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1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0/895


第030章
大题
  “嗯,截止到目前为止,你们东方红酒业销售收入实现了多少?上缴税收多少?实现利润多少?”曹清泰突然问道。
  “估计到六月底应该可以实现销售收入四千五百万吧,下半年情况会更好一些,有望突破一个亿。”沙正阳也没有隐瞒,“上缴税收大概在五百多万,估计全年纳税一千二百万以上吧,利润不好说,要看怎么来算,……”
  曹清泰也无心多了解,有了销售收入和税收这两块的大概数字,他觉得可以尝试一下了。
  “正阳,市委近期要酝酿启动一个关于解放思想改进作风和勇于探索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宣讲活动和试点,我觉得你们银台其实可以尝试一下,嗯,也就是你们这家东方红酒业可以在突破企业并购的性质问题上做一个尝试,你有没有这个勇气来试一试?”
  曹清泰看着对方。
  沙正阳心念急转,斟酌了一下才问道:“市委下决心了?”
  “嗯,黄书记觉得汉都不能像其他城市一样再等下去,也向省委主要领导作了汇报,省委主要领导也同意,但黄书记感觉到从上至下,仍然还存在着许多无形的阻力,或者就是阳奉阴违,当面一套,背面一套,他希望能够有一些勇于尝试的试点,企业改制,招商引资,作风转变,这些方面都可以,来带动整个全市的风气改变,市委会从各方面来支持这些改革创新的尝试。”
  曹清泰的话让沙正阳陷入了沉思中。
  改革创新的尝试,也就意味着里边风险不小,允许犯错,但犯了错可以改正。
  只是搞企业如果落得一地鸡毛,对东方红酒业来说就成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了,其副作用不小,一旦影响到企业正常运转,那就损失太大了。
  但同样这也蕴藏着巨大的机遇,一旦成功,获得领导的认可,自己可以直入领导法眼,无论是走哪条路,都不可同日而语了。
  “主任,你觉得该怎么做?”沙正阳缓缓地道,语气也变得严肃起来。
  “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尤其是银台那边情况也比较复杂,贺仲业这个人沉稳过头了,所以不能指望他能主动推动,能保持沉默坐观就不错了,贾国英和赵嵩,还有郭业山如果能支持,那就可以做这件事情,但怎么来解决其中的具体问题,做到兼顾,不让别人抓住攻讦的靶子,这就是你要考虑清楚的了。”
  曹清泰也知道这项工作不简单,拖了两个月银台也没动作,说明银台县委内部分歧不小,加上贺仲业态度暧昧,自然也就没有声响了。
  曹清泰不认为贺仲业看不清风向,但贺仲业依然如此,只能说明贺仲业内心真实想法是反对的,所以才会出现这种局面。
  和贺仲业也算是共事了半年,他很清楚贺仲业的风格,绝不冒进,却又要把责任撇清,姿态做足。
  “那贾县长他们那边?”沙正阳抬起头看着曹清泰。
  “贾国英很聪明的人,只要市委这边有动作出来,他就应该清楚自己该怎么做了,赵嵩那边我会和他提一提,郭业山就不用说了。”曹清泰想了一想才道:“关键在于你们的方案要周密详实,不能只考虑企业利益,也要考虑社会效益,嗯,我是指企业职工。”
  ……
  回到银台,沙正阳就一直在思考,该如何来做好这道题。
  他意识到了这道题的高难度,同时也同样意识到如果做好了这道题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光环,甚至比搞好了东方红酒业带来的政治加成更多。
  对包括国营企业的改造和改制历来是一道难题,而且这道题一直到十多二十年后一样都没有一个标准答案,现在山东陈光已经在诸城开始推进了他的“卖光”战略,黄鸿年的中策公司也在各地印证这一现实,那么自己用乡镇企业来兼并濒临破产的国企,从而走出一条路来,如果能够成功,肯定会作为一个典型。
  事实上沙正阳也不知道就算是东方红酒业兼并县酒厂成功了,这种经验能不能复制到其他事例上,在他看来,或许借鉴经验可以,但是要彻底复制,恐怕不会让人满意。
  在办公桌前思考了足足一个小时,沙正阳才开始下笔。
  第一是方案,第二是一些思考。
  方案其实很简单,之前就已经考虑过多次了,沙正阳私下里已经和方东儒谈过多少次,当然这并没有涉及到深层次的东西,沙正阳只是通过这种谈话来了解县酒厂近况,以及工人们的内心真实想法。
  沙正阳考虑了三个方案。
  第一个方案是鉴于目前县酒厂基本上是资不抵债,资产基本上都属于银行,那么兼并就是资产债务全部接手,需要剥离部分工人和离退休职工交给县政府,那么其余交由东方红酒业,这种情况下,东方红酒业可以考虑以溢价方式收购,也就意味着可以支付部分资金交给县政府,作为县里解决这些职工的资金。
  第二个方案则是东方红酒业和县政府协商,以去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作为法律依据,根据现有职工年龄结构情况,确定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筹资完成企业职工社保体系。
  第三个方案更宏大,是建立在一二方案之上,将东方红酒业的改制也加入进来,一并完成,实现企业职工持股与国有股、集体股共存的混合制企业模式。
  这一步跨得有点儿大,但是沙正阳觉得这种改制时越早越好,到了后面企业规模越大,要想搞这种改制,难度和政治风险就大多了,领导也都不愿意来承担这个责任了。
  这一写沙正阳就写到了晚上十二点过,这才有了一个大概的初稿,经过几番润色后,大概架构就出来了。
  事实上相关的一些思考要难写得多。
  几个晚上,沙正阳都是开一个头就扔掉,或者写了一段便又重新再来,修改的内容比起最早的初稿几乎完全不一样了。
  这份思考的内容主要是要结合南巡带来的新风对当下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想法和建议,既包括国企改革中的一些建议和意见,也包括内陆地区以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率为契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一些想法和做法,还有结合依法治国、诚信立市打造汉都良好发展环境的一些设想和建议。
  对县酒厂的兼并方案沙正阳心中早就有谱,无外乎也就是在一些具体细节上的完善和修补,然后由上边来选择哪一个方案更适合罢了。
  这项工作沙正阳几乎考虑都没有考虑就交给了焦虹来负责,而且如果下一步东方红酒业要实施对县酒厂的兼并,沙正阳也准备以自己牵头但以焦虹为主来具体执行。
  宁月婵他们的主要精力还是要放在东方红酒业的正常运转上来,确保下半年的战略目标实现。
  当沙正阳把自己花了一个星期撰写并修改出来的东西交到曹清泰手中时,立即就吸引了曹清泰的巨大兴趣。
  方案在其次,但是沙正阳提出的结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来解决国企职工的后顾之忧问题,一下子就击中了要害。
  现在国企效益不好,面临着改制转轨甚至破产的压力很大,如何来解决这些职工在失去了工作机会和就业能力之后的生计问题,尤其是从制度体系上来保证他们的基本生存条件,一直困扰着各级党委政府,曹清泰于年底出任市委政研室主任之后就更关注这个问题。
  政策已经有了,但是关键在于具体的实施执行以及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需要一个试点来摸索尝试。
  现在沙正阳提出的这个方案正好切中了这一点,如果以东方红酒业来兼并银台县酒厂作为试点,来摸索这一政策,无疑是一个好机会。
  东方红酒业要兼并银台县酒厂涉及的还不仅仅是一个职工养老保险的问题,涉及到国有企业的权属变更本身,涉及到国企职工身份的改变,涉及到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集体经济与国营经济如何合作共赢,涉及到乡镇企业职工和国营企业职工的权益如何实现公平合理的对待问题,相当复杂,但却是一个难得的解剖麻雀机会。
  沙正阳的这份材料中提出了三个方案,但很显然第三个方案才是沙正阳的真实想法,不过这一步看起来很多方面都没有明确的法律做支撑,或者说就纯粹是尝试,而且尝试的力度很大,连曹清泰都拿不准允不允许进行这样的尝试。
  沙正阳在曹清泰办公室呆了足足一个小时,曹清泰反复看了好几遍,仍然是一言不发,甚至还没有来得及的看自己的那份关于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下的一些思考。
  沙正阳估摸着看了自己那一篇东西,曹清泰怕是要连觉都睡不好了。
第031章
双拳出击
  不出沙正阳所料,在没得到任何答案回去之后,第二天沙正阳又接到了曹清泰电话,让他赶紧再到他办公室去。
  见到曹清泰时沙正阳都吓了一大跳,面色苍老不少,眼睛中充满了血丝,而自己的两份东西上也涂满了各种修改的内容,很显然,这一天一夜里,曹清泰都在为这两样东西操心。
  “主任,您怎么这样?”沙正阳连忙问道。
  “怎么这样你还不知道?你弄来这两样东西就是存心让我别想睡觉。”曹清泰熬了一个通宵,但是精神却依然健旺,站起身来,做了一下扩胸运动,舒展了一下身体,感觉好了许多,“替我冲杯咖啡,茶都不行了。”
  “好。”沙正阳赶紧去柜子里拿出雀巢咖啡瓶子,用勺子舀了两勺放入杯中,很快冲好,递到曹清泰手中,“主任,也不急在这一两天,你也得注意身体才行啊。”
  “行了,我还没那么脆弱,退休以后有的时间休息。”曹清泰深吸了一口气,坐定,示意沙正阳也入座:“我想和你好好谈谈。”
  好好谈谈?沙正阳有些惊讶,能让曹清泰说出和自己好好谈谈,意义非比寻常,他点点头,“主任您说。”
  “你拿给我的两分东西我都看了,写得非常好,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曹清泰把身体靠在椅背上,似乎在斟酌着言辞,“我本来已经很高看了,但不得不说,你这两份东西还是让我耳目一新,以至于我都怀疑你给我当秘书那段时间究竟是在干什么,爱情的魔力就那么大,一场失恋就能让你彻底清醒奋起?”
  看着曹清泰脸上耐人寻味的笑容,沙正阳也有些尴尬,下意识的挠了挠头,“主任,我知道那段时间表现很差,人年轻难免不犯点儿错误嘛,初恋的情怀谁又能轻易舍弃呢?”
  “这么说来你现在是彻底放下了?”曹清泰点头一笑,“那就好,好男儿志在四方,大丈夫何患无妻?男人的主战场永远是在事业上,事业有成,家室不愁,不行我让你小凤姐在人行给你介绍一个。”
  “别,主任,我现在真没心思考虑这个,小凤姐认识的人肯定都是人行的,都是在市里,我这一个乡里干部,谁能瞧得上?”沙正阳连连摆手。
  “金鳞岂是池中物,不日天书下九重。”曹清泰也笑了起来,“有眼光的女人,总能在砂砾中发现珍珠。”
  “主任,我可以理解为您这是在夸奖小凤姐么?”沙正阳也笑着开玩笑。
  曹清泰一愣之后哈哈大笑,“正阳,你可行啊,下一次遇到你小凤姐,可以这么说一说。”
  连曹清泰都发现了这一点,那就是他越来越没有把沙正阳当成一个普通的下属了,更多的时候是以一种介乎于同僚、朋友和下属之间的关系来对工作进行一些探讨,这种感觉很奇妙。
  “嗯,言归正传,方案我看了,第三个方案才是你的真实想法吧?”曹清泰语气归于平静,“还是粗了一些,不过毕竟是第一次,谁也没有经验,许多问题都要在实际操作中才会暴露出来,可以理解,我帮你修改了一下,我注意到你很注重养老保险制度的运用,看你的样子是打算要在这一次里来尝试,国家在这方面都还是刚出台文件,具体操作细则都还在摸索中啊。”
  “的确是如此,县里之所以非议不断,也主要就是集中在这一点上,不解决这个问题,恐怕很难推进。”沙正阳坦然道:“现在有政策,只是缺乏操作细则,我们也算试点,不瞒主任,现在公司财务状况还不错,我就在想,哪怕多付出一些,只要能解决这个问题,既算是一个探索尝试,也算是解决后患,值得。”
  “很好,你有这个心就最好。”曹清泰满意地点点头,“至于其他方面,看起来都是新问题,但其实在沿海,尤其是像南粤和江浙那边已经有一些类似的尝试了,我觉得完全可以进行。”
  “有主任这颗定心丸,我也就放心了。”沙正阳也松了一口气。
  毕竟这种乡镇企业兼并国企是新问题,日后组建起来的企业也是新生事物,而且他未来规划的混合制企业,既包括国资、集体资产,还要包括职工持股和管理层期权在内的持股,最大限度的调动各方资源和积极性,算是重生后的一次全新的尝试,没有足够的支持,根本无法进行。
  现在曹清泰既然点了头,起码是代表从高层面,或者说政策方向上没有问题了,这是关键。
  “方案先放在一边,正阳,你这个几点思考不简单啊。”曹清泰嘴角浮起一抹笑意,“昨晚我就一直在琢磨你这几点思考,看来你想得很多很深远,很有见地,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沙正阳也知道昨晚曹清泰的熬夜多半不是为东方红酒业兼并县酒厂的方案,而是自己那几点建议,洋洋洒洒几万字,涉及到的东西很多,估摸着也很符合曹清泰的胃口,才让他这么激动难眠。
  “主任,国企现在面临的问题大家都能看到,清理三角债、破三铁、转换机制,这几年都在尝试,但是关键问题在哪里,还是要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这一点上我的看法都罗列其上了,未必正确,仅供探讨,也算是我搞企业这一年来的体会吧。”
  沙正阳显得沉静自若。
  “至于改进作风,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改革开放和招商引资,这是我这半年来跑了许多地方的感受,尤其是这两个月我跑了苏南地区,深刻感受到了市场经济在那块土地上的蓬勃发展,乡镇企业的兴盛,我又去了浙南看了看,一样感受到了私人企业的旺盛生机,我们汉都落后了,而且落后了许多。”
  “不仅仅是经济落后,而是思想理念、营商环境、软硬条件都全面落后,如果不果断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和沿海地区的差距会越来越大,我可以具体举几个例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0/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