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1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4/895

  “我了解过,县建筑公司没多少实质性的资产,如果一定要说有的话,大概就是在市经纬编厂的那块土地和厂房吧?公司在县城里的这栋楼和院落不值钱,设备老旧,可是建筑公司在银行贷款不少,即将到期也得数量也不小,……”
  沙正阳的话让赵一善有些不满,但是对方却说的事实,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方对自己公司的了解,也说明对方对自己的重视。
  “这么说来我们建筑公司是没多大价值了?”赵一善语气不善,反问道。
  “不,与赵总说得恰恰相反,我认为县建筑公司还是很有价值的,但价值不是那些死东西,而是人。”沙正阳正色道:“我认真了解过县建筑公司,按照现在状况,县建筑公司应该早就撂摊子了,就像县罐头厂和县酒厂一样,但县建筑公司却能坚持下来,这说明县建筑公司的班子和职工的凝聚力乃至精气神要远强于县酒厂和县罐头厂。”
  “行了,沙主任,你就别给我老赵戴高帽子了,县建筑公司弄成这样,我有很大的责任,市经纬编厂那个工程如果不是我去主动找上门签下,怎么会沦落到这个地步?”赵一善自我解嘲的揶揄道。
  说起来这事儿也是让赵一善无比憋屈。
  当初经纬编厂是作为市里重点项目立项建设的,但是没想到建在半途中就听得说由于市场形势变化,恐怕这家企业建成投产有可能要面临巨大亏损,所以在市里边关于是否建设下去就有争议。
  但没接到停工要求之前赵一善也不敢停工,还得要继续干,结果就是建设到一半时,市纺织局宣布暂停,最后干脆就终止了这个项目。
  而县建筑公司投入垫资的流动资金立马就打了水漂,换回来的就是经纬编厂的那片土地和半栋半拉子楼,也幸亏主体厂房尚未动工,否则就赵一善就真的只有上吊了。
  这个项目对于县建筑公司的打击几乎是致命的,县建筑公司因此背负了银行巨大的贷款债务,再也没有挣扎起来过,而银台中学这个校舍扩建项目拖欠工程款又好比雪上加霜,现在县建筑公司是真的玩不下去了。
  “市场有风险,谁又能保证自己每道坎儿都能平安过关?”沙正阳对这一点倒是看得开,关键在于你县建筑公司还是实力太单薄了,如果流动资金再雄厚一些,扛过去了就又是一番场面。
  赵一善苦笑不语,“沙主任,你有话直说,桑主任不是说是你出来的改制方案么?我洗耳恭听。”
  “那就明人不说暗话了,东方红集团对县建筑公司没有想法,但是出于三个因素愿意支持县建筑公司一把。”沙正阳收拾起了情怀,言简意赅。
  “第一,县建筑公司毕竟是县里企业,开发区今后两年有相当多的基建工程,肥水不流外人田,如果能交给县建筑公司来干,也算是帮衬一把;”
  “第二,我很看好县建筑公司的未来,两方面因素,一是县建筑公司虽然没什么固定资产,但是在人力资源上还算过得去,另一个原因上我认为未来几年汉都乃至全省全国将会随着经济发展,基建投入巨大,县建筑公司有机会趁势发展起来。”
  沙正阳迎着赵一善意似不信的目光,泰然道:“东方红现在有这份资本,可以支持县建筑公司迅速改善流动资金不足的状况,同时也能支持县建筑公司在设备设施上的加大投入,支持县建筑公司向外承揽业务,迅速壮大自身,……”
  “沙主任,能不能说实话,虚头滑脑的东西我不想听。”赵一善毫不客气的打断沙正阳的话头,“县建筑公司究竟什么真的你这么看好?”
  “嗯,看来赵总不太信任我啊,那我也说实话,我看好赵总这个人,以及你们公司班子,或者说团队,包括你手底下这帮职工的精气神。”
  沙正阳也知道这很难说服人,但的确是如此。
  “我刚才都说了,一家企业,人才是最重要的,县酒厂一手好牌一样打得奇臭无比,我能带着一帮人把红旗酒厂干起来,所以我看重人,而非其他!你信也好,不信也好,就是如此,否则你觉得我花这么大心思图什么?县建筑公司又有什么值得我如此煞费苦心?”
  “你想接管县建筑公司?”赵一善脸色有些灰白,猛的喝了一大口酒。
  “我没兴趣!”沙正阳断然回答:“没有你这帮人,县建筑公司还有多大价值?”
  赵一善回过神来,意识到自己有些想偏了,振作精神,“如何改制?”
  “东方红集团注资入股,部分交给县里,部分作为流动资金,另外县建筑公司职工可以获得部分建筑公司股份,可以以职工持股会代持方式来进行,基本上和东方红那边相仿。”沙正阳知道对方已经意动,趁热打铁:“日后整个企业仍然交给原来的管理班子,东方红集团那边不干预具体业务,管理层也可以获得比普通职工更多的股份,但有条件。”
  赵一善其实对自己持股没有太多想法,但是他也知道班子里其他人不可能都像自己一样,他也得为其他人着想。
  “什么条件?”
  “可以按照三年设定标准,第一年实现产值多少,利润多少,第二年比第一年实现产值和利润多少的增幅,以此类推,达到目标可以给予管理层期权奖励,……”沙正阳顿了一顿,他估计对方对这个期权并不理解。
  “期权是什么意思?”赵一善果然不明白。
  沙正阳做了解释,赵一善才若有所悟,但是精神却更是振奋,“这么说东方红集团会成为县建筑公司的大股东,也能够为县建筑公司提供资金支持?”
  “当然,否则设定目标如何来实现?”沙正阳傲然道。
  赵一善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今晚这一顿饭带来的一切让他犹如在梦中。
  如果有东方红集团的资金支持,那县建筑公司就可以大展身手了,这两年他一直苦于缺乏流动资金,尤其是银行的卡脖子更是让他无比憋屈,现在这道枷锁一解开,自己便可以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了。
  “另外东方红集团也会动用自己的资源来支持县建筑公司的发展,比如东方红集团如果有其他项目建设,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县建筑公司,像开发区会有一个中港合资及项目厂房建设,就可以交给县建筑公司,……”
  “那就太好了。”赵一善猛的一击掌,目光转向桑前卫,“桑主任,沙主任所说的是不是县里已经同意了?”
  “基本上是如此了。”桑前卫看了一眼沙正阳,略作犹豫便点头认可。
  “那好,我现在就回去找他们来商量!”赵一善再也坐不住了,起身就往外走,“叨扰了,改天我来请客。”
  桑前卫和沙正阳也没有挽留,知道这个时候赵一善肯定是心潮澎湃难以自已,肯定要去找手底下一帮人来商量如何办。
  “正阳,你给我出了一道难题啊。”一直没怎么说话的桑前卫看了一眼沙正阳。
  沙正阳微笑着问道:“桑主任是指我说的期权?”
  “对,你知道这个很敏感。”桑前卫点点头,“贺书记和贾县长很难同意,这一步走得有点儿大。”
  “桑主任,你相信我这么做自然有我的考量。”沙正阳悠悠的道:“要把县建筑公司这帮人积极性调动起来,需要一些非常的政策,另外我也有一些考虑。”
第108章
核心圈雏形
  桑前卫夹起一筷子猪头肉,放进嘴里,细细咀嚼,“哦,还有一些考虑?”
  “桑主任,前些时间我陪曹书记一起和林市长在一起吃了一顿饭。”沙正阳说这番话之前也是仔细考虑再三。
  毕竟陪前任领导与市里领导吃饭,虽说不是什么忌讳,但是肯定还是隐讳一些好,但沙正阳在仔细斟酌之后,还是觉得对桑前卫没什么可以隐瞒。
  “和曹书记一道陪林市长吃饭?”桑前卫眼中星芒一闪,手中筷子微微一顿,然后又恢复了正常。
  “嗯,一起吃了一顿饭。”沙正阳坦然道:“席间林市长就谈到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了要大胆尝试,敢于实验,不要怕失败和失误,只要是有利于企业做活做大做强,有利于企业发展,都要支持,不要像小脚女人走路,畏畏缩缩。”
  桑前卫手中筷子放下,陷入了深思。
  能走到县委办主任这个位置上,他自然有他的消息渠道。
  市委黄书记一直对汉都的局面不太满意,认为汉都思想观念保守陈旧,作风因循守旧缺乏改革开放的激情活力,各项工作都严重滞后,一轮新的人事调整据说正在酝酿,闻一震或许就是这其中的一部分。
  改革不能像小脚女人走路这句话是谁提出来的,意义何在,现在已经不是秘密了,而现在省市领导如果也提这个观点,那就说明是对下边工作的力度和做法是不满意的。
  国企改革一直是改革的攻坚难点,怎么改才能让国企释放活力,重现辉煌,各地都在尝试。
  齐鲁诸城的做法也已经传了开来,国家经委据说在调查,但是没有下文。
  没有下文也就意味着中央没有认定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其实就是赞同,就是支持。
  连诸城这样大胆的做法都认可和支持,那么今天沙正阳提到的这种新的模式就不算什么了,顶多也就是一个小的创新,当然这主要涉及到管理层个人的利益,稍微有些敏感。
  那种外人拿到无所谓,但是内部人要分润那就是决不允许,无论你通过什么方式,这种心态现在还是比较浓厚的。
  “桑主任,我冒昧的说一句,我感觉市里对我们县里的工作应该还是不太满意的,无论是开发区建设还是国企改革,都觉得我们落后了。”
  沙正阳注意到桑前卫的精神已经集中起来,显然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也就格外仔细的筹措着言辞。
  “给我的观感就是市里认为银台在十一个县中条件起码应该是排在前一二位的,没有理由却满足于中游状态,认为我们县委很多时候乐见于一慢二看三通过的做法,而这种做法在现在形势下,并不适宜。”
  沙正阳用了一个交通提示的俗语来评价银台县的表现,这是他自创的,而非林春鸣的观点,但是他能感觉到林春鸣就是这个意思。
  桑前卫的眉头皱了起来,但是没有说话,目光也低垂下来,似乎精神也注意到了眼前的油炸花生米上来了,拈起一颗,放进嘴里,慢慢咀嚼着。
  “我的理解,银台还是应当在国企改革上拿出一些新的突破出来,我注意到市委前段时间的一份文件,要求各县市区应当抓住重心,突出重点,力争在今年的国企改革上有新举措新突破,不要囿于固有思维,要有敢为天下先的气魄,……”
  桑前卫笑了起来,他是县委办主任,自然看到过这份文件,沙正阳那这份文件来说事儿,未免有些过于儿戏,文件上有些话都是大话套话,如果你要刻意去咬文嚼字,怎么领会都行。
  “正阳,所以你就觉得我们可以有所突破?”桑前卫笑着道。
  “桑主任,我知道您肯定有些不以为然,文件嘛,有些东西你不能完全比照着来,也不能太认真。”沙正阳也笑了起来,但很快又收拾起了笑容。
  “但我觉得应该要根据形势来,市委这份文件的意思其实在四月份的时候就已经下发过一次,但时隔三月又再发一次,而且意思更明确,态度更坚决,我觉得是有针对性的,我觉得需要认真品读领会。”
  沙正阳这么一说,桑前卫也警惕起来,认真回忆思考着沙正阳所提及的这份文件,良久他才慢慢舒展开皱起的眉头。
  对方说的没错,这份文件粗一看没什么特别,但是来的时间点和特指的针对性都很强,联想到即将召开的十四大,桑前卫更是有所感悟。
  之前自己因为开发区这边的事情拖累,没有太注意,有些大意了。
  只是沙正阳这小子怎么看问题这么深?一份文件就能平读出这么多不同寻常的含义来?
  想到这里,桑前卫又有些感慨,自己在他这个年龄还是个屁臭都不懂的毛头小子,重点大学毕业的就是重点大学的,跟着曹清泰半年就能锤炼出这般水准,实在不一般。
  “嗯,正阳,你说的这份文件,我有点儿印象,颇具针对性。”
  见桑前卫认可自己的观点,沙正阳便进一步道:“主任,恕我直言,嗯,我这话可能也有些冒昧,只能在您面前说说,我觉得贺书记在心态还是太求稳了一点儿,贾县长在当县长之前我觉得态度还比较积极,但当了县长之后却反倒谨慎起来了,我不认为这是合适的。”
  桑前卫抹了抹嘴,心中暗笑,还是太年轻,不过这才正常,如果都像那些老油子一样什么事儿都滴水不漏,他就真的要怀疑这家伙脑瓜子里装的究竟是什么了。
  “所以你觉得我们可以尝试一下?”
  “主任,我觉得您完全可以说服贺书记同意,最起码可以允许我们尝试,如果真的反应不好或者出现什么问题,县委可以随时纠正中止,但我坚持认为,改革就是摸索尝试,你连试一试的勇气都没有,机会都不给,怎么改革?”
  桑前卫再度陷入了沉思。
  “结合东方红集团的兼并改制,如果再加上县建筑公司的改制,如果我们开发区能够在短期内有一些新的动作突破,我觉得我们银台在今年交出的成绩就应该是比较圆满的了,也算是对十四大的召开一份献礼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4/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