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美人志(校对)第3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3/510

  “姐姐你的想法有一定道理,不过你考虑过咱们的宿敌——青叶派的因素没有?据咱们的了解,青叶派可与西疆一方打得火热,派中不少得力弟子都加入了李无锋的贴身卫队,不少人更是从贴身卫队中飞黄腾达,成为西疆军中的中高级军官,李无锋在这方面是最为放得开,江湖中人在西疆军政系统中爬到高位的不是个别特例,尤其是军队系统,更是为数不少。咱们现在才想到和李无锋拉关系是不是为时太晚了一些呢?”
  “但现在我们还能选择谁呢?司徒彪?还是司徒峻?至少李无锋与我们石家还有相互需要这个合作基础,再不济,咱们也能背靠关西西北天南三大郡重起炉灶,总胜过在这帝都坐以待毙吧?”
  石雅茵一直淡然微笑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罕有的苦笑,连眼前这个一度沉入最底层的女人都能够在李无锋的光环下活得如此有声有色,石雅茵不相信如果有了李无锋的支持,包括自己在内的石家就不能真正进入帝国上流社会的最高层?当然石雅茵心中还隐藏这一丝私心,那就是她希望用自己的魅力去征服那个在帝国民众中成为传奇的男人,要让他匍匐在自己的石榴裙下,像李无锋这样的男人不是光凭美貌姿色就可以让其倾心的,石雅茵对自己有着相当自信,只有集智慧美貌和风情与一体的真正女人才能真正征服这样的男人,而征服这样的男人也才是自己最大的快感。
  金婉仪当然注意到了远处那两姐妹奇特的目光,她对石家姐妹并不大熟悉,当她活跃在帝都上流社会中时,石雅茵虽然已经嫁入司徒明志家族,但司徒明志家族却很快就因为西征一战大败而获罪,方为人妇的石雅茵也同样无声无息,而石雅芙却还是云英未嫁,当石雅茵重回石家以及石雅芙嫁入苗家开始在帝都上层社会活跃起来时,她却已经被打入十八层地狱,沦为犯妇,最后更是被发配西北充当性谍。加之金婉仪社交圈多集中在军方,而石家姐妹交往则以政界人士群落为主,所以双方并无多大交情。
  而现在接受了李无锋使命的金婉仪的交往范围也不仅仅局限于军方人士,凡是能够替情郎拉拢收揽人心的机会,金婉仪都不轻易放过,尤其是在帝都中上层军方以及与军方联系较为密切的政府系统诸如军务总署和内政总署等部门官员。
  而西疆情报系统现在也适时为金婉仪提供一些帝都城中相当有价值的线索,尤其是在禁卫军以及第三军团中,有了原来公公的那层关系,金婉仪能够很容易打入到中高级军官的家眷群体中,而这些家眷的态度往往也能够体现其丈夫的内心看法,这对金婉仪掌握军方官员们内心动态相当有好处,而且也可以使得金婉仪能够从中寻找出可以突破的缺口。
  金婉仪在帝都的活跃也没有瞒过作为无锋正房的安琪儿,不过安琪儿并不认为对方能够对自己的地位构成什么威胁,在她眼中金婉仪虽然够媚够艳,但她的身份限制了她永远只能成为自己情郎黑暗中的女人,这一点安琪儿相信金婉仪自己一样十分清楚,对这一点,安琪儿反而有些钦佩和敬意,能够为了一段没有任何名分的感情而顶着各种流言蜚语四处活动,这只能证明这个女人对那个男人动了真情。
  有些自怜自怨的站在梳妆台前看着自己傲人的娇躯,光滑如玉宛如羊脂小腹深处深凹的香脐,圆润晶莹的肌肤无一丝瑕疵,一对饱满鼓胀的玉丘仿佛不受重力的影响,浅粉色的乳晕色泽依然那么柔和迷人,挺翘的臀部依然那么结实健美,修长笔挺的双腿如同芭蕾舞演员一般匀称和谐,与几年前还是少女时代的自己没有一点儿变化,蓬松的金发在透过白纱窗帘的阳光映照下流光溢彩,海蓝色的眸子深处似乎闪动着一丝迷惘和思念,葱管般的玉指轻轻拂过体肤,那一刻,安琪儿又回味起情郎在身上留下的种种美好记忆和印痕。
  从窗隙传过来的一丝凉意终于让沉醉的女人从迷茫中惊醒过来,慢慢系上肚兜,穿上亵裤,望向窗外,黄叶覆地,又是一年,韶华老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和心爱的人长相厮守?安琪儿下意识的苦笑,自己怎么也如同普通女人一般变得多愁善感起来,无锋离开也不过才半载时间,自己却像是陷入热恋中的女人一般,越来越无法忍受这种别离的缠绵了。
  “小姐,小姐!”门外传来蜜儿的声音。
  “什么事?”安琪儿懒洋洋的穿上内衣,再披上外衣,天气转冷,连带着人也不想出门了。
  “今天的《帝国新闻》报道说,皇帝陛下已经下旨招大殿下以及几位亲王殿下进京了!”冲进门来的俏丫鬟挥舞着手中报纸忙不迭的嚷道:“姑爷也在被招进京之列呢!”
  “噢?”吃了一惊的安琪儿连忙接过对方递过来的报纸仔细阅读起来,脸色却是越来越严肃。
  “帝国皇帝陛下传旨招殿下司徒泰司徒元司徒峻司徒彪以及秦王李无锋进京共商国事,以解决目前帝国所面临的种种困局,并称愿意就任何事情与几位兄弟和秦王殿下磋商解决方案。哼,终于来了,看来司徒朗终于要以退为进了,共商国事,好一个共商国事,不知道是商量对付谁的国事呢?”丢下手中报纸,安琪儿湛蓝的双瞳闪过一抹奇异之色,脸上的神情却是盼望得紧,也不知道究竟是期待什么。
第七十三节
奇招
  “你说什么?”大吃一惊的无锋一下子从座位上窜了起来,但随即就察觉到了自己的失态,立即定了定神,脑子却在急速的旋转起来,一边思考司徒朗这一招的目的究竟何在,一边沉吟着反问:“古全,你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是什么?”
  “殿下,皇帝陛下突然要招几位亲王入京,是不是打算就此退位,让其中某位亲王接替他的皇位呢?”古全身为情报总署的负责人一样被这个突如其来消息弄得有些狼狈,一直处于低调和回避态度的司徒朗突发奇招,而西疆一方的情报机构却没有任何预警,这不能不说情报部门有失职的嫌疑,尤其是主管综合性情报事务情报总署。
  “如果事情有这么简单,那倒好了。司徒朗沉默这么久,只怕也是在思考该如何应对自己两位兄长的逼宫,司徒泰气焰逼人,司徒彪含而不露,目的却都是一样,都是瞅着这皇位。司徒泰有北方贵族的支持,但经济实力稍逊,司徒彪有南方土地贵族撑腰,听说他在五湖地区的整合手段还是颇有看点的,也效仿了咱们的一些手段,只不过单凭一郡之力要想和司徒泰相斗,只怕还差了一些。倒是现在司徒朗的态度相当重要,他若是支持某一方,这皇位之争似乎也就没有多大悬念了。”李无锋摇摇头,他不相信司徒朗酝酿如此之久,厚积薄发的一招会如此简单,只是这其中究竟隐藏着什么阴谋,一时间也还看不清。
  “殿下,您还漏了一点,那就是咱们的态度一样很重要,咱们若是支持某一方,那才是真正的没有悬念。”古全见无锋没有责怪情报部门的意思,心中稍稍松了一口气,出这等差错,作为情报总署的署长脸上也的确有些不太好过。
  “不,咱们现在还不宜掺和到司徒家族的家事中去,皇位么,随便他们哪个坐,不过都得以不损害我们西疆的既有利益为前提,否则他这个皇位只怕就难得坐稳。不过这皇帝陛下招我进京这件事情倒还需要斟酌斟酌,去还是不去?本来是他们司徒家几兄弟的事情,何苦把我这个外姓人也拉进去,这其中究竟会不会有什么古怪呢?”无锋有些犹疑不定,从表面看上去,司徒朗把这几个所谓的亲王都拖了进来,是想让这几个亲王能够和平手段来解决帝位之争问题,但内里究竟有什么东西,就非外人所能知晓了。
  见上司的目光又向自己往来,古全头皮又有些发麻,从近期帝都那边获得的情报来看,司徒朗似乎没有什么大的动作,除了照旧与十三公主联系较为紧密一些外,其他实在看不出什么异常。但司徒朗突然下旨传招几位掌握军权的亲王进京,肯定会有什么非同寻常的举措,至少必须要给予几位亲王安全方面的保证,这几位亲王才会安心进京,尤其是像司徒泰和司徒彪二人,如果不能让他们在安全方面放心,二人是绝对不会轻易进京的。不过帝位的诱惑力足以压倒一切,司徒泰和司徒彪二人肯定也在探听对方虚实,现在主动权掌握在司徒朗手中,若是自己不到,而对方到了,司徒朗将帝位禅于他人,虽然不能说一举定乾坤,但至少会使自己处于相当被动的境地,这一点不能不让司徒泰和司徒彪三思。
  “殿下,您认为大殿下和六殿下会进京么?”古全反问了自己上司一句。
  “嗯,问得好,司徒朗若是无法给予二人安全保证,二人肯定不会进京,但司徒朗既然敢下旨,自己有他的打算。只是这司徒朗将众人招进京,究竟意图何为呢?”无锋微微点头,琢磨着这位自登位一来一直就没有什么特别表现的皇帝陛下。
  “殿下,以属下的意见,殿下最好不要随意进京,帝都局势不在我们掌握之中,风险太大,殿下挽金之躯,断不能轻入虎穴。”古全也拿不准上司的想法,唯有从安全角度上建议无锋拒绝奉诏。
  “唔,这个问题我还需要考虑一下,去有去的好处,不去有不去的理由,总要思量一个万全之策才好。倒是司徒峻与司徒元这两个陪衬也被招进京,会不会是司徒朗想要联合诸王之力抗衡司徒泰呢?”方入汉中就遇上这样一件烦心事,让无锋的确有些苦恼,本想在汉中好生修整一番,精心构思一下东方攻略,却被司徒朗这样一招神来之笔搅和得完全没了兴致。
  “古全,你的情报部门务必马上展开工作,这司徒朗能够想出这样一招,我相信包括其他几位殿下一样都没有想到,这其中肯定有什么人替他支招,你让帝都得人好好查一查这几个月里进宫较为频繁的大臣或者其他人士,还有司徒朗出宫的行踪,尤其是咱们在宫内的一些内线更要让他们好生摸排一下,这也许对了解司徒朗的计划走向有所帮助。”无锋在客厅中来回走了几转,终于放弃了揣摩对方意图,一切都需要情报来作基础,这样凭空猜度的确不易。
  皇帝陛下下诏召几位亲王入京议政的诏书终于以正式行文方式下发诸方,也立即引来了各方势力的关注,这其中最引人关注的自然是已经隐隐有皇位最有力竞争者的大殿下司徒泰。
  司徒泰同样被自己兄弟这一纸诏书给弄懵了。征召自己进京?司徒朗莫不是在做梦?不过诏书最后似乎又给了各方一个保证,那就是诸位亲王可以以自己认为安全的方式进京。能保证安全的唯一方式那就是武力,没有忠心于自己的武装力量,说什么都是白搭,这一点司徒泰相信同样接到征召诏书的司徒彪和李无锋等人一样认同这个道理。
  “冷老,你说老九这份诏书究竟在打什么鬼主意?让我们以自己认为安全的方式进京,那我带上一个军团进京行不行?难道老九也会让禁卫军打开城门欢迎我们进京?那还不如直接把皇位让出来得了。”司徒泰像一头焦躁不安的狼,在房间里来回窜走,这种形势超出自己掌握的情形让他感到心绪不宁,眼见得与老九的谈判条件双方都趋于一致,但突然间老九的人中断了谈判,而老九却来上这样一招,莫不是老六那边有什么变故才让老九突然改变主意?
  司徒泰早就知道老六一直在替老九打气壮胆,不过老九也不蠢,他也应该清楚老六肚子里打的什么主意,老六现在疯狂的扩军备战,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准备和自己搏上一搏,不过他的第六军团虽然不弱,但顶多也就是与自己的第二军团能够抗衡,其他新成立的部队根本不值一提,何况老六也需要防范南面的马其汗人,就像自己也需要防范卡曼人和普尔人一般。但若是老九与老六联手,而禁卫军团也加入他们这个联盟,那自己的形势就不容乐观了,尤素夫那个老狐狸,自己花了无数心思都还是无法掌握他,看来是不能指望,这样一来,自己要想凭实力压过对方就有些困难了,想到这儿,司徒泰更是觉得心烦意乱。
  “殿下,不必过分担心,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最终还是需要实力来决定成败,这些伎俩不过是些噱头,既然九殿下让咱们自由选择,那咱们也不说带一个军团,但带上两三个师团人马进京不算过分吧?若是殿下觉得不稳当,不妨把三殿下也拉进咱们阵营,九殿下可是从来没有把三殿下打上眼,而六殿下和三殿下更是死仇,他们永远走不到一起,至于李无锋么,老朽判断这一次五王进京,李无锋这个外姓藩王大概是抱定坐山观虎斗的心思,不过这样也好,只要李无锋不掺和进来,咱们就算是把中州搅个天翻地覆也不怕。”冷谦朗笑一声,替自己主子打气。
  “但如果李无锋站在老九和老六一边呢?”司徒泰还是心存疑虑,李无锋军队的实力他十分清楚,并不亚于自己,一旦三方联手,只怕自己就算有老三支持,也一样没有胜算,尤其是在帝都城中还有一个飘忽不定的禁卫军团,根据各方面情报证实,禁卫军团军团长马远往似乎并未被司老九完全掌握住,尤其是近期马远往更是深居简出,对禁卫军的控制力大幅度削弱,让禁卫军这支帝都城内最强大的武装力量更呈现出一副群龙无首的态势。这就更增加了帝都城内局势的不稳定性,不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很有可能酿成难以弥补的大祸。
  “殿下以为九殿下和六殿下会相信李无锋么?”冷谦笑着反问一句,“以老朽看法,只怕九殿下和六殿下对李无锋的猜忌只怕比对我们更深,不是老朽侮辱九殿下和六殿下,借他二位两个胆,他们也不敢与李无锋联手,引狼入室开门揖盗这种事例太多,弄不好喧宾夺主,这帝都城就要改姓呢。”
第七十四节
绞杀
  “但如果不让李无锋带上足够兵力保护自己,他凭什么会听你老九的命令进京?老九不会天真到认为李无锋是满怀忠君爱国之心的帝国栋梁吧?”司徒泰反问。
  “这也是老朽最为不解之处,以李无锋的性格虽然喜欢冒险,但像这种好处甚少且风险巨大的陷阱李无锋就算在胆大也不会往里边钻,就算是他想冒险,只怕他麾下的谋臣武将也不会同意他轻身涉险。九殿下用什么东西作诱饵来逗李无锋进京,老朽到现在也没有头绪。”仍然是一身灰衣素服的冷谦似乎越发瘦削,不过深凹的眼眶中那双乌黑的眼珠却是异常深邃。
  “先看看吧,反正老九也只是要求咱们一干人等在三月间入京,这其中究竟有什么古怪,咱们还有些时间来琢磨,不过我总觉得这有点象针对咱们的阴谋,我有一种不好的预感,这一回招咱们进京对对咱们不利,就算是咱们带上足够的武力,只怕还是还会出什么状况,我的预感向来很灵。”
  司徒泰叹了一口气,有些疲倦用手指使劲按压头部两边的太阳穴,财政拮据的事情让他精疲力竭,与帝都商人们的谈判虽然取得一些进展,但获得的资金数目太小,而那些重量级的家伙却都一致保持了较为冷淡的态度,显然是打定主意要到水落石出之时方才肯贷款与自己。那自己要不要向那些走私商人妥协呢?这个难题一直困扰着司徒泰,妥协固然能够获得大笔的资金支持,但养虎遗患,海禁一开,倭人就可以轻松的获得各种战略物资的补充,实力增长的速度将会更快,今后不但自己想要收回宝岛和堪察加岛以及琉球群岛的难度会更大,而倭人的威胁将会直接深入到沿海三郡诸府,现在倭人虽然能够从泉州和走私获得一部分物资,但泉州一府之地,只要自己加强对泉州的封锁和对走私的控制,倭人的喉咙始终扼在自己手中,这其中的利害关系,自己不得不慎重考虑。
  看见自己主君一脸疲惫,冷谦自然清楚对方肯定又是在为财政问题烦恼了,不过在这一点上,他的确无能为力。当初为了筹集南下经费,在东海和燕云大幅度提高商品税率和过境厘金,明知道这是饮鸩止渴,但为了拿下江南,也只能如此行事,引得东海和燕云两地的商人们怨声载道,后来还在东海强行增加了所谓的战争税,进一步恶化了与东海工商界之间的关系,而东海和江南又饱经战火,工商业受到极大破坏,尤其是在金陵和江南诸府,连绵的兵灾在这几地内蔓延,败兵和乱军都利用战乱趁火打劫,甚至在末期司徒元一方见大势已去也有组织的参加了对工商富户的洗劫,整个东南地区的工商业损失极为惨重。
  在余杭府,司徒元在逃离之前将江南郡府库全部清空,而工商界也在廖其长的煽动和牵线下疯狂转移资产,留给司徒泰的只有一座空城;在号称纺织之乡的松江府,由于两军决战就在这里,几乎所有工商业主不是提前迁移走就是被掳掠一空;而在姑苏和维扬,富户们跟风逃离,当司徒泰大军入城时,除了一些土地贵族外,几乎所有的工商业都已经歇业关门,十成中有七成都已经将产业迁往关西和天南。由于工商业界的大量逃离江南,连带江南金融界也受到极大影响,大批资金的抽走导致银根紧缩,物价飞涨,百姓苦不堪言,整个江南是民怨沸腾。
  财政困难直接影响到了司徒泰手中三个军团的运作,司徒泰手中的一些老底早已为支撑第一第二军团的正常运转消耗得差不多了,虽然后期从东海和江南有所收获,但随着新军团的组建,这一点资金又显得微不足道了,如果不是司徒泰想办法从多顿王国那边贷得一笔款项,只怕这段时间都无法熬过。
  这个时候司徒泰和冷谦才深刻体会到经济决定一切这个道理,强大的武装力量固然重要,但没有雄厚的财政基础作后盾,这一切都是空中楼阁,而财政却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看看李无锋在西边广褒的土地上纵横驰骋,司徒泰和冷谦都很想知道以西部薄弱的经济基础如何能够支撑得起那样一支庞大的军队。对国内事务的过分重视使得他们对于远在中大陆印德安人给李无锋供奉的大笔资金他们并不清楚,在他们眼里就算李无锋在印德安有所收获,也不可能养活这样一支多达数十万人的军队。
  不过司徒泰和冷谦都相信这一切都将在取得皇位之后迎刃而解,只要能够登上帝位,司徒泰和冷谦都相信凭借正统名分和手中的军事力量,他们可以很快平定五湖和泉州,到那时候,采取合理的经济政策来刺激生产力的发展,逐步恢复帝国原有的国力,最终再把矛头指向西方,以倾国之力来解决李无锋这个祸害,直到完成帝国的从名义到实质上的统一。
  当然这个设想是相当美好的,至于能否实现,司徒泰和冷谦固然充满信心,但作为另一方当事人会如此听话的任人宰割么?
  浓浓的血腥气即使在几百米开外也可以清楚的嗅到,暗红的血迹随处可见,麦利可以清楚的看见一名百夫长有些痛苦不甘的倚着墙壁靠坐在壁根处,不过嘴角略略的笑意看上去有些诡异。手指在土壁上留下深深的划痕,可以感觉得到士兵在最后一刻的痛苦绝望,凝固的血泊浆滞成紫红的血块,连带着盔甲也变成了殷红色,从手中滑落的长刀斜插在土中,厚实的兽面镔铁盾牌扔在一旁,少许沙土遮盖住了盾牌底部。这座兼具小型要塞功能的烽火台是连接几座城市之间的重要桥梁,无论是从东向西,还是由南向北,警讯可以以最快速度传开,这大概就是敌人首先袭击这里的原因吧。
  二十来具士兵尸体零乱的散落在两层楼烽火台各处,士兵们大多是被同一样式的黑漆胶压雕翎箭击中后死亡的,有几名则是被锋利砍劈状利器造成的伤导致死亡,应该是那些游骑兵近战用的斩马刀一类的武器造成的。要塞门洞处又有二十来具尸体,显然是在敌人突破了要塞防御后,与敌人在座最后决战时丧命的。
  羽箭尾部的雕翎仍然露在已然毙命的百夫长胸部护心甲边缘,这一箭刚好躲过了铜质护心甲的护卫处,穿透了厚实的双层皮甲,直刺入胸膛。按理说这一箭就足以当场毙命,但也许是巨大的责任心激发起的意志让这名百夫长拖着濒死的身躯来到烽火台处点燃了烽火,也许是使命的完成让他有些放松,致命一击终于夺走了用意志维系的生命。
  轻轻弯下身来,麦利注视着百夫长因为痛苦而有些扭曲变形的面部,然后翻过对方身体,黑黝黝的箭镞透过身体,暗红色的血迹在箭杆上有些发紫,麦利探手触摸到箭镞,双指默运功力,“咯嘣”一声,箭镞从杆上断落开来,将夹在手指间的箭镞提起放在眼前察看了一阵,才摇摇头丢下箭镞,重新将百夫长身体扶正,端视良久方才伸出手替对方闭上圆睁的眼睛,站直身体,默然不语的向前走去。
  整座要塞一个标准的百人队竟然无一人能够得以生存,看得出来敌人是有意要全歼这座烽火台要塞中的所有军队,从要塞周围的马蹄痕印麦利推断对方至少有两千骑以上,虽然有坚城可守,但面对超过自己数十倍的敌人,百人队仍然没有任何机会,不过麦利相信敌人也没有占得便宜,只不过从目前的状况看不出来其他罢了。
  紧随在麦利身后的将领军官们脸色铁青,足以熔金化铁的怒焰在眼中吞吐闪烁,这已经是近半个月来见到的第四起类似的情形了!唐河人的目的似乎十分准确,一个一个拔除了这些密布于整个南部平原地区的联络点,利用他们的骑兵优势,他们短时间内集中兵力强攻硬拼,极大的破坏了这个地区的防范网络。虽然这样的战斗恐怕给西疆骑兵带来的伤害也不少,但这样持续下去,最终撑不住的却是自己一方。
  走在一干将领最前方的克劳迪亚发现自己已经有些无法克制自己的怒火,巨大的愤怒就像汹涌的怒涛冲击着他的神经底线,他觉得自己如果再不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发泄一番,自己真的会被怒火烧成灰烬。但作为武将的信条一直牢牢的约束着胸中奔腾起伏的杀意,长长的猛吸了一口野地里冰冷的冷空气来压抑自己,只有这样,克劳迪亚才能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仔细思考应对的方法。
第七十五节
对策
  紧走几步,克劳迪亚和同僚们略略拉开一些距离,赶上默然向前的主帅。
  自从甲马失守后,南征军的态势就相当恶劣了,从平陆到榆林,再往北一直到卡曼帝国南部第一重镇——雅宾城,千里沃野,现在又是冬闲,这片广阔土地成为西疆军游骑兵最佳的猎食场所,来去如风的游牧骑兵充分展示了他们无可匹敌的机动能力,攻城拔寨,袭掠侵扰,把游牧骑兵疾如风火的特性得到最大发挥,他们依靠甲马和墨灵顿为基地,频频向北和东两个方向发起攻击,尤其是向北,整个卡曼帝国南部地区都在游牧骑兵铁蹄下哭泣。
  麦利和克劳迪亚都深深感受到了来自国内的压力,从不干涉军方具体战事安排的宰相大人也破例连续发来三封信函要求军方尽快破解唐河人的攻势,确保南部地区安定,由此可见唐河人在南部地区造成的破坏给宰相大人带来的压力,南部局势的恶化让也国内贵族们在没有看到南征带来的现实利益之前却让他们感觉到了实实在在的损失,这使得他们立即有了攻击宰相大人最有利的武器。
  好在后勤问题在宰相大人的全力保障下已经得到了解决,但为了防止西疆骑兵的袭击,运输后勤粮草的辎重队不得不绕道兵派出大量的护送部队,不但大大延长了运输距离,而且也让护送部队疲惫不堪。
  “大帅,咱们再这样下去恐怕不行啊,唐河人这般骚扰侵袭我们,我们寻找不到一个切实有效的反击之法,只怕宰相大人在国内朝中很难服众,尤其是那些贵族,每日在皇帝陛下面前聒噪,皇帝陛下耳根子一软,只怕咱们这一次南征就算白搭了,而宰相大人也难以向皇帝陛下有一个满意的交待。”紧随在麦利身后,克劳迪亚沉声道,“咱们恐怕得想出一个办法来应对,不能让敌人这般嚣张猖獗。”
  放缓脚步,麦利何尝不知道这其中的危险和压力,南方贵族一直是戈麦斯宰相也是军方南征的只要支持者,现在他们尚未收获利益而根基却又受到损害,很难说他们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这种情形持续下去,只怕戈麦斯宰相倒台也是迟早的事情,而戈麦斯宰相一旦倒台,保守的北方贵族定然会推举迎合他们想法的大臣登上宰相职位,这南征计划也就算全盘告负了,这是军方不能接受的,在这一点上麦利与尼克也曾经交换了意见,并得出了一个统一的意见。
  “李无锋得到这些腾格里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投效的确是我们的一大失误,当初李无锋西征腾格里时我们还抱着坐山观虎斗的想法,到现在我才发觉我们当时的决定是多么短视,竟然让李无锋一举控制了莫特人和图布人和求尔人!当初我们若是能在李无锋西征腾格里时助那些游牧民族一把,从嘉峪关上南下袭扰西北,李无锋断断不可能取得如此大得战果,也不会让我们现在变得如此被动。”有些感慨夹杂遗憾的摇头感叹不已,当初他自己和尼克也曾就这个问题探讨过,但始终未能有一个明确的意见,连麦利自己也要承认当时的确更倾向于让双方斗个两败俱伤,没想到李无锋手段高超如斯,居然能够一举击败莫特人和罗卑人,从而一下子成为东腾格里草原上的霸主,而取得驾驭游牧骑兵权力的李无锋更是如虎添翼,把游牧骑兵的特性和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也让自己一方吃尽了苦头。
  “可是当初我们都并不看好李无锋啊,李无锋劳师远征,且又是深入腾格里草原,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游牧民族都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可是他们却被李无锋打得落花流水,这样的结局谁又会料到,谁又会相信?”克劳迪亚同样感触颇深,当初连西斯罗人都还假惺惺的支持了那些游牧民族一把,虽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但至少西斯罗人能够意识到游牧民族并不是李无锋的对手,可自己一方却还满怀信心期待双方能够斗个你死我活,谁曾想到战局会呈现一边倒的局面?谁又曾想到李无锋甚至能与西腾格里草原上的赤狄人联手夹击罗卑人?这只能说明自己一方的情报机构将李无锋这头斑斓猛虎视作了寻常豺狼,大大的低估了李无锋个人能力和其所拥有的实力。
  “现在悔之晚矣,李无锋气候已成,他现在已经不满足于以往和和咱们对峙共处那种局面了,而是要想法设法削弱我们的实力,让咱们丧失和他对面抗衡的能力,瞧瞧他现在的手段,当初还只有一个游骑兵团布署在捷洛克,现在根据我们的情报至少有三个游骑兵团以上的兵力进入了帝国南部和我们在唐河人的占领区内活动,三个游骑兵团!这可是近十万人,李无锋打的是利用这些游牧骑兵彻底拖跨我们的主意啊。”麦利在西疆将几个主力游牧骑兵团投入到捷洛克一线时就察觉到了李无锋手段的阴毒狠辣,十多万骑兵像蝗虫一样在帝国南部地区四处游荡,烧杀抢掠,他不知道这究竟是李无锋下达的命令还是那些游牧骑兵故态复萌,但这种现象在一直致力于树立仁义形象的李无锋手下军队中极少出现的。
  “李无锋是想拖跨咱们,但属下猜测他的终极目的不仅仅是要和咱们一决胜负打垮咱们,他纵然有这种想法也应该是在他夺取整个唐河帝国控制权之后的事情了。他近期的目标只怕要东进唐河帝国中原,现在这些手段不过是想要尽一切可能削弱我们,让我们无法在他东进中原时给他制造麻烦。”
  克劳迪亚深远的战略眼光让心情抑郁的麦利老怀大畅,能够有这样一个逐渐成熟起来已经具备独当一面能力的后辈,这是最让麦利赶到欣慰的,尤其是在经历了近期一系列战事不顺之后,麦利甚至觉得自己像是突然间衰老了不少,他不知道自己的老同僚尼克是否有这种感觉,但他的确感到自己身心都需要一段时间来修养调整,当然这是要在解决目前困局之后的事情了。
  “嗯,你的看法很有道理,现在唐河帝国内部的权势争夺战已经进入最后的摊牌阶段了,司徒泰看上去更像是其中的获胜者,不过唐河人素来喜欢韬光养晦,也许南方那个司徒彪也还隐藏着一些实力。但依我的看法,李无锋才会是这场拉锯战中的最后获胜者。唐河人的思维方式与我们民族不大一样,当有一些奇异的天象出现时,他们的百姓就会认为这预兆着什么,尤其是政局动荡时,他们就会认为这可能时王朝更迭的征兆,是上天在提醒人们。去年一年整个东大陆干旱,这样大规模面积的干旱,拿唐河人的老百姓的话来说,这是上天在惩罚上位者失德,而这往往是他们皇帝下台的先兆,李无锋不会在这场争斗中甘于寂寞的,他肯定会毫不犹豫的投身到这场风波中去。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化解眼前的危机,尤其是那些游骑兵在我们境内的南部破坏行动,只要我们能够熬过这一关,在李无锋大军入中原时,我们有的是机会回报他。”说到这儿时,素来喜怒不形于色的麦利也禁不住咬紧了牙关。
  “大帅说得没错,只要我们能够挺过这段时间,李无锋攻势自然为减缓,游牧骑兵也不是铁人,他们一样需要修整,现在我们的后勤已经大大改善,应该可以采取一些手段来回击李无锋!”克劳迪亚这番话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他对西疆军的一些战略布署也作了相当研究,试图找出对方的弱点给予回击。
  “哦?你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来化解目前的危局?”麦利心中一喜,也不再多言,径直奔向主题,虽然他自己也有了一些想法,他也还想好好考究一下自己这位在军方青年一辈众声誉鹊起的子侄的能力。
  “属下的想法很简单,现在咱们的轻骑兵虽然在战斗力上于李无锋的游骑兵相若,但数量上相差太大,尤其是在平原地带,我们更是无法与他们相抗,他们可以在很短时间内集结起优势兵力集中歼灭我们,所以属下的意见是将我们的轻骑兵从这片地区全部撤出,采取坚壁清野的方式,固守不出,同时建议南部地区各地大户联合起来依托原有的城堡要塞建立各型坞堡,减少西疆骑兵对我们的伤害,不管西疆骑兵怎么样,他们要想攻克坞堡都需要付出时间和相当代价,目前我们只能以这种被动的形式来应对。”
  “就这么简单?”麦利有些失望,他不相信自己看重的人居然把这件事情想得这么轻松。
第七十六节
对手
  699年的一月是一个不大安静的月份,随着皇帝陛下的一份招诸位亲王入京议政的诏书搅和得整个帝国就像翻腾的沸水一般动荡起来,帝国朝里朝外,中央地方,甚至包括像利伯亚诸国、马其汗、米兰、倭人等众多国家和势力都把目光投向了自己这位举步维艰的巨人邻居,唐河帝国皇权的变更直接影响到帝国对外政策,而如何利用这急剧变化的局势为自己一方牟取更可观的利益,成为了各方势力关注的焦点,一时间,各路人马云集帝都,为实现各自的意图和目标积极活动。
  作为成大猷的心腹助手,安龙从成大猷加入太平军开始便一直追随着自己主公,历经了太平教的辉煌和衰落,期间的卢龙血战和河朔战役都从未后人,但在九江战役之后,安龙开始军方退出进入政界,成为成大猷的政界代言人。成大猷对安龙在政务方面的才能更加看重,作为已经掌握一地军政大权的军阀,成大猷深知政务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军务,所以他毫不犹豫的将整个九江府所有政务委托给了安龙,而安龙也不负重托,将整个九江府所有政务打理得井井有条,成大猷自己的政治意图也通过安龙的巧妙运作和周旋得到了贯彻实施,使得整个九江府的士绅们在不长的时间里就从实质上接受了成大猷的统治权。
  尤其是在获得了帝国中央政府的招安后,从名分上站稳了脚跟的成大猷在九江府的统治更是进一步得到了巩固,而夺下湖州这个江南要府更为成大猷拓展了一片广阔天地,安龙参与了与司徒泰一方的谈判,并最终达成了关于江南地区的划分协议,湖州最终落入了成大猷的囊中,也为成大猷组建十三军团奠定了雄厚的物资基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3/5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