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2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9/895

  “沙主任,您要的东西我替你拿来了。”王丰对曲晓伟的抢风头并不太在意,大概对这种情形早已经见惯不惊了。
  “谢谢王处长。”沙正阳掂量了一下,东西不少,挺厚实,估摸着能让自己好好读一读了。
  “沙主任,林书记初来乍到,可能很多方面对我们宛州还不熟悉,肯定也不是太适应,以后可能您得多指点我们才行,免得我们日后犯了错误或者忌讳都不知道,挨骂的滋味儿可不好受啊。”曲晓伟漫声道。
  她瞥了一眼刘刚,很显然她意识到这是沙正阳委托给刘刚的“任务”,刘刚却没有告诉她,而是交给了王丰来完成,这让好强的她有些不太舒服。
  “曲处长,您太过虑了,林书记性格挺好,没什么特别喜好,饮食、生活这些方面都很一般,你们不必有太多顾虑,唯有一点,工作上能拿起来就行。”
  沙正阳得替林春鸣分辨一番,现在大家都把他当成了了解林春鸣情况的一个重要渠道,话说也是,这只有他一个人跟随着林春鸣不远千里而来,不好找林书记了解的,那不只有你?
  秘书一处和综合一处准确的说都是主要为市委书记服务的,但在各自的工作侧重不同。
  秘书一处侧重于短期、局部、单一方面的工作多一些,效率要求更高,而综合一处则是长期、全面、综合性的工作更多一些,对质量要求更好更全面。
  综合一处要承担书记碰头会、市委常委会和重要会议的筹备和记录,这项工作繁重而不容有失。
  像秘书一处不负责这些会议的安排布置,但是却要担负起市委书记平时的工作安排,像出行参观、考察、调研,以及会见,基本上都是由市委秘书长、市委办主任或者副主任通过秘书一处来协调完成。
  可以说秘书一处和综合一处基本上就涵盖了整个市委书记本人以及这个人本体职位所涉及到的工作体系的工作,互为补充,各有偏重。
  而秘书一处处长和综合一处的处长,也是市委办副主任最有力的竞争人选。
  而谁能竞争上这个位置,很大程度既包括其各自工作能力和态度,领导对其观感也有很大影响,这个领导既包括市委书记本人,也包括分管党群口的副书记和市委秘书长等人。
  再加上市委秘书长和联系的市委办主任副主任,那么就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善的体系了。
  这方面的情况沙正阳在来宛州之前专门请教过桑前卫,毕竟桑前卫是县委办主任,而且和汉都市委办打交道也比较多。
  曹清泰也给了他不少建议,好歹曹清泰也在市委办副主任位置上呆了那么久。
  应该说二人的建议和意见也帮沙正阳能迅速适应宛州市委办副主任这个位置提供了不少支持。
  “沙主任,我相信咱们市委办的人工作能力和态度都没有问题,但如何让我们的工作更能得到林书记的认可,让林书记满意,这里边还涉及到很多细节问题,这也是明秘书长之前对我们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所以我们才希望能在最短时间内做到让林书记满意啊。”曲晓伟笑盈盈的道。
  这个鬼女人口才厉害啊,沙正阳暗自咂舌。
  说起话来滴水不漏,而且条理清晰,有理有据,关键在于还很在理,你不得不承认和这种久经办公室政治的角色打交道,脑袋都得要转得快一些。
  这也是沙正阳第一次见识到了宛州市委办内部的激烈竞争,先前觉得刘刚不差,但现在和这个曲晓伟相比,就明显有差距了。
  “曲主任,林书记的个人喜好,我个人意见,没必要太在意,我在汉都实际经开区当了一段时间办公室主任,感觉林书记在这方面还真不太重视,嗯,言之有物,有新意,这大概是林书记和我提过的两个要求,但我的理解这更多的是在于某项工作的本身,要有新意,讲实效,……”
  “而在文字材料上的要求,我就提一个建议吧,简练,别拖泥带水,如果你们在精简和详实两者间你们拿不定主意的话,我建议你们选精简,也就是宁少勿多,宁短勿长,宁简勿详,……”
  “沙主任的意思是,林书记更倾向于即兴发挥多一些?”王丰一句话就让沙正阳刮目相看。
  先前这一位很隐忍低调,话也不多,他还觉得是不是被曲晓伟压制下了,没想到这位看问题琢磨思路也很厉害啊。
  “嗯,差不多吧,写的老套路太多,林书记反而不喜欢。”沙正阳也只能说到这么多了,不说不好,但说太多那就过了,“当然如果有新的观点意见,林书记是比较喜欢的,尤其是和日常工作结合得比较多一点的,……”
  一干人终于退去了,留下沙正阳一个人在办公室。
  宛州市委办加上市委政研室编制达到135人,其规模根本不是一般县份所能比的,其中行政编制98人,事业工勤编制37人,现目前超编11人,整个市委办人数达到146人。
  相比之下银台县委办不过区区二十余人,比起来简直不可同日而语,也让沙正阳再度意识到宛州市委办的不同寻常。
第020章
期待
  沙正阳估摸着那边干部大会还得要一会儿。
  前任市高官顾红普在上个月就已经当选省政协副主席了,但一直还没有卸任市委书记,一直到林春鸣的任命下来。
  这个干部大会恐怕顾红普也要做一番发言,加上省委组织部领导的勉励,林春鸣的讲话,沙正阳估计得一个小时。
  从档案袋里拿出王丰交给自己的资料,这是去年和前年的全市工作总结,很贴心的还有一些相关资料,比如去年两个市辖区的总结,还有一些相关农业和工业发展情况和基本数据,甚至还有两份宛州地图。
  沙正阳饶有兴致的看了看地图。
  一份是行政区划图,上面有各种标注,包括十县二区的人口,区县政府的驻地,道路交通状况。
  另一份是地势地形图,包括森林、湖泊、河道以及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也都有标注。
  光看这些东西就知道王丰是有准备的,无论其准备究竟是针对谁,是林书记还是自己,都说明这个人是有心人。
  不简单呐。
  想想也是,千万人口的大市,全市光是干部编制加上教师这一类的事业编制人员有多少,好几万吧?
  削尖脑袋都想往市里钻,而市委办就更是这个金字塔接近于塔尖的层面了。
  能在这里边混得一官半职的,谁会是庸碌之人?
  换大老板了,一切都要洗牌重来,谁能抢占先机,留个好印象,那就意味着在新的一把手未来人事调整时就可能获得先手。
  王丰能把这些东西交给自己,意味着也是押注自己在林春鸣心目中的地位,认定自己是林春鸣看重的人物,这一点倒也不难分析出,只是能做到这么周密细致的准备,还是让沙正阳有些佩服。
  没有这些东西,王丰在自己心目中印象也就是淡一些,但是有这些东西,的确能为其加分不少,这就值得花心思。
  沙正阳深刻意识到,自己这个市委办副主任的含金量也许不那么足,但是作为林春鸣唯一带过来的人,那含金量真的就比白金还足,哪怕是自己不担任这个副主任,只当一个秘书一处的副处长,一样如此。
  但多了这个副主任身份,却让外人意识到自己在林春鸣的心目中的不一样,尤其是自己这个尤为特殊的年龄因素,没有人能忽视这一点。
  拿出包里的摩托罗拉手机,看了看,目前出了汉都和嘉州外,其他地市的移动网络也正在建设。
  宛州算是比较晚一些的了,今年初开始正式建设,沙正阳注意到,市委办里除了明永昌有移动电话外,包括郭向阳和卿泽高都还没有移动电话,这和汉都那边有着明显差距。
  不过只要开建,沙正阳相信要不了一年,移动电话就会在一定范围内开始热起来。
  没有手机的时代,的确太不方便了,哪怕有传呼机,但是在市区还好一点,在乡下或者路上,就真的太急人了。
  当沙正阳沉下心来看是认真阅读其王丰交给他的资料时,市政府礼堂里的干部大会也结束了。
  “赵部长,还得留驾一晚上啊,这都快五点了,不敢让您晚上跑这条路,不安全啊。”林春鸣站在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赵玉苏身旁,笑着道:“士章市长和唐华书记和我说早就盼着您来咱们宛州一趟,好和您共谋一醉,怎么样,加个我如何?”
  赵玉苏和林春鸣算是老熟人,关系很不错,所以说话很随意。
  林春鸣在省委组织部担任处长时,赵玉苏是副部长,而当林春鸣提拔为副部长时,赵玉苏已经到昭阳担任市委书记去了,91年赵玉苏从昭阳市委书记升任高官,今年二月才担任省委常委、组织部长。
  “春鸣,你撵我走也不会走的。”赵玉苏朗声大笑,“上次我来宛州是三月吧,士章市长和唐华书记也刚走马上任,现在你也来了,宛州新班子,耀东书记在我来之前,专门叮嘱我,要和宛州市委班子好好谈一谈,他对宛州的期望很高,……”
  站在一旁的冯士章和唐华二人原本笑容盈面,但听到赵玉苏后半截话语之后,脸色都慢慢严肃起来。
  赵玉苏话里有音,省委书记马耀东对宛州期望很高,也就意味着对以前乃至当前的宛州情况不太满意。
  当然之前,冯士章是市委副书记,而唐华是常务副市长,前任市长到省人大安排了一个副主任委员,保留了正厅级,足见省里对宛州的工作有多么不满意。
  林春鸣也听出了话外音,微微点点头:“玉苏部长,上午我和士章市长以及唐华书记都做过一次简短交流,省委对我们的期待是我们的压力,也是我们工作的动力,下一步我们宛州市委会按照省委对我们的要求,抓紧落实省委主要领导指示,切实抓好各项工作,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省委对我们宛州市委的期待。”
  “嗯,春鸣,士章,唐华,你们三位在这里,我也不多废话,待会儿在酒桌上我也不会说,宛州市是咱们全省除开嘉州之外的第一人口大市,自然条件好,但是经济总量只排名第五,汉都嘉州不说了,还不及涪岗、昭阳,而论人均GDP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更是要落到七八位去了,居于全省中下游,这很不符合宛州的定位。”
  赵玉苏的话是代表马耀东来说的,这也相当于汉川省委对宛州市委的一个要求。
  “省委对宛州的要求很明确,宛州经济总量理应进入全省前三,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都应当在未来几年里进入全省前五,宛州市委应当围绕这一目标来认真思考和研究工作,找出适合对路的路径,把工作真抓实干的搞起来,……”
  这是在提具体目标了。
  经济总量进入全省前三者这算是一个合理的要求,现在涪岗和昭阳虽然比宛州的GDP总量更高,但是他们人口基数摆在那里,两个地市的人口都不到宛州的一半,经济总量差距也不是很大。
  但后面几个要求就有些棘手了,人均GDP要进前五,这意味着要有雄厚的工业经济作为支撑才行,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这两者都要求进前五,更是一道超级难题。
  特别是后者。
  全市九百万农业人口,哪怕人均增收一百元,那都不简单,尤其是在目前靠农业增收难度极大的情况下,打工性收入才是唯一出路,可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
  说来说去,还是得发展二三产业,尤其是只有在第二产业发展起来了,才能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也才能实现农业人口的增收,这是一体两面。
  注意到包括林春鸣在内的三人脸色都有些严肃,赵玉苏也知道这道题提出来的确让宛州市委一帮人压力山大,但是不给他们加压却又不行。
  作为中西部地区人口大省,汉川省一样面临着来自中央的巨大压力,城镇居民和农民增收已经成为当前的主要课题,而宛州人口占到了全省六分之一,宛州能发展起来,相当于其他两个地市的发展。
  “好了,春鸣,士章,唐华,我也不再给你们加压了,我相信宛州市委已经感受到了省委的殷切期待,省委把这个担子交给宛州市委一帮人,就是相信你们能够带领宛州一千多万老百姓致富奔小康,省委也不时不实事求是,也没有说要求你们一两年里就要让宛州实现翻天覆地的剧变,那不现实也不合理,省委希望三到五年内,宛州的局面有一个较大的改观,……”
  赵玉苏带来的“省委期待”一直到晚上饭局时,气氛才稍微轻松下来,而这个时候沙正阳还在市委办里边很认真的阅读研究着目前宛州的基本情况,甚至在王丰、曲晓伟离开和他打招呼时,都没有影响到他的专注。
  电话响起来时,沙正阳才下意识的接起电话:“明秘书长,我到了,现在在市委办,哦,宛州宾馆,嗯,不太熟悉,不用不用,我自己过来就行,没事儿,我问一问就知道。”
  搁下电话,沙正阳揉了揉太阳穴,看了两个小时的资料,头都有些昏昏沉沉。
  宛州太大了,十县两区,这还没有算刚成立不久的开发区,两万多平方公里,东西直线距离都超过二百五十公里,南北也有一百六十公里。
  宛州的开发区搞得有些晚了,去年才成立,基本上是和银台的开发区差不多一起搞起来的。
  在沙正阳看来,如果宛州要想早一点拿出成绩,恐怕还得要聚焦于开发区,因为像宛州各县的开发区动作更缓慢,尤其是目前中央已经开始命令要求压缩和精简开发区的情况下,这就难度更大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9/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