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美人志(校对)第4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2/510

  幽暗的房中只有一盏油灯,被照亮的那一团可以清楚的看见两人模糊的身影,精致的油灯一看就知道是来自富贵人家的手工艺品,黑黢黢的暗影下,两人的脸庞都隐藏在其中,分辨不清模样。
  “达布勒先生,看来你这边的情形要比南边好一些,很好,就需要保持这样,摧毁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而摧毁上层建筑就足够了,文明和财富的结晶则可以传承下去。”左面的声音幽幽道。
  “鲍林先生,听你的意思帝国现在是要出兵了?”声音有些沙哑,但是却十分有力,虽然看不清面容,但是那双瞳孔中跳跃的火焰却显示出主人的桀骜。
  “达布勒先生,我记得告诉我你,要颠覆一种制度必须要这种制度必须不合时宜阻碍了历史发展被世人唾弃了才能成功,而如果条件没有成熟,我们就只能努力调换一下双方的角色而已,如果连这一点都不行,那我们就得学会分享和妥协。”没有直接回答对方的问题,一身海德拉巴人中再普通不过的长袍和裹头巾,鲍林看上去真有些印德安人的血缘一般。
  “你的意思是要我们和那些一直骑在我们头上喝我们的血榨干我们油的家伙妥协?”虽然在事前就知道可能会有这种结果,但是男子还是忍不住哼了一声,“鲍林先生,就算我们无法推翻这种制度,那我们至少可以做到调换一下角色啊,以我们现在的力量,只要帝国军不干预,我们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
  “这一点我相信,但是达布勒先生想过没有,你们的人有多少,那些贵族们有多少?你们的人都能够变成他们角色么?这明显不可能,站在最顶端的人永远都只能是一小撮,这是一个金字塔型,绝大多数人都只能站在最底下,这是规律。既然无法满足所有人,那我们何必非要去打烂一切重新建设呢?”看见对方若有所悟,鲍林进一步道:“不过请达布勒先生放心,为帝国效忠的人,帝国绝对不会忘记,帝国虽然不希望看到一个糜烂的印德安,但是也不会放任那些敌视帝国的家伙不管,达布勒先生,届时你需要和那些家伙达成妥协,你们中的很多人会取代他们中间的一部分,帝国将会给你们一个满意的交待。”
  有些郁闷但又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达布勒清楚眼前这个家伙方才一番话事实上就是代表大唐帝国的意见,没有任何回旋余地,自己只能遵从,除非自己准备决战到底,但是他清楚他只能重蹈覆辙,上一次的起义声势更盛,起义军士气更高,但是在唐军尤其是那些来自北方草原上的蛮族骑兵冲击下,没有任何希望,这一次从开头到现在都是唐人在操纵,能够混到现在这个境地已经是很难得了,达布勒不是傻子,强弱悬殊,他不会去做那种没有意义的冒险。
  “鲍林先生,请您考虑一下我们的立场,我们无数人为之付出了鲜血和生命,我们可以不需要站在那个金字塔尖,但是我们需要改变一下支持我们的那些人的生活,这一点请您务必斟酌。”达布勒目光如注,投到鲍林身上。
  面对对方这样的请求,鲍林也有些遗憾,他无法给对方任何承诺,要想改变奴隶和贱民的地位,非一朝一夕之功,即便是帝国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扭转这个已经在印德安大地上沿袭了千年之久的传统习俗,那只能一步一步向旁遮和索利安那样渐进式的改变。至于金字塔之巅,如果你达布勒真的不愿意站,你身后的人却未必不愿意,鲍林只能说对方还不成熟。
  几乎是一夜之间,大步踏进中北印德安大地的唐军很快就占领了行省的府城,没有遭遇任何像样的抵抗,狂暴一时的起义军面对帝国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悄无声息的从城市中退出。大陆公历700年8月31日,中北印德安地区宣布全面停火,奴隶和贱民为主的起义军在与大唐帝国军对峙的情况下,接受大唐帝国外交部副部长刘阜节的招安,同意放下武器,并接受唐军的遣散,大唐帝国也保证不再追究起义军的责任,并承诺将改善贱民和奴隶的地位和待遇,一场惊天动地的大起义几乎就是这样虎头蛇尾的烟消云散了,让一直关注着中北印德安局势的局外人茫然不解。
  大陆公历700年9月3日,印德安王国国务大臣普列汉诺夫、起义军代表达布勒和尼尔汉、大唐帝国外交部副部长刘阜节分别代表三方在克什哈尔行省首府布隆迪城举行会晤,三方开始就各自的目的提出要求,由于起义军虽然退出了八个行省的城市,但是却控制这其中六个行省的绝大部分乡村,而唐军虽然也进入中北印德安地区,但是却只是在八个行省的府城驻军,除了中央行省府城也就是印德安王国首都里德城驻扎有唐军一个捷洛克军团一个师团外,其他七个行省的府城中都只驻扎了一个到两个联队的驻军,双方表面上仍然保持着乡村包围城市的对峙状态。
  谈判进展得并不顺利,至少对于王国一方来说是如此,起义军明确提出不相信王国的保证和承诺,而大唐帝国的保证也被起义军拒绝,起义军要求大唐全面接管整个中北印德安地区,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才会相信帝国能够保证他们在放下武器之后安全可以得到保障,他们要求中北印德安地区各行省都应该向索利安地区那样成为帝国保护地,由帝国军队长期驻扎,承担起保护任务,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才会考虑解除武装。
  这一个要求一出台立即就让局面陷入了僵持状态,虽然普列汉诺夫早已经明白这其中的奥秘,而贵族代表们也授权给他同意他缔结一切合约,但是像这种公然要求废除印德安王国主权地位的要求仍然让他不敢随便应承下来,尤其是从那些暴民们口中提出,更让普列汉诺夫觉得难以接受。他清楚唐人已经和那些奴隶和贱民之间有了某种默契或者说达成了共识,贱民和奴隶们甚至可能用这个条件来换取大唐帝国支持他们取代原有贵族的统治地位,这让普列汉诺夫更感到焦急。
第九节
解决(1)
  当崔文秀解决印德安地区政治问题的方案和计划呈送到无锋手中时,无锋几乎没有多作犹豫就同意了对方的这个看上去有些像政治诈骗的方案,也许是天性中就有冒险的倾向,无锋对这个计划十分欣赏,尤其是利用奴隶和贱民起事来要挟海德拉巴人实在是一个高招,无锋深感自己在中大陆军事统帅问题上没有选错人,崔文秀在计划中也明确提出了鲍林在这个计划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在西南战役重新开战之前彻底解决印德安地区的问题是无锋所希望的,如果计划顺利的话,九月份印德安地区就应该彻底臣服,到那时候帝国就可以专心专意的应对西南战事了。然而来自印德安的消息还是超出了无锋的预料,也许是奴隶和贱民对于那些堪称腐朽到了极点的海德拉巴贵族威胁太过巨大,他们的恐惧心理在贵族层中产生了连锁反应,以至于后来双方协议虽然经历了一些波折,但是最终还是达成了。
  原本乱作一团的印德安地区随着莫沃尔三世的因病退位而无人愿意接任变得一下子明朗起来了,当海德拉巴部落举行的贵族元老大会以六十七票一十二票弃权二十票反对强行通过了解散印德安王国的决议,紧接着在普列汉诺夫、勒汉和巴尼塔三人的主持下成立了附属于帝国的海德拉巴自治领,并组建了海德拉巴自治领临时政务委员会。
  但是这个政务委员会的命运很短暂,当一个月之后也就是大陆公历700年10月22日,海德拉巴部落第二次贵族元老会再度开会讨论海德拉巴部落日后的前途时,贵族元老会以九十九票全票赞同通过了加入大唐帝国的建议,仅仅存在了一个多月的海德拉巴自治领正式寿终正寝,等待大唐帝国政务院的最后回复。
  海德拉巴部落问题的解决很大程度也得益于起义军的强硬态度,当起义军在几个行省乡间频频发动攻势时,海德拉巴的贵族们再也坐不住了,而那些坚决反对和奴隶贱民妥协的贵族被起义军无一例外的要求给予逮捕,而这个要求似乎也得到了唐军的默许,亲近大唐的勒汉在没有经过贵族元老会通过的情况下就逮捕了里德城内的反对妥协的贵族,并宣布剥夺了贵族元老会议中二十名敌视大唐的贵族代表资格。
  在刘阜节的建议下勒汉重新任命了二十名贵族元老代表,其中有十名是来自已经宣布脱离奴隶和贱民籍身份的起义军代表,这虽然在贵族中引发了极大震荡,但当刘阜节将他和达布勒的一番谈话内容以演讲形式在贵族元老会向贵族们阐述时,所有贵族都陷入了沉寂,最后贵族元老会以全票同意了对十名脱籍代表成为贵族元老会代表的表决。
  剩下来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贵族元老会以九十九票全票通过了加入帝国的决议,并迅速将申请地递交到了帝国政务院。
  崔文秀懒洋洋的躺在普林底西河河口崖岸上的普林底西饭店的海景阳台上,这里是爱琴海和普林底西河交汇处,温暖湿润的海风从西面吹来,崖岸上的红柳树在风中枝条飞舞,人躺在这里沐浴着阳光,什么也不想,是何等的自由畅快。
  印德安大局已定,鲍林和那个刘阜节在里德城里玩得风生水起,那帮贱民和奴隶也算明智,识时务者为俊杰,大势能够看明白也算聪明人了。整个中大陆的局势现在都平静了下来,梅利这边调查顾问团已经来了两个星期,几个地区都分别考察了一番,安纳托利和色雷斯,吉雷松和卢克索,看来帝国国内对于这件事情十分慎重,虽然自己信誓旦旦保证,但是政务院和枢密院的人都还不太放心,非要来这么一趟考察,不过这样也好,把情况如实的反映上去,也好让陛下放。
  一阵脚步声从阳台左侧的楼梯走了上来,微微侧脸,崔文秀一眼瞥见了调查团的万仞山和弗雷二人走了上来,便坐起身来热情哦招呼二人入座。
  “文秀大人可是好兴致啊,这么早就起来观赏风景?”弗雷洪亮的声音很远就能听到。
  “呵呵,弗雷兄,这卢克索的晨景可号称梅利最美丽的风光之一,早晨的阳光不冷不热,河风海风混在一起拂面,这种滋味可是难得享受到。”
  崔文秀对于这位昔日唐河帝国禁卫军团副军团长颇有好感,虽然他也清楚这位弗雷大人一度是司徒泰核心圈子中的一员,但是这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陛下既然能够将此人放在枢密院中任职,现在又外派出来担任调查团重要职务,自然不存在其他问题了。
  “嗯,心宽自然心情也舒畅,这风景观赏起来也是格外悦目,只可惜我们的这边任务尚未结束,那边任务又来了,天生劳碌命,只怕难以再在这卢克索呆多久了。”弗雷有些惋惜的环顾四周,“万大人,咱们是什么时候起程?”
  “今明两天咱们综合一下调查的情况,最迟后天就得上路。这一段时间还要感谢文秀大人对我们的关照了,这梅利实在是中大陆上一块热土,卢克索更是镶嵌在爱琴海和波罗的海之间的一颗明珠,真是舍不得离开,若是有机会一定要再来重游。”
  万仞山也是一脸留恋,他本是帝国文教卫生部的副部长,此次被派担任调查团的团长,也算是尽心尽职的完成任务,仔细了解梅利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以及帝国在这个地区的利益关节,当然闲暇之余也免不了好生欣赏了一番卢克索远近的文明古迹和优美风光,这个地区丰富的旅游景点让他叹为观止。
  “噢,万大人,若是您以前说这番话很正常,但是现在,要想访问视察卢克索并不难,现在它即将纳入帝国管辖,成为帝国的一部分,虽说距离帝都远了一点,但一旦纳入帝国领土,交通线肯定会重新整修保持足够畅通,真正要从帝都赶到这里,我想要不了一个月时间就能赶到吧,你们这一次来不也就是一个多月时间么?”崔文秀笑道:“何况若是万大人真的喜欢这里,向政务院申请来这个地区任职不是更简便?中大陆现在可是欠缺帝国官员,方才弗雷大人不是在说你们又接到了新的任务么?是不是要让你们这个调查团顺便调查一下印德安地区的情况呢?印德安地主诸部一旦都要归入帝国直辖建郡,嘿嘿,那差的地方官可就不少,万大人完全可以向萧相和苏相讨个活计来咱们中大陆啊,我可是无上欢迎。”
  崔文秀话说的没错,万仞山和弗雷的确接到了来自帝国的通知,要求他们这个调查团在返回途中顺便对印德安地区进行一次调查,了解西印德安、南印德安以及中北印德安三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为下一步帝国可能在这三个地区实施的政治行动提供依据。
  其实在万仞山眼中帝国的这个要求不过是一个程序上的东西而已,中北印德安地区也就是海德拉巴人控制区都已经通过贵族元老会议解散了王国要求加入帝国,难道这还有什么变卦不成?至于西、南印德安地区,那更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原来的统治阶层早已被打烂,现在帝国正在这个地区慢慢扶持一个新的混合上层体系形成,没有帝国,这两地只能陷入混乱,也只有帝国直接管理才能让这两个地区重新走上正轨。
  崔文秀的一番话让万仞山怦然心动,对方说得没错,除了梅利之外,印德安地区只怕一建最起码都是五个郡,加上梅利,足足有六个郡的总督位置空缺,这些地方随便那一处都比北吕宋和缅郡这些地方还要好,除了距离帝国本土稍稍远了一点外,都可以说得上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若是自己这一趟差事完成的好,在争取一番,对方所说的未尝不是一次机遇呢。
  看见对方脸色微微一变,目光也变得有些热切,崔文秀知道自己的话有些打动对方,也不多说,这种事情他是不好过问的,转口就将话题扯到一边:“万大人,弗雷大人,你们这两个星期在梅利跑的地方也不算少了,想必情况也掌握相当充足了,怎么样,梅利地区的条件是否成熟了呢?”
  “嘿嘿,文秀大人,您也清楚,我和弗雷大人这一次只是奉命调查,收集一些相关数据和资料,至于是否成熟合适,那得看皇帝陛下和政务院、枢密院的意见,您就别为难我们这些人了吧。”万仞山虽然有些走神,这些问题上却是不敢妄言,那是需要回去向政务院和枢密院汇报之后呈请帝国皇帝陛下决定的,自己虽然心中有谱,但哪里敢乱说?
第十节
解决(2)
  “看来是我有些操之过急了,不好意思,万大人。不过我从来就没有掩饰过的态度,我一直希望帝国政务院能够尽早接手梅利,甚至印德安地区也完全可以趁着这一次机会一下子全部解决了。梅利地区情况很成熟了,想必你们在调查中也应该清楚这一点才对,我想作为帝国枢密院派驻中大陆的军事统帅,我应该还是有发言权的吧?”崔文秀并不忌讳,作为军人发表希望军政尽早分离的意见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若是希望军政合一那才需要考虑。
  “文秀将军,您的意见自然十分重要,这也是我们这一趟来梅利需要主要了解的内容,今天我和弗雷大人来您这儿,就是准备在离开之前听取一下您的意见,以便我们回到帝都后向政务院、枢密院、元老院、公民院汇报。”万仞山微笑着解释。
  “嗯,这才像话,我还因为帝国中央真的就要绕开我们当地驻军的意见单独成事呢,既然万大人和弗雷兄都在这里,我就简单阐述一下我的看法,嗯,也包括我对印德安地区的看法,可以?”崔文秀也知道这是对方最后的程序,征求自己的意见之后他们就需要汇总向帝国中央上报了。
  “嗯,可以,当然可以。”弗雷连连微笑点头。
  “首先我阐明我的观点,我支持尽早在梅利和印德安地区建立帝国直属郡。第二,我简单说说理由。我先说说梅利地区吧。第一,梅利地区局势平静,内部矛盾不明显,当地对约克大公退位之事也没有太强烈反应,我也成立了临时的管理机构,为建郡做准备,民众都有了思想准备。第二,梅利地方富庶,财政雄厚,对帝国财政有很大补充作用,但是缺乏强有力的军事力量保障,尤其是海军力量,建立直属郡有利于帝国海军在斯波拉泽斯群岛建立据点,同时拓展帝国陆上海上商路,便于将帝国海陆运输线蔓延到波罗的海和爱琴海畔;第三,梅利距离帝国太过遥远,如果不建立直属郡而用保护地或者其他方式代替,很容易引发当地复辟势力和外来势力的窥觑。”
  万仞山虽然没有做记录,但是内心早已将崔文秀的意见记在心间。
  “再来说说印德安地区,本来是该等你们调查完之后我才表态的,但是印德安地区事实上已经成熟了,不需要我多赘言,陛下从当初在旁遮和索利安地区掺沙子、打一个拉一个、抑强扶弱开始,帝国就开始在这个地区布局,海德拉巴人问题的解决不过是水到渠成,其他几个地区早就盼望着加入帝国,根本不需要多花精力。印德安地区人口资源充实,土地肥沃,气候适宜,矿藏丰富,只是由于一直处于分裂状态加上当地贵族太过腐朽奢靡,导致经济发展不前,如果帝国能够早一些接手,那只需要稍稍花些精力整饬地方行政,印德安地区必能成为帝国一个异常庞大的市场和极其丰足的原料与初级产品生产基地,而上缴的财税估计也会让政务院的两位首相睡着笑醒的。”
  “文秀大人,这就是您的全部看法么?”万仞山耐心的询问着,崔文秀的意见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帝国军方在这方面的意见,但是从方才对方所说的话来说,几乎都是从民政方面来阐述的,这让万仞山有些惊讶的同时又觉得眼前此人能够坐镇中大陆绝非偶然,连民政事务这方面也能分析得透彻,难怪陛下能够放心大胆的将偌大一片领地交给他任由他处置。
  “当然不是,方才那只是我个人作为帝国一员的看法,我再来谈谈作为中大陆军事首领的意见。如果梅利和印德安地区能够迅速纳入帝国直接管辖,我们军方将会少许多麻烦事务,避免过多精力牵扯在这上面。梅利和印德安迅速安置确定下来有利于我们军队专心布置军事行动,这两地只要稳定下来可以作为我们军队坚固的后方基地,无论是粮食还是其他军用物质我们都再担心匮乏,印德安加上梅利,我手中八十万大军都可以不再需要帝国内地供给了,可以大大缩短供给路程,极大节约人力物力,而有了稳固的基地,我也可以放手规划我们下一步计划。”崔文秀傲然道。
  “文秀将军,不知道您的下一步计划能否透露给我们知晓呢?我想如果能够将文秀将军的大致计划呈报给枢密院,我想枢密院肯定会全力支持文秀大人的意见的。”弗雷也谨慎的插言。
  “嗯,还只有一个意向性的设想,不过弗雷大人问及,也没有什么不可以对人言。”崔文秀微微一笑:“印德安地区和梅利地区都是一个整体,这样长久处于分治状态不利于帝国的统治,这是我的初步目标,至于吕宋这边,暂时我还不打算有所行动,除非腓特烈和屈林二人的联手能够打破库图佐夫的铁军,否则我还只有一直等待下去,等到我彻底解决了西印德安和梅利问题之后。”
  “文秀将军的意思是要促使吕宋人一直和帕沙人耗下去?”弗雷眼睛一亮。
  “呵呵,有那个意思,最好能够一直僵持不下,腓特烈和屈林既不能倒下,也不能全胜,最好就保持一种平衡,这才最符合帝国的利益,我们可以腾出手来安心收拾汉森同盟和南面的日德兰人,怎么样,弗雷大人,有没有兴趣来我这里干干?老是呆在帝都有什么意义,大丈夫四海为家,能跃马横刀于异域城郭之上方为英雄,难道弗雷大人就打算这样一辈子?”崔文秀抚掌大笑道,眼睛却是斜睨着对方。
  方面泛起一阵红潮,弗雷也是唏嘘叹息不已,他何尝不想出来好生干一番,这么些年来他还是更怀念当年在北方与普尔人和卡曼人较量的时光,只可惜被大殿下安排到禁卫军中一呆就是十年,雄心未已,却是光阴如梭,只是现在的皇帝陛下会放自己出来一试身手么?
  似是看出了对方的顾虑,崔文秀又是一阵大笑,“弗雷大人,我只是问你一句,愿不愿意来我这里练练手,如果你愿意的话,皇帝陛下那边由我去说服,只是来我这里可没有我现在这般清闲,随时随地都要出征沙场的。”
  “文秀将军哪里话?弗雷难道是贪图清闲的人么?若是文秀将军能够从陛下那里将弗雷解放出来,弗雷便是从一小卒干起又有何妨?”弗雷奋然道。
  “好,就这么说定了,弗雷大人先完成你现在的工作吧,等你任务完成返回帝都时便是你重返这里之时,崔文秀扫榻以待。”崔文秀欣然道。
  相比于在梅利的认真细致,调查团在印德安地区的调查就显得有些走马观花了,几个地区,几乎每个地区就只有一天到两天的逗留时间,短短半个月不到就已经完成了考查踏上归途,而当他们回到帝都呈交出考察意见时,已经是十一月的中旬末了。
  事实上在万仞山一行人回到帝都之前关于梅利和印德安地区的处置问题在帝都就炒得沸沸扬扬了,起因无他,除了海德拉巴人的贵族元老会递交的加入帝国申请外,索利安部和旁遮部以及米什部都纷纷依葫芦画瓢,同样进行了全族内的代表投票形成决议递交给帝国政务院,这样的行为被舆论炒得天翻地覆,让帝国政务院和无锋都陷入了被动,原本想拖上一拖的也似乎不那么合适了,最后政务院不得不出面解释关于梅利地区和印德安地区的行政架构问题将由派往两地的调查团拿出调查报告提交帝国四院,最后由帝国四院商议后提交皇帝陛下御核决定。
  梁崇信悠然自得的坐在设在东萨摩亚城滨海之地的指挥所中翻阅着《尉僚子》一书,进入十月之后南海之地的暑气似乎并没有减多少,但是在早晚却已经能够感觉到一丝不为人察觉的凉意,而这种凉意会一直在十一月才会渐渐明显起来,而南海地区真正的冬天几乎就没有,只能说有一个比较凉爽的春季而已,而那时也就是帝国北方冰封千里的时候。
  “大人好兴致啊。”
  脚步声很轻微,但是话语声却是在楼下就已经得闻了。
  “温兄,大猷兄,快请。”合上书卷,梁崇信站起身来。
  “大人真是万丈波涛中闲庭信步啊。”温拿内心着实有些佩服眼前这个一脸泰然的主帅,并不仅仅因为他全力为自己和成大猷斡旋,能够劝服盛怒之下的皇帝陛下罢战半年,在当时的自己和成大猷的设想中几乎就是不可能的,帝国军在西南这些本来一直认为是不堪一击的民军眼中吃了这样一个大亏,以皇帝陛下好面子的性格,哪怕是尽起大军也要报复转来,二人也都已经做好了打一场艰难的泥沼战的准备,但是梁崇信却说服了陛下留出半年时间,并且没有给负主要责任的自己和成大猷以任何处理,只是名义上的罚俸半年而已。
第十一节
奇正(1)
  “天雄和天成呢?”看见只有二人,梁崇信有些奇怪,怎么缺了两人?
  “天雄下师团去了,天成兄也还没有回来,就剩下我们俩,闲来无事,只好来叨扰大人了。”成大猷一脸淡然,不过脸上深思的神色似乎还没有消退。
  “也呆不了几天了,这雨季看着看着就要过去了,下一步就要看我们的了。看看崔大人可是在印德安和梅利打得风生水起,拓土万里,咱们也是惭愧啊。”温拿虽然在众人中年龄最大,但是却是最能适应这片地区的气候的,反倒是其他几人都或多或少有些不太适应。
  “温拿兄,不必太在意,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印德安地区和梅利与我们这边情形不大相同,何况文秀对上汉森同盟一战时一样也不好过,上一次咱们是吃了一个暗亏,不过没有关系,哪里跌倒,咱们就在哪里爬起来,而且咱们还要踩着他们的尸体爬起来。”梁崇信随手示意仆役都离开,两倍热气腾腾的咖啡端上来,整个阳台上只剩下三人。
  “大人说得是,不过那暗夜玫瑰的确有些本事,一个年轻姑娘家能把我和温兄撵得鸡飞狗跳,我成大猷还是要说一声佩服,但愿她这一战不要让我们太失望了。”成大猷话语语气虽然甚至温和,但梁崇信和温拿二人都能听出他话语中的不甘,栽这样打一个筋斗,任谁也是咽不下这口气,成大猷一直是耿耿于怀想要找回这个脸面。
  “嗯,不好说,形势有所变化,索克图那边半岛同盟军有异动,我正要找你们二人商量一番。”梁崇信终于将书本搁在了一旁,从旁边的袋中拿出了一张小型地图。
  “哦?有变化,什么变化?”一句话立即让成大猷和温拿二人都来了精神。
  “半岛军好像有撤离索克图的迹象,但是情报部门还没有送来关于半岛同盟内部的消息,我们现在还无法确定,但是前期也有一些消息传回来反应苏莱曼和同盟高层的政治人物意见好像不大统一,苏莱曼认为索克图不太适合守御,建议撤离索克图,在同盟境内严阵以待,但是遭到了南安和西萨摩亚的坚决反对,而同盟的高层也认为撤离索克图不太合适,但现在似乎又有些变化。”
  帝国援军在进驻中南郡和南海地区之后一直未曾靠近索克图,就是担心同盟军从索克图缩回去,一旦入退入同盟境内,这一战就要艰难许多,而包括梁崇信在内的所有人都一直希望能够在索克图来一场洗雪之战。
  “啊?那怎么办?让同盟军撤离了索克图那可就糟糕了,这一仗怎么打?”温拿有些着急。
  “嗯,我也是这个想法,不能让同盟军收回去,不但不能收回去,而且要让同盟军伸出来。”梁崇信幽幽的道。
  “伸出来?”成大猷和温拿都在玩味这句话的意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2/5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