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1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4/895

  桑前卫以及预设的三位副主任都会有一个单独办公室,然后加上未来考虑的财务室,以及将两间打通的一个小型会议,都还空出一间。
  沙正阳来到自己办公室,简单整洁,但是很周到实用,一圈老式布沙发,但是簇新的,办公桌却是半新旧,一台吊扇外加日光灯悬挂在空中。
  “沙主任。”沙正阳正在打量办公室,门口传来声音。
  “你好,崔主任。”沙正阳看了一眼眼前这个三十出头的男子,一件挺括衬衣,西裤笔挺,皮鞋透亮,头发梳理得很顺溜,应该是用摩丝定了型,很有范儿。
  “桑主任让我过来向您了解一下下一步咱们管委会的工作。”崔洛和平静的看着面前这个个头和自己差不多,但是却要比自己小十岁的顶头上司。
  沙正阳注意到了对方对自己用了“您”这个敬语,这是一个很注意细节的家伙。
  县委办过来的,估计应该是桑前卫比较欣赏的干部,如无意外他应该要直接担任管委会办公室主任,据说也是从双林乡调到县委办没多久,就被桑前卫安排到开发区来了。
  “坐吧,洛和。”沙正阳已经能很自然而平静的语气来招呼比自己大的人了。
  这一年多在东方红酒业担任总经理的打磨历练,使得他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语气,同时那种举重若轻的姿态也让许多人不知不觉忽略了沙正阳比自己大许多这一点,反而是安之若素的接受对方居高临下的称谓。
  崔洛和一时间有些难以适应,但是看到对方很泰然自若的微笑着招呼自己,崔洛和恍惚间也觉得这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对方现在是开发区管委会唯一的一位副主任,据说也是桑主任点名硬要来的。
  而对方甚至还不想来,据说还和桑主任谈了条件才来的,这让崔洛和一度也是心里严重不平衡。
  如果没有其他意外,那么后面还来的两位副主任多半都只能屈居于此人之下,这一位也应该就是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是自己的顶头上司,以后接触最多的领导。
  至于说人家年轻,想一想人家特殊的身份也就释然了。
  手中握着一个据说年销售收入几千万的大企业,而且是人家一手搞起来的,现在甚至兼并了县酒厂和县罐头厂,连县里都不敢让他放手这个企业,就是担心影响企业发展,可以说人家是随时可以在贺书记和贾县长面前说得起话的人,谁敢轻捋其锋?
  心态顿时就平衡下来,语气也就变得轻快许多,崔洛和点点头:“好,那我先把这个粗方案向您汇报一下,这基本上是按照桑主任的意见来做的,桑主任也说了,他提的想法比较简单,太粗了,希望您来予以完善和弥补。”
  “行,你拿给我看看,再介绍一下。”沙正阳也不客气。
  这种时候不是谦虚的时候,你得先给大家树立起一个形象之后,让大家认可了,你再来谦虚,那才叫谦虚,现在相互都不了解的时候谦虚,更容易被人视为心虚。
  崔洛和的口才不错,简明扼要的把目前开发区的规划和构想做了一个介绍,重点谈了桑前卫对目前开发区下一步工作的打算,只花了五分钟时间,卡得很好,这让沙正阳很满意。
  “嗯,洛和,大致情况我了解了,桑主任的意图我也基本明白了,一边建一边招商引资,可里边有些问题,洛和你注意到没有?”
  沙正阳也要考较一下对方,他没那么精力还要搞什么弯弯绕,就事论事,能看出眼前此人是否在工作上下了心思,是人云亦云,领导安排什么干什么,还是能主动性的开展工作考虑问题,很容易就能辨识出来。
  “沙主任你的意思建设进度太慢恐怕跟不上招商引资的形势?”崔洛和略作思考回答。
  “还有呢?”沙正阳继续问道。
  崔洛和有些紧张了,这一来就给自己下马威,还是其他意思?
  桑前卫对自己印象不错,但肯定没法和眼前这位比,如果眼前这位对自己不看好,那自己办公室主任的位置恐怕就有点儿悬了。
  沉下心来细细琢磨了一下,他也不是没有思考过,现在他需要确定的是对方究竟认为什么问题是最重要的。
  既然提到了招商引资,那涉及到的问题就比较多,与规建结合起来,就那么几条。
  “沙主任,你是不是觉得咱们规划建设这一块没做起来,那么会影响到招商引资的数量和质量?”崔洛和试探性的问道。
  还算靠谱,沙正阳在心里给崔洛和打了一个勾,“嗯,我们开发区调整了范围,比原来的规划起码大了接近一半,五分之二左右,所以在规划建设上的任务很重,但是招商引资却等不及,那该怎么办?”
  崔洛和循着沙正阳的思路走,凝神思索:“您的意思是要先建一个示范点或者示范片?”
  “对!”沙正阳满意的点点头,桑前卫选的人还是靠谱的,思路清晰,一点就透,“自然堂水业可以不去管它,太远,只需要把自然大道建好就行,但是我们要打造一个各方面条件都要让人眼睛一亮的点或者片,来作为一个宣传打造的名片。”
  崔洛和眼睛一亮,紧跟着问:“那这个示范点或片,该以什么样的模式来打造呢?具体位置有没有要求?”
  “具体位置肯定要选省道206旁边,这样不但交通便捷,而且也能让过往商旅车辆一眼看见,投资商也希望有一个机会来展示自己的企业形象。”沙正阳沉吟着道:“我们可以姑且以某一类的产业园来命名,作为我们开发区重点打造的一项产业,在各方面资源上予以倾斜。”
第080章
谋其政
  崔洛和也是精神一振。
  果然不同凡响,难怪桑主任要自己来征求对方的意见。
  之前自己还觉得桑主任有点儿小题大做了,对这位东方红酒业的年轻老总有点儿太高看了,会搞企业并不意味着对方对搞开发区也就能行。
  但现在看来人家早就胸有成竹,而且一来就是对现在开发区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针见血。
  “沙主任,您的意思是在邻近省道206的区域打造一个高标准规范化的工业园区,而这个工业园区可以选取一个我们银台开发区准备重点培育打造的产业来命名?”
  灵性不错,沙正阳暗自夸赞,自己刚漏出点儿风来,对方就能触类旁通的挖掘出这么多东西来,不简单。
  “嗯,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不过我看桑主任没有提到我们开发区准备重点发展打造的产业块,桑主任在这一点上有什么指示么?”沙正阳反问道。
  “桑主任大略谈过一下,没有形成在材料上,他只是说咱们银台有两大厂,其他产业基础都比较凌乱,想要集思广益,大家都来研究一下,看看那样或者那几样产业是最适合我们银台开发区的。”
  崔洛和的话让沙正阳也觉得有些为难。
  前世银台的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培育一直没有真正形成气候,但在沙正阳看来,银台的条件其实是非常好的。
  距离汉都市区不过十来公里,即便是以市中心来计算,也不过就是二十公里左右,而且从市区到县城这一线地势平坦,可以说发展工业的条件非常优越,关键在于现在还是1992年,不敢说是从头开始,但是可供选择的余地很大。
  有汉钢这个目前算得上是省内数一数二的钢铁企业,除了嘉州钢铁厂外,汉钢的规模就是最大的了,但如果放在全国范围内来看,就算是嘉州钢铁,也在全国钢铁行业里边排不上号。
  而且随着铁矿石来援日益国际化,像内陆地区的钢铁企业如果不走特种钢材和细分化的道路,光拼规模化效益,是永远无法和那些有着优良港口作为依托的钢铁企业匹敌的。
  光是铁矿石、煤炭和成品的运费成本,就足以让内陆这些依靠铁路和公路运输的钢企难以抵挡得住日后越来越残酷的竞争。
  嘉州钢铁的情况略好,毕竟嘉州依托长江,算是长江上游最重要的内河港口,但是受航道限制,其码头吞吐规模和船只吨位限制,也使得它要和诸如宝钢、武钢、沙钢这一类大型钢企在成本上难以在一条起跑线上一较高下。
  但在现在,无论是嘉州钢铁还是汉都钢铁厂,都还活得挺滋润,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从钢铁产业向其下游的衍生产业来考虑发展,也是一条合适的路径。
  比如标准件和非标件制造,又比如钢构制造、机械加工,还比如以钢铁为原料的金属容器产业等等。
  但这不是绝对的,而且从长远来看,汉钢的没落是必然趋势,甚至要不了十年,汉钢的颓势就要率先显现出来。
  国内铁矿石品位低,从国外进口运输成本高,这一劣势几乎就是无解的。
  凝神思索了一阵,沙正阳也没有遽下结论,这也轮不到他来做决断,桑前卫也只是希望他能提一些可行性的思路罢了。
  “洛和,集思广益很有必要,我也思考一下,到时候等到管委会开会的时候大家都把自己的想法拿出来探讨一下吧。”沙正阳给了崔洛和一个示意,“洛和,你也把这个意思给其他同志说一说,大家也酝酿一下,从规建到招商引资,大家都要有自己的一些构想。”
  崔洛和走了,沙正阳在办公室里坐了一阵。
  这道题还不好做,正因为是一张白纸,在作画时就更需要考虑清楚,否则一旦定型,再来改就没那么简单了。
  照理说,有东方红酒业和自然堂水业这两块做底,发展食品产业是一个好路子,但是食品产业在银台却毫无根基,可以说除了白酒还有点儿底子外,其他就乏善可陈了。
  问题是其他产业就有底子了么?
  囿于钢铁和化工这个圈子,反而束缚了自己,可钢铁和化工这两大产业,一个是要讲规模效应,一个则面临对生态环境的巨大压力,在沙正阳看来,都不是好的选择。
  这个时候沙正阳才意识到这个副主任也不是那么好当的,桑前卫对自己寄予厚望,到时候自己不能拿出一份像样的答卷来,还真有点儿尴尬了。
  哑然失笑,沙正阳突然间觉得自己好像有点儿矫情了,现在银台开发区固然一无所有,可供选择余地很多,但是你想要挑选的条件说起来也并不具备。
  各个开发区都面临这争夺投资的压力,以银台现在的竞争力,你要稍微忸怩作态,只怕投资商立马就转投其他区县了。
  想通了这一点,沙正阳心里也就踏实许多。
  现在就要用2018年的眼光思路来看招商引资,只怕招揽像样的项目进入开发区就真的比登天还难了。
  这本身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你现在就要瞄准绿色环保无污染还要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项目,最好还是世界五百强企业,你有这个资格么?
  现在最需要的是脚踏实地的招商引资,不能说不加选择,但是只要不超越底线的项目,你就得好好供着,当然在选择上你可以有所侧重,但你现在不可能有太过挑剔的态度。
  沙正阳到会议室时,其他人已经到了,当然桑前卫还没来。
  看见沙正阳夹着笔记本进来,崔洛和率先站起来,紧接着其他几个人也都站了起来,“沙主任。”
  “别那么客气,坐,坐!”沙正阳赶紧摆手,目光投向另外一边那个三十五六岁的眼镜男,“祁哥,有几个月没见面了啊,我来这边才知道你也调到开发区了,有缘啊,咱们又共事了。”
  祁家全是县建委规划科的副科长,调到开发区担任规建办主任,沙正阳在县府办的时候就和他打过几次交道。
  当时曹清泰对县城的规划有一些想法,召集过县建委一般人进行讨论,祁家全也参加了,所以一来二去也就认识了。
  对于沙正阳,在座的所有人都是充满了好奇心的。
  无他,这位原来县长秘书的这一年多仕途生涯堪称一个绝地反弹的最佳版本。
  一个县长秘书,县长走人了,人走茶凉结果就是发配下乡了,还不受人待见被踢到破产的乡镇企业里去混饭吃了,这是悲催到什么程度才能如此?
  但,神转折来了,力挽狂澜于不倒把企业救活了,大红大火了,不但当了产值几千万的酒厂老总,而且仕途也官运亨通了。
  二十三岁就当了副镇长,一眨眼竟然还被调到现在最吃香的开发区来当副主任了,这简直就是这个时代走上人生巅峰的简化版了。
  “沙主任,我替您介绍一下,祁主任您都认识了,这几位,赵岩,在招商引资办工作,他原来在计经委工作,卢雅,是县团委借调过来的,也在招商引资办,陶元虎,原来在东沱镇工作,现在在规建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4/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