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美人志(校对)第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510

  由于西斯罗帝国和驻扎捷洛克公国甲马城的卡曼军队都对北方的太玄府施加了巨大的军事压力,太玄府城守菲尔丁虽然接到了归德和博南的多次求援信,但仍然不敢冒然抽兵南下。
  听到这儿,我忍不住问了一句:“那帝国中央有什么反应呢?”
  莫伦立即回答:“帝国中央也十分着急,但目前我们在抵御罗卑人的进犯,太玄府的军队又被西斯罗人和卡曼人所牵制,其他邻近地区局势都不稳定,当地驻军自顾不暇,哪里还有精力管其他认得事呢。大人离开后,也就是9月25日,我们也接到了帝国军部的来函,要求我们在击退罗卑人的进攻后,抽出部分兵力职员归德和博南。”
  我从鼻子里发出一声冷哼,“上次我进军金州解民于水火之中,朝廷中都有不少人攻击我违反了朝廷祖制,看来好人当不得,咱们也才打完仗,还是好生休息休息吧。”
  在主要官员们都汇报完后,我端起热腾腾的茶杯轻轻的抿了一口,“诸位,此次战役劝告大家齐心协力同舟共济,才能够顺利的击败罗卑人的入侵,也才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前线的将士们固然历尽艰辛,流血流汗,后方的士民百姓和政府官员也日夜操劳,我在这里代表我本人深表感谢。”
  顿了一下后,大家都知道这是我要开始布置下一阶段工作的预兆。“但是诸位也要看到,摆在我们面前的形势依然严峻,归德、博南两府形势恶化,糜烂在即,一旦局势失控,就很有可能波及庆阳和金州,朝廷也绝不会坐视不管;四万多罗卑战俘也急需处理,我不想罗卑人被过分削弱,保持腾格里大草原上的势力均衡,也有助于我们的发展,出现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无论是罗卑人还是赤狄人或者莫特人,都不符合我们的长远利益;我们的经济虽然有了长足进展,但比起江南地区的府县来,还差得太远,还需继续努力。”
  “所以,我希望在座各位一定要戒骄戒躁,保持头脑清醒。鉴于目前的形势变化,我宣布一些人事任命和工作安排。莫伦,你立即安排人与罗卑人联系,相信经此一役,已经足够打消罗卑人对帝国西北地区的野心了,让他们派一个够份量的人来,与我们商谈关于战俘的赎金以及其他事宜。在谈判中注意掌握尺度,既不能损害我们的既得利益,也不要过分削弱对方,在必要时可以作适当甚至较大的让步。”
  莫伦对我的话心领神会,连连点头。
  “萧唐,苏民舜,经济发展不能放松,而且还要加紧。移民要注意合理安置,尽量边远地区安置,同时作好服务工作。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大力度,尤其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以及农业科研工作一定要加强,农业乃国之根本。”
  萧、苏二人也神色肃穆的点头答应。
  “凌天放,你回到金州要加速通往南部和西部的道路建设,另外依然要采取吸引移民的政策,吸引移民前来开发金州的中西部地区。詹姆斯的财政工作搞得相当不错,值得借鉴,但一定要注意要适度,不能竭泽而渔。还有,我建议在金州可以建立一所医学院,培训医学护理人员,专业的医生和护理人员不但能为普通百姓服务,而且也能挽救许多我们在战场上受伤的士兵。”这也是我在这次战争后总结出来的教训。
  凌、詹以及金州文教卫生署署长华仲景三人也都点头表示赞同我的意见。
  “另外,我命令立即从庆阳和金州的预备役人员中补充此次战役中损失的人员,新组建庆阳第三警备师团,由康建国担任师团长,尉迟宾担任副师团长,人员在庆阳预备役兵员中选取,训练要立即展开。岳山接任我的近卫联队联队长。”我没有给萧唐和苏民舜开口的机会,否则他们又要为我扩编征兵这件事与我争论半天,形势不等人,谁知道哪一天帝国会让我平定归德和博南。
第二十二节
变化
  就在庆阳、金州两府百姓欢庆我们打败罗卑人的入侵的时候,善于煽风造势的卢曼又开始了他的新一轮征兵宣传计划。当我换上便衣与狄蕾娜和鹿纤纤走出城守府大门来到最繁华的无锋大道时,却见到一幅让我目瞪口呆的场景。
  这里是以我的名字命名的大街,也是应全城广大百姓的要求而改名而来的。街头征兵处是人头涌动,报名应征的青壮年排成几条看不见尾的长龙,正在焦急的等待征募人员的检查选拔。上方一幅巨大的宣传画,画的正中央是我一身戎装,形容冷峻,背负双手面向苍天的图画,看得出画技还相当精湛。旁边几句巨大的充满强烈反问语气的话语:“你想成为叱咤风云的大将军吗?你想成为帝国女性的新偶像吗?你想成为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吗?来吧,加入军队去实现心中的梦想吧!!!”
  随手接过一张宣传品,上面依然画着我的形象,只不过换成了我穿着普通士兵服装的图象。“六年前,他,李无锋不过是帝国军队中普通的一员,凭着忠诚、勇敢、机智,经历无数次血雨腥风的考验,他终于成为帝国之骄傲,民族之英雄。来吧,举起你有力的双手,迈动你坚实的步伐,为实现你人生的最高目标加入军队吧!!!”假如我是一名普通的青年,恐怕也会被这连番的宣传攻势所吸引,迫不及待的投身军伍吧。
  狄蕾娜和鹿纤纤都对如此夸张的宣传海报感到十分有趣,我看了以后也只有无可奈何的摇头苦笑,这个卢曼倒真是个人才,还会充分利用我的形象优势,看来必要的时候,我还可以向战备署索要一笔数目不菲的形象权使用金啊。
  现在的庆阳府城已经完全是一个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的中型城市了,与两年前相比,简直不能以道里计算。近八十万的移民涌入,不但使城市的人气急速飙升,而且带来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也是城市的手工业、商业、娱乐服务业都得到了充分发展,而对罗卑人的战争胜利,又使原本奄奄一息的交通枢纽价值逐步得到恢复,我想在这次战争后,庆阳的经济将会发展更快,在解除了罗卑人的威胁后,这一块地区内已经没有哪一方势力能挑战我的领导地位了,再下一步将是更大的扩展我的势力范围,并不断的增强我的经济、军事实力,为获取更大的利益作好准备。
  我一边设想美好的未来,一边随意的漫步在庆阳城的大街上,狄蕾娜和鹿纤纤大概也很少到大街上象普通百姓一样生活,也显得意兴盎然,拉着我的双手出入大小店铺,但好景不长,很快就有人认出了我,在被兴奋的百姓包围之前,我不得不领着两位小姐匆匆突出人堆,逃回城守府。
  就在庆阳、金州两府人民欢天喜地庆贺击败罗卑人,我也雄心勃勃希望借此次战役胜利获取更大的利益的时候,远在几千里之外的帝都中州的上上下下却陷入了忧喜交集之中。
  早在八月,帝都的不少媒体便开始披露帝国西北郡的归德、博南两府局势开始恶化,地方政府无所作为,致使局势更加险恶,而且由于这两府乱军的向外四处发展,已经辐射到周围府郡。关西郡的陇东府、河朔郡的黑山府都已经出现了各种不稳定的苗头。
  虽然帝国新闻出版署严加限制对这方面的负面报道,但这些消息依然很快就被帝都的百姓们知晓。进入九月,归德、博南两府的情况更加糟糕,当地政府警备部队不断被乱军消灭,残余部队都被围困在府城中,地方政府的各种职能已基本丧失,完全是在府城中苟延残喘。而不少新闻媒体也受一些在两府中有利益牵扯的权力人士的影响,不断抨击帝国中央政府应对乏策,坐视归德、博南两府局势糜烂。
  而帝国中央政府也有苦难言,西斯罗帝国、卡曼帝国和普尔王国都敏锐的察觉到帝国的窘境,分别屯兵数十万于帝国接壤边境地区,卡曼更是将驻扎在捷洛克公国甲马城的占领军兵力增至二十万,不断摆出要南下西进的架势,迫使帝国北部军区和西部军区的军队不敢随意妄动,而唯一能够抽出机动军队的太玄府不但承受了来自西斯罗帝国和卡曼帝国的双重压力,而且银川府孙元亮的部队也开始频繁调动,并移动到了与太玄府和归德府三府交界地带驻扎,菲尔丁虽知道这几方的目的就是要牵制自己无法抽军帮助归德、博南两府,但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他也不敢轻举妄动,只得牢牢加强自己的防守,对归德和博南的求援则只有说声抱歉了。
  而周围地区的形势不稳定也增加了各地地方政府的不安,他们不断的上书帝国中央,称自己的领地内情况危急,需要加强驻军,强烈反对抽走自己领地的驻军,迫使原本有意抽出部分驻防各地的正规陆军前往西北的军部提议也几次在御前会议上被搁置。紧接着帝国的注意力又被罗卑人的大规模入侵所吸引,对归德、博南两府雪片般飞来的求助也暂时置之脑后。一直到获知我将入侵的罗卑军队一举击溃后,注意力才又回到归德、博南两府上来,对两府的用兵才又重新提上议事日程。
  帝国为了转移民众对归德博南两府日益恶化的形势的注意力,也指示各新闻媒体对我击败罗卑人入侵一事大肆宣传,各大报刊更是连篇累牍的报道我所取得的辉煌战果,尤其是我俘虏了四万多名罗卑俘虏,这是帝国历史上从未取得过的骄人战绩,历来都是帝国战败被俘多少人,即使是前年我所赢得的庆阳保卫战也只是击退了罗卑入侵军队,而这次我却深入敌人腹地,一举击溃敌军,并俘获了如此大数量的战俘,使得整个帝国上下都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普通百姓更是载歌载舞以庆贺这来之不易的大捷。
  但胜利并不能掩盖归德、博南两府的困境,而且两府境内的乱军甚至还有蔓延之势,使得帝国中央不得不定下心来认真思考对策。
  大陆历693年10月15日,帝国朝廷再次召开军事会议,讨论如何应对归德、博南两府的事态变化。日月殿内,高坐在御座上的司徒明月神情显得有些阴晴不定,彻底击溃罗卑人的入侵,斩断了罗卑人伸进西北地区的魔掌,令他兴奋不已,然而随之而来的归德、博南两府急剧恶化的形势也另他烦恼不已,而且两府乱军势力日益扩大,已经严重影响了邻近府郡的安全,再不采取措施,恐怕真的要酿成大患了。
  “各位爱卿,情况已经很明了了,大家也尽可以提出各自的意见和建议,只要是有利于解决目前复杂险恶的局势,都可以言者无罪,朕绝不责怪。”显得有些疲倦,司徒明月半靠在御椅上强打精神主持会议。
  然而,殿下却一片寂静,几乎所有人都缩着脖子,不敢开腔,这两天皇帝陛下脾气喜怒无常,虽然他已经发了话,但如果话不中听,也难免惹得陛下生气。而原来提出从西部军区抽调军队的军部官员们也因为自己的意见被搁置而不愿在老话重提,场面显得有些冷场。
  “怎么?难道在座的诸位就没有一人能为朕分忧吗?”司徒明月也有些恼怒了,平时这帮人争权夺利比谁都更积极,轮到需要他们拿出解决事情的办法的时候,又都哑口无言了。
  看到皇帝陛下心情又开始变坏,所有的大臣都感觉到似乎又有风暴到来的预兆,不由得暗自嘀咕。
  “父皇,其实除开咱们帝国西部、北部两个军区的正规陆军外,我们在西北地区还有其他军队可以支援归德、博南两府的啊!”一语惊四座的居然是平时纵情声色犬马的六殿下司徒彪,一个相貌普通的青年男子,他依然是那副放荡不羁的模样,即使在自己的父亲面前,也没有收敛多少。
  由于帝国历来传下的规定,皇室男性成员成年后均可参与朝会议事,所以六殿下司徒彪也理所当然的每次参加了帝国朝廷的朝会,只不过他以前显得十分低调,而且给众大臣的感觉是他不过是一个典型的花花公子,无非是他母亲十分年轻美貌,是皇帝陛下最宠爱的一个妃子,自己并无其他本事。
  司徒明月也不由得皱了皱眉头,太玄府的军队早已被西斯罗帝国和卡曼帝国的军队所牵制,哪里还分得出力量来支援呢?这是众所周知的情况啊。
  “你是说太玄府菲尔丁那里?”司徒明月有些烦躁。
  “不,父皇,太玄府现在自顾不暇,我是指刚刚大败罗卑人的李无锋啊!”在自己父亲严厉的目光注视下,司徒彪稍微庄重了一些。
  一石击起千层浪,殿下众臣都纷纷议论起来。
  “可才经历了与罗卑人的大战,李无锋能够抽出足够的兵力来对付归德、博南两府的乱军吗?”司徒明月大为震惊,他不是因为司徒彪的言论有多么惊人而惊奇,而是因为司徒彪平时表现与今天的言论表现大相径庭感到奇怪。
  “据儿臣所知,李无锋由于在此次战役中采取的埋伏突袭的计策,自身损失不会很大,应该能够抽出部分力量来应对,更何况银川府的军队已经驻扎在与太玄府和归德府交界的地带,我想他们不仅仅是牵制太玄府的军队,恐怕是受西斯罗人的指使,想趁机占领归德府吧。”司徒彪这不紧不慢的分析,立即引起了所有大臣的议论。
  本来司徒彪今天的表现已经足以让在座所有人感到震惊了,而且他的发言居然还有理有据,令在座不少人点头称是。他的几位同父异母的兄弟更感到既惊奇又嫉妒,司徒泰、司徒峻、司徒元、司徒朗几人更是暗暗将他列为自己的竞争对手。
  一旦银川府的孙元亮占领了归德府那后果就不堪设想,凭着他与西斯罗帝国的密切关系,相当于西斯罗人的魔爪伸进了帝国的腹地,可以随时威胁帝国的中心地带,这是绝不能接受的。
  “依你之见应当如何呢?”司徒明月不由得对自己这个平时感觉不怎么样的儿子的话产生了兴趣。
  “给李无锋一个名义,让他平定归德、博南两府的暴乱,恢复当地的正常秩序。”司徒彪声音十分平淡。
  “哦?给他什么名义呢?”司徒明月双眼紧盯着司徒彪。
  “可以让他担任西北郡军政节度使嘛,也好作为对他此次击败罗卑人入侵的奖励啊。”面对父亲咄咄逼人的目光,司徒彪并未有丝毫退缩之意,他就是要以震聋发馈的言论来博得父亲的注意,否则也就失去此次暴露自己真实面目的原意了。
  这短短两句话却犹如惊天巨雷立即在群臣中掀起了巨大的波浪,军政节度使?!这可是一个非同小可的职位,它的实权远远超出了属于平级的郡首,其实也就相当于一个地方的小皇帝了。郡首只能管理一个郡的日常行政事务,不能组建正规军队,对下一级的人事权、军权均无决定性权力,必须报帝国中央批准才能实施。而军政节度使则大不相同,它不但可以自行组建军队,而且对全郡内的人事、行政、军队各方面拥有绝对的处置权,无需报请帝国中央批准,只需在事后报帝国中央备案即可。
  整个帝国截止目前也只设有两个军政节度使,一个是三江郡,另一个是天南郡。三江郡是在三十多年前三江事变时,时任三江郡郡首的林家当代家主林逸之连任三江郡郡首二十年,林家在三江郡的势力已经根深蒂固,而当时帝国也察觉这一情况,想利用官员轮换的方法将林逸之调到帝国中央,但遭到林逸之的拒绝,帝国遂撤消了林逸之的郡首职务,林逸之便煽动其下属的各府发生叛乱,宣布三江郡独立,当时帝国忙于与帝国北方的西斯罗帝国、卡曼帝国、普尔王国作战,无力镇压林家的反叛,南方的马其汗国也趁火打劫,派军队入侵帝国南方的五湖郡,整个帝国形势岌岌可危。最后为避免帝国发生分裂,帝国中央与林逸之秘密达成协议,三江郡取消独立,依然属于帝国领土,服从帝国统治管理,帝国中央任命林逸之为三江郡军政节度使,统领全郡一切军政要务。五年后,为了抵御林家越来越强大的军事压力,帝国又任命了当时天南郡郡首郎敦明为天南郡军政节度使,希望通过天南郡牵制三江林家,这在当时也的确起到了牵制林家的作用,但后来随着郎家实力的逐步增强,帝国对天南的控制也逐渐削弱,现在已经没有多大的实际控制权了。
  今天司徒彪又提出了设立西北郡军政节度使,也难怪群臣的反应如此激烈了。
第二十三节
备征
  首先出列表示反对的是帝国法务大臣西顿公爵,“陛下,臣以为万万不可。地方军政节度使权力过大,帝国中央也很难控制,一旦权力所授非人,帝国损失太大啊。”
  “儿臣也赞同西顿大人的意见,西北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绝不能再容许另外一个林家的出现,否则又将会成为帝国另外一个心腹大患啊,父皇,请一定三思。”司徒泰也迫不得已的出列表示反对,本来他是不愿意得罪现在正如日中天的李无锋的,但西北事关自己利益所在,不得不出面谏言。
  “不错,现在已经有林家的教训,我们不能在放松大意,李无锋虽然立下大功,我们可以从其他方面给予褒奖,这节度使一职事关重大,应该慎重从事。”一向老成持重的帝国副行政大臣宁远平公爵也不赞同,自从三年前帝国行政大臣朱苍林因病去世后,帝国中央这一最高行政职务一直空缺,由他代理行政总署事务,他的话相当有份量。
  “可几年前,这西北地区并没有这么令人注目啊,当时好象罗卑人在那里自由出入,我们好象视而不见,避而不谈,如今李无锋为帝国击败外敌,收复失地,有些人反到怀疑起他的忠诚来了,这可真的有点滑稽,难道非要让罗卑人或者孙元亮这西斯罗人的走狗占去帝国才甘心吗?”司徒彪丝毫不顾及在场众大臣的感受,肆无忌惮的用嘲弄的口气挖苦着反对者。
  银川府的孙元亮也是帝国心口永远的痛,十八年前,帝国更换银川府的城守人选,没想到早已与西斯罗人勾结的当时在任城守孙元亮拒绝调离,将前来上任的新城守驱逐出境,西斯罗人也趁机屯兵在西北边境,意图吞并银川府,帝国也派兵西进,然而卡曼人也横插一脚,与西斯罗人达成协议,一旦帝国出兵银川,西斯罗帝国和卡曼帝国将联合出兵银川府,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帝国没有做好同时与西斯罗帝国和卡曼帝国两个国家开战的准备,再加之孙元亮也向帝国中央上书表示愿意服从帝国的领导,银川府依然是帝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最后帝国不得不与三方达成妥协,帝国不对银川府用兵,西斯罗帝国和卡曼帝国也不得有任何一兵一卒踏入银川府半步,否则就视为破坏协议。
  当时正值壮年的帝国皇帝司徒明月视此事为毕生的奇耻大辱,发誓一定要雪洗这次耻辱,但事易时移,时间已经过去十多年了,孙元亮与西斯罗人的关系越发密切,与帝国的关系则日益疏远,帝国也拿银川府没有办法,再加之近年来,罗卑人的大肆入侵,整个西北地区都已经处于半沦陷状态,帝国更是有心无力,这已经成了一个公开的秘密。
  没想到司徒彪毫无顾忌将这个伤疤揭了开来,在座的许多大臣都不约而同的望了上座的皇帝陛下一眼,但陛下似乎有些并不在意。其实司徒明月心中何尝不恼火,但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殿下这些人却拿不出好的办法,司徒彪所说的话虽然有些刺耳,但却十分在理,仔细一想,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的。
  看见大臣们都有些不能接受自己的意见,连父皇也沉默不语,司徒彪又加重了自己的语气,“我说的难道不是事实?前几年西北郡除了太玄府还真正控制在帝国手中外,其它五府哪一个是真正掌握在我们手中?帝国北方的商路被阻断,国内的商品无法外销,许多商人因此破产,从外界进口的商品价格翻了几倍,老百姓怨声载道,相信大家都有所感觉,好不容易李无锋打垮了罗卑人,西北才出现一点新气象,大家可以看看,李无锋管辖下的庆阳和金州是什么情况?而归德和博南又是什么状况?现在银川府的孙元亮在西斯罗人的支持下磨刀霍霍,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形势危在旦夕,可我们还在这里为了李无锋是否适合担任西北郡军政节度使一职而犹豫不决,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如果再不作出决定,到时候归德和博南无论是落入乱军手中还是被孙元亮和西斯罗人夺取,我们都会悔之晚矣。父皇,您一定要看清形势啊。”
  司徒彪这一番话不但在众大臣心里激起了阵阵波澜,而且也在司徒明月心中引发了共鸣,是啊,几年前西北沦陷,几乎所有的大臣对西北这两个字都忌讳提起,在朝议上更是无人过问,深怕被自己发配到西北地区去任职,曾几何时,西北郡这个地方有俏了起来,往日无人问津的荒僻地区,现在又害怕别人专权了,真是令人不是个味道。看来殿下这些人无一不是为自己打算之辈,根本没有为朕的江山社稷着想过,想到这儿,司徒明月心中涌起一股烦闷情绪,看着殿下这一群原本还算顺眼的大臣,突然觉得说不出的令人憎厌。
  看见还有人想出列反驳司徒彪的意见,司徒明月不耐烦的挥手示意打住:“很好,彪儿,看不出你对西北形势看得如此深远,远比有些只会夸夸其谈却不能为朕分忧的家伙强得多,就按你的意见,朕就任命李无锋为西北郡军政节度使,统领西北事务,不过我希望他能在朕有生之年将银川府的主权收回,也不枉朕对他的一番期望。彪儿,为父就封你为钦差大臣,你去西北代朕宣布朕的任命,并命令他立即整顿军队,尽快平定归德、博南两府的叛乱,注意要他严防西斯罗人和孙元亮这个逆贼。”
  “儿臣遵命!”司徒彪欣喜的接受了命令。
  没想到皇帝陛下如此简单就下了决断,有些人本来还想劝阻,但听出皇帝陛下语气不善,又暗自将到口的话缩了回去。司徒明月阴鸷的眼光扫视了殿下的群臣一眼,面无表情的宣布退朝。
  从大殿下退出的大臣们议论纷纷,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谈论着今天朝会上发生的大事,帝国副行政大臣宁远平和法务大臣西顿对一直没有发言的军务大臣何知秋颇有些不满,一起拦住低垂着头的何知秋:“何大人,您今天为什么一言以不发,往些天这种情况您可是唱主角啊?!”
  抬起漠然的双眼,何知秋不无讽刺的回答道:“宁大人,西顿大人,前几次下官提议从西部军区或城卫军中抽出部分部队出征西北,不是你们都激烈反对吗?说什么帝国腹地兵力空虚,地方局势不稳,恐生变端,不宜抽调,那好,你们也得拿出一个解决西北问题的方案啊,拿不出,又不同意军部的意见,那就只有采纳六殿下的意见喽。”
  何知秋的反问噎得二人开不起腔,看二人狼狈不堪的模样,何知秋也叹了一口气,“事已至此,多说无益,陛下已经作了决断,我们也不要再去考虑了,但愿李无锋能够给帝国带来好的运气吧。”虽然与宁远平、西顿、司徒泰等大多数人的出发点不同,但何知秋还是不赞同皇帝陛下任命李无锋为西北郡军政节度使的做法。不过,何知秋也知道司徒彪的那番话深深的打动了皇帝陛下的心,而且司徒彪的建议也应该是目前最有效的解决西北问题的方案,唯一令人担心的就是这个李无锋,年纪轻轻,便拥有了如此大的权力,他究竟是给帝国带来希望的大英雄呢,还是……?何知秋望着帝都在夕阳下苍凉的秋色,不愿也不敢再深想下去。
  不平静的一天就这样过去了,朝议上六殿下的惊人表现立即被有心人看在眼里,朝中又有了一些新的变化。然而也有很多人夜不能眠,除了李无锋的高升,还有就是司徒彪的反常表现。原本十分清晰的形象在众人眼中又变得有些模糊了,到底是偶发妙语呢,还是一直深藏不露现在才暴露真实面目呢?许多人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远在几千里之外的我还不知晓自己职位的变化,但我也敏感到周围形势的急剧变化,也许命运就在那一瞬间就要转弯吧。
  “命运总是垂青那些深谋远虑之人。”摘自《帝国皇帝语录》。
  10月6日,我正式宣布建立庆阳第三警备师团,由康建国担任师团长,尉迟宾担任副师团长,从庆阳府预备役人员中精选了20000人组建了两个轻步兵联队,一个重骑兵联队,一个轻骑兵联队,我又从金州府预备役人员中抽调了5000高岳族人给庆阳第三警备师团组建了一个重装步兵联队,这种从外府县抽调预备役人员充实另一个府县的警备部队已经明显的违反了帝国军部和内政部门的规定,但由于我一人担任两府的城守这种先例也从未有过,再加之麾下的官员们早已视我为唯一效忠者,所以我的命令毫无阻碍的得到了执行。同时,我也要两府的战备署工作人员,借此次西北大捷的东风,加大宣传力度,一方面巩固军队在百姓中的形象,一方面也可以多吸引有识之士加入军队。
  10月11日,前年去帝国军事学院学习进修的四十名军官学成毕业安全归来,除了这四十名军官外,威廉姆斯院长还推荐了二十三名其他部队的军官一起到来,这简直是雪中送炭,正愁中级和基层军官严重不足的我喜出望外,立即召开了盛大的欢迎宴会,在会上我鼓励军官们上阵奋勇杀敌,建立功勋,并再次重申在我这里只看才能和功绩,不论出身、民族、人种和其他,这又一次赢得了军官们的热烈欢迎。因为他们也预感到,我马上又将掀起新一轮攻势,至于对手是谁,他们就拿不准了。
  这些军官被立即充实到五个师团中,尤其是庆阳第三警备师团,惹得其他师团都认为我偏心。许多人都担任了副联队长、大队长、中队长一级的职务,有个别甚至担任了联队长一级的职位,其中原紫巾盗的头领斑脸茅进担任了庆阳第三警备师团第二轻步兵联队联队长,黑虎的头领赫连勃被我任命为梁崇信的副手——金州第一警备师团的副师团长,我的这一手不计前嫌的行为也赢得了二人死心踏地的忠诚。
  而对其他部队前来投效的军官们,一方面我表示了热烈欢迎,并在军队中安排了适当的职位,另一方面我也安排人将这些人的名单通知远在帝都的古基,要他把这二十三名军官的底细详详细细的给我查清楚,防止别有用心之人受他人指派混入我的军队。
第二十四节
谋虑
  10月14日,管莹莹与六合门的十名出山弟子来到庆阳,我大喜过望,这不但又为增添了新的基层军官,而且莹莹的到来也使我一颗不安分的色心又可以得到安抚。狄蕾娜和鹿纤纤都知道莹莹好久未与我在一起了,虽然是初次与鹿纤纤相识,但早已适应我的花心性格的莹莹并不在意,在狄蕾娜和鹿纤纤知趣的躲开后,莹莹白嫩的脸庞上泛起一丝足以令任何正常男人心动的红晕,两只勾魂夺魄的眸子也水汪汪的深情的凝视着我,莹莹是越发漂亮了,她那娇嫩的身体被我开发的时候不过十六岁,这两年多里,在我的雨露滋润下,全身发育的更加丰满诱人,原本少女的丰姿并未消失,却又多了一股少妇的媚人的气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5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