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美人志(校对)第1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7/510


第五十五节
破网
  心中虽如此作想,但青年汉子却不敢有半点大意,李无锋的部队身经百战,而自己的部队虽然自己也花了相当大的心血,但毕竟是才借助多种机遇积累而来,却并未真正经历过什么血雨腥风的考验,对方的战斗力绝对强于自己的这一帮手下,要想逃过眼前这一劫,还得花点心思。
  青年汉子很快就把心思集中到应对眼前的危机上来了,敌人既然布置下了埋伏,那肯定不会太远,往东退缩,向南靠可以退回到陇东,一直退则可以和从安原来增援部队汇合,但那样自己恐怕就很难再有机会在圣教上层中有好印象了,不能这样!青年汉子暗自打定主意。
  那就只有搏一搏了,只要自己能够完美的打一胜仗,哪怕是小小的一仗,至少回去后也能有个说法,否则就真的无法面对上面的责难了。勒勒手中的皮带,青年汉子冷冷的扫了一眼身后漆黑的夜幕,飞快的下定决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作为埋伏主力的第三师团第四联队焦躁不安的隐藏在黑暗中,方才传来的情报已经发现了敌人残余部队的动向,但为什么已经半个小时过去了却有没有任何动静了呢?难道是敌人发现了这里的异常而选择其他方向逃窜了?
  没等埋伏的士兵有太多的想法,漫天窜射而来的火箭顿时让他们陷身火海。原本考虑到敌人会在混乱中慌不择路,所以埋伏的部队选择了这一片灌木丛杂易于隐蔽的地带,没想到狡猾的敌人居然能在后有追兵前有堵截的危急情况下来上这么毒辣的一手,大大出乎埋伏一方的意料。
  秋高物燥,火箭立即引起了漫山的山火,平坦舒缓的地势,原本是最有利于藏身的灌木林现在却成了敌人发动攻击的最好帮手,现在已经根本没有机会再进行什么伏击了,火借风势,立马掀起冲天的火网,马上就将埋伏的几千兵马吞了进去。
  也算这一干人马反应不慢,在一见火起时便知道埋伏已经失败,立即便命令撤离,但一发不可收拾的火网依然吞噬了不少战士,而当他们跌跌撞撞从火场上逃脱出来上未摆好阵势时,早已引枪待发的敌军却已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席卷而来,以有备对无备,起结果可想而知,饶是高岳族士兵骁勇善战,饶是第三师团的士兵们训练有素,但在这等情况下遭受这等暴虎冯河般的冲击,任谁也挽救不了失败的命运。
  被失败的阴影压抑了整整一晚的青年汉子率领一千亲卫骑兵如虎如羊群,将尚未来得及列好阵势的敌军步兵方阵蹂躏得七零八落,几个反复,未成型的步兵方阵便完全崩溃,这才在紧紧跟随而进的步兵队配合下彻底将第三师团的这个阻截联队碾碎扬长而去。
  当木力格黑着脸率领两个联队的士兵赶到战场时,一个精锐的步兵联队只余下不到两千五百人,而且几乎人人带伤。
  收复黑石镇一役是李无锋麾下两大猛将木力格和青年汉子——成大猷第一次交锋,先期木力格利用自己一方准确的情报和精准的判断以及对方防范布置上的重大失误一举攻克黑石集,并全歼了对方主力部队,应该说取得了战略上的成功,但他小看了对方的急智应变能力和手中的精锐亲兵队,在后续埋伏上的布置显得有些单薄,被对方抓住机会反戈一击,不但突破了包围圈,而且也给李无锋一方造成了重大的伤害,也为自己赢得了应有的尊严。
  就在卢龙战场上的战火进行得如火如荼时,远在西边的几千里之外,扑朔迷离的西域局势一日三变,形势变得异常复杂化,让人无法看清。
  深秋的荒野里掠过阵阵寒风,整个大地已变得一片枯黄,说不出的萧索,让多愁善感的诗人墨客们感到草木的枯荣和时日的更替是多么的无情,然而此时的旷野中一片连一片的营地却显示着这里正有着什么不寻常的事情要发生。
  “什么?!”稳坐在大帐中的壮年男子忍不住站起身来大声问道,“你再说一遍!”
  “回禀将军,前日凌晨,逆贼呼延妁罔顾圣恩,起兵叛乱,宣称拥戴已被废黜的赛义德为王,眼下二人已经举兵围住了乌孙王城,形势危在旦夕,请将军务必念在友邻份上即刻发兵,以解危困啊!”来人跪伏在地,痛哭流涕,显然是情急已极。
  乌孙地处西域中部偏西,历来是西域诸国中政局最为不稳的一国,近百年历史中因王位更替和大臣争权已经导致了不下十次的政变,好在西域诸国历来不介入各国之间的政治事务,倒也未波及其他国家。梁崇信作为负责北吕宋防务的主帅自然对这其中的历史了解得很清楚。
  但此次情况有些不同,亲善李大人一方的乌孙二王子赛思纳在去年下半年的王位更替中占了上风,一跃压下了原来他的兄长——前王储赛义德而成为乌孙新王,但其兄不但在乌孙朝中拥有相当势力,而且与西域周边诸国的权力人物关系匪浅,暗中一直想要重新东山再起,其国内许多朝臣也站在他的一方,好在乌孙国内军方还一直倾向支持赛思纳,所以赛义德始终未敢轻举妄动。
  可现在传来的竟是如此糟糕的消息,那呼延灼乃是乌孙国左将军,掌控着乌孙国都内一万左右的卫军,实力虽不若右将军呼延道控制的三万常备军,但却常扎国都内,实属控制首都的主要军事力量,他这一反叛,就相当于将赛思纳推上了绝路,原本在朝臣中影响就不如其兄,眼下忠于他的军方也出现反叛,他这个国王还怎么能够当的下去?
  定了定神,梁崇信尽量使自己冷静下来,形势虽然危急,但也并非一筹莫展,眼下最关键的是赛思纳的下落和右将军呼延道的态度,如果赛思纳已经被对方擒获或者呼延道也已不再支持赛思纳,那赛思纳就真的成了一着废子,毫无使用价值,自己也就用不着操其他心了,如果情况并没有那么严重,说明尚有回旋余地。
  “嗯,大人不必惊慌,快快请起,在梁某军中,相信没有人能够做得了什么!只是眼下那赛思纳陛下却在何处啊?”梁崇信眼睛紧紧盯住对方。
  “梁将军,陛下现在已经逃离王都,由于叛军封锁了去北边的道路,陛下正往南面而来,现在大概已经到了边境线上了吧,请将军速速派人前去迎接,以免乱臣贼子们得逞。”原本已站起的来人又忍不住跪倒在地,叩头如捣蒜。
  心中松了一口气,梁崇信却没有松口:“可既然只有左将军呼延灼叛乱,为何大人不向右将军呼延道求援镇压,却舍近求远来向梁某求助呢?莫非呼延道将军也出了什么问题?”
  “没有,呼延道将军绝对忠于陛下,这一点请梁将军放心。只是其他几国得到消息后都带信给呼延道将军要他保持中立,不得干预王位事务,更为可恶的是楼兰国和贝加国均表示不能容忍右将军动用国内常备军去干涉王家更替事务,右将军受此压力,又因为贝加国有两万大军开始进驻边境地区,他不得不保持克制。”来人吞吞吐吐的解释道。
  梁崇信原本就不相信右将军呼延道会反叛,因为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呼延道实际上已经是乌孙国军方的第一人,已经没有任何必要再去冒什么风险,这等反叛之事,成了也并无多大好处,败了却很有可能落得个身败名裂株连九族的下场,从道理上来说他不会作出这种事,当然在外界压力下,他自己也感觉没有把握,倒是很有可能采取拖延以观风色,这样无论谁上台他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只是这样一来就把自己这一方推到了最前台。
  自己一方原本只是北上来摆摆阵势,吓唬吓唬西域诸国,防止或者阻延其组建联合防御系统的计划的形成,没想到还真来赶了个巧,遇到这样一桩麻烦事。不过梁崇信也并非不识大体之人,他知道乌孙国在自己上司心目中的地位,而且也对北吕宋的安全形势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眼下在西域诸国中还只有这个赛思纳算是对自己一方比较亲善,当然也有其根基不稳的原因,但这本来就是互相需要互相帮支持,若是他这一垮台,让那赛义德一上台,西域诸国就很有可能形成一和防御整体,那才是对自己这一方的最现实威胁。
  所以于情于理,自己也必须要搅这趟浑水,想到这儿,梁崇信面带苦笑,那边还未把印德安人安顿好,这边乌孙人又出了乱子,自己这个第一师团就如同救火队一般,哪里出问题,就往哪里扑,好在这一回还把山柱的北吕宋独立第一步兵师团带了过来,本来是说让这帮土包子来锻炼锻炼,看起来,还真带对了,此时此刻还真需要这一帮作风强悍野蛮的家伙。
  既然打定了主意,梁崇信也不再客套,他尽量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对眼巴巴望着自己的来使道:“大人请放心,梁某所属皆为李大人的部属,我们绝不会容忍李大人的盟友遭受这等不公正的待遇,必然会让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明白痴心妄想是会付出代价的。不过也请大人转告陛下,当他大位得复的时候,不要忘了为他舍生忘死一战的朋友啊!”
  梁崇信最后一句话嘴角带笑,却意味深长,听得来人精神一振的同时心中也是一栗,随即满脸堆笑道:“将军言重了,我家陛下若能度此难关,绝不会忘记贵方的大恩大德,若违此言,天诛地灭。”
第五十六节
破局
  面带镇定自若的微笑送走来使,梁崇信表面上虽然是轻松随意,但内心却依然有些紧张,这场战争究竟该不该打?该什么时候打?打到何种程度?如果西域诸国联合干预,自己又该如何应对?这几个问题其实都一直缠绕在梁崇信的脑海中。
  处于这个敏感时期,李大人的主要目标自然是东进,肯定不愿意另生事端,以免影响他的战略布局,但梁崇信也知道,这西域形势其实与东面的局势一样息息相关。一旦乌孙失去控制,那新上台的一党必然会倒向支持他们的西域联盟一派,按西域诸国结成紧密同盟的雏形就会形成,这对北吕宋固然是一大威胁,而且也会影响到西北形势的稳定。莫特人态度坚决的支持李大人牵制西斯罗人的策略会不会受到影响也难说得很,要知道西域诸国一旦结成紧密的同盟必然会让莫特人在东西两方面都会感到压力,再加上一个并不算友好的罗卑人,这以后的局势变化就难以预料。
  所以梁崇信果断的下定了必须解决乌孙国眼前恶劣形势的决心,不但要解决掉,而且要干净利落的迅速解决掉,让西域其他国家甚至来不及作出反应就要结束这次事变,彻底确立乌孙国这个盟友在西域诸国中的特殊位置。而此时也没有时间再向远在几千里之外的上司报告和通报,唯有各人凭借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来决定这长战役的命运了。
  整个军营犹如一台上足了发条的机器迅速的运转了起来,前脚安排好来使的离开,梁崇信立即让人叫来自己的副手曲波和北吕宋独立第一步兵师团师团长山柱,向二人宣布了自己的决定。
  山柱自是毫无异议,对他来说,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不停的战斗,能够在李无锋麾下效命一直是他的渴望,此时此刻能够征伐乌孙国,更能激起他心中的欲望。倒是曲波对自己上司的决定有些忧虑,他最为担心的是西域诸国对自己一方介入乌孙国内事务的反应,一旦不能速战速决,那面临的就会是联军的干预,甚至可能会危及到北吕宋乃至整个西北大局的战略部署。
  不过事情已经发展到如此程度,已经无法脱身事外,失去了乌孙赛思纳这个盟友,要想重新在西域诸国中找到一个可靠支持简直是难于登天,这一战不能不搏,而且必须取得胜利,曲波同样明白这个道理。
  好在第一师团和独立第一步兵师团也算得是经常进行拉练和紧急行军,突如其来的命令并未使他们感到太多意外,虽然时间异常急迫,但两个师团仍然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集结作好了一切准备,犹如两头择人而噬的猎豹,全身的鬃毛已经立起,爪牙已经磨利,就等待最后命令发出时那一刻。
  当梁崇信和山柱率领着两个师团的部队耀武扬威的出现在乌孙南部的边境线上时,这一举动立即震惊了包括乌孙国内所有势力在内的西域所有国家和势力。任谁也没有想到刚刚取得北吕宋控制权不到一年的李无锋居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无视一个主权国家以及其周边邻国的感想,动用武装力量来干涉别国国内事务,大胆若斯,的确让任何一方都为之侧目。
  一面向西北提出抗议的同时,西域诸国尤其是贝加和楼兰两国迅速行动起来,驻扎在各自国内的驻军立即开始集结,摆出一副绝不容许外来势力干涉西域各国国内事务的架势。而已经控制了乌孙城局势的大王子赛义德也在左将军呼延灼的支持下表示坚决反对外界势力介入乌孙国内斗争,政权更替事务属于乌孙国内自己事情,不需要外人来指手画脚,并表示外来干涉一定会遭到可耻的失败。
  面对各国作出的种种强烈反应,梁崇信并不为所动,依然按照计划于大陆历695年12月6日越过北吕宋和乌孙的边界线进入乌孙境内,但他率领的军队行进速度却大大放慢,也许是在担心各国会不会组成联军对自己一方发动攻击吧。
  乌孙城内瀚海宫,这是一座充满诗意的宫殿,乃是三百多年前的乌孙王为了讨好自己最宠爱的一名妃子而建造,整座宫殿建造吸收了来自中大陆南边的天方人的建筑艺术,它采用高架引水桥从附近的山上引来泉水,不但缓解了夏季这里炎热的天气,而且还为整座宫殿增添了许多灵性。
  “左将军,您看现在该怎么办?李无锋的军队真的越过了边界线,而右将军又不肯调动他的军队,这该怎么办呢?”小巧玲珑的殿内几张做工精细的锦凳,一个华丽的大几上摆满了各种琳琅满目的水果,然而站在几前的年轻人却显得焦躁不安,来回不停的走来走去。
  “陛下,您不必太过心焦,虽然他们的军队已经跨过了边界,但他们的速度却相当慢,很明显他们也在担心我们盟友的干涉,呼延道有意拖延时间,就是想让李无锋的军队能够单独解决问题,但他过高的估计了李无锋的力量了,没有盟友、没有后勤保障、没有帮助,李无锋的军队最终只能灰溜溜的滚出去。别看他们现在神气活现,要不了两天,他就会乖乖的来请求与咱们言和。”坐在旁边锦凳上的中年华服男子不慌不忙的安慰青年道,他就是乌孙国左将军呼延灼,而青年自然就是大王子赛义德。
  “倒是呼延道这个家伙对陛下您的命令阳奉阴违,待此事情过后,陛下可要好好考虑考虑。”中年华服男子不动声色的补充道。
  “可是……”青年还想说什么。
  “陛下放心,根据情报,李无锋的军队刚刚进入我们的南边,至少还在两百里地开外,还远得很,而贝加国和楼兰国两国的军队也已向这边开进了,我也已经命令前去抓捕赛思纳殿下的卫军可以撤回来了,二殿下要跑就等他跑吧,反正只要这边大事一定,他跑到哪里也无济于事了。”中年男子似看穿了青年的想法。
  有些尴尬的搓了搓手,青年大概为对方看穿自己的想法有些懊恼,但想到眼下已经是站在一条船上的人,也就不太在意了,他的心思已经更多的放在了如何巩固看来已经到手的王位上来了。
  “哼,这个李无锋实在是欺人太甚,我乌孙国自家之事,他居然也要来插一脚,简直是视我们西域无人,以后若是有机会,一定要报这个仇。”青年愤愤不平的随手抽出腰间一把装饰华丽的腰刀,挥舞了几下,“老二也真是丧心病狂,为了王位居然勾结外人,我这次一定要和他来个了结,免得他始终痴心妄想。”
  中年华服男子轻轻叹了口气,面对眼前这样一个主君,他也不知道自己选择是对还是错,老大莫说老二,只是自己既然走出了这一步,也就再也没有回头路可走,也只有一条道走到黑了,有些惘然的将目光抬向窗外,不知道自己控制的卫军接到自己揼命令没有,怎么到这个时候还没有消息呢?
  忽然,他想听到些什么声音,猛的站起身,连旁边的青年也都被他突如其来的起身吓了一跳,疑惑的眼光望向他,但一切又还是那么正常,似乎什么声音都没有,他犹疑的走出两步,目光望向殿门外,想要看出什么,但却没有什么异常,然而就在他略略放心那一刻,又是一阵沉闷的声音隐隐约约传来。
  这次没有听错,绝对是听仔细了,是喊杀声混杂着马蹄声,而且马蹄声似乎还越来越近,越来越大,一刹那间,病态的苍白顿时布满他白净富态的圆脸,两滴豆大的汗珠也悄无声息的从额际的发丛中渗了出来,尚未来得及作出反应,殿门外已经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大人,不好了!有敌军攻进城了,现在已经到了宫门外了,我们的部队抵挡不住,大人,我们赶快撤离吧。”几名血染征袍的军官蜂拥而入,那般急迫,显然是在慌乱间遭遇了极为惊恐之事。
  茫然若失的坐回椅凳上,没有理睬惊慌失措的青年,中年华服男子知道自己的政治命运已经走到了尽头,敌人居然再这个时候出现在王城外,不可能是呼延道的人马,那就只能是李无锋的军队,而刚刚得到的情报还表明对方还在两百多里外的野地里,这只能说明一点,敌人耍了一招漂亮的瞒天过海之计,把自己以及所有人都轻松的玩弄于股掌之间,这份手段足以向世人夸耀了。
  此时此刻,逃跑已经是为时已晚,丧失了实力的自己命运可想而知,自己又何必再苟延残喘生活在仰人鼻息的生活中呢?中年华服男子无奈的挥挥手,示意自己一干手下离开,自己则安详的坐回椅中。成亡败寇,权力游戏的规则本来就是如此的残酷。
  大陆历695年12月7日,梁崇信以北吕宋独立第一步兵师团及第一师团一部吸引西域诸国注意力,暗中以第一副师团长曲波率领第一师团三个骑兵联队彻夜绕道从西面奔袭入乌孙国首都乌孙城,一举击溃毫无准备的乌孙卫军,勇夺乌孙城控制权。12月8日,获得消息的乌孙国右将军呼延道表示继续忠于原任国王赛思纳,并以武力相威胁坚决反对贝加及楼兰国联军介入乌孙国事务,禁止联军进入乌孙境内。
第五十七节
平衡
  大陆历695年12月10日,失去了八天王位的乌孙王赛思纳在西北军团第一师团师团及北吕宋独立第一步兵师团的护卫下再度进入乌孙王城,重新恢复行使权力。在西北军以及宣誓效忠的乌孙国防军的保障下,乌孙国内形势很快明朗化,一些企图推翻赛思钠统治的叛乱分子被迅速逮捕归案,并被立即处以了极刑,但在梁崇信和乌孙右将军呼延道的建议下,乌孙王赛思纳接受了二人的提议,宣布凡参与此次政变的胁从者只需放下武器,一律不究,今后也不再追究此事,乌孙国内形势迅速稳定。
  12月12日,鉴于乌孙国内形势的突变,贝加、楼兰、库车三国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尊重乌孙人民的选择,不介入乌孙国内事务,正式承认赛思纳为乌孙国唯一合法国王,联军也从边境地区撤兵。
  目送着干瘦老者和青年的离去,一直到二人的身影完全消失在跨院的大门口,梁崇信才慢慢的把目光收回,脸色也显得有些凝重起来。
  这是一座极为别致的单独跨院,位置处于距离乌孙王宫瀚海宫不远的地方,也是乌孙王为感谢西北军在他的王位更迭战中作出贡献而作为私人礼物送给梁崇信的私人礼物,跨院的主人因为在这次政变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而被处以极刑,梁崇信也仅仅是只同意了暂时借用这座院落,但婉言谢绝了赠送与他私人的好意。
  跨院建筑十分雅致,有一个相当优美的名字——清漪院,中央一长条水池纵贯全院,院的南北两端都有纤秀的七间券廊,北廊后面通一间十八米见方的正殿,高也是十八米。因为主要用来会见客人,也叫做友客厅。正殿上耸立起一座宏伟的方塔,方塔和券廊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池里,喷泉落珠敲皱了水面,宏伟的、纤秀的交织在一起,迷迷朦朦,闪闪烁烁,宏伟的染上一点纤秀,纤秀的浸润一些宏伟,无定的变幻给人一种难以捉摸的怅触。
  梁崇信几乎在一看到这座院落就喜欢上了这里,但乌孙王赛思纳的慷慨大方并未让他头脑不清醒,自己上司手中的无孔不入的监察部门足以让任何人心惊胆寒,自己虽然喜欢这里,但也不至于到了接受这种礼物的地步。
  送走客人,梁崇信并未直接回大殿,而是悠闲的在院内漫步,刻画细腻的各种雕塑,设计合理的建筑布局,迷朦的水雾随着喷泉扬起,飘飘摇摇,阳光流淌,如梦似幻。尽情欣赏了一阵美景后,梁崇信感觉自己的心情也轻松了许多,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的确也需要间或的松弛来缓解繁重事务带来的压力,不会休息的人就不能更好的工作,这一点梁崇信十分明白。
  看到主帅踏着轻松的脚步走进大殿,早已等候着的两名戎装将领连忙上前,“大人,怎么样?那个老狐狸来干什么?”
  从鼻腔里轻轻哼了一声,梁崇信嘴角微动,“还能有什么好事?还不是来催促我们尽快离开,过桥抽板,卸磨杀驴,你们说,是不是也太快了一点啊?”梁崇信语气中半带调侃和挖苦。
  “这个老兔崽子,老子们在这里拼死拼活,他在那里坐山观虎斗,这会儿局势明了,他倒来劲了,娘的!也不看看这乌孙城是谁的天下?!老子就不走,看他能把我鸟咬了!”一听此言,本就因为没有撵上一场象样的仗打而郁闷不已的独立第一步兵师团师团长山柱更是火冒三丈,口不择言,大骂起来。
  曲波也是一楞,他也想到过对方肯定迟早会要求自己一方离开乌孙领土,毕竟这里是人家的国土,自己一方既然完成了任务也是该离开,但没有想到对方居然如此急迫。
  “师团长,这帮家伙也太势利了吧?咱们还没来得及多歇口气,这就要咱们撤离,是不是也太不够情义了啊?”但看到梁崇信嘴角带笑,曲波心情也轻松了许多,话也随便起来。
  似笑非笑的瞄了一眼自己的副手,梁崇信冷哼一声道:“离开可以,但也得等咱们的意图达到了以后。呼延道这个老东西,这会儿就迫不及待的想要接收咱们的胜利果实,连乌孙卫军也想完全控制在他手中,这可不符合我们的利益,绝对不能让他的想法轻易得逞。”
  曲波和山柱二人听得梁崇信这一说,立即明白眼前斗争的焦点已经转移到了对乌孙卫军的控制权上来了。由于乌孙国防军根据惯例向来大部分驻扎在乌孙王城以外的北部边境地区,少量驻扎在东西两边的边境线上,而乌孙城的实际控制权一般由卫军控制,而此次卫军首领的叛变也就直接导致了王位的更迭。
  眼下卫军虽然被西北军击溃,但处于种种考虑,梁崇信并未同意乌孙王赛思纳和右将军呼延道的建议对卫军系统进行清洗,而只是处理了少数领头者。由于统领卫军的左将军呼延灼政变失败后已经自杀,卫军群龙无首,处于混乱状态,而梁崇信也敏锐的察觉到今后的乌孙国内形势需要一种巧妙的平衡更符合西北的利益,所以他大胆的支持卫军中原本反对呼延灼叛乱的一派,并竭力推荐其首领副将呼延虬出任卫军首领——左将军一职,这遭到了以右将军呼延道为首的一派的坚决反对。
  而处于夹缝中的乌孙王赛思纳却左右为难,他并不担心梁崇信推荐的人选呼延虬的忠心问题,因为此人曾坚决反对原左将军呼延灼的反叛,属于拥护自己的一派,自己任命了呼延虬担任左将军一职,也有利于自己能更好的左右国内局势,防止某一派势力独大。但他也不得不考虑到现在国内势力强大的右将军呼延道一派的激烈态度,毕竟他们为自己登上宝座出力不小,而且拥有雄厚的实力,真要弄僵了关系对自己以后的统治也极为不利。
  在这种情况下,梁崇信主动与呼延道进行了协商沟通,毕竟双方在拥立赛思纳这一大立场上还是一致的,而且西北军强大的战斗力也让呼延道心生顾忌,最终双方达成了妥协,由梁崇信推荐的人选呼延虬出任左将军一职,但他的副将则由国防军中产生,而且补充一些国防军系统的军官到卫军担任职务。
  在明确了这一点后,双方都就卫军的整合进行了一系列努力,梁崇信甚至授意山柱公然表示坚决支持呼延虬,并向呼延虬移交了缴获的所有物资,而且还承诺将向乌孙卫军提供先进的防御装备和互派训练教官,以促进双方的关系发展。
  在乌孙城驻扎期间,梁崇信和西北军的其他主要军事主官多次在公众场合与以呼延虬为首的乌孙卫军首领把酒言欢,显示出双方和谐的关系。而由于西北军大批军队驻扎在乌孙城内,也使得西北军在乌孙国内事实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这也引起了呼延道一派的极大不安,多次要求梁崇信考虑将西北军从乌孙国内撤离,并以贝加、楼兰、库车三国的抗议为借口不断向梁崇信施加压力。
  但梁崇信总以前期军队疲劳过度需要休息为由,拖延撤兵时间,直到确认以呼延虬为首的新卫军能够控制乌孙王城的形势后,梁崇信才勉强同意撤出在乌孙城的大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7/5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