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美人志(校对)第2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2/510

  “崔大人,既然此次来了咱们印德安,好歹也得多呆一段时间,让我们尽尽地主之谊,崔大人也好尽情领略一下我们印德安的风光才是。”灌下了不少酒,双方说话都显得放开了许多,尤其是印德安一方的官员们更是十分放松,提克人的威胁已经远去,一个多月来的紧张焦虑疲倦在这一刻都可以丢在脑后,有了唐河人的支持,雅库安人也不得不三思而后行,当然这需要下一步行事来解决这个问题。说话的饰内政情报大臣克列弗,说实话,他这也一个多月中一直处于心力憔悴当中,一旦前线真的失利而唐河人又没有能力挽狂澜,那自己真的就会成为众矢之的,自己外侄作为肇事者只怕还会连累整个家族。
  “呵呵,克列弗大人,崔某也很流连这印德安的绮丽风光,但大人你觉得此时此刻是领略风光的时候么?”崔文秀挥手示意身旁伺候的女郎让开,斜睨了一眼有些忐忑不安的印德安一干大臣,借着酒意道:“提克人力量不弱啊,我们的南线大军突袭居然未能击溃提克人的预备军,提克人表现得很出色,这一次击败提克人东线大军也是有一定运气在其中,如果提克人的骑兵力量更强大一些,只怕我们也未必能躺在这里饮酒休息了。何况提克西线大军元气未伤,加上仍然拥有相当力量的预备军,他们仍然随时具备北进的能力,而贵方目前似乎已经没有多少力量来应对啊。诸位大人现在的精力应该是放在尽快整编军队,重新组建武力,确保贵方的安全不受外来势力的威胁才对,作为盟友,我想我们已经做到了我们应该做的,相信诸位大人能够理解我们的难处。”
  国务大臣和内政情报大臣交换了一下喜忧参半的眼色,听崔文秀的口气似乎西北军不打算在印德安境内逗留,难道他们真的尽了所谓盟友义务后拔腿就走?但是这个时候唐河人真的一下子撤离了印德安将会引发什么状况可想而知,即便是要让唐河人走也绝不是这个时候。
  似乎看出了夏尔玛和克列弗心中所想,崔文秀装出一副醺醺然的模样瞪着坐在一旁的肥胖贵族道:“奥兰多大人,这一仗我们西北军损失极大,我们虽然是你们海德拉巴人的盟友,但士兵们的抚恤金,武器箭矢和各类物资的消耗,战马的损失,都相当大,我希望奥兰多大人能够尽快替我们考虑一下。”
  听得崔文秀这种话语一出,夏尔玛和克列弗心中同时一沉,难道西北军真的不打算帮助自己一方收复西部两行省?如果真的放手不管,只怕不但雅库安人会得寸进尺,就连提克人只怕也马上就会卷土重来,这如何使得?坐在三人旁边的另一名肥胖老年贵族更是大急,忍不住一下子推开身旁的女郎嚷道:“崔大人,难道你们真的马上就要离开吗?可是雅库安人还占着米洛和帕梅两个行省啊,那可是我们米什人的聚居区啊,您无论如何也得想办法替我们作主啊。”
  “科摩利大人,雅库安人现在内部也不稳定,如果王国能够适当炫耀一下武力,我想雅库安人应该会屈服的。”这个时候的崔文秀可是借着酒意放肆的信口胡说,他看得出来现在印德安人这些大臣们在对待西北军的态度上也是十分矛盾,犹豫不决,既想利用自己一方来保障王国的安全,又怕自己喧宾夺主导致王权的空心化,心中暗自冷笑,既然如此,自己也就索性让他们自己去衡量一下自身究竟有多少分量,能够抗得起印德安王国这面大旗。
  肥胖男子便是米什部人的首席长老,米洛行省和帕梅行省虽然地处西陲,但那里却是印德安王国通往西部大市场——汉森同盟的必经之道,且米什部已经在这两个行省定居了几百年,如果让信奉尼叶教的雅库安人控制了,那岂不是让罗门教的子民陷入火坑?这自然是万万行不通的,不但连科摩利长老无法接受,连夏尔玛和克列弗甚至奥兰多都不约而同的摇头表示反对。
  让自己炫耀武力威吓雅库安人这分明是对方的推口话,现在王国主力军队都已经被提克人打得落花流水,惨不忍睹,如果没有唐河人的支持,雅库安人只怕早就不甘于停留在米洛和帕梅两个行省境内了,现在却要王国自己想办法解决,这简直就是有意刁难自己一方,几人脸色都有些难看,倒是素来精滑的财政大臣立即就猜测到了对方意图,腆着肚子恭敬的微笑着搭话。
  “崔大人,您也看见了,咱们王国新遭大劫,十三个行省只有中央行省稍稍好一些,其他行省不是被提克人抢掠,就是被那些贱民奴隶洗劫,可谓咱们印德安王国有史以来最惨痛的兵灾战祸,这战乱之后我们还需要拯济灾民,重新恢复正常的秩序,这都需要耗费大量资金,当然崔大人受李大人委托不远千里来援,我们心中万分感激,而且贵军也的确付出了许多代价,我和夏尔玛大人已经就此事向国王陛下禀告过了,一定会按照贵军所受的损失给予经济上的弥补,以确保我们双方的盟友关系不受这些琐碎小事的影响,这一点请崔大人放心。”
  财政大臣的话说到了崔文秀的心坎上,他摇晃着身体站起身体,身旁的两名女郎赶紧也站起身来扶着他,醉眼朦胧的崔文秀口舌打结道:“好,奥兰多大人,有你这句话,崔某就放心了,但是你也知道咱们从提克人手中替贵方收回各行省可谓秋毫无犯,底下的弟兄们早已经怨声载道,你也知道我手下那帮兔崽子大多是来自腾格里草原上的蛮子,如果再没有些表示,只怕我这个当主帅的也有些弹压不住,真要出了什么乱子,我也就只有辞去军职以谢贵国君臣了啊。呼延大人,你说是不是?”
  看见自己主帅向自己使了一个眼色,一旁的西域联合军主帅哪还不明白,马上接口道:“是啊,这帮蛮子如果发起横来,崔大人和我也未必能控制得住,所以还是请奥兰多大人尽快将补偿资金落实,我们也好向底下的兄弟们有个交待。”
  夏尔玛和奥兰多交换了一下无奈的眼色,他们早就知道唐河人既然请进门来肯定就不会那么容易打发,什么秋毫无犯,也许在东北三行省还勉强可以这样说,但在其他几个所谓被收复的行省则完全是有组织的公开抢掠。
  赛钦、丹吉、安曼、波洛、霍兰五个行省的虽然被提克人和暴民占领,但行省府库却是只来得及被提克人封存,根本未曾来得及动用。而唐河人在接管后交还给当地行政官员时却变得所剩无几,而唐河人要么把责任推给了提克人,要么就是说在占领府库时已经被乱军洗劫,而大量遮盖得严严实实得运输车队却源源不断的向东开进。在波洛行省,所有的粮囤甚至被直接贴上了西北军的封条,宣布归属于西北军所有,任何人不得动用。但这并没有什么,地方府库虽然也不少,但要想从唐河人手中要回来,夏尔玛和奥兰多也从来没有如此想过。
  反而让夏尔玛担心的却是未曾遭遇这种待遇的东北三行省。唐河人的对待这五个行省的待遇只能证明他们对这五个行省没有其他想法,而东北三行省的地方政府未经王国中央政府的同意就直接宣布成为李无锋的保护地,这才是让夏尔玛和莫沃尔三世最为担心的事情,这是不是唐河人之所以在东北三行省秋毫无犯的原因呢?他们和东北三行省的地方政府究竟有了什么默契呢?
第四十一节
分割(2)
  在对待东北三行省的态度上,莫沃尔三世和夏尔玛一样觉得十分矛盾,他们很想直截了当的向唐河人一方提出东北三行省宣布成为唐河帝国西疆都护府保护地是非法的,而西疆都护府接受东北三行省请求也是不合法的,但又担心会激怒唐河人,如果唐河人一怒之下宣布退出战争,只怕别说东北三行省,只怕整个十三行省都会变成提克人和雅库安人的领地;但是如果听任东北三行省这样肆意妄为,不但东北三行省会成为唐河人的附庸地,恐怕现在还需要依赖唐河人的这五个行省以及还需要靠唐河人收复的西部两行省都会逐渐效仿,这样一来王国中央政府又还有什么权威可言呢?
  在这个问题上,夏尔玛和莫沃尔三世曾经商量讨论了很久却始终没有一个满意的解决方案,最终莫沃尔三世给予夏尔玛的底线是确保中部五行省的主权,但前提是仍然需要由唐河人在几个行省暂时驻军以维护稳定安全,而东北三行省名义上必须属于王国统一领导,但在行政权和驻军权上可以适当进行让步,至于让多大的步,莫沃尔三世给夏尔玛的这是一个十分考验谈判艺术的难题,夏尔玛心中也并无多少底,他宁肯多在经济上多蒙受些损失也不愿意在这些涉及领土主权的问题上让步,但问题是唐河人究竟抱着什么想法呢?
  给了奥兰多一个眼色,夏尔玛微笑着接上话:“崔大人,呼延大人,我们印德安人不是望恩负义之人,我们也很愿意就贵军的损失补偿以及给予兵士们的适当酬谢立即付诸实施,不过我们想知道二位大人认为多少较为合适呢?”
  本来夏尔玛希望在一个更正式的场合来谈论这个问题,但他担心过分在这个问题上的纠缠会影响到后面更多更重要的问题商讨,所以也就干脆直接提出这个似乎没有那么好听的名目了,补偿也好,报酬也好,总之一句话,用金钱来解决这个问题。
  “夏尔玛大人,我和崔大人已经就这个问题作了专门核实,虽然我们在这次帮助贵方的军事行动中动用了大量军队,但作为盟友我们不应当提出什么报酬,所以我们只是针对士兵个人给予一定奖励,以激励他们上阵杀敌。另外我们兵马物资损耗也不小,我们只希望补充到原来出兵前的水准。最主要的一条是阵亡和伤残士兵的抚恤金,这一条由于数量较大,根据我军的补偿标准,每名士兵阵亡需要补偿400帝国金币,折合成黄金是四十盎司,伤残士兵需要补助200到350帝国金币,而此次我军攻击阵亡一万二千余人,伤残士兵近三万人,所以共计需要1200万帝国金币,加上给予士兵奖励以及我军物资消耗补充,总计在超过一千五百万帝国金币,折合成黄金也就是一百五十万盎司。”
  按照二人约定,呼延虬代表崔文秀提出了要价。这是一个经过精心策划的索赔方案,阵亡士兵被提高了三成,不足九千人被上升到了一万二千人,至于伤残更是钻了字眼,根据西北的兵役条例,伤者只需免费治疗并给予适当补助即可,只有残废者才根据伤残登记给予补偿,而崔文秀和呼延虬二人则将所有受伤者皆归为伤残类,使得敲诈的金额翻了几番。
  夏尔玛脸色微变,虽然价格高得有些惊人,但也还在承受范围之内,印德安王国不缺黄金,也许对方也想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会如此大咬一口,但想到对方不远千里而来相助,如果连这个要求都不能达到,那后面更复杂更艰难的问题就更不用说了,而现在自己一方却是耽搁不起,西部两行省事关王国西面出口通道,也是米什人的根基所在,如果不能夺回两省的控制权,只怕海德拉巴人也无法在得到米什人的支持。而海德拉巴、索利安、米什三部结成的紧密同盟只怕也会冰消瓦解,所以夏尔玛不想在这些小节上纠缠不休。
  挥手示意所有的侍女和舞姬都退下,接待厅里只剩下六人,直到一干女子都消失在后堂,夏尔玛才毅然道:“好,一百五十万盎司黄金,奥兰多大人会在明天交付到贵军负责后勤的人手中,请呼延大人安排好车辆接收即可。这个问题我想不是问题,只是现在整个印德安王国的局势仍然还未完全稳定下来,原本我们打算请二位稍作休整后再来就一些具体事宜商量,但有些事情已经不能再拖下去,所以今天这也是个好机会,陛下也委托我们四人与贵方就此好生商谈一番,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崔文秀和呼延虬二人交换了一下眼色,脸色也严肃了许多,崔文秀也不再装出一副醉态,而是坐直身体点点头欣然道:“夏尔玛大人果然快人快语,你我虽然各为其主,但崔某很欣赏大人的直爽,夏尔玛大人不妨把问题摊开了来说,既然国王陛下已经授权予诸位,而李大人也将这边的事务交给了崔某和呼延大人,我们大可开诚布公一条一条来谈,相信能够找寻到一个我们都能解决的方案。”
  “很好。”夏尔玛轻轻吁了一口气,看到对方笃定的神色,他心中却是在暗暗为东北三行省的地位问题担心,只是现在自己手中可谓毫无可供讨价还价的砝码,面对虎视眈眈的雅库安人和提克人,王国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需要依赖对方强大的军队来保护,这种谈判无疑是将自己一方摆放在了案板上任凭对方宰割。
  “呵呵,那看来我们就可以开始了吧,我想我们把各自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来,这样大家也可以在一个相对平等的基础之上商量。”崔文秀微笑着点点头,对方是一个明白人,大概也猜测到了自己一方的基本想法,虽然显得有些卑鄙,不过国与国之间本来就不存在什么正义或者公理,足够利益的交换才能成为永恒持久的动力。
  略带苦笑的点点头,夏尔玛侧身和米什部首席长老也是王国商业大臣科摩利以及克列弗和奥兰多几人低声嘀咕了几句才郑重其事的道:“崔大人,我们的要求很简单,第一,请贵方帮助我们收复米洛和帕梅二行省的主权,驱逐雅库安人;第二,请贵军在一段时间内在赛钦行省和米洛行省驻扎必要的军队以确保王国的安全,直到王国的军队重新整编完毕并具有足够的护卫力量后再撤离;第三,请贵方帮助王国重新整编和训练军队,并为我方军队提供充足的装备、战马、武器,使王国军队战斗力达到必要水准;第四,请贵方代表我方向提克人和雅库安人提出必要的赔偿,并作出道歉,促使其赔偿由于两军侵略我国给予我国造成的损失。”
  听完对方的要求,崔文秀和呼延虬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前两条都在二人意料之中,但后两天却有些苛刻,尤其是第四条,在目前的情况下,如果要想让提克人和雅库安人屈服,似乎不是一件容易事,尤其是李大人已经严令自己一方不得将印德安内战善后事务处理时间拖得太长,以免影响东方国内战局。
  “夏尔玛大人,您是不是对我们的期望太大了一些?”呼延虬首先叫嚷了起来,二人早已商量好由他来当恶人,崔文秀来扮一回白脸。一副不敢置信的模样,就像是受了惊吓的小鹿一般叫道:“诸位,雅库安人现在控制了两个行省,可是那是在西陲边疆,又靠近他们的老巢,这一去一来往返甚远,二诸位也清楚李大人已经严令我们在完成军事行动后就必须马上返回国内,我们东面国内的任务相当繁重,而且我们对印德安内部事务并没有太大兴趣,只怕很难再进行一次军事行动了。米洛行省和帕梅行省问题,我们的意见是贵方可以与雅库安人协商解决,不一定非要诉诸武力。”
  “另外,你们提出的要求我们协助守卫米洛和赛钦二行省的边境线恐怕也有待商榷,我们可以驻留一部分军队,但数量有限,不可能担负起主要任务,主要责任应该是由你方军队来承担,我们可以协助。至于帮助训练军队一事没有太大问题,提供战马、装备一事,也没有太大困难,只是需要回去想军务参谋联席会议呈报备案。”
  “至于最后一条,我个人觉得有些难度,现在我们没有更多的力量来挟制对方,要想兵不血刃的达到目的,只怕不太容易。”
  呼延虬的一番话如同几记重锤击打在除了夏尔玛外的其他几人心上,尤其是科摩利黑里透红的脸膛一下子变得苍白,忍不住颤声问道:“二位大人,难道你们真的就坐视我们米什人领地落入雅库安人手中不闻不问?这难道符合作盟友的原则么?要想让雅库安人退出口中的肥肉,凭口舌就能达到,二位相信么?”
第四十二节
分割(3)
  崔文秀神色未变,倒是呼延虬一脸诚挚之色回答道:“科摩利大人,非是我们不愿意协助贵方,实在是我们力量有限啊。克列弗大人应该十分清楚,目前我们唐河帝国局势并不稳定,马其汗人仍然盘踞在我们帝国最大的粮仓五湖郡,这对帝国是一个巨大的威胁,我们唐河帝国人口比贵国更多,对粮食的需求也更大,所以我们军队在波洛行省的有些行为也请诸位理解。而卡曼人已经打到了我们帝国首都的城下,而我国国内的叛乱军队也是风起云涌,一点也不比贵国境内这些贱民奴隶起义弱,这种情况下,我国皇帝陛下已经三令五申要求我家李大人必须在六月份出兵打通河朔地区交通线,确保帝国首都与西面李大人领地的联系,这就需要动用大量的军队。原本这十万骑兵本来是就地休整,以备六月间的大战,可是在得知贵方处境危急的情况下,李大人才毅然同意紧急调兵增援贵国,但贵国距离我方中心地带太远,这一来一去加上战事耽搁的时间已经不容许我们再在贵国境内逗留下去,否则贻误了战机,李大人的脾性诸位也清楚,军法难容啊,我和崔大人项上人头都难保,所以请贵方理解我们的苦衷。”
  “另外,我们领地内也有许多的士绅居民中充斥着一种思潮,就是对我们大举出兵援助贵方表示不能理解,认为贵国既然是一个主权国家,现在发生的战事都是在贵国内部,应该由贵国内部各方自行解决,强者为尊,弱者为奴,这都是贵国内部事务,盟友是应该在你们遭遇外来侵略才给予援助,这种内战事务盟友就不应该介入,虽然这种思潮不一定正确,但也代表了我们领地内士绅百姓们的一种看法,所以我们也需要慎重对待,尤其是战争肯定就难免也流血死人,现在我们损失不小,回到西北,咨议院的那些个民意代表们肯定会向李大人施加压力,认为我们此次出兵不符合西北的利益,所以我们也有难言之隐,请贵方谅解。”
  原本夏尔玛和克列弗几人以为这不过呼延虬二人的一种借以勒索利益的托词,但见一口流利天方语的呼延虬态度诚挚,言词恳切,而且说得有理有据,尤其是克列弗身为印德安王国的内政情报大臣,在唐河帝国境内也有情报人员传回来消息,呼延虬这真真假假的一席话听上去似乎也的确和获得的情报吻合,李无锋的确也把重心放在东面国内,对西面并不十分感兴趣,难道唐河人真的就打算这样抽身而退么?几人心中都是一阵惊慌,如果唐河人打定注意要从印德安战场上脱身,那该怎么办?
  夏尔玛毕竟是国务大臣,虽然心中焦灼万分,但表面上依然沉稳如山,给自己几个同僚使了一个眼色,示意他们少安毋躁,端起身畔案台上的加奶红茶呷了一口,这才镇定自若的道:“二位大人,我有些不明白,既然二位是受李无锋李大人的之托率领大军来我们印德安协助我们抵御提克人和雅库安人的入侵,维护我们三部联盟在王国的绝对统治地位。可是现在虽然王国境内战事已少,但雅库安人依然占领着西部二行省窥伺着我们中部领地,正如崔大人所说,提克人元气未伤,仍然拥有强大的武力,而方才呼延大人竟然要我们自行担负起包围王国领土的主要任务,难道二位对王国军队目前状况还不了解?明人不说暗话,现在王国军队连镇压奴隶和贱民暴动都无法胜任,更不用说其他,一旦贵军真的如呼延大人所说要大部撤离,那雅库安人必定会趁势东进,而提克人更是铁定卷土重来,那贵军千里驰援的目的何在?难道就是在我们印德安王国境内旅游一圈么?这样的援助又有何意义?我想李无锋大人从来不会做这种无用功吧。”
  崔文秀和呼延虬都不能不佩服这位国务大臣的精明,只点明一点,你们不会毫无缘由的跑来印德安旅游一圈就走人,这样的结果和不来没有两样,李无锋是这样的人么?言外之意很清楚,你们无外乎就是要借此机会勒索要挟以达到某种目的罢了。
  有些尴尬的交换了一下眼色,依然是呼延虬上阵:“夏尔玛大人,我想您是误会我和崔大人的意思了,并非我们不想援助贵方,我们也同样清楚我们在撤离之后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问题,但我们是军人,军人的以服从为天职,李大人远在唐河帝国内地,他不可能完全知晓这里的详细情况,请看,这本来是不该拿出来的,这是李大人给我和崔大人下达的军令,要我们务必在五月底撤离贵国,只保留部分军队在贵国东北地区,确保东北地区安全,以尽我们曾经承诺的责任。”
  呼延虬大方的将自己怀中一份密函交给了克列弗,他知道作为内政情报大臣,这个家伙精通唐语。
  在克列弗看完密函后,几人一阵嘀咕,这的确是来自李无锋的亲笔命令,这临时之间只怕也造不了假。夏尔玛脸色有些阴晴不定,他真有些拿不准对方究竟做何打算了,李无锋的命令上写得很明确,的确要求对方五月底之前结束印德安战事尽快返回唐河帝国,这样一来岂不是真的要让三部联盟陷入绝境?
  “这么说,贵军是铁定要离开我们印德安王国了?难道就没有丝毫缓和余地?”克列弗剑国务大臣陷入了沉默,只好硬着头皮问道。
  “克列弗大人,这不是我们能够改变得决定,除非李大人自己改变自己的意见。”崔文秀终于缓缓搭话,“说实话,我们也不愿意这样做,毕竟这几个行省都是我们流血流汗从提克人和暴民手中收复的,如果我们离开后真的被提克人或者雅库安人甚至暴民们重新夺回去,那无异于我们白白流血牺牲了,我们也不愿意见到这一幕。可是方才呼延大人也说过了,我们是军人,不是政治家,军人就必须服从命令,我们真的是爱莫能助。不过我们将为王国军队提供训练,并提供必要的装备战马和武器,另外我们也将保留少量军队驻扎在你们指定地区。”
  “可是方才呼延将军说你们将保障东北地区安全,是不是因为他们要求成为贵方的保护地,而贵军又曾经承诺了保障他们的安全和稳定呢?”肥胖的商业大臣终于忍耐不住愤愤的道:“既然能够保护东北三行省的安全,那为什么不能将西部两行省的雅库安人驱逐走,我们西部两行省一样可以请求成为贵方保护地,请求贵方保障安全,这样是不是就可以获得贵军的安全保障呢?”
  崔文秀和呼延虬二人心中都是一阵狂喜,崔文秀更是恨不能扑上去抱着这个面目可憎的胖子猛肯上一口以示感激,他们等的就是对方谈到这个问题,东北三行省问题对方一直不肯正面回应,而将自己一方推到了一个尴尬的位置,地作为一个拥有中央政府的主权国家,自己一方如何能够将对方的几个行省纳为保护地呢?而且这个国家还是正在遭遇劫难的盟友,虽然已经变成事实,但崔文秀和呼延虬一直在想如何将这个地位尴尬的保护地名正言顺,这不,刚想睡觉就有人送上了枕头。
  “科摩利大人,我对您的言论不敢苟同,而且我认为您的言论将会损害我们双方的盟友关系。科摩利大人的言外之意似乎是我们趁着贵国遭遇战乱之时落井下石,有吞并贵国东北三行省的意思。可是您想一想当初贵国政局混乱,东北三行省已经和王国中央政府失去联系,我们初到贵国,根本不知道王国中央政权是否还存在,这种情形下,三省地方政府要求获得我们的保护,难道我们能够拒绝吗?既然要介入贵国内部战事,我们肯定需要一个合理的借口,这三省属于我们保护地就是最佳的掩护,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理直气壮的对提克人甚至雅库安人发起进攻,我们唐河人有句古话,叫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既然我们向东北三行省地方政府作出了承诺,我们就会做到。但现在王国政府已经明确还在,我们就不可能再作出这种承诺。另外我们也明确表达我们的意思,我们对印德安王国没有领土要求,旁遮人就是最佳明证。”崔文秀义正词严的提出正告。
  崔文秀的反击不但明确表示了西北将兑现承诺保护东北三行省,而从侧面也表明了东北三行省已经成为了唐河帝国西疆都护府的保护地,在这个时候却更让印德安王国几位重臣郁闷无比却又无从发作。
第四十三节
分割(4)
  脸色阴沉的夏尔玛再次接上了话头:“贵方在旁遮人领地上的表现我们深感钦佩,但现在我们讨论的是我们三部联盟的问题,东北三行省成为贵方保护地的形式是违法的,对于这种涉及主权问题的事务,地方政府根本就没有权利决定,相信这一点二位一样应该清楚。”
  看见崔文秀和呼延虬二人脸色一变,夏尔玛嘴角悄悄露出一抹不为人察觉的微笑,“不过,我们也能够贵方对自己信守承诺的重视,东北三行省也的确有赖于贵方的保护才能避免提克人和暴民们的涂炭,但是在主权上我们不能有任何让步,这样会让我们无法向民众交待。正如方才呼延大人所说,印德安人的事务只能由印德安人自己来解决,既然二位坚持这样的观点,那东北三行省的事务也只能由我们自己来解决。”
  崔文秀和呼延虬没有想到夏尔玛的态度竟然如此强硬,与科摩利完全两样,呼延虬沉住气冷声问道:“那以夏尔玛大人的意思,我们根本就不需要对贵方承担任何责任啦?我们随时可以撤离了?”
  “不错,我们感谢贵方的支持,至于贵方的损失我们也会不差一分一文支付清楚,既然贵方不愿意协助我方包围王国,那东北三行省一样属于王国领土,一样无需贵方保护!”国务大臣的态度变得异常强硬,话语亦是斩钉截铁,毫无商量余地。
  呼延虬勃然大怒,正欲发作,却被崔文秀用眼色示意强压下怒火,崔文秀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淡然道:“夏尔玛大人,我想您大概是有什么想法,不妨说出来让大伙儿商量一下,如果是我们能够作主的自然不必多说,若是我和呼延大人不能作主的,我们也会以最快速度回报李大人,您看如何?”
  崔文秀已经看出了对方以退为进的手法,他不能不承认这位国务大臣对自己一方尤其是对李大人知之甚深,无论自己采取何种手段,对方始终把握住一点,自己一方不会就这样白白放弃到手的利益,这一点只怕就是自己一方的要害了,这大概都要怪李大人的无利不往的脾性太过昭著了,看来这个夏尔玛是真的花了些精神来研究李大人啊。既然这样,还不如直接挑开话题,摆在明面上来谈。
  崔文秀话一出,立即赢得了印德安其他几位重臣的点头赞许,夏尔玛强硬的态度让他们紧张万分,深怕崔文秀与呼延虬二人被激怒拂袖而去,听得崔文秀这般一说,纷纷附和以打圆场。
  “二位将军,国王陛下一直视贵方为我们最可靠的盟友,贵方不远千里来援,我们十分感激,贵方的难处我们也能够理解,但我们希望我们能够都拿出一些诚意来,东北三行省的现状我们可以表示尊重和理解,贵方现在在各处大量购买粮食,我们虽然不知道其原因是什么,但根据现在我们掌握的情况,似乎东大陆正在经历一场旱灾,所以贵方如此重视东北三行省我们也能够理解。既然贵方能够协防东北三行省,那我想贵方一样可以帮助我们收复西部二行省并帮助我们协防与提克人和雅库安人交界边境地区,以保卫王国主权不受侵犯,我想贵方只要有诚意完全能够做到这一点。”夏尔玛此时的态度异常平和,他也知道不能逼对方太狠,如果逼急了对方,对方真的来一个一走了之,只管东北三行省,顶多也就是落得个背信弃义落井下石的恶名,但王国却面临崩溃,三部都会成为提克人和雅库安人的奴隶,他只是想逼使对方正面表态,摸清对方底数。
  夏尔玛的表态终于揭开了双方讨价还价的序幕,而崔文秀和呼延虬亦察觉到对方虽然已经知晓自己一方的意图,但却表现出了愿意妥协的态度。一个成熟而理智的政治家,能够在自己一方处于极端不利的情况下为自己争取最多的权益,这是崔文秀在事后给自己上司写信中对印德安王国国务大臣夏尔玛的评价。
  谈判一直持续到晚间,对于东北三行省地位的定位、中部五行省的处置、西部二行省的问题是讨论的重中之重,崔文秀和呼延虬都想避免介入与雅库安人的战事,所以力主通过威吓和谈判来解决这个问题,但夏尔玛坚持必须加上一条,那就是一旦谈判和威吓无法达到目的,西北一方必须用武力来保证收复西部二行省,这让崔文秀和呼延虬头痛无比,但却不能不应承下来,因为夏尔玛坚持这一条作为所有谈判的基础。
  谈判经过无数次争吵、威胁和妥协最终勉强达成了一致,这是一份充满了模糊性语言的文件,印德安一方固然希望通过模糊性语言来减少条约对国内民众的刺激,而西北一方同样希望用含糊不清的措辞来为今后牟取更多利益作掩护,双方不谋而合。
  印德安王国与西疆都护府签订了《唐河帝国西疆都护府与印德安王国友好互助条约》,条约分为七大条款,并用细约作了详细说明。第一,西北一方负责帮助三部联盟从雅库安人手中收回西部两行省,但如果从中需要产生费用,则由三部联盟承担;第二,西北一方将在东北三行省驻军,并拥有行政指导权,东北三行省属于唐河帝国西疆都护府保护地,但主权依然属于印德安王国,在任何时候都属于印德安王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波洛行省属于西疆都护府拥有特殊利益地区,西北一方将派人参与波洛行省的财政和粮食事务管理;第三,西北一方将协防三部联盟领地,并重点在米洛行省和赛钦行省以及其他行省驻扎不低于十万人的军队,直到印德安王国军队组建成功并具备自我防御能力之后;第四,西北军将协助王国军队镇压各地暴民骚乱叛乱,指导王国军队整编组建,并平价提供装备、战马、武器等各类物资,西北军事学院接受印德安王国派出军官学习;第五,双方将各自同意加强文化艺术交流往来,西北大学将新设关于印德安民族语言和文化艺术学科,双方还同意在宗教信仰事务上保持密切联系,确保各自领地稳定;第六,印德安王国全境对西疆都护府开放金融和商品市场,西疆都护府境内商品关税将逐步下调,三年内下调至领地内水准,反之西疆都护府亦然。其中第二条属于秘密条款,暂时不对外宣布。
  这一份如果不包括第二条的条约从表面上看起来应该是一分相当成功的条约,这也成为在三部联盟统治基础之上的印德安王国几年内对外关系的指导性条约,使得印德安王国与整个西疆都护府乃至整个唐河帝国的关系在几年内得到突飞猛进,双方关系日趋紧密。
  当然这个条约也都还需交由双方各自最高统帅签署方能生效,不过得到充分授权的双方代表事实上已经认可了这一条约。
  “崔兄,条约倒是签了,但这十万军队驻扎从何而来?西部两行省如何收复?这都是两大难题啊。”回到军营的二人都有些疲惫,呼延虬虽然也认为条约能够达到这一步,的确基本满足了西北一方的要求,但驻军和收复西部二行省问题却是超出了两人预先设定底线,他不知道李大人是否真正授权给了崔文秀以这样的变通权力,所以有此一问。
  “唔,呼延兄,西部两行省的收复问题还得加把劲儿,不过雅库安人内部被那圣灵教搅得鸡犬不宁,没想到仍然敢来趁火打劫,看来这利益足以使任何人疯狂啊。”崔文秀点点头,心中早有准备,“咱们不妨一面施加军事压力,一面派人去接洽,如果他们不愿意退出,那我们与汉森同盟的盟友关系就不会坐视圣灵教在雅库安领地受到欺压,我们将支持圣灵教在雅库安人领地内发展。”
  “呵呵,崔兄你这一手科够毒,不过李大人不是有个昔日同学在汉森同盟外务部门么?我估计雅库安人多少也应该知晓一些,对你的话大概不会不闻不问,就让他们自己发愁去吧。”呼延虬也笑了一笑道,他也认为雅库安人不大可能在这种时候冒和自己一方开战的危险和自己一方撕破脸,“不过这驻军十万,李大人知晓么?而这十万军队从何而来?”
  这是呼延虬最为担心的事情,李大人似乎没有在这方面有明确授权,他在何对方谈判时拿出的密函也的确是李无锋的手迹,只是时间上稍稍有些差异,而后李无锋另有信函到,但在信函中仍然没有驻军数量上的明确说法,反倒是说东线战事临近,要自己一方必须确保骑兵的返回,但崔文秀竟然敢在条约上明文注明驻军十万,这大出呼延虬的意外,只是对方是主帅,在那种场合下,他也不好多言。
第四十四节
双雄竞
  “呼延兄,其实你也清楚,李大人在信函中并没有明确指示在印德安王国驻军,至于驻军数量更是半字也未提。但是你也看见了,大人在信中明令务必要在森格平原上确立我们的影响力,并保绝对障我们的粮食供应渠道安全,东北三行省都是上等沃土,粮食产量不小,而波洛行省更是有名的粮囤,大人在各地大肆囤积粮食,数量骇人听闻,现在却又要求咱们确保粮食供应渠道,虽然我不明白大人囤积如此多的粮食究竟准备干什么,即便是帝国发生旱灾也不需要如此多的粮食,但大人的为人行事常人素来难以预料,所以他虽然没有明言理由,但我们也必须遵从。”崔文秀苦笑着道:“可是,咱们如果不答应驻军又能怎么样?再说直白一些,没有十万以上的驻军也的确难以压制雅库安人和提克人的野心,只怕咱们前脚离开,他们的军队后脚就会重新开进来。”
  “崔兄,你说的我当然明白,可是大人也命令要求那十万骑兵必须返回西北,现在我们手中不过七万人,而且西域联合军也不可能长期驻留印德安,只怕第一第二师团一样也不可能一直留在这边吧?李大人现在又在全力经营帝国内地,根本没有多余力量增援这边,这十万驻军从何而来?这还没有算上需要在东北三行省的驻军呢。”呼延虬关心的是兵力来源问题,“北吕宋那边一样风声渐紧,腓特烈重新夺回马普特拉河以北大片地区,将帕沙人撵回南岸,声势大涨,现在又在大力整军习武,扩充军队,这个家伙绝非池中之物,定然不会一直蛰伏,只要时机成熟,肯定会兵发北吕宋!现在北吕宋兵力已经有些吃紧,就我个人看法一个军团都略显单薄,更不用说还被抽走了两个主力师团,腓特烈若是趁着咱们在印德安纠缠这段时间兴兵,只怕一个月都要不了就可以完全收复北吕宋!”
  略加思索后崔文秀才道:“北吕宋就目前来说还是安全的,因为就算咱们被拖在了印德安,但毕竟北吕宋背后是咱们整个西北,腓特烈如果真要北进,那就是掀起全面战争,甚至有可能迫使李大人放弃东进计划,全力与吕宋一战,以吕宋目前的实力,虽然新近夺回南部吕宋,但军事实力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要想与西北全面对抗,恐怕还力有未逮,腓特烈不可能看不到这一点,我担心的是这个家伙现在全力扩军,却是一直在等待机会,等待我们全力陷入帝国内战无法分身时,那他才从我们背后给我们致命一击,别说一个北吕宋军团,就是两个军团也未必能够抵挡得住。”
  “既如此,这印德安十万驻军从何而来?”呼延虬不想绕圈子,径直问道。
  “这原本应该是李大人考虑的事情,不该由咱们操心。他要咱们全力保障印德安,咱们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驻军,而且驻军数量必须要十万以上,一来震慑雅库安人和提克人,二来也安定三部联盟的人心,只是勿庸置疑的。至于来源么,我想暂时由我们这七万人驻扎,另外平陆方面山柱他们不是收编了一批太平降军么?完全可以不忙遣散,直接发配到这里来整编成印德安派遣军,既不占编制,而且军费和一切开支都由印德安人承担,何乐而不为?还有这收复安原在即,这安原是太平军老巢,估计这一仗打下来,投降的太平军不会少,降兵至少应该在三万人以上,这两部合计应该有五万人以上,组建两个派遣军师团绰绰有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2/5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