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美人志(校对)第1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8/510

  就在前线喊杀声震天时,一骑快马如入无人之境直朝两名主帅所在处狂奔而来,引起了警卫的注意,但在很快明确了对方的身份后,便纷纷放行。
  来人尚未到近前,就凭对方惊慌失措的模样,武达和苗风二人便已经感觉到不妙,心中已是打起了鼓,相互对望了一眼,交换了一下忐忑不安的眼色,不知道将会听到什么样的噩耗。
  “二位大人,大事不好了!”快马冲至近前,上面的士兵已是滚鞍下马,匍匐在地。
  武达和苗风二人心中都是格噔一声,暗暗叫苦,还是武达先沉住气,冷声道:“从速道来。”
  “回二位大人,今日凌晨,花田镇遭遇敌军袭击,负责驻守的直属联队和天水警备师团遭到敌军主力攻击,全军溃败!”来人面若死灰,全身血迹斑斑,显然是经过一番生死搏斗才冲出来的。
  “啊?!”饶是武达苗风二人早有思想准备,但仍然没想到竟是如此恶梦般的消息,几乎同时站起问道:“那皮克大人呢?”
  “皮克大人下落不明,眼下全军溃败,根本无法组织起来,……”看见两位主帅的脸色,来人已经不敢在说下去。
  什么溃败?分明就是全军覆没了,武达和苗风的脸色已经变得比报信的士兵还要苍白,身体也都微微发抖,这该如何是好?帝国负责督战的军务副大臣在战斗中下落不明?这意味着什么?想起帝国皇帝阴冷的目光,一阵阵寒意从二人心中涌起,一直渗入心底,额际豆大的汗珠也不受控制的汩汩冒出。
  大陆历696年1月20日晚,在汉中北部山区休整了几天的三万太平军连夜出山,插入陇东,由于这支军队从西康到汉中途中采取了种种掩护手段,加之进入汉中地界后便进入山区行军,使得帝国在关西的情报力量没有准确的获得情报,当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驻扎了汉中府城内的太平军是否会增援陇东时,谁也没有注意到在汉中北部山区中会隐藏着这样一支狼虎之师。
  1月21日凌晨,三万太平军在对方毫无准备之下对驻扎在陇东东部的花田镇帝国西进集群后方指挥部发起了攻击,虽然有近三万人驻军保护,但天水警备师团表现出来的战斗力足以让任何一个帝国军人感到羞辱,仅仅抵抗不到一个小时,整个师团便溃不成军。而仅仅只有一个联队的第四军团直属联队反倒是一直坚持战斗,虽然损失也十分巨大,但最终还是成功突围而出。
  大陆历1月22日,帝国西进集群在付出巨大代价后却因为后方指挥部被袭击,后路被断,后勤补给线也被截断,面临敌军前后夹击之势,被迫放弃攻打陇东府城,转而反攻花田镇。当日,在没有遭遇任何抵抗的情况下,帝国大军占领花田镇,此前太平军已经撤离了花田。虽然占领了花田镇,但令武达和苗风最为揪心的是帝国军务副大臣皮克的下落依然没有查明,而帝国大军丧失了最好的攻占陇东府城的机会。而在陇东的太平军却获得了难得的喘息之机,为确保陇东府城的不失奠定了基础。
  整个太平军都沉浸在一片欢庆之中,对他们来说,这无疑与给遭受了北方清河战役失败后有些低落的民心士气打了一剂特效的强心针。
  注1:锋窝弩车——一种攻守兼备的强力武器,由弩箭衍生而来,采用大型框架结构将多具弩箭固定,采用机械结构装配而成,其准确性和威力比床弩车有较大提高,但射程有所下降。但其对机械要求极高,成本昂贵,易损坏,有移动式和固定式两种,起源于西大陆法米尼帝国。
第八十二节
狡计
  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句话来形容在关西的局势可谓恰到好处。就在关西地区的太平军士气因陇东保卫战而为之大振时,一场巨大战争风暴又已经在南边生成。
  大陆历696年1月27日,帝国三江军政节度使林国雄在《三江日报》头版头条发表谈话,表示不能坐视帝国西南形势的恶化,要尽自己的努力拯救关西百姓于水火之中,并宣布将派兵北伐关西,同日凌晨,三江第一军团五个师团十余万大军以狂风暴雨之势在北边两百余里的边境线上发起攻击,太平军守军一触即溃,三江军团势如破竹,连克泸江府南部几大重镇和要塞。
  与此同时,1月28日,帝国天南军政节度使兼缅地总督郎永泉也发表讨贼檄文,宣布响应林国雄的号召,派兵北伐,确保帝国西部局势的稳定。同日凌晨,天南第一军团五个师团也兵分两路直插入北面的巴山府,1月30日,天南第一军团两支部队在巴山府城胜利会师,此前,驻守巴山的两万太平守军已经主动放弃巴山府城北撤。大陆历2月2日,天南第一军团已经控制了巴山府全境。
  大陆历2月4日,三江第一军团经过三天苦战攻占泸江府城,2月7日,三江第一军团已经占领了整个泸江府。
  这一系列战事犹如强烈的飓风刮过了整个东大陆,对包括利伯亚诸国、马其汗国、米兰王国等诸多国家在内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帝国更是犹如发生了强烈地震一般,尤其是帝国西进集群十万大军进攻一个小小的陇东府居然折羽而归,相比起北方清河战役的胜利来说更是让人不能接受,帝国军方高层又是阴云密布,隐隐风雷声已经在许多官员头上滚动。
  帝国北方和关西局势的风云变幻让坐镇卢龙府的无锋和凌天放也始料不及,帝国在北方清河战役的大获全胜不但让无锋和凌天放看到了太平军的弱点,也让二人察觉到了帝国军队的虚弱,在如此有利的情况下居然未能乘胜追击一鼓作气彻底击溃敌人,反而让敌人从从容容的逃脱返回清河府城获得喘息之机,这让无锋和凌天放二人在扼腕叹息的同时也在暗自思索帝国的下一步动作。
  但没等二人考虑周全,帝国西进集群在陇东盲目进攻以及被太平军奇军突袭后方指挥部成功的惊人消息就已经传了过来,帝国十多万大军在付出了近四万人的代价却连任何成果都没有得到便灰溜溜的退回到天水,等待他们中的高级军官将是宪兵队和军事法庭。
  就在无锋和凌天放二人急急忙忙赶着商量对策的时候,关西局势再次发生巨变,林郎两家明目张胆的进军并一举拿下了关西郡南部两府再次让二人不得不重新考虑部署和安排,林郎两家军队表现出来非凡的战斗力也让二人心中暗自一惊。
  “天放,看来关西这块肉是人人都想来啃一口啊,咱们是不是有些太保守了啊?”无锋一边呷了一口浓浓的咖啡,一边随口问道。
  “保守?大人,您未免太高看自己了吧?现在卢龙的防御都已经从西北抽兵了,驻扎在鹧鸪关的只有一个第五师团和一个残缺不全的独立第二师团,您还打算干什么?是一举攻克陇东府呢,还是南下夺取西康府呢?亦或兵分两路一下包揽?”凌天放没好气的挖苦自己这个异想天开的上司。
  搔了搔头,无锋呵呵一笑,脸上露出尴尬之色,才道:“天放,我不过是随便问一句罢了,用不着这么来打击我吧?”
  凌天放哼了一声没有再开腔,只是认真的阅读着情报,对照着案桌上的地图仔细查看着。天气已经变得十分寒冷,帝国北方的冬季寒冷干燥,几乎家家户户都已经是点燃了回盆,烧起了热炕,无锋虽然并不太惧怕寒冷,但入乡随俗,还是在自己的书房中燃起了两个大火盆。
  “没想到太平军在陇东取得辉煌胜利后,又在南边来个全线撤退,连辛辛苦苦占领的泸江和巴山都舍得放弃,这个薄近尘还真是不简单啊。”凌天放一边细细琢磨着情报,一边喃喃自语。
  “唔,那也是形势逼得他不得不这样做啊。根据情报,林朗两家都各自动用了他们最精锐的第一军团,二十万大军,恐怕将关西所有太平军集结起来也不一定抵挡得住,还不如大大方方主动退出,保存实力,选择有利时机再战。汉中府四面环山,通往各地的道路均有险要关隘塞卡,易守难攻,有几处可以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绝地,凭借外力根本无法攻下,林郎两家虽然占领了南面两府,再要向北推进可就难比登天了啊。”无锋眼眼望窗外,似乎回忆起什么。
  少年时代四处游历的记忆好象又一下子钻进脑袋,单身翻越环绕汉中府的崇山峻岭的一幕幕,至今想起来还那么清晰,这也许是师傅故意要锻炼自己的一种方式吧。
  “这其中薄近尘应该还有更为阴险的意图吧。”凌天放嘴角微微露出笑容,黝黑的皮肤在火盆中炭火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健康。
  “哦?”无锋颇有兴趣的一扬眉,“除了保存实力以逸待劳,薄近尘这老狐狸还有什么想法呢?”
  “帝国现在虽然无力支配关西形势,但林郎两家毕竟在名义上还是臣属于帝国,就想大人您一样,如果帝国现在让我们撤离卢龙由帝国军队来接管卢龙,您会怎么办呢?”凌天放咧嘴一笑,洁白的牙齿和黝黑的皮肤想辉映更是耀眼。
  “嘿嘿,我可没占领卢龙啊,不过是应邀来抵御太平乱军的进攻罢了,性质完全不一样啊。”无锋狡猾的推道:“帝国若要我撤军,我当然要遵从,这是做一个臣子的本分啊。”
  “是吗?”凌天放对自己上司下意识的虚伪话语早已司空见惯,照例不置可否,“也许这林郎两家不会这么想,尤其是林家,攻克泸江府城听说还是花了一定代价的啊。”
  “嗯,那倒也是,也许林郎两家没有咱们这么听话吧。”无锋耸耸肩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以属下估计,那薄近尘可能也看到了这一点,那就是帝国肯定不会对林郎两家就这么轻松控制泸江和巴山两府无动于衷,也许会要帝国军队进驻接管,但林郎两家会作何反应呢?”凌天放既象问无锋,有象在问自己。
  “是拱手让出呢,还是借故拖延呢,亦或是明确拒绝?以属下判断,拱手让出明显不可能,否则这两家就不会花这么大工夫出兵了,既然出兵肯定就没打算再从这里退出。明确拒绝也恐怕做不出,毕竟还有这层关系在里边。只有第二种,或者帝国拿出一些交换条件让两家从这里退出。”凌天放逐条分析着。
  “交换条件?恐怕帝国随便拿什么条件林郎两家也不会答应吧,这两家对关西早已垂涎已久,现在好容易逮到机会,岂会轻易退出?”无锋摇头表示不认同自己这个心腹下属的意见,“林郎两家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借口太平军随时可能卷土重来,为了防止这两地的重新沦陷,现在只能由他们来肩负起这个重任,总之无论如何是不会让将这两地交回到帝国手中去的。但这两家肯定也不愿意因为此事与帝国彻底决裂,帝国也有顾忌,所以最终这几方会在某种相互妥协的情况下勉强达成一致意见的,至少在太平军的势力没有消失之前还不会真正撕破脸。”
  “大人,我怎么觉得您好象在说咱们和帝国之间的关系啊?”凌天放似笑非笑的望着自己的上司,若有所思的问道。
  “是吗?呵呵,也许大概可能是你太敏感了吧,哈哈。”无锋打了一大串哈哈,将自己随口的有感而发遮掩了过去。
  “可依属下的看法,帝国朝中一些死硬派恐怕把不会容忍林郎两家公然控制这两处地方啊,他们肯定会在朝中施加巨大压力要求帝国军队进入这两地,这中间会不会有什么变故呢?”凌天放没有在多就这个问题说什么,而是谈出了自己对帝国朝中就此事将会作出何种反应的看法。
  无锋听得一怔,自己还没有想到这方面的问题,在自己看来力量决定一切,帝国目前根本没有实力在和太平军对峙的时候再和林郎两家抗衡,只能作出退让,也许自己有些忽略了帝国朝中那帮死要面子的强硬派的想法。
  站起身来,在屋中转了两圈,无锋这才重新启口道:“你的意思是,帝国有可能派兵进泸江?”巴山在泸江以西,目前帝国中央控制的地区都没有和巴山府接壤,所以帝国真要出兵只能先进入泸江。
  “如果帝国真的不征求林家的意见就进军泸江呢?”凌天放悠悠的问道:“林家的军队真的敢于和帝国中央的大军面对面的对垒吗?”
  这个问题一问出来,连无锋也觉得难以回答,是啊,换了是自己,恐怕一时半刻也难以拿定主意,至少目前来说攻击帝国中央军队的名义足以让一个臣属的地方政权陷入千夫所指的被动局面,任谁在这个问题上都不敢轻举妄动。
  长长的吐了一口气,无锋摇头苦笑道:“换了我,我也无法作出决定。不过,若是薄近尘这个老东西也想得如此深远,那这个家伙的手段可真称得上阴毒啊。”
第八十三节
风浪
  “大人,只怕这个家伙早就考虑到了这一点呢,否则太平军不会就这么乖乖的从泸江和巴山撤出,他明显是想等着看帝国和林家矛盾的激化,然后在伺机取利。”凌天放从来不小看自己的对手。
  “唔,只是这关西局势巨变似乎对咱们影响不大,根据情报反映这西康境内太平军力量大幅度削减,我估计就是调往陇东歼击帝国西进大军,现在发现虽然有点晚了,但若是我们真要想打西康的主意,也怕还来得及。不过,我在考虑眼下攻打西康究竟划不划算?”无锋已经心思放在了南边的西康府上。
  攻占西康不可避免的又会牵制一部分兵力,而西康府经济并不算发达,人口也在关西六府中最少,论战略位置的重要性也不如其他几府,唯一的好处便是控制了这里可以居高临下的俯视南边的巴山府和东边的汉中府,但由于与两府之间有山岭阻断,所以交通也并不便捷,甚至还不如绕道陇东南下方便。
  “大人,以属下之见,现在没有必要南下,还是稳住阵角,坐观局势变化更为妥当一些。”凌天放直言不讳的提出自己的看法。
  “嗯,看看吧,第二师团移动到什么位置了?”无锋没有正面回答对方的建议,却问起了从太玄东移而来的西北军团第二师团。
  “已经到了卢龙和太玄交界地带,独立第一骑兵师团也已经移动到了太玄府城附近。”皱了皱眉,凌天放估计自己的上司似乎有什么新想法。
  “根据目前形势,太平军在北方遭受重挫,帝国城卫军虽然还没有大的动作,但估计对太平教控制的地区也产生了很大的震慑,太平教的人不会不重视这一点,那么我判断太平军在近期进攻垃龙的机会微乎其微,而卡曼人若是没有太平军来打头阵,相信也不会傻得自己来当出头鸟吧。”说完这段话,无锋顿了一顿,才道,“我打算马上返回庆阳一趟,一来看看苏秦他们和卡曼人的谈判究竟进行得怎么样?而来也想看看北吕宋的局势变化,如有必要我也准备再进北吕宋。”
  “大人,那这边……”凌天放想说什么,但他了解自己这位上司一旦决定了的事情很少有人能改变,又把话吞了回去。
  “这边就交给你了,一切由你全权安排。”无锋也没在多吩咐什么,他相信自己的部下,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是他向来的原则。
  关西局势的巨变让帝国朝野再次震惊,十万大军鏖战一周毫无所获,居然被敌军反抄后路一袭成功,西进计划功亏一篑,反而大伤元气,梗在帝国西部大通道上的刺依然存在,西部商道这条经济要道仍然牢牢的控制在太平乱军手中。一时间,紧邻陇东的河朔地区也是风声鹤唳,形势骤然紧张。
  而此时此刻帝国南边一直隐忍不发的林郎两家突然再起波澜,悍然出重兵北伐,虽说是现在帝国暂时无力收复关西,但林郎两家的做法既未得到帝国授权,甚至连帝国事先也未得到任何通报,直到两家大军已经开始攻城掠地才反应过来,仅仅一周多时间,关西南部两府沃野千里便宣告易主。
  一浪接一浪的冲击将帝国朝野上下打得晕头转向,面对这些一周三变的局势,帝国的重臣们甚至无法做出正确的反应。然而强烈的反应很快就在民间爆发出来,帝国十万大军在陇东居然被太平乱军打得落花流水,而且是就在帝国取得清河战役大捷刚刚半个月后,这简直让帝国民众尤其是帝都的百姓们难以接受,群情激愤,犹如待发火山一般,而此时,林郎两家再度出兵占领了泸江、巴山两府的消息传到帝都,就象在滚沸的油锅里浇下一瓢水,激起万丈波涛。
  敌人同样是关西的太平乱军,为什么帝国十万精锐的正规陆军在他们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损兵折将却又一无所获,而林郎两家地方军却能够攻城拔寨易如反掌,轻而易举的就将泸江、巴山两府收入囊中?这到底是帝国军队战斗力的低下呢亦或是帝国军方高层的腐朽无能?为何林郎两家军队的战斗力却又表现得如此强悍抢眼让太平乱军闻风而逃?
  无论是帝国中央还是林郎两家甚至太平教也许都没有想到这几件事情前后串联起来会引发如此大的波澜,民众情绪一旦被激发起来,产生出不可抵挡的冲击波,甚至连帝国中央也感觉到这一浪来势如此凶猛,稍不留神也许会波及到帝国的统治。
  大陆历2月8日,帝国各大报刊均已头版头条的形式刊载了关于林郎两家军队正式占领关西郡南部两府的报道并加了大篇幅的评论。《帝国新闻》和《每日快报》两大报业巨头分别以《哭泣的关西》和《就一月以来关西形势巨变之浅见》为题猛烈抨击帝国军方高层官员腐败无能,丧权辱国,致使国土沦丧于匪寇之中,竟然被帝国藩属控制,强烈要求帝国军方严惩误国者,并要求帝国尽快收复已经被林郎两个藩属控制的地区。
  其他一些报刊杂志也纷纷发表文章附和,一时间风起云涌,帝都城里是一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模样。
  2月9日,帝国总商会、帝国文化艺术交流协会等多家社会团体向帝都警察局递交的要求进行游行请愿的申请,要求在2月10日也就是唐族人传统祭春节的前五天举行游行集会,内容就是要求帝国中央对关西局势的变化作出积极反应,确保帝国各阶层的利益不受到损害。
  “二位爱卿,你们对目前的形势怎么看?”司徒明月这一段时间可谓是先喜后忧,喜中带忧,北方局势的稳定,让他大大的松了一口气,但关西形势的一波三折又让他烦恼不已,但他没想到帝国军队在陇东的失利和林郎两家在这个关键时刻突然出兵北进竟然在帝都城内引发如此大的风波,不但朝中大臣议论纷纷,而切在朝外的民间也引起了如此大的反响,士绅、商人、作坊主、地主、普通百姓都纷纷起来抨击朝政,这可是几十年来从未出现过的新鲜事,也给帝国皇帝平添了几丝忧心。
  “按照陛下的安排,内政部门已经作了仔细调查,截止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有外来势力插手的迹象,不过,目前帝都内的百姓的情绪波动的确比较大,由于陇东战役的失利,河朔地区局势迟紧,他们很担心帝都的安全。”陆文夫显得很平静,对这些情况他虽然没有遇见过,但多年来的风雨已经让他养成了泰山压顶不变色的性格。
  “哼,杞人忧天,河朔地区尚有一个陆军军团驻扎,难道乱党能飞过来?”司徒明月也忍不住插言道。
  “陛下无需太过焦虑,这民众的情绪反应也属正常,至少他们还有一颗为帝国着想的拳拳之心,至少远胜于那些躲在暗处悄悄幸灾乐祸的家伙吧。”军务大臣何知秋脸色略略有些发白,但却异常冷静。民众的情绪有很多直指帝国军部,虽然陇东之战并非由他策划,但始作俑者已经下落不明,多半死于乱军当中,这责任自然就应该由他这个军务大臣来承担了。
  “唔,朕明白,今天招二位爱卿来就是想听听二位对林国雄和郎永泉收复了泸江和巴山一事的看法,现在朕承受的压力也很大,所以朕想先听听你们的想法。”司徒明月以手抚额,显然也是有些心事。
  何陆二人互望一眼,都垂下头,大概是在考虑措辞,最后还是军务大臣先开口:“陛下是在考虑如何收复这泸江和巴山么?”
  “嗯,眼下朝野内外一片呼吁不断,不少邻国也在注视这场风波的演变,若是没有一个明确的交代,恐怕难以服众啊。朕也知道现在我们力量不足,但林国雄和郎永泉毕竟还是朕的臣属,何爱卿和陆爱卿可有妥善方法能让林国雄和朗永泉退出这两地,让帝国驻军接管?”司徒明月明知这有些为难,但一想到这两天外界的压力,就连他这个做皇帝的也倍感头疼,也就只好勉为其难的提出来了。
  静室内一时沉寂如死,下座两人都在仔细思索着皇帝陛下提出的要求。
  “就这么直截了当的要求林郎两人退出,微臣估计这二人可能不会轻易答应,如果我们能拿出一些条件做交换也许尚可一谈。”陆文夫沉吟了一阵,终于开口道,语气却十分勉强,连司徒明月都听得出他并没有多少把握。
  “条件可以商量,只要在帝国能够承受的范围内,朕都可以考虑,朕不想让这件事情闹得满城风雨,若是能够在最小范围内弄妥当,那是最好不过了。朕在想这件事情就不要外交部门的人掺和了,说起来这也是帝国的家事,陆爱卿,这见事情朕就委托给你了,希望爱卿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替朕把这件事情办好。”见内政大臣默然点头,司徒明月仿佛放下了心中一块大石头,轻松了许多,疲惫的打了个哈欠,这千万人盯这的位子对他来说无疑于一副沉重的负担,但他却又不得不强挺着担下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8/5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