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美人志(校对)第2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4/510

  虽然场中心一片欢歌劲舞,但巨大的喧闹声却无法压住无锋那浑厚低沉的声音,无论是坐在他左边的纳什特、古儿素甫,还是坐在他右首的木棉和石流两位高岳族长老,都被无锋这一席话所震动了。
  “大人,您认为我们草原民族的路应该如何走呢?”古儿素甫终于打破了沉寂,他已经意识到无锋这番话的用意,立时跟上问道。
  “应该说每一个民族的发展之路都有着各自的特色,但却离不开历史的潮流所向,草原民族已经在腾格里草原上生活了千年之久,聚合也罢,兴衰也罢,但据我观察和了解,草原民族始终未能在文明程度上能够超越甚至追上过农耕民族,但草原民族却依然顽强的生存下来,并且在对农耕民族的战争中一样取得了许多优势,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无锋的这句话问出了古儿素甫和纳什特的心中话,虽然李无锋在屡次对草原诸部的战争中都取得了胜利,而且还打败了腾格里草原传统两强之一——罗卑人,但这并不能代表农耕民族就改变了这一结局,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的胜利并不是简单两三次战争就能证明的。游牧民族在千百年来的风风雨雨中,打败农耕民族无数次,但始终未能真正意义上的打败过哪一个农耕民族就是同样的道理。
  “这其中有很多原因,简单归纳有几条,第一是地域原因,农耕民族建立的国家即使在最极盛时候也未曾想要过真正征服游牧民族,因为在他们的当权者看来,打败就足够了,游牧民族的栖息地对他们来说实在太远了。第二自然是战争的后勤补给原因,由于战线的漫长,许多时候农耕民族取得了优势,打由于战线拖长,后勤补给限制了军队战斗力,使得许多时候功亏一篑,而游牧民族可以凭借他们强大的机动能力和民族特有的忍耐力及生活方式来克服这一点,所以往往许多时候农耕民族占尽先机在最后却落得失败。”
  “当然这只是最基本的两个原因,真正根源还在于两种民族的在各方面的互不了解互不兼容,使得民族之间的敌对情绪始终无法消除。但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这一切却在悄悄了发生着改变。”无锋经过充分酝酿的话语娓娓道来。
  “哦?还请大人明示。”众人的目光都落在了无锋身上,包括高岳族的两位长老以及坐在后侧的求尔人和柏因人的代表也都竖起了耳朵想听一听这位传奇人物的高远之见。
  “这就是工商业兴起带来的改变!”无锋的话简短有力。
  “工商业?!”各族的头人代表一时间都无法领会到无锋话语中的含义。
  “是的,是工商业带来的变化。诸位可以想一想,近二十年来,随着道路的不断延伸,交通工具的日趋发达,原来没有路的地方通了大路,原来不能通行的两轮、四轮马车可以轻松直趋内陆深处,水路的运输业更是发展迅速,船越造越大,载货量越来越大,船速越来越快,新闻传播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这些都是工商业兴起带来的改变。当这些改变一点一滴的浸润到了各个民族广大民众生活深处的时候,这些人也会逐渐发现原来世界是这么精彩,原来生活也可以如此美好。向往美好生活是一个人不可泯灭的天性,当整个民族向往更美好的生活欲望被点燃时,谁如果想去阻挡,必将被碾得粉碎!”
  “大家想一想,过去族中有多少人见识享用过绸缎、瓷器、玻璃、茶叶、咖啡、呢绒、棉布、马车、书籍、艺术品,又有多少人能够享用得上?而现在呢,工商业的发展给百姓们生活带来的好处已经给人们打上了深深烙印,不但各族的中上阶层开始享受这些变化带来的方便和好处,中下阶层一样渐渐感受到美好生活并不是虚无飘渺,通过自己的勤劳,通过自己的奋斗,养羊、牧马、编织、伐木、务农、务工、经商、当兵、从政,一切的一切,都可以通过劳动和努力来实现,生活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你们说现在有谁能够阻挡这种历史潮流轰然向前?”
  极负煽动力的口才将无锋想要表达的意图展露无遗,一干人都被无锋所说的事情所折服了。是啊,无论是在座的哪个民族,你若要求那些上层贵族们回到二十年前或者十年前甚至三年前那种生活,谁都不会愿意,即便是那些中下层的小牧主和牧民们一样心安理得享用着这些变化带来的好处,人都是有劣根性的,如果一直是那样,也许不会怎么,但一旦过惯了好日子,再要让他回到过去的苦日子,只怕这个民族的头人也就真的需要换人了。
  见众人脸上都露出深思的表情,无锋也就有意识的停顿了一阵,好让众人有一个消化自己话语的缓冲期,台下的歌舞依然狂热火爆,精彩纷呈,但开间里的人似乎没有人再有兴趣望那里一眼,都陷入了某种沉思状态。
  “大人,您还是没有说明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才是最明智的选择呢?”古儿素甫有意配合着无锋,引导着众人的思路,连无锋也不得不佩服这个家伙果然是一个天生配角的料。
  “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与其我们被动的等待着历史潮流改变我们,不如勇敢的迎上去驾驭历史潮流,只有站在历史潮头的最高处,你才可以真正纵观全局,高屋建瓴,把握住历史发展的方向,只有这样才能使你和你的族人在历史大潮的撞击中为自己的民族争取到更大的利益,而如果你无法做到这一点,那你和你的族人也只能被动的在这动乱纷纭的潮流漩涡中挣扎沉浮,稍有不慎,就会坠入深渊,成为自己民族罪人。”跌宕起伏的语气让众人再一次感受到身为西北军政节度使的李无锋大人的苦心。
  “现在我们大西北已经在东大陆的版图上占据着相当优势,罗卑人已经衰落,我们暂不必说,东方,帝国内陆群雄并起,只要我们愿意加入这场棋局,不少人已经愿意为我们提供让大家难以想象的丰厚回报;南方,富饶繁华的安第斯大平原等待着我们去征服,孱弱的安第斯人根本就不配独占如此豪华的粮仓,我们将去创造另一个北吕宋奇迹!”
第二十六节
战车
  “西南方,印德安人的富庶和奢侈毋庸我多说,我可以毫不掩饰的告诉大家,仅仅去年我在旁遮人那里一次小小的打猎,我就从那里得到了相当于西北全郡三年财政收入的大丰收,光黄金就装了整整五车啊,那幅场景,我一辈子也难以忘怀!再往西还有更加辽阔广褒的西大陆,那里拥有的黄金和白银足以将真整个乌兰湖填满!只要我们有了这些,我们完全可以创造一个属于我们的世界!我们还在等待什么?”
  原本是希望无锋能够为大家指明前进的道路,在不知不觉间却被无锋一番煽动,变成了“满口荒唐言,一纸强盗书”(《我在皇帝身边的日子》——莫伦),难以压抑的低沉吼声在一干完全被黄金和白银烧红了眼睛和心灵的人们胸膛中直欲喷薄而出。
  “愿听大人调遣!”“愿为大人效劳!”“请大人尽管吩咐!”“誓死追随大人!”一连串的誓言从一干首领代表们口中连窜滚出,沸腾的热血和对眼前这为近乎于战神一般的传奇人物的盲目崇拜让在场几乎所有人都被美好前景所吸引。
  当然这在场当中的人自然也有头脑冷静者,那个一直畏缩在角落的莫伦城守大人便在旁边不屑的以像看傻子一般的目光偷窥着这些人,“愚蠢的人啊,美好前景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要想收获黄金,必先付出鲜血,连这句草原谚语都没听过么?”,只不过这句话他也只能在内心深处嘀咕一下,表面神色却是半点不敢表露出来,此时此刻,也没有人注意到他。
  双手虚抬,示意激动的人们安静下来,无锋脸上也浮动着兴奋的光芒,不知道是被自己的话语所感动,还是看到一干人成功的被自己拉上了战车而激动,“诸位,前景是美好的,但我们却不能大意,一切都需要周全的准备和慎密的布署作后盾,否则以上所说皆是镜中花水中月。”见一干人热情有所缓解,无锋这才继续往下说:“我想这次盛会的目的就是要激发我们西北各族团结一致激扬奋发的斗志,不能满足于眼下这一点点取得的成果,世界无限,我们的欲望也将无限,只有永不停息的追求,才能达到真正我们所追求的极至!”
  这就是被西大陆史学界称之为“霸王之誓”的讲话,某个记忆力超群的人将无锋这篇声情并茂的讲话原封不动的记录下来,在帝国建立之后以高价卖给了帝国国立档案馆,而在解密前,他又在更高的价格下悄悄将原稿卖给了西大陆最大最完善的资料机构——海德堡大学图书馆,引发涉及两大陆的著名著作权官司。
  热血沸腾之后,所有人都在考虑加入这辆战车所需要付出的代价以及可以获取的收益,这其中莫特、图布两族和高岳人已经无需无锋在作任何动员,已经和西北逐渐融为一体的利益共享让他们既没有选择,也无从选择,他们只知道跟着李无锋就可以获取丰厚回报,而一旦李无锋失势,只怕这些好日子就会化为泡影,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无锋的一番话不过是提高他们内心的欲望度罢了。
  而柏因人、求尔人则不得不慎重考虑这件事情,李无锋的设想和叫嚣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现实之上的,他的文治武功已经毋须任何东西来证明,摆在面前的无数事实证明了这一点。从印德安获取的利益他们早有所耳闻,只知道所获甚丰,连一贯吝啬的萧唐在此后也魄力的大方起来,由此可见李无锋所说非假,北吕宋的巨变也让早些时候参观的各族头人代表叹为观止,仅仅几年间一个荒凉偏僻的地区竟然崛起如斯,这中间除了政策的扶持和资金的涌入,难道与李无锋整个领头人无关?傻子也清楚这一点。
  在与莫特、图布和高岳三族的头领和权力人士们的秘密商谈后,无锋获得了他们无条件的全力支持,莫特、图布两族的战斗力量将可以不受限制运用于大陆任何地方,而且还将在补充上得到两族的全力配合合支持,只要李无锋觉得需要;而高岳人作为无锋最早最忠实的盟友,他们更是义不容辞,两个首领以及来自远方的高岳代表一致认为高岳人可以在李无锋麾下发挥更大的作用,尤其是在帝国天南郡、缅地以及中南吕宋甚至帕沙地区的高岳代表都表示他们渴望能为无锋建功立业,只求无锋能够给予他们以充分的机会。
  原本一直与西北保持着一定距离的求尔人和柏因人也在这次演讲和随后下来的密谈中态度变得更为积极合作。求尔人表示愿意按照无锋的要求组建一支不低于两万五千人的部队,供李无锋驱策,其中骑兵一万人,弓箭手一万五千人。生活在腾格里草原最北方的求尔人并不完全是游牧为生,他们中相当一部分是依靠在靠近北令海的大森林中狩猎为生,千百年来的狩猎习惯是他们成为最为杰出的强弓手代表,他们的强弓均用产于北部森林中的一种灌木杆制成,弓弦则用产于北令海中的海蛟筋鞣制而成,不但弹性极佳,而且耐久度极高。这些经过训练的箭手射出的弓箭不但射速较普通弓箭兵更快,而且精度极高,更为难得的是他们的射程都较普通箭手的高出近五十米!
  柏因人派来的代表是朵尔部落酋长陀勒密的心腹,他主动向无锋表达了柏因人愿意为无锋提供更大武力支持,比如三万人以上的步兵以及更多的独角兽。无锋也在商谈中表达了他对陀勒密的谢意,不过他也表示鉴于朵尔部落也在承受着卡曼人的巨大压力,他更希望能将这支武力用于朵尔部落自身的防御,至于独角兽的提供,这方面无锋则表示欢迎。无锋的委婉谢意让柏因人代表甚是吃惊,他无法理解为什么对方会婉拒自己一方的好意,在他看来,难道是自己一方的诚意还不够?付出还不够多?想到加入李无锋一方可以享受到的种种丰厚回报,他也有些心急,但自己酋长授予他的全权力却又只有如此大,这让他心急如焚。
  其实无锋也并非柏因人代表想象中的那般贪婪,他考虑的是让柏因人能够在卡曼人后方为自己发挥更大的牵制作用,但从柏因人代表的角度来看,在后方骚扰牵制所获得的功劳如何能与在李无锋亲自指挥下的战场直接拼搏想比,这意味着将来分享胜利果实的时候也很有可能受到其他参与人的诟病,所以他未等和平大会结束,便匆匆踏上了返回马斯顿荒原的归途,他需要在最短时间内向自己的主子当面汇报并提出自己的建议,获得授权后再在最快时间内重新来西北。
  这次大会拿无锋的话来说,是一次胜利的大会,团结的大会,不但成功的聚合了各族民心,而且还让各族首领代表们看到了西北的发展奇迹和前景,极大的增强了他们的信心,使他们“为李无锋卖命的热情更是成倍高涨”(卡曼帝国某外交人士语),这种会议也逐渐成为一种开端,成为无锋笼络各族人士和提升自信心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将来漫长的帝国发展史中,这种会议作为一种成功典范被屡屡使用,而且屡屡奏效。
  会议一结束,西北军务参谋联席会议便发布命令,将图布自治军由五个万骑队增加到七个万骑队,这让图布人又惊又喜的同时,也让莫特人也是嫉妒几分,高岳人更是大批涌入亟待补充兵力的各个部队,西北军务参谋联席会议和西北战备署已经联合下令,高岳人加入西北陆军可以不再按照自己民族进行统一分配,可以由部队长官按照部队番号任意配制安排,以适应将来越来越紧急的战争需要。
  巨大的战争绞盘已经越绞越紧,谁也不知道这一次散发出来的能量将会有多大。随着腾格里草原战事的结束,除了依据条约在乌兰集保留了一个腾格里军团一个师团外,腾格里军团重新回到了驻军总部——楼兰城,第三重骑兵师团已经在西北军务参谋本部的命令下东调天水,另外一个师团则驻防火花集,两个师团驻防楼兰和高昌;北吕宋军团则全部返回了自己防区,一个师团驻防双堆,两个师团驻防火山口,还有两个师团驻防维托,这让无锋心中也放下了许多。
  虽然吕宋还没有摆出战争姿态,但无锋却丝毫不敢懈怠,军事情报局和西北情报署在吕宋的人员已经比以前增加了三倍,一旦吕宋人有战争准备的倾向,情报系统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进行预警。没有战争准备的战争是不可能的,每一个国家都是如此,无锋坚信这个道理,只要卡住对方这一点,无锋相信能够准备的把握住对方的脉搏。
第二十七节
转变
  参加会议的所有人都注意到在这次西北政府高层几乎无一缺席的民族团结和平大会却缺少了一个重量级人物,那就是西北外交事务署署长苏秦。在与会几天中,代替苏秦接见并和各族代表商谈有关外交联络方面事务的是他的助手王缭。这让许多人产生了不少想法,甚至有人还以为是不是苏秦失势。
  其实苏秦早在会议召开的几天前就离开了庆阳,踏上前往西斯罗帝国首都棱斯克的路程。他这一次行程是在于无锋进行慎重商量后才决定的,这其中甚至还涉及到外交走向的重大变化,所以事情十分机密,即便是在西北也只有无锋、萧唐、凌天放以及王缭等寥寥几人知晓。
  在接到安琪儿从帝都传来的信息后,无锋不失时机的向西斯罗帝国表达了可以与西斯罗帝国一方就有关事宜进行商谈,这让一直苦于无法接触到西北高层的西斯罗帝国驻西北外交专员大喜过望,并迅速向自己国内传递了这一重大外交进展。很快西斯罗帝国就授权他们在西北的外交专员以西斯罗帝国外交事务部名义邀请西北外交事务署署长苏秦访问西斯罗帝国,当然这是一次秘密访问。
  面对北方这个强邻抛过来的橄榄枝,无锋和苏秦在结合自己一方获得的情报证实了西斯罗帝国对外政策将会出现相当大的调整。
  西斯罗帝国今年不但面临着重大的灾荒压力,而且在上一次的皇位危机中表现不佳的首相已经下台,取而代之的是皇帝菲力五世的心腹,原财政大臣波卡宁斯基公爵,而在皇位危机中有所牵连的梅卡多亲王以及他的心腹纽伦堡军事指挥官基德曼将军都已经受到严厉训斥,基德曼被调职到北方的一个偏僻要塞担任指挥官,而波卡宁斯基的老朋友霍尔子爵则担任了南部重镇纽伦堡的军事指挥官。
  新上任的首相波卡宁斯基公爵出身西斯罗帝国贵族世家,精于财务,擅长理财,是帝国皇帝菲力五世自小一起长大的密友,他的政治倾向反映在治国策略上就是主张收缩军力,集中力量发展自己国家经济,逐步壮大自己国家实力,反对轻易对外用兵,这与帝国前一任首相的政策有着显著区别,而且他也反对过分依赖外来势力,主张保持西斯罗帝国政策的相对独立性,这一点在对卡曼帝国的要求结盟的倾向性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在西斯罗帝国菲力五世前一段患病未能上朝理政期间,波卡宁斯基逐渐取代了已经失宠于菲力五世的前任首相,当梅卡多亲王企图在自己兄长菲力五世患病其期间独揽大权造成的皇位危机成功平息后,康复的菲力五世立即任命了在这次危机中表现良好的密友担任首相,而梅卡多亲王和基德曼擅自南下攻击西北甘兰要塞也使得菲力五世大为不满,决心给予严惩。
  这些消息使得原本打算采取军事措施给予西斯罗帝国一定教训的无锋重新考虑与西斯罗帝国的关系问题,尤其是在无锋准备进军中原的时候,如果能够将与西斯罗帝国的关系作一个准确的定位,这将有利于自己在东线的攻略。
  所以经过一番紧急协商后,苏秦接受了西斯罗帝国外交事务署的邀请,秘密从庆阳出发经纽伦堡前往西斯罗帝国。
  夜深人静,棱斯克城内土伦宫内皇帝陛下书房内的灯光依然通明,窗棂上映射出两道人影,卫士们持戈握戟,依然精神抖擞的站列在岗哨上,已经两个小时了,首相大人依然还没有从皇帝陛下的书房中出来,这让卫士们十分惊讶,皇帝陛下很少与人商谈政务到深夜,在病愈后更是从未有过,今天看来是一个例外。
  “波尔,明天李无锋的外交总管就要到棱斯克了,我们这边准备好没有?”菲力五世红润的脸膛神采奕奕,显示出他的身体已经完全康复,他亲昵的用儿时的称呼招呼着现在已经贵为一国之宰的波卡宁斯基公爵。
  “嗯,陛下放心,我想李无锋也不想在这种时候与我们关系搞得太僵,只要我们对基德曼擅自进攻甘兰要塞作出一个让他们能够下台阶的解释。他现在的目光是盯在唐河帝国国内,没有多少心思管我们这边。”波卡宁斯基公爵一张圆脸上泛起自信的笑容。
  “朕倒是有些担心李无锋阳奉阴违,唆使那莫特人和图布人劫掠我们西部地区,你也看见了,现在西部的那些个家伙们对帝国的防务相当不满,认为帝国的军事重心都放在了南部对外和北部的抵御柏因人上,而忽视了他们的利益,上一次朝会上,已经有人提出来修正目前的战略政策,改变我们目前的战略态势,朕的压力也很大啊。”菲力五世轻轻叹了一口气。
  “陛下不必太过焦虑,其实即使陛下不说,臣也在考虑也许真是该修正帝国前期的对外政策了。”波卡宁斯基斟酌了一下才道。
  “哦?说来听听。”菲力五世一下子来了兴趣。
  “臣觉得我们原来过分看重于领土的扩张了,尤其是向南。这么多年来,劳民伤财,耗费帝国无数金钱粮秣,但换来的是什么?寸土未得!而帝国国力本来就不够维持这样频繁的战争,一旦收成不好,遭遇天灾,不但财政捉襟见肘,而且立时会引发国内民众的不满。我们国内有些人眼红卡曼人占领了捷洛克北部,而且又夺下了嘉峪关,便一味效仿卡曼人,扩军备战,但他们却忽略了一点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卡曼人这二十年来经济稳步发展,农业几乎没有遭受过什么巨大的天灾,即使遇上几次天时不好,但卡曼人花费巨资修建的灌溉和防洪设施也起到了很大作用,避免了农业的大面积歉收。而我们呢?一遇天灾,便手脚无措,不是自己勒紧裤腰带,就是向卡曼人举债,而卡曼人则要用我们的士兵鲜血和生命来偿还!这种状况已经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波卡宁斯基的声音渐渐高了起来。
  “继续,波尔。”菲力五世面无表情。
  “看看我们自己,每遇丰收年,便想法还债或者扩军打仗,一遇灾年,便又重复举债或者削减其他开支,这样一来,长期积累下来,国力如何能够得到提高?如何能够应付得了一场上规模的大仗?!”波卡宁斯基知道自己老友的脾气,既然坐上了这个位置,他就需要把有些话挑明,“在臣看来,有些人借口扩军打仗,其实饱含着太多个人私心,目的不外乎就是想扩大自己的权势和威望,但适得其反,每一次战争总是损兵折将,除了恶化同周边邻居的关系外,我没有看到任何哪怕一丁点儿给帝国带来的好处!”
  波卡宁斯基的话击中了一直沉默倾听的菲力五世的痛处,他知道自己的唯一的儿子性格有些懦弱,并不很适合皇帝这一角色,他也在努力改变这一点,自己的兄弟心里打的什么心思他也清楚,希望自己在百年之后能将皇位传给他,但皇太子毕竟是自己的儿子,他根本不想把皇位传给除了自己儿子以外的任何人,任何其他企图和想法都是他不能容忍的。
  选取波卡宁斯基公爵作为新一任首相就是为了贯彻自己的这一意图,当然在这种时候,菲力五世不可能作任何表示,他只能阴沉着脸不做声。
  “陛下也看见了,莫特人是我们的宿敌,一直以来骚扰我们西部地区,可是就是这个莫特人为什么会在这短短的几年间就臣服于才到西北多久的李无锋脚下?而我们屡次征伐却毫无建树,陛下您觉得这是什么原因呢?”波卡宁斯基脸上掠过一丝嫉妒的神色。
  “那波尔你认为呢?”菲力五世没有回答,但一抹不甘却落在了对方眼中。
  “有人说那是李无锋运气好,正好一仗就把罗卑人和莫特人的联军打败了,天底下哪来那么多好的运气?好运气为什么从来没有落到我们西斯罗人的头上呢?”波卡宁斯基的话已经隐含不屑,“无他,就是李无锋把重心放在了重建西北经济上,在短短几年间就取得了让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据臣获得统计数据,仅庆阳一府在两年间人口就从不足二十万上升到一百万以上,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奇迹?如果没有李无锋全心全意扑在发展经济上,就算唐河帝国给他再多的财政支援,他现在也不可能承担得起如此庞大的军队,那几十万大军光士兵和军官的薪俸就足以让李无锋破产十次有余!”
  书房里出现了短暂的沉寂,菲力五世在仔细思索这自己密友的见解,而波卡宁斯基则在酝酿下面的话该如何说才能使皇帝陛下接受自己的主张。
第二十八节
泸江烽火
  “依你之见,我们目前应该削减军事开支,减少军队,全力放在发展经济上?”菲力五世一阵思索后看上去是接受了自己密友兼新任首相的意见。
  “减少军队臣觉得暂时不必,毕竟我们北方还有未曾臣服的柏因蛮族,而且帝国作为东大陆一个军事强国,此时削减兵力也会有损于帝国形象,臣只是认为帝国完全可以不打那些没有必要打而又毫无价值的仗,而着重加强军队日常训练,就足以节省大笔开支,在今后的几年间效仿李无锋治下的西北,把重心转移到发展经济上,以我们帝国的富饶和底子,难道我们还比不上一个李无锋治下的西北郡?”波卡宁斯基将深思熟虑后的建议提出。
  “如果莫特任死性不改,再次进犯我们西部呢?”这是菲力五世一直担心的问题。
  “这正是臣准备在这次与苏秦谈判需要解决的问题。不过以臣之见,只要我们能够说服李无锋约束莫特人和图布人,这些都应该不是问题,当然这需要我们也作出一些让步。”波卡宁斯基十分自信。
  “唔,可是那些游牧蛮族会这么老老实实的听李无锋的话么?”看来菲力五世是被莫特人的袭扰伤透了心,对这个问题始终不太放心。
  “陛下,我方才还漏了一点,莫特人和图布人之所以臣服于李无锋脚下,并不完全是李无锋的军事实力完全压制的结果,更重要的一点是无论是莫特人和图布人都已经在经济上完全被西北同化和控制了,整个莫特和图布族都已经融入了西北这个强大而又充满活力的经济圈,他们的族人已经习惯于将自己出产的牲畜和其他其他货物卖给西北商人,而再从西北商人那里获取丰富远远超过以前任何时候的各种西北商品,他们已经无法适应失去西北这个中转环节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您说莫特人和图布人能不唯李无锋马首是瞻么?”波卡宁斯基认为这一点才是西北战胜并控制住这两族最重要的因素。
  沉默良久,菲力五世沉重的站起身,拍拍自己首相的肩膀,颇有些遗憾的说道:“也许你说得对,我们需要一个发展的良好环境,但我们耽误了太多的发展时机,我们不能再耽搁下去,就按你的意见去办,只要能够唯我们赢得一段时间的和平环境,即使我们作些让步,也是可以容忍的。”
  “陛下也不必太担心,李无锋既然想掺和到唐河帝国中原地区的混战中去,短时间内他也不会与我们有多少直接的利益冲突,他介入中原也不是一两年就能见出个分晓来的,我们正好可以获得一个缓冲期来休整,只要我们把国力恢复并发展起来,莫特人也好,柏因人也好,唐河人也好,只要有了实力,许多事情也许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复杂和困难!”波卡宁斯基也站起身来挺起并不厚实的胸膛昂然道。
  初秋的关西格外美丽,丰收完毕的稻田中一堆堆草垛随处可见,农忙结束的农夫农妇们终于迎来了一个难得的休闲季节,这段时间也许是以农作为生的农民们最为清闲的一段时间,一直到祭春,他们可以成天呆在茶馆里、树林中、河沟边纳凉休息,打牌搞些小赌博,预备役士兵一般也在这段时间进行操练,少数勤劳者则趁着这段时间开始经营小生意,粮食买卖、酿酒、做木工、修建房屋、买卖小百货这些是乡村里最为常见的生意,也成为一些农民赚取额外收入的最佳时节。
  “总攻时间下来了!”一名军官兴冲冲的冲进指挥所挥舞着手大声吼道。
  “什么时候?”
  “今晚么?还是明早?”
  “可把老子等烦了,再不松活松活,人都要憋出病来了。”
  指挥所里立时像炸了锅,热闹了起来。原本都懒洋洋的军官们都一下子精神了起来,纷纷围住冲进指挥所的军官。
  “大概就在今晚,刚才我碰见我一个熟人,他在军团指挥部任高级参谋,听他说,刚接到快马传来的急报,听说三江那边先动手了,不知道是不是马其汗人先与林家那边打起来了,现在总指挥所正在召集个师团师团长开会,我回来的时候看见师团长正和幕僚长忙着上马去指挥所,估计是去领受命令了,看来咱们师团排在第一线。”喘着粗气的军官忙着解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4/5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