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1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9/895

  沙正阳口里这些数据是张口就来,倒也不完全是夸大虚吹,也算是有章可循,只是预计投资和实际投资中间的界限就模糊了,大家也不会去过分计较。
  “目前按照县里统一规划,省道206的改扩建即将由省交通厅于10月底全面启动,届时省道206银台段将和我们银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建的自然大道构成一个丁字形,而沿着在建的自然大道,我们还将建成东方红大道,这样一纵两横之间的区域便是我们银台开发区的一期主体区域,……”
  沙正阳手中的木杆一指,落在面前的展板上。
  “大家请看,这里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这一片蓝色区域是我们正在建设的一期规划区域,而这一处绿色区域就是我们一期工程中最先完工区域,未来准备提供给华峰电器;这里延伸线的顶头,将会建成目前我们汉川乃至整个西部地区最大的矿泉水生产企业自然堂水业的主体厂房,总投资超过八百万人民币,……”
  沙正阳侃侃而谈,仪态从容自若。
  “根据我们县委县政府的规划,银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将会着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在1993年底之前将银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期规划在建区域彻底完成管网的优化建设,同时从绿化、污水处理等各方面确保银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全省达到一流水准,……”
  雷伯华一行显得很热情而不失礼貌,也询问了一些关于银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未来打算和构想,也谈到了自己对在银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的一些考虑和担心,县里领导们也都做乐一些解释。
  半个多小时的实地考察总算是结束了,接下来就应该是进入实质性的磋商阶段了。
  贾国英和赵嵩的感觉都不太好。
  雷伯华一行人看起来还是很客气,但是越是这种客气,就越说明对方的不看好。
  尤其是对方提到的在产业链上银台这边难以满足需求,而在市场上也没有太多可供选择的余地,内陆的内销市场很难满足企业的要求,这道题不好解。
  几个随同雷伯华而来的随从,应该是雷伯华公司中的中干,很尖锐的提出了这一系列的问题,问得贾国英和赵嵩都很有些无言以对,气氛有些尴尬。
  桑前卫、沙正阳去送雷伯华一行人回东湖宾馆了,这边只剩下贾国英和赵嵩,二人到县委这边向贺仲业作了汇报,谈到了问题的棘手。
  贺仲业也没有太好的办法,本身银台就没有什么这方面的产业基础,突兀的招商引资引来向电子和玩具这一类的企业,对零部件供应要求本身就很高,你让县里怎么来解决?
  这不是光靠空口白牙说几句大话就行的,如果一切都从南粤那边运过来,然后销售市场仍然是通过南粤那边转口出口,那真的成本就太高了,银台这边开出再优惠的条件,恐怕也很难留住对方。
  几番商议之后,也没有太好的办法,下午就要正式进入谈判磋商,以目前的状况来看,很难。
  沙正阳驾驶着奥迪在前面引道,桑前卫坐在副驾上,心情也不是很好。
  他也意识到了问题,看这个问题却不是他能解决的,就算是举全县之力,这道题也很难解开。
  人家问的问题也很客观,无论是电子厂还是玩具厂,都涉及到一系列的元器件和零部件供应的问题,在银台怎么来解决?
  销路问题,每年出货这么多,汉都乃至汉川能够有多大的市场容量?内外销比例各占多少?如果外销,又涉及到运输、报关和出口退税等等繁琐的成本环节,怎么来解决?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熟练工人的问题,港方只能派遣少数管理人员,涉及到招工和培训,开发区有什么对应的帮助手段和政策?
  原来都没有考虑到这么多,加之前期桑前卫更多的心思还是放在了县委办那边,对这边也就是关心华峰电器的落户,对于后续的电子厂和玩具厂,说实话桑前卫是没有抱太大希望的。
  没想到人家雷伯华不但来了,而且还带了一大帮人来,这副架势不像是只是走走过场而已,而一下子就把贾国英和赵嵩乃至贺仲业的心都勾得活泛起来了,这就让桑前卫有些坐蜡了。
  “正阳,这事儿我们有些措手不及啊。”良久,桑前卫才摩挲着下颌道:“我一直以为能把华峰电器争取到就已经很不错了,没想到雷家这一次还真的有些有心回家乡投资,我们准备有些不足啊。”
  “桑主任,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们尽了力,问心无愧了。”沙正阳知道桑前卫在想什么,“前期我安排卢雅他们还是做了一些准备,有针对性的收集了一些资料,只是我们银台这边的基础条件尤其是供应链这一块上欠缺了一些,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桑前卫没有太在意沙正阳说的“让卢雅做了一些准备”是什么意思,还以为就是做了一份汇报材料的意思,摇摇头:“不得不承认生意人就是生意人,直接问到了关键上,我看贾县长和赵县长脸色都很不好看。”
  沙正阳同样不确定自己搜集的这些资料是否有用,毕竟这些供应商大多都是在银台以外的地方,而且也很不完整,能不能赢得对方的认可,他也没太大把握,只能说是尽力了。
  所以他也没有给桑前卫介绍太多,也就是担心桑前卫他们内心抱太大希望,结果最终失望而归,打击太大。
  在他看来雷伯华放弃在银台投资的可能性更大,如果他是雷伯华,也不会在这样各方面条件都很一般的陌生环境里投资,不可预测风险太大。
  尤其是从各方面来说银台开发区都说不上太好,真要在内陆地区投资,宁肯选择成都或者武汉这一类电子产业基础强于汉都的城市,在供应链的建设上要简便容易许多,而且这些地方的投资优惠条件不会比汉都这边逊色。
  不过作为银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的副主任,沙正阳当然希望雷伯华在开发区投资建厂。
  他会尽最大努力去为其消除一些困难,提供最大限度的支持和帮助,包括他让卢雅和赵岩他们这一二十天里所作的一切工作也都是为了这一次谈判能够提供更多的筹码。
  “嗯,尽力就好,这也是一个教训,你原来和我提的要选择一些合理的主导产业作为重点方向,我就在琢磨,我们银台究竟有什么优势?”桑前卫也颇为烦恼,“唯一的两大厂,又觉得靠不上啊。”
  “如果没有优势,或者说寻找不到合适的优势,那么我们就要考虑选择一些对发展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需求不那么高的,比如食品、鞋帽、衣服、玩具等轻工业产业,但这同样需要一个过程。”
  沙正阳也是很有感慨,比较优势现在是在沿海,但内陆的确会慢慢显现出来,这需要一个过程,现在沙正阳要做的就是希望能够以点带面,让汉都抢先一步。
  “嗯,那都是后边的事情了,这一次咱们怎么应对?”桑前卫到没有责怪沙正阳,毕竟这件事情从一开始他自己就没有报太大希望,只敲定了华峰电器这个项目,其他没有纳入计划。
  “还得要搏一搏,我总觉得条件是慢慢积累创造的,雷家的电子厂和玩具厂不算技术含量有多高的产业,其零部件需求虽然繁杂,但是根据我们收集的一些情况来看,大部分在汉川还是能找到供货商,当然这肯定需要慢慢去联络打通,比较麻烦而已。”
  “哦?你有准备?”桑前卫眼睛一亮。
  “主任,你不会以为我把卢雅和赵岩他们派出去这么长一段时间东奔西跑是去旅游吧?主要也就是再做这项工作,但效果有多大我不敢打包票。”沙正阳笑了笑,“昨晚我让卢雅才把资料整理出来,早上一大早雷霆就打电话让我过去吃早饭,我想也是一个联络感情的机会,所以就直接过去了,连整理出来的资料都还没有来得及看呢。”
  “有多大把握?”桑前卫有些兴奋,他对沙正阳的能力一直很信任,对方考虑的许多问题都是一般人想不到的,但是发挥的效果却格外突出。
  “这一次真不好说,从我个人来说,站在雷伯华的角度,恐怕不会选择我们银台,我们的劣势太多了,或许多给我们一些时间会好一些,如果他们能感受到我们开发区管委会是在用心服务的诚意的话,也许有什么奇迹发生呢?”
  沙正阳是真心不敢打包票,只能这样安慰桑前卫。
第116章
难解,质疑
  会议室里的气氛有些凝滞。
  双方都已经经过了几轮交谈,银台方面已经把能开出的最优厚的条件和盘托出了,但是很显然香港方面的客人仍然不满意。
  当然,不满意不仅仅是局限于银台方面在税收、水电、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条件,说实话,这已经是能做到的极致了,再苛刻,那就意味着要突破政策红线,没有人敢那么做。
  进入谈判阶段,雷伯华就很少说话,具体的磋商都交给了他带来的几个人。
  其中一个是他在香港电子厂的主管,业务很熟悉,还有一个玩具厂的副主管,同样也是言语犀利刻薄,提的问题也是刁钻而精准,让银台方面都觉得难以回答。
  焦点集中在几个方面。
  其一是开发区的建设进度问题,香港方面认为以现在的进度很难在较短时间内达到他们的要求,尤其是水电管网和通讯线路的铺设安装,难以如银台方面承诺的如期实现;
  其二是熟练工人问题,银台方面这边既没有合格的熟练工人,也没有能力进行工作前的必要培训,而如果要让港方来做,耗时耗神,麻烦很多,成本高昂;
  其三是供应链问题,也是最关键的核心问题,银台缺乏最基本的元器件和零部件供应商,如果全部要从南粤或者江浙那边运进来,成本会大大提高;
  其四就是销售市场问题,外销涉及到运输成本和报关成本都会提高,出口退税手续复杂,内销市场培育费时费力,短期内难以实现。
  按照那两位主要负责谈判的工厂高管意见,这四条不利因素已经把在银台设厂的风险无限放大了,根本不适合在这里设厂,如果不是考虑到老板是银台人,他们根本连走这一趟的意愿都没有。
  现在看来,情况和他们预测的差不多,银台不是合适的投资设厂地点。
  贾国英和赵嵩都有些失望,但是他们也非不明事理之人,除了第一点外,剩余三点在他们看来都的确是难以克服的困难,投资企业就是为了要盈利,如果投入巨大但是却难以见到盈利,这肯定不可能。
  桑前卫一样很失望,对方那两位高管的港普虽然很难听,但是还是能让大家听明白,这几条都是摆在面前的现实难题,对于一家企业来,哪怕只有其中两条,恐怕都会打退堂鼓了。
  沙正阳一直在很认真的记录着对方那两位主管所提出的问题,听得出来,对方也是做了充分准备的,问题也一针见血,让赵嵩和桑前卫他们都难以回答。
  不过沙正阳感觉对方并没有完全把路封死,如果他们真正觉得这些障碍是无法逾越和解决的,那么就该是雷伯华主动提出需要考虑和研究这种给双方都下台阶的话了。
  但到现在对方还没有开这个口,说明银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出的条件仍然是具备相当吸引力的。
  几乎是折半价的土地,以成本价的水电,还有三免两减半的税收优惠,再加上他们也都了解到低廉得吓人的用工工资,太具有吸引力了。
  对于他们这种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来说,工薪成本就是最大的成本,而汉川这边比起南粤来,起码还要便宜一半,也就是说,这边一百二十块钱就能招到的工人,在南粤深圳东莞那边,起码要二百五十元以上。
  这说明他们还是有些舍不得这边开出的优厚条件,但是却又被摆在面前的现实难题所困扰,所以希望银台方面能拿出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案来。
  沙正阳一边看着手中的资料,一边也在思考如何来打动对方。
  要一击必杀,必须要一次性的将对方彻底征服,才能避免他们另生事端,进而提出其他苛刻条件,在沙正阳看来,银台方面在土地和水电上几乎让步的可能了,再让,就是赔本赚吆喝了,尤其是后期县里还面临着巨大的投入需要不断的砸进去。
  “贾县长,赵县长,桑主任,刚才几位围绕着几个问题也做了坦诚的沟通和交流,我想就这些问题再来赘言几句。”沙正阳把英雄钢笔的笔帽在笔头上插好,好整以暇的放下,这才启口。
  目光都汇聚在了沙正阳身上,港方几人,包括雷伯华在内,都意识到这一次谈判虽然其他几位领导都比沙正阳级别高,但真正能就具体实质性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商量的,还是这个年轻人。
  “我梳理了一下,问题主要集中在四方面,但核心是三点。”沙正阳一边看笔记本的记录,一边说。
  “嗯,关于银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进度问题,我认为这不是问题。我们既然敢于向来我们银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来投资的企业承诺,那么我们就会确保诺言的实现,信义乃立身之本,对于我们刚刚建立的银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来说,更是如此,否则日后我们怎么能让来我们这里投资的客商放心?”
  “而且我们着眼绝不仅仅是当下贵方一两家企业,我们还希望通过这次合作成功,把我们银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情况通过贵方介绍到香港企业有意到内陆来投资的企业中去,所以我们会努力证明我们自己。”
  沙正阳语气很平和,但是态度却很坚决明确,这让贾国英和赵嵩的心情也舒畅了不少,不管成不成,但起码要把气势拿足,不能让这帮香港人呼来喝去,只把己方当成了受气包。
  “如果贵方仍然坚持认为不信,那么我们可以在合同条款上注明违约的赔偿责任,我想这样总该没有问题了吧?”
  “正阳,这一点的确不是大问题,我们只是担心,如果贵方能够确保,我们当然相信。”
  鲜有开口的雷亚文接上话,他对沙正阳印象很好,认为哪怕这次投资不成,但结识沙正阳这个人也很值得。
  对于自己父亲想把企业转移到大陆来雷亚文是赞同的,但是却绝不应该是汉川,只能是深圳东莞这一带珠三角地区,唯有这个区域才有逐步发展起来的各种零部件产业。
  即便是真的要从工人薪资成本考虑,雷亚文也觉得可以考虑有一定电子产业基础的成都和武汉,而非条件不及成都武汉的汉都。
  但谁让父亲是汉都人呢,为老家桑梓做些贡献一直是老头子的夙愿,这一点上雷亚文也无话可说,阿霆这小子也就是用这个来把老头子打动了。
  把两家厂子转移过来可不是一件小事情,雷亚文更赞同父亲捐赠一两百万现金给老家更合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9/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