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美人志(校对)第4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6/510

  第五军团在这一战中彻底打出了西疆这支以防守著称的赫赫威名,无锋亲自提名的磐石军名称更是被立即绣在了第五军团的军旗上,一块棱角峥嵘的黑色石头在军旗上更是一飘数十年,随着第五军团的脚步踏遍万水千山。
  但是在这一战中第五军团也遭遇了空前的损失,由于预备役兵员最大来源地关西郡的预备兵不足,第五军团甚至一度面临大量缺员的处境,这也严重滞碍了第五军团的恢复和训练,还是在无锋亲自过问下,战备司紧急从西北郡和北原郡抽调了部分预备役士兵,又将原本想要补充入第四军团的中南郡高岳民兵后备师团全数抽调拨付给了第五军团,才算补足了第五军团的完整编制。而同样损耗巨大的第四军团和第六军团不得不憋着一肚子气接受了从五湖地区司徒彪部清理压缩下来的部队,从这些部队中抽调精锐的老兵来补充自己的部队。
  这是一场规模并不大的庆功会,事实上民间为庆祝云中保卫战取得胜利的祝捷大会早已经开过了,但第五军团却一直逗留在云中,直到榆林收复后捷洛克军团全面接管北方防务之后,第五军团才南返关西接受休整。拿某个参加了这场庆功会的人来说,凡是能够出席这场会议的人却都是足以在后来的《帝国开国史》中占据一席之位的显赫人物。
  对于举办这场庆功宴无锋也是煞费苦心,他倒并不是为了这场宴会本身而发愁,而是为了出席这场庆功宴的人员安排感到头疼,林月心已经明确表示想要参加这场庆功宴向这位捍卫唐河北疆的磐石将军表示祝贺,而林月心的参加也就意味着安琪儿和司徒玉棠两女似乎也应当受到邀请,这样也就产生了如何排列位置的麻烦。无锋自然是坐上位,但谁挨着无锋坐呢?而谁又坐无锋的左位呢?按照唐河风俗惯例,左为尊,谁能坐在无锋的左位,那也就预示着谁有可能成为秦王殿下的第一正妃,甚至是今后的帝国皇后,而在这个时候,无锋并不认为就是宣布自己第一后宫人选的最好时机。
  最后还是苏秦为无锋出了一个主意让无锋渡过难关,在卡马波夫抵达汉中之前,刻意安排安琪儿去河朔出席何京就任河朔总督的上任仪式,而又让司徒玉棠前往岳阳主持苏民舜就任五湖总督的上任仪式,这既显示出对二女身份的重视,也让二女无法参加这样一场小规模但是高规格的庆功宴,避免了外界对这场庆功宴的关注。
  除了凌天放外的其他三大署署长都参加了这场庆功宴,而薄近尘也替代凌天放代表军务署参加,包括詹姆斯、杨正彬、拉奥在内的三人也应邀出席了这一台在秦王府中举办的私人宴会。之所以这场宴会规格如此之高,并非因为其他原因,而是因为这顿晚宴乃是秦王殿下以私人名义感谢卡马波夫为帮助自己熬过了这一难关而专门摆设的答谢宴,而主厨者更是号称秦王殿下后宫中的第一大厨夏洛蒂亲自下厨,能得到这样高的礼遇,难怪连素来对宴请有迟到习惯的莫伦早早就赶到了秦王府上等候品尝这顿晚宴。
  分列无锋两侧的人选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林月心和安妮公主,虽然安妮公主一直甚少参加西疆的任何社交活动,但毕竟她和自己有着婚约,无论是政治婚姻也好,包办婚姻也好,处于稳定捷洛克局面,无锋知道自己必须和这个女人结为夫妻,虽然她不一定愿意。
  夏洛蒂的一手鲁菜赢得了众人的交口称赞,连素来喜欢鸡蛋里面挑骨头的莫伦都不得不承认无锋能够霸占这样一个女子实在是他祖上积德。
  “殿下,东海定矣!”手中信函粗粗一眼浏览而过,薄近尘忍不住站起身来兴奋的行礼道:“成大猷攻克登州!”
  “哦?”一石激起千重浪,连无锋本人同样被这突如其来的好消息惊得站起身来,还是坐在一旁的林月心悄悄拉了自己爱郎一眼让无锋从失态中惊醒过来。
  “10月19日,西疆第八军团第一师团攻克登州,俘虏北方警备部队三千余人,我军无伤亡。”索性将信函在一干兴奋莫名的官员们传递,薄近尘连带微笑借着微微酒意道:“殿下,看来在明年三月之前一统帝国并不是梦想啊,登州一失,标志着司徒泰已经无法控制东海,老朽敢断言,一月之内,整个东海必将归附西疆!”
  “近尘为何如此肯定?我记得前两天你不是还说如果能够明年入夏之时踏进帝都就相当满足了么?为何现在又如此肯定?”无锋的心情也随着这一好消息一下子冲上了顶点,连续三杯英雄血下肚,连他自己都觉得自己胸中就像有一团火在燃烧,想要仰天长啸来发泄这一勃发的兴致。多年来的夙愿眼见就要在一朝得以实现,这种快感是何等愉悦?
  “老朽小看这成大猷了,没想到这个家伙居然在鲁阳和彭城竟然玩的是声东击西之计,若是大军要从鲁阳彭城这样攻城拔寨,这一仗就算我们能够顺利赢下来,只怕也要两三个月时间才能一统东海,尤其是金陵,号称龙蟠虎踞,城坚墙厚,如果司徒泰集中重兵固守,我们要想强攻就会付出相当大的代价,而现在,登州一失,北方被拦腰截断,东海民心必定全归于我,整个东海战局已经毫无悬念可言,只要采取合适的政策攻心,老朽相信金陵唾手可得。”薄近尘轻轻捋了捋颌下的几缕枯须神态笃定的下结论:“金陵一得,帝国三都中东西两都尽归殿下,事实上不用我们花费多少力气,司徒泰亦无力支撑下去了,纵然有外来势力支持,一样无济于事,若是聪明者,趁早献地献城以求一身富贵。”
  “殿下,也许您也该考虑一下定都之事了,帝都是不是再合适作为新的国都,恐怕还有待于商榷,早一些考虑此事也许不是一件坏事。”也许是受了薄近尘乐观看法的影响,一向不大爱在这种场合下谈及正事的苏秦也沉吟着提出自己的看法:“昔日唐河帝国定都中州,乃是因为中州地处帝国中心,但眼下我们西疆之地西及中大陆,南至南洋,西北更是到了北面天冰洋的极北之地,若但是论土地的宽广已经远远超越了昔日的唐河帝国,这定都一事论理应该考虑多方因素,但这掌控全境却是第一需要考虑的因素,倒是需要早点斟酌一番,否则事到临头,争执不下,反倒会耽误大事。”
  “苏秦,现在就来谈论定都一事是不是有些稍嫌早了一些?司徒泰可还有一二十万大军在燕云,就算按照进尘方才所言,拿下东海,那还也有燕云四府在司徒泰手中,他背后还有倭人和多顿人,困兽犹斗,咱们也不能小觑了他。”事到临头,无锋反而更加冷静,方才热血涌动,在苏秦一席定都之言如同镇静剂一般注入无锋心中,立时让无锋提醒自己不可得意忘形,历史上太多在最后关头载倒的英雄,自己可不能犯同样的错误,越是这个时候,越是应该谨慎小心。
  “司徒泰手中军队已是土鸡瓦犬,不足为虑,正如苏大人所说,殿下现在应该考虑的帝国一统之后的大事了,光是文秀的第三军团加上成大猷横扫东海之后的第八军团就足以终结司徒泰的命运,殿下不必多虑,老朽可以打这个包票,也许局势会比我们想象的来的更快也不一定。”薄近尘傲然一笑。
第二十四节
国策之议(1)
  话题很快就被扯到了新帝国的建立上来了,虽然无锋有意回避这个问题,但事实上这个问题已经在私下了被各方军政官员们讨论过无数次了,就连民间亦是有无数版本传言秦王殿下将会在挺进帝都之后便会宣告新帝国的建立。而围绕着新帝国的建立也是无数话题,定都,立国号,称帝,立后,这一系列纷繁复杂的事务却像是一剂剂兴奋剂一般刺激着普通民众的心,能够见证一个新帝国的建立,享受新帝国建立之后带来的和平繁荣,这是所有民众士绅梦寐以求的生活,而带给他们这份生活的秦王殿下的一举一动更是所有人关注的对象。
  无锋虽然在各种场合拒绝发表关于建国定都的意见和想法,甚至还在一些范围内严禁自己麾下的高级官员公开讨论这个话题,但人心思变,眼见着局势一片大好,要想让官员们不考虑不谈论这个话题,的确有些强人所难,尤其是在云中一战和江南五湖归入西疆治下之后,这种谈论建立新王朝的呼声也开始渐渐高涨起来。不但民间士绅公开谈论,就连一些地方媒体报刊也开始隐讳的提及现在是该考虑新帝国成立的时候了,西疆作为一个地方政权已经不大适合,尤其是在东大陆这个政治舞台上,西疆已经完全可以替代原来老迈的唐河帝国代表唐民族发出自己的声音了。
  而今天原本就是一个私人宴会,能够参加这样一个晚宴的人自然都是无锋本人完全信得过的人物,看见秦王殿下兴致甚高,苏秦等人也就不失时机发表自己的看法,提醒无锋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从军事行动上收回来投向新王朝的建立上,就连薄近尘也同样赞同苏秦的意见,认为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事实上在云中一战之后就再没有多少可能了,顶多也就是一些局部性的战役,而这些军事行动,战区军事指挥官就完全可以胜任,最多也就是军务署居中协调一番而已,当然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帝都的收复问题。
  “苏秦,老薄,看来你们俩是想借今天这个晚宴逼殿下表态啊,怎么?相当开国元勋等得不耐烦了?呵呵,不过的确也是时候了,这成大猷在登州一登陆,只怕整个北方都会陷入一片混乱,我不相信司徒泰下边的人就真的是对司徒泰忠心耿耿,更不相信他们中就没有一个能够看得清楚形势,弄不好崔文秀的东进架势尚未摆开,人家的使者都已经上门也不一定。”一边随意大口饮酒,莫伦的话语始终都是那么放荡不羁,作为一个法务署长,包括无锋本人在内都认为这个家伙的确是一个矛盾的混合体,对法律事务的精通,在工作方面的尽职尽责,但在私生活方面却是肆无忌惮,拿他自己的话来说,法律没有明令禁止的就是允许的,狎妓、酗酒都是他的最大爱好,这也让所有人是无可奈何。
  “呵呵,莫大人,司徒泰的处境虽然十分困难,倒还不至于到这般地步。东海一郡他接手时间并不长,加之他在东海采取种种掠夺政策,使得东海民怨沸腾,所以老朽可以肯定成大猷能够横扫东海,但燕云情况略有不同,司徒泰在这个地区的统治可谓根深蒂固,而燕云地区工商并不发达,在这里起主要作用的是那些大贵族和大地主,这些都是司徒泰最基本的支持力量,司徒泰一旦完蛋,他们同样也只有跟着灰飞烟灭,他们不会不明白这一点,所以说他们事实上是捆在了一辆战车上,这最后一战也是不可避免。”薄近尘并没有直接回答莫伦的问题,而是侧面解释:“当然以现在的局面,无论司徒泰如何挣扎,那也是徒劳,以燕云之地妄想抵抗我们西疆大军,那是以卵击石之举,智者不为,希望司徒泰能够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更好。但无论他作出什么决定,都不能阻挡西疆一统帝国的步伐,就算延缓也是有限得很,所以老朽以为殿下应该适当调整注意力,毕竟需要殿下操心关注的事情不仅仅是军务一项。”
  “薄大人言之有理,帝国建立在即,殿下即将面临更加繁重的事务,江南东海经济经过司徒泰荼毒已经凋零到了亟需整饬恢复的地步,要让这两郡回复到往日盛景,只怕还需要相当时日和努力。五湖地区虽然是帝国粮仓,但事实上许多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基础设施荒废日久,一旦遭遇洪水,整个五湖地区都将面临水乡泽国的命运,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整修,今年是运气好老天帮忙,也许明年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
  借着酒意,经济发展司司长杨正彬也开始发表看法,他是无锋最为倚重的经济智囊之一,和苏民舜并称西疆经济发展的脉搏,从他们平常言论中就可以了解到西疆经济政策的微妙变化。他已经隐隐约约感觉到秦王殿下内心似乎还有更远的打算,尤其是从好友詹姆斯口中得知原唐河帝国财政总署将有一笔资金交给西疆之后,他曾经兴奋不已,希望能够利用这笔资金注入几处亟需投入的项目,如五湖郡的水利设施全面维修工程,北原郡安原、榆林两府的河渠灌溉设施工程启动,河朔河间至晋中的运河工程,这几项都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型工程,如果能够迅速启动,将会很大程度的缓解地方存在的困难,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但这一计划似乎并没有赢得期望中的响应,秦王殿下似乎对于那一笔资金另外有自己的打算,连萧唐也未能摸清楚秦王殿下究竟作何想法。
  杨正彬自然不甘心这样一笔资金就这样眼睁睁的从自己眼中滑过去,自己老同学詹姆那里已经是油盐不进了,随着西疆地盘的每日剧增,哪里都在伸手要钱,这位兼着西北银行行长的老同学恨不能将银行中的所有钱都全部拿来应付这些巨额的开支,自己要想从他那里凭借私人关系再增加一些拨款项目几乎就是不可能,既然有一笔连自己同学都无法控制的资金,他是怎么也要去打打主意的。
  “而北方地区连续遭遇旱灾和兵乱,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以北原为例,除了卢龙因为一直处于我们西疆控制区范围之内情况较好外,安原、平陆、清河和榆林在我们接手之前都已经到了民不聊生的境地,就是河朔郡也仅仅只有河间和晋中情况略好,龙泉、黑山和天水情况和北原郡也大体雷同,至于燕云一郡,虽然属下不清楚实情,但可以想象得到,那里的境况只怕比起北原甚至更糟,如果不是司徒泰利用他手中军事力量强行压制,只怕燕云一地早就爆发像689年那样的大起义暴动了,即便是这样,小股暴动和骚乱也是此起彼伏,这也证明下层民众已经真的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我在猜测,就算咱们不去碰那燕云,我想只怕要不了多久司徒泰就会被中下层起来的反抗埋葬,嘿嘿,现在真要将燕云纳入我们管理,我们还不知道要花费多少力量来安顿这些麻烦呢。”
  “再看看我们西疆新纳入管理的南部半岛地区,除了摩洛和三宝以及东萨摩亚之外,其余各府都极度贫瘠,尤其是中南郡,棉兰也好,苏拉维西也好,还有巴厘亚,在原来的半岛同盟中就是相当贫困的地区,这也是我们西疆之所以能够轻而易举拿下这片土地的原因,交通闭塞,道路崎岖,文化教育十分落后,虽然有相当丰富的土地资源和矿产,但却没有得到开垦,那里下层民众的生活也是诸位无法想象得到的,我想我们应该分析一下我们为什么能够在这片土地上迅速赢得民心的原因。我原来以为缅郡已经是西疆最贫困的地区了,但在走了一遭巴厘亚和棉兰之后才算明白,原来相对于这两地,缅郡算得上是富裕地区了,至少缅北就不是这两地三五年能够赶上的。民舜兄在去五湖之前还和我商量怎样想办法筹措资金帮助中南郡打通联系诸府和南北的道路,尤其是连通缅郡和中南郡的道路,这条道路虽然已经开辟出来,但条件很差,急需重新拓宽加固,否则一旦雨季一来,便是难以通行,这将严重影响我们对那片土地的控制能力,也会大大制约这个地区发展潜力。”
  几乎所有人都知趣的闭上嘴听着这位被视为秦王殿下经济政策总顾问的经济发展司长,很明显,这位经济发展司的司长已经在给在座的某些人泼冷水,西疆局势固然一片大好,但这背后却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艰难和隐忧,但秦王殿下似乎并不太关心这方面的需要。
第二十五节
国策之议(2)
  气氛一下子变得有些微妙起来,杨正彬的话语间很明显是要试探秦王殿下对于西疆今后一段时间的政策走向,究竟是以修养民生整顿国内秩序发展经济为主呢还是在军事上有其他大的动向。
  这一直一个较为敏感的话题,很多官员事实上在秦王殿下全力确保西疆在腾格里草原上的地位笼络安抚罗卑一族是已经看出了秦王殿下似乎丝毫没有安于帝国现状的意思,在南面全力经营海军发展,甚至为了确保半岛地区的统治稳固不惜在北方局势相当吃紧的情况下还将第二军团毅然调入半岛,稍有头脑的人仅凭这两点就足以看出秦王殿下手似乎在不断的向西向南延伸,也许是在印德安获得的丰厚回报让秦王殿下更希望从域外的地区为新建的帝国赢得更多利益,但这也意味着西疆的军事行动不会因为帝国内战的结束而停止,这固然是军方要员们所希冀的,但对于政务署的官员们来说,却是一个不大妙的消息。
  看见自己爱郎只顾饮酒,却一直没有回应经济发展司司长的话题,林月心眉头微微一蹙,她当然知道这位经济发展司司长与自己爱郎之间的关系,否则四大署下各司司长算起来几十人,却单单只有三位司长出席这场庆功宴,甚至连关西总督都未能参加这场私宴,足以显示这三位司长与自己爱郎非同一般的关系。
  “杨大人,目下帝国时局虽然已经明朗,但即便是按照方才薄大人的设想一统帝国,我们依然面临着相当多的威胁。倭人在东部沿海的潜势力已经根深蒂固,东部海疆上诸多岛屿沦入寇手尚未收回;燕云是司徒泰的老巢,就算明面上军事行动结束,暗地里的战斗一样不会轻松;南方马其汗人仍然占据着三江两府,在西北腾格里草原上,赤狄人和安欧人的联盟尚未能彻底打破,仍然时刻威胁着我们在腾格里草原上的利益,西大陆的势力已经漫延到了印德安这块我们西疆有着特殊利益的地区,直接威胁到我们在这片肥沃土地上主导地位。”
  “再看看近期利伯亚人的表现,西斯罗人表面上偃旗息鼓和我们保持和睦相处,却利用我们在帝国内军事行动受牵制之机在北面对柏因塞克斯部落大打出手,企图根绝柏因人在他们北面的掣肘,但从波卡宁斯基出访利伯亚诸国我们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卡曼人摆出了要对朵尔部落大动干戈的架势,普尔人主动从榆林撤兵,多顿人和西斯罗签署了加强军事交流的条约,这些意味着什么?只怕不是想要向我们释放善意求得和平共处那么简单吧?这背后只怕还有着更深刻的背景。民众已经厌倦了战争,但他们更不愿意看到战火重新在帝国土地上燃烧,而要永久性杜绝这种现象,我们还不得不进行一些必要动作来保证我们的安全。所以,诸多因素恐怕让我们近期就想要甩开一切一心一意发展经济的意图恐怕无法实现啊,只有彻底解决或者消除了这些威胁之后,恐怕才能够谈得上安心来发展经济,在这一点上妾身在想秦王殿下也是有他的苦衷的。”
  厅内一片安静,甚至连莫伦也放下了手中的酒杯细细琢磨着这位似乎代表了秦王殿下在这个时候来表达看法的娇弱女子,玉狐林月心,果然是好口才,不讲国内民众的想法需要,却大谈特谈邻近周边地区存在的威胁,阐述捍卫国家安全民众利益需要进行军事行动的必要性,事实上也就变相的表明了西疆应该继续在军事上保持主动性,莫非这就是秦王殿下下一步的想法?
  “月心小姐,你的意思是说西疆在统一帝国之后还会继续对周边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的态势?”并不因为林月心的特殊身份杨正彬就有所客气,作为经济发展司司长,他有义务提醒上位者注意目前领地内的经济状况,多达一百多万的精壮劳动力被军事力量挤占,每一天都在耗费天文数字的军费,如果说这是在战争状态自然无话可说,但如果在已经一统帝国而周边事实上不大可能造成实质性威胁的时候还保持如此庞大的军事力量就显得有些不可理解了,除非秦王殿下还有意要对其他地方采取军事行动,但只要不是全局性的军事行动,这样庞大的军队仍然显得有些过剩。
  面对对方有些尖刻的反问,林月心微微一窒,她既不能说这只是代表自己各人的看法,那无疑是在这样一个最好表现自己特殊地位的时候自坠身份,但她也不能明确表示这就是无锋的意见,无锋在自己面前对这个问题虽然流露出了一定倾向性,但他对于国内的经济形势同样有所警惕,尤其是北方的破败和荒凉如果不能在较短时间内有一个明显的改观,那无疑会让那些对秦王殿下登临帝位的民众感到失望和不满,毕竟北方和南方的区别实在太大了,而军队士兵也是大多来自北方和关西,这也同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军队中士兵们的士气。
  “杨大人,殿下有一些意向性的想法,但妾身在想可能殿下的想法也还没有完全成熟,他可能还会根据今后时局的一些变化作一些调整,具体政策可能会在帝都收复之后才会完全确定下来。”没有直接回到对方的问题,林月心四两拨千斤,轻轻将话题推到了一边,既没有否认,也没有承认,但话语间仍然或多或少留给人们一些思考的余地。
  “意向性的想法?殿下,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很难让人满意。有些事情还是尽早有一个明确的意见更好,眼下西疆统领十几个郡,辖地数千里,官员们都希望能够早一点了解我们西疆下一步计划会是什么,帝国内部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已经进入尾声,如果还有其他军事行动计划的话,势必严重影响我们政务暑的下一步规划,在这一点上,我希望殿下能够尽早确定,另外我也想表达我个人不太成熟的看法,军事行动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许多时候经济实力和经济政策也许更有利于我们西疆意图的实现。”杨正彬此时语气变得十分平静。
  借助饮酒避开这个有些令人尴尬话题的无锋似乎也觉得自己这样回避不是办法,斟酌再三终于举起酒杯正面回应:“月心,正彬,这个话题我想还是留到以后再来讨论吧,我想我们很有必要就今后西疆的走势召开一次较大范围的会议,不过不是现在,我个人的看法还是等到我们在帝都来讨论比较好一点。至于方才正彬提及的一系列情况,我想政务署和我都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前期我们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军务上,难免忽视了一些民众的想法和呼声,但现在随着局势的平静缓和,许多事情该提上议事日程的也应该考虑了,政务署作为政务处理机关,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对民众关注的问题进行讨论,无论什么问题,只要是民众关注的,都可以倾听民众想法,邀请士绅代表座谈,方式方法可以多一些,如果你们觉得定都一事也有必要进行研究讨论,我想现在不算早罢,让大家议一议,看看究竟哪一个地方更适合我们将来的发展,眼光不妨放得更远一些,不要太小家子气了,政务署也应当适当引导一下舆论导向,不要被一些太过偏激或者保守的言论误导了公众思想。”
  无锋此言一出立即引起众人侧目,无锋一直不大赞同过早讨论自己一手缔造的这个西疆王朝今后的前途,更不喜欢自己麾下的僚属们谈论自己私人事情,虽然萧唐和苏秦已经明确指出和无锋有关的任何事情事实上已经和西疆整个政权密不可分,一点一滴都会引来民众的关注,但无锋还是明确拒绝了有关自己私人事务讨论。这也让萧苏等人无可奈何,正如无锋自己所说,如果自己连一点点私人空间都没有,那这个秦王是不是做得也太窝囊了一些?就连自己和哪一个女人睡觉都要暴露在民众眼睛自己下,受他们的指指点点,这样的生活也难怪无锋觉得难受,保留一点私密空间也成了无锋坚持的底线。
  而今天的无锋居然主动提及政务暑应当关注和讨论一些民众关心的问题,这也意味着除了建立新王朝的种种重大事项外,连同无锋自己的一些个人事务也同样可以纳入讨论范畴,只不是不知道无锋所说的包括没包括立后一事。
  似乎是察觉到了众人异样的目光,无锋马上意识到了自己话语中的语病,赶紧补充道:“我的婚姻子嗣问题我自有主张,毋需任何人帮我决定,这一点就不劳你们政务暑的人操心了,我在这里先谢谢诸位的关心了。”
第二十六节
重托
  卡马波夫一直坐在一旁没有参与众人的讨论,作为军人,他素来不喜欢掺和到这些话题中来,当然关于秦王殿下立后一事不可能传不到他的耳中,而原本似乎已经尘埃落定的大妇人选也有了一些波澜,随着并入西疆的帝国内部领地逐渐扩大,正统保守的唐河士绅力量在西疆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而对于一直稳稳居于大妇首选的安琪儿的血统问题也是持有诸多异议,一个外族血统的女子究竟能不能成为皇后人选成为焦点,原来还只是秦王妃而已,但现在,云中一战之后,秦王殿下登临帝位似乎没有任何悬念,这个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了。
  卡马波夫自己就是一个有着白种人血统的唐族人,他的家族已经在唐河帝国生活了十多代了,他自己也早已把自己视为了纯粹的唐河人,但是安琪儿的血统之争却让他感到一阵郁闷,这些无聊的唐河士绅居然因为这个原因要剥夺安琪儿的立后权,这是卡马波夫无法接受的,虽然他从不过问政治,但是他坚信秦王殿下在这一点上应该有自己的立场。眼下的新帝国完全不应该局限于这些细枝末节上,立后问题应该由秦王殿下自行决定,而秦王殿下更应该考虑的是谁才是最适合他的内助,而非其他因素。当然这只是卡马波夫个人的看法。
  第五军团在经历了云中战役这场苦战之后终于迎来了一个难得的休整期,北方防务交给了捷洛克军团,卡曼人和普尔人现在都变得了老实了许多,至少近期不会有任何南侵的举动,虽然捷洛克军团一个军团独立守卫千里战线有些单薄,但想一想连司徒泰都一门心思在想如何防止西疆的席卷行动,相信也没有人敢来捋虎须。
  只是预备役兵员的补充不那么令人满意,北原预备役和西北的预备役兵员并不充足,不过正好,秦王殿下不得不一狠心将被第四军官视为禁脔的高岳民兵抽调补充进来,这也让卡马波夫欣喜不已,高岳士兵的原始素质可是无人能及,只要能够配上一些久经战阵的军官,相信整个军团力量很快就能得到恢复,这甚至比卡马波夫设想的还要好。
  卡马波夫此时的心情有些矛盾,作为军人他当然渴望能够随时有战事来展现自己这只军队的力量,但是第五军团损失实在太大了,已经超越了寻常的伤筋动骨程度,十不存一这句话虽然有些过分,但的确也堪堪可以说明第五军团的艰难状况,算是把一个师团高岳士兵补充进入自己军团,但是要想让整个军团恢复到原来的程度,没有一年半载只怕很难做到,尤其是大批新兵补充进来,急需一段时间来进行必要的训练,然后才能谈得上用一两场中等烈度的战役来让军队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而如果秦王殿下能够继续他的开拓步伐,那第五军团得到锻炼的机会将会更多,恢复的速度也就会更快。
  但卡马波夫对经济发展司司长杨正彬的话也同样深有感触,在云中一战中,卡马波夫和云中民众同甘苦共患难,一起为捍卫云中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为整个西疆赢得北方战局的主动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也让平素少有与地方民众接触的卡马波夫对整个云中地方的状况有所了解。
  云中民风强悍,事实上很大程度与云中复杂的地理环境以及相对薄弱经济有很大关系,农业靠天吃饭,水利灌溉建设原本是农业根本,但在这里几乎没有像样的灌溉系统,而工商经济更是接近于零,既没有矿山开发也没有像样工业作坊,整个云中府城更像一座商品集散地,说得难听一点也就是一个大型镇甸,供赶集的民众交换商品的集市而已。
  相较于卡马波夫走过的许多地方,云中的贫困程度堪称之最,城市建设最差,农业经济最薄弱,一遇天灾人祸便只有外出逃荒,工商经济落后,几乎没有发展前景,民众生活水平之差同样是位居末位,如果不是上一次西疆的大批粮食运入云中,卡马波夫不知道会有多少人饿死在那场旱灾之中。可以说云中亟需西疆政权在经济上的扶持,而西疆也理所应当的给予云中以扶持,云中民众士绅为了云中这一战付出了巨大代价固然是为了保卫自己家园,但是在客观上却为西疆赢得了战略主动,在卡马波夫看来,西疆从道义上也应当给予必要支持。
  这一次赴宴,卡马波夫肩上也承担着包括陶亭之在内的云中士绅们的重托,云中破败不堪,经济更是落后,西疆统一帝国在即,一旦西疆统一了帝国,那需要顾及的地方更多,很难轮到云中这种偏远府县发出呼声,现在趁着第五军团刚刚在这里取得了历史性的大捷,云中士绅们也把希望寄托在卡马波夫身上,希望卡马波夫能够向秦王殿下反应云中目前面临的困难,及时给予关注,让云中能够早日恢复生机,走上振兴地方经济的发展之路。
  卡马波夫当然知道作为一个军人是不应当为地方摇旗呐喊的,秦王殿下也是最为反感军人过问地方政务,但从感情上他却无法舍弃云中民众对第五军团的无私支持,无数云中儿郎在那一战中为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难道只是为了云中的发展谏谏言,这也会感觉为难么?卡马波夫为自己过分的小心谨慎感到一丝羞愧。
  而今天这一场盛宴连政务暑的几大巨头们都参加了,应该是一个最好的荐言机会,尤其是杨正彬已经提及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卡马波夫觉得不能放弃这个机会,也许今后再也遇不上这种好机会了。
  “殿下,卑职是一个武人,本来也不懂地方事务,也不该插言这些事情,但是卑职在听了杨正彬大人方才的话后却是深有感触。卑职在云中逗留了一段时间,对云中的情况也有所了解,云中现在的情况恐怕比起卑职十年前和殿下一起入庆阳时的庆阳也好不了多少了,除了府县人口多一些外,其他情况和庆阳已经没有太大区别,府城破败,经济凋零,农田毁坏,民众对于我们西疆抱有相当大的希望,希望秦王殿下的圣恩能够沐浴到那里,让他们过上安居乐业富足幸福的日子,但是事实上那里的基础太过薄弱,短时间内根本看不到恢复的迹象,如果没有大的投入扶持,我想三五年内云中恐怕仍然只能维持原样。我在启程离开云中时,云中士绅民众在送行时,都嘱托我把秦王殿下的感谢转达给秦王殿下,他们一直没有是秦王殿下雪中送炭给予了他们救命粮食,也没有忘记是秦王殿下的军队避免了他们沦入司徒家族和外国占领军占领的厄运,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是云中百姓的信条。”
  说到这里卡马波夫已经有些动感情,他不知道自己的口才为什么会在这一刻变得如此之好,滔滔不绝的话语就像流水一般倾泻而出,“但是云中民众实在太贫穷了,今天本来是为云中大捷的庆功宴会,本不该提出这些要求,但是卡马波夫还是要厚颜请秦王殿下和政务署的几位大人们能够多关注一下云中,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扶持一下云中,而云中的战略地位也决定它必将是我们今后捍卫帝国北疆或者讨伐普尔人的桥头堡。”
  看见众人都想看待怪物一般的目光上下打量着自己,卡马波夫觉得自己脸上有些发烫,从来没有在上司面前如此流利的将这样大一番话,而且是和军务无关的话语,卡马波夫不知道自己的话语是不是有些出格,但在内心深处卡马波夫却是松了一口大气,至少他能够问心无愧的面对云中民众了,他能够为云中民众作的已经做到了。
  清脆的巴掌声在大厅里回荡,怪声怪调的腔调一听便知道来自那位法务署长:“老卡,有你的啊,连咱们素来不过问民间政事的卡马波夫将军也破例为云中叫起苦来了,嘿嘿这可真是奇谭异闻啊,至少我可是第一次见到,第一次见到老卡如此长篇大论的为一个地方要扶持,要资金要政策,殿下,只怕你也是第一次吧?哈哈,萧唐,詹姆斯,杨正彬,你们三个人都在这里,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我们老卡的第一次破处之旅,要让咱们老卡厚着脸皮说这番话,怕是花钱也请不到的,你们是不是该斟酌一下大大的扶持一把老卡心目中的地狱之地——云中呢?嘿嘿,老卡说那里都快要赶上当初咱们才跟着秦王殿下混饭吃时的庆阳了。如果不是考虑到老卡的为人风格,换了其他人,我倒是要建议米丰查一查看有人是不是从中收受了地方士绅的好处了。”
第二十七节
命运
  无锋同样感觉到有些惊讶,卡马波夫的性格他是知晓的,沉稳守拙,轻易不会发表自己的看法,更不用说要让他发表他自己涉及的军务以外的意见,他能够说出这样一番话固然可能是受云中民众之托,恐怕也还是有为云中情况担忧的原因。
  当初自己和一干部属们在庆阳打下一片天地,庆阳的败落情景现在还历历在目,如果云中情形都已经和庆阳相仿,那倒是真的需要引起重视,民众对自己期望越高有些时候失望就越大,而失望也就意味着不满和自暴自弃,如果再有像尤道方之流在其中煽风点火,那情形就只会更糟糕。
  攘外必先安内,这是一句古语,如果自己要像外图谋,那国内局势的平稳是一个最基本的要素,安原已经发现了太平教重新泛起的迹象,这已经为自己敲响了警钟。如果不能迅速改善民众的生活水平,只怕自己又会陷入像当初帝国一样的境况,这也是无锋专门安排燕青担任安原城守以及指示政务署应该优先考虑北原郡经济发展问题的原因。现在看来不仅仅是北原郡存在经济萧条民间贫困的情况,河朔、燕云情况恐怕也大体相同,但是如果自己帝国建立之后按照他们政务署的想法全心全意扑在发展经济上,暂时放弃对外展现帝国影响力的想法,那需要多少时间才能重新启动向外迈进的步伐呢?
  正如林月心所说,在中大陆,西疆拥有特殊利益地区的地位已经受到了来自西方和南方的挑战,在腾格里草原上,已经逐渐依附于自己的罗卑一族地位同样受到了来自赤狄人和安欧人的联手打压,如果不采取强有力的手段应对,自己在这两个地区的影响力和利益都将会逐步丧失。而海上,倭人势力的恶性膨胀也是同样一发不可收拾,已经把原来属于唐河民族的海洋权益全部吞噬掉,西疆既然要继承唐河帝国的一切吐故纳新,那就同样应该继承本属于唐河民族的全部权益。在南方海洋上西疆费尽心机已经取得了立足点,要想为唐河民族以及整个西疆攫取更多的海洋权益就必需要投入更多。海洋权益的重要性在自己下属的思想中都还没有正式成形,但作为领头者却不能看不到这一点,这些都需要加大对军事方面的投入,但这也和政务署提出的整顿、发展经济的想法相矛盾。
  也许如何寻找一个平衡点才是最合适的解决办法,但这个平衡点却有可能难以让双方都满意,要说服以政务署为代表的这些民间求和平求安定的思潮难度相当大,但是如果不能说服他们自己在各个方面迈进的脚步都会不可避免的受到掣肘和影响,这也不符合无锋的想法。如何让政府的意图驾驭民众的思想,进而达到和自己的愿望相统一,这就需要先将政务署这帮人的观点纠正过来。不过这还不是当务之急,当务之急还是需要向政务署作出一定让步,加大对一些地方的投入,这既符合政务署的想法,也符合西疆本身利益。政务署对于从帝国获得的两亿金币资金被自己牢牢把控颇有微辞,希望能够将这笔资金用于许多亟需投入的地方,萧唐和詹姆斯已经多次在自己面前旁敲侧击的表露出了这方面的意图,但始终未能得到自己的回应,这让他们大为失望,这一次杨正彬的言论不也是他们政务署意见的再次表现而已。
  “老卡,看来我们都有些官僚了,云中民众为我们西疆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我们当然不能坐视云中府的困境而无动于衷,现在云中暂时直接受政务署管理,萧唐,你和詹姆斯以及杨正彬下来之后立即就云中问题进行一个专门性的调研,包括诸如榆林、安原、龙泉、黑山以及中南郡和缅郡这些贫困地区,都做一次详细的调查研究,看一看这些地方究竟需要我们政府怎样的支持,是需要资金、政策还是人员?方才老卡说得好,民众对于我们西疆抱有很高的期望,如果我们无视他们需要,使得他们的美好期望破灭,我想我们只怕也会步入唐河帝国的后尘。政务署财政司应该拿出一个详细计划,为尽快解决这些贫苦地区民众的需要投入必要的资金,这个问题可以下来之后好好商量一下。我们的政府不能一天只想着如何振兴工商发展经济,怎么扩大税源让财政增收,民众的需要永远是我们政府需要考虑的第一要务,这一点政务署应该清醒的认识到。”
  似乎有些感觉到自己的话语会带来一些其他方面的影响,无锋不想在多谈及,顺便把话题转开。但是庆功宴的气氛明显受到了卡马波夫这番话的影响,卡马波夫同样感受到了这一点,秦王殿下的兴致也许受到了影响,但是卡马波夫并不后悔,他只是说出了自己内心的看法,他问心无愧,至于秦王殿下和政务署将采取何种措施,那就算不是自己所能过问的了。
  夜色如水,无锋默默的在花园中漫步,深秋的夜间已经多了几分凉意,但却让无锋的头脑中更加清醒。
  应该说卡马波夫的一席话对于他的想法有很大影响,有时候他也忍不住想要问自己,自己是不是有些太过于急于求成或者说给自己的压力太大了?中大陆的挑战也许并不是那么急迫,吕宋人真的就能对自己构成现实的威胁?赤狄人和安欧人就能一下子把罗卑打垮吞并?利伯亚人也许并不是想要联合起来对付自己,只是结成联盟自保而已?倭人也许只是想在大东洋上获取霸权并不想对大陆有什么企图?这一个一个的问题都在无锋心中被逐一否定,太过善意的设想纯粹就是自欺欺人,那既是对西疆政权的不负责任,也是对唐河民众的不负责任,作为一个首领不可能没有这种敏锐的危机感。但是面对这种危机要作出反应,那就必需要有所付出,民众的需要也就不可避免的受到一定限制和影响。
  唏嘘叹息中,无锋知道要寻找这种平衡是困难的,也需要让民众付出一些代价,但这是必需的,一旦确定了目标,那整个帝国都必须按照既定计划走下去,任何人任何势力也不能阻挡自己前进的步伐。
  “什么人?安妮公主殿下,你……?”近卫的声音将无锋从漫步沉思中惊醒过来,安妮?这个时候她来干什么?
  “殿下还没有休息,在花园里散步,你稍等。”近卫的脚步声很快就传了过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6/5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