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2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6/895

  服务态度和质量,还要加上信誉程度,这几句话含义太过丰富,无论是林春鸣和明永昌都还有点儿吃不准。
  “正阳,第一条我们能理解,如果这一条做好了,人家投资者肯定会很满意,可第二条,你说说。”明永昌忍不住道。
  “明秘书长,第二条其实体现就是咱们地方党委政府的一个工作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投资者到我们这里来办企业,我们怎么做到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
  沙正阳知道要让林春鸣和明永昌的这种观念慢慢扭转过来还需要一个过程,但只要他们抱着要发展宛州经济的意愿,把内里的道理说清楚,这都是可以接受的。
  “沿海有些地方已经提出来一句话,你投资,我服务,你发财,我发展,我觉得这句话很有意义,我们要做的就是最高效最便捷的为他们解决投资发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尽快发财。”
  “可现实工作中,我们很多职能部门却是抱着一种高高在上,你有求于我的心态在对待这些投资者,觉得你是跑到我们这里来赚钱了,从内心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抵触情绪,冷硬横推,红眼病,JQK,各种心态和后续动作就层出不穷,而一旦一个地方党委政府信誉受到破坏,那么其对发展的环境来说就是致命的。”
  沙正阳解释了冷硬横推和红眼病的表现,JQK的意思,听得林春鸣和明永昌都是皱眉之余也是发人深思。
  “一个优良的投资环境不是一天两天能营造出来的,但是要破坏却是轻而易举,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或许一桩不经意的事情就能毁了很多辛辛苦苦打好的基础,这种情况屡见不鲜。”沙正阳道。
  “我们宛州现在在吸引外资上基本上还处于空白状态,这既是好事,也是坏事,好事是我们可以从头开始,可以从一开始就把各种可能存在的毛病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坏事就是很多毛病问题其实就存在我们工作证,我们很多干部都意识不到,觉得是正常现象,理所当然,就算是发现了也觉得无所谓,不以为然。”
  沙正阳讲得很细,林春鸣和明永昌也听得很认真。
  无论是林春鸣还是明永昌都觉得沙正阳的这些看法和感受似乎也太丰富了一点儿,他就在银台县南渡镇和开发区工作了短短两年时间,就能有这么多感悟?
  他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弊病分析得如此透彻深刻,简直超出了一般人能做到,这得要有多么深刻的观察剖析能力才能做到?
  “正阳,我想你说的我们的职能部门冷硬横推现象肯定有,而且还不少,红眼病心态也有,但是JQK现象,我觉得我们宛州恐怕还做不出来吧?”明永昌沉吟着道。
  沙正阳的话给他触动很大,他不得不承认林春鸣把这家伙视为智囊是有其道理的。
  这家伙把眼下各部门单位中干部各种心态各种现象分析得太透彻了,有时候连自己都下意识的会有代入感,自己处于某个职能部门的关键位置,会不会也有这种态度?
  等几天再说,研究研究,条件还不成熟,有关部门反映,根据实际情况再来确定,这些含糊其辞,模棱两可的话语论断本身就是职能部门最常用的话语,而且放之四海而皆准,怎么说都不会错,但带来的就是效率低下。
  人家来办一件事情一个手续跑一趟两趟,三趟五趟,盖上三五十个公章,都很正常,大家也习以为常,但是放在投资者,对企业项目来说,也许就是难以忍受。
  “JQK现象是比较极端的,的确不是很多,但是最消磨投资者信心和意愿的却是那种扯皮推诿,各种拖拉,一天能办下来的事情,非要拖上一周,一周能解决的问题,必须要拖上一月,可对于投资者,尤其是外资来说,职能部门的高效和政府的信誉是他们最看重的,甚至比一些简单的优惠政策更看重,这是我接触那些外资资本家之后最深刻的感受。”沙正阳很肯定的道。
第030章
奇招迭出
  二十多年后在各地招商引资中都成为基本原则的这些观念意识,但放在这个时代却显得那么新颖犀利,这直接针对着政府机关和职能部门的工作作风。
  或许平时大家都司空见惯无所谓了,但是如果放大来看,深刻剖析其中根源,无论是林春鸣还是明永昌都能意识到这恐怕真的是日后招商引资中容易成为阻碍的重要因素。
  良久,林春鸣才慢慢的道:“正阳,除了设立专业招商引资部门外,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我的意思是针对咱们宛州未来的发展,有什么好的建议?”
  “有,开展一次整风教育活动很有必要,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但我个人认为这不是一场运动就能解决问题,只需要持之以恒的消除这些顽症。”
  沙正阳的这个建议在情理之中,但也的确如他所说,这是一项长期工程,短期内难以达到预想目的。
  沙正阳沉吟了一下,才提出自己的第二个构想:“如果可以的话,我建议可以搞一个试点,看看是否可以让涉及到招商引资办企业所需要的各种程序通过一个一次性流程的机构来解决,嗯,可以叫政务中心,比如工商、税务、国土、公安、消防、计委、经委等等,凡是在开设企业中需要牵扯到的职能部门,都派一些业务人员在机构里设置窗口,一站式办理,……”
  这个构想可谓石破天惊,让林春鸣和明永昌一时间都没有回过神来,难道还能这么做?这行么?
  沙正阳也知道这个构想很难被这个时代所接受,事实上政务中心的这种模式要十多年以后才会出现,现在骤然提出来,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冲击波,无论是谁,一时间都难以接受。
  “正阳,你这个想法是怎么冒出来的?”明永昌实在忍不住了,这家伙脑瓜子里究竟装了一些什么东西,怎么如此多层出不穷的新鲜玩意儿,而且都是这么让人刺激?
  “当时在银台,华峰电器,也是一家合资企业,也就是我那个同学开的,他就向我抱怨,为了把从征地到规建再到工商执照、税务手续等等办下来,哪怕有我们县政府和开发区的一路绿灯甚至帮着跑,前前后后跑了几个月才把章盖完,拿他自己的话来说,油费都跑贵了,如果换一个不熟悉程序的,或者县里没有这么一路绿灯的,那得要多久,投资者得要跑多少趟?或许人家在跑的过程中就懒了心,换地方了呢?”
  沙正阳的这个观点实在太出格了,完全超出了林明二人的想象。
  把所有职能部门集中在一起搞一个一站式服务,一站通,全部审批过关,听起来的确很过瘾,问题是这涉及到各个职能部门的审批权限,哪有那么容易就给你签批了的?
  而且就算是在某个局行内部也还需要走几道程序,谁有权签字,那也一样要分清楚,总不能每天派几个领导在哪里守着签字吧?
  “正阳,你这个想法涉及到政府职能部门的权限问题,没那么简单,意图很好,但是恐怕在实施上很难。”林春鸣敏锐的觉察到了这里边的问题,摇摇头。
  “林书记,肯定不简单,就像您说的,涉及到权限,谁都想捏在手里,没准儿也还存在着权钱交易的心思呢?”沙正阳笑笑,“咱们政府部门里干部素质参差不齐,有些人不给钱不办事,给钱乱办事,这种情况太多了,实际上这就是一个权力透明化的问题。”
  “各个职能部门把自己的权力明晰下来,然后公开透明,让所有人都可以知晓,进而进行监督,不行的过了,那么纪检督察部门就要调查问责,该过的不给过,一样要调查问责,看看这里边是不是有什么猫腻,我想这一步如果能从咱们宛州先走出来,那就不得了,咱们就可以成为改革的先锋,进而造出声势,在吸引外来投资上作为一张王牌。”
  沙正阳苦口婆心,他知道如果说设立招商引资局或者投资促进局这一类的专门招商引资单位都还相对容易的话,设立一站式的政务中心就太难了。
  尤其是现在连互联网的影儿都还没见着,如果要搞一站式政务中心,也就意味着仍然要按照传统的程序来进行审批。
  鉴于不可能每个部门的内设机构都派人在那里,也就意味着需要大大简化每个部门的内批程序,再说直白一点,那就是要放开一些权力约束,而这恰恰是最难的。
  捏在手里的权力要丢开,这何其难?想想前世中每一次所谓的改革,废弃不少的审批程序,都会引来官僚机构的强烈反弹,哪怕是从上至下的顶层设计,都一样会遭到强烈反对。
  当然人家的反对也会以各种所谓的防范风险、保证安全、程序合法等诸如此类的理由来堂而皇之的提出来,但实际上大家都明白,其实就是不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力。
  林春鸣和明永昌对这些东西心知肚明,沙正阳稍微一解释,他们就明白这其中隐藏的巨大“风险”,这是要触犯太多人的利益。
  精简程序说起来容易,但都涉及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恐怕会遭到来自每个单位的抵制,阳奉阴违,以各种理由来推诿,恐怕立即就会上演。
  沙正阳同样意识得到这一点,单靠宛州一地想这样搞,肯定难度极大,但是他觉得起码应该要推进这样的试点,哪怕能做一点儿也是好的。
  当宛州前进了一步,而其他地方却原地不动,那么也就意味着宛州的投资环境可能就要比其他地方更强几分,而日积月累,这种差距就会逐渐体现出来。
  而且沙正阳也认为,只要踏出了第一步,也就意味着破了冰。
  日后政府政研室也好,法制办也好,以及各部门自身也好,就可以不断的就这些审批程序就行研究和优化,不断削减压缩很多不必要的程序,达到进一步精简的目的。
  这种差距越拉得大,也就意味着宛州的投资环境越来越好,与周邻地区,甚至沿海地区起码在政府效能这一块上的优势就会渐渐体现出来。
  林春鸣没有回应沙正阳的话,今天沙正阳提出的东西实在太丰富太具刺激性了,以至于他虽然一直认为宛州需要一些变革性的举措来实现改变,但是沙正阳带来的东西冲击力太强了。
  他需要三思。
  林春鸣甚至想过,如果沙正阳的这些观点放在深圳珠海这些城市会怎么样?也许也会有一些冲击力,但是那边的环境对新生事物的容忍度和包容性就要高得多,而不像宛州这样的内陆城市,稍不注意就要引发巨大的风波。
  明永昌也能感受到林春鸣沉默背后的心思,毫无疑问,如果真的能按照沙正阳提出的这个建议实施并且能一帆风顺的实现目的,那么宛州的投资环境肯定会有很多的提高,尤其是对周边地区更具有竞争力。
  但问题是能一帆风顺的实现么?明永昌也没有把握。
  一旦引起轩然大波,对于刚来宛州尚未建立起足够威信的林春鸣来说,恐怕就是一件糟糕得不能再糟糕的事了。
  “林书记,我觉得正阳的这些观点还是很有新意的,我的意见是设立专门的招商引资机构一事可以先启动,正阳可以和政研室、编办、人事局的人先做方案,这边我们市委市府也要先商议,然后报省里,力争尽快落实,这对于我们宛州要在经济上谋求大发展必不可少,至于政务中心,……”
  明永昌沉吟了一阵才道:“我的意见是可以先在书面上进行探讨研究,暂时不宜对外宣传,可以让各个部门先把自己的审批事项一一罗列出来,尤其是一些经常要接触到的,或者是办企业必须要经过的程序,逐一来进行研究,最后再来研究一站集成的可行性。”
  不得不说明永昌的这个意见才是老成持国的方式,尽可能的降低了矛盾爆发的风险。
  先把底细摸清,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潜移默化的来做这些事情,比你还没做成就大张旗鼓的宣传要好得多。
  现在不是二十年后,你可利用舆论倒逼,而且政府的接受度也要大得多,现在的党委政府都还难以接受这种“自废武功”、“自缚手脚”的做法,哪怕明知道这样做对宛州的发展是有莫大帮助的。
  沙正阳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先悄悄的做起来,等到日后出了成绩见了效果,再来进行宣传扩大影响力,的确要稳妥得多。
  对于林春鸣和明永昌来说,暂时还不需要这些宣传影像,而实实在在的效果才是最重要的。
  不过无论如何,沙正阳觉得自己今天的这一席谈话自己的目的和效果已经达到了,林春鸣不用说,明永昌那边想必已经感觉到了一些东西,是骡子是马,自己先拉出来遛了,足以证明了。
第031章
巧遇,逗
  回到家里时,沙正阳还一直沉浸在先前与林春鸣和明永昌的一问一答对话氛围中。
  毫无疑问,明永昌正在逐渐向林春鸣靠拢,在宛州这种相对保守的氛围中,能够倾听并没有直接表露出反对态度,在沙正阳看来,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这说明林春鸣准备大刀阔斧的推进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姿态已经感染和影响到整个宛州市委市府班子,无论你承认不承认,愿不愿意面对,林春鸣作为市委书记,作为班长,他的姿态无人能无视。
  他的态度,你可以支持,你可以附和,你也可以冷眼旁观,甚至也可以阳奉阴违,但唯独你不能公然反对。
  挟大势而来,占据理论和权力高地,如果你要公然反对,那就意味着你只能被扫进宛州政坛历史的故纸堆了。
  沙正阳一直在仔细观察着市委这一班人的态度,应该说除了公然反对不可能外,其他几种情形可能或多或少都有。
  像冯士章和唐华现在态度都还不明朗,处于冷眼旁观阶段,在沙正阳看来要转变可能需要一个过程。
  而明永昌的态度是最为明显的已经从旁观迅速“进步”到附和的态度,沙正阳相信很快明永昌会进一步变成坚决支持的态度。
  市委班子成员中现在沙正阳接触不多,除了冯士章、唐华、明永昌外,像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孟子辉也接触过,但此人沉默寡言,话语不多,更看不出什么来。
  其他诸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阴朝凤、组织部长叶和泰,宣传部长王挺,政法委书记徐守信就更谈不上什么接触了。
  按照惯例,目前宛州市委尚缺一名分管经济工作的副书记,但省委迟迟未作决定,按理说这一次林春鸣到位,省委就应当及时补缺,但是仍然没有动静,这让宛州市委这边也是有些意见。
  只是像市委副书记这样级别的职位,肯定不是宛州市委内部能有多少发言权的。
  或许作为市委书记的林春鸣能有一些建议权,但林春鸣初来乍到,也不可能就此表态,而且从省委流露出来的意图来看,这个副书记肯定会从省里安排过来,而不会从宛州内部产生。
  明永昌的姿态趋向无疑会影响到一些人,这些人会逐渐意识到,宛州市委不会再向顾红普时代那样一盘散沙了,林春鸣会逐步缔造出属于他的格局,要么入局,要么出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6/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