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1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6/895

  偶尔装逼一下也不为过,反正那些词语已经是自己创造出来的了,沙正阳无意用这一招撩妹,但用来提升自己逼格倒是很有用。
  不得不承认这个时代的文学青年远比所谓的土豪大款更容易吸引这些对未来充满了憧憬的女大学生们,尤其是如果你长得还有点儿小帅,口才不差,多点儿幽默风趣的嘴炮,那么她们对你的好感就会迅速上升。
  沙正阳觉得似乎自己就摇身一变成了那种文学青年,而孙妍则成为了自己的仰慕者,尤其是听到那些青春寄语都是出自自己的构思后,那仰慕之情就真的溢于言表了,当然这可能是对方本来就对自己有些好感的原因。
  一旦觉得投缘,那么话语就如泉涌,总能找到最合适的话题。
  从老崔的音乐到汉大、湖大的学习生涯,再从银台的变化到汉都与长沙两座城市的比较,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氛围笼罩在沙正阳和孙妍二人之间,一直到沙正阳把孙妍送到了家门口,孙妍都没有来得及说出自己的闺蜜好友是多么的崇拜沙正阳。
  “能给我你的联系方式么?”在进门洞前,孙妍终于大起胆子道。
  “这是我的名片,有电话和联系地址,不过五六月份可能基本上都不在厂里,得四处跑,南京和合肥,还有昆明。”
  这是一个很勇敢的女孩,沙正阳已经意识到了一点儿什么,不过在女孩那清澈的目光下,他既不可能回绝什么,同时也还有那么一点儿享受这种感觉的窃喜,这种异样的感觉连他自己都有点儿说不清。
  这只是一种最初级的好感,但是沙正阳感觉得到,这种好感正在处于一种飞跃之前的酝酿期,只要自己不采取某种伤害对方感情或者破坏自己形象的行为,那么他可以肯定,这种好感很快就会进化到某种类似于初恋前期的那种状态。
  不过好像他现在没法做什么,也不可能做什么。
  反倒是这种感觉非常好。
  沙正阳到了海正运输公司的小院时,沙正刚和蓝海正在和宋朝福围着一辆老解放鼓捣着。
  老解放的毛病的确多,随着业务量不断扩大,东方红酒业的运输量根本不是海正运输公司能承担的,尤其是高频率的出车也使得这些本来就濒于报废的汽车频频出状况,这也是当初始料未及的。
  原本以为只是想要先拉起一个摊子,能运行起来就不错,但没想到赶上了东方红酒业的销量爆发,这一块业务把海正运业给撑死海正运业也吃不下。
  县运输公司和省汽运三十六队都已经和东方红酒业签订了运输合同,而海正运输公司只能占里边最小头,这如何不让蓝海和沙正刚他们感到不满足。
  现在海正运输公司的主要业务就是为东方红酒业运输,老解放走省内,东风走省外,间歇性的也要接一些汉化总厂的活儿,那是蓝天航的关系,更多的是为了维系住汉化总厂这条线,甚至偶尔还要替汉钢那边跑一跑,也就是为了避免货源过于单一。
  通过蓝天航的关系,他们正在就积极准备向县信用联社贷款,准备一次性贷款七十万,购买四辆带拖挂的东风货车,专门用于为东方红酒业跑省外的运输线路。
  连沙正阳都没有想到海正运输公司的膨胀速度会如此快,短短半年时间不到,就已经开始迅猛的扩张起来。
  不过沙正阳也承认如果没有东方红酒业这一契机,海正运输只靠着在汉化总厂和汉钢这里边捡点儿边角余料活儿,是不可能有如此机会的,按照东方红酒业目前的销售势头,今年全年销售量突破八千吨是大概率事件,光是东方红酒业这一块持续的运量就足以撑死几个海正运业有余。
  正因为有了东方红酒业这棵大树,海正运输公司可以游刃有余在为东方红酒业为主的服务上开始拓展其他业务。
  像崇山县的磷矿石业务,通过蓝天航的关系,也已经初步建立起了渠道。
  当然这还只是第一步,你要踏入别人的地盘去抢生意,只能一步一步来,避免矛盾过于激化,而现在海正运业也没有那么多运力来满足。
  “哥!”
  “正阳哥!”
  “小沙来了?”宋朝福向沙正阳点点头,这才扯下手中的手套,“化油器老化了,这车问题不少,不过都是小毛病,会点儿修车技术的开着还行,像你们这帮小年轻开出去,一趴窝就得要傻眼。”
  “宋伯,这不就是跟着您学么?”在宋朝福面前蓝海和沙正刚都显得很规矩。
  “哼,你们能沉下心来好好学技术?”宋朝福撇撇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能把一般性毛病解决就算不错了,这车只能我来开!”
  “宋伯,那怎么行?”蓝海赶紧制止,“你的身体……”
  “我的身体比你爹还强,我天天锻炼着呢,哪怕跑省外都没问题,就是这车不得劲儿。”宋朝福不耐烦的摆摆手,“行了,就这么定了,对了,我还有几个老伙计看我在这里干得挺欢实,也想来替孙子挣几个奶粉钱,我觉得你们可以考虑一下,他们都能开这种老解放,跑跑省内没问题。”
  蓝海和沙正刚的目光都望向沙正阳,沙正阳也知道宋朝福的话其实是说给自己听的,他笑了笑:“宋伯肯定没问题,不过您那几位老伙计身体如何?要不这样,去做个体检,如果身体没问题,这边当然可以,……”
  “小沙,那我可就听你的了。”宋朝福满意的点点头,走了。
  “哥,……”沙正刚和蓝海都坐了下来。
  “正刚,海子,等宋伯他们来也好,你们公司现在还是初创,都是毛头小子,而且野路子居多,大部分人都修理都不在行。”沙正阳顿了顿,一边思索道:“蓝叔和我说了崇山那边磷矿石的业务,我觉得那一块如果做好了,应该是一个稳定而长期的业务,能为公司带来持续的利润,路途不远,但道路状况不行,我觉得正好需要宋伯他们这些老司机去把把关,另外也能带一带你们公司这帮年轻人。”
  沙正刚和蓝海都没有吱声,听着沙正阳安排。
  “我的想法,既然目前业务势头这么好,其实公司可以考虑扩大运输业务的同时也要考虑布局方面的问题,比如公司的车送货到嘉州,返空回来不划算,但要找货源又要耽搁时间,怎么处理?另外运货回来,装卸,临时性的仓储都需要慢慢考虑了,……”
  沙正刚和蓝海面面相觑,忍不住插嘴:“哥,咱们现在就是一搞运输的,你这么一说,怎么变得这么复杂了?这返空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谁也不能保证每趟都能赶上活儿,再说了,装卸和仓储是不是有点儿远了?这也不该咱们……”
第025章
观念,变革
  “没有什么该不该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单纯的运输企业难以做大做强,一条龙式的产业链才能最大限度发挥自身优势,同时在行业内站稳脚跟。”沙正阳摆摆手,制止了沙正刚的话头。
  “我没有要求你们现在就要做到这一步,但是我们需要从长远考虑,要有这方面的意识,怎么解决返空问题,这是目前各个运输企业的最大难题,是不是可以考虑组建一个骨干网络?”
  “比如我们现在跑外省的货源主要集中在兰州、长沙、太原,以及省内的嘉州、涪岗等地,那么就可以考虑要在这些地方见点布局,随着企业规模扩大,运力增加,覆盖面也可以扩大,……”
  这就是物流业和单纯运输业之间的区别,尤其是第三方物流业和专业物流的日渐兴起,规模化效益会日渐显现,而且诸如像快递行业的兴起也会日渐成为现代服务业中一个巨大板块。
  沙正阳没有指望沙正刚和蓝海现在就能明白这里边的道理,这太复杂了,甚至沙正阳自己也只能知道一个大概的脉络和发展方向,非专业人士你根本就搞不懂。
  但现在本来就还处于最基本的蛮荒时代,你只要能抢先一步占据先手,而后便可以好整以暇的招募专业人才来替你服务了。
  还是那句话,见识高于知识,你只需要知晓一个方向,那么便坚定不移的去执行,或者去安排人来执行,就足够了。
  “正阳哥,那你觉得我们现在需要做什么?”蓝海也有些忍不住了。
  他对沙正阳是极度崇拜的,尤其是连自己父亲在和沙正阳几次谈话之后,都对沙正阳赞不绝口。
  而沙正阳的主意也无一不证明了他的先知卓见,甚至连红旗酒厂这样一个乡镇酒厂都能在他手中熠熠生辉,比起沙正刚来,他更信服。
  “东方红酒业的发展势头很好,现在大部分运输业务都被县运输公司和省汽运三十六队拿走了,下半年可能业务还会更大,所以我觉得如果你们真的打算要在这一行做大,不妨就胆子大一些,贷款七十万和贷款两百万其实差别不大,只有你规模大了,银行才会相信你,……”
  沙正阳也是在宋朝福提到他有一帮原来已经退休的老伙计想要发挥余热给孙子挣点儿奶粉钱才起了这个心思的。
  一个运输企业的管理并不复杂,关键在于人的管理,而全部是一帮毛头小子的话,沙正阳自己都不放心,而如果能充实进来一批老师傅,那么这种老中青结合的稳定结构就要好得多。
  沙正刚和蓝海都太稚嫩了一些,跑外边闯荡可以,但是要想搞管理镇住场子还不行。
  蓝天航倒是一个很合适的对象,但是他现在在汉化总厂小车班里干得挺好,年龄也不算大,也不知道他有没有这个魄力敢辞职来押这一宝?
  也许该再和蓝天航谈一谈?
  “海子,你和蓝叔说一声,就这两天,我想和他见个面,吃顿饭,马上我就要出去了,一走又得一个多月。”沙正阳打定主意。
  ……
  “三资企业是和平演变的温床,乡镇企业是不正之风的源泉,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是集体经济瓦解的根源,这个帽子可是扣得够大啊。”
  黄绍棠饶有兴致的点了点头,“我估计这种心态和思维在咱们汉都也一样一定程度的存在,甚至还根深蒂固!”
  “黄书记,咱们汉都深处内地,在许多方面肯定会不如沿海地区那么开放,……”霍连钊沉吟了一阵,才缓缓道:“只是现在省里也还没有明确……”
  “不,连钊,这不是我们的借口,汉都既然定位于西部地区的中心,那么你想要发展走在前列,思想解放上不走到前面,那么其他工作就会被拖累。”
  黄绍棠摇头,否定了霍连钊的言外之意,他能理解霍连钊的担心,但是却不能认同。
  “这一步,我们汉都要先走起来,这一点我已经向省里两位主要领导做了汇报,他们同意我的意见,汉都要做西部的先行者,甚至要赶上东部沿海地区!”黄绍棠有力的一挥手,一锤定音,“这一点毋庸置疑!”
  黄绍棠已经越发感觉到来自高层的关于改革开放的吹风了。
  全国两会期间他就接触到了各种消息,而四月份这种风向越发明显,在沿海,尤其是南粤那边,随着那一篇《东方风来满眼春》被全国各大报刊转载,南粤那边已经抢先动了起来。
  他在南粤南边有不少原来的同僚和商界的朋友,都纷纷在电话里和他提到了南巡给南粤带来的巨大冲击。
  据说很多一定层级的领导干部都在大会小会上公开鼓励大家要大胆尝试,鼓足干劲的发展经济,对私营经济的发展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新的政策来鼓励,甚至提出了中外合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私营企业这三种经济业态都要如同像国营企业和集体企业一样给予大力支持。
  在黄绍棠看来,紧接着可能像江浙沿海这些地方都要动起来,然后次第由东向西,由外到内的次第转进。
  汉川是西部内陆大省,他估计真正要按部就班的动起来,起码要等到十四大以后去了,这也就意味着还有半年时间大家会一直这样坐观其变按兵不动,这恰恰是黄绍棠难以接受的。
  所以他主动向省里两位主要领导提出来,汉都市作为西部首屈一指的大城市,作为西部改革开放的窗口,应当主动先行,走在前面。
  这个意见得到了省里两位主要领导的支持,所以黄绍棠也准备先在市委常委中把意见统一起来,然后认真学习南巡讲话精神,结合汉都实际,进行一次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力度的动员宣讲,让汉都市的干部从思想上主动求变,力求在这一次走在中西部地区的前列。
  “黄书记,宣讲活动要大张旗鼓搞好,但是我觉得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行动来证明我们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不只是停留于口头上和表面上,各区县可以在一些实际的工作中来体现,比如国企改革,又比如对外招商引资,再比如作风转变等等。”许晋九也插上话,“如果有这些鲜活事例作为佐证,宣传上再跟进,可以进一步带动我们全市各个领域的行动。”
  黄绍棠满意的点点头,把目光投向坐在一旁一直没有说话的曹清泰,“清泰,你有什么好的想法?”
  “我觉得许部长的意见很好,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归根结底还是体现在实际的工作中来。”曹清泰放下手中钢笔,一边思索,一边提出自己的想法。
  “我们汉川本来地处内陆,在接受新思想新观念上就慢一步,从经济发展角度上来说,马太效应会越来越明显,这一点从这几年的几座城市的发展状况其实就可以略见一斑。”
  “我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华南的深圳,一个是华东的无锡,在87年以前,全国城市十五强中,根本见不到无锡和深圳的影子,但随着沿海地区的改革开放力度日渐加大,从87年开始,这两座城市就分别称为华南和华东的发展典范。”
  “五年前的深圳,GDP连我们汉都的一半都不到,但是去年,深圳已经和我们相差无几,如无意外,今年超过我们毫无悬念,同样,无锡今年发展的势头极为迅猛,去年还与我们有相当距离,但今年恐怕就会拉近不少,……”
  “这说明什么?”曹清泰沉静的自问自答:“可能有人会说深圳是特区,不一样,但是我要反问一句,特区特在哪里?单单就是政策差异么?我认为不完全是。”
  “我对比过深圳和我们汉都,十年前的差距之大不用说了,恐怕连我们一个区都当不到,但只用了十年时间,深圳就超过了我们,深圳政策的确有优势,但是我认为更多的还是因为政策带来的改革开放思想理念的变化,以海纳百川的胸襟表现出对人才的吸引,在精神上的敢闯敢干,……”
  “如果我们不尽快走出这一步,我们和沿海地区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所以许部长说的,拿出一些典型事例来作为示范,证明我们汉都在接受改革开放新观念新思维上有着不输于沿海地区的勇气和决心,有着媲美沿海地区更开放的思维和理念,我们才能够真正赢得这场竞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6/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