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2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3/895

  这种人缺的是一个机会,而且这种机会一般人还很难给他,因为他的性格不太招一般的领导喜欢,但是如果给他足够的平台,走上比较高的位置,或者说接触到更高层面,那么他的发展会很好。
  也就是说这两口子,在正常情况下,姚莉会比常磊走得更顺更快,但是如果如果二人一起走到了一个共同层面的话,常磊反而更容易获得赏识,相比之下姚莉那种人才就更多。
  就像常磊自己提到的那样,姚莉可能会在今年就获得提拔,极有可能马上解决实职副科级,担任政治部内综合科的科长。
  这也在情理之中,西政法律系毕业的高材生,工作了接近十年,能力不俗,没理由不解决。
  沙正阳感觉得出来,常磊很为自己妻子的表现感到自豪,同时也并没有因为自己落后了而感到有什么负面情绪,当然你要说一点儿不甘都没有,肯定也说不过去。
  所以沙正阳很欣赏看好常磊这种心态,沉稳自信大度,堪当大用。
  倒是苏子晗这家伙让沙正阳有点儿看不清。
  看起来表现很正常,但是沙正阳感觉这个家伙的智商情商恐怕比表面的更高,太灵性了,当警察有点儿耽误了。
  这颗种子如果给点浇灌,未必不能走得比想象的更高,嗯,现在让他给林春鸣当秘书,或许就是一个莫大的阳光雨露浇灌机会。
  但愿这家伙能抓住。
  手里边关于设立招商引资局(投资促进局)的建议和方案初稿,沙正阳已经写得差不多了,在稍加修缮,就可以交给郭向阳和明永昌审核了。
  这个方案明永昌很看重,远比自己正在酝酿的设立一站式政务中心建议方案看重。
  但沙正阳却知道如果这个一站式政务中心方案一旦进入高层视野,只怕引来的震动要远胜于招商引资局(投资促进局)的那份方案。
  因为后者在沿海地区已经有了尝试,不算是什么新生事物,也是在内陆地区因为动作迟缓或者说招商引资还见不到好的效果,所以才拖延下来,沙正阳很清楚,两三年内内陆地区的这些地市大多都会连续城里专门的招商引资局,很多还干脆和开发区合署办公,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但也得承认,就目前的局面来说,一站式政务中心本身还有着很多难以逾越的障碍。
  无论是工商、税务、公安、国土、文化、交通等等权力部门,不是某一个人审查一下就可以盖章过关,光是这些部门每一家内部的审批程序都有好几个,所以指望一蹴而就本身就不现实。
  但是沙正阳觉得这一步宁早勿晚,先行把这些部门的权力义务明确,尽可能的缩减程序,透明审批时间,可以极大的倒逼这些行政权力部门的效率提升,而且一旦透明,那么规定时间内完成审批就会成为常态,而这种常态带来的整个社会行政效率提升会对整个宛州市的投资环境带来多么大的改善和提升,只有沙正阳这种过来人才清楚。
  当一个企业在宛州只需要两个月就走完一切程序办完一切手续,而在别的城市可能要三个月五个月乃至半年时,这种口碑相传的对比,比任何宣传都更有效。
  当然对于大型投资项目或者重点项目来说,哪怕没有这个一站式服务中心一样会有很高效率,甚至未批先建也很正常,但是对于那些领导们不太关注的中小企业或者个体企业乃至个体摊贩申办来说,这种机制无疑就是让人赏心悦目的了。
  而这种中小企业和微小企业将会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成为广大农业剩余劳动力转化为城市人口的一大主力军。
  这个方案沙正阳已经把粗的框架和理念已经拿出来了,现在需要做的就是细化每个部门的权力清单,然后一一进行审核和规范,提升效率,明确权责,然后加以整合,最后形成一个初步方案。
  这里边涉及到和许多部门打交道,哪怕是市委办市府办出台了文件,但是要让这些老爷单位们真正动起来,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沙正阳觉得年底能完成这项工作都算不错了。
  这就需要一个人来专门督促落实,苏子晗无疑就是最好人选。
  所以当苏子晗在完成了两天陪同林书记调研之后,以为回来可以轻松一下之后,骤然看到这样一个庞大的方案规划,脑袋都蒙了,望向沙正阳的目光也变得有些古怪。
  “沙主任,您这真是把男人当牲口用啊,这玩意儿得多费劲儿,需要多少人来做?”
  “嘿嘿,别那么沮丧加绝望,市委办只是牵口袋,真正各个权力结构清单和程序,都是要分解到各个部门去的,得由他们来完成。”沙正阳笑得格外开心。
  “你要做的就是督促,不断的督促,同时对他们拿出来的东西进行法律合规审查,当然这里边少不了要扯皮,比如某个行政审批手续,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时效,其实只需要15日内就可以做出,但是某个局他觉得干脆一个月更稳当,那么你就得要求他们压缩时间,斗智斗勇,迫使他们改回来,……”
  “还有么?”苏子晗早就知道自己进市委办来不是吃闲饭的,他也有思想准备,但这个方案涉及到的方方面面还是让他吓了一大跳,如果要按照这个玩意儿来弄下来,恐怕会有多少人心里有怨气。
  “然后就是整合了,只有当明确程序,透明结构,规范时间了,那么这个效率才会提升,也才能有效的避免内里的那些乌七八糟的腌臜事儿,这一点其实大家都明白。”沙正阳轻轻叹了一口气,“其实要想完全杜绝也不可能,只要是人子操作,就自然会有人能钻空子,但是可以在一定程度或者说很大程度上减轻,同时提升效率,这就是我们的目的。”
  苏子晗默然,他当然能听出沙正阳话语里的一些落寞无奈,也能体会到沙正阳内心的灼热,但是这种事情的确犯众怒,挨骂不会少。
  好在沙正阳在这个方案中还是留了不少余地,没有一下子把事情做绝,正如他说的,一步一步来,如温水煮青蛙。
  “沙主任,除了这个之外,你还有其他安排么?”苏子晗忍不住问道。
  “我手里事儿多着呢,想安排给你的也不少,只可惜我估摸着你很快就要跟着林书记跑了,只能利用一些闲暇时间来使唤你了,这事儿因为事关重大,借助你未来市委书记秘书的名头来催一催各单位,狐假虎威的效果更好一些。”沙正阳笑眯眯的道。
  苏子晗只能把一口涌到嘴边的老血默默吞回去,人家都把话说明了,你还能怎么着?
第041章
触动,震动
  明永昌扶了扶眼镜。
  他平时不怎么戴眼镜,只有在需要认真看东西并且要反复咀嚼的时候,才会戴眼镜。
  沙正阳这份方案需要好好琢磨,林春鸣很重视,专门叮嘱他要好好审一审。
  按照林春鸣的原话来说,虽然沙正阳在思路观点上有绝才惊艳的本事,能够跳出窠臼创造性的拿出一些构想来,但是他毕竟对这种涉及到机构设置构架上的东西知之尚浅,很难做到周全考虑,所以把关必须要明永昌来。
  明永昌大略知晓一些林春鸣的意图,这份方案拿出来要经得起检验,最终可能要到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议上去进行研究讨论,最后确定实施。
  前提已经确定,新的招商引资局或者投资促进局肯定要设立,但是机构名称,职责任务,内设机构,编制人员,和宛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关系等等,都要有一个详细周密的规划。
  等到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敲定之后还要报省委省政府批准,才会付诸实施。
  林春鸣希望尽快拿出草案来研究敲定上报,所以也催得很紧,甚至连跟随他下去调研都指示沙正阳不用去了。
  方案内容还是比较详实的,尤其是在内设机构和职责任务上还是规划得很细致,也提到了一些构想,估计应该是借鉴沿海一些地区的类似机构。
  沙正阳还专门和他提起过,意思是人员编制可以从市委办、市府办、经开区以及其他一些部门中先挤占出来,还要组织专门队伍去沿海地区进行相关考察,以期尽快熟悉情况,开展工作。
  细细的读了两遍,明永昌把眼镜取下,揉着太阳穴,思考着。
  方案没什么太大的瑕疵,基本上算过关了,郭向阳也审过。
  这都不是问题,他思索的是当下市里的情况。
  林春鸣是一个性格不错的领导,作为市高官,作风踏实,性格宽厚坚韧,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就没有脾气。
  这段时间的调研很频繁,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陪着,带着沙正阳或者王丰、苏子晗。
  但调研时间越长,看的地方越多,明永昌感觉林春鸣的心情就越来越不好,情绪也略微有些急躁。
  能让林春鸣情绪急躁的情形,当然不是好现象,说实话,这段时间跑下来,林春鸣一路说的不算多,但是偶尔和自己交流几次,明永昌都能感受到对方对宛州县域经济发展的极其不满意。
  印象中,已经跑了八个县区了,林春鸣感觉稍微好一点儿的除了东峡稍稍满意外,其他区县都不满意,尤其是像裕城、龙陵、北溪三个县区,更是让林春鸣话语更少。
  林春鸣调研过程中也曾经让常务副市长阴朝凤、组织部长叶和泰已经另外两名副市长一起陪同调研,但明永昌感觉林春鸣和他们沟通交流时,更多的还是谈存在的问题,以及倾听他们对当下宛州发展的看法,而很少谈他自己的想法意图。
  这也意味着,林春鸣虽然对宛州的情况很不满意,但是却还没有对他下一步的发展思路考虑成熟,或者说,他还在酝酿他自己的工作思路。
  明永昌判断林春鸣下一步的工作思路恐怕和沙正阳的一些观点紧密相关,比如成立招商引资局(投资促进局)和重点打造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其培育成为宛州工业经济的发动机,还比如推进一站式政务中心的规划建设,提升全市投资环境水准,以及进行综合规划,寻找和发展优势产业,培育宛州经济增长点。
  这是明永昌自己慢慢琢磨出来的。
  林春鸣并没有系统的说过这些方面的内容,都是在日常调研过程中的有感而发,或者就事论事的衍生开来的一些观点,结合着宛州实际情况,明永昌将其归纳总结出来。
  说一千道一万,林春鸣的工作重心一直围绕着发展经济而动,这一点明永昌已经明确了,谁能在经济工作这一块拿得出好的方略来,在林春鸣眼中就是合格的甚至优秀的,而如果在这一块亦步亦趋安步当车,无所作为,那么在林春鸣眼中就是不合格,下一步也许就该调整。
  市委副书记唐华跟随调研了三天,组织部长叶和泰跟随着林春鸣调研了五天,跟随时间仅次于自己,而阴朝凤只跟随调研了两天,另外两名副市长分别跟随调研了三天和四天。
  在明永昌看来,这已经是一个有些微妙但是却清晰的信号了。
  林春鸣的调研还将持续一个月,但是县区一旦调研完毕,剩下的各局行部委调研会快很多,基本上一天两个,一个星期下来,就基本上会把重要的部门调研完毕。
  接下来就可能是断续的调研,以及开始进入实质性的工作阶段了,拿出自己的施政纲领,提出工作思路,以及研究如何推进这些方略了。
  当然这其中还有一个过程,那就是对他自己的施政纲领和工作思路的一个意见征求和完善,但明永昌相信,以林春鸣这么久的调研,以及肩负着省委省政府的重托,估计内心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思路了,不会有太大的修改。
  明永昌也感受到了一些压力,他知道林春鸣不会等太久,而等得越久,意味着动作会越大,推进的决心也会更大。
  ……
  半闭着眼睛,唐华头枕在座位的头枕上,思考着两个小时前的谈话。
  新任市委书记林春鸣已经走马上任二十天了。
  看起来很低调的一个人,接触了几次,性格也很宽厚温和。
  照理说唐华该和林春鸣是比较熟悉的才对,因为林春鸣是从省委组织部出来的,而唐华又是从市委组织部长位置上升任常务副市长、市委副书记的,不过这中间恰恰有一个时间差。
  林春鸣的成长经历主要在干部四处和干部五处。
  这两个处一个是负责省属国有大型企业干部管理考核考察这一块,另一个是负责省委管理的高校、科研院所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管理培养考核考察,担任副部长时也主要是分管这两块。
  而且他担任组织部副部长时间不长,只有半年就调任了汉都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而唐华担任宛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时,林春鸣已经到汉都工作了,双方工作上并没有交织。
  在此之前,唐华担任副市长和东峡县委书记,和省委组织部打交道的时间的确不多。
  从得知林春鸣要到宛州来担任市委书记之后,唐华就通过省委组织部和汉都市的熟人对林春鸣的情况做过一次了解,毕竟日后作为市委副书记的自己,会是林春鸣最重要的助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比起市长冯士章来说都会更密切。
  从各个渠道反馈回来的消息都说林春鸣的性格宽厚大气,坚韧不拔,总体来说不是一个难处的领导,这一度让他也有些安心。
  不过这一次在省里开会,省委副书记杜高成和组织部长赵玉苏都又专门和他谈了一次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3/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