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皇(校对)第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2/518

  黄安锦的话没有再说下去,但江烽却很明白他的意思,这是真的在为自己考虑,黄安锦是担心汴梁来人势力膨胀太快,喧宾夺主,甚至鹊巢鸠占。
  现在对方只有三十多人,虽然都武技不俗,但毕竟也只有三十来人,但一旦把士兵交给他们,这些家伙都是在军营中呆过的老手,很快就能上手,哪怕是拉起一营兵力来,都不可小觑。
  设若再借势寻机扩大一两营,就真的要危及到江烽的首领地位了,尤其是那个杨堪的武道水准明显要高于虞侯大人的情况下。
  江烽自然明白黄安锦的担心,他微微一笑,“安锦,如果我告诉你我还在未突破天境之前,以一柄寻常斩马刀与杨堪的冰王戟战了个平手,你相信么?我突破天境也就是在与他全力一战被激发所有潜能之后而获得飞升晋阶的,现在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诉你,哪怕是袁无畏来,我也一样不惧对方,纵然不能击败他,自保却是有余,杨堪也一样,那你还担心么?”
  黄安锦大吃一惊,上下打量江烽,他知道江烽突破了天境,但是突破天境也不可能直接跃升养息期,静息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这关系到武者在天境初阶这个阶段的根基是否牢靠,也是为下一步的积蓄和提升打基础的关键阶段。
  “放心吧,安锦,我很好。”江烽笑着摆手,“我没有竭泽而渔,更不会揠苗助长。”
  “如果是这样,情况会好一些,但是虞侯大人,我个人认为固始军还是要有我们自己的基本力量,当然,我们现在面临着蔡州军的入侵,可能需要权变处置,不过我听说申州军也有一部分要过来加入我们固始军,这恐怕会让我们固始军的构成越发混乱,影响到战斗力的形成啊。”黄安锦见江烽脸色中有些不悦,但是还是坚持说完,他要把自己想说的都说出来。
第八十八章
心境,认同
  江烽心情的确有些不悦。
  固始军还没有真正成型,但是格局里的某种情绪却在滋生,派系,又见派系,都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固始军还面临着灭顶之灾的压力下呢,黄安锦还是自己最忠实的部属呢,都已经存有此份心思了,这支军队还怎么来打仗?
  但江烽又知道这是一个无可回避的事实,他无法掩耳盗铃,更不可能讳疾忌医。
  大梁不就是最好的范例么?二十万大军中不知道分成了多少个大小派系山头,这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大梁军队的真正实力,可如果没有这些派系山头,有哪里轮得到自己把杨堪、丁满和郭泰这些人拉到固始来?
  如果能够给自己时间,江烽也不愿意用这种方式来打造一支军队,他宁肯苦点儿累点儿慢点儿,也更愿意自己来塑造一支具有真正固始属性的军队,但是现在蔡州军却不会给自己这份时间,他只能用这种拔苗助长的方式来凑合起来的军队,再用战争来彻底洗伐砥砺这支军队,让其去芜存菁,成长成为一支真正的固始军。
  “安锦,你能这么坦率说出来,我心里还是很高兴,这说明你能看到问题,但是你只看到了一面,没错,大量外部军队的进入的确会给固始军带来一些混乱,但不容否认这会极大的加快我们固始军的成长,我们现在面临蔡州军的威胁,你觉得袁家还能给我们多少时间?少则十天,多则半月,袁军必来,哪怕大梁率先对蔡州军开战,袁氏主事者只要不昏头,他都该清楚断绝后顾之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所以我们别无选择。”
  江烽的话让黄安锦陷入了沉默。
  他当然清楚这一点,只是他同样清楚如果不及早考虑这个问题,一旦固始军击退了蔡州军,那固始军就要面临一个非常严峻的局面了,数十名基本上都是通脉期以上的军官群体,你不可能不有功不奖,那么他们一旦走上这些军官岗位,那么这支军队是姓江还是姓朱呢?
  会不会变成大梁的附属军呢?
  日后这支军队究竟听谁的,假如某一天固始的利益和大梁的利益不再一致,那又该怎么办?
  似乎是感受到了黄安锦隐隐的担心和质疑,江烽笑了笑,“安锦,我这个人的行事作风想必你也有所了解了,固始军是固始军的固始军,不是其他人的,这一点我确信无疑,无论是谁加入我们这支军队,那他都只能服从于这支军队,任何心存异念和无法融入这个群体的人,无论他是谁,有多么高的武技水准,有多么深的资历,有多么大的影响力,那都只能离开,这是我们固始军赖以存在的基础。”
  江烽的这番话让黄安锦稍稍放下心来,这位虞侯大人的手腕心机他自然清楚,也正是如此他才认定只有江烽才能驾驭和领导这支军队,其他任何人都不行,光是武技强横是难以驾驭一支军队的,而智慧和手腕才是一个合格统帅必备的条件,而这支军队只能有一个统帅,一个核心。
  “那虞侯大人是否还是打算让汴梁来人只统帅他们自己招募来的老卒呢?”黄安锦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实话实说,“前营和左营在战斗力上的确有所欠缺,而缺乏足够的军官,尤其是都头最为突出,嗯,甚至包括指挥使和副指挥使。”
  江烽笑了起来,他知道这是黄安锦接受了自己意见的一个委婉姿态,前营自然是黄安锦担任指挥使,但是副指挥使依然缺人,而左营甚至连合适的指挥使都没有,再往下的副指挥使、都头和副都头则缺额更大。
  这也是没有办法,本身固始军就是从一支驻县州军演变而来,战斗力相对孱弱,虽然历经了几番战事,军队力量也得到了很大的调整补充,但是大格局未变。
  从谷明海这个武技只有通脉后期甚至还未进入洗髓期的角色却要担任固始军最重要的中营指挥使就能看出一斑来,而在大梁军中,一个指挥使起码也是要具备洗髓后期的角色,甚至可能是结体期水准。
  “安锦,你充实一下前营,如果确实不够的,可以适当从汴梁子弟中吸纳加入,至于左营,我准备交给汴梁子弟,我现在需要尽快把这支军队打造出来,我们当前的任务仍然是生存,在蔡州军手中生存下来,就像当初我们首要任务是要从蚁贼手中生存下来一样。”
  ……
  许静跪坐在许宁对面,咬着嘴唇,看着姐姐目光阴郁的注视着窗外,轻轻叹了一口气:“姐,你,不去……”
  “我去干什么?我有资格去么?”许宁目光不动,面色如恒。
  “这时候怕是他最风光最忙碌的时候吧?没想到他真的能得到了大梁的援助支持,而且还突破天境了,他就这么好的运气?”
  “各路神仙现在怕都是在忙不迭的去拜会他吧?陈家的,黄家的,还有秦再道、谷明海他们,对了,不是说申州鞠氏残军也要来投奔他么?什么时候到?”
  许静低垂下目光,嘴角浮起一抹苦涩。
  她能听出姐姐内心的不甘和怨尤,她内心甚至还有一些恐慌,她不知道自己把三皇炮锤之术的要义赠送给江烽是不是使得江烽一举突破了天境的原因,如果真是这个因素而姐姐又知道了,姐姐会不会恨死自己?
  江烽归来的消息让整个固始城上层都是一阵欢呼雀跃,当然在有些人那里只是表面的喜悦,内心如何却不好说,但是绝大多数人还是对江烽的归来感到如释重负,而且江烽还带来了大梁将要全力支持固始军抵御外敌的消息。
  另外一支申州军也将加入固始军的消息在固始城里同样传得沸沸扬扬。
  鄂黄杜家支援的武器甲胄在前几日里就已经运送到了固始城,杜家的态度也给了固始人极大的安慰,现在又有了大梁和申州军的支持,似乎固始的局面就一下子明朗起来了。
  “姐,其实二郎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不堪,他现在只是想要保卫固始不被袁家侵略,根本没有想太多其他的东西,也没有办法考虑其他事情,背盟反水,害了父亲的是袁家,不是固始军,更不是二郎,为什么你总是要对二郎心存怨念呢?”许静苦口婆心的道。
  她实在有些无法理解姐姐的想法,在她看来,江烽的所作所为并没有任何过分逾越之处,完全是作为一小股军队首领在外敌威胁下出于自保的行为。
  无论是交好杜家,求援大梁,还是整军备战,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至于说他没有向已经失去了根基的许家效忠,想想都觉得可笑,他之前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军官,又有何资格或者义务来让他要向已经不复存在的许家效忠,甚至要求为许家复仇,现在的情形固始军都是为了求活,哪里还有精力来考虑其他太过遥远的事情。
  许宁默然。
  妹妹说的话的确也没错,江烽只是做了处于他自己位置上该做的事情,如果一定要说江烽有什么问题,大概就只能说他对许家缺乏足够的忠心吧?
  不过就像妹妹说的那样,他之前本就是一个微末之流,本身就谈不上对许家有多少忠心,加上三叔对他的苛待,只怕要说有,也只有怨望,大概许家能让江烽有点儿好感的也就只有这个妹妹了。
  他江烽有理由按照他自己的意愿去做他的事情,那许家人是不是也有理由按照许家人的意愿去做事情了?
  当两者发生冲突时,身处其中的人又该如何抉择?
  或许在蚁贼围城之前,许宁还坚持自己的意念,但是在江烽率领全城军民奋力一战击退蚁贼之后,许宁发现自己之前心安理得的心境就被打破了。
  她不知道自己现在所做的这些是否正确,或许站在许家这个角度好像也有道理,但是如果这会伤及到了更多的人呢?
  为了许家一己之私,而让更多的人在其中受伤害,甚至会有许多人付出生命的代价,这合适么?自己能心安么?
  现在的许家还能够重新回复到原来么?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许静。
  她真的不太看好三叔和堂兄的这些准备,他们在暗,江烽在明,或许他们能一击成功,但是解决了江烽,就能把固始纳为己有,就能让固始军死心塌地的为许家卖命?
  申州军来了,他们对许氏恨之入骨,会接受许氏成为他们的主人?还有大梁来人,这些人都是被江烽招募而来,会接受一个突然冒出来借尸还魂的许家人骑在他们头上?
  就算是像秦再道、张越、谷明海他们也一样如此,他们还会接受一个刺杀了江烽的许家?
  即便是真的勉强接受了,许家还能在这群雄环伺的境况下生存下去么?
  许宁是真的不觉得三叔和堂兄他们能比江烽做得更好,这个时候许宁才发现自己似乎已经隐隐认同了江烽在固始所做的一切。
第八十九章
一军之主
  就在许氏姐妹各怀心事时,江烽也正如许宁所说的那样,迎来了最繁忙的时候。
  这二十多天的离开,堆积了太多需要决定和处理的事情,件件都耽搁不得,尤其是在蔡州军进犯在即的时候。
  首当其冲的还是军队的问题。
  与黄安锦达成了一致意见之后,剩下的就是说服秦再道、谷明海和张越三人。
  江烽提出的一切为了固始,一切为了击退蔡州军这个理由最终还是说服了秦再道三人,的确,三人也很清楚的意识到当下固始军面临的问题,面对远非蚁贼可比的蔡州军,固始军要想打赢这一仗,就必须要把一切可以提升战斗力的要素都利用起来,而大梁来的这批军官就必须要用到极致。
  三人也都清楚昔日广胜军在大梁军中的地位,虽然被裁撤,但那是大梁内部倾轧的结果,与这批军官本身素质无关,如果能迅速融入到固始军中,的确能对固始军的战斗力起到相当明显的提升作用。
  最后的决定就是左营将交由汴梁子弟来执掌,将左营与即将到来的汴梁老军进行混编,总计编成三个营,左营、右营、后营,分别由杨堪、丁满、郭泰三人出任营指挥使。
  对于杨堪来说,一个营指挥使无疑有些大材小用了,但是杨堪却很满意。
  江烽甚至很含蓄的询问过他的意见,想让他接替江烽自己出任江烽担任军指挥使后的虞侯一职,但是杨堪婉言谢绝了。
  作为一个新来者,他很清楚自己现在尚未在固始军中树立起威信,在固始军里也没有任何根基,诚然,在武技上他可以自称第一,但是在军中个人武技只是一方面,战争从来就不是一个人打,而是要依靠自己手底下一帮骨干军官和所有士兵。
  自己虽然在广胜军干过都虞候,但是那都是过去的历史了,在固始军没有谁会承认这些,要想树立起自己的威望,那就要从战场上来取得。
  相比之下江烽虽然很大度的愿意让自己担任都虞候,但是却要成为一个没有真正掌握兵力的副手。
  这对于一个在这支军队中尚未建立任何底气和威望的他来说是绝对不合适的。
  所以他也向江烽提出来,他更愿意独掌一营兵力,哪怕是一个最孱弱的营,只要给他时间,他有信心把这个营调教成为整个固始军战斗力最强悍的一部。
  江烽很大方好爽的应允了他这个要求,也提出了要将固始军左营与即将到来的大梁老兵进行混编,将三十余名各级兵头军官编入其中,甚至还要抽调部分人员进入目前已经满编正在进行整训的前营来担任军职,这让杨堪也是颇为惊讶。
  掌握基本部队是每个为帅者亘古不变的做法,江烽就对自己这帮汴梁子弟这么信任,同意自己一行人自行去大梁各地招募老兵不说,而且也主动把左营五百人与大梁老兵混编,更让杨堪觉得震惊的是江烽居然敢让自己和丁满、郭泰等人来掌握这三营兵力,这固然可能和蔡州军来犯在即有关,但是江烽这放手也放得太大了一点吧。
  他就这么自信能驾驭控制住整个固始军,不怕自己一行人喧宾夺主鹊巢鸠占?
  杨堪不由得想起了在来之前常昆和自己的一番长谈。
  “千万不要小觑了二郎,此子的胆魄、眼界、城府和心胸都绝非你我现在看到的这点儿,想一想他敢以两千多州军击退两万多蚁贼围城,何等胆魄决心?……”
  “内忧外患之下,敢以当时一个小小营指挥使身份却去引来鄂黄杜家北上,心思何等慎密,眼界何等宽阔?扪心自问,那种情况下,你我能想到么?……”
  “而残兵破城之下,更敢单枪匹马来汴梁,游说,招揽,而且就还真的从大梁手里拿到了这么多援助,你以为李鹤、李固、裴林这些人真是蠢人?还招揽到了这么多人,换了你我,这等情况下,能做到么?……”
  “至于说他在武道上的天赋和进境,某倒是觉得这都是次要的了,但也如你所说,一个月之内从洗髓期跨越结体期而直接进入天境者,你从未听说有此先例,某亦闻所未闻!……”
  “纵观此子所作所为,是否为百年难遇的天纵奇才,某不敢断言,但绝对称得上出类拔萃的英杰人物了,此去固始,七郎务必要谨守心境,不得有逾越之想法,否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2/5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