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2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2/895

  现在海正运业总资产已经超过八百万,但是负债率高达百分之八十以上,得益于东方红、自然堂、华峰电器这三大支柱货源在运费结算上的从不拖欠,海正运业仍然是金融机构中信誉较高的客户。
  哪怕这是一家彻头彻尾的私营股份制企业,但是有东方红、自然堂、华峰电器这三大银台乃至汉都都极具名气和影响力企业的合作合约作为隐形担保,金融机构仍然对海正运业予以了较为积极的支持。
  这在目前这个环境气候下,已经是相当难能可贵了。
  缺乏国家信誉作为担保的私营企业,哪怕是你成为上市企业,甚至成为明星企业,仍然永远无法像国外那些私营企业一样获得同等力度的支持,难以让金融机构对你真正信任,这是中国国情和特色决定的。
  这几个月蓝天航一直在嘉州,主要目的就是打通水陆联运渠道,同时把嘉州建成海正运业在汉南地区的桥头堡,将整个汉川的运力网络潜能实现最大优化,同时也让海正运业的运输效率和成本优化达到最佳。
  目前海正运业已经和嘉州的粮价航运公司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未来通过汉都东下沪苏浙赣皖鄂几省市的大宗货物,都可以从汉都直下嘉州登船。
  当然这个大宗货物对于海正运业来说是较为特定的,并非通常意义的大宗货物,在时效要求上并不是太高的,比如定期供应的酒、水等。
  这个渠道的铺设已经基本告一段落,甚至在分公司的货场仓库也已经基本敲定,目前暂时采取租赁的方式,但未来蓝天航打算选择合适区域建立自己的仓储和货场。
  对于蓝天航的表现,沙正阳真的只能说是意外惊喜来形容。
  前世中蓝天航虽然也和他有交道,但主要集中在蓝海和沙正刚出事之后的联系协调聘请律师辩护这些事务上,蓝天航也并没有参与到其子和沙正刚合伙成立的运输公司业务中去,其沙正阳也并无太多往来。
  但今世却截然不同,蓝天航出人意料的接受了沙正阳的建议而果决辞职,进而担负起掌舵海正运业的重任,而他的表现也让一度还有些担心的沙正阳彻底放心。
  蓝天航表现出来的管理能力,开放心态,以及情商和勤于学习的态度,再加上他长期在国企从事服务工作的经验,使得他在适应这个岗位时显得比想象中更快更轻松。
  正因为如此,沙正阳才可以与蓝天航很轻松的沟通交流,甚至自己的一些理念观点也能很快被蓝天航所接受,沙正阳甚至觉得自己与蓝天航这个比自己大二十来岁的中老人年沟通交流甚至比自己与蓝海、沙正刚他们更方便。
  “回银台?”孙妍撅起嘴,“你有事儿?那晚上我们住哪儿?”
  沙正阳笑了起来,心中也是一热,“嗯,是有点儿事儿,要和蓝叔说点儿事情,嗯,晚上我们再回来就行了,反正有车,就四十分钟就回来了。”
  注意到沙正阳笑意中有些古怪,孙妍恨恨的擂了沙正阳一拳,“那你晚上别喝酒。”
  省计委的条件的确不是其他部门能比的,孙妍一上班,就分到了一间老式单间宿舍。
  虽然是老房子,而且只有一间单间,卫生间和厨房都没有,但是也还是足以自傲的,其他单位像她这样新分来的大学生,哪有这种好事?
  有了这间房,在孙妍心目中,这也就是自己的爱巢了,男友偶尔回来,也就可以在这里歇息了。
  “知道,蓝叔也不怎么喝酒的。”沙正阳轻轻吻了一下孙妍的脸颊。
  “是说他们那家运输公司的事情么?不是你弟弟和蓝叔他们在搞么?”孙妍也开始逐渐关心起沙正阳家中的事情来了,她觉得自己应该如此。
  “嗯,蓝叔掌舵,正刚还差得远,跟着学习呢,不过我看他心思好像也不在这上边,所以我也准备和他好好谈谈,别成天做点儿事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沙正阳摇摇头,“也不知道他一天在想什么。”
  “他停薪留职还不是你同意的?”孙妍和沙正刚也挺熟,沙正刚对她印象也很好,所以一直希望她能当自己的嫂子,所以孙妍对沙正刚也很有好感,“再说了,他还年轻,哪能谁都像你一样?”
  “你这是在表扬我呢,还是为他辩护啊?”沙正阳笑了起来,“不在于他对什么感兴趣,而在于他得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不能就这么懵懵懂懂的混日子吧?”
  “我的意思是你也应该给他一些时间来做选择。”孙妍白了沙正阳一眼,“男孩子不像女孩子,找个安稳工作就满足了,男孩子都有一颗想要翱翔天空的心,想要自己闯荡一番,做一番事业,你不也这样?”
  一句话说得沙正阳也无言以对,一时间对孙妍也刮目相看,没想到这丫头看事情看得挺通透。
  ……
  吃饭的地方选在了距离汉化总厂较远的县城另一头,这样可以尽可能的避开目光。
  孙妍的名气在汉化总厂实在太大了,年轻人里边不认识的太少了。
  孙妍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回银台最终导致自己父母也知道了,届时母亲肯定会问自己为什么回了银台却不回家住。
  “负债高不是问题,只要现在能保持着这样发展的势头,而且嘉州那边基本理顺,未来几年,我相信自然堂和东方红都会保持着一种较好势头的增长,这种长约合同对于银行来说就是一个保证。”
  沙正阳和蓝天航在探讨着下一步的发展。
  “还是有些压力,公司汽车越来越多,司机数量越来越大,管理起来难度也越来越大,保险费用也猛增,加上折旧也比较高,稍微有个闪失,就有风险。”
  蓝天航在人前人后显得很自信,但是在沙正阳面前却没有遮掩什么。
  沙正刚和蓝海都坐在一旁,孙妍则在隔壁的咖啡厅里和闺蜜聊天。
  “这也是公司壮大之后要求正规化的必经之路。”沙正阳也知道这活儿不好干,“组建一个科学有效的人力管理部门很重要,我建议蓝叔可以在汉都或者嘉州的一些大型外企去挖人,找一个合适的人力资源管理,来为公司进行人力管理。”
  这个年代国企的人力管理基本上还停留在七八十年代那种老一套里,当然这也和吃惯了大锅饭的国企职工并没有多少压力,所以也在这方面没有太多需求有很大关系。
  但海正运业不一样,私营企业,司机越来越多,素质参差不齐,面临的风险和压力也越来越大,管理,培训,辅导,激发工作责任心和主观能动性,这些活儿都不简单。
  人力资源管理本身就是恒久的难题,如何既要保证这些员工们的心理生理健康,激发他们的工作动力,同时又要避免在高压下学会释放缓解情绪,这就是考验一个企业是否成熟的标志。
  前世富士康十三跳其实也就是一个庞大企业在管理人力面对困境的一个缩影,像司机这样的群体因为长途驾驶带来的疲倦和紧张,更需要考虑他们的生理心理健康。
  “这倒是一个有意思的建议,正阳,你觉得需要这么做?”蓝天航讶然。
  他一直对沙正阳很信重,因为沙正阳每一个建议,几乎都能带来许多不一样的变化。
  从这家公司组建一开始,他起初是根本不相信自己儿子和他朋友能搞得起来的,但是没想到就真的搞起来了,他也深信如果沙正阳真有心要在这个行道里下心干,绝对可以把自己干的更好。
  但是沙正阳却无意如此,而是主动邀请自己来干。
  蓝天航也是经过了一番思想斗争之后才做出辞职的决定,而沙正阳和他的谈话起到了很大的决定作用,他觉得如果按照沙正阳设想的,也许自己真的可以不用当一辈子小车司机,而拥有一份新生活。
  现在他做到了。
  “蓝叔,现代企业管理也是一门学科,我知道您很爱学习,所以我建议你可以找一找类似的书籍,如果国内没有,可以考虑托人到香港、台湾或者新加坡去买,精益管理和六西格玛管理方式在这方面都有很好的见解,对于我们国内企业管理很有帮助。”沙正阳微笑着道。
第055章
相伴
  “看你心情很好,和蓝叔谈得很愉快?”汽车飞驰在返回市区的路上,孙妍摸了摸自己还有些发烫的脸颊。
  在咖啡厅里两个闺蜜都在轮番拷问自己,尤其是穆莎露骨的询问,更是让孙妍羞得连头都抬不起来了。
  穆莎早就有男朋友了,也是厂子弟,但要比孙妍和穆莎高两级,在华西电气集团工作,两个人在穆莎大三的时候早就有过那种事情了,所以根本不忌讳。
  华西电气集团是国内四大发电集团之一,与哈尔滨电气、沪上电气、东方电气并称国内发电设备四大巨头,也是汉都市内效益非常好的大型国企之一,穆莎本人则分到了汉都铁路分局。
  倒是禹海燕还是孤身一人,她从嘉州大学毕业分配到了中建九局。
  “还行吧,蓝叔看问题还是很长远的,而且关键蓝叔都五十多岁的人了,却比一般的年轻人还爱学习,接受新生事物很快。”沙正阳感慨不已。
  沙正阳向蓝天航推荐了精益管理和六西格玛管理之后,蓝天航珍而重之的将其记了下来,表示会在书店里去找一找,如果找不到会托人到香港去看看。
  沙正阳倒不是觉得精益管理或者六西格玛管理就是灵丹妙药,但是对于正在极速扩张的海正运业来说,现在就养成好的习惯,走上正规化管理道路是绝对有必要的。
  习惯都是养成的,如果真的到了企业庞大到难以控制的时候再来养成,那就难了。
  而且现在海正运业发展势头太猛,业务充裕当然不觉得,但一旦遭遇经济不景气或者业务量下降的情形,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就会显现出来了,与其那个时候手忙脚乱的来搞,不如现在就开始就把成本控制做好,对于提升整个企业形象,提高效益,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那公司效益也很不错啰?”孙妍问道。
  “这要看怎么说,现在企业还处于快速发展的状态下,赚到的钱都投入到添置车辆上去了,而且负债还越来越大,但这都是一个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经阶段。”沙正阳笑着道:“问这个干啥,省计委对这方面也有调研任务?”
  “没有,我就是问问。”孙妍摇摇头,“总会感觉昔日只会开车的蓝叔居然一下子成了公司老板,觉得有点儿不可思议。”
  “人的潜能是无穷的,只是没有爆发出来而已。”沙正阳轻轻一踩刹车,前面是红灯,马上进入市区了,“蓝叔也是赶鸭子上架,慢慢也就锻炼出来了。”
  省计委的宿舍距离省计委大院不远,只有几分钟路程。
  这原来是一个老旧的大院落,但是可能是后来重新分割过,各个单位部门各据一片,用围墙重新围了起来,然后就形成了各自的宿舍区。
  但随着各部门修建自己的新宿舍,这一片的了老式建筑就逐渐成了新婚夫妇和未婚青年职工的居所,而有些年龄和资历的职工基本上都已经分到了新房。
  孙妍住的是一楼。
  一看就是老式的办公楼改建的宿舍,单独一间,厕所都在另一头,和当初沙正阳在银台住的宿舍差不多,也都是一个年代的产物。
  上个厕所要在走廊里走上几十米,加上周围古木森森,粗大的杉树林伴随着风吹沙沙,还真有点儿幽僻的感觉。
  好在这栋楼住的都是省计委的年轻单身汉,暂时还没住满,一楼都还空有几间,倒是二三楼都住满了。
  看见在桌上摆放的两套洗漱用具,沙正阳心中也是一暖,看样子孙妍也早就有了这方面的准备,以后自己要回汉都,只怕都只能在这里住了。
  床对着的书桌上摆了一台18英寸的三洋电视,这也是很时髦的产品。
  洗漱完的孙妍注意到沙正阳的目光落在电视上,解开自己头上的发夹,让头发披散下来,“是我妈给我买的,我说不要,她说我一个人呆在宿舍里没事儿干,不看电视干啥?我说我看书,或者要和朋友一块儿出去玩,她说总不能每天都出去或者看书吧,就给我买了一台电视,三洋牌的,还挺俏的。”
  “唔,三洋。”沙正阳想起了宛州电器厂。
  三洋品牌现在比起日立、松下、索尼、夏普都要略微逊色一些,但是这家日国企业却是一个典型的鲶鱼,正是它大量通过OEM模式代工,进而开始深入到中国,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来攫取更多的利润。
  应该说三洋无论是在质量和效益上都是相当不错的,但唯独在营销和品牌塑造上做得不够出色,当然最后三洋的崩溃也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日企创新能力退化有很大关系。
  现在三洋还是相当风光的时候,现在已经在南粤建立了多家合资企业,如果历史没有改变,三洋会选择与合肥的荣事达合资,但现在宛州想要去争取这个机会。
  对于沙正阳来说,合资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现在宛州电器厂的情况每况愈下,如果按照前世的历史前行,要不了几年它就要濒于绝境,进而在一场风波之后最终破产。
  沙正阳也很希望自己有点金之术,一下子让宛州电器厂起死回生,但是偌大一个企业,其职工、管理体制、权属以及技术研发上的巨大差距,都不是那一个两个人能扭转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2/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