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1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9/895

  方东儒则是考虑到未来东方红酒业的新品开发此人能发挥作用,这人虽然在管理上无能,性格上也有些小贪,但只要把他锁死在技术研发上,给予足够的利益刺激,还是可以一用的。
  所以告知他们这一点,一方面是要鼓舞士气,让其明白他们已经是公司的管理高层,不同于以往,另一方面也是要借这个机会把他们牢牢的拴在公司身上,成为一个稳定有力的团队。
  会议散了,跟随着沙正阳回到办公室,宁月婵和焦虹都有些担心,“定了?”
  “恐怕是定了。”沙正阳很坦然的回答道:“桑主任专门和我谈了,也明确告诉我,他已经向贺书记、贾县长汇报过了,他们两位都点头了。”
  “那这边……”宁月婵叹了一口气,“十一月和十二月的任务很重,济南、杭州、贵阳三市的‘新长征路上的摇滚’演唱会已经敲定了,最迟十月就要开始准备,可按照你的要去东北这边也开始准备了,毛哥已经在沈阳、大连、哈尔滨和长春来回跑了好几圈了,酝酿造势已经小有成效了,……”
  “所以虹姐你这边要抓紧时间,我给的三个月时间是底线,如果能提前最好,给老唐在压压担子,我看他亲和力和感召力不差,不但在罐头厂职工里,在酒厂那边也挺有人缘的,要充分用起来。”
  沙正阳的话引来焦虹的白眼,“那也得给人喘气的机会,欲速则不达,老唐那里我知道盯着,他也还盯着你许给他的位置呢,敢不出力?”
  “理想的目标是10月份能基本完成合并和改制,10月底之前完成全面复工生产的准备。”沙正阳摇摇头,“东北那边先酝酿造势,我和崔哥也商量过了,东北那边放在明年上半年来,鲁浙黔三省,重点放在浙省,鲁黔两省为次,要有侧重,……”
  东北是大头,白酒行业素有得三北得天下的说法。
  西北这边随着甘陇市场打开,正在逐步向疆、宁、陕渗透,华北这边因为燕京这个结还没解开,得缓缓,晋省不在其中。
  东北却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大市场,不容有失,所以沙正阳宁肯缓一缓,等到先把势头造足了,再来一举突破。
  “可是你若是到了开发区,那可是新建,工作肯定会很重,……”宁月婵还是不放心,总担心沙正阳突然一撒手,自己心里没底。
  “月婵姐,别太担心,我没撒手,我和桑主任谈过了,他也理解一个企业做起来不容易,同意我一年内主要还是出点子提构想,具体运作有其他两位副主任,我的作用还是要从打造企业这个角度来树立标杆。”
  沙正阳能理解宁月婵那和焦虹的担心,尤其是宁月婵。
  一年前她也还只是一个村妇女主任兼出纳,再加上一个濒临破产的红旗酒厂销售科长身份,现在骤然要扛起偌大一个东方红酒业的担子,的确有些为难了她。
第073章
青眼有加
  但这边的工作却容不得他推了。
  上午桑前卫已经明确和他谈话,三天之内县委就要下文,任命他担任银台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副主任。
  沙正阳的预备党员转正已经在7月1日正式通过,这也意味着他可以担任党委委员一级的党内职务,本来如果他不到开发区的话,县委组织部也要任命他为南渡镇党委委员的。
  沙正阳之前就和桑前卫交换过意见,桑前卫也认同沙正阳的想法,不仅仅是东方红酒业,还有自然堂水业,这已经被明确为银台经开区的首个投资兴建项目,要力争明年就要实现产出。
  这一点桑前卫也是和沙正阳有过交代,可以在其他工作上缓一缓,但自然堂水业这第一炮必须要打响,而且要非常响亮,为此桑前卫可以给沙正阳更宽松的工作时间分配。
  自然堂水业这个项目推进很快,高柏山已经能很熟练的运作筹备这样一个项目了。
  沙正阳也不得不叹服环境对人的改变真的很大,东方红酒业的从无到有使得原本只是一个当兵回来的高中生迅速蜕变成为一个合格的企业领导,现在在自己的指点下,筹备自然堂水业这样大一个项目,也是有模有样。
  现在和高柏山在一起,原本话语不多的高柏山也能头头是道的把项目推进情况一口气说上半个小时不歇间。
  只要是一说起项目工作,高柏山立时化身工作狂人,进度如何,存在问题,解决办法,预估后果,以及一系列的应对方案,都能拿出个一二三来,这种蜕变速度让人感慨的确繁重的工作往往是最能锻炼打磨人的。
  “正阳,虹姐和我都商量过了,酒业公司这边我们俩会替你盯着,除非有大事情,我们还会及时和你通气,不过矿泉水项目那边你得盯着点儿,柏山哥毕竟才接手,若是出了问题,项目拖延了,对他也是一个打击。”宁月婵咬着嘴唇点点头,“总觉得你始终抱着随时想要退出公司的感觉,让我们很不踏实。”
  沙正阳咧嘴笑了笑。
  对方的直觉还真敏感,不过这也是无奈之举,若是要等他们都成熟起来,时间也就不在了,只能硬赶着他们上架,自己在背后指点着,不出大状况就行,就算是犯点儿小错误,栽一两次筋斗,也算是一番历练。
  “虹姐,没有谁是天生就会的,现在如果我马上丢手,我相信,或许你们会慌乱一阵,或许公司会出现短暂的停滞甚至混乱,但是只要按照我们原来商量好的规程来,迟早也好恢复正常,相信我!”
  沙正阳不得不这么给他们打打气,免得她们心生畏怯。
  但他内心却知道,至少现在,焦虹和宁月婵还扛不起这副担子,最重要的是她们还没有真正搞清楚未来的发展路径,而这一点是最难的。
  ……
  从皇冠上下来,林春鸣皱着眉头,思绪还沉浸在先前在经开区召开的会议中。
  局面很不好,林春鸣事实上也是知晓一些经开区的情况的,但是没想到情况会这么糟糕。
  前任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是副市长楚剑南兼任,但现在楚剑南已经到人大去了,管委会主任也进行了调整,丢下了这个烂摊子。
  黄绍棠让自己同时见人了经开区党工委书记、主任,也就是想要让自己能把重心放在经开区工作上,这让林春鸣也很是作难。
  常务副市长的工作可不仅仅只是经开区这一块,市政府那边的事务一样很多,林春鸣不可能丢下那边的工作不管。
  原本希望曹清泰到经开区来帮自己一把,自己不兼任这个主任,但曹清泰却被安排到了新湖担任书记。
  经开区给他的印象很糟糕,散,乱,杂,布局散,规划乱,产业杂,基础设施的建设应该说还是投入不小的,但问题在规划上就应该出了问题,或者说知道问题,但是却没有能改善。
  整个经开区没有像样的主导产业,数十家企业,从食品、建材、电子、电气、机械零部件,到钢材交易、汽车贸易甚至仓储等应有尽有,但是却没有两家像样的龙头企业,这是最让林春鸣揪心的。
  如何重新梳理和规划经开区的产业,培育优势和主导产业,这也是摆在林春鸣这个新上任的书记兼主任的最大难题。
  难题摆在面前,林春鸣心里也还是有些数,问题是自己手上却还缺那么几个能帮自己分担的助手,这才是最恼火的。
  林春鸣一直希望曹清泰来帮自己,他也和黄绍棠交换过几次意见,但是最终黄绍棠还是没有答应。
  当然林春鸣也能理解,新湖和穹山一直是汉都的两大穷县,在汉都市这样一个号称西部中心城市下辖居然还有贫困县,这不能不说极大的损害了汉都市对外宣传的形象。
  所以解决新湖班子问题也是刻不容缓,黄绍棠把曹清泰放在新湖也是对曹清泰的一个考验。
  但问题是自己手底下就缺那么一两个得力的人手了。
  “林市长。”
  对面来人的招呼把林春鸣唤醒过来,林春鸣定睛一看,有些高兴:“清泰啊,交接了?”
  “嗯,还得要一两天才能交接完,新湖那边都在催了。”曹清泰脸色也有些沉郁,显然也意识到了新湖那边的情况不容乐观。
  林春鸣注意到了曹清泰的表情神色,笑了起来,有点儿同病相怜的感觉,想了一想:“嗯,清泰,我们俩现在的处境有些相似啊,找个地方坐一坐,聊一聊?”
  “好啊,林市长相招,敢不从命?”曹清泰抬起手腕看看表,“到哪儿?”
  “嗯,跟我走吧。”林春鸣也临时改变日程,拿出电话给司机打了个电话,把车重新叫了过来。
  很快皇冠就停在了汉溪在城郊最大的回湾处,这里水面辽阔,两侧的自然湿地面积不小,在盛夏的阳光下显得郁郁葱葱,很有些草长莺飞的江南风光味道。
  “我没事儿就爱来这里坐一坐,坐看云卷云舒,静看花开花落,再烦躁的心境,在这里坐上一两个小时,都要舒畅许多。”林春鸣靠在躺椅上。
  旁边的原木桌案上摆着两杯茉莉花茶,雪白细腻的瓷杯几片茉莉花浮在水面上,水色青黄,香气袅袅。
  “呵呵,以后怕是难得有多少闲暇时间了。”曹清泰自我解嘲的道:“不过新湖那边呢,本身空气就好,出门就能见山见水,不当仁者,就当智者。”
  林春鸣也笑了起来,曹清泰还是这么乐观,那就好。
  “清泰,新湖发展多种产业和经济作物是有前景的,但是光靠第一产业要想拉动一地经济发展,不现实,还得要在工业经济上做文章,你心里也该有数。”林春鸣目光漫无目的的在前方栏杆外的水面上游弋,“但这非一朝一夕之功,而且新湖的特殊地理情况也对新湖工业经济有较大的制约,你要仔细谋划才对。”
  “嗯,谢谢林市长提醒,我心里有数。”曹清泰点点头,“林市长,经开区那边怎么样?”
  “很糟,比我想象的还糟。”林春鸣毫不客气的道:“楚剑南把一手好牌硬生生握在手上给憋烂了,拖了两年,基本上没做出点儿像样的东西来,外人面前我不好评价,只有我们俩,我才敢这么说。”
  “其实我们都知道经开区这两年就是一个空架子,大家都在等在看,也不能完全说是楚市长的责任。”曹清泰啧了啧嘴,“但他起码该把规划和准备工作做好,而且今年上半年局势日趋明朗的情况下,经开区仍然没怎么动,这大概是黄书记最不满意的。”
  “我现在最恼火的是手上没人。”林春鸣不无感慨,“我这几天一直在调研,经开区这帮人让我很不满意,我打算和黄书记谈一谈,逐步调整经开区的班子成员,你来不了,有没有合适的人选给我推荐两个?”
  “呵呵,林市长,您是组织部长出身,怎么向我要起人来了?”曹清泰笑着道:“政研室那帮人纸上谈兵头头是道,但让他们干实打实的经济工作,我心里都没数。”
  “哎,若是其他工作倒也罢了,我心目中也还是有些人选,可经开区这个班子却不好选,若是还都像以前那样混日子,外甥打灯笼——照旧(舅),经开区还怎么当市里的经济发动机?”林春鸣顿了一顿,“所以我才打算好好选一选人,不管是在市里区里还是企业里,只要能搞经济工作的,都行。”
  曹清泰目光一凝,望着林春鸣,“林市长,您心里是不是有人选了?”
  “嗯,银台的小沙不错,我有意把他调到经开区来,你觉得如何?”林春鸣也不客气,“他原来给你当过秘书,这两次我接触,觉得此子头脑很清醒,而且对经济工作很有见地,更难得的是还很擅长搞企业,我很看好他。”
第074章
拖一拖
  林春鸣知道沙正阳和曹清泰关系很密切,曹清泰算得上是他的“举主”,否则曹清泰也不会那一晚有些冒然的将沙正阳推出来。
  但这也说明曹清泰对沙正阳有充分的信任和看好,否则在那种情况下,一旦表现不佳,也会让黄绍棠低看曹清泰的眼光。
  事实证明曹清泰的眼光不差,沙正阳的表现堪称完美,尤其是对企业改制的一些极为新颖的观点以及在经济工作上的一些想法,都打动了黄绍棠,这很罕见。
  所以他要先征求一下曹清泰的意见,他也相信曹清泰对沙正阳的决定有足够的影响力。
  对于林春鸣突然抛出来的“橄榄枝”,曹清泰的理解,这就是一个对自己的“橄榄枝”。
  沙正阳是自己的前任秘书,而且关系密切,能力突出,经开区是副厅级单位,沙正阳过去,哪怕就是到下设某个处室担任一个副职,起码也是正科级,稍微打磨一下便可以到处级岗位上去了。
  林春鸣这么做,当然有看好沙正阳能力,希望沙正阳能去给他助力的因素在其中,但你要说林春鸣就真的招不到合适人才,那也是一个玩笑话。
  堂堂组织部长出身的林春鸣,夹袋中岂能没有几个遮奢人物?那也太小瞧对方了。
  而且谁都知道黄书记骤然将经开区主官让常务副市长来兼任,其对经开区的重视程度不言而喻,而且现在的风向也日益明朗,到经开区工作就是一条灿烂的金光大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9/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