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美人志(校对)第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510

  “我听下人们说大人回府便到书房唉声叹气,不知出了什么事,所以过来看看。”平时自己的丈夫都十分沉着镇定,很少有这种愁眉不展的情况。
  “夫人有所不知啊,今天朝议,讨论出征西北的指挥官人选,镇国公大人要求领兵,我劝说不住,陛下已经答应了,我担心这次出征会有麻烦啊。”
  “那大人何不再向陛下进言一次呢?”
  “陛下已经决定了,再去谏言,我担心只会适得其反啊。”
  “大人,只要您尽了自己的努力,我们也就问心无愧了。”
  “好吧,我这就去晋见皇上。”
  “何爱卿,这么晚了急着见朕,到底有什么要紧事?”
  “陛下,臣还是为今天朝议上讨论的出征西北的指挥官人选一事而来,臣经过慎重考虑,觉得镇国公大人不是这次战役的最佳人选,能不能请陛下另外考虑一下呢?”
  “哦,为何何爱卿这样认为呢?”
  “臣认为镇国公大人年龄已经偏大,不再适宜作远途跋涉,还有镇国公大人性格比较急躁,臣担心在战场上会影响指挥官的判断。”
  司徒明月也有些犹豫,毕竟这是一场事关重大的战役,不能出一点差错,他考虑了一下,如果这时不让司徒明志带兵出征,他肯定不会轻易作罢,而且司徒明志说得也有道理,这是一支相当于两个军团兵力的部队,如果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掌握,那就会出更大的问题,何知秋对这次战役的指挥官人选这么重视,难道?想到这里,司徒明月定了定神:“何爱卿,既然朝议上已经定了人选,现在也不好在作更改,这样吧,朕再叮嘱一下镇国公,让他小心行事。”
  何知秋见皇帝陛下决心已下,只得跪安回府,回家的路上,他有些惆怅,莫非这就是天意?但愿自己的预感是错的。
第二节
旅途见闻
  随着出征日期的临近,各出征部队的准备工作也逐渐进入尾声,无锋见事情果然不出所料,而且城卫军团的第三、第五师团又如愿被列入战斗序列,当然这也与霍克尔师团长与军务副大臣皮克是亲戚有关系,因为朝廷上下都认为这次战役是志在必胜,战争中立功受奖也是顺理成章的,都没有考虑过失败的可能性。
  无锋对这次战役倒并不乐观,根据古基给他提供的情报,这次出征的部队由三个军团组成,根本没有时间进行综合协调训练,在相互配合和政令统一上肯定会出现问题,而指挥官又是以前几乎没有领军出征经验的镇国公司徒明志,根据古基反映此人性格急躁,好大喜功,却又没有什么军事才能,而对手罗卑人的征东大将军屠答是一个智勇双全的人物,而且近十多年来几乎年年征战,经验丰富,下属都十分拥戴他,对他的命令是令行禁止,两相对比,虽然帝国军队占有兵力优势,无锋却敏锐的感觉到这次战役帝国军队会凶多吉少,所以在作为预备队的城卫军团两个师团需要一个联队留下来最后押运后勤物资时,无锋主动要求留下来,并借口自己吃坏了肚子,身体欠佳,需要休息几天为由,其它联队长都求之不得。
  回到联队中,无锋将自己的决定告诉了萧、梁、崔、卢四人,并将自己做出决定的依据也一并告知,四人都深以为然。无锋还尽量避免参与战斗,以保存实力。要求大家尽量拖延时间,与主力部队拉开距离。
  大陆历691年8月26日,驻扎帝都东郊的帝国城卫军团第五师团和驻扎帝都北郊的第三师团除无锋率领的第四联队外的其它四个联队都集结完毕,在帝都凯旋广场接受皇帝阅兵后出征西北,他们将在河朔郡的天水府与先期出发的帝国陆军第三军团和第二军团的三个师团汇合,然后一起开赴西北前线。望着整军出发的将士们,无锋不由的有些伤感,战争是残酷无情的,这一去,不知道还有多少士兵能再回到家乡,有多少将会变成边关的白骨,又有多少父母将会肝肠寸断。
  三天后,无锋也奉命押运大批的武器、粮食、医药等后勤物资上路出发,本来押运这些物资军部已安排了一个大队的辎重兵,但考虑到目前西北地区局势混乱,马贼盗匪势力猖獗,为防万一,才又加派一个联队的正规陆军押运。
  由于押运着大批的后勤物资,无锋的部队的行军速度显得有些缓慢,不过这正是无锋所希望的,既可以减少上战场的风险,还可以藉此机会休整队伍,上路西行四天后,无锋他们到了路程的第一站——河朔郡的晋中府,这里是帝国中心地带与南方、西方交接的咽喉地带,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向西前进就是河朔郡的首府河间府,也就是管莹莹的家乡,也就是通向关西郡和西北郡的大道,向南则可直达五湖郡的黄冈府,向西南则进入三江郡林家的地盘,为防范来自西南的威胁,帝国西部军区的陆军第四军团军部以及三个师团驻扎在这里。
  晋中府盛产煤,帝都几乎九成以上的工业和民用燃料来自于此。无锋一路行来,发现这里贫富分化较为严重,在晋中歇息的短暂时间里,无锋看见不少贫苦农民食不裹腹,而一些煤矿主却富可敌国,社会治安也相当差,盗匪横行。在晋中休息一晚后,无锋一行又启程西进,三天后到达河朔郡的首府河间府。河间府是河朔郡第一大府,人口多达三百万,这里地处丰水河中游的冲积平原上,土地肥沃,沟渠纵横,水利发达,盛产粮、棉、油菜、芝麻、水果等农作物,农业相当发达,而且棉纺织业、农产品加工业也很兴盛。这里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普遍比晋中要好一些,社会治安也要好得多。无锋还发现一个特殊的现象,就是这里习武之风盛行,大街上许多青壮年男子都佩刀挂剑,而且还有不少习武的场所,都十分热闹。
  来到这里,无锋不由得又想起了莹莹、玉眉、安琪儿三人,在得知无锋马上就要出征远行时,三人都有些恋恋不舍和担心,无锋连忙宽慰三人,说这次战役并无多大危险,而且自己只是负责押运后勤物资,并保证战役一完便马上回来。在余后几天里,无锋抓紧时间有机会便与三人幽会,尤其是管、花二人,更是夜夜春宵,说不完的郎情妾爱。到了这儿一打听,管家果然是这里一大望族,其族长也就是管莹莹的父亲管一鸣还是当地最大的武林门派六合门的掌门人,由于管莹莹并未将二人的关系告诉家中,无锋也并不打算去拜会管家。
  无锋还了解到这里老百姓过得还算不错与河间府城守方成松的治理有很大关系,方成松在这里任城守已长达七年,他本是庶族出生,自己凭本事考取帝国大学,毕业后到河朔郡从一个底层小吏做起,通过十年的奋斗,升至城守一职,他为官清廉实干,官声极佳,很得当地百姓的爱戴,但却与他的顶头上司河朔郡郡守谭可仁格格不入,谭可仁是朝廷中大皇子一派,生性狡诈贪婪,屡次想将方成松撤掉,但苦于找不到借口,只得暂时放下这个念头。这些消息都是无锋出发前古基提供给无锋的。无锋临走前与莫伦、苏民舜、古基三人商量好,如果自己在这次机会中能有发展,莫、苏二人,便可与无锋汇合,而古基则继续留在帝都为无锋收集情报,若事不顺,则另行安排。河间府驻扎有帝国西部军区第四军团的一个师团,相比晋中府的驻军就要少得多,毕竟晋中府就处于三江郡通往帝都的咽喉要道上,任谁也不敢掉以轻心。
  离开河间府西进,时间也进入九月,正是收获的季节,大路两旁一片金黄,偶有微风吹过,稻浪随风起伏,令人感受到丰收的喜悦。
  看见眼前丰收在望的景象,无锋不由得有些感叹,粮食为人类生存之本,游牧民族之所以年复一年的南下寇边,与其说他们侵略成性,不如说是生活所迫,腾格里大草原气候多变,许多地区土壤贫瘠,农牧业收成得不到保证,一个领袖如果连子民们的温饱问题都得不到解决,那他的统治也就快到头了,所以游牧民族对周边邻国的进攻主观上是上层贵族为扩大势力掠取财富的需要,客观上则是中下层贫苦农牧民为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当然,由于周边国家军事实力或者防御能力的不足也是刺激这些游牧民族进犯的条件。所以无锋认为采取军事手段是不能最终解决问题的,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通过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甚至文化、宗教等多方面综合的手段,才会取得好的结果。为此,无锋也曾与萧唐就这个问题多次讨论,萧唐对无锋的这番见解十分佩服,自己也曾对游牧民族的入侵考虑过对策,但都局限于从军事、外交手段上想办法,却没想到无锋对这个问题考虑的如此深入透彻,对应的方法也比自己的想法成熟得多。
  五天后无锋率领部队到达河朔郡最西边的一个府——天水府,天水府西与关西郡的陇东府接壤,北与黑山府相连,南边与三江郡的秦都府相邻,战略位置也十分重要,西部军区陆军第四军团驻有一个师团。天水府相比河间府的府城小了许多,但土地相当辽阔,人口不过百余万人,经济也主要以农业为主,不过这里广布着山林,其中生长着大量的漆树,这里产的漆在整个东大陆都颇有名气,当地许多老百姓都靠割漆为生。在山林中还盛产如鹦鹉、八哥、画眉、杜鹃等鸟类,许多老百姓就靠捕捉这些鸟类然后驯养后到帝都中州、河间、金陵、岳阳、江川等大都市出售,不但价格昂贵,而且还供不应求。
  无锋在天水歇息的空余时间里也到这里的鸟市看了一看,觉得的确很有观赏价值,听说帝都某些重要人物对这些东西十分爱好,自己也可以利用利用。在离开天水的时候,当地的警备部队负责人告诉无锋,离开天水境内,便是关西郡的陇东府,那里治安状况令人担忧,来去无踪的马贼,占山为王的匪帮,拦路打劫的强盗都时有出没,要无锋他们当心,但他也说估计像无锋一行一个联队的正规陆军,恐怕也没有哪个不长眼的来自寻死路。梁崇信、崔文秀等人听后都觉得如果真的能碰上这样的好事,那才是求之不得,刚好拿来检验一下部队训练情况,赶不上正餐,吃些点心也不错。
  进入陇东郡境内后,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明显下降,路上行人都来去匆匆,看得出当地的社会治安不佳,好在还没有哪个敢打无锋一行的主意,一路都还风平浪静,无锋也听说这一带民风强悍,百姓顾群,乡村中家族势力强大。陇东府已是无锋一行路途的分界线,再往西北走,就进入西北郡的博南府,那里社会治安更加混乱,几乎已成了无政府状态,而当前帝国在没有解决罗卑人问题之前也无力来治理这里,帝国在这里的管理也只是象征性的存在,普通老百姓就不说了,稍有办法的人都想方设法离开,有钱人则大量雇用私人保镖、雇用兵来确保自己的安全。
  进入陇东府城,已明显感觉到笼照在这里的战争气氛,帝国大批的军队从这里经过开赴西北,明眼人都知道帝国这次是准备认真对待了,茶楼酒店人们到处都在谈论即将到来的战争。由于邻近的博南府近年来屡遭罗卑人的洗劫,所以与它相临的陇东郡的老百姓也人人自危,深怕罗卑人越过博南侵入陇东,罗卑人的残暴、凶狠也被传得甚嚣尘上,尤其是大量博南府的难民逃至陇东,更将罗卑人的可怕造得纷纷扬扬,而帝国近年来采取拖的政策,一直没有作出强硬反应,致使当地百姓颇有怨言,这次帝国终于肯出兵迎击,当地百姓都松了一口大气,都许愿帝国军队能一举击败敌人,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个问题,然而世事难料,战争的胜负是不以善良的人们的愿望而转移的。
  无锋在离开陇东府城的头一天晚上主持召开了一次军事扩大会议,参加人员是各大队副中队长以上的军官,那一个大队的辎重兵的军官也自然而然的加入了进来,在会上,萧唐以幕僚的身份代表无锋介绍了目前西北地区的形势,无锋作了总结性讲话,他并未将自己的真正目的告诉在座所有人,而是有所保留,只要求大家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敌人随时随地有可能出现,战争是残酷的,必须听从指挥,令行禁止,有不服从上级命令者,临阵脱逃者,军法处置。同时鼓励在座各位挺起胸膛,迎接挑战,去获取战争的最后胜利。第二天,无锋便率领全军离开陇东,开赴西北。
第三节
隐流
  在无锋率领全军上路时,司徒明志率领的二十多万的主力部队已经与罗卑人的征东大将军屠答带领的部队的先锋部队接上了火。东腾格里大草原东南角与唐河帝国交界处,这里已经成了罗卑征东大将军屠答的主营,这里军营连绵,旌旗飘扬,到处是一片人喊马嘶的热闹景象,在军营正中的一顶最大的帐蓬内,一个满脸金黄色大胡子的魁梧汉子正伏在一张产自唐河帝国金州府的精制檀木茶几上仔细的查看地图,帐篷外,三十多名剽悍的罗卑卫兵手持罗卑战士惯用的狼牙棒守卫在帐篷周围,另外还有两名腰挂斩马刀的卫士站在帐篷口。
  “报告!”
  “进来”,正在看地图的大汉头也不抬的回答。
  一名个子不高但精神十足的将领从帐篷门口钻了进来,“报告大将军,属下率领的先头部队在离主营东南一百二十里地的敌国境内与敌先头部队交锋,属下利用对方反应不及的空子,打了对手一个措手不及,一举击溃了敌人一个轻步兵联队,斩敌一千余人,由于敌人后续部队马上跟了上来,为免暴露,属下利用速度已经甩开了他们。”
  “很好,干得漂亮,你的侦察兵回来了没有?”
  “报告大人,暂时还没有回来。”
  “坐吧,看来敌人这次想要真的与我们打一仗了。来人!去将库尔多、哈先二位将军通知到我帐里。”
  随着两声洪亮的“报告”声,又进来了两名青年将军,这两个与早些进来的格亚号称罗卑人的“东征三勇士”,是征东大将军屠答手下最著名的战将,曾经为打败莫特人立下汗马功劳,也是近几年入侵西域诸国和唐河帝国的急先锋。待三人坐定后,屠答,也就是看地图的中年魁梧汉子,抿了一口桌上的茶,“根据我们的内线报告,敌人这次抽调了二十二万人,其中重装骑兵三万多人,轻骑兵四万人,轻步兵十万人,还有五万多重装步兵,来势汹汹啊。”认真倾听的三人都有些震惊,敌人居然出动了这么多,兵力多都还在其次,问题是敌人居然有五万多重装步兵,三人都是久经沙场的猛将,当然知道重装步兵是骑兵的天敌,敌人出动了这么多重步兵,意图很明显,是要和己方打防御战,打持久战,这对自己这一方是相当不利的。
  “在座都知道,我们罗卑人是骑在马背上长大的,骑兵是我们的骄傲,也是我们的主力,它的冲击力和机动性是步兵不可比拟的,以前每次我们都是利用它的机动性赢得最后的胜利,但这一次不一样,敌人兵力比我们占优,而且占有地利,如果他们下决心要和我们打防御战、打持久战的话,就很难对付。”
  “大将军分析得对,敌人占据地利,军力又占优势,后勤保障也没了后顾之忧,如果与我们打消耗战,恐怕我们消耗不起啊。”黑脸的哈先道。
  “就算我们消耗得起兵力,我们也消耗不起时间,我们自己的领地里还急等着粮食牲畜呢。”格亚补充道。
  “不知敌人这次领军的指挥官是谁?”一直没有开腔的库尔多问道。屠答眼中露出赞赏的神色,一语中的,不愧是三勇士中的老大。
  “如果敌人这次的指挥官是一个老成持重的家伙的话,我早就下令掉头去与莫特人和图布人汇合攻打西斯罗人去了,敌人这次出动了如此多的兵力,而且有地利优势,而我们的领地内面临饥荒,时间又不等人,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和敌人都占尽了,如果再来一个优秀的指挥官,我们可以说没有一点机会,但上天不绝我们,这次敌人的指挥官是唐河帝国皇帝司徒明月的亲弟弟,叫司徒明志,根据情报显示,这个人性格急躁,好大喜功,又缺乏大战经验,真是上天赐给我们的贵人,所以我们才有机会。呆一会儿,我们好生计划计划,力争打一个漂亮仗。另外根据情报反映,银川府孙元亮这个老家伙好像也有些按耐不住了,他的一个警备师团好像也出动了,为了避免旁生枝节,库尔多,一会儿你派一个人去见孙元亮,把我的这封信交给他,告诉他,只要他的部队按兵不动,我保证三年内,我的部队不进攻他的地盘,如果他是个聪明人,是会考虑明白的。如果这次我们获胜,我估计在这一带敌人恐怕再也组织不起大一点的队伍了,这里将是我们罗卑人的乐土,只希望大汗能及早布置,我们已经耽误了太多的机会和时间了。”
  司徒明志率领的帝国大军驻扎在离屠答主营约一百八十里地的一块平原上,帝国各部的指挥官正在主帅帐中开作战会议,大帅帐篷边上警卫森严,参加会议的人员是各部师团长以上的军官,这次作战的副总指挥官陆军第三军团军团长辛格正在作作战部署,“敌人的情况就介绍完了,现在我宣布作战方案:第三军团第二重步兵师团与第二军团第一重步兵师团在土奇平原的中部驻扎,城卫军团第三、第五师团在上述两个师团后方驻防。第三军团第一重骑兵师团、第三、第四轻步兵师团在他们左翼驻防,第二军团第二混成骑兵师团、第三轻步兵师团在他们右翼驻防,此次战役以防御为主,战斗开始后各部指挥官可灵活掌握,但各部不得随意出击追击,以防埋伏。现在请镇国公大人讲话。”
  “各位,摆在面前的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我们的兵力大大的超过了敌人,我们占有地利的优势,我们的后勤无须担忧,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能战胜敌人呢?我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挡住敌人的前进,敌人不敢与我们消耗时间,而我们有的是时间,所以这场战争的胜利必将属于我们,当然,如果我们有机会能更多更好的消灭敌人,机会也不要放过,但必须报指挥部的批准。在这次战役中如有临阵脱逃者,违抗命令者,立即军法处置,如作出重大成绩者,我将请皇上亲自为他颁奖,希望诸位能旗开得胜,马到成功。我在这里恭候各位的捷报。”
  就在唐河帝国与罗卑人的战争密云欲雨时,大陆其它国家却反映不一。西斯罗帝国国都棱斯克。帝国皇宫——土仑宫内,上座的菲力五世正严肃的与首相帕尔曼交谈。
  “陛下,卡曼的戈麦斯宰相已经向我们派来了特使,希望我们能提供军队与他们配合向南进击,据说他还向普尔和多顿也提出了同样的请求。”
  “哼,难道他不知道莫特人和图布人已经联合起来在我们的西部边境蠢蠢欲动吗?这个老滑头,就知道利用别人,从不为别人考虑考虑,我们现在根本没有多余的军力,你想办法打发那个特使走人。”菲力五世一脸不满。
  “陛下,我们可以将驻防南边边疆的部队进行例行演练,摆出进攻的架势,反正那里的部队也不可能抽走,对卡曼就说我们已经在配合进攻了,至于能有多大效果,那就不是我们的责任了。如果卡曼真的能有所收获,我们再行动也不迟。”帕尔曼首相面带微笑的建议。
  菲力五世眼睛一亮,“好,这个主意好,既不得罪卡曼,我们也没有损失,还可以坐享其成。”
  普尔王国首都海森城。王宫——玫瑰宫,金发碧眼的塞泽里夫九世正主持召开国务会议,大将军昆博正在向年轻的国王报告军队准备情况,“陆军第二兵团、第三兵团共计十四万大军,均已秘密南行至南部与唐河人接壤处待命,但估计这么大的军事调动肯定瞒不过唐河人和捷洛克人,各种后勤军需物资都准备齐备,陆军第一兵团依然驻扎冰河城监视柏因人,其它城市在驻军离开后,都已征集了预备役部队,以防范不测。”
  紧接着是外交大臣塔林报告:“唐河帝国和捷洛克公国驻我国公使都已向我递交国书,抗议我国在边境的大规模军事调动,认为这种举动不利于改善两国关系。”
  在听完各部的汇后,塞泽里九世作了最后讲话,“目前卡曼和西斯罗都已作好了准备,唐河人为了对付罗卑人,在他们的北部抽走了三个师团,我们将与卡曼同时向南发起攻击,至于最后的目的,卡曼肯定是想占领捷洛克,我们一是练兵,我们的部队已有很长时间没有真刀真枪的锻炼了,这对部队的成长很不利,二是看能不能趁这次机会拣点便宜,卡曼已经答应我,无论结果如何,都将支付5000000金币,如果有好的结果,还要另计。大家都知道我国目前财政困难,去年水灾后,许多国内的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急需修复,所以卡曼的条件也算是正合我意吧。戈麦斯这个老狐狸也是看准了这一点,才会这么做。不过好在我们也没什么损失,看在友邻的份上就支持一下吧。至于他的目的能不能达到,就不关我们的事了。”
  马其汗国国都桑林城。大汗宫统一殿,精神饱满的毕希利大汗正聚精会神的倾听国家情报署的负责人自己的心腹图鲁的报告,“由于唐河人抽调的都是北部军区、西部军区以及城卫军的兵力,所以他们南部军区的部队并无变化,相反倒还加强了戒备,我们的内线反映,他们的外交特使还秘密访问了我们的东邻米兰,估计也是针对我们的。另外情报显示,他们内部的三江林家、天南郎家都没有大的异动,只是好像林家在对三江郡各府的地方警备部队进行整编,但无论如何是赶不上这次机会了。北部的卡曼、西斯罗、普尔都正在作大规模的军事调动,多顿暂时还没有反映,估计肯定会有战争爆发。还有就是我们南边的南洋联盟各城邦的部分商人好像对我们前一段时间的关税调整十分不满,在四处游说,要求我们将提高的部分恢复至原来的水平。”
  “看来这次机会又没有我们的戏了,司徒明月这个老东西,把我们倒是防范得挺严密的。”满脸失望的毕希利大汗咬牙切齿的说道。
  “难道他不知道北方三国就要对他动手了吗?为什么不从驻扎南部的部队抽调呢?”毕希利仍然有些不甘心。
  周围殿下的群臣都有些好笑,大汗是想北上想疯了,连为唐河帝国皇帝应付北方战争的调兵安排都考虑好了,只可惜对方没有接受,说穿了,还是想占对方的便宜。
  “大汗,唐河人很狡猾,我们近几年来军事力量的迅速增长瞒不过他们,而北方三国,西斯罗人正面临莫特人和图布人的联合进攻自顾不暇,根本抽不出多少兵力南下,顶多配合配合做做架子,卡曼倒有些分量,只不过中间夹着一个捷洛克,而与唐河帝国真正接壤处,却又有太玄府这个天险,所以最多是捷洛克受些损失,至于普尔嘛,去年才遭受了百年难遇的大水灾,元气还未复,除开留下要控制他们自己北方的蛮族的军力,剩下的要想南下中原恐怕是痴人说梦吧,这些情况,唐河人肯定也清楚,他们朝廷中何知秋、陆文夫等几个人都是老奸巨滑的家伙。”出列的中年人有条不紊的分析着目前情况,在提及何、陆二人时虽是处于敌对双方,中年人的语气依然流露出敬佩的味道。
  这个气势平平、朴实无华的中年男子便是毕希利的第一臂膀兼心腹雷觉天,他本是唐河帝国江南郡人,由于出身平民,帝国大学毕业后求职屡遭歧视,好不容易谋得一职位后,任凭他表现如何出色,仍然连续几年晋升无望,他愤怒之下质问上司,上司答曰你出身不好,他一怒之下便离职隐居,然而命运作弄人,他又喜欢上一富家女子,但对方以他功不成名不就而拒绝,倍受打击后,十年前,他来到马其汗国,毛遂自荐,被正雄心勃勃力图扩张的大汗毕希利相中,委以重任,通过十年的苦心经营,马其汗国国力蒸蒸日上,军事力量也得以迅速增长,三年前南边的南洋联盟诸城邦和米兰王国以马其汗国关税过高为由联合起来向马其汗国施压,毕希利一面派大将牙宁领兵出征,一方面派雷觉天出使米兰,通过三寸不烂之舌瓦解了他们的联盟,大将牙宁也大败南洋联盟诸城邦联合军,由此奠定了东大陆南方第一强国的地位。
  雷觉天的这一番话赢得了在座各位大臣的频频点头,毕希利也十分清楚个中原委,但总觉如此好的一个机会就此失去太觉可惜,心里有些不平衡罢了。
  “大汗,我倒是觉得目前的形势对我们很有利,我觉得我们应该改变一下目前的政策。”
  “哦?你赶快说来听听应该怎样?”毕希利大感兴趣。
  “这个我还需要仔细核计核计,到时候有了完整的计划,我再呈送给您。”
  “好,有什么困难,直接来找我。”
  “谢大汗。只是目前的情况,我们采取何种对策,还要大汗您决定。”毕希利考虑了一下,“嗯,目前这种情况,我们还是不动声色,坐山观虎斗吧。国家情报署要尽一切力量收集周边各势力的情报,不要吝惜钱财,这种钱花得值。至于南洋联盟的那些商人嘛,暂时不予理睬,看他们究竟能怎样做通我的思想工作。哈哈哈哈!”
  多顿王国国都力伯城。城中心王宫——巴维宫。“诸位,刚才杜门公爵已将卡曼帝国和唐河帝国的特使的来意讲清楚了,希望大家各自发表意见,供陛下参考。”说话的是王国首相有“政坛不倒翁”之称的马林斯基公爵,他已在首相这个位置上稳坐了二十年之久。
  “陛下,臣等认为,应该同意卡曼的请求,毕竟卡曼帝国皇帝德利卡二世是陛下的表弟,更重要的是,目前唐河帝国的北部军力空虚,尤其是靠近我们边界那一带,只有两个师团的兵力,可以一举拿下,这样我们的国土可以增加近二十万平方公里,而且那一带的老百姓有很多与我国的居民有姻亲关系,可以很快融入我国,我们也可以获得如此大的一块肥沃土地。目前唐河帝国国力一日不如一日,现在马上又要与罗卑人、卡曼、普尔、西斯罗打仗,它的南边、东边还有马其汗、夷人等敌人在一旁虎视眈眈,内部还有藩镇内乱的隐患,所以,臣认为这次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绝不能失去。”发言的是列迈将军,他是一个典型的战争狂热分子,一心想南征北战,扩张王国,曾多次建议与卡曼、西斯罗、普尔结成军事同盟,共同南下,瓜分唐河帝国。他的这一席话,立即赢得了军队中强硬派将军的大力支持,连有些平时保持中立的大臣也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
  “陛下,万万不可,臣以为应该保持中立,这样最有利于我国。”出列反对的是内政大臣斯特劳斯。
  “说说你的理由。”一直默不作声的安德逊一世开腔了。
  “陛下,我国与唐河帝国并无实质性的厉害冲突,关系一直良好,这是其一;我国历来与唐河帝国的经济往来十分密切,一旦发生战争,经济贸易往来将会中断,对我国的经济将是沉重的打击,这是其二;外部情况也并非完全如列迈将军所说的一样,西斯罗人目前主要精力在对付他们西边的游牧民族,卡曼的主要目标是捷洛克,并不是唐河帝国,至于普尔人吗,去年大灾,目前北方还未稳定,要想南下,只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绝不会有好的结果,列迈将军所说的其它情况,远不济急,对目前的战争起不了多大作用,这是其三;我国的北部也并不稳固,柏因人还未完全臣服,而东边和南边,夷人不断的向我们的东部和东南沿海袭击,我们的这些地区老百姓损失很大,地方上的反映也十分强烈,而且有情报反映,夷人内部已经有开始联合的迹象,如果他们联合起来,那将会对我们东部和南部的领土完整,尤其是库克群岛造成很大的威胁,臣认为这才是当务之急,这是其四;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就算我们现在能拿下唐河人的东北边境地区的地盘,以后能否守住还是一个问题,更谈不上将那块地区融入我国这些后事了,否则将会吃羊肉不成反惹一身骚。臣的意见完了,请陛下明鉴。”斯特劳斯的见解分析得头头是道,而且切合实际,立即引起了在座的绝大部分大臣的共鸣,连安德逊一世也不为人注意的微微点了点头,甚至一些本已支持列迈意见的将军们也有些犹豫起来了,那些中立派也都纷纷点头支持斯特劳斯,只有列迈将军和另外两名军队强硬派的将军怒目瞪着斯特劳斯,但又找不出更有力的言辞来反驳,后者礼貌的对他们微笑点头示意。
  “马林斯基公爵,谈一谈你的看法和意见。”看见国王陛下点了自己的名,肥胖的马林斯基首相不慌不忙的发言:“刚才列迈将军和斯特劳斯侯爵都已经将他们的观点和理由阐述了,列迈将军一心为国效力,想拓展王国的疆域,他的一番忠心,我想在座各位包括我在内都十分感动,国王陛下也不会忘记,但斯特劳斯侯爵的看法也很有道理,目前各国都在蠢蠢欲动,我们该怎么办?是否也要效仿我们的西邻?我们的北部柏因人至今尚未臣服,牵制着我们相当一部分兵力,而东南方的夷人又不甘寂寞,不断袭击我们的沿海地带,而且还有扩大的趋势,海防更需要整顿,我们的经济也还不足以支撑与唐河帝国进行大规模的、旷日持久的战争,幻想他国的支持或是其自身内部出现问题,未免有些天真,历史上从未有过依靠外部力量就能换取自己的胜利的事例。所以我觉得大家应该全面综合的考虑这件事,不要孤立的只看到眼前利益,只有我们自己强大了,才会有更多的机会,而目前更需要解决一些急需解决的事情。相信国王陛下已有了决断,我们就请陛下圣裁吧!”
  安德逊一世的话语一锤定音:“诸位的意见我都了解了,各位为我们多顿王国殚精竭虑以求发展的忠心令我十分感动,根据目前的形势综合考虑,我认为我们还是采取两不相帮的态度最为妥当。倒是对夷人,我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希望军部立即拿出应对的方案,必要时可以与唐河帝国连手,我听说他们的沿海地区也被夷人骚扰得很厉害,我们和他们可以在情报上互通有无,在军事上相互配合,相信他们也会感兴趣的。外交部门要立即与唐河帝国联系,争取早日取得一致意见。”
  三江郡首府江川府,军政节度使府。大厅中坐着五个人,四男一女,当中一男子两鬓已有些斑白了,但精神依然十分健旺,他便是威名赫赫的林家家主林国雄,他左手二人相貌与他有些相像,年龄要年轻得多,那是他的长子和次子林云飞、林云翔,右手是一个年方二八的佳人,眉若春山,眼底流波,吹弹得破的粉颊,一副气定神闲的味道。
  “小妹,你对帝国这次的军事行动到底看法如何?”
  “是啊,你就别卖关子了,讲给两个哥哥听听嘛。”左首两个年轻男子都有些忍不住了,开始埋怨起来了。
  “月心,为父也想听听你的看法,也好决定我们下一步的计划。”林国雄也发话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5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