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美人志(校对)第1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5/510

  见皇帝陛下问起了北方战局,何知秋没有深想,对这些问题他和军部的参谋们早已不知思考分析过多少回了,立即接口答道:“陛下,这不能完全怪罪于尤素夫大人,实在是情况比起年初起了很大变化。现在太平军在北方的局势已经稳定了许多,所以他们的精锐军队已经几乎大部分集结到了清河一线,据情报显示清河府城内至少驻有超过十万大军,而在清河府城左右两翼的重要位置,分别还驻有近八万大军,互为犄角之势,还有,他们的骑兵在卡曼人和普尔人的帮助下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训练和锻炼也已经基本成形,不断骚扰我们前线军队的补给线,让我们的补给也收到相当威胁,所以……”
  虽然一直以来与尤素夫的关系并不是很和睦,对方仗恃是皇帝陛下的心腹,素来不太买自己这位名义上的顶头上司的帐,在对战局的看法上自己与对方也不尽一致,但何知秋不想在这个问题上有失公允,依然按照自己的看法为对方辩驳。
  不耐烦的摇摇手头,司徒明月打断军务大臣的话语沉声道:“这不是理由,眼下城卫军五个师团外加两个独立师团已经足足有七个师团集结在清河府这一处,朕这几个月来似乎没有听到一场像样的战役报告,不论胜败,难道会没有一场交锋?朕把帝国十几万最精锐的大军交给他难道就是让他耗在那里和太平乱党那一帮乡巴佬和睦相处握手言欢?”话音落到后面已经带有一丝阴森森的寒意。
  何知秋心中一凛,皇帝陛下这半年来身体不适,连带情绪也一直不稳定,常常为了一些小事情而大发雷霆,朝中不少官员因为一些平时看起来无足挂齿的小过错便被当廷宣布剥夺贵族身份,打入天牢,前两天财政总署一名官员因为在向陛下汇报情况时数目上出了纰漏触怒了皇帝陛下,便被直接连同家属一起发配堪察加岛,财政大臣也被罚俸一年,若是此事不能让皇帝陛下满意,只怕又不知要掀起多大的波澜。
  “陛下息怒,尤素夫大人虽然在清河没有太大进展,但太平教的扩张势头已经被我们牢牢的压制住了,他们主要精锐也被我们牵制在了清河,只要假以时日,我们便可以光复北原和燕云。”这几句话连何知秋自己也觉得说服力欠缺,要想说服陛下不太可能,可是一时半刻间他也找不出合适的理由来为对方解脱,说实话,连他自己也觉得尤素夫在清河府纠缠这么长时间却没有一场像样的战役来交待有些说不过去。
  “假以时日?哼,是不是要等到朕闭上眼睛以后呢?”司徒明月脸色变得越发阴沉。
  “陛下!”何知秋一闻此言顿时惊得跪伏在地,汗流浃背,半天说不出话来。
  “罢了,罢了,何爱卿,与卿无干,你起来吧。”司徒明月无奈的长叹一声,招呼对方起身,自己却显得那么落寞萧索。
  沉默了一阵后,司徒明月这才又启口道:“何爱卿,既然清河府已经牵制了北方太平乱党的主要军队,为何北部军区不趁机向西推进收复燕云两府?”
  来了,终于来了,躲也躲不过去,何知秋心中一阵抽搐,这个问题实在是不好回答,稍不留意就会卷入一场有可能将自己乃至何氏一族烧得粉身碎骨的大火中去,只是陛下当面问起,自己却又该如何回答呢?
  “陛下,普尔人在北方边境陈兵数十万,虎视眈眈,北部军区也是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微臣估计普尔人也撑不了太久了,一旦他们收兵,我们便可……”何知秋咬紧牙关小心回答道,但在积危已久的皇帝陛下面前,尤其是那双锋利的目光如同刮刀一般在他面上游移,额际细密的冷汗暴露了他的心情。
  “嘿嘿,何爱卿,你也在朕面前打起马虎眼来了吗?”司徒明月脸色骤变,鼻腔里轻哼一声,“普尔人能有多大能耐朕清楚得很,用得着北部军区十四个陆军师团龟缩在那里半步不动?听说赵成怀对军务总署的命令一直抗拒不遵,他长有几个脑袋还是吃了熊心豹胆,竟敢对朕的命令也阳奉阴违?还是因为他仗着背后有人为他撑腰使劲呢?”
  阴恻恻的话语如同暴风骤雨猛然袭来,让胆战心惊的何知秋脸色顿时变成一片病态的苍白,整个书房内风雨跌宕,此时此刻,自负口若悬河的军务大臣脑子中竟找不出一句话来应对。
  “这个,这个,……”何知秋只觉得自己嘴里发干发苦,这是紧张过度的原因,他不知道是何人竟将这等机密之事报告给了陛下,虽然他并不奢望能够瞒过陛下,胆却没有想道竟会在这等情况下被突然提了出来。
  再次跪伏在地,不敢有片言只语,唯有叩头以示谢罪,何知秋知道这时候任何话都是多余,皇帝陛下早已洞察一切,自己的解释或者掩饰纯属多余。
  御书房内呼吸声可闻,何知秋强压住忐忑不安的悄悄抬起头,只见皇帝陛下神色迷惘中夹杂着无限痛苦,再无丝毫统领偌大帝国的模样。
  “孽障,孽障!我司徒明月前生造了什么孽,竟会生出这样几个逆子!”一口气跟不上来,发白的脸上顿时涌起一阵红潮,剧烈的咳嗽立即引来几名小太监,“滚出去,朕没叫你们这些奴才,竟敢私闯?!”
  几个小太监惊惶失措,赶紧抱头离开,好一阵后,司徒明月才算缓过气来,默默的闭上眼睛,痛苦不堪,是像问自己又像是问局促不安的军务大臣:“为什么?这些逆子难道非要把朕气死不可方才心安吗?”
  何知秋不敢插言,只能硬着头皮听着。
  “爱卿,你说朕一直不立储是否是一个错误?不然怎么会招来这么多风波?”良久,司徒明月才问了这么一句。
  “陛下,立储一事乃陛下家事,当由陛下自行裁定,不但微臣不敢妄言,所有外臣亦无进言之权。”心中一紧,何知秋全身一颤,赶紧回答道。
  “家事?皇家无家事这句话爱卿不也是常告诫朕吗?为何出尔反尔呢?”司徒明月心情似乎平静了许多,瞟了一眼对方问道。
第三十四节
狡谋
  一句话问得何知秋哑口无言,自己平素经常用来劝诫皇帝陛下的话突然被陛下用来反诘自己,让何知秋瞠目结舌无言以对。
  “爱卿为何不说话呢?朕在想,皇家事既是朕私事但也是事关帝国千秋命运的国事,爱卿身为朕之肱股,难道就没有一点意见给朕吗?”司徒明月没有再步步紧逼,只是淡淡的问道,语气显得格外平和。
  冷汗涔涔,何知秋犹豫半晌才呐呐道:“陛下,这等立储大事,陛下当自决最佳。若是陛下一定要问微臣,微臣只能说陛下几位皇子的有龙虎之姿,不分伯仲,皆可继承陛下大位。”
  “不分伯仲?爱卿,看来你是打定主意不肯为朕分忧了?难道朕就找不到一个知心之人为朕排忧解难?”喟然长叹一声,司徒明月似乎也明白对方的难处,摇摇头,疲倦的靠在椅背上无助的喃喃自语道。
  皇帝陛下凄凉无助的神情让军务大臣心中忍不住一阵剧震,这种情形也是何知秋几十年陪侍皇帝来少有见到的,老迈的身躯显得如此憔悴虚弱,仿佛风中残烛,随时有可能熄灭。几十年的君臣之情一下子涌入他心间,陛下对自己信任有加的一幕幕又浮现在眼前,自己真的就忍心装聋作哑不闻不问?该不该向陛下提出自己的看法呢?这个念头突然在何知秋脑海中冒了出来,明知道介入立储这等大事乃是历朝历代大臣最为忌讳之事。弄不好新皇登基便是兔死狗烹之局,但见到皇帝陛下这般情景,何知秋仍然不忍。
  “陛下现在龙马精神,无须太为这些事情操心。若是真有立储之意,现在也并不为迟。”话一出口,何知秋便觉后悔。此言一出,也许就是为自己套上一个永远挣不掉的绞索。
  “哦?”司徒明月眼中闪过一丝欣慰的神色。捋了捋颏下长须轻声问道:“依爱卿之见,朕百年之后,膝下诸子何人有继承朕之大业?”
  太和穴突突的跳动,早知道皇帝陛下会问到这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何知秋内心暗叹一声。咬了咬牙关道:
  “陛下,这个微臣不好置评。大殿下心思深远。三殿下沉稳过人,六殿下深藏不露,七殿下礼贤下士,九殿下聪敏睿智,陛下尽可择一定储。”
  “呵呵。爱卿还真是滴水不漏啊,朕这几个儿子都被你罗列齐备,那让朕作何选择呢?”司徒明月不满的皱皱眉,但表面上还是笑呵呵的问道。
  “这个要看陛下怎么看了,若是大殿下和三殿下眼下皆为监国,已初具从政经脸,六殿下这两年也有建树,七殿下深得帝国望族的支特,九殿下在朝野内外颇有人望,可以说各具优势,一切都要看陛下如何定夺了。”虽然被迫参与到这等事务中,何知秋还是小心翼翼的尽量不发表针对具体某人的意见。
  “哼,监国?看看朕这两个儿子在朕生病这几个月里监的什么国?除了为自己造势揽权外,他们还干了什么?我看只要朕一闭眼,只怕他两兄弟立即就要势成水火拔刀相向吧?老六这两年才算长醒,光凭他在朝上露两次脸,远远不足以服众;老七生就一副聪明脑瓜子却不思正道,仗着他母亲家族势力四处拉拢人缘,真以为朕看不见?老九表现还算差强人意,只是……,唉……”说到这儿,司徒明月忍不住长叹一声。
  皇帝陛下对自己几个儿子的评价可谓一针见血,何知秋这才发现其实皇帝陛下一点也不糊涂,几位皇子的表现无一不都在他眼中。不过陛下言语间流露出的似乎更倾向于九殿下司徒朗,但在未尽之言中却又隐藏着深深的担忧,何知秋能够理会到皇帝陛下的疑虑,九殿下固然最符合他的胃口,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九殿下却是几名皇子中最不适合的一个。
  大殿下和三殿下在帝国陆军中已经有了相当的根基,虽然经历了几次洗礼,但多年来打下的基础也非一两次清洗便可完全根除,尤其是像师团一级的军官更非简单的撤换就能解决问题,何况动作太大亦会影响到军队战斗力,这也是皇帝本人不愿意看到的。而六殿下平素看起来放荡不羁,但近一两年来在朝会上的表现已经让一干朝臣别目相看,其母亲出身五湖地区的贵族豪门,影响力在号称帝国粮仓的五湖地区举足轻重。七殿下不但人机灵活泛,而且其母系势力不但在江南和东海这帝国的两大富庶地区拥有强大的影响力,而且更与南面友邻米兰王国大贵族们相交莫逆,其潜势力更是不可小觑。
  九殿下在朝中虽然颇得人缘,但缺乏实际上的拥护派,许多大臣虽然看好他,但却并不认为他能够继承大宝之位,也就是说,缺乏坚定的支持而又具有实力的支持者。当然,要想让九殿下登上皇位,以皇帝陛下目前掌握着绝对大权的情况下并非不可能,但首先就需要彻底肃清大殿下和三殿下在帝国陆军中的势力,为防止以后有可能发生的兄弟反目打下基础,但这必然会在军队中造成大的动荡,以目前内有太平乱党侧卧外有诸强虎视这种情形,无异于自毁城墙,实为不智之举,这一点陛下也应该清楚,所以才会一直举棋不定。
  “陛下,您的意思是九殿下更适合……”见皇帝陛下的目光望向自己,何知秋试探着轻声问道。
  司徒明月面无表情,没有表态,而是吞下一颗宫廷秘藏的提神药九,然后才反问道:“爱卿怎么看?”
  既然皇帝陛下已有此意,何知秋也就不再沉默,沉声问道:“那陛下考虑过可能出现的问题吗?”
  长长吐出一口气,司徒明月的目光中也带着些许无奈:“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朕才一直不能下定决心,若是朕百年之后,他们兄弟几人反目成仇,甚至危及帝国存亡,那朕岂不成了千秋罪人,如何去见九泉之下的列是列宗?”
  “爱卿辅佐朕几十年,公忠体国,体察朕心,朕今日招爱卿来,也就是想让爱卿能为朕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来,无论选择朕哪一个儿子作为继承人,朕都不介意,但前提是决不能让他们几兄弟争位之事影响到帝国将来。朕的身体已经一日不如一日,朕也不清楚自己究竟还能熬多久,这件事情实在不能再耽搁下去,朕想听听爱卿的真心话。”面容沉肃的司徒明月终于说出了自己今日的意图。
  “陛下正值春秋鼎盛之时,何以出此不吉之言?”何知秋心中一阵悲苦,皇帝陛下身体状况一直不见明确好转,时好时坏,朝政也无法正常运转,不得已让大殿下和三殿下监国,但却并无实效,皇帝陛下的权威委实不是其他人能够代替,此时一听此言,更是心神动摇。
  “唔,爱卿不必多心,人难免一死,朕非神仙,自然也难逃此劫。朕现在身体还可以,你不必太过多虑,只是朕要趁朕还在之时,将这后事安排妥当,否则朕定难安枕。”司徒明月显得十分安然,显然是对此事看得十分平淡。
  听得司徒明月这般一说,何知秋方才定下心来,仔细考虑起皇帝陛下交付的任务。斟酌了半天,何知秋才启口道:“陛下,微臣本不当过问立储一事,但陛下既然信任微臣,微臣自当殚精竭虑竭尽所能。不过以微臣愚见,目前并非立储最佳时机,眼下风雨飘摇,时局动荡,外敌内外勾连,无论立哪一位皇子为储,只会徒增不安定因素,皆外上策。”
  司徒明月失望之色溢于言表,没想到对方亦是这种意见,但他还是振作精神问道:“那爱卿的意思是——”
  “微臣以为眼下不妨如此这般。”何知秋的声音渐渐小了下去,只有书房中二人可闻,司徒明月一边耐心的听着军务大臣的建议,一边微微点头,脸色也是渐变得开朗起来。
  “诸位皇子皆是天生贵胄,才智异于常人,相信定然能够让陛下您一个满意的结果,到那时,一切所作所为皆在陛下双眼之下拿握之中,陛下大可从容立储也不为迟,相信众巨下也会没有任何异议。”何知秋轻轻捋了捋自己领下的短须,眼中闪动着睿智的光芒,显然是对自己临时想出的方策甚是满意。
  “晤,爱卿之策果然高明,不过朕还需要好好布置一番,既然要扮戏就要扮像啊。”司徒明月心情豁然开朗,精神也一下子好了许多。
  “陛下,此言差矣,这并非扮戏,就算是戏,也只能算是假戏真做,至于各人的表现就看各人的水平所在了。”何知秋正色道。
  “嗯,朕明白了。”司徒明月也站起身来,走到窗前,窗外山水如画,何等悠然闲适的一副胜景,可他却不得不为烦心琐事操劳,好一阵后才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希望他们不要让朕太失望了。”
第三十五节
割肉
  “姐姐,看来咱们是被困在这里啦,一时半刻是走不了吧,也不知这禁什么时候解?”一身白衣素服的林月心淡淡的望着波光粼粼的池塘,悠闲的抛撒着鱼食入塘中,几百尾从中大陆引入的觅食锦鲤立即蜂拥而至,跃跃欲试的鱼耳不端翘首咂嘴,看上去甚为赏心悦目。
  斜倚在回廊栏柱旁专心致志看书的少女依然是薄巾蒙面,听得素服少女的话语,笑吟吟的抬起头曼声道:“嗯,我看恐怕是西北周边有什么战事发生,不过这几天看看这城里的居民表现似乎没有什么太多的变化,估计至少这庆阳城不会有什么危险吧?”
  “呵呵,姐姐,你也太小看李无锋了吧,号称帝国第一英雄,连不可一世的罗卑人都被他以弱击强打垮了,这会儿却让人打上门来,有些说不过去吧?”林月心没有回头,玉臂轻挥,一小把鱼食又引起塘中鱼儿一阵拥挤。
  “唔,这么说来,要打仗怕也是在这附近地区吧,都好几天了,也没有什么消息,《西北星报》不是号称西北消息最灵通的媒体吗,怎么也会没有一点消息?”索菲娅放下手中书卷,纤指拢了拢有些散乱的栗色秀发,随口问道。
  “噗哧”一笑,林月心回过头来,“姐姐,这可是打仗,打仗大概都是属于军事秘密吧,即便是报纸消息再灵通,听到一些风声也得过内政部门的新闻检查关才敢发布啊,这等敏感消息没有官方的批准一般是不允许发布的。《西北星报》再强不过是一家民办报刊,如何敢触犯这些禁忌?”
  “嗯,不过这《西北星报》似乎有些不一样啊,我看它上边又不少东西即便是拿到帝都的《每日快报》和《帝国新闻》上也不敢发表的,听说这份报纸很得庆阳地方政府支持的,但似乎它的胆子特别大,表现也并不太符合西北地方政府的口味呢。”索菲娅微微摇头,明显并不赞同对方的意见。
  “姐姐大概指的是前两天报纸上边抨击奴隶贸易的文章吧?”林月心冰雪聪明,闻弦歌而知雅意,一下就听出了对方的弦外之音。
  “嗯,”索菲娅也不隐瞒,“奴隶贸易在帝国虽然没有法律明文规定禁止,但亦从未获得批准,可实际上在帝国各地都十分普遍,我在帝都也知道帝都城内的奴隶贸易亦是十分兴盛,有不少商坊都是专门经营这个行业的,而且分工还相当细致,可见其中利润之高。能这般猖獗,这中间肯定脱不开有帝国那些达官贵人们的支持,否则这等伤天害理的事情为何得不到禁止?我看前两天的《西北星报》上那篇文章竟敢公然抨击奴隶贸易,这也并不算什么,帝都那些新闻媒体偶尔也会装装样写些不痛不痒的文章,但妹子你看到文章最后一段没有?这段话可不简单,含意颇深,隐隐约约直指帝国中央政府和西北地方政府有意放纵奴隶贸易,以至西北奴隶贸易的兴盛程度甚至超过了帝国内地其他郡府,这等明显攻击西北地方政府政策的言词居然能够在西北第一大报刊上发表,这怕是有些少见吧?”
  “哦?”林月心一双柳叶眉微微一挑,似乎也有些惊讶,随即思索起来这中间的关节,“不会啊,我听说西北虽然也未禁止奴隶贸易,但那李无锋好像对奴隶贸易也并不感冒,这西北奴隶贸易兴盛应该得益于这里的独到的地理位置以及频繁的战乱吧,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应该没有太多关联啊?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妹子也别想太多了,西北这个地方本来就和帝国其他地方不太一样,这也不值得大惊小怪,李无锋身上本来就充满了迷,到现在也没听说过这位帝国的封疆大吏青年时代的履历,按理说这些情况应该早就被人耳熟目详了,但却并无人清楚,这一点也很让人奇怪啊。”索菲娅见对方一脸沉思之色,甚至连阳光直射到了身际都没有发觉,笑着劝解道:“也许李无锋心胸宽广,喜欢开门纳谏,鼓励大家多献言献策呢?”
  这是庆阳府最具规模的客栈之一——如归客栈,各怀心思的林月心进入庆阳府城后最终选择了环境幽雅但价格不菲的这里,整个西北戒严,让二女都找到一个借口可以逗留庆阳,借以观察了解李无锋治下的西北首府庆阳。
  几天下来,无论是林月心还是索菲娅都被庆阳表现出来的生机勃发情形吸引住了,尽管是戒严期间,除了出入城必须有特别手续方可外,其余一切似乎并未受到太大影响,反倒是像旅店客栈、风月场所等服务行业更加繁盛,只入不出让许多客商被迫像二女一般逗留在庆阳,造成了这些服务行业一时间畸形繁荣。
  虽然观察的角度各不相同,林月心着重观察的是庆阳的工商业发展、招商引资、城市建设以及地方政府的办事效率,而索菲娅则更倾向于了解庆阳城中居民成分构成、百姓民心向背、社会事务(比如宗教)以及社会治安状况等,军事方面是二女都比较关注的方面,只可惜军事目标森严的戒备以及严格的限制措施让二女都未能在这方面一窥虚实,只能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
  庆阳的独特魅力让二女都大为震惊,感慨沉醉于其中。这是一座充满活力方兴未艾的城市,一切都处在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过程中,来自大陆各地的移民和本地居民联手创造出了这样一颗熠熠闪光的新星。大量的移民带来充足的劳动力,再加上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辅之以优惠的税收条件使得帝国各地资金大量涌入,让庆阳的工商业迅速崛起。蒸蒸日上的经济又反过来吸引了更多的资金和熟练劳动力,再加之四周交通条件迅速改善,农业的逐步发展,地方政府的廉洁高效,社会治安持续好转,这一切都促使庆阳各方面的发展相互促进,也成就了二女今时所见到的庆阳城。
  索菲娅的安慰并没有让林月心放弃思索,她也觉得有些不解,无论是什么媒体,若是走上与官府对抗之路,那无论它有多么强的后盾,其结局也只会落得个烟消云散,这《西北星报》既然深得西北地方政府的支持,如何会公然挑衅官府权威呢?官府再开明也不会容忍这种事情的发生,尤其是这种直接针对地方政府政策的挑衅,除非这背后有什么其他阴谋。
  就在二女还在为《西北星报》上的文章疑惑不解时,同在一城内的西北郡行政署府内,二人却是相谈甚欢。
  “莫伦,你这方法效果相当不错啊,嗯,那个记者的文笔也相当犀利,我想又有好多人夜不能眠了吧?哈哈。”满脸欢容的男子自然就是西北行政署署长萧唐,不知道什么事情令他如此兴奋。
  “嘿嘿,萧兄,不知你看后面的后续报道没有?呵呵,那可是一篇比一篇来得深刻,一篇比一篇来得详实,公众的兴趣都已经被调动起来了,我已经派人下去收集了一下反应,相当强烈啊,我这里已经接到不少开明士绅的书面建议,要求我们取缔奴隶贸易,尤其是身为西北首府的庆阳更是应该做到前面。”肥胖男子一脸奸笑,一双眼睛笑起来几乎眯成一条缝,扁平的鼻子下边两撇小胡子抖动不已,看上去说不出的滑稽,不用说这人就是庆阳城守莫伦。
  “嗯,很好,还需要再造造声势,我已经派人通知穆浩然让他再北吕宋也依葫芦画瓢,照此办理,把北吕宋的火也点起来,北吕宋的反奴隶贸易势力可不小,只需稍稍加把劲,嘿嘿,那反应恐怕比西北还强烈呢。”萧唐满意的点点头,状甚欢愉。
  “放心,萧兄,搞这个,莫伦最拿手,早就看那帮子奴隶贩子不顺眼了,这回一定得好好收拾收拾他们。”莫伦洋洋得意的应道。
  “嗯,但别过火了,别真的公众都要求禁绝奴隶贸易了,那可就违背李大人的初衷了。”萧唐一边点头,一边也提醒道。
  “唉,这等又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的事情也只有咱家李大人想得出来,他倒拍拍屁股走人了,当坏人的就只有咱们这些苦命人了。”听得萧唐这般一说,莫伦脸苦了下来,长吁短叹。
  “哼哼,你钱包又嫌鼓了?小心这话传到大人耳中,只怕诽谤上司的罪名又得让你破费不少才能让大人满意吧?”萧唐摇摇头苦笑道,这个家伙,也只有他才敢用如此话语评价李大人,换了其他人,只怕借两个胆也不敢如此放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5/5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