继续道:“第二,我军术法力量和器械力量举世无双,应当将这一点发挥极致,最大限度以这一点来打击对方士气,而对方恐怕对此没有足够的认识,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做文章。”
  “哦,你说具体一些。”杨堪目光微动。
  “具体来说,就是利用敌我之间对术法一道和器械力量的了解的不对称性,一开始就给对方一个措手不及,充分给予对方以打击,杀伤对方的有生力量,如果某没有料错的话,青州城内肯定也开始募集动员了城内士绅私军以及守备军,但是为了防止影响士气,多半是用作后备补充,前期肯定会是以牙军和平卢左军为主力,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开初尚未熟悉适应我军术法力量和器械装备这样缺陷劣势,发起高强度的打击,最大限度的杀伤消耗对方的精锐力量,纵然我们一时间不能得手突破,也能让其在后续战事中难以为继……”
  杨堪摩挲着下颌。
  这个柴永果然是有些手段。
  之前大家下意识的都考虑的是循序渐进,先行试探,陆续投入,预计要到四到五天之后才开始进入白热化状态,但没想到柴永反其道而行之,一开始就要全力以赴,将主要术法力量和器械装备投入进去,消耗敌军精锐。
  这一步倒是很有新意。
  想必王守忠也未必能醒悟过来,即便是他醒悟过来也没关系,平卢军没有经历过与淮右军交锋的术法力量和器械装备的威力,必定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而这个适应过程就会让他们感受到会有多么难受,会付出多大代价,他们也不可能也不敢让那些守备军和招募的私军来抵挡,没有谁敢冒这个险。
  利用前两日的情报不对等的优势,利用术法力量和器械装备的威力,给对方造成大的杀伤,可以使得对方在后续战事中难以和己方拼消耗,进而达到胜利的目的,杨堪觉得可行。
  “还有么,老柴?”杨堪点头认可。
  见主将认同自己的观点,柴永心中也大定,“还有一点,某以为我们和青州的差距还可以在一点上充分体现并展示出来……”
  “哦?”杨堪来了兴趣,“哪一点?”
  “那就是我们在武道强者上的优势,根据情报显示,平卢军在小天位强者这一块上,只有区区四人,王守忠、王守信两兄弟,刘延司和张君越两员悍将,但现在王守信和刘延司都不在青州,青州术法力量远不及我们淮右,难以用术法力量来弥补这一点,这也就给了我们很大的发挥余地,反观我们淮右,除了郡公外,大人,某,俞公,卢公,秦汉秦大人,洪葵洪大人,郎坤朗大人,皆有小天位的实力,若是我们敢于在登城作战时身先士卒,嘿嘿,平卢军实力不足的这一弱点就会加倍放大,届时寻机突破,也不是不可能了……”
  柴永这一番话深合杨堪之意,实际上杨堪也早有这方面的打算。
  这半年来杨堪也没有闲着,看着这进入江烽麾下的小天位高手越来越多,自己这个江烽头号大将,不但身兼枢密使,而且还担任了淮右左军兵马使,却连小天位实力都没有,虽说没有硬性要求必须要小天位实力,但杨堪却无法忍受,尤其是连自己副手都是小天位实力,岂有主将却不是小天位实力的?
  所以这半年来,杨堪也是刻苦砥砺,另外也厚着脸皮请江烽帮忙炼制了一炉丹药帮助提升,应该说效果还是相当明显,已然跨入了小天位的境界,但这种境界还很不稳定,准确的说还属于亚小天位状态,和郎坤相若,比起柴永他们都还要逊色一截,但是毕竟这是半步踏入了小天位境界,唯一需要的就是要一个契机来历练提升和巩固了,而这一战显然就是要一个绝佳机会。
  对杨堪来说是个机会,他当然十分乐意,但是战场上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像兵马使这一级别的大将,其实已经不太鼓励亲自上阵了。
  像俞明真、卢启明、秦汉这些人还愿意不愿意亲自上阵冲锋,就不太好说了,毕竟对付天位高手,各家都有准备,除开术法师的术法外,术法武器和重型强弩都一样能给天位强者造成伤亡,尤其是术法武器运用得当,甚至可以轻而易举杀死一个天位强者。
  这种范例屡见不鲜,否则都要以天位强者来决胜负,那大家都去修炼武道,谁还来比综合实力?
  百人敌不鲜见,但是千人敌万人敌那就是神话了。
  “老柴,你这个建议一旦提出来,恐怕未必人人都喜欢啊。”杨堪笑了笑。
  “大人,所以某没有在军议上提出来,也是考虑到这一点,不过某倒是以为,这修行到小天位水准,却不能冲阵斩将立功,那还有何意义?”柴永摊摊手,“大人,某是打定主意了,这一战,某是要亲自上阵的,要见识一下平卢强者的风采,看看那张君越究竟有多大的道行。”
  “呵呵,老柴,你的想法深合某意,某也有意上阵一搏,要不总觉得这一战欠缺点儿味道啊。”杨堪豪迈的道:“别人我们管不着,各家有各家的道法,我们的做法未必就是最好,但也许是最适合我们自己,不过我还是打算把你的建议呈报给郡公,想必郡公会有一个考虑斟酌,这集中术法师和器械装备倾力打击有生力量这一手,我倒是觉得能收到奇效,尤其是对平卢军这帮从未和我们淮右军交过手的家伙来说,这可能会给他们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呢。”
  “唔,大人看着办吧。”柴永心中也是颇为高兴,杨堪不是那种贪占别人功劳的角色,这一点也让柴永很是敬重,这也是二人能和睦相处的主要原因,“不过若是郡公有意在全军都采用此法,倒是需要好好协调一下,否则失去了突然性和新意,就有些可惜了。”
  “嗯,那是自然。”杨堪颇有把握的道:“这事儿需要马上报告,看郡公的意见,若是定下来,这边就要先行安排术法师力量和器械装备了,一旦将护城河填平,就可以发起全面攻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0/5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