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美人志(校对)第4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0/510

  但凭借和海军统领之间良好的私人关系,钟文静又隐隐约约察觉到情况也不像自己想象中的那样,秦王殿下似乎对于中西大陆那边有着莫名的情结,尤其是在新大陆的发现消息传来之后,这种情况一下有了很大改观,连这位海军统领也直言不讳的提出海军将来的目标就是要直指拉丁洋,而不仅仅只是大南洋,而要想进入拉丁洋,锡金岛,也就是锡金城市共和国无疑就是一个最好的跳板和桥头堡,而处于中立地位的锡金也应该是帝国下一步首要考虑的目标了。而海军的疯狂扩张似乎也映证了这一点,看着一艘艘军船从米兰开来,南海各船厂也是充斥了海军的大量订单,钟文静不得不怀疑新帝国的首要目标会不会是指向中大陆呢?
  但这也许仅仅是自己这个南海总督的一种良好设想罢了,想到这儿的钟文静不由得有些自嘲笑了一笑,自己似乎也有些越俎代庖了,不该自己考虑的问题总想去考虑得更多,但要想让自己的辖地经济更上一层楼,那自己这个作为总督的,似乎就不得不考虑得更多更远一些。
第一百一十四节
危险者
  看见钟文静不动声色的站在一旁若有所思,雷苍圃也不禁暗叹,这个家伙心思深远,听说却是秦王殿下从西康府那偏僻之地一手提拔起来,从西康城守到南海总督,现在又有传言称这个家伙可能会在帝国中央政府成立起来之后入阁,可表面上却看不出半点端倪,由此可见此人城府之深。
  移交仪式很快就结束了,除了海军和已经开始组建起来的一个联队海军陆战队在忙碌着接受船只察看情况,其他后勤官员们都已经签字完毕,各自打道回府了。钟文静不喜欢这些繁文缛礼,但是雷苍圃却认为这样一个仪式对于鼓励新组建起来的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相当重要,所以坚持要进行这样一个仪式,所幸考虑保密问题,除了相关政府部门的官员参加外,并无外人参加。
  “钟兄,怎么,我看你这段时间似乎消瘦了不少,怎么我去东南这一段时间这边事务很忙么?”看见钟文静似乎有些出神,雷苍圃一边延手示意沿码头堤岸散步,一边随口问道。
  “唔,一般化吧,中南郡那边贯穿道路又卡住了,山地太多,要想拓宽加固实在太费工时,绕道又太远,金总督来了一趟东萨摩亚协调工程进度,希望我们这边能够加快进度,以保证这条横贯帝国南北的主干线能够顺利完工,他那边条件差了一些,担心延误工期,所以专门跑了这边一趟。”钟文静随口答道:“对了,你和凌天放跑这东南一趟收获不小吧?我好像听他说,大东洋海军将建成比大南阳海军舰队更大的一支海军力量,不知道可有此事?”
  “唔,秦王殿下的想法是这样的,但难度很大,唐河帝国海军几乎湮灭,要想重建,各方面需要都相当高,而这边大南洋舰队雏形刚成,丝毫不能松劲,我也和凌大人就这个问题探讨过,大东洋海军舰队的组建固然重要,但必需要建立在大南洋海军舰队成型之后方能实施,否则分散力量只会一事无成。”
  雷苍圃也一直在为这个问题烦心,收编的唐河帝国海军残部应该说士气现在相当高,一干人齐心协力,在雷苍圃在东南逗留的一段时间里,几个原帝国海军军官的表现也相当优异,称得上恪尽职守,但是毕竟在舰船和各种设施上相差太远,要想实现秦王殿下设计的那样一个大计划,雷苍圃认为还不太现实,只能说当成一个远期目标来奋斗。在雷苍圃看来近期让大南洋海军舰队下水试航,并迅速形成战斗力才是切实可行之举。至于大东洋海军舰队,恐怕只能暂时维持现状,一步一步进行补充充实加强。
  “殿下大概是看着倭人在大东洋上横行有些着急吧,帝国甫立,民众关注的问题除了民生休养,经济发展,大概就是那几处原本属于帝国却又被敌人夺去的几处地方了,我看三江和大东洋迟早都会变成主战场的。”钟文静怔了一怔才道。
  “嗯,三江应该很快就会成为主战场,马其汗人如果明智的话就应该理智的退出华阳和玉山,首先确保他们那些占领区的稳固,否则若是让帝国借势发起全面攻击的话,只怕连他们那这么多年来辛苦的积累都会为他人作嫁衣裳。”雷苍圃虽然是海军将领,但是同样十分关注陆上军事动态,海陆两军现在可谓息息相关,尤其是海军陆战队的建立更是加大了海军和陆军的协同配合程度,一切都需要围绕一个整体利益服务。
  “让马其汗人退出华阳和玉山?呵呵,这怕是我听见的最滑稽的笑话了,以马其汗人的贪婪和顽固,他们会不战而退?不,这不大可能。”钟文静显然对马其汗人的脾性也有所了解。
  “当如果帝国能够用更为凶悍的铁拳打击让他们明白如果不作出必要退让他们将会失去更多,他们就会变得比狐狸更聪明,比绵羊更温顺,看着吧,以秦王殿下的性格,这场战争不会来的太晚。如果说收复大东洋上诸岛因为我们海军力量的明显不足而不得不延后的话,那用一场局部胜利来庆贺帝国的初建,应该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希望马其汗人不要太顽固,否则带给他们的痛苦会更多。”雷苍圃颇有把握的道,当然他并不清楚西面印德安地区的局势同样经历着深刻的变化,否则他的语气不会如此肯定。
  在帝都的无锋不得不忍受着被繁琐的接见会见事务缠身的煎熬,他已经彻底腻烦了这种毫无意义的各种会见接见和酒会,而由于妾身未明的原因,连安琪儿和林月心都不约而同的不再出现在百胜公府第中,而司徒玉棠也因为安琪儿和林月心的缺席也不得不小姑独处,这样没有人帮衬的无锋几乎就要忙得脚不沾地,直到昨日里,这种情况才算勉强有所改观。
  在昨天一天中,帝国政务院(内阁)和帝国枢密院同时宣告成立,紧接着帝国政务院临时首相(需待帝国皇帝登基之后正式下诏任命)萧唐便宣布了大唐帝国首任皇帝加冕登基仪式将在一个半月后的三月初三正式举行,届时帝国将举行盛大的庆典,与此同时帝国政务院礼务司也宣布将在帝国皇帝加冕登基第二天为帝国皇帝举行大婚,未来的皇后和皇贵妃人选初定有安琪儿和司徒玉棠、林月心、安妮四人。
  当帝国政务院和帝国枢密院的建立和四女妾身初定之后,无锋终于可以大大的松一口气了,日常政务完全丢给了政务院,萧唐此时已经感到了压力巨大,相比于当初西疆的得心应手,现在整个帝国繁杂艰辛的事务更是让他再一次体会到了西疆和帝国之间的巨大区别,如果没有苏秦和王缭的帮衬,萧唐自认自己的身体恐怕根本撑不下来。
  枢密院的建立相当于是将军务署的规模和职责扩大之后覆盖整个军事方面的问题,原归属于政务院的战备司同时接受枢密院的双重领导,在战时则直接对枢密院负责。枢密院下属机构更是细化,参谋部、规划部、后勤部、训练部、军事情报局等各个分支机构纷纷搭建起来,这将有力的帮助帝国军方进行正规化建设迈出了极为坚实的一步,也大大分担了无锋在这方面的压力,至少他不必再在某个局部战役上花费太多心思了。
  但对无锋帮助最大的还是身份已经明确的四女,安琪儿几女当仁不让的充当了主力军,几乎一切日常礼节性的活动都由四女包揽,无锋甚至有意识的将一些与外宾有关的事务丢给了安妮,让这个全身都浸润着西大陆王家气息的公主殿下去应付,而安琪儿则更多的是承担了一些全局性重大礼节活动,对内的许多礼务活动则由司徒玉棠和林月心二女出面应酬,这样充分发挥了诸女的特长,又合理减轻了自己的压力。
  虽然眼前事务繁多,但是真正让无锋上心的并不是眼前的登基一事,朱紫玫已经主动承担起了无锋登基期间的一切礼仪性事务,从服饰到过程,从初期准备到后期的一切仪式,都将由她和那位和无锋一起扛枪嫖娼的劳民来负责,这让无锋颇为放心。真正让无锋关注的还是远在西面数千里之外的印德安地区风云变幻的局势,随着距离越来越远,无锋也深刻感受到自己要想在帝都遥控指挥的难度越来越大,他已经在考虑是不是将崔文秀重新放出去,让他再度出掌自己在中大陆的这片领地上的军事大权,如果面对圣灵教和汉森同盟甚至还有可能联合起来的吕宋人不能及时作出反应,无锋很担心也许自己登基之时就是帝国在印德安地区统治地位崩溃之日。
  无锋并不担心崔文秀的忠诚,也不担心崔文秀的智谋和手段,甚至在手段上无锋认为有些时候崔文秀甚至比自己更会揣摩敌人的心理,采取手段更为果决,至少他没有自己那么多方方面面的束缚。他唯一担心的是崔文秀这个家伙会不会借着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这个古理无限度的将战事扩大,甚至拖住自己在帝国本土可能采取的一系列军事行动,但是如果派上一个过于保守的将领总督中大陆战事,可能结果会更糟糕,面对腓特烈和克鲁夫这种好手以及并不清楚底细的汉森同盟,在这片对于帝国本土有着莫大利益的土地上,无锋更倾向于用大胆凶悍而不是稳健沉毅的将领。
  但是凌天放提出的异议也不能考虑,毕竟帝国一当建立,大东洋上碍于海军力量的不足无法有所大动作,至少应该在三江上对帝国民众有所交代,而在西面大规模的燃起烽火会不会影响到这一点呢?而崔文秀恰恰是有这种潜在破坏因素的危险者。
第一百一十五节
狼烟再起(1)
  不知道天放为什么对成大猷这个家伙会有那么大的好感,无锋有些纳闷,难道他没有看出成大猷这个家伙的危险程度甚至比崔文秀更大么?无锋曾经试探性的和凌天放探讨过自己麾下几名可堪独当一面的大将,他听出凌天放似乎对成大猷颇为欣赏,这的确有些出乎无锋意料之外,在他看来成大猷虽然在东海登陆战之中表现可圈可点,但是仅仅一场战役并不足以证明他的实力,后来的鄂霍次克争夺战中成大猷的大胆疯狂确实相当惊险,也证明了他的能力,但无锋却是在此之间征询的凌天放的意见,无锋也不能不承认凌天放在对成大猷的认知上比自己更准确。
  但是胆大骁勇和喜欢兵行险招并不能证明一个大将统揽全局的战略素养,仅仅只能证明此人在战术能力上的不凡,让这样一名将领担任整个中大陆方面军的总指挥,无锋不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至少目前还不行。
  随着凌天放、薄近尘、苏秦、拉奥、古全、令狐翼等人的次第抵达,无锋也合起正在阅读的《西行散记》一书。这是帝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旅游家季之侠的作品,作品以散文形式详细的介绍了他从当时的唐河帝国首都中州出发,途径南部的马其汗国和南洋联盟,从半岛地区陆路通过东大陆和中大陆的要隘,并跨海游历了锡金岛,并从锡金岛乘船经停西奥兰王国最大港口库堡抵达日德兰王国首都嘉里港,从嘉里登陆沿途北上经梅利公国越过波罗的海进入奥格斯堡帝国,然后再从西大陆周游之后从印德安北线返回东大陆,作者的文风十分洒脱轻松,将中西大陆各地风情勾勒得栩栩如生,颇有些看点,只是这本书在帝国刊行并不多,无锋也是花了一番工夫才弄到手这本第一版线装本。
  凌天放和薄近尘都注意到了无锋手中的那本《西行散记》,这让枢密院的两名高层都有些意动,相互交换了一下眼色,两人似乎都意识到今天这场召见恐怕不是讨论什么关于枢密院今后工作的计划问题,而是要实实在在的讨论具体战事,殿下尚未登基,现在就忙于启动战事,这不能不让凌薄两人都有些吃惊,尤其是在拉奥、古全和令狐翼三人都陆续赶到,这更让证实了凌薄两人的怀疑。
  看见几人眼中都流露出怀疑神色,无锋拍了拍手中厚实的线装书洋洋得意的笑道:“诸位,这本书很值得一看,我建议诸位都可以看一看。至少可以让我们对中西大陆的风土人情有一个粗略的了解,尤其是中西大陆南部地区,季之侠的文笔相当出色,对地理方面的考据十分严格,上面还附有不少附图,虽然粗糙了一些,也不详尽,但是对于我们这些非专业读者来说已经足够了,至少可以让诸位知道梅利公国在什么位置,日德兰王国最大港口城市是什么地方,让我们知道波罗的海和爱琴海之间谁把握着这把金钥匙。帝国即将建立,帝国在中大陆中部陆地上有着很大的战略利益,而南面我们的海军也将发挥他们的作用,让帝国的金鹏旗应该飘扬在包括拉丁洋和巴比伦海甚至风暴洋上每一处,这是我们帝国的国策,在这里诸位都不是外人,我也就不想避讳什么。而要想拓展我们的权益,那就必须要有所作为,尤其是在中大陆,这一点请诸位都不要忽视了。”
  一干人等都是一阵沉默,秦王殿下这样一般没头没脑的话语让除了凌天放和薄近尘二人之外都有些迷惑,专门将一干人招来只怕不是就这么不疼不痒的讲几句国策利益之类的客套话吧,看这副架势应该是确定某些具体事务才对,尤其是两大情报机构的负责人都到场了,甚至还有战备司的一号人物,如果不是具体战事,似乎用不着如此。
  “好了,也别云里雾里的模样了,今天招诸位来,事情很简单,议一议中大陆尤其是印德安地区的局势。恐怕在座诸位都应该清楚现在那里正在发生什么事情,以汉森同盟为后盾的圣灵教已经在雅库安地区取得了全面的胜利,现在中下层信奉尼叶教的势力已经正式向我们提出了请求,请求我们帮助他们尼叶教重新在雅库安地区获得应有的权利,西域那边我们已经派人去和雅库安地区的势力连上了线,但是很遗憾,圣灵教似乎不想给我们机会,雅库安人的高层似乎也不想给我们机会,所以局势有些糟糕,而我们的军队也还没有做好和汉森同盟开战的准备。现在我明确告诉诸位,我们必须有所行动,而且是马上!否则我们将失去我们已经获得的和应该获得的一切。”
  无锋眼皮子都没抬一下,自顾自的用极其平淡的语气叙述完这一切,如此平静的语气却让一干人从言语背后听出了无比的坚定和决然。
  吐了一口气之后,无锋才把目光抬起扫了众人一眼,用冷冰冰的话语道:“令狐翼,你补充一下印德安地区的局势情况。”
  “方才秦王殿下已经说得比较明确了,圣灵教已经赢得了雅库安人以及他们一些附庸部落中上层的支持,他们已经改教信奉圣灵教,尼叶教因为他们长期和雅库安人的不睦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现在尼叶教唯一的优势就是他们在中下层民众中还有相当基础,但是按照我们的分析,如果形势继续这样下去,恐怕中下层民众也会逐渐流失,最终倒入圣灵教的怀抱,没有强大物质基础组后盾的尼叶教是很难和获得了中上层支持的圣灵教抗衡的。而且最新情报显示,汉森同盟的军队已经开进了雅库安人的西部的两个行省,雅库安人也在和汉森同盟商谈签订政治军事和经济方面的全面合作协定,这个明显带有针对我们的意图,而且圣灵教已经开始将手伸向了王国西北的米什部根据地,这也是我们不能坐视必需要及早介入的主要原因。”
  当无锋在谈论自己的意图时,令狐翼脑海中就在回忆印德安情况了,好在这些大致内容他都能记得十分清楚,所以这难不倒他。当无锋要他补充时,他也就侃侃而谈,一些情报线索反应的东西也是信手拈来。
  “另外,在印德安南部提克人控制区也出现了一些让人不安的情况,吕宋人在向科米尼北部地区大举增兵,这是可能入侵提克控制区的先兆。来自这个方向的威胁甚至有可能超过了圣灵教威胁,这需要尤其引起我们的注意。”
  “既然这种现象已经出现一段时间了,我们军队方面采取了什么行动应对呢?”提出疑问的是苏秦,萧唐因为需要参加一场重要的会谈活动,政务院方面也就只有苏秦一人出席这场军事会议。
  “目前驻扎在中大陆地区的事实上只有第七军团,现在第七军团已经进驻了旁遮部地区,帝国驻印德安王国首席代表鲍林也在和提克人进行紧急磋商,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提克人已经同意了两个师团的军队进驻他们拉合尔行省和泰甲行省,但是提克人仍然没有同意我们进入他们中部腹地,鲍林还在和他们进行协商,希望能够取得突破。鉴于印德安地区局势的急剧恶化,加上帝国在中大陆地区军力的严重不足,殿下已经先期命令捷洛克军团三个师团和两个游骑兵团赶往中大陆,另外三个师团也在整装待发,第五军团正在积极准备接替捷洛克军团防务。”
  帝国枢密院内定右枢密使的薄近尘主动接上话进行解释,既然政务院官员参加会议,也就意味着军事行动即将由暗转明,进入正常轨道,薄近尘也就没有必要藏藏掖掖了。
  “一个捷洛克军团能够解决印德安地区目前面临的困境么?吕宋人和汉森同盟之间会不会有所勾结,如果他们同时发动攻势我们目前在印德安地区的兵力能否支撑得住?”苏秦并没有因为薄近尘的解释而住嘴,反而进一步质问道。
  “苏秦,这正是我今天召众人来的目的,前些日子,诸位都有很多事情,尤其是大批原来唐河帝国降军的整编一直牵扯了我们太多精力,既无法全部消化掉,但又无法一刀切,加上一些其他琐事,应该说我们在这方面本来还可以做得更好。”无锋主动承揽过来了责任,应该说责任也的确在自己身上,过多的关注国内事务让他对鲍林的提醒并没有足够重视,好在捷洛克军团和第五军团的换防进行得相当顺利,闲置太久的康建国和捷洛克军团的迫不及待弥补了一些时间上的损失,也算是无心插柳所得。
第一百一十六节
狼烟再起(2)
  看见无锋大包大揽将责任揽了过去,苏秦也不好在过分追问,只是皱了皱眉道:“印德安局势发展如此之快,我们外交部门也有责任,不过现在首要问题恐怕还是得在军事上作出反应才行,光是一个捷洛克军团恐怕难以承担起这样重任,提克人外强中干,根本无法和已经整合了科米尼人的吕宋人相提并论,腓特烈和克鲁夫一旦真正有意要北上角逐印德安,这一场仗怕是不会轻松的。”
  “苏兄说得是,如果再加上一个还没有摸清底细的汉森同盟,我们在那边的力量的确薄弱了一些,只是唐河帝国的残军整编还需要一段时日,第一第八军团因为和多顿人之间关系尚未完全缓和,而鄂霍次克地区几处重要关隘和城堡要塞还在修筑之中,估计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是应该可以将第一军团或者第八军团抽一个出来。现在尚能调动的就是邱子诚的第十军团,但这个军团的战斗力尚未经历过大的战事检验,也许印德安地区是一个好的练兵场。”凌天放见无锋沉肃不语,接口建议道:“如果条件适合,可以让龙自行负责鄂霍次克和燕云地区的防御,将第八军团抽调出来,加上还在整训的第十军团,有两个兵团可以投入印德安地区,只是时间上恐怕有些慢了一些。”
  “罗卑人的游骑兵团训练情况怎么样?”无锋抬头问道。
  “有两个游骑兵团兵员和马匹以及其他装备已经备齐,开始进入训练阶段,还有两个游骑兵团正在筹建当中。”凌天放回答道。正在筹建当中的言外之意就是仅仅还停留于书面计划,尚未进入实质性的组建过程。
  无锋知道财政已经相当困难也限制了军队尤其是骑兵方面的扩建速度,而另外一个就是骑兵军官的严重不足也是制约骑兵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已经建成的六个游骑兵团虽然在多场战争中立下战功赫赫,但是也开始暴露出一些不足,骑兵纪律松弛、战术呆板、应变能力差等一系列原因都与缺乏高素质的骑兵军官有很大关系,因此无锋也加大了对六个游骑兵团中高级军官的轮训力度,但只能说稍稍缓解了这个矛盾,而新建的游骑兵团就更凸显了这个问题的严重。从其他几个游骑兵团抽调过多军官的话必然会影响其他兵团的战斗力,而清一色由罗卑人组成的第七第八游骑兵团对于要让莫特人或者图布人来指挥他们仍然有一些抵触情绪,这些都拖了游骑兵组建速度的后腿。
  斟酌了一下,印德安地区仅仅是依靠捷洛克军团和第七军团明显有些稍显薄弱,须得还要补充一个军团兵力方才合适,而新组建的邱子诚第十军团也需要一个机会去印德安锻炼锻炼,至于成大猷的第八军团,无锋另外还有其他打算。但是这样庞大一个方面军,更需要一个威望更高手段更硬的将领来承担,就目前情形来看,无论是康建国还是呼延虬都还难以承担起这个重任。
  “嗯,调邱子诚第十军团马上西进,相信有这么久时间整训也应该有些成效了,印德安战场应该可以检验一下邱子诚的能力,现在需要确定的是担任整个中大陆方面军的总指挥人选,不知道诸位认为何人更适合担当这个位置?”
  无锋意似随意的问话看上去并没有什么针对,但一干人却都清楚,能够就此人选发表意见的怕只有凌、薄二人,顶多也就是苏秦还能说两句话,其他人也就只有听着的份儿。
  看见众人都是一阵默然,无锋也不想多绕圈子,梁崇信明显不太可能,难免对马其汗之战也是势在必行,须得由梁崇信来主持大局,而现在能够扛旗的似乎就只有崔文秀最为合适了,但凌天放似乎对成大猷更为看好,无锋很想摸摸凌天放的底子。
  “天放,你以为成大猷担任此职如何?”无锋目光落在凌天放身上。
  一下子笑了起来,凌天放目光一闪道:“殿下,你不会认为我看好成大猷就认为他能够担当此任吧?他不适合这个职位。”
  “哦?”凌天放直截了当的回答让无锋有些惊讶,原本以为凌天放至少要犹豫一下,没想到对方竟然如此明确的表明了反对态度。“为什么?”
  “成大猷是个人才,此人在军事战术上有些表现,但仅仅是在局部战役上的表现而已,且他本人在我们军队系统中威信尚未建立,要承担一个方面军指挥权责为时过早,如果再给他一些机会磨练一下,也许更为合适。”
  凌天放还有一个担忧没有说出来,那就是成大猷此人颇有野心,虽然已经归附无锋,但如果一下子将这样大的权柄授予他,难免会滋长他的骄狂之气,甚至可能出现拥兵自重的现象,当然可能很小,毕竟现在军队中属于他的一系还没有成形,但是中大陆攻略是一个长期的战略,很有可能会一直持续下去,如果让他长时间把持这个位置,在忠诚度还需要考验的情况下,这个位置还不宜由他担任。
  凌天放的意见赢得了薄近尘和苏秦的一致认同,也让无锋下定了决心,他本意也是对成大猷另有安排,崔文秀无论从哪一方面都最为合适,由他来出掌中大陆方面军总指挥无疑是轻车熟路,且呼延虬是他的老助手,康建国更是知根知底,邱子诚是新进,应该说这个组合是让人放心的。
  “如此,枢密院发布命令,免崔文秀第三军团军团长,授权崔文秀组建帝国中大陆方面军,任命崔文秀为帝国中大陆方面军总指挥,通知崔文秀火速进京接受任命后立即西行,不得延误,帝国中大陆方面军下辖捷洛克军团,第七军团,第十军团,政务院战备司和枢密院后勤部立即按照三个军团编制给予后勤物资准备,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补充。免龙自行第一军团副军团长兼第五师团师团长,任命龙自行任第三军团军团长,免宋天雄虎翼军师团长职务,任命宋天雄为第一军团副军团长。”
  一连串的人事任命显然是无锋早已经过了深思熟虑,而这也并不出凌天放和薄近尘的意外,唯有让宋天雄出掌第一军团副军团长一职让凌天放和薄近尘感觉到恐怕秦王殿下意欲动用第一军团出征南方的可能性急剧增大,让老练坚韧的龙自行出掌第三军团军团长很有可能暂时接替第一第八军团在北方的防务,由于梁崇信事实上已经半脱离于第一军团军团指挥权,很有可能在南方战役中出任一个方面军的总指挥,那宋天雄这位秦王殿下的爱将既有可能出任第一军团军团长担任南方战役的急先锋。
  顿了一顿之后,无锋又把目光落在古全和令狐翼身上,厉声道:“印德安地区的情报信息网络还要进一步加强,另外,在半岛地区以西和马其汗人占领区的情况情报总局和军事情报局也要加大力度,为我们下一步战略部署做好准备,尤其是在罗尼西亚和半岛以西的南安和西萨摩亚以及锡金地区,都是情报工作的重点,我希望在下一次一旦我们军事需要的时候,情报部门能够最及时最准确的为我们提供详细的情报资料。”
  无锋最后这一席话又让在座众人心中一阵发紧,中大陆方面军方才宣布组建任命,这边情报部门又要将重心转移到南方,如果说对马其汗人的战事还勉强可以理解的话,那对半岛地区以西的中立地区的情报收集又意味着什么?难道帝国真的会在一成立之初就要全面发动攻势,甚至可能要同时应对三场战争?只是在这种场合下,没有人敢于质疑秦王殿下的意图,即便是有疑问,也只有在下来之后等到合适机会再行了解了。
  当崔文秀得到火速进京的召集令之时正是他忙得不亦乐乎的时候,一批一批的唐河帝国残军被分批带到了帝国到晋中和沧州之间这个三角地带进行整编,当时的军务署交给崔文秀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要他从数十万唐河帝国的残兵中挑选出十万左右的精兵,这个任务原本崔文秀根本不想接受,这不是作为野战军指挥官的职责,但是在凌天放和薄近尘二人一句问他是想出镇北方还是想去西大陆打大仗的要挟下崔文秀屈服了,军务署两大巨头的“谗言”很有可能让自己想去中大陆打仗的希望泡汤,而和司徒泰之间的战争才刚刚开始就结束了,这让崔文秀已经郁闷了很久,如果再失去这样一个机会,要等到帝国对利伯亚人发动攻势,只怕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呢,崔文秀可不想在北方傻不愣登的等上一年半载。
第一百一十七节
狼烟再起(3)
  接受了凌天放和薄近尘要挟之后的崔文秀才知道自己真是上了一个大当,当源源不断的各方面军队被安置在这个三角区域之后,崔文秀才发现要从这数十万残兵中挑选出符合新帝国需要的军队是多么的困难,现不说这些部队的忠诚度如何保证,仅仅是要从这些士气低落的军队中挑选出符合标准的士兵都已经是一个海量工作。
  这一段时间中崔文秀都不得不泡在这项繁琐的事务性工作当中,好在军务署也派来了部分官员帮助筛选,而崔文秀也从原司徒泰军系和城卫军中挑选出一部分有经验而又愿意投效新帝国的官员帮助自己,这项工作才算得以顺利开展,但即便是这样,整个几个月里崔文秀就没有一天安生,除了暗自咒骂凌天放和薄近尘的可恶之外,他也是无可奈何,他不是一个轻于毁诺之人,既然应承了,那就要干好。
  来自帝国枢密院的任命终于将崔文秀从这项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只不过此时这项工作也已经进入了尾声,有了熟悉情况的军官帮助,这项工作开展起来也就方便得多,崔文秀也有些可惜,司徒泰军队和城卫军中应当说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具有战斗力的军队,如果能够将这批军队重新组合整训,这支军队完全可以胜任对外征战开拓的任务,但是秦王殿下却只要求按照一个军团编制挑选,而且军务署也明令指出必须打散编制混合组编,这样固然能够减少一些可能拉帮结派的弊端,但也会不可避免的让战斗力的恢复变得更慢。
  组建中大陆方面军的任命让崔文秀欣喜若狂,但是解除了自己第三军团军团长的命令也让崔文秀有些失落,原本以为可以统帅第三军团参与在中大陆的争霸战争,但是秦王殿下很明显不想让自己如愿。捷洛克军团的战斗力还算过得去,但是第七军团和第十军团却不折不扣的是新帝国军队的二流军队了,呼延虬是自己的老助手,但第七军团却未经历过真正严酷的战火洗礼,而第十军团邱之诚部更是刚刚拼凑起来的杂牌军,还有一个刚刚组建不久的印德安军团,但似乎在中大陆方面军中并没有列入这个军团的番号,倒是让崔文秀有些奇怪,难道秦王殿下打算是用这个军团作为守备军来负责镇守印德安地区北部?崔文秀不大认可这种想法,他打算到帝都之后和秦王殿下好生谈一谈,留一个军团当作守备军未免太大材小用了。秦王殿下端的打得好算盘,安心是要让自己带领这帮军队在印德安地区练练兵了,只是想一想鹰视狼顾的吕宋军,崔文秀便知道这一仗不那么轻松。
  呼延虬脸色铁青的站在营房中,这个时候再发火已经毫无意义,看着眼前一脸苦笑的首席代表鲍林,呼延虬知道对方已经尽力了,但提克人的醒悟已经太迟了,现在再要进驻只会让自己的军队陷入困境,吕宋人不可能会因为第七军团的进驻就会止步不前,对于蓄谋已久的他们来说,这一仗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江兄,你的意见如何?”虽然已经决定拒绝提克人的请求,但是呼延虬还是希望听取一下自己副手的意见。
  “军团长的意见我十分赞同,情报部门已经证实吕宋大军至少有二十万集结在了边境地区,加上他们占领区的十万军队,而且这个数量还在增长之中,这么大数量的军队不可能在边境地区驻扎太久,也就是说,最迟一周之内战争就会爆发,而且是全面爆发,以我们现在的力量要想力抗吕宋人三十万大军进攻,尤其是在没有险阻可守的情况下,难度太大,我们还是应当在固守拉合尔和喀达行省,暂时采取守势,等到捷洛克军团到达之后再行反击。”
  江彬也赞同呼延虬的意见,虽然稍显保守一些,但是却是作为稳妥之法,吕宋人战斗力这几年中究竟有多大变化现在还很难说,但是仅从上一次双堆攻防战中就可以看出,吕宋军队在腓特烈和克鲁夫的调教下已经有了长足进展,如果因为大意或者自负而导致战事的失利,那才是真正的罪人。
  长长的吐了一口气,呼延虬感到郁闷无比,这事情真是一说来就都来,刚刚听说汉森同盟军队开始在雅库安人境内大规模出现,这边吕宋人又在提克边境疯狂集结,这两方中间若是没有瓜葛,呼延虬压根儿就不信,好在应建明的印德安军团也勉强成型,北方就只有暂时交给应建明来承担起重任了,估计一时间汉森同盟的军队还不会大规模向米什部控制区发起进攻。
  而这边的吕宋人恐怕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只怕还没有等到捷洛克军团感到,提克战争只怕就要全面开打了。说来说去都是该死的提克人,早就提出要求帮助他们进行协防,但那帮家伙始终犹疑不定,直到现在已经火烧眉毛了才算同意,但现在似乎已经太晚了,此时的进驻已经没有足够时间来完成防御体系建设,这样硬抗势在必行的吕宋人,只会给第七军团造成损伤,而且甚至可能导致整个印德安南部地区统治的崩溃,呼延虬决不可能冒这种毫无理由的风险。
  “现在咱们除了加强对拉合尔行省和喀达行省的防御之外,也就只有祈求提克人能够多支撑一些时间了,光凭咱们手上这点兵力是难以解决问题的,不知道秦王殿下是否已经作出安排了,如果再不引起足够重视,咱们真的怕只有捐躯在这片土地上了。”呼延虬半开玩笑半认真的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0/5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