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无疆(校对)第10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43/1443

  河图科技产业园是结合苏谯全县的经济发展状况而定位,那么经开区就要结合全市经济发展状况而定位,也就是说宋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应当把目光放到全市上,有针对性的吸引能够给全市经济发展带来促进作用的产业,或者说能够服务于全市经济发展的行业企业来经开区落户,而不应当像遂安的光伏产业园那样又去一门心思的去挖掘一个适合宋州的新产业来培育。
  郁波把自己的这个意见告诉了谷伟,想听听谷伟的意见。
  谷伟曾经是郁波在担任区长时的常务副区长,那时候还是黄文旭担任区委书记,作为常务副区长谷伟很好的处理好了他与黄文旭和郁波之间的关系,既获得了黄文旭的认可,也博得了郁波的信任,所以在黄文旭离开宋州郁波升任麓溪区委书记之后,郁波也是一力支持谷伟担任副书记一职。
  这几年下来,谷伟也在工作上给了郁波很大的支持,在知道自己即将离任麓溪区委书记到经开区担任党工委书记之后,郁波也是找到了陆为民和秦宝华希望又赵大恒接任自己书记一职之后由谷伟来担任麓溪区长。
  郁波担任党工委书记之后虽然还没有卸任麓溪区委书记,但是这也只是短暂的,很快郁波就要离任,但是麓溪区这边的人事安排却混沌不清,郁波要走,赵大恒能不能接任书记,如果不能,那么就是下派或者外调,如果能,谁来接任这个区长,这些问题都困扰着麓溪区的干部们。
  每一个职位的变动都意味着一个链条会被带动起来。
  赵大恒如果真的接任书记,区长是区里顺位接班还是市里空降外调,这个也是问题,按照惯例,如果书记外来,那么区长就有可能是本地班子里产生,如果书记是区长升任,那么区长人选一般说来会是外派或者空降,而本地接班者如果要升迁那也需要交流到外地,这已经成了基本规则。
  当然情况也有特殊性,就像当初黄文旭离开麓溪时,郁波接任书记,赵大恒就接任区长,都是在麓溪班子中产生,但是这也有个特定因素在里边,那就是那时候麓溪的表现格外惊艳,黄文旭是直接提拔到丰州担任地委委员、组织部长,麓溪区委班子也是获得省委组织部的高度评价,所以也才有班子成员们的一荣俱荣。
  谷伟摩挲着自己下颌,琢磨着郁波提出的问题。
  这不仅仅是郁波的发问,同时也是郁波借陆书记的这个问题来给自己一个机会。
  毫无疑问,这个问题如果回答得好,郁波肯定会找机会把自己的答案转达给陆书记,而自己在陆书记的心目中也会获得加分,这对于自己下一步的去向无疑大有裨益。
  事实上在郁波推荐赵大恒接任书记自己接任赵大恒空缺区长的时候,谷伟就清楚自己不太可能担任麓溪区区长一职,无论赵大恒能不能接任书记。
  原因很简单,赵大恒因为年龄原因不能接任,自然不必多说,如果赵大恒接任书记,那么麓溪区长人选绝对会是空降,市委不会认同麓溪这种顺位接班模式一直上演下去,从组织考虑和制度监督这一方面来说,这都是不适合的。
  异地交流任职现在已经是通行惯例,尤其是提拔任职,这更被普遍适用,谷伟也能大略知晓郁波的心思,如果留下来不可能的话,郁波可能会推荐自己到经开区任职,据说经开区的现任主任虢大奎可能会调到市里。
  谷伟当然也愿意到经开区,郁波现在是市委常委,正经八百市委领导,兼任经开区党工委书记也是一个惯例,显示对经开区工作的重视,而真正具体执掌一方开展工作还是经开区主任,而目前经开区的状况不佳其实也是一个机会,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
  如果能抓住这个机会一展所长,证明自我,那么对于自己的成长无疑是一个难得机遇。
  所以对于郁波的这个问题,他需要认真考虑和回答。
  “郁书记,我是这么理解的。”斟酌了良久,谷伟才启口:“您说陆书记说了经开区要当全市排头兵,我注意到您说的陆书记没有说当什么的排头兵,也就是说陆书记的潜在意思可能是指经开区应当要当全市综合性的排头兵,但是经开区涉及到社会事务管理这一块的工作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或许以后随着经开区的扩大会有变化,但是起码现在不是。”
  郁波微微点头,谷伟的观察力果然够敏锐细致,他也注意到了这一点。
  “那么经开区要当什么样的排头兵,要在哪些方面当排头兵?”谷伟设问。
  “我的理解是,经开区一是要在产业结构布局上当排头兵,二是要在产业发展速度上当排头兵。”谷伟进一步道:“产业发展速度上当排头兵比较好理解,经开区作为市里的‘自留地’,会在各方面的资源、政策上得到倾斜,这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又没有社会事务管理这一块繁重任务,那么经开区理所当然的也就要在经济发展速度上当排头兵,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郁波满意的点点头,谷伟抽丝剥茧,分析判断和逻辑思维能力体现得淋漓尽致,不愧是学数学出身的。
  “关键还是要在产业结构布局上当排头兵。”谷伟语速放慢,显然是要在这个问题阐明自己的理解,“郁书记您说了陆书记谈到对河图科技产业园的发展布局很满意,我认为陆书记的意思可能也是有点儿我们经开区就应该要当宋州的河图科技产业园。”
  “宋州的河图科技产业园?”郁波脸色微微动容。
  “对,我的理解就是经开区的产业模式要有创新,就像河图科技产业园相对于苏谯的钢铁产业园和机械产业园一样,要有区别,要起到提升产业结构,补缺产业链,具有科技含量……”
  郁波陷入了深思,谷伟的话是有一定道理的,要有区别,但是要有提升和补缺功能,但是他的理解是更要有属于自身的特质。
  “谷伟,你说的有一定道理,但是我觉得可能也还有一些不足。”郁波双手合叉放在小腹上,微微仰靠身体,字斟句酌的道:“我觉得有差异,有提升,有补缺,这是一个方向,但是经开区还应该有一些特质,经开区区位绝佳,基础设施一流,比起麓溪区要好许多,麓溪区能建成服装产业基地,成为商贸中心,那么经开区呢?我的想法就是经开区一方面要吸引核心企业、科技企业进入,同时更要注重吸引具有大型企业甚至是跨国企业的总部和分支机构进入我们经开区,无论是金融企业还是制造企业,或者综合型企业,这似乎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名词,叫总部经济。”
  “总部经济?”谷伟咀嚼着,“郁书记,那这个定位会不会和沙洲、宋城有重合之处?而且会不会一下子定位这么高,收效会不会太慢?”
  谷伟虽然问得有些委婉,但是郁波却能明白对方的意思,“当然不可能一步跨那么大,我不是说了么?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前期可以借鉴河图科技产业园的做法,吸引一些对于全市产业具有补缺提升的项目和企业,然后逐步拓展……我听说招行有意要到我们宋州建立分行,这就是一个契机……”
  ……
  “你说什么?华民要出手转让昌州商业银行的股份?”陆为民刚坐下,就禁不住又站了起来。
  “当市委书记的人了,怎么这点儿气度都没有,一惊一乍的,你怎么服人啊?”陆志华摆摆手,示意陆为民不要大惊小怪,“还包括西梁商业银行的,可能都要转让。”
  “还有西梁商业银行的股份?”陆为民更吃惊了,“什么原因?”
  现在华民集团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拓展出了几条线,但是金融作为主业却是一直没有放手过,从最初入股民生银行,到后来涉足西梁商业银行,到2000年终于进入昌州商业银行,华民集团一直在金融行业深耕。
  陆志华一直对金融业很有心,目前除了健力宝外,金融业算是华民最重要的核心产业,相比之下,风云电子和世纪风华虽然盘子够大,但是陆志华眼中都还属于外围,尚未真正成为华民的核心板块。
  “原因很多,最直接的原因是省里有意引入德隆进入。”陆志华淡淡的道。
第一百四十四章
局中人
  “德龙?!”陆为民倒抽了一口冷气。
  细细思索,德龙集团这个庞然巨物也要进入昌江了,而且是进入城市商业银行,陆为民有些印象,前世中德龙在多家城市商业银行参股控股,把城市商业银行变成了德龙系庞大集团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也铸就了德龙巨兽的威名,不过随着德龙的灰飞烟灭,它旗下的企业也是分崩离析,不但给中国股市带来狂风骤雨,也给它旗下的实体带来了巨大影响。
  华民集团虽然现在也有华民系这一说,但是要和德龙系相比却还不在一个层面。
  华民集团至今没有一家上市企业,也没有深入到上市企业股权中,唯一一个一度有希望上市的健力宝现在也暂时没有上市的意图,而真正筹谋上市的三姝酒店集团也还欠缺一些火候,或者说主事者的上市欲望不够强烈,所以虽然华民系旗下也有多个企业,但是其关联度远不及德龙系这么强,而且名声也主要局限于昌江和沪上。
  尤其是在华民集团总部迁往沪上之后,华民集团在昌江名声也小了不少,其产业也就是风云电子、三姝酒店和西梁商业银行和昌州商业银行,以及算得上是关联企业的陆拥军的标准汽配了。
  华民集团对西梁商业银行和昌州商业银行并未控股,在西梁商业银行华民集团算得上是大股东,相对控股,但是在昌州商业银行则是排在第二,不过昌州商业银行的体量要比西梁商业银行大得多,重要性也不可同日而语。
  “嗯,德龙。”陆志华倒是显得很冷静,“德龙有意控股昌州商业银行,这也获得了省里的认可,他们对西梁商业银行也颇感兴趣,所以省里有人递话给我,希望华民退出昌州商业银行和西梁商业银行,把股份转让给德龙。”
  “省里有人递话?谁?”陆为民颇为玩味,虽然外界知道自己和陆志华关系的人不算多,但是在省里边一定层次的领导那里这却不是秘密,在了解这个情况的前提下,省里还能直接给陆志华递话的人就不简单了,而且是让华民集团退出昌州商业银行和西梁商业银行。
  西梁商业银行是西梁清理合金会时财政最为困难时省里主动邀请华民集团入主的,这会儿最困难时候过去了,也就有点儿鸟尽弓藏的味道了,而昌州商业银行也是在进行改制时引进战略投资者华民集团很是花费了一番代价才入主,但是没想到这也才几年,省里就要改弦易张了。
  不敢说昌州商业银行和西梁商业银行这部分股权有多大价值,但是这却是华民集团布局金融板块的一着棋,现在这么空口白牙让华民集团卷起铺盖走人,这话不是谁都能说的。
  “高省长。”陆志华随口答道。
  “理由呢?”陆为民也随口问道。
  “理由?这好像不需要吧,或者说省里觉得德龙进入昌江能够给昌江经济带来更大的发展,尤其是德龙正在全力打造一个覆盖多个产业领域的综合型企业集团,或许你们省里觉得送上这样一份大礼会让德龙更有意愿进入你们省吧。”陆志华似乎对昌江省的这个要求并不是十分抵触。
  “那你的意思是怎么样?”陆为民觉得陆志华把自己找来,恐怕不是问自己该怎么办,而是还有一些其他想法。
  “既然省里有着意愿,恐怕也不是我们华民能够拒绝的,既然省里要我们离开,那我们就离开。”陆志华很坦然。
  “德龙付得起钱么?”陆为民能听出陆志华内心的不悦,但是这却无法拒绝,他冷冷地问道。这个时候的德龙应该已经陷入了泥潭中了,虽然不能说是危在旦夕,但是其资金链绝对不像外界表现出来的那么风光,问题不少。
  “嗯,德龙虽然现在很庞大,但是它们摊子铺得这么大,我也有些好奇,一下子要把昌州商业银行和西梁商业银行都拿下,德隆能一下子拿得出来这么多现金么?所以我也接触过德龙,但他们好像无意用现金来收购昌州商业银行和西梁商业银行的股权,而是希望用他们上市公司的一些股权来置换。”陆志华语气很轻松,“比如湘火炬的股权,还有沈阳合金的股权。”
  陆为民眯缝起眼睛,“上市公司股份?按现在股市收盘价来计算?这其中风险有多大,谁能说得清楚?”
  “嗯,我来也就是想要征求一下你的意见,既然省里已经拿出了这个态度,我们华民也不能拂逆省里的面子,退出可以,但是要商量出一个合理的价格,华民取得昌州商业银行和西梁商业银行的股权也不是偷来的抢来的,而是真金白银换来的,所以德龙想要没问题,但是得给出合理的价格,可是这用上市公司股份来置换,价格怎么来确定?”陆志华也不是省油的灯,对这个问题很谨慎,“他们说可以按照现行市价适度下浮,我有些吃不准。”
  陆为民冷冷的笑了起来,“现行市价?适当下浮?现行市价能说明什么?德龙是坐庄高手,谁能玩得过他们?华民不能要这些东西,日后说不定腰斩都是轻松的。”
  陆志华一凛,“你觉得这里边有古怪?德龙现在控股好几个上市企业,从表面上来看情况还是相当不错的,尤其是像湘火炬这样的企业。”
  “姐,国内股市,很多企业股价和企业实际运行情况和股价早已经背离了,湘火炬也许的确经营很不错,但是它的股价能值那么高么?这其中有没有人为操纵的因素在里边?这不是一般人能够看得穿的,不碰自己不了解的东西,这句话不是你经常在说的么?华民没有在股市上玩票,那就别碰,老老实实做自个儿本分事儿,这就是我的意见,至于德龙要昌州商业银行和西梁商业银行的股份,那么就请拿出真金白银来,他们说股权置换,那不如请他们把这些股权抵押给银行贷款来支付收购款?”陆为民摊摊手,“总而言之不接受股权置换,只要真金白银。”
  “嗯,我也是这个意思,德龙总不能光所不练。”陆志华认同道:“我们态度好一些,但是不代表我们容忍空手套白狼。”
  “姐,是不是还有其他原因?和我有关系?”陆为民总觉得这里边还应该有些原委,陆志华对自己的前途很看重,一直避免影响到自己,为此在宋州这边的发展基本上都放弃了。
  “为民,你要说完全没有关系,是假话。”陆志华点点头:“事实上在华民总部搬到沪上之后,你们省里对华民就有些看法,再加上其他一些因素,我也觉得华民如果一直留在昌江会给你带来一些不必要的负面影响,所以正好你们省里既然有这个想法,我就干脆遵从,这样免得还有什么闲话。”
  陆为民默然,虽然这些东西理论上是可以厘清的,但是人言可畏,而且有这层关系在里边,本身也的确容易授人以柄,所以陆志华肯定也早就在考虑这个问题了,现在德隆开口更是成了最好的理由。
  有些时候本身就需要有得有失,而且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
  和陆志华分手,陆为民就一直在考虑。
  德龙进入昌江不是一个好兆头,一旦控股昌州商业银行和西梁商业银行,就免不了要涉及到关联贷款,而且以德龙目前的资金饥渴度,恐怕少量贷款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这也是为什么德龙要控股的原因。
  当然德龙目前的体量的确很大,在外界看来德龙俨然就是一个日后的三井或者住友,实事求是的说德龙的操盘人也的确能力超群,但是德龙的步伐过快,胃口过大,而且过于迷醉这种所谓整合带来的风光,而忽略了其中的巨大风险。
  在消化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德龙旗下实体企业短时间内根本不足以提供足够的现金回报来支撑这样急促的吞并动作需求,所以这自然就只有用一些资本市场上的运作手段来弥补了,而这种资本运作在经济一帆风顺的时候还能勉强遮掩得住,一旦宏观经济出点儿问题,那么就会一下子演变成一场风暴。
  高晋现在显然没有看清楚局面,过于看好德龙带来的所谓好处了,陆为民很想提醒一下高晋,但是这个时候自己的特殊身份反而成了累赘,何况既然陆志华已经打定主意要让华民退出昌州商业银行和西梁商业银行,自己也没有必要去多嘴,尤其是高晋也越来越流露出支持昆湖方面而挤压宋州的生存空间的时候。
  不过这并不代表自己就无所作为。
第一百四十五章
班主任老师
  也许自己该做一些什么事情,但是身份却有局限了自己,让自己在做一些事情上需要考虑清楚利弊得失,陆为民也在掂量。
  德龙深入昌江金融界,城商行体系会迎来大变动。
  华民退出,这不是什么问题,华民在金融界已经有了相当稳健的地委,其在民生银行的根基已经极其深厚,与希望系、泛海系、东方系相比,华民系不声不响的通过一些变通手法,早已经成为民生银行第一大股东,但是陆志华却异常低调,虽然杜启立也代表华民系成为民生银行副董事长,但是华民系在民生银行一直属于那种不出声的类型,但是却没有谁能忽视华民系,尤其是华民系与希望系关系也相当密切的情况下。
  现在没有人能预测德龙进入昌州和西梁两家城商行之后会带来什么,但是陆为民却很清楚,德龙如果熬不过明年宏观调控风暴,那么就会轰然倒下,而昌州商业银行和西梁商业银行会经历什么样的冲击,也很难说,陆为民的判断是遭受重创是难免的,不过有省里兜底,也不会恶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43/14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