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美人志(校对)第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510

  “锋哥,又遇到烦心事啦?”温软的身躯紧紧靠在我身后,一张动人心魄的玉靥也轻轻的依偎在我的肩膀上。
  “没什么,文秀已经控制了整个归德府,呆一段时间咱们就可以去归德视察了,你不是想去看葡萄酒是怎样酿成的吗?要不了多久,我们就可以到十里铺一带去考察了。”我轻轻将莹莹丰腴的身躯抱过来放在自己的腿上,这是一个多么诱的鲜嫩肉体啊,我永远不能忘记我们第一次在马车上尽情作爱,莹莹在我身下婉转娇啼的动人模样,而现在的莹莹不但少女的青春活力丝毫未去,却又多了一翻少妇的妖媚,怎能不让我怦然心动呢?
  我的双手已经在不知不觉间探进了她的体内,高隆坚挺的双峰永远是我的最爱,白嫩浑圆的肥臀则是我幻想的源泉,一阵阵腻人的喘息在我的耳边游荡,宛如一曲催促我跃马上阵的鼓曲,来吧,让我忘掉那些烦恼的俗事,尽情的投入到永不褪色的男欢女爱中去吧!
第四十五节
议事(1)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梁崇信和木力格部击溃和收降图博克、申屠化乱军的捷报也相继传了回来,令我十分高兴。虽然盘踞在归德府东北的乱军依然还有七八万人,但根据现在掌握的情报,我心中已经有了一个不费吹灰之力将其歼灭的妙策,只等时机成熟就可以实施。所以我严令崔文秀和卡马波夫的两个师团在归德维持原状,同时也要二人将收编的义兵和残余警备部队做好扩编准备,为尽快重新组建归德府警备师团奠定基础。日常工作一方面肃清乱军残余势力,一方面为忠于我的行政管理人员进入归德府接管工作作好各种准备。
  在南边的博南府,工作则更为顺利。由于全府境内的叛乱已经平息,投降的乱军也在我的军队控制下有条不紊进行整编,同时与归德一样,大量粮食也源源不断的从庆阳运入,粮价顿时被平抑了下来,我还命令开仓赈济的确无法生活的灾民,这些措施都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社会秩序很快得到了恢复,只是饱受重创的经济一时还无法重新启动,这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不知道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完成。
  原来博南府警备师团残余的三个联队在经我的同意下,梁崇信对其进行整编时也对其主要军官进行了换血,大队长以上的重要军官均从金州第一、第二警备师团中抽调忠于我的骨干担任,原来的军官则等待经过考核合格后再重新进行安排。同时,按照我的计划,也开始贴出公告招募士兵,充实警备部队,准备将其扩编为一个完整的警备师团。原本我属意由梁崇信的副手赫连勃担任新组建的博南警备师团师团长,但后来我考虑到赫连勃原来是盗匪组织“黑虎”的头领,在西北地区名声也不小,为避免民众产生疑虑,所以我就放弃了这一想法,暂时让这个位置空缺,筹建任务则由梁崇信暂时负责。
  12月5日至6日,我率领手下重要谋臣萧唐、凌天放、苏民舜、莫伦视察了归德府,并与崔文秀和卡马波夫就归德目前的形势做了探讨。12月9日,我又与众人来到博南府,对博南府作了简短视察后,我决定在博南府城召开一次规模较大的会议,会议的议题就是平定叛乱后的西北郡四府(不包括银川府和太玄府,由于历史原因以及现实问题,我在短期内还未有将两府纳入管理的计划)以后发展方向和计划,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会议,参加人员的规模也比较大,鉴于此次会议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要求所有与会人员都要就自己涉及的工作范围内提出切实可行的看法,并欢迎就全局性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大雪初晴,久违的太阳终于露出了面容,但天气依然有些冷。一大早,萧唐和凌天放便赶到了我设在原博南府城守府的会客室里,在这里我将与二人就即将召开的会议先作一些商量。
  由于归德和博南两府发生大规模叛乱,当地地方政府无力控制局势的恶化,帝国当局早已下令免去两府原任城守,只是为避免局势更加难以控制,又让这两人暂时代理行使城守职权,防止两府的府城落入乱军手中。
  在我的部队进入后,两府的实际管理权已经由军队接管,到目前依然是由军队控制着整个政权机关的运行,当务之急就是迅速组建地方政府,由地方政府承担起振兴地方经济,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进而重现昔日繁华荣光。可这说起来容易,操作起来中间却又有相当大的难度,这也是我将萧、凌二人叫来商量的原因。
  “大人一大早叫我们来,可是有什么要紧事?”萧唐的脸色还有些困意,很明显是熬了夜的表现。自从与我一起出来视察,他便知道自己有可能又要被我加担子了,从归德到博南,他一方面仔细了解当地各方面情况,一方面也按照我的授意接见当地原来的各级地方官员,并宽慰这些惶惶不可终日不知哪一天就有可能会被扫地出门的官员们,勉励他们保持平常心态,努力工作,还要随时与庆阳保持联系,随时关注庆阳自己的本职工作,也真是难为他了。
  相比之下,凌天放就潇洒得多,除了我安排的有关军队方面的整编重建以及军官的考核了解工作,他主要工作似乎就是旅游,每到一地都要到各地的风景名胜走一走,这大概也是他长期游历养成的习惯吧,再加之金州的工作已经上了轨道,原来的基础也比庆阳好得多,所以他显得自在多了。
  “嗯,要紧事倒没有什么,不过明天就要开会了,我想我们三人就一些重要问题先通通气,顺便也听听你们俩的意见和建议。”我轻描淡写的回答了他,当侍从将茶和咖啡端上离开后,会客室的门便紧紧闭上了。
  我一边拿起火钳拨动着火盆中炽热的木炭,一边若有所思的想着某些问题。“大人,不知是哪方面的问题?”看我半天没吱声,萧唐忍不住了。
  “嗯,是有关人事调整和军队重组的问题。”我终于停止了手上的行动,将身体躺进舒适的裘皮大椅里。
  “哦?”二人几乎同时交换了一下眼色,发出了表示惊异的声音。
  “怎么?有些意外是不是?”我微笑着问道。
  “不错,的确有些意外,我原以为大人会再这次会议之后才会对人事进行调整,没想到居然会在会议上就要作出调整。”萧唐点了点头,没有掩饰自己的惊讶。
  “大人可是要组建新的军队?会不会太急了一些?我们现在拥有的军队已经足够庞大的了,应付现有的局势也绰绰有余啊。”凌天放对我如此仓促,甫一接管政权就要大肆扩充军队也有些困惑,这与我和他原来讨论过的意见有很大出入。
  我没有回答凌天放提出的疑问,只是拿出一份情报递给凌天放,那是一份厚厚的纸张,是几方情报部门经过大量辛勤工作获得的情报,内容相当详实。
  这份情报立即吸引了凌天放的全部注意力。我这才转过头来问萧唐:“现在形势发展相当快,尤其是我们外部的形势逼人,我想尽快确定一些重要职位的人选,所以叫你们来,也是要征求你们的意见。”
  看凌天放的心思已经完全放在了阅读情报上,萧唐有些拘谨,他也猜测到我要与他讨论的有关问题,但这些人事方面的事向来都是由我一人决定,他从不插言,以免授人以口实,说他拉帮结派。“大人,这些事情都应该由你作决定,我们恐怕不好插言吧。”
  我摆了摆手,笑着回答:“怎么?你还有什么顾忌不成?既然是我让你来参考,我想应该不会有什么其他麻烦吧。”
  见我这样说,萧唐只好不再说什么了,“那不知大人要对哪些人选做调整呢?”
  “大家都知道现在已经被帝国任命为西北郡的军政节度使,那我就不可能在继续兼任庆阳和金州两府的城守位置。还有博南府已经平定,归德府也会在不久的将来完全纳入我们的手中,这两个地方原来都曾经是辉煌一时的重镇,工商业发达,交通便利,百姓富庶,可现在这两地经济接近崩溃,百姓困苦不堪,我们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尽快促使其复苏,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相当重啊。”
  说到这儿,我也禁不住叹了一口气才又继续说下去,“而庆阳府的工作也才走上正规,要想使它变成名副其实的西北首府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金州虽然相比这几府所受战乱影响较小,但由于庆阳实施了刺激经济发展的减免税政策,财政收入几乎为零,要在今年以后才会逐渐恢复,这一段时间的所有财政支出都要依靠金州,所以压力也很大,工作只能加紧不能放松。而西北郡一级的政府构架也亟待建立,筹建的工作也相当繁重,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看见萧唐神态严肃的仔细倾听我的话,我也就把问题提了出来:“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要选好郡级政府机构筹建负责人以及所辖四府的城守人选。”
  也许是我直截了当的将如此重大的一个议题提出来,而萧唐和凌天放都没有思想准备,两人都面面相觑,沉默了好一会儿,萧唐才小心翼翼的问道:“不知大人心目中可有合适人选?”凌天放的眼神也一样落在我身上。
  “人选倒是有一个,萧唐啊,我本想让你接替我担任庆阳府城守。”说到这里,我顿了一下。
  当我说想让萧唐担任庆阳城守时,萧唐的心忍不住咚侗的猛跳几下,毕竟一城之主对这个出身平民而且曾经是待死囚徒的他简直是梦寐以求的,他的面色有些激动引起的潮红,但他也明白我未说出的话肯定是还有其他安排,“大人太看重萧某了,萧某何德何能敢当此重任?”
  “萧唐啊萧唐,你也太看轻自己了,在我这里你用不着谦虚,人才便是人才,庸才便是庸才,你总不至于认为我这个节度使连这点识人之能都没有吧!”我哈哈大笑,“我本想让你担任庆阳城守是想让你在这个位置全方位的发挥你的才能,同时也锻炼你一下,但想来想去,的确想不出一个人能替代你来筹建郡节度使府的下设机构,所以只好放弃了这个打算,还是由你来替我操全西北郡的心吧。”
第四十六节
议事(2)
  “多谢大人器重,萧唐无以为报,唯以全力以赴以报大人之恩!”萧唐的眼中已经有了一丝潮湿。
  我有些感慨,但还是笑着点了点头,“嗯,那我就看你的表现喽。”
  看到看完情报的凌天放的脸色有些阴沉,我原本笑容可掬的脸也沉重了下来,连一旁的萧唐也感觉到气氛的变化。
  “怎么?看完了?有什么想法?”我端起茶碗盖,乳白色的水雾袅袅而起,青幽幽的汤色令人赏心悦目,但此时的我却并无多少心情来欣赏这平时看来惬意的一切。
  “没想到事态居然如此严重,可帝国中央为什么一无所知呢?”凌天放的声音变得有些飘忽,显得有些捉摸不定。
  “天放,你也听说过太平教?”我脸色虽然也不好看,但神态却还算轻松。
  “嗯,”点了点头,“我几年前在中原游历的时候就听说过,而且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还目睹了他们的聚会,当时对他们的情况不够了解,但当时他们的势力好象并不算大啊。”凌天放的眼中有很多疑惑。
  萧唐已经接过凌天放递给他的情报资料埋头看了起来,说实话,我心里也十分烦躁,眼看西北就要平定,本想能有几年安定的这时候又冒出一个太平教,看来天下大乱议程定局,自己想偏安一隅都不可能,终究会被拖入战争的泥潭,只好抓紧尚未爆发时的这一段时间,未雨绸缪,作一些准备应变的工作了。
  “根据情报显示,这个太平教现在发展得相当快,帝国十个郡以及帝都特别行政区除了咱们西北郡他们尚未站住脚外,好象其他地方都已经有了相当规模,只不过现在都还藏在暗处,我看要不了多久,他们就要浮出水面了。”令我颇感欣慰的是这个太平教在西北郡还没有多少势力,不过也要防微杜渐,防范于未然了。
  “嗯,这个情况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这些搀杂着宗教信仰等乱七八糟的东西,一旦渗入我们境内,要想根绝就要花很大精力。不过,这个太平教中倒有些能人,他们的祖师也就是被称作大宗师的尤道方和他的三个入室弟子以及他们教中的几个重要人物都不能等闲视之,无论是文才武略都有过人之处,但不知道帝国庞大的情报部门怎么会毫无察觉?这倒真有点令人费解。”凌天放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帝国如何应对上。
  看完资料后的萧唐也发表自己的看法:“我原来还在北原郡老家的时候也曾听说过这个太平教,当时以为无非是一些招摇撞骗之人利用一些骗人的把戏再宣讲一些神佛鬼怪之类的东西,用来骗乡里的愚夫愚妇们。今天看了这些东西才算明白这些人打的什么算盘。不过短短的十年里能利用这个幌子将势力遍布全国,这个尤道方绝对不简单。他们提出的什么自由博爱、均贫富、分田地,还有什么众生平等、天下人皆为平等的兄弟姐妹、废除奴隶身份、取消等级划分等口号的确很有诱惑力和号召力,尤其是对中下层的老百姓影响很大啊,可以说道出了他们的心里话。天将大乱,妖孽层出啊!不过,他们的这些教义明显与帝国的法律和制度相矛盾,这么多年了,帝国怎么会懵然不知?如果知道为什么没有采取任何措施?”
  “这其中可能也有许多原因。”我对这份情报也作了仔细的分析和研究,再结合平时自己的看法,“有几种可能性,第一,前几年,这个太平教只是在帝国中下层以传道治病等名义进行活动,据悉,这个太平教还在帝国燕云郡的地方内政部门以社会团体的名义作了登记备案,而且他们原来也没有提出什么均贫富、废除等级制度等比较明显的与帝国法律制度相逆的口号,这些口号都是在近一两年来才提出并且只在那些教中忠诚度比较高的入教人员中散布,普通教众并不清楚;第二,我估计近几年这个太平教也在往帝国上层渗透,帝国的一些官员肯定或多或少的也被收买和控制了,很有可能部分地方官员也在为他们遮掩;第三,他们的势力在贫富分化较为严重的中原和西部各郡甚至江南郡和五湖郡都有很深的根基,我判断帝国内部也有某些别有用心之人想利用他们,所以才会如此放任自流;不过太平教这帮主事的人也非寻常之辈,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大家都相互利用,看谁是最终得益者。”
  “恐怕帝国周边的国家和势力对这样的机会也不会熟视无睹吧,弄不好这个太平教的背后就有外国敌对势力的插手支持,否则就算他们中有些人才,但也不可能发展如此快,这肯定离不开大量的资金和情报支持。”萧唐进一步提出自己的看法。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们都说商人就是如此,只要有利可图,便会想方设法来谋取。实际上,国家之间何尝不是如此?这太平教势力的发展必然会危及帝国的统治,最终肯定会引发内乱,无论是太平教造反成功还是帝国将其镇压下去,都会大伤元气,最终还是周边国家这些渔翁得利啊,所以能把帝国内部搅得越乱越好,他们就越有机可乘,当然会不遗余力的支持太平教的发展了。只是这烽烟一起,天下百姓就遭殃啦。”我叹息着点了点头,表示赞同萧唐的看法。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成王败寇,政治舞台上你方下台我登场,逐鹿争锋,哪里有人管你老百姓的死活啊。”萧唐也深有感触。
  “我们暂时还没有精力来感慨,还是先把我们必须要做的工作落实下去。”凌天放现实得多,“情报显示太平教虽然在我们西北尚未扎根,由于庆阳和金州都接收了大量移民,有许多移民就来自太平教相当猖獗的地区,这中间肯定会有他们的人员,我们必须马上展开调查工作,将这些人监控起来,如有骨干分子,还要采取特殊而又必要的手段坚决予以解决。”
  “我想所有这些邪门歪道产生都是有其产生的基础和条件的,帝国现在内忧外患甚多,国内阶级矛盾激化,贫富分化加剧,才会给了这个太平教的机会,只要我们加紧发展经济,老百姓能安居乐业,我想他们就是想在西北做些什么恐怕也很难。当然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总有一些冥顽不灵者想兴风作浪,天放的意见十分重要,我们得加强我们自身监控力量,对那些危险分子要以铁腕手段予以镇压,不能心慈手软。另外,我想我们也得早做防范准备,可以向对付叛军一样,派人想法打入他们内部,不过我估计这其中肯定有相当难度,这太平教可不比那些乱军,想要混进去可得花一番工夫,我们可以好好商量商量。”我综合了他们的意见并加以分析。
  紧接着我又提出我的忧虑,“可是现在这个太平教已经形成了相当大的气候,纵然在西北他们生不了事,但根据我的判断,要不了两年,必将会在帝国的腹心地带引发一场大乱,到时候整个帝国各方势力都将不可避免的被卷进去,而且还有外国势力推波助澜,不知道那时候我们将何以应对?所以我们现在只有抓紧时间,一方面加紧壮大自己各方面实力,另一方面不惜一切代价发展军队,即使是对其他方面有些影响也在所不惜。我今天请你们两人来就是要向你们交待这个意思。”
  见二人都理解的点了点头,表示领会了我的意思,我又把话题转回了几府城守人选问题,“好了,先不说太平教的事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想区区一个太平教也吓不倒我们,更何况咱们西北还算平稳,我们还是先谈谈这四府城守以及下属的各部门官员的人选问题,不知你们心目中有无优秀的人才推荐啊?”
  两人相互对望了一眼,又都谨慎的闭上了口,看那模样似乎是顾忌什么。
  “怎么?我想你们俩不会连一个能看得上眼的人都没有吧?还是觉得要避嫌不好推荐?”我笑着望着二人,看来连凌天放在帝国呆了几年也学会了慎言这两个字了。
  “我想大人心目中应该有合适人选,不如就请大人先提出来,我和凌大人为您参考参考,您看如何?”还是萧唐打破尴尬说出看法。
  我摇摇头,“这样不好,我心目中虽也有一些人选,但都还不成熟,我想听听你们的意见是否与我有共同之处,同时你们也得谈一谈推荐他们的依据是什么。”
  又是一阵沉默,看我有些不耐烦了,最后还是凌天放忍不住发言:“既然大人这样一来说,我先提几个,请大人考虑。象莫伦、苏民舜两位任谁都足以担当一府城守重任,我想大人也清楚,我就无须多言了。我觉得金州府财政署署长詹姆斯以及他的副手也是他的同学杨正彬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尤其是在财政工作方面相当出色,对财政工作方面的看法很有新意。还有就是金州经济发展署的汤其人这个小伙子也相当有能力,虽然年纪小,但颇有大将之风。我就先提这三人吧,请大人定夺。”
  我点了点头,詹姆斯的能力我已经有了很深的印象,他也是我心目中的人选之一,他的副手杨正彬我也有所耳闻,汤其人则不怎么清楚,看来还得仔细了解了解。
  见凌天放已经率先发了言,萧唐也就不再矜持,“我推荐庆阳府行政署的穆浩然和情报署的金宁两个年轻人。这两位大人都认识,他们的能力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穆浩然在行政管理和外交上都很有一套,我也多亏有他帮助才算把庆阳府的各方面工作运转起走,而金宁这个小伙子天生一个从事情报收集和分析的好苗子,我知道莫伦的情报署取得的不少成果他都立下了汗马功劳,莫伦也多次向我举荐他。”犹豫了一下,萧唐又发表意见,“还有一个人也很有才干,只是他进入我们政府部门的时间不长,他是印德安王国的移民,他现在在庆阳府农政水利署工作,他原来毕业于西大陆的海德堡大学,后来还在印德安王国的政府部门工作过,这个人能力十分全面,不仅仅局限于农业和水利方面,对什么都有一套,只是加入我们政府机关的时间短了一点,只有一年时间,他的名字叫里奥。”
  我点了点头,“民族出身都不是问题,问题是这个里奥的来历要搞清楚,别让别有用心的人钻进我们内部,而且还担任了重要职务那可就成了笑话了,可以让安全部门仔细查一查他的根底。这也是一个必须的程序,凡是需要提拔到重要岗位的都必须经过安全部门的审查,符合条件而又没有问题的再予以任用。”
  萧唐和凌天放对这一点都没有异议,他们都知道,既然推荐这些人就要承担推荐责任,一旦出现问题,自己也要遭受牵连,当然希望能将问题解除在前面。
  “你们推荐的人选大部分我都了解,不了解的也听说过,与我心目中的人选大致差不多,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就是这个意思吧。”我心中已经有了定论,“我想西北郡行政署署长这一职位就由萧唐来担任,整个西北郡的行政事务主要就由你来负责处理。另外,我马上就要组建西北军团,军团长暂时由我兼任,我想,天放你就担任即将组建的西北军团的幕僚长,负责军团组建的一切事务,以后军事上的事就要多拜托你了。”
  二人听到我的安排,虽然心理上已经有了一定准备,但还是压抑不住一些激动,几乎同时站起来行了一个礼,“多谢大人厚爱,我等绝不负大人所托。”
  我摆了摆手示意二人不必如此,又停顿了一下,才又继续下去,“庆阳府的经济建设已经基本上了正轨,各方面的发展都按部就班的进行,而庆阳又是西北郡的首府,地理位置特殊,为确保稳定,我决定暂时还是由莫伦担任城守。金州府的情况也还算令人满意,这里也是咱们目前的财政支柱,这里可不能有半点闪失,就由詹姆斯担任城守。至于归德和博南两府,我考虑这两地现在经济都已经滑到了最低点,而且这两地的农业都不算发达,以前都是以工商业为主,要想在短时间里将两地的经济振兴起来,非得下大工夫不可。”
  在座的两人也都颌首表示赞同我的看法,尤其是萧唐想得更远,自从自己被内定为西北郡的行政署长那一刻起,他的脑袋就在急速转动起来,怎样以最快的速度使得归德和博南两府的经济恢复并重现昔日荣光,这个问题已经成为了摆在面前的首要问题,可帝国已经不可能再象庆阳发展那时给这两地多少财政支持了,现今帝国自身也存在很多麻烦,许多地方都需要花费大量资金,再加之目前帝国中央也有许多大臣对西北易主不满,能不给西北郡今后的工作制造麻烦已经是最大的支持了,所以也就不要再想其他的了,这一点,萧唐看得十分清楚。
第四十七节
议事(3)
  “所以,我想担任这两府城守的人必须是能拿出迅速振兴两地经济对策的人。时不我待啊,现在帝国内部的形势也日趋复杂化,除了这个太平教以外,情报部门另外还反映在帝国的江南和五湖两郡一个叫‘乾坤道’的秘密宗教组织势力也发展得相当快,现在虽然还不能与太平教相提并论,但也不可小觑,这个组织的隐蔽性相当强,渗透力惊人,不仅仅是中下层老百姓,许多官宦商贾也与这个组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至今情报部门仍未查出他们的首脑人物和背后支持者究竟是谁,”说到这里,我忍不住长叹,“倘若这些邪门歪道真能按他们提出的口号实施倒还是可以让人期待,可历史告诉我们这些东西都是些挂羊头卖狗肉的货色,成不了大气候,只会祸国殃民,平添乱子。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只有抓紧自己了。”
  凌天放接上话头:“不错,目前帝国就象一座年代久远的大厦,其内部早已腐朽不堪了,稍有外力作用就有可能轰然倒下。看看其内部和周边的各方势力,哪一个不是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都想在即将到来的大乱中分上一羹汤。我们西北郡基础太差,起步也晚,要想在以后的群雄争锋中占据有利局面,只有以最快速度壮大自己。”
  打开了话匣子,萧唐也不再拘束,他的那双深沉的眼睛流露出狂热而又充满信心的神光:“大人也不必过分担忧。我们西北底子虽差了一点,但也有许多其他方无法比拟的优势。首先,现在整个西北已基本平定,剩下的不过是癣疥之疾,无足轻重。正是由于长期的战乱匪患已经使得老百姓渴望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保障他们现在这来之不易的安定和平的幸福生活,加之大人这两年来无论是军功还是政绩都使大人的威望这一片土地上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整个西北的民心可以说是铁板一块。什么东西也比不过民心,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这话是一句恒古不变的真理。”
  端起茶碗大大的呷了一口,润了润有些干渴的嗓子眼儿,萧唐滔滔不绝的继续发言,“其次,西北地区由辉煌转向衰落有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腾格里草原上罗卑这个游牧民族的崛起,它的崛起阻断了北方大陆上这条极其重要的商道的正常流通,西北的衰落由此而起,尤其是归德和博南两府所受影响最为直接,因为这两府的主要商品就是通过这条通道销往中西大陆。而现在我们已经两次击败罗卑人,而且难能可贵的是我们已经与罗卑人签定了保障商队正常往来的协定,我想有了这个协定,花不了多少精力,闻到气味的商人们便会纷至沓来,复兴归德和博南的经济指日可待。”
  越说越激动,萧唐的面上已泛起兴奋的红光,“再次,归德和博南两府经济虽然也饱经战乱,但它们的基础远强于庆阳,商人的势力也比庆阳大得多,人口也远远超过发展初期的庆阳,毕竟前期的辉煌还是为他们留下了相当的底子,再加上这两府得天独厚的地质和气候条件也是其他地方所不能替代的,只要我们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刺激经济发展的政策,我坚信在不长的时间里就可以完成振兴经济的目标。”
  听完萧唐的分析,凌天放也忍不住站起身,拍手表示支持,“精辟!萧大人,看不出你还有如此好的口才,听完你的分析,现在连我也对我们的未来信心百倍。那就让我们好好计划计划,让这个结局更加完美。”
  萧唐的一番话也激起了我心中的万丈雄心,天下将乱,固然让人心忧,但这中间也隐藏着千载难逢的机遇,时势造英雄,谁能在即将到来的乱世中把握时机,运筹帷幄,保不定就能创造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来,这不也就是我一直为自己定下的理想追求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5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