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1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4/895

  “恐怕是两者兼有,机制僵化,哪怕是人才在其中恐怕也难以发挥作用,甚至泯然众人。”
  曹清泰一边解释,一边也在结合汉都实际进行探讨。
  “政研室前期也做了一个调研,全市类似于杭州罐头厂的情况不少,但是我们这边都是采取拖的办法,结果就是债务越来越重,财政不堪重负,工人牢骚满腹,其结果最终还是要交到政府手上来。”
  “齐鲁诸城那边也在改革,据说国务院经贸委和体改办去了调查组,现在结果还没有出来,但是听说并没有停止。”黄绍棠摩挲着自己下颌,沉吟着道:“没有停止,也就意味着允许继续尝试,那边动作力度更大。”
  “黄书记,其实这些动作早就有了,只不过大家都只是选择性的看罢了,外资来收购就觉得理所当然,怎么咱们自己内部的兼并收购,就觉得必须要国营企业对国营企业呢?”曹清泰很自然的把话题引到了汉都。
  “唔,的确值得深思啊,我们有些同志的脑袋就是转不过这个弯,或者他们其实内心早就明白,但就是不愿意去伸手试一试。”黄绍棠冷笑:“我这一次把他们带出去,就是要让他们看一看,感受一下,如果回来之后还是无动于衷,浑浑噩噩过日子,那只能说明不适应形势了。”
  听得黄绍棠语气冷峻,曹清泰也知道这一次对方是下了决心了。
  想一想也是,中央把他安排到汉都这个西部首屈一指的大都市来当书记,肯定不会是让他来安步当车按部就班的混日子的,甚至可以说你在汉都安安稳稳当一把手对于黄绍棠来说都是失败的。
  他现在只有一条路,就是要在汉都打开局面,就是要让汉都在整个西部乃至全国的改革开放中走在前列,让汉都的社会经济事业发展名列前茅,这才能对得起中央对他的高度期望。
  为此,谁要敢于挡黄绍棠的路,那么黄绍棠就可以毫不犹豫的把你扫进垃圾堆。
  跟随黄绍棠去江浙考察学习的都是各县区的党政主官,要么是书记,要么是区县长,还有市里各局行部委的一把手,银台是贺仲业去的,也不知道贺仲业是否感受到了这份不一样的压力。
  车内陷入了沉寂,好一阵后,黄绍棠才又道:“清泰,上次你提到了银台的东方红酒业准备收购银台县酒厂?”
  “嗯,好像是银台县里希望两家企业实现合并吧,县里大概觉得县酒厂是国营企业,应该主导,但东方红酒业现在发展势头正好,认为县酒厂都濒于破产,资不抵债了,可能就不愿意。”曹清泰轻描淡写的道:“事情大概就搁了下来。”
  “哼,我们的干部啊,还抱着那点儿旧思维不放,还在一味强调国营企业的特殊身份,都要破产了,还搁不下那层面子。”黄绍棠不以为然的摇摇头:“我的观点,清产核资工作做好,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不计较谁来兼并,谁更有实力更具发展潜力,谁市场经营能力更强,那就谁占主导地位。”
  “与其等到企业经营不下去,让政府财政来为之买单,为什么不早点处置?”黄绍棠继续道:“当然,可能其中比较复杂棘手的问题一是国有资产,二是国企职工的身份和后路问题,前者相对简单,处理好后者可能难度更大,也考验我们执政者的执政能力。”
  “黄书记考虑得周到,可能最棘手的就是国企职工的后路问题,要妥善处理好这个问题,可能需要制度性的东西来引导和保障。”曹清泰趁机道:“我看了一份东方红酒业拿出来的兼并方案,觉得颇有新意,嗯,提到了要依托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来解决职工后顾之忧问题,很有看点。”
  黄绍棠在考察过程中就曾经听到过曹清泰提及了银台东方红酒业兼并县酒厂以解决银台县酒厂面临破产难题的构想,但是他当时没在意,甚至觉得是不是曹清泰有意在自己面前夸赞他那个前任秘书。
  但在经历了这一轮考察学习之后,黄绍棠越发感觉到了沿海地区的改革开放走到了前列,而且正在大踏步的把内陆地区越甩越远。
  而内陆地区,以汉都为例的国有企业大面积亏损情形却是越发严重,这已经成为包括汉都市委市政府在内的内地各地党委政府的一块心病,那么如何来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实际解决问题,就成了当务之急。
  曹清泰提出的可以选择一些试点来进行尝试,不拘地域,不拘领域,不拘形态,这一点之前就得到了黄绍棠的认同,但还没有觉得那么急迫,不过这一趟江浙之行后,黄绍棠感觉到刻不容缓了。
  “嗯,晚上你把那个方案拿给我看一看,另外也在各区县在了解一下,看看各区县在这方面还有没有新的动向和好的做法,一两个试点恐怕还不够,还得要多尝试。”黄绍棠微微点点头,目光望向窗外。
  皇冠开始慢了下来,接近市区这一段道路状况复杂,而且由于去机场有多条路在这一带汇集,使得秩序也相当混乱,稍不注意就可能要堵车,一堵车就是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看得黄绍棠直皱眉头。
  “清泰,看看,如果你是投资者来我们汉都,第一印象就看到这一幕,会怎么想?”黄绍棠目光沉凝,“下飞机进城还好一些,如果人家是赶飞机呢?误了机小事,耽误了人家生意,人家会如何想?如果想不误机,是不是得提前两小时出门?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说,这算不算一种变相的浪费时间?”
  “不仅仅如此,火车站那边情况可能还要糟糕一些。”在黄绍棠面前,曹清泰素来都是实话实说,因为黄绍棠喜欢这种作风,“出租车宰客,扒窃和诈骗盛行,这也会对我们汉都和汉川形象造成巨大破坏,也对我们的投资环境是一个巨大的损害。”
  黄绍棠摇摇头,哂笑了一声:“任重而道远啊,我们汉都不仅仅是硬环境上差得远,软环境上更是才起步,观念上的巨大差异往往就会体现在作风和态度上,这种情况下,怎么来和沿海地区竞争?算了,不说了,晚上你把方案拿过来,把春鸣和连钊叫上,我们研究一下,解剖麻雀,也要做好周全准备。”
  林春鸣已经出任常务副市长,不再担任组织部长,霍连钊暂时兼任了组织部长一职,但尚未卸任市委秘书长,不过曹清泰知道自己没机会接任。
  自己的资历还是太浅了一些,担任副厅级干部时间太短。
  黄绍棠也和他已经谈过了,准备让他再下去锻炼一下。
  去向可能会有两个地方,一是新湖县的书记,二是经开区管委会主任,经开区管委会党工委的书记是由林春鸣这个常务副市长兼任,如果自己担任管委会主任,实际上日常工作也就是自己来负责。
  皇冠终于慢腾腾的挤进了城,拥堵的道路状况花费了四十分钟才抵达省委。
  曹清泰索性就自己下了车,打个出租车直接回家,黄绍棠向省委主要领导汇报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还不如回家洗个澡,晚上估计还得要熬夜。
  刚到家,电话就响了,是沙正阳来的。
  沙正阳抵达曹清泰家中的时候才五点半不到,看见曹清泰围着围裙一副要自己做菜的模样,沙正阳笑了起来:“主任,还是我来吧,您的手艺可不能和我这家传本事比。”
  曹清泰也知道沙正阳的父亲是大厨,也不客气,“行,那就你来,待会儿让你小凤姐也尝尝你的手艺,不然她还不信,老是说我在替你吹嘘,不过食材可就只有这几样,你看着办。”
  “放心吧,我虽然也是凑合着,但好歹也耳濡目染这么久,保证让您和小凤姐胃口大开,赞不绝口。”沙正阳接过围裙,自己系上,径直打开冰箱,准备起来。
  曹清泰很喜欢这种如同家里人的氛围,对沙正阳不卑不亢挥洒自如的姿态也更喜欢,他也不知道当初自己就怎么横看竖看都看那时候的沙正阳不顺眼,可这会儿却是越看越满意,这中间的反差未免也太大了。
  想到这里曹清泰都忍不住摇头,还是要受些挫折才能成长,无论是感情还是仕途,经历了一番洗礼之后,沙正阳成熟的速度比想象的要快得多。
第037章
大恩,机遇
  沙正阳一边切菜,一边和曹清泰闲聊,曹清泰要谈了他这一趟出去的各种见闻和感受。
  “虽然很不想承认,但却要面对现实,沿海的发展势头太猛了,我们这边要沉闷得多,做什么之前都要先左顾右盼,深怕被人戳脊梁骨,这样的氛围下,你怎么可能抢先?”曹清泰感喟不已,“感觉大家触动都不小,关键在于回来之后的落实。”
  “主任,观念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所以需要人来破冰,就像是一个黑屋子,你首先把那层布捅开了,那么灯光进来,很快大家就都会明白,哦,原来就这么捅开就明亮了,于是纷纷效仿。”
  沙正阳熟练的把莴笋丝切好,用菜刀一抹,堆放在一边,然后将瘦肉放好,细细的切了起来,酸辣肉丝是他的拿手菜之一,酸辣鲜香,格外下饭。
  “你想当这个先行者?”曹清泰轻笑。
  “主任,别用先行者这个词语好不好,怎么感觉都像是先烈的同义词了。”沙正阳也笑,“不过改革先行有很多风险,但也不是没有好处,要让我先行,起码得给允许尝试允许失败的一个良好氛围吧?总要给一些力所能及的政策支持吧?”
  这一点上沙正阳在把方案和几点思考交给曹清泰时就想好了。
  探索者肯定会有风险,但是回报也一样是巨大的,可以继续吸聚市里领导的注意力,进而摆脱县里边的制约和束缚,让东方红获得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环境。
  贺仲业和闻一震这二人组合实在让沙正阳不放心,而贾国英给沙正阳的感觉更多的像是左右逢源的投机者,反倒是桑前卫沙正刚因为有前世的记忆更认可,只可惜桑前卫现在还只是一个县委常委,远达不到能左右局面的水准。
  “别事情还没做,就要政策要条件。”曹清泰提醒沙正阳,“先把工作做起来,组织会看得见的。”
  “主任,放心,该做的我早已经在做了,实际上县酒厂那边也一样对现在的情形深恶痛绝,绝大部分职工也一样渴望能通过勤奋工作来获取报酬,而非这样靠财政每个月接济一点儿生活费过日子,当然那些既得利益者除外。”沙正阳正色道。
  “既得利益者?”曹清泰咀嚼了一下,觉得这个词语用得极好,“很好,形容得很好,是需要打破这个症结的时候了。”
  曹清泰又问起了沙正阳提出的关于依托养老保险制度来解决国企职工后顾之忧问题,沙正阳也一一作了解答,只是这种还缺乏制度性细则的尝试更多的需要政府职能部门的授权来规范。
  正探讨得热闹,古小凤回来了。
  见沙正阳下厨,古小凤也是颇为吃惊,不过在沙正阳的坚持下,很有些好奇的古小凤也就放手让沙正阳一人操持,两口子也就享受了一顿沙正阳的手艺。
  “行啊,正阳,这手艺没的说,比清泰的手艺强得不知道哪里去了,谁要找了你可真是享福了。”古小凤目光里更多了几分琢磨,似乎在考虑着什么。
  “小凤姐,别这么说,我也就会这几刷子,上大场合就露馅了。”沙正阳笑嘻嘻的道:“再说了,真要成天在家里干这个,恐怕又得被人埋怨没出息了。”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古小凤不以为然,“并不是每个女人都必须要男人出人头地,其实家庭和美幸福比任何都更重要,许多女人更珍视家庭。”
  沙正阳摇了摇头,颇有感触的抹了一把脸:“或许吧,传统女性的美德可能现在不太符合时代的变化了,我们男人也只能去适应。”
  感觉到沙正阳似乎一副过来人的口吻,古小凤也有些好笑。
  这小子不过二十三岁,就这般曾经沧海难为水但却巫山不是云的味道,看样子也是个多情种子。
  吃了饭后,曹清泰和沙正阳又闲聊了一阵,得知曹清泰要去市委,沙正阳自然责无旁贷要送曹清泰过去。
  一路上曹清泰也在思考,晚上这场研究肯定很耗神,黄绍棠不顾才从江浙飞回来的疲惫,都要把林春鸣和霍连钊等人喊到一块儿研究,这说明黄绍棠是真着急了。
  黄绍棠今年不过五十岁,可谓正当壮年,属于国内典型的少壮改革派人物,从南粤到中央,又专门安排到汉都这个西部大市来担任一把手,中央也是对他给予了厚望,希望他能在汉都打开局面。
  但现在两年过去了,似乎还没有什么像样的成绩,如果说前两年是由于国际国内政治气候的影响需要稳一稳,但是现在南巡春风早已吹遍,沿海地区的动作如火如荼,汉都还要等看靠,那黄绍棠恐怕就真的有些辜负中央的期望了。
  只是改革光是嘴上说容易,真正落到实处,那都是一件件具体的棘手事情。
  黄绍棠首推的经济领域中的国企改革,涉及到职工身份变化,国有资产的止损还是流失?是不是会被视为走资本主义自由化的道路?
  这些问题作为一把手,你都不得不考虑,所以曹清泰也能理解黄绍棠的难处和焦灼心态。
  桑塔纳匀速的行驶在冬青路上,前面顺庆街过了就是马家牌坊,再转上海晏大道,这是汉都市的中轴线所在,省委省政府在中轴线的北段,沿着海晏大道行驶约十来分钟,就可以拐入达若寺附近的禅院街,汉都市委市政府都坐落在这里。
  “正阳,你送了我就要回银台?”眼见得就要到市委大门了,曹清泰突然问道。
  “啊,是啊,一个小时就能到,晚上车少一些,出城就快了,五十分钟就差不多到了。”
  沙正阳早已经拿了驾照,前世就是老司机,这一世自然要早早把驾照拿到,这辆桑塔纳他也早就开顺手了,早没有最开始没有方向助力的那种不适应感了。
  “要不,你暂时别回县里,就找个地方喝杯茶,等我电话。”曹清泰也不遮掩,“晚上黄书记、林市长、霍部长,你知道霍部长还兼着秘书长,我们要一道研究推进国企改革的方案,你们东方红酒厂兼并县酒厂首当其冲,我想如果有机会,让你在黄书记他们面前来阐述一下你的想法。”
  “主任,合适么?”沙正阳心也是微微一抖。
  能在黄绍棠、林春鸣和霍连钊他们面前来阐述想法,那可是连贺仲业和贾国英都难得获得的殊遇啊,这等良机可谓千载难逢,只要获得了他们的认同,那就意味着一条光明大道就向自己敞开了。
  哪怕中间未必尽如人意,只要能在领导心目中加深一下印象,那也是千值万值了。
  曹清泰这么做,就是在用他的人脉和信誉在为自己担保了,这份情谊极其厚重,重得沙正阳都有些承受不起。
  如果真的能在黄绍棠他们面前阐述一番自己对企业经营发展乃至更多方面的观点理念,这可比之前在酒厂里那种泛泛而谈的介绍要有价值和意义得多,自己可以更深层次的阐述自己的想法。
  “有什么不合适的?”曹清泰也知道这肯定有些唐突,但他觉得自己可以帮沙正阳这一把,“你说这个方案的操刀者和未来的执行者,直接向领导介绍,更直观更具有可视性,我觉得更好。”
  自己在黄绍棠身边呆的时间肯定不多了,无论是到新湖县区担任书记,还是到经开区担任主任,自己不可能再像现在这样随意出入黄绍棠身边了,要找黄绍棠汇报工作一样需要约时间,一样需要接受安排和等待,甚至还需要考虑各方面的条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4/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