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无疆(校对)第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1443

  这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自己不过是一个小秘书,对方居然这样郑重其事的给自己出一道考题,陆为民也估摸着自己这段时间的表现大概让对方真的很满意,才会有这样异乎寻常的考较。
  纯农业大县的发展道路,这个考题看起来还真不一般,也许沈子烈胸中的确有想要大干一番的感觉,没有猕猴桃事件,也许他真能实现自己的想法,只可惜一场不知道该是谁承担责任的猕猴桃事件毁了无数人的政治前途。
  但是现在自己出现了,一切都将不一样了,一场危机也许就能转变为契机。
  从吉普车上下来,陆为民就有一种说不出感触。
  依然是那座破旧的楼房,铁栅子门上红色漆色已经斑驳脱落,一辆黑色嘉陵70是乡财政所的,还有一辆红色的建设80则是水管站的当家车。
  ……东陂乡委员会和东陂乡人民政府的招牌如蓬头垢面的乡下女人一般挂在大门两侧,红字发白,黑字发灰,看上去总有一种给人萎靡不振的感觉。
  一路小跑迎上来的两个人影也是那样熟悉,乡党委书记张淮安和乡长牛胜中,在那三年中,自己也没少被牛胜中给拾掇,而张淮安和牛胜中之间的矛盾冲突更是让自己这个分配在党政办工作的大学生成了他们的出气筒和替罪羊。
  二十一年前自己就是从这里开始自己的工作,在这个偏僻的乡政府里一呆就是三年,那三年可谓自己生活中最为难熬的一段时间,爱情失败,事业无成,生活枯燥,心情苦闷,有几次陆为民都想要辞职一走了之,甚至已经和在岭南那边黄绍成联系好了,但是最终还是没有敢走出那一步。
第四十五章
猕猴桃
  东陂乡是东崮区最南边的乡镇,人口二万五千多人,道路交通条件也很差,一条独路抵达东陂乡政府便不再走,每天早晚两趟班车也让乡里边家在县城里的干部眼巴巴只能依靠这种固定的交通方式来是与外界维系沟通。
  仅仅是东陂乡就利用荒山荒坡种植了猕猴桃四百多亩,而在后世的猕猴桃事件中,东陂乡的近百户农户也都成为上访闹事儿的主力。
  沈子烈是在东崮区委书记梁华陪同下调研东陂和二道垭两个乡今年农业生产情况,大春农作物长势情况喜人,但是粮价的低迷还是让乡干部们情绪低落,粮价下滑意味着老百姓收入增长乏力,而老百姓腰包不鼓也就意味着农业税和统提款的收取上乡政府干部不得不付出更大的力气,也会遭遇更多的阻力。
  “老梁,眼下粮价低迷,区里和各乡镇应该要多考虑调整产业结构,引导农户发展养殖业等副业,像东崮这边玉米、红薯、土豆这一类旱地作物产量不小,应该要积极引导群众搞生猪养殖和家禽养殖,利用水面发展网箱养鱼和流水养鱼,这样可以有效增加农民纯收入。”
  沈子烈坐在乡政府有些破败的会议室里,两个吊扇在空中呼呼作响,已经开到了最高档位,四边窗户也是大打开,但是暑气依然逼人。
  “另外今年国家经济发展处于一个调整期,可能我们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受到一定影响,但是我判断明年经济形势会有一定程度好转,要积极推动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创收增收。”
  “沈书记,我们东崮的情况你也知道,各乡镇企业状况都不太好,加上又没有资源,所以财政薄弱,工业这一块发展艰难,加上本地民风保守,不愿出门,所以要想促使农户思想观念转变非一日之功。”
  梁华也是老区委书记,已经在东崮区委书记这个位置上干了四年多了,对于东崮区各乡镇情况了如指掌。
  “区里各乡镇党委政府都有意识的调整思路,像我们区里的东陂、二道垭和霍山三个乡都种植了四百到六百亩的猕猴桃,据说这种水果在国外和大城市很风行,价格也能卖得起,今年猕猴桃就要挂果,我们希望借助这个契机来带动我区多种经营的发展,进一步增加农户纯收入。”
  “哦?老梁,你们东崮猕猴桃种植面积有多大,估计今年产量会有多少?”沈子烈心里微微一动,陆为民曾经提醒过自己在引导各地种植特种水果和蔬菜上一定要遵循市场规律,不能想当然,否则就要付出惨重代价来交“学费”。
  这猕猴桃也是新生事物,大家伙儿对这东西都不理解,能不能卖个好价钱,也还需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沈书记,这猕猴桃在咱们这边叫羊桃,原来野生也有,不过那个头味道的确不怎么样,上前年地区大力推广这玩意儿,县里不是选了咱们东崮和白塔两个区作为试点么?免费送种苗,地区农业局提供技术指导,那就种呗,咱们东崮这边这三个乡镇东陂规模比较大一点,四百来亩,二道垭和霍山两个乡都有两百多亩,白塔区那边两个乡加起来大概有七百亩左右吧,都该今年挂果,好像听说去年马尾那边也有两个乡试种了一些,那就得后年挂果去了。”
  梁华是搞农业的副乡长出身,一步一步从二道垭副乡长到乡长,再到东崮当镇长、书记,最后出任东崮区委书记,也算是在基层打拼了二十几年的老人了,对于各乡镇的农业情况也是烂熟于胸,沈子烈问的这些问题虽然超出了今天沈子烈调研主题,但是他依然应答如流。
  “至于产量这个东西我们还真拿不准,地区农业局那帮人说,按照目前种植密度和土壤土质情况,一般说来初次挂果亩产会在二百五十公斤到四百公斤,后面几年进入挂果盛期,可以达到五百到八百公斤,不过我打了一个折扣,就按亩产两百公斤计算,咱们东崮这四百来亩,估计产量都得在二十万公斤左右,咱们南潭全县产量能达到三十五万公斤左右。”
  “你们东崮就能有二十万公斤?全县三十五万公斤?”沈子烈吃了一惊,说实话这猕猴桃他的确也听说过,但是即便是在省城昌州,这玩意儿也并不多见,也就是说现在老百姓接受度有多高还是一个未知数,现在一下子就有三十多万公斤的产量,这谁来消费?
  “老梁,那这猕猴桃的销路你们有没有进行过调研?”沈子烈心里有些发急,不过他不愿意在下边人面前表露出来,“这东西大家喜欢不喜欢吃?”
  “沈书记,这我们可没法调研,毕竟这东西今年才挂果,谁知道味道怎么样?原来那些个野生羊桃我倒是尝过,味道不咋的,据说这一批猕猴桃是地区农业局和省农科所从农业部那边弄来的优良品种,味道很好,但是现在大家都还不清楚,至于销路这个东西,地区农业局和县里都说在国外和大城市消费者对这玩意儿很感兴趣,说维生素很高,营养相当丰富,应该很受欢迎。”梁华满不在乎的道:“我想上边的专家肯定不会骗农民吧?”
  “应该很受欢迎?专家只是说维生素和营养丰富,难道也为销路打了包票?你们究竟了解过市场行情没有?”沈子烈眉头开始皱起来,这种没有经过任何市场调研的主观臆断毫无价值,地区农业局和县农业局那帮人怎么可能知晓市场对这种东西的接受程度有多高,正如陆为民曾经提及过的那样,在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情况下,这样盲目的乐观相当危险,弄不好就要出大事儿。
  沈子烈下意识的瞥了一眼坐在角落默默的坐着记录的陆为民,努力定了定心神。
第四十六章
危机契机
  东崮区和东陂乡的这些领导显然都没有把这件事情当作一回事,看样子也是觉得这东西只要挂果采摘了,就肯定会有人要,沈子烈却知道可这东西不是粮食,就算是当时地区和县里鼓励大家种植,甚至下了计划,但是却没有义务来收购这玩意儿。
  “老梁,这件事情我们可能要引起重视,还有一个多月时间这猕猴桃就要挂果上市,区里和乡里要认真统计分析产量,这猕猴桃销路问题也要引起高度重视,别农民按照县里乡里的规划种出来了却无人问津,那这就会成为大问题。”沈子烈想了一想,“这件事情我回去之后会向安书记和王县长进行汇报,我建议你们东崮区和几个乡镇主要领导也要专题研究这件事情,最好形成一个书面东西尽快上报县委县府,请县委县府给予重视和支持。”
  梁华迟疑了一下,东陂乡两个主要领导交换了一下眼色之后才道:“沈书记,没有这么严重吧?我们听老百姓说这东西城里边人都很稀罕呢,肯定受欢迎。”
  “老梁,我不是在危言耸听,猕猴桃是个新生事物,你我都不知道这玩意儿好不好吃,有没有市场,没经过市场调查,谁能说得清楚?但是有一点我很清楚,这玩意儿不耐保存,一般说来就是十多天到二十天保存时间,光你们东崮就要出产二十万公斤,光是用五吨载重汽车就得要拉四十车,我问你,你这四十车猕猴桃往哪里拉,在哪里去销售,南潭,曲阳,还是昌州,在哪里卖,谁来卖?”沈子烈有些声色俱厉了,语气也就没有那么客气了。
  “卖不掉烂掉了怎么办?农民辛辛苦苦栽了三年,如果这样烂掉了,会答应么?会不会来找你乡上和县里?你们光说会受欢迎,但是依据呢?依据在哪里?一旦卖不掉造成损失,农业税和统提款的收取会不会受到影响?”
  被沈子烈问得张口结舌,梁华虽然有些不以为然,但是还是低下头恭敬地道:“沈书记你说得对,那我马上安排人来统计分析,尽快拿出书面东西报县委县府。”
  吉普车艰难的奔跑在东崮到县城的路上,这一段虽然还是省道,但是道路状况却相当差,柏油路坑坑洼洼,很多地方勉强用黄泥巴和碎石补一补,有些地方干脆就裸露开来,左一个坑右一个凼,惹得司机一路上骂骂咧咧,说交通局养路段那帮人都是吃干饭的。
  沈子烈却知道这实在怪不了养路段的,而是县财政没钱。
  每年财政预算给交通上就那么一点养护经费,除了要保障南潭到丰州这一段路的路况外,南潭到阜头这条走昌州的路线也要考虑,光是这两条路的维护经费就让县交通局捉襟见肘。
  作为分管财政的常务副县长,财政的拮据让沈子烈上任这大半年来也是头疼欲裂,几乎一半的精力都得要放在这如何筹措资金来确保县里正常运转上,干部职工的工资福利,教育战线的经费保障,县里最基本的日常开支,这些都不可或缺的,每天看到来到自己办公室签字报账的人,沈子烈就觉得身心疲倦,这就是当一个财政穷县县长的悲哀。
  回到县里,沈子烈就把县委办副主任兼县农办主任周瑜明和县农业局局长王国发叫来,想要详细了解一下县里猕猴桃种植情况。
  不出沈子烈所料,周瑜明对于县里猕猴桃种植一无所知,两年前周瑜明还没有兼任农办主任,对于当时县里推行猕猴桃种植根本就不清楚,而农办也并不过问农业上的具体工作,只是对涉及农村农业方面的一些政策来做工作,王国发倒是了解一些,但是显然也没有把这个情况当作一回事,甚至还并不清楚今年猕猴桃就要挂果,还是把一位分管副局长叫来之后才算是介绍了一个大概。
  在几个人离开之后,沈子烈负着手在办公室里踱了好几圈,心里也是一阵气闷郁结。
  果不其然,根本就没有人把这件事情当成事情,甚至连农办和农业局这帮人也都是似是而非,即便是自己再三提醒,他们也都是那副将信将疑的模样。
  从乡镇到县里,大家伙儿都是觉得这地区推广的工作三年前就已经完成了,种苗也是免费发放的,农民拿回去种植了,也就算是了事大吉了,至于说这栽培出来的东西往哪里卖,能不能卖掉,农民能有多大收益,那就不关他们的事了。
  三十万公斤的猕猴桃,可以想象得到,如果前期没有一个周密的准备,只怕连三分之一都未必能卖掉。
  至少在南潭在黎阳,就没有多少人接受这个,市场没有成熟,一下子涌出来三十万公斤猕猴桃上市,这还不算其他几个县的产量,哪个市场能够一下子消化掉这么多?
  而且这猕猴桃比不得粮食,搁上一年半载也问题不大,半个月就得要腐烂变质,就得变成一堆垃圾,这样巨大的损失由农民来承担,那说不准就要出大事儿,最起码这几百户农民的农业税和统提款想要收起来就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其牵连的农户怕是要上千户。
  “小陆,看来你的担心是正确的啊,连我都有些大意了,我们县里乡里这些干部根本就没有人把这事儿放在心上,还好我们发现得早,否则就真要出大事了。”沈子烈看了一眼正在帮自己整理办公桌上文件的陆为民,感叹道。
  “沈书记,其实这也是一个习惯问题,这都时隔三年了,我们县里乡里干部都习惯了工作交待下去就一劳永逸,觉得上边交代的工作就是我把这项工作推下去,现在推下去了,至于以后结果怎样,不关我事儿,卖不卖得掉,能不能卖上好价钱,关我什么事儿?”陆为民一边整理文件一边道:“我想像淮山和阜头两县应该也是和我们县一样,都一样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嗯,我也这样判断,我打算马上和安书记与王县长商量一下,然后就要向地区报告,这事儿不能再拖,只有一个多月时间,几十万公斤猕猴桃,涉及好几百户农户,不算种苗,肥料和人工都花了不老少,咱们也得讲点责任感。”沈子烈沉吟了一下,“我担心的是就算是县里向地区报告了,也未必能引起地区的重视,除非……”
  “沈书记,您担心的问题值得考虑,而且我觉得就算是地区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也未必有这个能力在这么短时间内来解决这个问题,恐怕我们得一边向上边汇报,另一边也要自己想办法找门路。”陆为民大胆的建议,既然让自己掺和到了历史上这件事情中来,那么自己自然要把这个危机变成契机。
第四十七章
出手
  沈子烈眼睛一亮,点点头:“小陆,你有什么好办法?”
  “好办法现在肯定没有,但是总得要去试一试才行,就像您说的黎阳这边不能寄希望,市场培育也不是一时半刻能做到的,如果想要打主意还得要到昌州和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陆为民一边思索,一边道:“而且这事还得宜早不宜迟,这猕猴桃的保存期太短了。”
  “嗯,小陆,我有个想法,你也是昌州人,对昌州情况也很熟悉,我想在和安书记王县长商量之后把这个事情交给县商业局和农业局来跑这事儿,你也负责盯着这事儿,估计我得来牵这个头,你就算是一个联络人吧,有没有问题?”沈子烈语气变得比较正式,目光落在陆为民脸上。
  “沈书记,我自己没问题,我只是担心商业局和农业局那边恐怕对于这种事情也没有多少经验,如果能够请县委办一位领导来牵头,这件事情可能要好处理有些。”陆为民相得很周到,县商业局和农业局那边他都不熟悉,如果真的安排几个人来跑这件事情,自己这个联络人也尴尬,而如果有周瑜明这个农办主任来牵头,很多事情通过他来协调,就要简便许多。
  沈子烈略一愣怔就反应过来,会意的点点头,自己这个秘书考虑问题相当细致周到,甚至远远超出了那些当了好几年的老秘书,这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可真不容易,“呵呵,是我有些欠考虑了,好,我看就由瑜明主任来牵头吧,这事儿本来也是农业口的,他这个农办主任也是责无旁贷。”
  并不出陆为民所料,沈子烈把这件事情向县委书记安德健和县长王自荣汇报之后并没有引起这两位主要领导的特别重视,但他们也同意立即向地区行署汇报这件事情,请地区行署要给予重视和考虑。
  在确定了这件事情由周瑜明来牵头处理时,陆为民就把所有心思都投入到了如何来处理猕猴桃的销路问题。
  90年代初期还只有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才有猕猴桃这样的水果,像昌州这样省会城市猕猴桃也是偶尔一见,而且这些地方也大多是以新西兰奇异果的名义进口而来,价格昂贵,多在八元到十元每公斤的价位上,远远超出了一般的诸如苹果、桃、梨和香蕉这些常规的季节性水果。
  并不是猕猴桃这种水果在这些城市没有销路,而是源于猕猴桃虽然起源于中国,但是真正经过改良并实现商业化栽培和消费市场则是在新西兰,正是在新西兰猕猴桃的栽培得到了突飞猛进,并且通过强大的营销能力迅速打来了欧美和日韩市场,这才使得猕猴桃也开始进入了国内的高端市场。
  只不过每公斤高达十元左右的价格使得猕猴桃在国内水果消费市场上还难以普及推广,但是也有不少消费群体知道了这个被冠名为维C之王的水果不但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也比其他水果更为丰富。
  “为民,你小子一打电话就没啥好事儿,我还说咱们要聊聊这段时间的感受呢,搞半天就是让我帮你收集信息,嘿嘿,卖水果,我可真是服了你了,堂堂岭南大学毕业的高材生,现在沦落到去卖水果了?”电话里传来略带粤语味道的普通话听起来是那么熟悉,“怎么,这猕猴桃你说是你们老家特产?好像我们这边都是从新西兰进口来的奇异果,没听说我们国内有种植猕猴桃的历史啊。”
  黄绍成毕业分配分到了岭南省计委,这家伙也是三心二意的,他一直想要回去帮衬家里,但是他父亲却坚决不同意,非要让他在政府机关里上班,而且煞费苦心帮他找门路才让他留在省里,这也让他有些无可奈何。
  “绍成,你别给我打岔,这猕猴桃本来就是咱们中国原产,只不过几十年前新西兰人悄悄移植了,然后再加以改良和商品化种植,然后在把国际市场培育出来了,现在又返销我们国内,说起来都丢人,我们这边原来也有野生猕猴桃,但是质量产量都不行,不得不从外边引进良种,我们南潭的土壤气候都很适合猕猴桃种植,今年将会有大量优质猕猴桃挂果。”
  陆为民在电话里也不想多说废话,“可咱们内地市场还没有培育起来,这玩意儿好像也只有京沪穗杭这些大城市才有市场,又不耐储存,所以我才会让你帮忙摸一摸情况。”
  “为民,摸一摸信息倒也没啥,可是你得算一算,咱们这边距离你们昌江可是不近,这运输时间和成本你得掂量一下,而且这销路不可能让你们政府部门来一力承包吧?”电话里的声音忽大忽小,还有些变调,好在还能听清楚。
  “绍成,这我知道,京里我都让曹朗帮我打探情况,南边就只能找你了,就你这电话我还是打了好几个电话才问到的,幸好这是公家电话,要不还得心疼死我。”陆为民乐呵呵的道:“绍成,这事儿对我挺重要,也算是领导交待给我的第一件重要工作,拿不下来我自个儿都不好向领导交待,你得帮我一把。”
  “嗨,咱们两兄弟还说啥,放心,不过光是这了解销路和价格信息倒是简单,你要把你们南潭的猕猴桃卖到广州,恐怕就没有那么简单了,这又不是千儿八百斤那么简单,几十万斤,嘿嘿,那就得有专门干这个的来接手才行。”电话另一头的黄绍成言语很实在,“我也可以帮你跑一跑路子,但是你别抱太大希望,你还得几条腿走路,曹朗那边也得扭着不放,那家伙在京里门道广,我想他应该能够帮你一把。”
  “我现在是穷尽一切手段了,连骆康那边我也在联系,看看能不能帮我联络上杭州那边销路,不过他在温州,刚上班挺忙,不像你这样逍遥自在啊。”陆为民看了看时间,这一个长途电话打的时间不短,没准这儿这个月县委办这个开通了长途电话功能的电话电话费就不便宜了。
  “得,为民,你别把我想成整天一杯茶一张报纸那么简单,我还不是初来乍到事情多,一样被人像狗一样呼来唤去,啥事儿都得撂在身上,这种日子还不知道啥时候是尽头,也是我爸非要我在这里厮混,否则我早就拍屁股寻找我的自由生活去了。”电话另一头传来一声叹息声,“哎,算了,为民,啥时候你过来看望看望我吧,还是你的生活有滋有味,至少你还能为你自己的目标奋斗一番,我呢,还得为我自己不喜欢的生活这样折磨下去。”
第四十八章
新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14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