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2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0/895


第051章
再搏一把又如何
  “所以你觉得我现在的选择是错误的?我该和你一道携手并进?”沙正阳拿起一只卤鸡脚,细咀慢嚼,这鸡脚就得要细细品咂,才能品出滋味。
  夜啤酒摊点在银台县城里随处可见,但是最有名气的还是就那么几家,比如这县东门外烧鹅坊的“夜不收”就是最有名气的一家。
  一口气二三十张折叠桌摆开,小竹椅高度合适,正好可以坐着翘起二郎腿,端起冰镇啤酒优哉游哉的享受生活。
  “我知道我无法改变你的主意,但是我想听一听,你到底是怎么看,怎么想的?你究竟干什么?”雷霆端起硕大的啤酒杯,大大的喝了一口,凉透心的啤酒带来的凉意渗入身体,格外舒服。
  “我记得我以前也和你说过吧,我有我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沙正阳也有了几分酒意,丢下鸡脚骨头,端起酒杯喝了一大口,“钱很重要,嗯,很多的钱也的确能够做很多事情,有句话说得好,钱不是万能,但是没钱却万万不能,说得书面一点儿,就是资本的力量是无穷的,足以改变一切,但光有资本也是不够的,我所说的这个资本主要是指货币资本。”
  “你胸怀锦绣,想达者兼济天下?”雷霆斜晲了沙正阳一眼,“光靠货币资本还不够?”
  “有足够的货币资本,也够,不说你能有日本堤义明一千多亿美元,就算是你有李嘉诚的财富,我想也勉强能让我一展身手了,可你没有,我也没有。”沙正阳慢悠悠的道。
  被沙正阳的话噎得差点儿呛着,放下啤酒杯,雷霆吐出一口酒气,“正阳,你这胃口可真不小啊,去年你就在和我说要当李嘉诚睡李嘉欣,现在你干脆给我立个目标变成了世界首富堤义明,你这可真的是看得起我啊。”
  “这不是看得起你,而且也是看得起我自己,因为我有相人之能。”沙正阳淡然道:“你才二十四岁,身家多少了?一千万有了吧?我相信你把现在华峰电器股份卖给你大伯,一千五百万港币没准儿你大伯也能一咬牙拿下来,李嘉诚堤义明二十四岁的时候有多少钱?”
  “可是你也说过,搞企业风险大,今天红红,明天萧条,谁也说不清楚,海南房地产市场崩盘了,我有个同学在海南,半年前还在我面前炫耀,说他转手一块地就能挣两百万,一直后悔中国第一辆法拉利被李晓华给买了,前几天给我打电话,说他全身上下只有七百多块钱,还欠着外债五百多万,深怕被别人追杀,都逃回东北老家藏起来了。”
  “能欠债也是本事,人穷志短马瘦毛长,没准儿让他熬过这一关,他就是一条英雄好汉,成大事的,谁没有过三起三落?”沙正阳撇了撇嘴,“国内搞企业,既要会搞经营,又要能看懂政治,尤其是在你资本资源还不够丰足的时候,你就更需要看明白这一点。”
  沙正阳的话让雷霆若有所思。
  “你的意思是,当我拥有的资本达到一定级数时,才可以不受这些约束?”雷霆沉吟着道。
  “资本达到一定级数,的确可以摆脱许多束缚,但是如果能看懂政治,那就能如虎添翼。”见雷霆的目光里似乎有些幽邃,沙正阳摆摆手:“你也别理解偏了,所说的看懂政治,不是说要让你去捞偏门押大注,而是指能够深入其中,随时了解到这样大一个国家经济脉搏的跳动规律,这样才能驾驭局面,更好的抓住机遇。把命运系于某一个人政治人物的前景身上,那是非常危险的。”
  “所以你觉得你就该深入其中?”雷霆反问道。
  “你要这么理解也可以,但还不够全面。”沙正阳也觉得这里边涉及到的东西太多,一时间也不好解释,“国内经济发展会不断的上台阶,而你要参与其中,获得机遇,那么就需要认真了解分析其规律,我觉得我很适合这个工作,而且我也可以通过这一切实现我自己的理想。”
  “算了,你就这么舌绽莲花的忽悠吧,我发现我一直以为自己思路清晰,看问题很准,但是总会在你面前被你忽悠得晕晕乎乎,不知不觉就上你的当。”雷霆埋怨道:“我是不是对你的信任太过了?”
  “我们是各有所长,你精于战术,我长于战略。”沙正阳笑嘻嘻的道:“我们是天作之合。”
  “好了,别忽悠了,说吧,你不是觉得在宛州也有机遇么?”雷霆问道。
  “嗯,高柏山那边,自然堂水业可能很快就会在宛州建厂,东峡和北溪都有很好的矿泉山泉资源,就看他自己来选择,桶装水在宛州这边也可以得到开拓。”沙正阳道:“华峰电器现在产能严重不足,要么建新厂,要么收购其他企业来发展,我建议你后面一条路,一来节省时间,二来可以迅速抢占华东华中和华北市场,南粤那边的步伐迈得很大,而且在资本上不缺支持。”
  “宛州有合适的企业?”雷霆问道。
  “宛州电子电器行业还是有一定基础的,而且有消息称原本在宛州的三线企业可能会陆续搬迁到市里,这里边也有好几家电子类的企业,规模都还不小,也就是说无论是在电子元器件的供应链和熟练技术工人,都极其适合发展电子电器类的产业,比银台条件好得多,现在唯一存在的问题就是缺乏资金流入,所以我觉得华峰可以进入宛州并购一两家企业,能够极大的缩短建设时间,赢得先机。”
  “不是为了你挣政绩?”雷霆歪着头问道。
  沙正阳被噎得翻白眼,“要说也有点儿吧,不过这点儿政绩我还看不上,我希望未来华峰电器不仅仅是只生产饮水机,还能有更多的产品出来,产值也不要局限于那么几千万一两个亿,如果能有二三十个亿的产值呢,我觉得才勉强说得过去。”
  “哟呵,你口气比空气还大啊,二三十个亿?如果是饮水机,那得年产多少台?一千万台?那不是整个国内饮水机市场得被华峰一家包圆了?”雷霆怪叫起来。
  “所以我说不能仅限于饮水机呢,如果你是生产电视机电冰箱或者空调这一类的产品呢?”沙正阳淡淡的道:“一台售价三五千,一百万台就是三五十亿,这很大么?你就没想到把华峰做成一个诸如索尼或者松下一样的企业?”
  雷霆瞪着眼睛看着沙正阳,好一阵才道:“正阳,你可真的是不怕风大闪着舌头,索尼和松下这样的日国企业那也是几代人的努力,而且……”
  “你想太多了,随着国内经济高速发展,国内市场要不了多少年就会远超日国,只要认准目标,不要以为像索尼或者松下、日立、三洋这一类的日企上不可超越的,盛衰有时,就看你能不能看清大势了,而我能。”
  借着酒意,沙正阳昂然道:“丰田、本田、日产不也就是借助汽车、摩托车产业迅猛发展来的么?索尼、松下、东芝、三洋这些企业不也就是围绕着家用电器发展起来的么?其实它们真正发展起来也就是近二三十年里,难道你雷霆就不敢去试一试?就只知道盯着点儿眼前利益?还是在香港呆了一段时间消磨了你的雄心?真的没想当李嘉诚,只想睡李嘉欣了?”
  “且不说国外市场,发展起来的中国市场比日本市场大得多,你就不敢搏一搏?是不是开了一个好头,就想抱着钱当枕头睡了?”
  沙正阳的话充满了调侃揶揄的味道,但的确把雷霆内心深处的一些想法给抖落了出来。
  一年时间就挣到了千万身家,这对于雷霆来说,哪怕是在香港也从未想过的。
  在香港,一年顶多也就是十万港币,而现在却在一年时间里就成为哪怕在香港也算是中产阶层了,而按照现在的发展势头,三五千万资产也就是一两年的事儿,自己就真的不敢博一把了么?
  原来一无所有反倒是无所畏惧,现在有了这么一大笔本钱,反而畏首畏尾了?
  自己这一切都是在正阳的指点下挣来的,那就再搏一把又如何?
  “你打算怎么弄?”雷霆下了决心,沉声道。
  “宛州电风扇厂规模合适,但产品老化,债务沉重,缺少流动资金和新产品,宛州市委准备对国企进行改制,希望引入新的投资者,我觉得这应该是华峰的机会,可以以生产饮水机作为契机,同时开发其他新产品,把这个企业做起来!”
  沙正阳内心还是有把握的。
  宛州电风扇厂他了解了一下,主要问题还是在于产品老化,不适应市场,完全没有开发新产品意识,加上效益每况愈下,负担沉重,自然就慢慢陷入泥潭中了,只要找准路径,注入资金,开发出新品,完全可以起死回生。
第052章
教诲
  雷霆对沙正阳的建议没有异议。
  华峰电器现在的情况很好,借助自然堂水业的广告效应,桶装水迅速在汉川乃至周边省市开始风靡。
  而华峰电器的广告也迅疾如和风细雨般的紧跟而上,无论是电视广告,还是报刊媒体以及街头广告,在西南和华中华北华东都可以看到华峰电器的广告宣,带来的效果就是华峰三个型号的饮水机持续热销。
  现在华峰饮水机的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六月,即便如此,每个月的产能分配依然让雷霆头疼无比,现在银台厂区的新一轮扩产已经展开,但预计要到十二月才能正式投产。
  沙正阳的提议可以使得华峰电器在最短时间内获得一个新的生产基地。
  像饮水机生产装配并非什么高科技高难度的行业,在零部件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像电风扇厂这样的企业只要获得流动资金支持和主要生产设备的更换,企业可以在一两个月就能实现转产。
  两个人探讨了饮水机的产能目标,确定了要在半年内也就是华峰银台产区产能实现月产五万台,在宛州新基地实现月产五万台的目标,同时沙正阳也给了雷霆一个空调扇的理念。
  空调扇的理念很新颖,但是技术门槛却不高。
  对于像宛州电风扇厂这样的企业也可以将其原有设备充分利用起来,改产空调扇这种看起来虽然没有空调高大上,但是价格却更实惠更亲民的产品,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电风扇厂的产品升级换代,同时为未来华峰电器进入空调市场打好基础。
  雷霆对沙正阳提出的空调扇概念极为感兴趣,在他看来,沙正阳的每一次新概念都能引发一波狂潮,自然堂的矿泉水,华峰的饮水机,都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而很显然这个空调扇极有可能又会成为一个新的热点产品。
  沙正阳之前就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
  空调无疑是未来的一大方向,未来的海尔、格力、美的几大家电巨头无一不是在空调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就算是二线的长虹、海信、TCL也一样都介入了这个领域,可以说是成为家家电巨头的必争之地。
  但是就目前来说,华峰还没有做好介入这个领域的准备,无论是在资本、人才和技术以及元器件供应体系上都还没有做好准备,所以通过兼并电风扇厂生产饮水机和空调扇,打好基础,应该是最可行也非常重要的一步。
  到宛州之后,沙正阳就意识到宛州虽然各方面情况都很平庸,尤其是在工业这一块上几个大一些的企业都是举步维艰,但是毕竟还是有一些产业基础,只是随着时代发展有些跟不上形势了。
  像电风扇厂、电器厂、无线电厂这几家企业,再加上很快就要实施搬迁战略的蓝光厂、红星厂、红梅厂,应该说宛州已经基本上具备了一个发展电子电气产业的条件。
  关键就在于要引入足够的资本来对这些企业进行改造升级,同时也还需要一批具备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人才或者说创业者来注入活力,使得这些企业从老态龙钟臃肿蹒跚的国有企改制成为具有市场竞争活力的现代企业。
  这也使得沙正阳开始认真考虑宛州发展以电子、电气为主导的产业的可能性。
  当然宛州要发展电子电气产业也有短板,第一是这些企业虽然有一定基础,但是都已经落后时代,要升级和发展,还需要其他要素支持;第二,缺乏人才,尤其是宛州只有一家宛州工业专科学校,在研发专业人才上还很欠缺,底蕴不足;第三,宛州市委市政府在这方面也从未有过长远的规划,这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第一和第三,沙正阳觉得都可以通过马上开展工作,引入要素,来逐步实现,唯独第二条难度很大。
  光是一家宛州工业专科学校要支撑起宛州将电子电气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发展,还远远不够。
  沙正阳有一些印象,前世中宛州工专要到2010年才正式专升本改为汉东理工学院,到2017年又更名为汉东理工大学。
  而在2010年之前,宛州工专会一直以一所工业专科院校存在,并没有能真正发展其具有相当竞争力的电子电气方面的学科,在教育方面缺乏足够的底蕴支撑,这也使得宛州在工业经济发展上始终难以尽如人意,只能停留于较为低层面的制造业。
  前世中宛州只能与其省内其他城市争夺第二名,而在GDP总量上始终连汉都的三分之一都未达到过,在很大程度上也由这方面的原因。
  当然除了宛州,其他地市也从未有那个地市能达到过汉都的三分之一,无论是涪岗、昭阳还是宛州、通河,都只能堪堪超过汉都GDP的四分之一,争夺全省第二。
  既然雷霆已经同意了自己这个建议,沙正阳心中也就有更宏大的规划。
  VCD产业时代即将到来,如果能够适时介入,分一勺VCD产业的羹,未尝不能为宛州成为汉川乃至中西部地区的电子电气产业基地助一臂之力。
  姜万勐的万燕VCD也应该已经制造出来了,但现在还是蛮荒时代,VCD影碟机的时代还远未到来,没有足够的盗版片源支持,国内VCD市场根本不可能发展起来,尚需时日。
  而影碟机却是一个技术含量并不高的产业,飞利浦和索尼的机芯,斯高柏以及后期的亿世的解码芯片,只需要加以集成便基本上是一个影碟机的雏形了。
  前世中沙正阳也认真琢磨过VCD产业的盛衰起落,最终的判断还是觉得如果要想从所谓专利这一块来控制难度很高。
  姜万勐的担心并非无因,而且更重要的机芯和解码芯片的专利都不属于万燕,只是单纯的将其集成在一起,这一块会不会被专利认定不好说,而且认定了也未必能在现在还处于专利无人问的时代,也很难发挥出效益来。
  时间紧迫,需要做的事情太多,沙正阳所以也是急切的想要说服雷霆跟上自己的脚步,毕竟自己是国家干部,在很多产业上的布局还需要一个得力的助手来具体实施,所以雷霆现在是他最重要最信任的帮手。
  沙正阳甚至也在考虑,如果雷霆一个人难以分身,自己又该如何去寻找更多的帮手,焦虹无疑是最合适的另一人,只是不知道对方愿意不愿意舍弃现在的一切,当然自己现在也还没有做好准备。
  ……
  “就一个字,累。”沙正阳坐在桑前卫办公室里,捧着茶杯,“现在才深刻感受到在办公室里边干的辛苦。”
  “别那么丧气,你这么年轻,受点儿夹磨也很正常,最主要的是你才去,对宛州情况不熟悉,而林书记也是如此,所以才会感觉到太累了。”桑前卫乐呵呵的道:“也对,免得你以为办公室就真的是抄抄写写那么简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0/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