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美人志(校对)第3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8/510

  司徒玉霜看着对方的目光已经有了几分恨铁不成钢的味道,自打大哥和六哥不断逼宫,而李无锋在南北两线连连得手,整个河朔和北原一下子落入了李无锋手中,眼见得半个帝国就这样无声无息的化为了李无锋那个野心家手中的领地,不但司徒家中闲言碎语挤兑得九哥喘不过气来,朝中保守贵族们也是对九哥的怨言也是日日见涨,随着东海和江南的财税断绝,帝都官员们的薪水也就没了保障,单凭帝都一地的财税收入根本无法支撑起偌大一个中央政府各部门的度支,官员们的收入也就是隔三岔五的打起了马虎,连带着官员们的怨言也就多了起来,这整个帝都人心浮动,九哥这个皇帝也就当得没滋没味,甚至与到后来连他自己也就放荡起来了。
  “皇兄,你怎么又在抽这个东西?这东西不是不能多抽么?你难道不知道?”
  “不抽这个又能干什么?这朝也不用上了,朕这一天到晚也闲得发慌,十三妹哪,这朝中事情不是你都在帮朕忙乎着么?大哥也好,六哥也好,他们不是都在谋取朕屁股下这个宝座么?他们若是想要便取去吧。”又吐出一口烟雾,苍白的脸色看上去多了几分病态,躺在炕上的青年男子眼中闪过一丝怒色,不过似乎又想到什么,脸色又是一黯,微微摇了摇头,不再说什么。
  “九哥,你真认为我是在帮着大哥和六哥谋你的皇位么?”似乎是察觉到了自己这位嫡亲兄长的情绪,清冷的目光中又多了几分无奈,“你怎么不想一想,现在这种情形下,咱们司徒家若是不联合起来,迟早这天下也是被那李无锋夺走的份儿,难道我们司徒家的天下就真要败在我们这一辈不成?”
  “算了吧,十三妹,我知道你胸怀天下,九哥是比不了你的,若是你是男儿身,只怕这皇位由你来坐倒是好,唉,现在就按照你的想法去办吧,九哥我是不想了。”摇了摇头,青年撑起身来,又猛吸了一口烟管,脸色一下子红润了许多,半眯缝着眼似乎在神游万里。
  “九哥,你看看你现在这副模样!”司徒玉霜似是有些心疼,又有些难受,脸上神色也是几变,“妹子这也是在为你谋划啊,难道你就不明白么?只有除掉李无锋,咱们司徒家才能把这江山坐得稳,也只有让大哥和六哥维持现在模样,咱们司徒家也维持这个均势,你的皇位才能稳固,才能让整个帝国不至于再起内战,也才能真正撑下去!”
  “十三妹,局势怕并不像你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吧。九哥虽然昏聩,但也知道现在李无锋只怕不是随便能够阻挡得住的,瞧瞧他麾下的那支虎狼之师,哼哼,大哥也好,六哥也好,只怕都难以望其项背,难道说大哥六哥联合起来就能成?”似乎是被烟泡刺激之下青年的心思也一下子活泛起来,说起话来也是头头是道:“先不说他会不会来京,就算他真的要来京,以李无锋的头脑,他会想不通这中间的关节?没有足够的安全保障只怕他是半步不会踏入这帝都城半步的,到时候,他就赖在帝都城外,这帝都城内的那些人还会不一窝蜂的跑出去?你设计的那法子只怕是难以奏效吧?到时候咱们司徒家只能是白白为李无锋聚拢人气而已。”
  有些惊讶的瞅了一眼自己这位九哥,没想到在自己眼中已经几乎是废物一个的兄长居然还能说出这样一番话来,而且有板有眼,话语间也颇有道理,司徒玉霜忍不住沉下心来仔细斟酌了一下方才道:“九哥,你这话也不是没有道理,但你想一想他李无锋到了帝都城下就真的能不进城?他现在打的什么主意明眼人都清楚,帝都城内的一干人等不是人人都会出城来拜会于他的,他若是真有不臣之心,这帝都城里的方方面面他是绝对不会放弃这一次机会收拢人心的,我有这个把握!”
  放下烟枪,脸色已经逐渐恢复到正常的青白色,锦袍青年有些怅惘的长叹一声道:“但愿如此吧,希望不要弄巧成拙。”
  弄巧成拙四个字一入耳听得司徒玉霜心中猛的一个激灵,仿佛是一个魔咒,让司徒玉霜心中凭空生出一种不好的预感,忍不住摇摇头,似要将这种不好的念头抛开,她不相信也不甘心已经延续了几百年的司徒王朝会就此走向覆灭,无论如何她也要博上一搏。
  漫天的烽火随着嘉峪关的收回以及最后一批卡曼军队消失在北方边境线之后终于平息了下来,整个西疆大地似乎一夜之间就恢复了原来繁荣,商队一下子从城市中蜂拥而出奔行在各条商道上,行商小贩们穿梭在城里城外的大街小巷中,工坊工场中工人们抡臂大干的场景又重新出现,田野之中一片麦色青青,西疆大地重新恢复了生机。
  不过作为西疆的主人,无锋似乎并没有那么惬意,战事的消停往往意味着政事繁忙的开始,纳入西疆的北原五府很明显已经不再适合由关西郡代管,而河朔之地同样如此,尤其是这两郡之地本是帝国腹心之地,现在却饱经战乱,亟待重整,两郡总督和北原各府的城守人选又成为了无锋心中的疙瘩,尤其是这两郡总督,事关重大,颇是让无锋难以决定,政务署虽然有一些合意人选,但在无锋眼中似乎都不够完美。
第四节
坐不垂堂
  古朴的会议厅中气氛沉郁,除了无锋一人脸上还能保持着一丝淡淡的浅笑外,几乎所有人脸色都有些阴冷僵硬,甚至还有一丝不满和怒色夹杂其间,一股压抑的气息充斥着整个房间。
  “殿下,属下实在不明白殿下为什么一定要进京?现在大势已明,卡曼人和普尔人已经丧失了和咱们争霸的资本,现在他们能够窝在家里养好伤没有三五年时间根本不可能,司徒泰表面上看起来似乎还有些资本,不过以他的经济基础,没有帝都那帮金融家为他筹集战争经费,他那几十万军队要不了三个月就得自行解散,何况在地方上,除了在燕云几府他还有些根基外,东海也好,江南也好,工商阶层对他恨之入骨,中下层普通民众未得到半点实惠,除了一些死硬派的保守贵族外,他根本没有半个盟友,完全是依靠武力来维系他的统治,根本不足虑;至于司徒彪,五湖虽然有些根基,但要支持这样庞大一支军队,一样是力有未逮,何况他的军队战斗力参差不齐,如果要想与我们西疆军相比,那根本不值一提。”
  “司徒朗那边,虽然名义上还有四大军团外加禁卫军和城卫军,但实质上我们都知道四大军团纯属乌合之众,不堪一击,而城卫军尤素夫却是墙头草,连司徒明月都无法指挥得动,更不用说司徒朗了,禁卫军现在虽然以马远往为尊,但现在的马远往与以往判若两人,禁卫军实际上已经陷入了不可逆转的分裂,现在帝国内部无论哪一家都无法对我们构成实质性的威胁,这种大好形势下,殿下却要以身犯险,古语云,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以殿下的身份何止万金,为什么却如此执着要进京一搏呢?”
  “以殿下如今之势,可有两策,要急,大可稳扎稳打,拉拢一方打压另一方,蚕食鲸吞,不出五年,帝国东南之地定可纳入囊中;要缓,坐山观虎,徐图周边外埠之地,让二司徒两虎相斗,待双方精疲力竭之机,行卞庄刺虎之举,十年之内,大事可定。属下以为这进京之举纯属多余,若是像某些人所言为了名分大义一类那些虚无飘渺的东西,那要这实力何用?司徒家立国之时一样是外藩起兵,东征西讨,为何又能赢得当时帝国民众的一致拥护?可见这名分大义也是建立在实力基础之上的,若是没有实力,纵是唐河帝国开国皇帝复生,一样无济于事,有了实力,哪怕你是乞丐贱民,一样可以登上九五之尊!”
  慷慨激昂一番话说得在座众人连连点头,连无锋本人也不由得微微点头,对对方的大部分看法表示赞同,不过这并不代表无锋就此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凌大人说得是,既然情报部门已经反映出来司徒三子有合流之势,其目标自然直指殿下。也许三家分散开来不算什么,但一旦合流其实力也不可小觑。但纵然三家合流,要想抗衡我们西疆亦是毫无胜算,虽然这种合流只能是短时间的临时媾和,几方都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但却证明他们已经把殿下视作了心腹大患方才会这样结盟,殿下若是稳居西北,他们的联盟相信要不了多久自然会土崩瓦解,但若是殿下进入中州,那风险将会增加无数倍。也许有人会说殿下可以不进帝都或者用替身,但只要殿下进入了中州境内,便是失去了我们西疆的控制,纵然带上一两个师团,但如果几方联手想要图谋殿下,一两个师团能够顶得住下了决心的司徒家么?”薄近尘同样反对无锋进京,“再有一点,殿下既没有大婚,有没有子嗣,一旦为对方所困或者动向不明,那整个西疆必将全境震动,甚至引发外来敌对势力的窥伺,这等严重后果可曾考虑过?”
  薄近尘虽然话十分隐讳,但却直指问题核心,李无锋既无大妇,更没有子嗣,尤其是这没有子嗣问题更是一个难解的心结,一旦李无锋遇刺或者被对方俘获和囚禁,面临这种情况,谁能主持大局?眼下李无锋麾下虽然人才荟萃,群雄云集,但军不干政,政不管军,这是李无锋自组建西北系势力以来定下的原则,从庆阳城守走到现在西疆大都护府和秦王府都一直坚持这个原则,这个原则固然避免了一方独大的局面,使得军队失去了政府的后勤保障无力持久,而政府没有军队作后盾便无法维持,看上去应该是一个极为妥帖的策略,但这也带来一个后果,那就是无锋麾下竟无一人能够在无锋失去了控制力之后担纲大局,无论是萧唐还是凌天放抑或是苏秦莫伦梁崇信,均没有这等威望能够执掌全局。政府一系人马虽然在西疆民众间声望颇佳,但由于扩军问题上一直与军方矛盾重重,很难赢得军方认可,至于军方一系将领则在地方政府中毫无根基,根本无法维持地方政府运转。这等两难之局原本是无锋有意设计,但现在却成了横亘在无锋面前得一个绝大难题。
  本来这一切只要是无锋有子嗣或者大妇便可无虞,母凭子贵,只要有子嗣,哪怕是无锋本人面临某种厄难,麾下众臣和将领也不至于群龙无首失去主心骨,即或是大婚后没有子嗣,只要无锋不死,麾下众人亦可团结在大妇周围,群策群力,但现在既无子嗣又无大婚,这样的情形下如何能让一干人同意无锋轻易入京?
  “至于安全部门方才提出的方案,不是薄某小看刁大人的下属,替身再像,难道还真能代替秦王殿下与诸位王公大臣们面对面商谈大事?如果不进帝都城,这一趟去中州又有何意义?真要到了那种地步,谁又能阻挡秦王殿下冒险进城?进城之后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谁又能负担起这个责任?”
  薄近尘的一番话说得素来城府深沉从不形诸于色的安全局首脑刁肃脸色也禁不住微微一变,对方的这番话可是毫不留情面,但是也把问题的严重性和可能性摆了出来,以秦王殿下的脾性,真要到了帝都城下,一旦形势需要,谁能阻挡他进城?!
  “萧唐,苏秦,天放和近尘都已经拿出了他们反对我进京的理由,你们俩对这件事情怎么看?”无锋对凌天放和薄近尘二人的态度似乎早有心理准备,他也不置可否,把话题抛给了政府系的两个头羊。
  萧唐脸色深沉,一直未曾搭腔的他自然知道这件事情的非同小可,在早秦王殿下已经隐隐约约的向他提及过这个问题,显然是想要得到他的支持,但说实话他也并不看好这一次进京,尤其是在司徒三子都呈现出合流的趋势之后,这趟进京的风险性就太高了,虽然有许多辅助性的预防手段,但那都是被动之策,有着许多外界因素的限制。此时见无锋点名点到自己,却也不好推辞。
  “殿下,其实大伙儿都对您一意孤行要入帝都的意义和目的还不太明白,属下也一样,这帝都之行就真的这么重要么?相较于我们现在的局势,属下实在看不出这一趟帝都之行的必要性在哪里?殿下所说的无外乎就是拉拢劝诱说服代表帝国上层的贵族系势力,这一点固然重要,但属下也以为还不至于重要到需要冒这样大风险的程度,所以除非殿下给出属下们一个足够充分的理由,否则属下和凌薄二位大人一样也难以认同殿下的想法。”
  无锋怔了一怔,他没有想到萧唐竟然也会在这个时候给自己来这样一下,虽然知晓对方是为自己安全着想,但这明显不符合自己当初给他暗示,这让无锋有些恼怒。
  “苏秦,你也是这个意见么?”语气变得生硬起来,几乎所有人都听出了无锋话语中的不悦。
  “回殿下,属下与萧大人意见一致,除非殿下给出一个足够充分的理由,否则属下也以为这一趟帝都之行毫无必要!”苏秦并未被对方强硬的语气所吓倒,毫不犹豫的回答道。
  会客厅里死一般的寂静,只有众人的呼吸声清晰可闻,这只怕是西疆有史以来第一次无锋的意见遭遇了麾下众人的联手否决,而且军政双方的态度是如此一致,问题的焦点似乎集中到了一处,那就是进京的风险远远超出了进京的必要性,这简直就像是不会游泳的人跳下河去捡一颗针那般可笑,若单单只是为了显示诚心和态度去拉拢那些态度犹疑不定的贵族们,那就完全没有必要了。
  无锋的目光逡巡在众人脸上,众人态度惊人的一致让无锋也有些犹豫,虽然刁肃和情报部门先前也作了许多准备,但正如这些人所说,风险过大,这一次情报显示司徒家是想要让自己一入帝都便永无脱身机会,甚至会不惜一切代价铲除自己,自己冒这一趟险真的值得么?
第五节
宏图霸业
  沉闷压抑的气氛再次飘荡在会客厅内,所有人都在等待着无锋的回答,是固执己见还是从善如流?或者是给予众人一个合理而又令人信服的解释和理由?众人都知道自己这位上司不是一个容易改变自己决定的人,尤其是在这种大事上面更是拿定了主意便不会更改,但是面对麾下众人的集体反对,他将作出怎样的抉择呢?
  无锋也在仔细的酝酿着自己的说辞,说实话,他现在真的有些后悔练这样一个所谓的三阳真气,弄得自己无法像正常人那样让自己女人怀孕产子,也使得自己现在落得个如此被动的局面,假如有了一男半女后嗣,相信这些人也不会反对得如此激烈,至少自己也多了几分说服对方的把握。
  “可能大家都有些不太明白我为什么会坚持要借这个机会进京,认为以我们现在的力量完全可以通过各种手段配合我们强大的武力一步步达到目的,正如方才凌天放所说,缓急两策,我们都可以在十年内获得整个帝国的控制权,但是大家想过没有,无论是急策还是缓策,我们获得的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帝国?!”
  慢慢抿了一口放在嘴边的茶水,无锋那极负煽动力的嗓音开始在会客厅中回荡,掀开了他演讲的序幕。
  “我们现在虽然控制了帝国整个西部,但帝国富庶的东南部才是帝国这几百年来立国之根本,财赋工农商无不立足于此,假如我们采取方才天放所提议的急策,面对已经联合起来的司徒三子,那无论我们怎么拉拢打压,事实上处于双方控制区之内的各方力量都不得不选择从属于这两方,毕竟,现在他们还掌握这强大的武力军队,除非我们在短时间内就能彻底击溃一方,否则这种情况我们就不得不面对,攻城略地,一个城池一个城池夺下,这需要消耗我们多少人马?这种战争又会给我们征服的这些地区带来多大的损害?这种消耗性的战争却都是发生在我们唐河人内部,这是彻底的内战,消耗损害的都是我们唐河人自己创造出来的财富和文明,难道这就是我李无锋为了夺取天下必须付出的?而缓策,让司徒泰和司徒彪两虎相斗,以两方各自占有的优势,纵然是一方取得胜利,那整个唐河帝国数百年来积累下来的文明和财富一样会被这场内战黑洞吞噬得干干净净,纵然我们能以卞庄之策夺下天下,大家想过没有,要想让这些辉煌的文明重现,我们又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和时间?十年?二十年?还是五十年一百年?”
  “也许有人认为我是在夸大其词,有人还会认为这是妇人之仁,甚至还会有人认为我是杞人忧天,但是大家看到没有,对比东海江南衰败的速度以及我们西北一郡的发展速度,你就可以清楚的认识到败落容易于建设困难之间的鲜明对比,我们西北郡花费了近十年之功的建设,现在经济综合实力依然不及江南一个府,这等差别,难道不是一个最为现实最为真切的对比?如果说我们夺得的天下都是像西北一样的焦土,那我们夺得这样的天下又有多大价值?!我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我不想等那么久,时势的变化也不容许我们等待那么久,我也不想看到我方才所说的那一幕,我需要的是一个完整繁荣的唐河文明,只有拥有这样的文明我们才能够让我们唐河文明更前进一步,才能让我们唐河民族继续站在大陆民族的颠峰!”
  在座几乎所有人都被无锋这狂放得近乎于狂妄的话语作震撼了,唐河民族?唐河文明?大陆民族的颠峰?难道这才是秦王殿下所向往的终极目标?!就连萧唐苏秦这等眼高一切的人都被无锋的这番话深深打动了,在大伙儿还在为如何夺取帝国天下挖空心思时,秦王殿下的目光早已经望向了更远大的目标,帝国不过是一块赖以起步的基石罢了,如何将这块基石奠定得更加牢靠而又稳固,这才是秦王殿下想要达到的。奠定基石和奠好基石,这就是自己一干人和秦王殿下看法之间的区别,自己一干人想到的是如何夺下帝国,建立另外一个唐河帝国,而秦王殿下的目标却是如何完美的夺下帝国,为创立一个崭新的王朝作好充分准备!
  会客厅中再次陷入了沉寂,不过众人粗重的呼吸声似乎在表明这一次的气氛与方才那两次情形有些不大一样。懵懵懂懂中的大多数人似像是明白了无锋话语中所要表露的意图,又像是什么也没听明白,不过对于萧苏二人来说这样的话语已经足够了。倾尽全力发展海军,不遗余力抢占海上要隘,帝国领地之外的情报网络构筑计划耗费巨资却毫不动摇,这一切意味着什么?
  “殿下,难道这就是您入京的……?”竭力压抑住心中涌动的兴奋,但是苏秦并未被对方话语中诱人的前景所迷住眼睛,“殿下难道认为只要您亲临一行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了么?难道说殿下有翻天覆地只能让司徒三子为您所用,自甘臣服?”
  微微一笑,无锋也知道这样几句大话也许可以蒙到军队中对政治层面没有那么深刻认识的武人,但绝对不可能在像苏秦这种思路清晰条理分明的辩士面前得逞。
  “不,我从未想过能够凭借一己之力就能扭转乾坤,但我有信心能够在这一遭帝都之行里最大可能的纳帝国各方力量为我所用。眼下帝国之内拥戴司徒系的势力虽然还较为强大,但不可否认的是对司徒家族失望的人亦是越来越多,尤其是东海和江南工商界人士,帝都作为唐河帝国首都,荟萃了帝国人、财、物的精华,可谓人气之都,而眼下卡曼之围已解,外敌威胁消失,这一次诸王会晤,更是集聚了帝国上下的目光,正所谓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我相信司徒泰和司徒彪也会借助这次机会拉拢吸聚各方势力,如果我不到会岂不是白白将这次机会让给了司徒二子?所以这一次诸王聚会绝对不是一次简单的会晤,其间不但充斥着你们所说的层面上的搏杀,而政治经济方面的角力一样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如果我能够成功的获得诸如江南东海以及五湖诸地各阶层势力的支持,北方我不敢说,但南方之地,只要我雄师东进,其间的阻力将会在无形中减少不知多少,势如破竹亦不是不可能,大伙儿计算过这中间的分量没有?难道说将士们战场流血沙场战死就可以,我本人连冒这样一点风险的胆魄都没有么?”
  “可是殿下您想过没有,你一身系西疆几千万民众之福祗,一旦有个闪失,西疆几千万民众何以为倚?”薄近尘尘封已久的心终于有了一丝感动,不管李无锋这番话是出于真心还是假意,但他能够为沙场浴血的将士们着想这份心就足以让一干军方将领们心潮澎湃了,高人就是高人,连说起话来也是这般富有说服力,薄近尘知道这位秦王殿下只怕是决心已定,要想改变是不大可能,索性提出一个台阶让对方好趁势发挥。
  “诸位的心情我都能够理解,李无锋也能够感受到大伙儿的心意,当然我也不可能这般大摇大摆的就送上门去任人宰割,我相信在入京之前,能够寻找到一条可靠又可行的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好在清河防务已经由我们接管,若是有什么变故,倒也可以留下的一条通道。”无锋的话语中充满了自信。
  “不管殿下作出何种决定,但属下代表在座大伙儿也要向殿下郑重其事的提出大家的看法,那就是如果不能解决殿下离开之后由谁来作主的前提,属下在想无论殿下认为此次进京的意义有多么重大,我等也不能苟同殿下的此次入京之行!”沉默了许久之后,凌天放终于再次插言,“我想这也是大伙儿共同的心声,希望殿下能够在最短时间内给大家以及西疆民众一个明确的答复。”
  场面再次变冷,这又是一个困扰无锋已久的问题,毫无疑问,司徒玉棠在这个时候是绝对不可能成为众人心目中主母一角的,安妮?那更不可能,没有人会认同这样一个角色,唯有安琪儿应该是所有人都能够接受的人选,但是现在就公然表明将安琪儿立为大妇的态度,那又置司徒玉棠于何地?帝国内部那些保守势力又该如何作想,岂不是与自己此次进京的目的背道而驰?但是现在必须要有一个决定,无锋长长吸了一口气,如果无法安定这帮属下之心,只怕自己要想安心进京也是不可能,确定安琪儿地位勿庸置疑,但却需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这就是原则。
第六节
万全之策
  房间里的灯光始终没有熄灭,出入房中的客人身份都十分显赫,从大都护府外院的马车护卫们就可以看出,他们的护卫几乎全部来自一个部门——西疆安全局特别行动处。即便是总督或者司长一级的高级官员也未必能够享受到安全局特别行动处的特殊照顾,除了安全局高层认为有必要进行特殊保护的重要官员外,其他连像莫论这等高居法务署署长高位的官员同样没有这种特殊对待。
  而今晚停放在大都护府外院的五部马车中无一例外的全部都有四名以上的特别行动处人员护卫,这在西北郡首府庆阳来说已经是一种相当奢侈的待遇了,能够出入大都护府的人无一不是重要人物,而能够在夜间这种时候出入大都护府内院的人,那更是不言而喻了。
  无锋有些疲倦的仰靠在安乐椅中轻轻晃动着身躯,来自下属的反对他并不意外,如果下属们都支持他进京的话,那才要让他好生考虑一番了。
  “好了,这个问题我想我们不必在争论下去了,皇甫天成那边我们已经取得了想要得到的结果,应建明也干得不错,第四军团至少他能够控制住两个师团,当然他那两个师团大概只有一个师团能够真正派上用场,帝国羽林军和宪兵司令部那边,我们的人已经接触过了,虽然没有取得绝对把握,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随便介入这些事情,那对他们没有任何好处。恐怕我们唯一需要考虑的是尤素夫的城卫军,他横亘在我们第三军团入京的咽喉上,这个家伙奸猾似鬼,无法料定这个家伙究竟在想什么,不过我想识时务者为俊杰,他同样不会轻易介入这些事务。这种情况下,难道诸位仍然还有什么担心的么?”无锋声音拖得很长,说话的速度也有意放慢,似乎是对众人的顽固有些不满。
  “殿下,如果说殿下能够向我们保证您绝对不入帝都城,我想大家对您的计划也就没有什么意见。一入帝都,先不说皇甫天成那一个师团禁卫军是否可靠,就算能够站在我们一边,另外还有四个禁卫师团,皇甫天成再是勇猛,但他能以一抵四么?何况还有摇摆不定的御林军和宪兵司令部。”顿了一顿,萧唐压下一口闷气才又启口:“殿下心怀保存唐河元气之心固然好,但以司徒三子之力眼下我们还不能小觑,孤身犯险,智者不为,大家的意见是如果能够确保清河到中州的道路顺畅,殿下方可至帝都城下一行。另外无论殿下作何决定,这主母之位务必先行确定,防患于未然,以属下众人意见,安琪儿小姐当时不二人选,请殿下斟酌。”
  其余几人虽然都未答话,显然是对萧唐的话语都深表赞同,连一直倾向于司徒玉棠的苏秦也认为现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安琪儿坐位方能让眼下的西疆保持平静,也能使得反对司徒家族的地方势力得到安抚,尤其是在云中和河朔地区。
  待众人散去,无锋又招入刁肃,小心安排一番,方才走入内院深处。入春的西北依然是寒意森森,夜间更是冷气袭人,无锋披衣站在门外回廊处,细细琢磨着众人的意见,自己是不是有些太武断了呢?众人的看法很简单,太过虚无飘渺的东西无需好高骛远,而确保眼下的实际利益方是上上之策,但自己也一定要按照他们的意见走下去么?
  一时间各种杂乱的思绪纷至沓来,无锋心中更是烦闷,这一去也许就是决定唐河民族今后命运的一遭,司徒家族已经丧失了最后一次机会,这天下归属是非己莫属,自己真要冒险走这一遭么?
  “锋郎,为什么还不休息,可是还在为萧大人他们的看法烦恼么?”身后传来熟悉的脚步声,厚实的披风裹在身上,本来已经有些凉意的背心顿时暖和了起来。
  “嗯,他们的话的确有些道理,按照他们的想法咱们似乎就可以独立于帝国之外,埋头干咱们自己的事情,等到司徒三子再度翻脸之后再来收拾残局,但我不想收拾残局,残局在棋盘上当然可以称作残局,如果是真实的土地和社会,毁于战火的文明却不是一年两年就能重新建立起来的,我得尽量为我们唐河民族保留一些元气,瞧瞧江南东海,现在已经是民生凋敝,经济每况愈下,这样持续下去,要不了几年,帝国繁华之地尽皆化为废墟,无论于公于私我都不愿意见到这一幕情景的发生。”无锋低沉的声音在寒夜中充满了伤感,在经历了西北当时的荒凉之后,无锋实在不愿意再一次让这种情形发生。
  “可是您也说萧大人他们的意见很有道理啊。”苏婕内心深处一样不愿意无锋冒险,“他们质疑您的入京是否真的能够起到分化瓦解和拉拢帝国贵族中的力量,另外他们也认为帝国现今的贵族力量已经受到了很大削弱,完全没有必要冒这么大风险如此。至于工商阶层,他们趋利而居,您的威望已经在帝国深入人心,对于他们来说,有您这样的领袖,您只要拯臂一呼,所有人都将望风景从,您又何必要冒这一次险呢?”
  “事情也并非像大家想象中的那么乐观,贵族力量从前三朝开始确立,帝国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这种雄厚的沉淀积累绝非一朝一代能够掀翻,要想在最短时间内达到统合帝国各方力量的目的,拉拢甚至是收买帝国中贵族力量是必不可少的。也许你们都觉得只要大军一到,横扫江山,天下之人皆尽归心,天下事没有这般容易,纵然我们能够在军事上占领,但如何收拢人心,仍然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工商阶层固然重要,但他们在政治上一直受到歧视,而这两年里,他们在江南和东海的力量也受到很大削弱,尤其是在乡间,真正起到主导地位的还是以地主为首的贵族力量。”
  “我要想在加快统合进程,就相当于是和司徒三子争夺这部分人的力量,如果我们能够成功分化瓦解原来属于司徒三子的一部分力量,那今后我们在东进之路上必将顺利许多,现在局势混沌,这部分势力也同样彷徨,正是我们的一个机会,我们必须要抓住他。而帝都正是这部分人力量集中之地,尤其是这一次众目所望的诸王之会,各方力量都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我们听样不能放过。要想寻常时间请这些人来,那可是难得遇齐。”
  看见苏婕仍然是一脸忧色,无锋展颜一笑,“不要担心那么多,我不会轻易进帝都,但可以邀请各方代表到军营中一晤,就算是万不得已要进,那我也是自有完全安排。至于清河府那边,我自然会安排人保证通道,这样总遂各方的意了吧。我也得好好想一想,如果司徒三子真的要联手对付我,我将会用什么办法打破他们的联合,或者说选择谁开刀敲打一下更适合呢?”
  “锋郎,总而言之,慎之又慎,帝都有如虎口,你已经有过被困前例,司徒家族的人现在也不会看不清现在的大势,联手对付你也是必然之举,有些事情我们可以一步一步来做,如果你急于求成,往往会坠入彀中。”苏婕也知道自己很难改变这位枕边人的心意,自己这位枕边人自庆阳举兵以来,行奇求险之事也是数不胜数,也许是从未受过真正的挫折让他养成了一份骄狂之心,上一次被困帝都最终也脱身而出,也许更增添了他的这种心理,但这一次不一样,上一次无人有杀他之心,而这一次,几乎是人人皆有杀他之意,而且是杀之而后快,这种情况下,纵然有多方布置,但谁又能保证中间不出一点纰漏呢?
  日子一天一天往后推移,帝京之行既然已经确定,麾下众人纵是万般不愿现在也只有尽一切可能性来弥补了,恭请安琪儿出京到汉中坐镇的信函早已发出,这是无锋赴京一行的先决条件,不过事情也有了好的发展,第四军团和第三军团调整了防务,第四军团全民负责晋中防务,这中间似乎有了圆转的余地,原本打算在尤素夫那里想办法打通一条路子的布置就成为了备用之计,有应建明的两个师团在晋中,无锋进京之路似乎一下子就敞开了。
  众人也都知道自己这位主子背后还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隐蔽力量,无论是藏于民间还是在敌方阵营,许多事务不是他们该他们过问的范围他们自然不能表露出好奇心意,只是像这种进京大事,他们不得不表示自己的意见,这天下之事系于一身,可谓动一发牵全身。
第七节
大妇
  西疆的军事调整也全面展开,各部调整的军官随着西北军事学院最新一批学员的补充也都全面到位,而重中之重则是军队部署的调整。捷洛克虽然已经统一,但鉴于捷洛克国防军和禁卫军在进攻凡林一战中损失都不小,需要时间来调整,当然这不过是一个借口,南捷洛克军团正式更名捷洛克军团,并组建了捷洛克方面军,下辖捷洛克军团和已经重新剥离出来的帝国派遣军师团,这个师团也正式更名为捷洛克方面军直属师团,全面负责包括嘉峪关在内的从银川到榆林的防务,这长达一千多里地的边境线看上去漫长,而这六个师团兵力似乎也有些单薄,但从西斯罗、卡曼以及普尔目前的状况来看,短时间内要想有所动作却是不现实的,所以兵力稍嫌不足,军务署也认为足以担当起现有的责任了。方面军总指挥依然由康建国担任,展伯涛担任副总指挥,其他职务都沿袭了军团的编织。
  这是西疆第一个突破军团的军事编制,虽然只是一个临时性的设施,也是为了应对北方广褒而又漫长的领地边境而特殊设置的,但仍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为这个问题,还有人劝谏无锋不要首开在和平时期将一个军团以上的兵力交给一个人手中的先例,尤其是在无锋即将离开西疆之时,但都被无锋一笑置之。
  第一军团从捷洛克前线撤出,退回到关西休整,第二军团回师西移,重新接手西域和北吕宋防务,不过印德安军团的布防区域也发生了变化,鉴于提克人和西疆的联系日益加强,面对南面科米尼人的威胁,为了抵御压力,有些一蹶不振架势的提克人不得不更倾向于西疆一方,对于海德拉巴人的威胁几乎降到了零点,除了在与雅库安人交界处象征性的保留了一个师团外,其余四个师团一个驻扎旁遮人领地,剩下三个师团都放在了紫荆关一线,既可以随时策应印德安局势,又可以兼顾对北吕宋的增援。
  第三军团全面接手北原防务,除了榆林由捷洛克方面军负责外,清河府这一北原重镇由第三军团把持,黑山龙泉两地随着第三军团的进驻,局势更加平稳,西疆势力正式延伸到了中州的边境,拿萧唐的戏言来说,西疆大都护府这个西疆二字完全是一个名头了,真正的内涵早已变了质,连北原河朔天南都纳入囊中,这还能叫做西疆么?
  第五军团也缓步从北原撤出,重新回到河朔地区后方休整,作为第三军团的后备部队。第六军团两个师团结束了他们的半岛之旅重新回到三江,对面的马其汗人似乎也被这一次不成功的半岛之行耗尽了热情,三江战局进入了真正的平静时期。
  八个骑兵团和两个混成兵团也重新进行了布置,两个混成兵团坐镇西北,即可策应北吕宋,也可防范北方;两个骑兵团,除了按照惯例留下两个骑兵团游弋在腾格里草原上外,其余六个也都分别布置在了榆林、清河、龙泉和河间一线,这也给对面的布防的司徒泰军队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8/5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