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美人志(校对)第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510

第四十节
狭路
  原本就位于前列的轻步兵们逐渐加快了步伐,渐渐的与重装步兵们拉开了距离,望着慢慢消逝在眼帘中的士兵们,木力格心中感觉沉甸甸的。
  虽然前线逐渐吃紧,但我却不得不抛开不顺心的情绪,按照早已制定好的计划,对自己的领地内的商家作坊以及农业部门进行巡视。
  漫步庆阳街头,前几日的雨雪天气已经过去,太阳终于重新照耀在庆阳大地上,一扫前几天的阴霾,大小商家们都纷纷将最好的货物摆了出来,以吸引过往的人们;小商小贩们则四处游走吆喝,卖力的推销着自己的商品;被坏天气困在家中好几天的大姑娘小媳妇也相互邀约着,出门上街逛市场。整个庆阳大街小巷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到处是一遍生机勃勃,百姓安居乐业的模样。
  看见眼前这一切,几乎所有烦恼都从我的脑海里悄悄溜走了,彻夜未眠的疲倦也一扫而光,浮燥的心境也平静了下来,自己为之奋斗不息的目的不就是想要看到面前的这一切吗?我的心海久久不能平息。
  看见我望着繁华的市景怔怔的出神,跟随在我后面的萧唐轻轻的咳了一声,才把我从沉思中拉回现实中来。
  “大人,您的日程安排十分紧,我们还是抓紧时间吧。”萧唐见我回过神来,连忙说道。
  “好吧,今天有些什么安排?”
  “上午,您将视察大成铁坊新建的冶铁炉和大成铁器坊,还要到庆阳商会发表演讲,中午将与商人代表共进午餐;下午的活动要多一些,您先要到城南的新建的河运码头工地视察工作,然后要到城东较场检阅预备役部队的训练汇报,之后还要到城西出席咱们庆阳最大的医院的落成典礼,最后您还要与前来庆阳拜会您的准备在金州投资兴建大型木材加工厂的五湖郡商人骆进平一行共进晚餐。整个日程安排就是这样。”萧唐简单扼要把一天的安排作了陈述。
  “哎,我说萧唐,你能不能少给我安排些这些无聊的视察接见呢?我看我是得找一名书记官了,否则,让你给我安排工作,存心想把我累死。象视察铁坊、铁器坊和码头工地,明明就是苏民舜的工作嘛,还有会见商人,都是他的工作,至于医院落成那是你的事,怎么都推到我的身上来了,到底你们是我的上级还是我是你们的上级?”我满腹牢骚。
  “大人,那完全不一样。您是一城之主,现在又升任节度使高位,假如您能够出席这些活动,将会给各方面人士以巨大的鼓舞,这个影响是其他人不能替代的。还有大人不应该把这些事务视为区区小事,这恰恰是作为一地主官应当关注的。诚然,军队的南征北战开疆拓土相当重要,但如果没有强大的经济财政实力和充足的后勤保障,我想军队要想打胜仗无疑是痴人说梦。”在没有军队人员在场的情况下,萧唐的话显得放肆得多。
  件我似乎在考虑这个问题,萧唐又略略的停顿了一下,没有开腔。我其实也并无轻视这些事务的意思,只不过想偷得一丝空闲时间供自己支配,没想到居然被萧唐借机教训一番。
  “当然有些活动,如果您有夫人,她们就可以代劳,但现在大人您红颜知己虽不少,但都没有正式婚嫁,所以就无法代替您,那就只得辛苦您了。”萧唐不动声色的将问题又扯了回来。
  自从我正式担任庆阳城守以来,萧唐以及其他一些下属已经或明或暗的向我进言应该作婚姻的准备了,毕竟作为一城之主,还从未听说过尚未婚配的,但都被我推辞了。我虽然对现在的几个女友都很喜欢,但我更喜欢现在这样自由自在的生活,天下美女何其多,我还没有享受够,怎么能被婚姻这条枷锁困住呢?何况我的年龄也还不算很大,安琪儿和莹莹她们也都赞成我的想法。
  但作为我的下属,萧唐他们都希望我能够早日大婚,这样一来就可以给帝国朝廷一个稳重成熟的形象,至于我的其他想法,他们认为根本就不是问题,结婚以后,我照样可以寻花问柳娶妾纳婢,帝国上流社会哪一个有身份的人不是妻妾成群情人情妇成堆,女人越多证明你身份越高,事业更有成。
  但我还是不想这么早就结婚,这让我总有一种未老先衰的感觉,当然这种感觉不足为外人道。
  “得了得了,萧唐,我们不要在争论这个问题了,你为刀板,我为鱼肉,只有任你宰割了,前头带路!”我不想再与萧唐他们为这个问题争执,虽然他们也是为我好,但我有我自己的想法,在这个问题上我不想受任何人影响,我一弯腰钻进了大轿,只留下啼笑皆非的萧唐和苏民舜一行,只听见苏民舜还在那里喃喃自语:“哼,世上还有这样的鱼肉吗?”
  又是忙碌的一天,其实我对这样的生活还是十分满意的,当我走在冶铁作坊中火红的练铁炉旁看这一批批生铁熟铁生产出来时,当我巡行在铁器作坊陈列满武器工具农具的仓库中时,当我漫步在日渐成形的河码头边想到不久的将来上下游的商船就可以沿河而下将各地的货物送进运出时,当我看到医院落成后饱受病痛折磨的百姓们可以接受专业的治疗时,我的心总会涌起一阵阵莫名的激动,这就是我的城市,这里生活的人们就是我的子民,我有权利也有义务让他们过上更加富裕更加幸福的生活,方不负这一方百姓对我的忠心和期望。
  “山柱大人,前方约五里处那个山坳就是喜峰口了,侦察人员已经传回来了消息,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情况。”听到报告人员的消息,山柱也忍不住松了一口气,经过连续不间断12小时的急行军,纵然是身体素质远超过一般士兵的山岳族人也开始感到疲倦了,更何况有可能马上就要面临一场激烈的战斗。
  “好,传令下去,马上占领喜峰口,立即作好战斗准备,德沙,占领喜峰口后,你安排一个大队进行警戒,一个大队马上开始修筑防御工事,其余三个大队就地抓紧时间休息。”德沙是一个虎背熊腰的大汉,他是这个轻步兵联队的联队长。
  “好,我马上安排。”
  五里之遥在部队的大踏步前进下,很快就到了。
  站在营帐前,山柱倒吸了一口冷气,“这就是喜峰口,有没有搞错啊?”在得到旁边向导肯定的答复后,山柱感觉到事态有些严重。
  这喜峰口根本就不是什么地形险要的山口,准确的说,最多只能算是两个地势稍微高一些的小丘陵中间略微有一点缓坡,但两边的地势则高得多,而且相当险峻陡峭。一条大道刚好从那略凹的地方穿过,那里也就是山柱这支军队准备踞守的地方了。好在除了这个凹口处有几百米的空隙外,其他方圆几百里都是郁郁苍苍的原始森林,这也是梁崇信作出在这里阻截的唯一依靠,否则这个计划根本就不可能成功。
  虽然大失所望,但山柱还是将命令发布下去,命令部队进行先期的工事准备,侦察部队也已经撒了出去,在一切安排下去后,还未来得及喘上一口气,一个士兵连滚带爬的冲进了营帐,山柱还来不及发作,士兵的话已经让他放弃了发怒:“大人,前方两里地,我们发现了大批的敌军向我们方向快速运动!”
  在山柱的命令下,刚刚躺下准备休息的士兵们被迫有爬了起来,鱼贯进入战斗阵地,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血战。
  望着前面不远的小山坡,骑在马上的杜布克一边喝了一口烈酒以解寒,一边向旁边的副将严同埋怨着:“也不知大哥吃了什么药,这天寒地冻的,让咱们千里迢迢的撵到这儿来就为了救申屠化那兔崽子的命,凭什么?他申屠化又不是什么天仙美女,又与大爷们无亲无故,还屡找咱们的麻烦,这会儿却要咱们来卖命。”
  旁边的严同却要沉稳得多,“大帅大概是听从了那个不知哪儿来的神秘人物的意见吧,唇亡齿寒,说得倒也有一定道理,不过我想不通大帅为什么要听他的?”
  “哼,听说那人背后代表着相当大的势力,大哥也相当顾忌,不过任凭我怎么问,大哥都不肯透露那人到底代表哪一方,只说到时候就知道了。”杜布克大大咧咧的回答,“管他娘的,大哥既然下了命令,咱们就按照命令执行就行了,前面不远就是喜峰口了,过了喜峰口,离申屠化的驻地也就不远了。命令部队快速通过喜峰口!”
第四十一节
短兵
  山柱冷冷的站在处于位置正中道路咽喉处,一双眼睛不带任何感情的注视着前方,可他自己知道这实在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斗,自己唯一的有利条件就是抢先占领了峰口的有利位置,以及敌人尚未察觉到这里的敌情。
  所有的部队都已经部署到位,处于正中位置也是抵御敌人进攻的主力当然是第一、二、三轻步兵大队,这时都不动声色的埋伏在雪地里,原本他们深色的服装与大地一片雪色应该是反差很大,但好在这一带有许多露出一截的岩石,颜色与士兵们的服装颜色相近,所以不到近前,敌人是难以发现这个问题的。第四、第五轻步兵大队则部署在峰口两侧的灌木丛中,他们将用弓箭迎接即将到来的乱军。
  我自从在与罗卑人进行了两次战斗后,发觉罗卑人的轻骑兵和轻步兵都自带弓箭,远战时可以利用弓箭进行袭击,近战时则用常规武器格斗,而不象帝国军队设有专门的弓箭部队,这当然与游牧民族士兵素质有关,他们常年练习骑射,射箭以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样活动。
  我在参考了罗卑人的这一特点后,也对部队进行了改良,在轻步兵和轻骑兵中也增设了射箭训练,并高薪从莫特人和图布人中聘请了高水准的教官来训练自己的士兵。好在处于西北地区的老百姓,由于民族成分复杂,受邻近的游牧民族的影响也比较大,青壮年男子或多或少都会一些骑马射箭工夫,所以我在自己下属的部队中推行的这项改革并未遇到多大困难,也使得轻骑兵和轻步兵的战斗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但在高岳人为主的轻步兵联队中这一点却遇到了麻烦,这些人天生力大,但对操作弓箭类的器械却缺乏灵性,任凭教官们如何卖力训练,始终成效不大,我不得不放弃了这一打算。
  不过我也受到启发,既然山岳族人对操作弓箭不适应,主要是弓箭需要长期的训练,而且对精度要求也较高,那么我只要给他们配置操作简易,不用费心的弩箭就可以了。但传统的弩箭,安装复杂,体积也较大,不适宜随身携带,我便要求经济发展署和战备署两家联合对现有的弩箭进行缩小和改良。
  经过长时间的反复试验和改良,终于由经济发展署的一伙年轻人拿出了初步的原型。我称之为便弩以便与原来的强弩相区别。便弩的体积比强弩缩小了一半,主要是利用弹簧钢片和拉簧两样的张力来作为驱动力,但由于受体积以及弹簧钢片质量的限制,射程距离也下降了许多,而且在准确度上也有了不少下降,有得必有失,至少他们成功的将弩箭的体积缩小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制作工艺也简化了不少,而且最重要的是安装箭矢比原来方便了许多,大大缩短了安装间隔时间,这是一点了不起的突破。
  我大大了褒奖了这一群年轻人,并鼓励他们不要局限于现有的成绩,应该再接再厉,力争创造出更好的佳绩。我的鼓励极大的激起了这群年轻人的积极性,其中一名领头的表示,目前的便弩仍然有很大的改进余地,但需要一定的实验时间、资金,以及根据在实践中获得的经验来加以分析和改进,假以时日,肯定能够制造出更完善的产品。
  我当即表示应该大力支持这项工程,并现场决定要财政署拨给专项资金,由他们组成攻关小组来研究这个项目,经济发展署和战备署也要大力支持。因为我深知在战争中,战斗力相若的情况下,武器的好坏往往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鉴于时间原因,我也要求战备署立即安排生产一批便弩以迅速装备金州的高岳族人为主的警备师团,这一支轻步兵联队恰恰就是最先装备便弩的部队。
  在原本白茫茫一片的原野上,地平线的尽头开始陆陆续续出现一些黑点,由于喜峰口的位置比周围特别是前方的平原的地理位置要略高一些,山柱可以清楚的看见乱军的动向。
  慢慢的,黑影由少变多,由模糊变得清楚,黑压压的向喜峰口方向迅速移动过来。
  “终于来了!”山柱原本有些紧张的心情似乎又有些放松的感觉,自己还是第一次单独指挥一场战役,上一次虽然也十分激烈,但有师团长坐镇,自己的压力也要小得多,而这一次师团长率领主力还在后面,估计还得两个小时才能到达,自己必须的坚持住这两个小时。
  该来的始终要来,迟来不如早来,反正最终还是要面对这血腥的现实,山柱知道,真正的考验马上就要到来了。
  两里多地实在是太近了,一会儿工夫,结成松散队型的乱军便蜂拥而至。随着距离越来越近,早已得到命令的士兵们都已经各就各位,进入了埋伏区域,整个山口显得与平常并无任何不同,只听见乱军士兵们的嘈杂喧哗声。
  乱军就是乱军,山柱从鼻腔里哼了一声,既没有派出必要的侦察部队,而且行军队伍的阵形杂乱无章,毫无任何防范心理准备,正规军队即使是在自己的领地范围内行军也不可能如此荒唐,不过从数量上来看,倒是大大超过自己的部队,行进速度也还不慢。
  先头部队很快就进入了伏击圈,山柱心里有些遗憾,敌人的队伍拉得实在是太长了一些,自己的埋伏圈由于受兵力的限制,却只能做到这么大,否则完全可以将这一伙乱军一举击溃,根据目前的状况,只有先吃掉他的前锋了,不过倒是可以利用袭击造成敌人的混乱做点文章,山柱心中逐渐形成一个大胆的计划。
  随着令旗兵的旗帜从上扬变为迅速下挥,各个大队的指挥官从胸腔中爆发出一声压抑已久的吼声:“放!”
  贴地埋伏的士兵们突然从雪地里冒起,将手中的便弩对准前方射出。按照平时操练的规则,第一排射击,第二排预备,第三排准备,三组士兵轮流站起发射,后退,装矢,再前进,射击,整个过程在平时已经经过无数次训练,操作起来游刃有余。
  一浪接一浪的箭雨向山洪暴发一般疯狂的向毫无准备的乱军士兵倾泻而去,凭着居高临下的地理位置,以有备对无备,其结果可想而知。
  铺天盖地的箭矢迎面袭来,绝大多数乱军士兵甚至连怎么一回事都还没有反应过来,便一命呜呼。少数警惕性高,头脑灵活而且反应较快的士兵,在前方雪地里突然冒起人头的时候,就知道不对,有的就地打滚倒在地上,有的干脆直接躲在自己战友的身后,让身边战友的身体作为自己的挡箭牌。
  原本白茫茫一片的雪地上立即被腥红的鲜血所浸透,野地里受伤者的惨叫哀嚎此起彼伏,乱军士兵从未经受过如此打击,被这迎面一击彻底打懵了头,许多人索性丢下武器转身便向后跑,一部分马上便被第二波第三波箭矢射成了蜂窝,还有一些士兵连头也不敢抬,龟缩在盾牌后瑟瑟发抖,整个野地完全变成了一个血腥的修罗场。
  站在高处观察的山柱并未被这意料之中的胜利冲昏头脑,他发现乱军虽然被打乱了阵脚,但仅仅是前部,中军已经开始组织防御,看来自己还是小看乱军的战斗力了。这时候绝不能让敌人组织起有效反击,否则几倍于自己的敌人肯定会利用兵力上的优势将这场战役的结果扭转过来。
  他迅速作出心中酝酿已久的大胆决定,“第二三四五大队跟我追击敌军,第一大队就地整装待命!”
  话音一落,山柱挥动手中硕大的钢叉,率先冲出了战壕,在军官的率领下,士兵们犹如下山猛虎,掀起阵阵旋风,咆哮如雷,向茫然无措的乱军士兵扑去。刚从箭雨中喘过气来的乱军士兵再也招架不住居高临下而来的部队冲锋,纷纷扭头便朝自己的后方逃跑。山柱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率领部队一边追杀落后的乱军士兵,一边控制着追赶速度,让乱军始终感觉到追杀的压力,就这样,一追一逃,向一股调头的洪流由慢至快的向乱军的后军主力涌去。
  当前军遭遇当头一棒被打得晕头转向的时候,居于后军的主帅杜布克和严同尚未反应过来,但他们马上明白自己遭遇了伏击,心思慎密的严同没有忙于向前军和中军下命令,而是首先命令主力后军立即结成战斗队形,并与中军拉开距离。
  但对方并没有给他多少时间,当敌军以势如破竹般击溃前军,并直接冲乱了中军阵脚时,他便知道势不可违,毕竟他深知与正规军队相比,无论是单兵战斗力还是整体的组织性和士气,都不能同日而语,更何况在这种情况下。
  当杜布克还在大骂着一连手刃了两名临阵脱逃的军官时,他便果断地命令组成督战队将中军和后军隔开,并让督战队驱使尚未完全崩溃的中军尽量阻延敌军进攻速度,另一方面则命令主力后军保持阵型,匀速后撤。这一手取得了极好的效果,让山柱企图利用出奇不意一举击溃乱军的计划未能竟全功。
第四十二节
会师
  当山柱率领手下将乱军的前军后中军彻底击溃时,杜布克和严同已经率领主力后军与溃逃部队拉开了近一里地的距离,并且仍然保持着良好的队形。
  其实,山柱在一面亲临前阵搏杀时,一面也在注意观察乱军的变化,当敌人后军果断后撤时,他便预料到自己的计划可能达不到预期目的。他也不得不佩服对方统帅壮士断腕的果断,否则,一旦被击溃的士兵涌入后军,必将把所有部队的阵脚冲乱,到时候,损失的就不仅仅是目前的这些人马了。
  不过山柱也并不沮丧,毕竟这一仗已经开了一个好头,极大的打击了乱军的士气,也算达到了初步目的。乱军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本就不高,全凭数量上的优势和对地理环境的熟悉才打败了原来这些府县的警备部队,现在遭此打击,士气必将受到很大影响,这将直接影响到马上就要到来的喜峰口攻防战。
  眼看敌人主力维持着基本的战斗队形,稳定的向后撤退,山柱赞赏的点了点头,穷寇勿追,更何况对方从数量上仍然大大超过自己,并且还保持着战斗队形,显然是早有准备,山柱立即命令下属停止追击,留一个大队殿后,保持警戒,另外三个大队士兵则马上回师,打扫战场,特别是回收箭矢,因为出于行军的需要,每个轻步兵战士随身携带的箭矢并不多,而随之而来的战斗将更加激烈,而且还不知道将会持续多久,必须尽可能的节约箭矢。
  经此一役,山柱知道自己已经成功的度过了第一道难关,至少在短时间内敌人不可能发起攻击,自己可以一面修筑防御工事,一面耐心的等待师团长率主力赶来汇合了。
  就在博南战局鏖战方起的时候,北方归德战局却依然风平浪静。
  在获得了龙自行和希尔曼的义兵这一大臂助后,卡马波夫继续挥师东进,于11月13日夜占领归德东南部重要交通咽喉关卡——娘子关,从这里再往东就可直达帝国北原郡的卢龙府,向东南则可到达关西郡的陇东府,乃是帝国境内的交通要道。
  鉴于娘子关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卡马波夫与桑生、龙自行、希尔曼经过商量决定留下一个大队的部队驻防此地,以防不测。
  11月14日清晨,卡马波夫率军转向西北,并于当晚到达归德府城,与当天中午到达府城的崔文秀部胜利会师。
  崔文秀率领的庆阳第二警备师团沿着北方路线巡行,除了在马家集遭遇小股散匪外,再也没有遇到其他值得一提的东西,11月12日,第二警备师团占领归德北部第一大镇贡井镇,这里是井盐的主产区,但当崔文秀率部到达时,看到的却是一遍荒凉的模样。
  经过询问尚未逃离的百姓了解到,这一片原本是相当繁华而又富裕的地区,但自从罗卑人控制大陆北方通道后,这里于其他地方一样也迅速衰落下去,到后来,罗卑人入侵西北,这里更是每况愈下,直到两年前李无锋击败了罗卑人,帝国重新控制了西北地区,这里的百姓和商人才又重新看到了希望,但好景不长,由于帝国派来的官员们缺乏有效的手段和措施,再加之盗匪势力重新猖獗起来,使得这里的社会治安状况又回到了几年前的混乱状态,而当地官府却拿不出强有力的手段来应对。
  今年以来,天遇大旱,百姓民不聊生,盗匪势力和无法生活的农民一拍即和,再加之其他一些别有用心的势力在其中煽动,这里掀起了叛乱风暴的中心,刚刚有些起色的地方经济立即崩溃,商人们纷纷逃离,作坊纷纷关闭,也就成了现在这副模样。
  崔文秀在叹息的同时,更关注的是叛乱军队离开的时间和逃离方向,经过仔细打听和侦察,几乎可以确定,乱军的确是逃往了归德东北边境地区。
  这更加加重了崔文秀的担忧。假如归德府境内所有的乱军都集中到了东北边境,那么他们的数量就远远超过了自己和卡马波夫两个师团的兵力,他们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想集中所有兵力与自己一方决一胜负呢,还是在那里有所等待?崔文秀更担心的是第二种可能,可以想象得到,那个幕后的黑手肯定是早有预谋的。
  通过侦察了解到,整个归德的北部,尤其是以贡井镇为中心的产盐区,几乎已经没有什么叛军的存在,他们都已经转移到了东北与太玄府接界的地带。在掌握了这一情况后,崔文秀一面安排当地残余的地方官员临时组织起来的,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这已经不是军队的职责了,部队却没作过多的逗留,直接挥军南下,于11月14日上午进入归德府城。
  一进入归德府城,崔文秀便受到了府城百姓的夹道欢迎,老百姓对当地官府虽然并不满意,但对乱军的行径则更是切齿痛恨,毕竟一旦乱军攻进府城,无论你是腰缠万贯的巨贾还是普通的升斗小民,都会成为他们眼中的猎物。
  崔文秀随即宣布由于归德府目前所处的形势并不稳定,军队暂时接管归德府的行政管理权,并立即将龟缩在府城中的原归德府警备师团的一个多联队的士兵进行精简整编。同时,他还向庆阳派出飞骑报告目前的形势发展,希望得到明确指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5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