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美人志(校对)第3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1/510

  “于李无锋打败大殿下和陛下的联手一事,我个人看法,大殿下如果真的与陛下联手,再加上背后有多顿人和倭人的支持,这一仗还很难说,至少时间不会短,何况李无锋也非刀枪不如的百炼金刚,他周围的命门也不少,只不过这个家伙太过厉害,活生生就把卡曼人和普尔人打残了,让原来本可以成为他最大威胁的力量一下子没了,要不,哪轮得到他这般嚣张?不过只要拖上几年,利伯亚诸国只要缓过气来,李无锋就不能像现在这般放开手脚了,另外,他的背后不是还有吕宋人和罗卑人么?若是能活动活动,多多少少也是能发挥一下作用的。他的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这样庞杂纷乱一片土地,那里可能是人人满意,大的动作不行,但小的,挑挑矛盾,使使绊子,这些总行吧?若真是到了关键时候,咱们再考虑投注下码也不为迟啊。”
  一连串的手段脱口而出,足以证明八字胡文士在为这次帝都之会也是殚精竭虑的琢磨,手法也是花样繁多。
  “高,实在是高!胡先生果然名不虚传,司徒彪日后若是有所成就,定当不负先生。”细细斟酌之后,青衫青年忍不住击掌赞叹,一脸兴奋之色,彷佛已经看到了光明的前景。
  “殿下,有些话语也不必在公开场合说出来,避免引来西疆敌意,不妨在与大殿下和十三公主的私下接触时透露出来,相信他们肯定会比我们更热情更积极。”八字胡文士毫无居功自傲的模样,有意压低声音。
  “呵呵,胡先生放心,这点分寸,司徒彪还是明白。”会意的朗声大笑,船速已经放慢,笑声直惊起一群盘旋的鹭鸟。
第十四节
谋官
  当无锋还沉醉于与林月心的卿卿我我之时,在王缭的陪同下,安琪儿也正式启程出京,由晋中入河间,转道经天水南下汉中。在河间府,作为西疆第一站,河间城守柏元重曾经是方成松担任河间城守时的财政署副署长,颇得方成松看重,后来在方成松下狱之后,当时河朔郡郡守谭可仁亲信接掌河间府,时日虽短,却百般排挤刁难方系人马,柏元重也感觉难以为继,不得不辞官归隐,在太平军盘踞河间其间,柏元重更是隐居不出,虽然也曾经想方设法帮助自己的老上司,但又担心适得其反,也就只好打点太平军大狱官员,看顾老上司,直到西疆军进入河间,方成松重新得势。
  方成松担任关西总督之后,由于关西总督代管河间天水二府,方成松一来报自己在落魄时的关照之恩,二来举贤不避亲,将柏元重推荐给政务署署长萧唐,最终获任河间城守。柏元重虽然颇为佩服自己老上司的风骨,但在为人处事上却比方成松更加圆滑灵活。
  他上任伊始便着力整肃治安,全力安顿流民,对于经过太平军荼毒之后的大批无主土地也是大刀阔斧的拍卖,获得资金全力改善和修复道路和农田水利设施,赢得了当地民众交口称赞,同时他心思灵动,揣摩到西疆高层有意扶持工商势力,便利用河间地理优势,在一方面全力恢复当地农业生产的同时,积极引导帝都工商势力到河间投资兴业,一时间河间成为整个关西总督辖地中发展势头最猛的一府,加之河间原来就是河朔郡首府,基础条件良好,农业发达,又是经济作物桐油、漆的重要产区,经济实力恢复迅速。在黑山龙泉两地遭遇卡曼扫荡灾民外流时,柏元重又适时招集本地士绅开展安顿灾民,筹集善款粮食,赈济流民,连政务署也对河间府的这些举措大加赞赏。
  关西总督府对河间的历次考核亦是上佳,连方成松自己也颇以柏元重这样的下属为傲,原本还担着一般心思,现在看到柏元重在河间府的表现,方成松也自认为足以向政务署交待了。
  车辘辚辚,一列车队过了河间府之后便多了一队军队的护送,行止间也是更加严密,掀开窗帘,跃入眼帘的是一片青绿和金黄混杂的大花圃,间或可以看见农夫们在田间地头上忙碌着,来来往往的商队也是络绎不绝,只是见到这支有军队护送的车队有些诧异,虽说河间天水之间经历了太平战乱的时间并不久,但随着流民的回归故土,西疆的救济粮食和物资到位,外面晃荡的流民已经并不多,而河间和天水间的这条官道上素来平静,就是城守大人亲巡也就是顶多带上几人,哪里有这般架势的车队,都纷纷驻足观望。
  坐在马车内的女子很明显也感受到了这种目光,从晋中过来,由于是轻车简从,虽说没有人知道自己身份,但还是担心出事,还好路上也没有遇上什么乱子,反倒是进了西疆领地,这倒让自己有了一丝不安。
  “蜜儿,你去请王缭大人过来,问问他看能不能让这些护送部队回去,这官道上,又是大白天,在晋中都没有出事儿,难道在这里还要出什么乱子不成?”放下帘子,女郎靠在锦垫上懒洋洋的道。
  “小姐,婢子早就问过王大人了,他说这白天虽然没有什么问题,但今天一天难以赶到大的镇甸休息,邀明晚才能到天水府城,这半路上都是些小的集镇,虽说这西疆一直清泰,但也怕个万一,尤其是晚上出事儿。”坐在一边的少女正兴致勃勃的注目望着另一旁窗外,田野间的美景让这个少有出帝都城的她目不暇接,就是自家主子问话,也是不愿回头。
  “死丫头,思春了么?看着什么东西连眼睛都舍不得眨一下?”一边笑骂着自己这个有些恃宠而骄的丫头,一边也在琢磨着什么,女郎一身外罩大髦却难以将曲线玲珑的身躯遮住,紫红色的唐式裙装,艳丽的牡丹花在胸前绽放,金黄色的秀发却稍有的挽了一个大髻,一袭黑色丝钩发网将大髻罩住,衬托得颀长的粉颈分外白嫩。
  “嘻嘻,小姐怕是在说自己吧,姑爷怕是在汉中翘首以待了。”翠衣丫鬟并不惧怕自己的主子,甚至还有意调笑对方,“小姐这一次来了,也不知道啥时候才回京城了,真还有些舍不得呢?”
  “傻丫头,谁说咱们不回去了?这一次也是无锋他有事要去帝都,所以要咱们来替他看家。”这位唐装女郎自然就是安琪儿,一身唐装穿在她身上,更是将她丰腴健美的身材勾勒得凹凸诱人,不得不在外加上一袭大髦略作遮掩。
  “看家?姑爷去帝都为什么要小姐你去看家?小姐在帝都等姑爷不是再好不过了么?”被唤作蜜儿的翠衣丫鬟有些迷惑的问道。
  “嗯,这一两句话也说不清楚,总是他下边的人不放心,要个人来坐镇呗。”安琪儿手中的一柄绣有宫装仕女图案的丝绢团扇下意识的晃动,像是在考虑什么。
  “哦,我明白了,这次姑爷去帝都会很久吧?这家里太久无人做主,怕是要小姐来替他作主了吧。可是十七公主不是也在西疆么?看来姑爷好像有些不大放心十七公主啊,还是小姐和他最贴心,让他更放心吧。”聪明的丫鬟一下子就猜中了这中间的关键,虽然她并不清楚这中间的关节,但有一点她却能够肯定,小姐这次到西疆来意义可非同小可,意味着姑爷有意向外表露小姐的身份了。
  安琪儿自然也知道这其中的关节,无锋自己想要去帝都与司徒三子斗智斗勇,先不说他自己,就是他手下那帮人大概也不会放心一个司徒家的女子来掌控大局,若是有什么紧急情况不说其他,就是延误一下也会导致不堪设想的后果。不过把自己请到西疆坐镇,无论如何这中间表露出来的意思还是让安琪儿心中骄傲不已,至少情郎对自己是绝对放心的,才会作出这种决定。
  “好了,别在那里瞎猜了,蜜儿你去把王大人请到我马车上来,我有话要与王大人谈。”轻轻用团扇敲了一下翠衣丫鬟的头,安琪儿笑着道。
  “哎呀,小姐把蜜儿的头髻都打坏了,这可是蜜儿花了一早晨才梳理好的。”蜜儿一边埋怨,一边吩咐车夫放慢速度,自己则下车让人去通知。
  快步走到车前,王缭有些犹豫,这样和对方面对面的坐在马车中,似乎有些不大合适,王缭不是怕事之人,但人言可畏,走到这一步不容易,他不想因为一时的不注意而影响自己的事业。
  “王大人,请上来罢,莫非你还忌惮什么,连我都不惧,你难道还惧人言?”安琪儿甜美的话语让王缭心情为之一松,也许这话也是说给旁边人听的,有这句话,王缭心也宽了许多。
  风掠过窗际将锦帘卷起,王缭眼观鼻,鼻观心,郑重其事的坐在安琪儿对面,一副正襟危坐的模样倒是让安琪儿颇觉有趣。“王大人,这怕是要进入天水境内了罢?”
  “呃,怕是还要一段路程,至少得傍晚怕才要到天水边上,眼下路面已经修缮好了许多,半年前,这路还要磕磕绊绊。”道路的平整和马车弹簧的加垫让行程也变得轻松舒适了许多,这对于长期在外奔波的王缭来说是感触最深的。
  “唔,这么说这河间城守还是有些本事的人啊?我看昨晚作陪之时,这柏元重柏大人口才甚佳,颇有恭维之意,还以为不过是一徒呈口舌之徒,今日一路行来,见这田地几无抛荒之处,而那沟渠闸坎都甚是光生,看来这位城守大人在农业上算是下了些工夫的,你这再一说,看来这位柏元重柏大人也是有些想法的人啊。”女郎明眸轻轻一瞥,目光便往王缭处望来。
  王缭心中一叹,本不欲掺和这等吏仕之事,但既然对方问及,若是自己以为推诿一来不好交待,二来这柏元重也的确是颇有才干之人,昨晚这般盛宴款待,虽说是迎接未来的女主人,但言谈间那急切之心却是瞒不过马车上二人。
  “呃,主母,柏元重之心自然难逃您的法眼。他本是方成松方总督的旧属,原本在河间就有些薄名,与方大人关系莫逆,这就任河间城守之后倒也尽心尽力,短短时间里也就把这河间府调理得井井有条,算得上是一个务实的老手。”王缭也在斟酌如何既将柏元重之意不动声色说个明白又能避开自己为人吹喇叭的嫌疑,眼前这个女子可不是一个好瞒的主儿,稍不留意反倒会留下怀的印象,“当然柏城守昨日之语有些隐讳,语意却是至诚,不过此人确也实在是个人才。”
第十五节
裁军
  “哦?听王大人之意,这柏元重好似有些意图?”目光一凝,安琪儿那湛蓝的双瞳似乎变得更加幽深,“居然把主意打到我的头上来了?”
  “嗯,主母,这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否有才,是否值得重视。至于手段上的一些迥异,属下倒以为无可厚非。”王缭苦笑着解释。
  从鼻腔里哼了一声,安琪儿脸色稍稍恢复了一些,“这柏元重究竟打的是什么主意?”
  “主母,柏元重在河间搞得风生水起,河间府在整个西疆也算得上是排得上号的,眼下北原和河朔之地已经归建,重建新郡之事也是提上了议事日程,新郡首建的一等大事自然就是挑选总督,听说政务署上次建议这总督人选可从各府城守中的佼佼者选出,此风一出,那这些有望竞争这总督之位者那个不是伸长脖子翘首企盼?只是这监察司之人眼睛刁毒,整日瞅着这些敢于违纪犯规者,这些个城守们除了努力办好差事外,也只有竖起耳朵听消息了,这次主母来西疆,这等机会,这沿路城守们哪会不趁机巴结一番,这也在情理之中,主母实在毋须在意。”王缭的话也是中规中矩,挑开话题直说,并无任何虚滑。
  “原来如此!却是再打这两地总督的想法啊,他难道就不知道我是从来不过问政务之事么?就不怕适得其反?”安琪儿若有所思的反问道。
  “主母,这柏元重言语间也并无其他出格言语,如何谈得上适得其反?何况听说他政务署每季考核均是排前,怕也是成竹在胸吧。”王缭也不好过多插言,这些事情有时候越解释反而越糟。
  “看在他也算是个干才份上,我也就不给他计较了,若他真是人才,他就无须钻营政务署也自会考虑到,整日把精神花在这上边,我看这种人怕是当上总督也是难以谋事。”安琪儿话语平淡中自带威势,“王大人,烦你替我带话给柏元重,望他多务实事,少些钻营,别沾上帝国内部那些官场习气,那在西疆吃不通。这样,今日我们加紧走,晚些歇息,明日咱们争取下午就过天水城,晚间咱们歇镇甸也行,我可不想看到第二个柏元重的出现。”
  “属下明白了。”王缭点头应是。
  “王大人,我想问一问,这一次让我坐镇关西,那将十七公主置于何地?你家殿下难道就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么?”安琪儿终于问出了这个最棘手的问题。
  “这,我们都已经经过反复考虑,十七公主此时不太适宜,只能由您来担当这个角色。至于十七公主,以她的智慧,她应该理解殿下这时候所作所为的原委。”王缭轻描淡写的回答道。
  马车里除了风声,似乎又恢复了平静,两个人都在咀嚼着各自话语中含义。角色?担当这个角色?这意味着很多时候人往往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感情行事,而必须服从大局,充当他(她)应该充当的角色。
  大陆公历699年3月18日,已经从天南返回关西途中的唐河帝国秦王兼西疆大都护府都护李无锋在途经泸江时对媒体发表讲话,表示现在帝国民力凋敝,经济衰退,此时全国应当以国事为重,以民众之呼声为警言,呼吁帝国各方捐弃前嫌,维系目前来之不易的和平前景。并表示上京在即,为了体现自己的和平本意,宣布将在自己领地范围内大规模裁汰军队。
  《西北星报》、《南方日报》等西疆主流媒体,在第二天就全文发表了李无锋的讲话,而帝都的《每日快速》、《帝国新闻》等全国性报刊也在第一时间转载了这一篇讲话,就在帝国不少人以为这不过是李无锋为了赢得民心耍耍手腕的障眼法时,西疆军务署也正式出台了对地方警备部队的裁汰计划,除边境府县每个府的保留一个联队的警备部队外,其余内地府县的警备部队均只保留一到二个大队的警备部队,其余部队尽皆裁汰。而对西疆大都护府的六大军团也进行大规模调整,精简一些无用后勤人员,保持军团的满员编织,严禁超编。全部裁汰计划将在一个月之内完成。
  应该说这个计划的抛出不轻不重,但在帝国境内还是引起了相当反响,毕竟在这个外患阴影尚未消去,而内战密云又开始笼罩的时候,身为帝国最大的外藩李无锋居然高举起了裁军的大旗,虽然说整顿六大军团的口号没有什么意义,那不过是一个模模糊糊的虚架子,但裁汰警备部队却是实实在在的,这一来至少要裁汰十万人以上的部队,而且按照西疆雷厉风行的办事效率,一个月内这一个军团的警备部队便要消失,而一个月之后,谁都清楚这诸王之会后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在这个时候裁汰军队,不可谓不险。
  无锋的此举也是早就有所预谋的,随着自己领地的不断扩大,军队数量的越发庞大,按照自己现在控制的领地粗略一算,每个府即便是只有一个联队的警备部队也足足有二十多万警备部队,这些警备部队平素战斗力不高,且有分散,除一些边境府县外,内地府县警备部队的职能逐渐被日益强化的警察局所替代,有些地方的警备部队甚至成为了一个累赘,鉴于此情况,无锋才作出决定大规模削减警备部队。
  无锋的这个计划也得到了军务署和政务署的支持,政务署认为既能减轻财政负担,又能增加各地地方的精壮劳动力,简直就是一两全其美的好事,而军务署看来能把这些派不上用场的警备部队消化掉,也能有效改善军队整体素质,将节约出来的经费用于精锐部队的保障。
  其实这场裁军计划虽然说有些作秀造声势的嫌疑,但却是必不可少的,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与西疆财政问题,西疆的军费开支已经到了一个令人恐怖的天文数字,光需要西疆财政负担的军队数量就超过了一百万,这已经远远超过了唐河帝国极盛时期的正规军数量,而现在帝国仍然算得上最富庶的几地李无锋确连一府之地也未曾拿到。
  而仅仅是军队官兵的薪金问题就足以让任何一方为之侧目,平均每个月用于薪金支付达到了六百万帝国金币,也就是每年光是部队官兵薪金支出就达到了七千多万帝国金币,而这还仅仅只是薪金,加上部队日常训练维持费用,每年这方面的经费支出财政司的预算也是应该在五千万帝国金币以上,这样算下来西疆每年军费开支将超过一亿三千万帝国金币,但这还仅仅是按照和平时期的保守计算,根本没有计算一旦发生战争所需特别列支的军费。这样计算下来,即使是来上一两场中等规模的战事,估计西疆军费就会超过一亿五千万。
  当财政司将这笔军费预算开支交到自从有詹姆斯负责接手财政事务之后便不大过问的李无锋手中之后,无锋也禁不住大大的吓了一跳,虽然自己有从印德安攫取的黄金古玩作底子,虽然现在金融产业突飞猛进,但如果按照这样军费计算,以西疆目前的财力难以维系持久,尤其是军费大量挤占了财政本该投入到民政方面的一些项目,诸如道路交通、农田水利、城市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科技开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使得西疆各地本来就相当落后的民政事业更加窘迫,尤其是在教育和卫生方面的投入更是少得可怜,除了极少数富裕阶层能够保证外,绝大多数中下层子弟根本无法通过国立教育来满足自己渴望读书求学的目的。
  虽然无锋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招引外来私立学堂书院来西疆办学,但这种民间机构在经费上本来就先天不足,全靠地方士绅的支持以及地方政府的补助,规模难以扩大,总的说来也只是杯水车薪,难济大事。在这种情况下,无锋这才萌发了裁军的念头,但摆在自己面前的战事任务仍然相当繁重,如果裁汰六大军团,既不利于自己后期战事的展开,对军心的影响也是致命的,唯一的办法就是裁汰警备部队这块鸡肋。
  无锋的裁汰警备部队计划还是引起了一些混乱,不少长期服役于警备部队的士兵们遭到解散时也是愤怒异常,他们要求面见秦王殿下,倾诉他们的要求,甚至一度引发了小规模的骚乱,不过在无锋也早有准备,除了准备一笔还算丰厚的退役金外,也采取分化政策,吸纳了一批素质较高的人员退役加入当地内政部门的警察局,也号召各地工商作坊多吸收这些人进入工坊作坊,通过种种手段,才渐渐将这些不稳定因素化解。
第十六节
安全
  刁肃最近比较繁忙,自从殿下发表了将去帝都一行的讲话之后,所有安全任务便压到了他的头上。随着李无锋地位的不断提高和西疆东征西讨,尤其是李无锋没有子嗣这个突出问题的衬托下,李无锋的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许多势力中关注的目标。
  无论是来自内部反叛势力还是源于外部的敌对势力,针对李无锋本人的袭击和刺杀就没有停止过。崆峒之行虽然因为分道而未曾遭遇那一次惨烈的袭击,但由此带来的影响却也让安全局好生紧张了一番。太平教余孽,西域反叛余党,腾格里草原上诸族反对西疆扩张的势力,还有西疆本地利益受损和极端保守派贵族的残余,这几股力量构成了安全局内部防范的主要对象。
  尤其是太平教余孽,在关西、北原以及河朔地区根深蒂固,有着很深的背景,虽然表面上已经偃旗息鼓,但内里却无时不在渴望恢复昔日的辉煌,现实让他们失望,却让他们把更多的仇恨瞄准了他们认为应当为太平教覆灭承担主要责任的无锋身上。太平教表面的政治军事架构虽然崩溃,但内里却有不少重要人物湮没在人海中,尤其是教中几名重要人物,他们虽然在太平圣国中未曾占据高位,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声名,但却是长期掌管太平教教务的核心人物,太平圣国的崩溃来得如此突然,以至于安全局也并没有做好足够的应对准备,当所有人都在欢庆太平圣国覆灭的时候,而安全部门与太平教余孽的艰苦斗争才刚刚开始。
  仅仅是半年内,安全部门已经成功查破了四起混入庆阳和汉中针对无锋本人的企图秘密刺杀,安全部门还在各地破获了一批有组织混入各级政府部门的太平教余孽,他们与那些投诚的太平教人完全不同,均属于有组织混入的太平教死硬分子,企图采取长期经营的手法来逐步实施计划,这也引起了安全局的高度重视。
  像西域反叛余党和其他两股势力虽然也活动频繁,但由于李无锋在西疆的根基相对稳固,加上他们的实力远不足与太平教余孽相比,所以也有些风风雨雨,但却无关大局。
  不过于来自外部敌对势力的威胁相比,即便是太平教余孽也远远不如。由于西疆在这些年来连续开疆拓土,不断的战争使得西疆也不可避免的招来了无数仇恨,卡曼、吕宋、马其汗甚至印德安,这些敌对势力都将目标直指李无锋本人,在他们看来,整个西疆完全就是李无锋一人维系着统治,只要能够成功的将李无锋刺杀,整个西疆的必将陷入瘫痪,他身后没有一个人能够支撑起西疆这样庞大一个摊子,其结局必然是走向瓦解崩溃,对周围各方的威胁也必然随风而逝。正是因为这样一个巨大的诱惑让各方敌对势力一直对刺杀无锋抱有浓厚兴趣,而现在司徒三子的加入更是为安全保卫工作平添了无数风险。
  刁肃最为担心的还是来自帝国内部的暗杀,司徒三子控制着帝国最繁荣的几个地区,南北江湖道上的各方势力多多少少都与帝国官方势力有所牵扯,像江南、五湖、东海和燕云道上的武林门派江湖帮会哪一个背后又没有司徒三子或明或暗的影子,帝都的江湖武林势力就更不用说,脚踩两只船甚至三只船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而江湖势力能够让这些官方力量派上用场的怕也是除了刺探情报外就是发挥刺客的作用了。
  在江湖中打滚数年的刁肃自然知道帝国江湖道上的水深水浅,除了那些公开立山头扛旗杆的门派帮会,更有无数隐藏在黑暗中的奇门异派,这些门派无不渴望能够靠上一个实力够硬的靠山,为自己门派的发展铺筑一条康庄大道,即便是为此付出一些代价也是值得的。虽然西疆这些年来也在效仿帝国官方一直在做着这些工作,但毕竟西疆立足时间太短,根基尚浅,在这些方面要想一下子超越司徒三子确实有些难度。
  即便是在已经归属于西疆统辖的地区这方面的工作也相当具体,诸如北原地区一直是司徒泰的势力范围,这个地区的武林门派和江湖帮会大多与司徒泰一系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时间要想扭转长期形成的格局难度相当大。而像河朔和关西地区原来则是晋王司徒峻的势力范围,随着司徒峻退出历史舞台,对关西和河朔地区江湖势力的整合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但在整合这些势力过程中一样会遇到种种困难,而司徒三子的封官许愿和百般拉拢也使得西疆在这两个地区的工作进度很慢,好在随着西疆在关西地区控制力度的进一步加强,尤其是秦王府在汉中的设立和方成松就任关西总督之后加大了整治力度,这些情况才逐渐有所改善。
  这些江湖势力才是刁肃最为担心的。他和自己的副手童璇都有过江湖漂泊的经历,江湖上的形形色色也算是见识过不少,在他们看来,如果一个江湖门派中人真的下定决心不惜一切代价要刺杀政府或者军方要员,要想防住对方难度之高也许和战场上要取对方主帅之头那般困难。江湖中古怪离奇的武技内功、毒药暗器、化妆术变形术林林总总千变万化,就算是在武林中沉浮几十年的老手也未必能够弄得清楚,这种情形下,唯有以江湖制江湖,选择可靠的江湖子弟安排到需要保护的人身边,同时加大力度对江湖势力的渗透控制力度,最大限度的将可能发挥的危险性控制到最低。
  在这一方面,安全局和内政司早在数年前就便开始了这项工作,像前期天山派、雪山派、六合门、巴山顾家,后期的崆峒派、峨嵋派、青城派、唐门等各门各派,一直就是安全局和内政司工作重点,这些已经完全归顺于西疆政权的门派正好与西疆内政部门一拍即合,除了一大部分进入情报部门和军方外,相当一部分优秀而又绝对可靠的子弟都直接进入了安全部门,经过安全部门的培训,一部分成为高级杀手,另外一部分则成为包括无锋在内的西疆重要人物的贴身卫队和保镖。
  安全局甚至还把手伸向了西疆以外的地区,尤其是在西疆与帝国中央关系尚未完全恶化之前,西疆安全局在帝国内地的活动更是活跃,许多门派帮会都希望能与帝国这位炙手可热的权势人物拉上关系,对于西疆安全局的拉拢更是趋之若骛。童璇更是与情报部门联手亲自率人深入到帝国内地活动,拉拢收买一些江湖上难以容身的黑道人物和绿林中人,一方面为西疆安全局招募执行特殊任务的人员,另一方面情报部门也开始在帝国内地各方布线,为西疆将来的行动作准备。
  但是随着西疆势力日益扩大,与帝国司徒三子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明显,司徒三子也都察觉到了西疆在帝国内地中的异常活动,一场场争夺与反争夺、刺探与反谍的大戏也不断在帝国内地各处上演,而司徒三子也一样加紧对西疆领地的渗透,这样的攻守战贯穿了西疆安全局的整个工作主线。
  刁肃对于安全局在西疆内部的工作应该是有着相当自信的,尤其是在西疆领地内的安全布署更是有着相当把握,但是无锋帝都之行计划让刁肃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秦王殿下可能通过清河或者晋中进入中州境内,而中州恰恰是帝国江湖势力最为复杂的所在,纵然是在军营中一样可能面临来自各方的袭击,如果要进入帝都城内,那对于刁肃来说安全问题无疑是一个噩梦。
  作为一个安全部门的负责人他自然无权质疑上司进京的必要性,但从安全角度上考虑,他是绝对不愿意的,只是连一干得力的僚属们都未能劝服上司的进京决定,刁肃觉得自己把精力花在如何未雨绸缪做好防范工作来得更实在。虽然对这一次进京之行的难度已经有了充分估计,但他还是未曾想到自己这一次面临的敌手将会有多么难缠和狡猾,而且构成的复杂性也是他同样未曾料到的。
  莱州府南一百八十里地海滨崂山素以道家仙境闻名,登此山望去,三面临海,云气岚光,一面碧海连天,惊涛拍岸,另一面却是苍松怪石,郁郁葱葱,海波山色,更显山势雄伟壮丽。山有龙瀑潭,山水从千百尺悬崖飞泻而下,喷珠吐玉,下边碧水凝寒,清澈见底。从远处小径走来二人,前一人仙风道骨,鹤发童颜,手中拂尘斜放肩部,随后一人却是一身帝国官服,瞧那模样似是武官打扮。
  “周掌教,这件事情恐怕你非得接下来不可,殿下已经明确有令,此事必须办妥,若是不成,嘿嘿,殿下的脾气你也清楚,只怕难以交差啊。”亦步亦趋的武官服饰之人貌似恭顺,话语间却是咄咄逼人。
第十七节
蠢蠢欲动
  对于紧随身后的武官有些无礼的言语鹤发道人并没有太在意,而是笑眯眯的邀请对方观赏山中美丽的景色:“包大人,既然你难得上一回崂山,还是好生感受一下咱们崂山的奇丽风光吧,生活在这种地方久了,尘俗之事你都会逐渐忘却,修身养性,足可延年益寿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1/5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