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1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7/895

  沙正阳讶然,不解的问道:“和你大伯一起来这位?你二堂兄?叫什么名,哦,雷亚文?什么事情?”
  “你还不知道?”雷霆还有些意似不信,“上个星期伦敦英镑崩盘了,不出你所料,德国人拒绝了英国人的求救,欧洲固定汇率机制崩灭,里拉和英镑都崩了,英镑对德国马克贬值超过15%,简直令人难以想象!”
  这都是上个星期的事情了,索罗斯和量子基金一帮人出手搅得欧洲大乱,沙正阳当然知道,但是他却没有这份精力和资源去赚这一笔。
  太麻烦了,国内根本无法操作,而去香港或者国外显然不可能,只能眼睁睁看着英国人的血被索罗斯这帮吸血虫吞噬了,不过看样子雷霆似乎也小有所得?
  “怎么,你真的入手了?赚了多少?”沙正阳精神也是一振,这种机会委实难得,只可惜他却无法参与,如果雷霆能因此得利,也算差强人意了。
  “我赚得不多,也就是三十万港币不到,本钱太少,杠杆太低。”雷霆也是不无遗憾,脸上满是不甘,“我堂兄和他那个朋友一起做了一笔,赚了两百万!”
  沙正阳算了算,如果加杠杆,赚两百万也不算太多,比起人家索罗斯十亿美元连零头的零头都算不上,但能火中取栗,那味道真的很香。
  “阿霆,这种事儿也要赶上机遇,一辈子也遇不上几回,甭老是惦记着。”沙正阳笑了笑,“就这事儿,你堂兄就对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听见雷霆大伯和堂兄以及其他来的香港客人都喊雷霆阿霆,沙正阳也就大模大样的开始用阿霆称呼雷霆,开始雷霆还很不自在,但是多喊几次,倒也觉得很亲切起来。
  “屁,人家是对你的消息渠道佩服的五体投地差不多,他们对你很好奇,我堂兄想要抽个时间请你吃顿饭,感谢你。”雷霆正色道:“我这位二堂兄人不错,挺踏实,没什么坏习惯。”
  “行,你觉得可以就可以。”沙正阳没那么矫情,雷霆的堂兄,也有香港这层关系,未来没准儿也还能用得上这份人情,雷家在香港不算富豪,但也算是中上阶层了,结份善缘没坏事。
第112章
杀手锏
  仰靠在沙发里,雷霆脸色有些复杂,瞟了一眼自己这个最要好的兄弟,总感觉这一年来对方给他的感觉是变化太大了。
  一年前这家伙还有些迷迷瞪瞪,对白菱那个女人简直是爱若拱璧,割舍不下,让他都觉得有点儿过了,既然去了政府里边你就好好干,却成天儿女情长。
  没想到也就几个月没见,这家伙就像是换了一个人一样,各方面都彻底变了,性格上变得更加沉稳老练,完全没有了几个月前那种稚嫩,更惊讶的是在眼光见识和为人处世上都彻底换了一个人一样。
  如果不是对对方太过了解,雷霆都有些怀疑不敢相信了。
  唯一的解释就是白菱的离开给对方刺激太大,让正阳发愤图强了。
  但无论如何沙正阳指点起自己来了,还是让雷霆心理上有些不太适应,问题是他的指点还都让自己获益匪浅,深圳股市上的小有斩获到这一次英镑投机,都证明了对方消息的正确性。
  问题是这家伙哪来这么多路子?他那位离任的领导就有这么广阔的人脉渠道?他真想好好去问一问对方。
  不过雷霆也知道再好的兄弟也有自己的隐私,更何况沙正阳的人脉渠道还是体制内的,就更不可能对外泄露,所以雷霆也很理性的保持不闻不问的状态。
  人家给了你信息,真假对错就靠你自己去分析判断了,哪怕只是一个方向,在股市汇市上也足够你好好琢磨了。
  “怎么了,用这种眼光看我干啥?不认识了?”沙正阳也注意到了雷霆的表情,随口问道。
  “不是,就是觉得人的际遇变化太大了,正阳,你和一年前完全变了一个人一样。”雷霆漫不经心的道:“原来我还替你担心觉得你在政府里边怕是混不出个名堂来,日后若是有机会不如到香港来,但现在我觉得你简直就是如鱼得水。”
  “如鱼得水?”沙正阳苦笑了一声,“你只看到贼娃子吃鸡,没看到贼娃子挨打啊,我的苦处难处你哪里知道?”
  “行了,在我面前矫情就没意思了,你现在混成这样,还不满足,我看得出来,你们那位桑主任对你很看重,……”雷霆撇了撇嘴,但马上就被沙正阳顶了回来,“哪你注意到了我们那位贾县长对我并不感冒么?”
  “啊?你们贾县长对你不满意?”雷霆吃了一惊,“没看出来啊,我看他对你没啥啊。”
  “那只是表面现象,这县里边水深,不是一两句话说得清楚的。”沙正阳摇摇头,“算了,和你说这些也没用,说正经事儿,华峰电器的事情没啥问题了,你大伯这一次回来有多大把握?”
  “正阳,不瞒你说,我也没数。”雷霆摇摇头,有些遗憾的道:“我大伯这个人你也知道,商场上打拼了几十年才攒下这点儿家底儿,那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你之前和我说的那些他都清楚,但你也知道他的顾虑,政府给优惠政策再多,那也得企业的供和销两个渠道能打通才能赚到钱,你不把他这个顾虑给消除了,难。”
  雷霆说的话是大实话,制约雷伯华把电子厂和玩具厂搬迁到汉都来的主要因素没别的,一个是销路,一个是元器件的供应渠道。
  销路的问题比较复杂。
  一个是外销,玩具这一块外销现在据沙正阳的了解,单子不缺,但你要从汉川运到深圳或者香港甚至沪江转口,在运输上的成本就比较高了,能不能抵消得了这边人力薪金、税收乃至水电和土地上面的成本,是关键。
  另一条渠道是内销,以目前港产玩具大多是以供应日本和欧美为主,价格较高,大陆的销售目前并未打开,而起就算是要开辟内销渠道,可能短期内也比较狭窄,主要还是看京沪穗等大城市能不能打开,难度不小。
  除了销路问题,就是供应链的问题了。
  无论是电子厂还是玩具厂,都涉及到配件供应问题。
  在香港已经有一个较为完整的供应体系,现在正在逐步向大陆的珠三角区域进行搬迁,所以南粤那边也基本没有问题。
  就内陆目前的情形来说,部分能够提供,但都还需要重新去联系建立供应渠道,还有相当一部分甚至是关键的元器件和零部件,就需要南粤那边提供了,这又涉及到一个运输成本问题。
  一个销一个供,都存在着运输成本加大的问题,能不能从税收、土地、水电以及人力成本中来抵消掉,甚至还要有盈余,这才能让对方放心在这里投资。
  毕竟港方还要有管理人员过来,内陆的语言和生活习惯肯定无法和南粤比,这边甚至还要对这边招募的员工有基本的培训,这都涉及到开销,所以,难度不小。
  “看来这事儿还没有那么简单啊。”沙正阳也叹了一口气,“还以为你大伯能心系桑梓,为咱们银台做点儿贡献呢。”
  “我大伯不是不想为故乡做点儿贡献,但你让他捐个三五十万甚至一百万,我估计能行,但是你要让他投几百万到一个见不到盈利的项目上,他肯定不会干。”雷霆笑了起来,“这是两回事儿,资本家的本性是不会变的,必须要以盈利为目的。”
  “看来这一场谈判还得花点儿心思才行啊。”沙正阳点点头,抬起手表看了看,“我先回管委会去一趟,六点钟我准时过来,你也休息一会儿。”
  回到管委会,沙正阳就立即給卢雅打了传呼,很快卢雅就回了电话,表示马上回来。
  “准备的如何?”见卢雅满脸疲惫但是精神却是格外振奋的急匆匆进来,沙正阳也不客气,直接问道。
  “沙主任,时间太短了,我按照你准备的资料带着张茜跑了安襄、昭阳、秦州、武阳、涪岗几个地市,只跑了一些我们了解到的厂家情况,其中肯定还有许多疏漏,如果能够再给我半个月时间,我估计还能收集到更多的资料。”
  这二十天卢雅都在按照沙正阳的要求出差,她带着还有一个刚借调进来的张茜围绕着汉都跑了一大圈儿,主要就是收集沙正阳交给她的和电子厂和玩具厂相关的企业。
  其中相当多都是能够提供元器件和零部件的电子、塑胶、标准件等企业,把这些企业的情况收集起来,然后进行归类整理。
  “赵岩那边呢?”沙正阳简单的浏览了一遍,感觉还行,卢雅还是花了心思的,都用电脑打印出来,整齐美观,一目了然。
  “我刚才给他打了传呼,他回了,他还在城里,估计还要一个小时才回来。”卢雅立即回答道。
  “我看你这个格式还行,赵岩那边的资料你也负责统一收集起来,今晚就要全部给我归类整理,而且还要拿出一份简单的分析报告出来。”沙正阳目光中带着几分欣赏,“没问题吧?”
  “今晚可能要加个班了。”卢雅注意到沙正阳目光里的满意和欣赏,心中也是一暖,点点头:“沙主任放心,保证明早会交到您面前。”
  沙正阳点点头,看着卢雅:“今晚就要辛苦你了,晚上如果饿了,你安排一下大家吃夜宵,把发票收捡好,单位来处理,我明早七点半就要看到这份东西。”
  卢雅抿了抿嘴,开着玩笑:“沙主任,我们一帮人辛苦了这么久,到时候过关了,您可要请客,不能光是一顿夜宵就把大家打发了。”
  “没问题,只要这一次咱们能拿下这个项目,一切都好说,吃饭是小事,到时候给大家放几天假,一起去紫柏山去看红叶。”沙正阳微微一怔之后也笑了起来,这卢雅倒是很会活跃气氛,“特批大家可以把家属也带上。”
  “真的?沙主任,你可说话要算话!”卢雅也是大喜,这段时间自己一直在出差,丈夫也有点儿意见,但也理解自己现在刚到开发区,能得到领导的欣赏也不容易,所以也就没说什么,“到时候沙主任也得要把你女朋友带着才行!”
  “呵呵,我女朋友?”沙正阳摇着头,“我女朋友还在丈母娘那里呢,说到这儿吧,争取吧。”
  “沙主任,到时候你可别撒赖!”卢雅脸上笑容可掬,“那这个事情我可就给大家说了,权当给大家打打气了,这段时间大家都很辛苦,而且压力也很大。”
  “你可能知道,港商已经到了,明天可能就要先实地考察,你也清楚我们开发区现在的情况,急了点儿,基础设施建设才开始动起来,肯定不会让人感到满意,那么我们就要在软件这一块上弥补起来。”
  沙正阳把身体靠在椅背上,脸上不无得意。
  “介绍材料我已经让崔洛和准备了,但是我觉得那都是一些常规的套路,不是最重要的,真正要打动港商,还得要靠你们这段时间准备的资料和报告,这是我的杀手锏!”
第113章
主意打到东方红头上了
  “国胜和春鸣来了,坐。”黄绍棠摆手示意,脸上的笑容却是掩饰不住。
  “晋九也在?”吴国胜看了一眼起身的宣传部长许晋九,又看了一眼黄绍棠:“黄书记,没影响你们讨论工作吧?”
  “没事儿,我和晋九的事儿已经谈完了,晋九再给我说咱们市里还是有些人才的,喏,《半月谈》内部版,刊载了一篇文章,洋洋洒洒好几千字呢,我看了,谈得很犀利很深刻,而且也很详实,不简单呐。”
  黄绍棠拿起手中的《半月谈》扬了扬,看着林春鸣,“春鸣应该认识,就是那个东方红酒业的年轻人,沙正阳。”
  “黄书记,那篇文章我前几天看过了,没想到《半月谈》内部版也能刊载出来,我原来听清泰提起过,说小沙写了一篇文章,还请他斧正了一番,大概就是这篇。”林春鸣点点头,“结合实际写得很好,也提出了一些探索的新路子。”
  吴国胜有些好奇的看了一眼自己的副手,“春鸣,黄书记和你说的是那个东方红酒业的负责人?东方红陈酿现在在省内卖得很好啊。”
  “是啊,吴市长,这个年轻人很不错,沉得下心去干工作,也善于分析总结,是个人才,我都在琢磨着想把他调到经开区来,没想到银台那边抢先一步,把他安排到银台开发区去兼副主任了。”林春鸣不无懊恼的摇摇头:“这个时候下手就显得有点儿不合适了。”
  “呵呵,春鸣啊,是人才就要大胆使用,市经开区这个舞台肯定要比银台开发区大嘛,不过东方红集团丢得开手么?”黄绍棠沉吟了一下,“银台出这么一家企业不容易,还是考虑县里的实际情况。”
  “我也就是这么考虑的,所以很犹豫啊。”林春鸣摇摇头。
  吴国胜已经从黄绍棠手中接过那本《半月谈》看了起来,他看文章速度很快,一目十行,也很有选择性。
  许晋九和黄绍棠、吴国胜以及林春鸣打了个招呼,先行离开了。
  吴国胜很快看完,搁下杂志,点点头:“在企业上工作,对企业改制最有真实感受,也最有发言权,他提到了国企改制应当抓大放小,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和管理层MBO规范问题,都很有前瞻性啊。”
  “黄书记,吴市长,前段时间我不是刚参加了东方红集团的挂牌仪式么?小沙也就和我提到了如何来进一步激发管理层的主观能动性,他提出了期权机制,我觉得这比管理层MBO更合理一些。”
  林春鸣把身体靠在沙发上,对给自己泡茶的秘书点点头示意,然后继续道:“小沙就一直在强调,随着企业走上正规化和做强做大,不可避免的会遭遇许多问题,比如人才缺乏,比如管理层对企业的忠诚度以及企业对其的认可度体现等等,我觉得很有启迪意义。”
  “许多国企经营不善,其实很大程度就有‘所有者缺位’这个因素在其中,MBO有一些法律模糊问题,容易招来诟病,小企业好一些,大企业就需要考虑,而通过期权激励机制,也就是相当于做大蛋糕,将做大的那一部分再分出一小块予以管理层,以激励对方能把蛋糕做得更大,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
  “春鸣说得有一定道理,但是我觉得MBO也好,期权激励机制也好,目的都是要把企业搞起来,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其实都可以进行探索尝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7/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