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美人志(校对)第4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6/510

  无锋怎么看都觉得自己这位国家安全总署署长像是一个皮条客,难道他也担心自己没有后嗣么?或者是其他那位大臣想要借助这一次机会让自己变相选取秀女?无锋有些怀疑。
  看见无锋怀疑的目光,刁肃忍不住一阵干咳,“陛下,微臣并无其他私心。”
  “是么?”无锋已经看出对方还有话要说。
第二十一节
龙种
  “陛下,呃,皇后陛下曾经专门安排微臣请武林中著名的吴神医吴泰替陛下看过,吴神医称陛下因为习练极阳内力,所以子嗣困难,现在虽然陛下有了几位子嗣,但是都是女性,这也与陛下习练的三阳真气有关,他认为陛下习练的三阳真气初登堂奥,虽然能够使女人怀孕,但是由于阳精尚未练至化境,需要吸收阴气弥补,所以一般说来陛下龙种都会是女性后嗣,如果要想改变这种情形,唯一的办法就是让陛下三阳真力尽快练至化境,而如果有一些习练阴柔内力的女子与陛下合籍双修的话可以使陛下的三阳真力尽快大成,而且与陛下双修的女子怀上陛下男性子嗣的龙种机率也要大上许多。”看见无锋脸色阴沉如水,刁肃并没有什么表情,仍然振振有词。
  “刁肃,你也相信这种东西?!这是安琪儿的安排,还是你的想法?”连自己生男生女都要让人来想法促成,无锋说不出的懊恼,他很想知晓这究竟是谁的主意。
  “陛下,臣以为吴泰所言有一定道理。皇后陛下只是要求臣请吴泰帮助诊疗,至于如何治疗是微臣的想法。”刁肃并不掩饰自己的意图。
  “嗯,于是你就借着这次甄选女官在武林中大肆宣扬,引得一干人蜂拥而至,惹得朝臣们议论纷纷,弄得朕骑虎难下?”没好气的哼了一声,无锋脸色略略好转了一些。
  “陛下,内务部选取秀女也是从民间中选送,这些女官和侍卫人选虽然来自江湖武林,但是也都是身家清白的名门正派,而且也都经过帝国国家安全总署的严格审查,无论是心性还是家世都没有问题,何况她们习练的武技对于陛下的身体以及日后的安全保障都更适合,为什么不可以呢?”刁肃抗声辩道。
  “刁肃,朕记得你也是来自帝国武林中,应该清楚朝臣对于武林江湖一直有所非议,朕不是有偏见,但是在这方面你也应该避避嫌才是。”无锋皱着眉头道:“现在这样大一批女官和侍卫入宫,你让朕如何向内务部交待呢?”
  “陛下选秀女虽说是帝国内务,但是其实应该是以陛下的心意为主的,陈大人不过也是希望陛下能够早有皇子,对于秀女的来历并没有那么注重,只要能够早生皇子,微臣想陈大人能够理解的。”刁肃听得无锋口气有些松动,心中也是一宽,这件事情也是安琪儿所托,若是皇帝陛下久无男性后嗣,后宫也必然承受更大的压力。
  “你觉得吴泰的诊断有依据么?”无锋对于自己连生三个女儿的事情也有些疑虑,安琪儿大腹便便,若是仍然生下女儿,那必定会引发朝臣对自己后代的焦虑,究竟是不是因为自己习练的三阳真气造成,现在他也没有底,不过原来一直无法让自己女人受孕,而在突破了高原境界之后虽然终于有了后代,却又全是女性,这实在有些匪夷所思。
  “微臣以为有些道理,微臣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何况这一次甄选入宫的女官和侍卫们都是各派精英,无论是容貌还是品性都是上上之选,陛下大可放心。”刁肃内心苦笑,自己这个帝国国家安全总署的署长在别人眼中大概都快要变成选修总管了。
  “是么?”无锋的兴趣终于慢慢被吸引了过来,目光也在刁肃送来了名册上浏览起来,“君子兰,君山派的君山龙女,萧无双,四小美女,这个称谓倒是有趣,四大美女有了,还有四小美女,除了萧无双之外,还有谁?”
  “呃,萧无双,钟离飞雪,雷芝,尚轻烟。”
  “说说这些人的来路。”无锋饶有兴趣的翻阅着名册,名册上一些重要人物居然全部都画像,一看就是专门的人像画师精心绘制而成,浅淡的勾勒素描,竟然将各人的风姿表现无遗。
  “这四小美女是武林中好事者在四大美女之后近两年评选出来的,风头据说还超过了四大美女。萧无双习练的青叶派秘传沁心术,据说能驻颜养容,此女不过十八,便已经在前年的姑苏论剑会上技压群雄,荣登剑后宝座,成为新一代武林巾帼中的翘楚人物;钟离飞雪,十七岁,燕云长白派弟子,据说一手飞雪剑气已然初窥内家剑气堂奥,有传言如果她参加了前年姑苏论剑会,与萧无双一战还不知道谁能荣登剑后宝座;雷芝,十九岁,东海登州府雷家旁系子弟,一手雷霆织雨针号称暗器无双;尚轻烟,十八岁,天南罗浮派门人,据传罗浮派的秘学浮烟术是帝国武林中排在前三位的轻功身法,尚轻烟天赋异禀,在轻功上造诣尤佳,据说可以在掌上飞舞。”
  “嗯,好像这几个人都榜上有名啊,难道刁肃你想让朕成为全武林年轻男子的公敌么?”无锋半开玩笑的道,萧无双被排在了头一位,甚至还在君子兰之前,画像中明眸善睐,柔顺的秀发飘然扬起,手中一柄青锋剑,一股子英气勃勃的模样。
  “陛下说笑了,陛下正是英俊奋发之时,开疆拓土,乃是帝国民众景仰的不世圣君,内宫在武林中甄选女官乃是陛下对武林江湖的最大厚爱,各门派能够有此机会提升整个江湖武林地位,提升门派形象,乃是千载难逢的时机,他们当然要全力以赴。陛下若是看的起其中女官,那也是她本人和门派的福分,若是能够生下一男半女,封王赐爵,也是历朝历代江湖武林从未有过的隆誉啊。”刁肃正色道。
  “也罢,朕是辩不赢你这张嘴了。这件事情就按你的意图办吧,只是这些女子心性品行一定要保证,后宫若是出了问题,那可真的成了朕的笑话了。”无锋点点头道,“你先下去吧。”
  书房中又恢复了安静,无锋翻阅着刁肃留给自己的卷册,一个个活灵活现的青春少女画像被刻画的栩栩如生,这个刁肃,居然来上这样一招,活生生把陈谦给气得半死,选秀计划胎死腹中,让一干京城的豪门贵族们大感失望。
  “臣许斌见过陛下。”
  挥手示意对方入座,无锋打量着这个与自己年龄相若的太平俊杰,半年多来的风雨看来让这个家伙清减了不少,倒是骨子里那份顾盼自若的沉稳四号未减。
  “坐吧,文哲,北边情况怎么样?”无锋点点头。
  “托陛下洪福,一切还算顺利,北原地区的几处太平教巢穴都已经被剿灭,燕云地区问题稍微麻烦一些,燕山和云中两府露了头的问题都已经铲除了,但是根据臣的判断分析,尤道方在这一带仍然还有相当根基,要想彻底铲除,恐怕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那东海那边我上次交给你的任务进展如何?”无锋更关系东海问题。
  “还在进行当中,由于我们掌握的情况大多很粗略,要想在短时间内更深入一步有些难度,倭人在这个地区的布局可以追溯到二十年前,不过金陵许家给我们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东西,现在我们合作得很愉快,已经发现了一些线索,主要集中在金陵以及登州地区,不过臣以为现在还不是收网的时候,如果我们再花些精力好生经营一番,估计能够钓出不少大鱼。”提及东海问题,许斌语言谨慎许多。
  “嗯,文哲,东海事情可能需要抓紧,确保帝国内地尤其是江南东海两地的稳定是头等大事,朕不想让外敌势力渗入帝国腹地我们却毫无反应,这是第一;现在帝国西面的战事已经接近尾声,估计后期的工作主要会摆在巩固和稳定辖地帝国统治问题上,印德安地区、梅利地区以及即将纳入帝国的西南结合部地区,保安局在这几个地区的工作都要尽快铺开,尤其是西南结合部地区更应该引起重视,这个地区虽然帝国已经完成了军事征服,但是地方反对势力仍然相当强大,敌视帝国的情绪仍然相当浓厚,军管只能管得一时,很快这个地区就要变成帝国一郡,而这里更是帝国势力向西延伸的前沿,所以朕要求帝国保安局和帝国国家安全总署通力合作,在短时间内肃清这个地区的反对势力中的极端派和顽固派,明白么?朕的意思是极端派和顽固派,而非反对势力的全部。”
  “陛下的意思是对这个地区的反对势力要区别对待,分而治之么?”许斌相当敏感,一点即通。
  “不错,帝国的军事征服要说没有反对情绪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对于能够拉拢过来的力量我们都要尽可能的为我们所用,但是对那种企图用暴力来破坏帝国统治的极端分子和那种无法纠正过来的顽固分子,我们就没有必要姑息养奸了。”无锋声色俱厉。
第二十二节
纳入
  随着西南战事的结束,眼看着700年也就走到了尾,帝国内廷女官制度的确立也标志着大唐这个新的帝国各方架构日趋完善,一个崭新的帝国开始真正屹立在拉亚大陆东方。
  给帝国南方地区带来了巨大损失的洪灾在帝国全力的应对下终于支撑了过去,但是留下的一片狼藉还是让几个郡的地方官员们犯愁不已,虽然帝国中央这些地区拨付了大量赈灾物资和资金,但是面对如此巨大的损失,要想重建灾区仍然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五湖郡这个帝国曾经的粮仓已经是满目创痍,洪水摧毁了大量水利设施,导致了许多河道沟渠被损毁,也使得千万亩良田毁于一旦,曾经给五湖人带来了丰收和喜悦的河流湖泊成为了罪魁祸首,好在瘟疫并没有在五湖地区发生,这也算得上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苏民舜遭遇了接任五湖总督之后的第一次危机,不过地方政府良好的运行效率很大程度的弥补了水灾给民众带来的怨言,赈灾及时到位,重建工作及时铺开,以工代赈和修筑水利设施的工作在水灾刚刚退去就全面展开,苏民舜给各府城守下达的死命令就是在祭春大节之前务必要让灾民有一个窝,哪怕再简陋也行,但必须要有。整个五湖大地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数以百万计的民工活跃在水利建设工地和房屋建设工地上,各府城守和官员们几乎是放下一切工作围绕着这两项事务。
  天南和三江两郡则是在一方面应对洪灾的同时一方面也在和蔓延的瘟疫作斗争,帝国中央给予的有力支持使得两郡的瘟疫情况很快就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但是瘟疫仍然使超过五万人丧失了生命,而这已经是地方政府竭尽所能做到的了。
  缅郡总督武直在面临危机的同时也迎来了机遇,缅北地区在面临水灾之时地方政府的及时果决赢得了不少好评,民众的良好反应让他的名字多次出现在了帝国中央朝会上,这是一个好兆头,连尚在哺乳期的林月心也是欣喜不已,并不指望什么,至少可以证明三江并非无人。
  印德安地区的行政架构问题最终还是提上了日程,在中大陆驻军统帅崔文秀的强烈要求下,整个印德安地区和梅利地区的行政管理体制建立问题成为了在祭春节前的帝国中央政务院最重要的一项工作。
  按照规划,梅利的情况最为简单,新建的梅利郡仍然是以安纳托利地区的中心城市也是梅利公国首都卢克索为首府,下辖原梅利公国的中北地区,安纳托利府(行省)、色雷斯府(行省)、吉雷松府(行省)、帕弗拉哥尼亚府(行省)、斯波拉泽斯府(行省),依然按照梅利原来的行政区域设定。
  印德安地区的问题最为复杂,庞杂的部族和巨大的地域以及宗教问题混杂其中使得关于这个地区的郡府划分争议甚多。
  索利安郡除了获得了索利安人聚居的克什哈尔、加莱以及孟加三个府(行省)之外,波洛府(行省)也划入了索利安郡,波洛府(行省)的索利安人和海德拉巴人的比例是各占一半,首府设在了孟加府(行省)府城翡翠堡。北印德安郡由中央、德古、霍兰、瓦德等四个府(行省)组成,幅员面积最大,人口最多首府仍然是海德拉巴人的中心城市中央府(行省)里德,这里是海德拉巴人的主要聚居区。
  中印德安郡则是一个大杂烩,海德拉巴人,米什人,古吉拉特人,泰加人,塞力巴人,提克人,都在这个地区有着相当比例,也是情况最为复杂的一个郡,下设帕梅、米洛、罗塞、昆都士、喀达五个府(行省),首府设在了米洛府(行省)府城米洛。
  旁遮部三个地区与原海德拉巴人控制区的丹吉府(行省)合并,面积扩大,首府变成了丹吉府(行省)府城吉达城,郡名却仍然沿袭了旁遮这两个字,天方语的译音对于唐语来说并没有多大意义,这样的妥协让旁遮人和海德拉巴人人都能够接受。
  南印德安郡事实上只包括了印德安地区的正南部,即原提克人控制区七个府(行省)中的庞贡和拉合尔行省再加上原属于海德拉巴人控制区的赛钦和安曼两大府(行省),政治文化中心海卢姆当仁不让的成为了南印德安郡的首府。
  位于印德安地区西南角的果阿、卡纳塔、鲁恰尔、雷波和西泽五个府(行省)组成了新成立的滨海郡,果阿城是天然的首府,雷波和西泽两个府(行省)境内曲折的海岸线和优良的港湾使得滨海郡成为帝国濒临波罗的海的一个重要郡,也成为帝国在西陲交通线的终点。
  包含了克尔曼、法罕、呼罗以及共管的麦纳府(行省)在内的西印德安郡建立引起了很大争议,主要原因是因为首府所在,按理说麦纳无论从何种角度上来说都应该是这个地区天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却属于和汉森同盟的共管区域,这让蓝堡城的地位显得有些过尴尬。
  一番争论之后,最终还是无锋一语拍板,仍然将首府设立在了麦纳府(行省)府城蓝堡城,这肯定会加深汉森同盟的疑虑,但是同时也可以向汉森同盟人透露一个信息,那就是帝国控制整个印德安地区的决心不容置疑,法罕行省西北角的深水港将建成帝国在波罗的海的一个重要军港。
  西南结合部地区的地位问题也被提了出来,但是究竟是不是和印德安地区一起建郡在朝廷中也有争议。
  锡金虽然暂时屈服在了帝国脚下,但是孤悬在拉丁洋和大南洋之间,帝国要想完全将这块土地融入帝国只怕还得花些工夫,即便是整合这里的武装力量都是一个具有相当难度的工作。而南安人和西萨摩亚人同样是对帝国抱有相当的敌意,欲速则不达,如果一定要在这个时候让这片土地变成帝国的一个郡也许会起到反作用,但是另外一个意见却是认为越是这样就应该尽早的把这个地区置于帝国中央的直辖之下,西南地区是帝国从南面踏向中大陆的跳板,西半岛同盟这一次虽然侥幸逃脱了被堵截围歼的命运,但是无论是从军方复仇的情绪来说还是从帝国的长远利益来说,西半岛同盟都将是帝国日后在这个地区的一个绊脚石,踢开这个绊脚石是帝国要想进一步延伸帝国影响力最根本的一步,而西南结合部地区将充当踏出这一步的依托。
  仅仅是这几个地区的行政地域划分问题就耗费了两周时间,最后还是无锋几次果决的拍板才避免了争论的复杂化,无论是帝国内地商人们还是当地的贵族士绅都对这将会影响到这个地区势力起落和利益分配的问题上十分关注,任何一个局外人的建言甚至都可能被这些人看作是其他利益群体企图染指这个地区利益的兆头,这让无锋恼怒无比却又无可奈何。帝国工商势力已经紧紧和这个地区的本土势力纠缠在了一起,而帝国也要想利用这个地区错综复杂的利益格局,这就迫使许多时候帝国中央也需要妥协来平衡这个地区的利益分配,以保持这个地区的社会平稳,至少在现在,在帝国还需要时间来消化和调整的时候,只要确保了帝国中央对这个地区局势控制的主导权,其他都可以通过平衡和妥协来实现。
  总督人选一直是所有势力关注的焦点,虽然来自印德安地区的各方本土势力们都希望能够由印德安本民族的人物来担任,但是他们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退而求其次,他们希望能够在城守和府(行省)下的行政官员更多的由出身本土的官员来担任,但这同样遭到了来自帝国中央政府的否决。在这个问题上素来态度温和的萧唐和较为激进的苏秦都持相同意见,那就是帝国必须要在这个问题上拥有绝对的控制权,总督人选自然毋庸考虑,必须要由帝国中央信得过的人选来担任,城守也是如此,府(行省)下设的主要行政官员同样也要由在获得帝国认同的官员来出任。
  在这个问题上来自印德安地区的代表和政务院的官员们进行了激烈的争论,虽然在册封帝国贵族之前帝国中央就已经有意识的进行了挑选,但是在这个涉及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已经成为帝国元老院代表的印德安籍贵族们仍然是据理力争,而来自印德安地区各行各业的公民院代表却恰恰相反,他们坚决支持帝国中央政务院的意见,这使得帝国元老院的印德安籍代表最终未能在关键问题上达到意愿。
第二十三节
无心插柳
  即便是在帝国中央内部对于印德安诸郡的总督人选问题上也是争论颇多,在第一批被任命的人选中,在印德安地区中表现上佳的鲍林被无锋首先任命为情况最为复杂管辖范围最宽的中印德安郡总督,紧接着获得任命的是武直卸任缅郡总督而被任命为旁遮郡总督,出人意料的是外交部副部长刘阜节被任命为滨海郡总督。
  刘阜节在印德安地区的后期表现很得崔文秀的赏识,和鲍林两人成功的分化瓦解了海德拉巴人的联盟,使得整个中北印德安能够较为平和的纳入帝国,他和鲍林二人功不可没,在给帝国的推荐信上,崔文秀力荐这位来自外交部门的高手,而无锋本人也很是赏识这位外交部的副部长,让对方下去担任一个郡的总督不但是升任更是一次磨砺,可以让对方更全面的锻炼自身的能力。
  滨海郡事实上是由提克人的东部控制区演化而来,但是由于和雅库安人在北面交接,西泽地区也有不少雅库安人,而帝国也在推行这种各民族各部落混居的策略,使得不少提克人进入海德拉巴人控制区的同时,也有不少雅库安人进入了提克人缘由势力范围,这个地区由于提克上层贵族势力被吕宋人彻底摧毁,使得能够更轻松的重新建立一个新的统治秩序,而其南连梅利,西濒波罗的海,北接西印德安郡,加之其经济基础犹在,也被无锋寄予厚望,希望这个地区能够成为整个印德安地区经济复苏和发展的车头,成为整个印德安地区中经济先行者。
  中印德安郡之所以让鲍林出任总督也是考虑到了中印德安郡下辖的五个府(行省)的复杂情况,多个中小部落和几大部落在这个地区势力交融,而且亦是罗门教、尼叶教以及圣灵教势力的交汇区域,罗门教要想捍卫自己的固有地位,而尼叶教则希望能够在这个地区取得更多的支持,至于圣灵教,依托西北面的圣灵教影响区,他们更希望在这里站稳脚跟。
  如何在保持这个地区社会稳定和宗教势力平衡的情况下发展这个地区的经济也是考验鲍林综合能力的一个巨大挑战,无锋有意要想考验一下这位由军入政的得力部下,希望中印德安郡能够成为鲍林从政的新平台。
  武直被调任旁遮郡的总督名义上是平调,但是所有人都清楚这是对武直在缅郡总督这个位置上他有上佳表现的奖励,缅郡的情况众所周知,底子太过薄弱,任何人要想在短时间内将缅郡来一个旧貌变新颜的想法都是不现实的,武直能够在重点发展缅北地区的同时逐渐将缅中地区也作为辐射区域,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发展道路得到了经济发展部部长杨正彬的高度肯定,加之洪灾时的应对得力,调任一个条件更好的郡任总督也是情理之中。
  梅利郡总督一职一直是帝都上下势力关注的焦点,当这个生产香料且航海业、金融业高度发达的大国落入帝国囊中时就曾经引发了帝国工商界和金融界的阵阵欢呼,帝国财界的学者们也是对帝国能够如此轻松的取得这个地区的控制权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将梅利地区纳入帝国控制必将使得帝国综合国力大大提升一步,梅利地区的经济能够继续保持平稳发展势头,和帝国东南经济发达地区遥相呼应,必将对这之间的帝国广大内地和中大陆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一个双飞带动的辐射效应。
  但是梅利地区也是帝国控制力最为薄弱的一个地区,帝国可以说在这个地区毫无根基,除了与南面的西奥兰王国和日德兰王国联手瓜分了这个地区实施了军事占领之外,帝国在其他渠道上的影响力相当有限,事实上在与吕宋争夺南印德安地区之前帝国也从未想到过要征服控制梅利,只是天假其便,梅利这个军事上外强中干的家伙一下子送上门来,崔文秀也就只有勉为其难的笑纳了。
  在崔文秀一控制了梅利地区之后帝国就积极的开始在梅利地区拉拢势力分插棋子,但这种效果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起到效果,好在梅利地区本来就是一个工商活跃的地区,民族成分异常复杂,梅利本地土著只占到了六成左右,而且在中北地区的比例更低只有五成左右,连约克大公的血统都有着西大陆多个国家的血统,来自周边地区尤其是西大陆的移民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只是他们移居梅利的时间较早,一般都有百年以上,但是体现在人种上也就相当复杂了。
  秦铁流接到帝国政务院的任职命令时还在珠江府巡查的路上,驿报送到他手上时他还懵然不知,天南郡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水灾和瘟疫的袭击,水灾已经过去,瘟疫也已经控制住了,现在正是重建天南的关键时刻,这却飞来一纸调任驿报。
  “大人可是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情么?莫非是政务院又有什么新的决策?”旁边搭话的干瘦男子是秦铁流的高级幕僚管文仲,也是秦铁流原来在帝国大学的同事,跟随秦铁流一起到了西北大学,秦铁流出任天南总督的时候又好不容易才获得无锋松口同意他从西北大学中带走几名人才作为自己的幕僚,可以说为西北大学和天南郡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秦铁流脸上露出一丝苦笑,说实话,也许这一任职是许多人打破脑袋都想钻营的,秦铁流也早就听说在梅利总督这个位置上是帝国新成立的八郡中竞争最为激烈的,据说连河朔总督何京和三江总督穆浩然都跃跃欲试,至于像一干城府中想要谋求这个位置的还有姑苏城守诸葛妙,这个家伙据说在陛下巡幸江南时颇得陛下的赏识,也就起了想要谋求梅利总督的愿望。
  秦铁流从未想过自己会要去谋求梅利总督,在他看来天南经过自己的一番安排策划经济已经逐渐走上正规,工商业和金融业都开始呈现出良好发展的态势,他自信只要再有三年,天南郡就可以超越一直压在天南头上的三江,那时候在谋求调任也不为迟,何况现在正处于重建时期,帝国也不可能考虑在这个时候调换这几个遭受了洪灾的郡级行政长官,但是这一纸任免通知却让秦铁流无话可说。
  疑惑的接过上司递过来的驿报,管文仲粗粗浏览一下便是一脸喜色,随手递给旁边另外一个同僚总督府负责农政水利事务的乔成山,“恭喜大人了,这是天大的好事啊,大人升任梅利总督了,这可是有心插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了,大人这可是喜从天降啊,没想到大人没有去谋求反而落到大人头上,只怕会让很多人失望至极啊。”
  “云仲,说话注意一些,这是帝国政务院的任命,谁去谋求说会失望至极了?”微微皱起眉头,看来连自己的几个幕僚也都清楚关于梅利总督的竞争激烈程度,只不过这个位置怎么会落到自己头上呢?
  “大人说得是,属下失言了。”管云仲和旁边同僚乔成山交换了一个欣喜的眼神不再多言语。
  “云仲,成山,这未必是好事啊,你们也清楚我并没有去谋求调任,而且像梅利总督这种热门位置比滨海总督还要惹人眼目,我从未奢望。何况你们也清楚现在梅利是众目关注的焦点,香料出产、航海发达、金融繁盛,加之又是面向西大陆的窗口,坐这个位置不容易啊。”
  这个时候秦铁流心情已经渐渐平静下来了,也开始一步一步让自己步入梅利总督这个角色,帝国政务院既然下达了任免通知肯定是经过了皇帝陛下的首肯已经成了定案,没有更改余地了,自己也只有服从,而且无论从什么角度来说,从三类郡的天南郡一跃到了梅利这种一类郡,也是对自己工作和能力的肯定。
  按照帝国政界一种不成文的非官方约定,帝国现在的郡分成了五类,天南郡只能勉强算得上一个三类郡,而梅利郡很显然是和中州、江南、东海、五湖这一类地区平级的一类郡。一类郡地区地理条件优越,交通方便,经济发达,而河朔、关西、南海、滨海、南印德安、北印德安、西南算得上是二类郡,这二类郡要么占着地理位置好,要么占着自然资源丰富和地势平坦适合耕作,要么就是经济基础较好。而像三江、西北、天南、索利安、旁遮、中印德安、捷洛克算得上是三类郡,各方面情况都一般,四类郡一般泛指如北原、燕云、北吕宋、西域这一类基础较差或者起步较晚的地区,五类郡则是帝国的边疆或者交通闭塞地区,如缅郡、中南郡、东腾格里、西印德安等地区。
第二十四节
为官之道(1)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6/5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