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1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2/895

  沙正阳说的没错,县建筑公司在去年之前都一直经营良好,算是县属企业的佼佼者,但在市经纬编厂项目和银台中学校舍改建上被拖欠款项后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而赵一善也的确有两刷子,就这样仍然没有被拖垮,仍然在到处寻找业务,只是现在各地都要求垫资建设,而这对于流动资金已经极度紧张且银行不愿意贷款的县建筑公司来说,就只能望梅止渴了。
  如果东方红酒业真的能出资入股,那么东方红酒业丰厚的现金流将极大的改善县建筑公司的资金状况,像县建筑公司甚至可以向二级资质迈进。
  赵一善就曾经和他说过,如果有二级资质,那么县建筑公司就不至于被困在汉都市里,完全可以走出去寻找业务,哪怕再苦再累,他也有信心打出一片天地来。
  沙正阳这个突如其来的建议一下子就打开了桑前卫的思路,现在东方红酒业的运营状况非常好,最重要的是其带来了极大的营收现金流,县工行、县建行这些单位就是求着东方红贷款。
  就像自然堂水业一成立,县建行立马上门,问需不需要贷款,这几乎是干着送着要给自然堂送钱了,这当然是因为东方红酒业是其大股东的原因。
  赵一善和桑前卫曾经有过一次长谈,就谈到像县建筑公司这样的企业如果囿于一地,很难做大。
  而随着现在市场经济日趋活跃,建筑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那些资质不高、资本不足、人才和设备欠缺的企业,尤其是缺乏流动资金的建筑企业的生存会越来越困难。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一个工程你承包企业没有足够的流动资金,你连接都不敢去接。
  因为垫资现在是常态,而且垫资之后拖欠你也是常态。
  没有实力的企业,多拖你一年半载就把你给拖死了,要么打官司弄得你精疲力竭,要么就是抵押给你一大堆你不想要的东西,总而言之各种风险足以将小企业直接击垮。
  很多时候建筑公司基本上都不是因为业务不足或者自身存在什么问题而垮掉,大部分都是因为甲方不按合同履行,拖欠工程款和银行收紧贷款联合“绞杀”而导致其“死亡”的。
  如果东方红注资入股,那形势就完全不一样了,有东方红这个现金流丰厚的庞然大物做后盾,县建筑公司只需要安心选好项目,做好本业,不用再担心财务上的羁绊,可以说将会极大的促进县建筑公司的发展。
  “正阳,你不是开玩笑?”桑前卫看着沙正阳,认真的道。
  虽然现在县里通过兼并入股东方红的方案还没有正式签字,但是桑前卫却知道,即便是县里入股所占股份也不会太多,因为县酒厂和县罐头厂负债太高,净资产基本上都是为零,甚至负资产。
  如果不是那几百亩地,估计根本就没法占股。
  而沙正阳绝对是东方红酒业中的灵魂核心,可以说无论县里入股与否,他的决定就是东方红酒业的决定。
  “主任,您面前我能开玩笑么?”沙正阳也正色道。
  沙正阳当然不是开玩笑,在此之前,他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他对赵一善这个人很有兴趣。
  前世中赵一善的县建筑公司也就是这两年最终在应收款无法回收而败下阵来,后来县建筑公司改制,赵一善卖掉自己县城老宅与其他所有县建筑公司职工一起买下了建筑公司,更名为众志建筑公司。
  通过几年的艰辛努力,最终汉都众志建筑公司成为汉川省民营建筑企业中的佼佼者,后来更是进入了房地产行业,众志地产也成为汉川一家知名房地产企业。
  当然众志地产远不及众志建筑公司更有名气,众志建筑公司借助全国高速公路建设高潮到来,很快成为重要的高速公路承建商,而且后来还跟随中建集团一起在海外承揽业务,在东南亚和非洲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这其中赵一善居功至伟。
  最让沙正阳对赵一善印象深刻的是,赵一善能在建筑公司经营濒于倒闭而进行拍卖改制时,他能把所有职工都号召起来一起买下建筑公司,而且这数十名跟随他一起打天下的职工在后来十多年中几乎没有离职的,而且对赵一善都是称赞有加,鲜有恶言。
  而且赵一善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极其重信义,只要承诺了的事情,就绝对会想尽一切办法做到。
  就凭这一点,赵一善就绝对是一个人物。
  正因为如此,沙正阳觉得在这个时候通过这种方式注资入股来提前帮助县建筑公司走上正轨,是不是能让赵一善走得更远更高?
第105章
捆绑
  “主任,我考虑过,我们开发区的建设未来土建工程量很大,无论我们怎么要别人垫资建设,但最终我们也还是要支付给别人,与其让市里或别的企业赚这笔可以说是唾手可得的钱,不如支持我们本地企业了。”
  沙正阳耐心的解释着自己的意图:“县建筑公司本身运营状况还可以,只要资金到位,完全可以加大力度对我们开发区进行建设,这也可以促成我们的招商引资速度加快,另外以赵一善的能耐,也完全可以走出去。”
  “我或者东方红无意参与县建筑公司的具体业务,我们就是单纯的财务投资,支持县里企业壮大,作为县里的标杆企业,我个人觉得东方红也应当承担起这个标杆的责任和义务。”
  沙正阳无意把摊子铺得太大,东方红酒业的主业也不可能掺和到建筑行业中去。
  但作为财务投资,支持这样一家企业重新站起来,甚至开启一个辉煌时代,沙正阳觉得可以一试。
  至于说蝴蝶效应会不会让原本美好的结果反而变糟糕了,沙正阳觉得那倒不至于。
  赵一善的本事已经被历史所证明,沙正阳相信有这样一个契机,或许能帮助赵一善早日摆脱困境,提前壮大,比前世做得更好更强呢?
  也许另外一个太平洋建设就是这样被这么无意间一煽乎就出现了呢?
  要知道前世中汉川省内就有这个说法,称众志建设集团,也就是众志建筑公司的后期实力扩大的名称,其实就类似于像太平洋建设的缩小版。
  当然众志建设集团主要业务还是集中在汉川、甘、陕、川、鄂、豫、嘉州等以汉川为中心以及周邻几个省市中,规模也远不及太平洋建设那么大。
  现在有东方红酒业的资金支持,未来的众志建设现在就可以提前发力了。
  “说得好!正阳,你这个观点非常好,作为县里的标杆企业,你也是县里的干部,应该要有责任心!”桑前卫忍不住赞叹,“有些人鼠目寸光,囿于一隅,只顾着自己家里那点儿坛坛罐罐,抱残守缺,不思进取,你能这样想,很好!”
  沙正阳知道桑前卫不喜欢表扬人,尤其是这样的语气表扬人,那更是罕见,能让对方这样嘉誉自己,可能是桑前卫感触很大才会如此。
  有些不好意思,沙正阳挠了挠头:“主任,您这么夸奖我,我就有点儿承受不起了,东方红也不是我个人的,它是集体股份制企业,我只是作为管理者代行管理责任罢了,我也认为县建筑公司在东方红的支持下可以渡过难关,未来前景更光明。”
  “正阳,你也不用太谦虚了,是孬是好,我心里有数。”桑前卫满眼都是欣赏的目光,“把你调到经开区来,是我最明智的选择。”
  沙正阳只能嘿嘿嘿傻笑,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应答。
  “这事儿我要立即向贺书记和贾县长汇报,你先和我说说你的大致想法。”桑前卫道。
  沙正阳也就介绍了自己的想法,他提出了可以通过对这种陷入困境的国有企业进行改制来激发活力。
  比如允许职工持股,同时东方红以现金收购其股份成为大股东,另外加上国有股,形成三方。
  当然企业的管理仍然以公司原有管理层为主,东方红不干预,只是在必要时候提供财务支持,帮助其开拓业务,类似于一种关联方。
  桑前卫听得很认真,尤其是职工持股这一建议还是让他有些皱眉。
  不过沙正阳也耐心解释了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使得职工和企业变成利益共同体,休戚相关才能促进职工在未来与企业共存亡,激发职工的主观能动性。
  沙正阳起码花了半个小时来说服桑前卫,尤其是针对当下中小型国有企业改革中,高层的态度,也介绍了一些省外诸如齐鲁那边的一些做法,才算是说动了桑前卫。
  沙正阳也顺带提起了卢雅的表现,桑前卫不置可否。
  这种事情当然不可能上一两天表现或者沙正阳一句话就能有多大效果的,但起码提了之后桑前卫会以一种不一样的角度来考察和了解,这就是卢雅的机会。
  沙正阳能做的也就只能做到这一步了,剩下就看卢雅自己在未来工作中的表现了。
  ……
  听完桑前卫的介绍,贺仲业和贾国英都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说实话,贺仲业对沙正阳的观感一直是不太好的,当然,他也承认沙正阳在搞企业上的确很有一套,这从今年东方红酒业蒸蒸日上的势头就能看得出来。
  但焦虹在和县里就县酒厂和县罐头厂的资产价值认定上寸土必争也让贺仲业很不满意,谁都知道这没有沙正阳的坚持,焦虹不可能这么强势硬气。
  县里最终只获得了百分之十不到的股份,据说这还是东方红方面做出了很大让步的情形下。
  也就是说在东方红酒业里,县里是不折不扣的小股东,远不及红旗村和东方村,也不及南渡镇。
  这让贺仲业和贾国英都很是心有不甘。
  这样一个如日中天的企业,县里居然无法置喙,虽说这也是有一家集体企业,但始终让人心里有些不舒服。
  当然不舒服也只能是在心里,市里对这家发展势头极佳的企业十分看重,无论是黄书记还是林市长都很看好。
  从县里的角度来说,这样一家企业也的确能给县里带来很大的实质性收益,比如税收,拉动GDP增速,还有解决了县酒厂和县罐头厂两大包袱带来的就业。
  不过今天桑前卫的话让贺仲业和贾国英对沙正阳的印象有了一些改观,能够主动为县里分忧解难,这说明沙正阳这个同志的觉悟是到位了的,站的位置也是正确的,没有囿于东方红酒业这个企业中。
  在他们看来,县建筑公司现在的状况其实已经很糟糕了,最直接的一点就是县里几家银行都拒绝向其发放贷款,这几乎就是把这家企业逼上绝路。
  没有流动资金,这家建筑企业如何去承包业务运转下去?这上百的工人工资谁来发?弄不好又得要让县财政买单,这太危险了。
  现在沙正阳提出东方红愿意以注资入股的方式为其提供流动资金,支持其发展,这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而且有东方红的支持,可以想象得到县建筑公司立马就可以恢复正常运转,特别是还能解决现在开发区这么大体量的基础设施建设任务。
  “前卫,你说沙正阳提出来可以对县建筑公司进行改制,让职工持股?”贾国英沉吟了一阵之后才问及这个问题。
  这几个月里,贾国英显得很低调,对东方红酒业并购县酒厂、县罐头厂的事宜他也全权交给了赵嵩,没有多过问。
  但这并不代表他就不关心这件事情了。
  东方红酒业已经崛起成为银台的标杆企业,远远的把线缆厂、金属容器厂等原来县里的支柱企业甩在了脑后,而这只用了一年时间,谁也无法忽视这家企业,其中的灵魂人物就是沙正阳。
  沙正阳提出的企业改制,尤其是提到了职工持股这一建议让贾国英有些吃不准,他不敢确定这是否算是一个跨越红线的举措。
  在当前改革开放大潮滚滚而来的时候,改制似乎也成为了流行动作,但是改制更多的还是转变机制,或者改变企业的权属,但如果让职工直接持股,这意味着什么?他不确定。
  所以他采取了交给赵嵩自己远离的方式来脱身,避免一旦这种改制是背离公有制经济原则而受到太大的攻讦。
  但通过这几个月的观察和评估,贾国英意识到通过员工持股会的方式来解决职工持股问题在市里边并没有受到责难和批评。
  最起码市里边认可了这一举措,而且认为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任何突破创新都允许进行尝试,这才又让贾国英心思活泛起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2/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