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1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8/895

  第一要选一些具有一定技术的,第二要选一些头脑灵活对自身行业有一定要了解的,第三要口齿伶俐能把自己这一行说得清楚的。
  只有这样的人筛选出来,才可以进行第二轮的具体谈话,从而了解他所在行业的真实情况,了解这些产业是否有可能到银台来落户,其老板有无意愿内迁或者在内陆来投资。
  第一道关很重要,如果乡镇相关工作人员不重视,敷衍了事,甄选出来的人都是没有价值的,那么不但耽搁了时间,而且也不能达到效果,要么就是把有价值的线索给排除在外,使得县里丧失了许多机遇。
  第二道关任务更重,通过第一道关的人不会少,起码也会有好几百,这要逐一进行见面谈话了解,从而二次筛选出真正具有价值的,再进入最后阶段的摸底了解,搞清楚目标价值。
  而对于这些回来过春节的工人,他们大多都会在正月十五前后就要踏上到沿海重新务工的路程,从正月初七到正月十五前后,其实时间也就只有十天左右,如果给乡镇三天时间,留给开发区这边的时间也就一周,相当于每天都要见上数十人,哪怕是分成几拨,每拨也要见十来人。
  “嗯,我的想法是不能等到乡镇统一甄选结束再去见面,得同时开始,让乡镇每天都要报一次情况,有价值特别是有重大价值的,我们可以马上就去见面,了解情况,这样第二天就可以把第一天各乡镇反馈回来的线索中较为重要的先就梳理见面了,确保优先,至于后续的,等到后面时间相对宽裕时再来一一见面。”
  卢雅显然也是有准备的。
  “另外,其实也可以通过乡镇先和村里的干部说一说,让他们现在就可以先动起来,看那些提前回来的就可以先见面了解,还可以利用春节期间走村串户喝春酒的时候,先把这些情况摸起来,争取上班第一天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沙正阳点点头,外地打工的确有不少现在就已经开始返家了,现在开始先走一步也可以减轻节后的压力,是个好办法。
  “嗯,我看可以,我去找一找桑主任,再去找一下贾县长和赵县长,请他们尽快把这项工作布置下去,到时候你我两人都分别去跑几个重点乡镇,督促落实一下,好歹也要起点作用。”
  沙正阳一锤定音。
  “沙主任,这跑各乡镇我觉得恐怕还得要请桑主任以县委办名义下文打个招呼更合适,否则你我跑下去,估计有些乡镇不会搭理咱们啊。”
  卢雅苦笑。
  她觉得沙正阳太乐观了,这些乡镇本身在年边上事情就多,你还要让他们给你办这个和他们关系不大的事情,恐怕就更难了。
  沙正阳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我要和贾县长和赵县长专门汇报,不是发个文件就行,要请他们逐一给各个乡镇的书记镇长把电话打到,有时候书记县长的电话比县委县府的正式文件更管用。”
  卢雅也笑了起来,“沙主任,你倒是把这一点看得挺明白,这我就放心了。”
  等到卢雅离开,沙正阳才给桑前卫打了个电话。
  年前桑前卫事情很多,加上管委会班子配齐,所以桑前卫也就越来越把这边的工作放手。
  沙正阳知道这是桑前卫对自己的看重,但是这并不代表自己就可以轻慢了。
  越是这样,就越是应当讲规矩,这是沙正阳前世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
  看见桑前卫嘴角的笑意,贺仲业微微扬起眉毛,“前卫,是沙正阳来的电话?”
  桑前卫本来是打算出去接电话的,但贺仲业示意他就在会议室里接,所以他也就没有出去,当着贺仲业的面接了。
  “嗯,正阳汇报了一下工作,提了一个想法,我觉得很有价值,或许能够给我们县里的招商引资工作带来一轮意想不到的惊喜。”
  桑前卫心情非常好,每一次接到沙正阳的电话,都能有一些好消息传来,这让桑前卫越来越放心把开发区的工作交给沙正阳来负责,或许一两年后,这个主任位置就可以交给对方了。
  “哦?这么肯定?”一旁的齐云山也很好奇,“我也一直在琢磨咱们县里的招商引资工作,除了自然堂水业和三家港资企业外,咱们什么时候能够有一个大的突破,但我看了周围其他区县,好像除了华阳县因为基础条件较好,所以还不错外,其他县都不尽人意。”
  “嗯,贺书记,齐书记,你们还别说,这帮年轻人的脑子还真的挺好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点子不少,正阳说这是卢雅想出来的,我觉得可能是受到了当初正阳提出应当想办法去沿海对口企业为华祥电子和华瑞玩具招募一批熟练工人的启发,他们打算利用春节期间在沿海地区打工的人回来,对这些人进行一次信息收集,充分掌握了解这些返乡民工在沿海地区所从事的产业,进而进行研究分析,寻找机会去有针对性的进行招商引资,……”
  桑前卫把这个思路一介绍,让贺仲业和齐云山都抚掌赞叹,都觉得这个构想好。
  不求能有多少收获,哪怕能够有个三五家企业项目最终能成功落地到银台来,那这个春节辛苦一番都值得了。
第144章
神预言
  “前卫,看来沙正阳这个干部还是选对了,放在开发区这个位置上很合适。”贺仲业慨叹了一句,“选干部的确不能讲资历,还得要看实绩。”
  “现在不少干部习惯于当老爷官,成天在坐在办公室里抽烟喝茶看报,却从未认真思考过自己的工作该如何打开局面,也根本不把当前的形势和自己工作结合起来。”齐云山也补上话:“沙正阳在这方面做得很好。”
  “这种干部在哪里都不少,尤其是机关里更是打堆。”贺仲业皱起眉头,“县委也要考虑来一场整顿歪风邪气和尸居余气的运动,好好把机关里那些个懒散惰性给打扫一番,党的十四大给我们的明确了新的工作目标方向,县里的各个部门都要好好思考一下今年自己的工作,少拿那些每年照抄的总结报告来糊弄人。”
  桑前卫知道贺仲业对很多部门的工作都不太满意,但是他感觉贺仲业似乎有些老了,在很多事情上虽然也不满意,但是却不像以前那样雷厉风行的处置了,而是有点儿雷声大雨点小的感觉了。
  这使得桑前卫对今年县里的工作更加担心。
  从现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态度和风格来看,93年肯定要在工作上有所突破,那种按部就班混日子的情形肯定不会无法持续下去了。
  这一点,县委县府都下了几次文,但桑前卫始终觉得,缺乏针对性,而且没有刚性的处罚措施。
  他不知道是自己的错觉,还是贺仲业现在因为年龄原因在魄力和作风上都有所减弱。
  而齐云山虽然很精明干练,但给他的感觉齐云山在选人用人上有些任人唯亲,一些和齐云山关系较为密切的干部很容易就获得了提拔,甚至在能力和作风上明显不足的,也依然如此,比如黄德新。
  “贺书记,齐书记,我个人感觉县里在一些工作上缺乏力度,也缺乏奖惩逗硬的机制。”桑前卫斟酌着言辞,“今年工作要想推进得更好,恐怕还要考虑在机制上做文章。”
  他只能用一些含蓄隐晦的语言来表明自己的态度,至于说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他自己都没有太大把握,只能说是尽心而已。
  贺仲业事实上也感受到了桑前卫这一段时间多当下工作的不太满意,但很多工作不是一蹴而就就能解决处理好的,贺仲业自己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他觉得桑前卫的想法有些过于理想化了,至于齐云山这边,贺仲业同样清楚,自己要驾驭好县里这一盘棋,离不开齐云山的支持,所以早有些时候,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
  “前卫,我和老齐也研究过,的确有些工作还不尽人意,但我们还是需要分清轻重缓急,要找准主要矛盾予以解决,把精力放在抓经济建设上,这一点你也要把握好。”贺仲业沉吟着道。
  “贺书记,……”桑前卫还欲在说,但就被齐云山接过话头:“前卫,你想说的贺书记和我都清楚,但贺书记说得对,我们要抓关键问题,比如现在我们就要抓好开发区的招商引资,就要抓好开发区建设来实现其成为全县经济发动机这一目标。”
  桑前卫心有不甘,但是却知道在这一点上恐怕贺仲业和齐云山已经达成了一致,或者说妥协,他只能接受。
  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拿出像样的成绩出来,或许是自己现在能做的,桑前卫也有些失望和无奈。
  ……
  沙正阳回到家里的时候,雷霆已经在家门口等着自己了。
  这段时间相对于雷霆来说反而是最轻松的一段时间。
  华峰电器的建设推进很顺利,现在雷霆每天只需要上午下午每天去一趟看一看,众志建设在质量上还是可以保证的。
  “怎么,又没地方吃饭,来我家蹭饭?”沙正阳笑着放下包,顺口问道。
  “你要这么说也行,虽然我爸我妈把我养这么大不容易,我也在家吃了一二十年,但我还的说,你妈做的饭菜的确比我妈强。”雷霆早就一屁股坐在了饭桌边儿上,一副当成自家屋里的模样,“正刚呢?”
  “还没回来吧。”沙正阳坐在沙发里,“他这段时间也够忙了,蓝叔在嘉州那边去坐镇去了,这边业务基本上走上正轨,他们现在想要在嘉州把业务做大,主要是水陆联运这一块。”
  “嘉州的运输条件的确要比汉都好,长江水运是黄金航道,运费成本优势很大,现在公路条件差,铁路运输成本贵不说,而且还运力紧张,也就水路是最合适的了。”雷霆点头,“你给只了一条路,一年多时间就发展得这么快,不简单啊。”
  “嘉州改革开放这十多年发展太慢了,中央肯定会有所动作,所以我也建议蓝叔到嘉州去发展,把汉都和嘉州作为双轮驱动的引擎。”
  沙正阳摸着下颌,他当然不会说要不了几年嘉州就会直辖,这个时候应该是嘉州发展最缓慢的阶段,但是也是最适宜进入的阶段,一旦直辖之后,你再要想在嘉州抢占机遇,那就没那么容易了。
  “你这么看好嘉州的发展?”闲着无事,雷霆也开始学着研究国内地方经济的发展状况,平时有事儿没事儿也和沙正阳探讨。
  “嘉州历来就是西南重镇,并入汉川本身就不太合理,经历了这么多年起伏,我估摸着迟早嘉州要划出去,而一旦划出去,肯定会迎来一个巨大的发展机遇,而汉都和嘉州联系紧密,现在先在那边站稳脚跟,绝对获益匪浅。”
  沙正阳的话让雷霆很是惊讶,“划出去?什么意思?独立成省?还是建直辖市?这可能么?”
  “没有什么不可能,只要符合发展方向,有利于经济发展,那就可以,也不是什么不能打破的铁律,一切服从于实际需要。”沙正阳显得很随意。
  这个态度也带到了第二天沙正阳在曹清泰家中吃饭的时候。
  “你怎么会这么看?”曹清泰颇为吃惊,放下筷子,“嘉州这几年发展的确慢了一些,但是这也是国企改革缓慢带来的普遍现象,并非嘉州一家。嘉州本身国有经济所占比例相当大,一旦国企不景气,肯定受到影响,在基础设施建上也显得有些滞后,加上其所在主要是山区丘区,可定会影响到经济的发展,但这也不至于成为你说的这种可能性的理由吧?”
  “书记,我觉得像嘉州这样一个本身就具有雄厚工业基础的城市,与汉川绑在一起其实是不利的,嘉州周围都是较为贫困的市县,汉川就算是想要带动起发展,也是有心无力,如果嘉州能够单独划出来,中央再给一些政策扶持,肯定能够对周边贫困地区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拉动作用。”
  沙正阳的话让曹清泰若有所悟。
  现在一切都要让位于经济发展,汉川太大了,作为一个人口接近一亿,东西横亘七百公里的大省,汉南这一块坠在最下边,的确显得有些刺眼。
  而且嘉州本身就是西部地区首屈一指的工业重镇,虽然近几年发展慢了下来,但是单论工业基础,仍然不是周围这些城市能比的,还有黄金水道作为出海的通道,所以发展的条件非常好,也就是欠缺一个天时而已。
  “正阳,你说的这个其实原来也有过议论,但是这几年好像没怎么听说了啊。”古小凤示意沙正阳夹菜吃,一边道。
  “小凤姐,还是那句话,要根据当前形势来看,邓公南巡掀起了一股发展经济的狂潮,现在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因为地理优势摆在那里,但共同富裕是中央早就确定了的国策,那么如何来实现平衡,肯定要通过一些战略措施来实现,中西部地区要发展,中央在政策上在措施上肯定要倾斜,现在汉嘉高速正在加速推进,而且还对原来规划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这也得到了交通部的专项资金补贴,这其实就是一个很明显的征兆了。”
  “照你这么一说,还真有点儿像了。”曹清泰微微点头,“嘉州位置太好了,正好处于汉、川、鄂、湘、黔几省的结合部,加之其本身基础雄厚,如果真的单独划出来,肯定能迎来一个高速发展期。”
  “不过短期内恐怕还不会,还欠缺一个契机。”沙正阳神神叨叨,“这么大的事情,肯定要有一个说法才能对全国人民有一个交代,得有一个由头,否则如何说服其他那些也想单独划出来的城市呢?”
  “嗯,也是,想要单独出来的城市可不少,大连,青岛,都还眼巴巴的看着呢。”曹清泰认同沙正阳的观点,“但我还是觉得,中西部地区更需要这样一座城市来带动经济发展,中央应该看得到这一点才对。”
  “书记,你看得准啊,没准儿日后你就要去嘉州工作呢?”沙正阳来了一句神预言,前世如此,今世如何?
第145章
过年
  春节终于在人们愿意或不愿意中走来了。
  1993年的春节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令人兴奋而又忐忑不安的春节,因为1992年发生了太多让人终生难忘的事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8/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