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2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5/895

  王丰知道自己的不足,那么就只能勤能补拙和投其所好了。
  勤能补拙自然就是用加倍努力的工作来弥补自己在某些方面的短板,投其所好就是要根据领导的工作风格来开展工作,沙正阳喜欢什么类型的文章资料,那么他就要在准备的材料中体现出来,要给对方一种心意相通惺惺相惜的感觉。
  他已经意识到,无论是明永昌,还是郭向阳,对沙正阳的看重已经远超一位市委办副主任,这可能源于市委林书记的因素,但是也还有很大程度是沙正阳在这一个多月中屡屡提出的一些新的观念和思路,在市委办里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在王丰看来,沙正阳现在在市委办内部的影响力已经迅速超越了其他几位副秘书长和副主任,仅次于明永昌和郭向阳,甚至和郭向阳不相上下了。
  不得不说他这一招还是挺合沙正阳胃口的,起码沙正阳觉得王丰能够在这么短时间内拿出的东西言之有物,风格突出,很有看点。
  沙正阳实际上也意识到了自己正在迅速融入到宛州,融入到宛州市委办中去了,这从苏子晗和贝一河的调入,曲晓伟的主动示好,王丰对自己交代的事情格外上心,就能看出一斑来。
  这其实就是一个人在一个群体的作用和影响力体现。
  沙正阳从没有指望过要靠在林春鸣的羽翼下来生存,那太low了,恐怕连林春鸣都从未想过自己在市委办里站不稳脚,事实也证明了自己没有辜负林春鸣的信任,一个月时间,自己就有自己的表现赢得了这些人的尊重和信赖。
  当然你要说一点儿都没有借林春鸣和钟广标的光也不可能,时间那么短,总得给自己一些展示的机会和空间。
  接下来的工作还有很多,沙正阳甚至也感觉到了,明永昌和郭向阳都有着某种默契,那就是尽可能把日常事务交给其他人,而把一些当前紧迫的,棘手的,创新性的工作交给自己。
  沙正阳不清楚这里边是不是有林春鸣的交代,但是他并不在意。
  他也很享受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挑战性工作,越是如此,越是能展现出一个人真正的风采。
  而同样,这对很多人也一样是一个机遇,他们会发现,自己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挖掘出一批可堪大用的人才,那么自然就有人会追随而来。
第073章
有点儿意思,组织部长
  刚走到后面院落门口,沙正阳就看到了叶和泰从走廊里出来。
  “叶部长。”沙正阳站住脚步,礼貌的打了个招呼。
  “去林书记那儿?恐怕你得等一会儿了,真阳那边三大厂的一把手来拜会林书记和冯市长,钟书记和明秘书长在作陪。”叶和泰脸上露出笑容,点点头。
  来了一个月,沙正阳的工作范围圈还局限于市委办这一块,根基不牢,地动山摇,他很清楚如果不在市委办这一亩三分地里先把基础打牢靠,就以为自己有林春鸣的光环加持可以无往不利,那就太天真了。
  所以他这段时间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市委办里边,尤其是政研室、秘书一处、综合一处,这三块算是自己的“基本盘”,他必须要牢牢抓住掌握好,在最短时间内实现如臂使指。
  从目前来看,效果已经慢慢显现出来。
  王丰正在积极主动向自己靠拢,而曲晓伟虽然傲娇,但是对方有上进心,他就不怕对方不听话。
  而政研室这边,贝一河和杨晖的介入会慢慢让一盘散沙的政研室有了那么一点儿主心骨的味道,还有苏子晗的进入状态,这一切都在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推进。
  下一步就该要开始考虑主动伸出触角,接触更广泛的领域了。
  市委办副主任的工作当然不能仅仅局限于市委办,而要覆盖整个市委体系,这个覆盖含义很丰富,可以理解为联系协调,也可以理解为影响引导,还可以理解为凝聚融汇,就看从什么角度什么意图来运作了。
  但最初级的肯定是联系协调,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不但这个市委秘书长是不合格的,甚至整个市委办班子都是不合格的。
  就目前来说,沙正阳觉得宛州市委办这边的水准只能说是勉强及格,也就是说,完成第一个目标,但是第二第三两个层面则还差得远。
  在沙正阳看来,这不能说明永昌和郭向阳他们的能力有多少问题,关键在于原来的市委书记能力不足和职责缺位,应该是主因。
  连市委书记都是如此,你一个市委秘书长想要把市委各部门凝聚起来,怎么可能?
  林春鸣来之后正在力图解决这个问题,而且从现在的情形来看,局面正在像好的方面转变,钟广标的到来也正在加速这一趋势。
  “哦?这么不巧?”沙正阳笑了笑,很自然的转身,稍稍后叶和泰半个身位,陪着叶和泰往回走,“看样子七厂二所也很心急啊。”
  “嗯,能不急么?”叶和泰接着话头,“现在企业效益不好,上边想甩包袱,职工和家属几万人在山沟沟里呆了几十年,眼见得局面大势已经改变,外省那些三线企业都在往外搬迁,追求美好生活也是每个人的自发动力吧?”
  沙正阳有点儿乐了,这位叶部长还有点儿意思,最后居然冒了一句文绉绉的带有哲理的话,看样子他对七厂二所搬迁的态度似乎偏向于正面啊。
  不过那句上边甩包袱也说明他对这个事情并不是很看好。
  沙正阳也知道林春鸣一直在通过各种方式来统一思想。
  事实上大家都清楚省委的决定不可更改,你接受也要接受,不接受也要接受,而且接受了不干好,还得要挨处理。
  只是宛州局面本身就不好,在包括市委市政府很多领导看来,还要接这样大一批包袱,内心有情绪是难免的,哪怕他们很清楚这是政治任务,必须无条件圆满完成。
  这些情绪可能在明面上看不出来,但是偶尔会在一些言语和态度上暴露出来,但如果管控不好,对下面的负面影响不会小,一样会影响到工作的推进。
  “叶部长,其实我倒是觉得这包袱一说还得要辩证的来看,从一个方面来看是包袱,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倒是觉得是一份资源。”沙正阳沉吟着道。
  “哦?”叶和泰眉毛一扬,斜晲了一眼沙正阳。
  这个林春鸣带来的市委办副主任据说来了之后就相当活跃,市委办里被他搅得风生水起,对他的评价也有些毁誉参半的味道,但不管毁也好,誉也好,都得要承认他是个人物。
  “正阳,你对这个事儿有不同看法?”
  “叶部长,也说不上不同,但您得承认这是个政治任务,咱们宛州市委没得选择吧?”沙正阳笑嘻嘻的道。
  “嗯,那肯定是。”叶和泰这一点还是很清楚的,上级党委对下级党委的命令,下级党委当然只能服从,有困难,那就克服困难,没条件,那就创造条件,这是铁的纪律。
  “既然已经如此,我们就得要抛开一些不必要的困扰,来探讨和挖掘其中可资利用的资源。”沙正阳接着道。
  叶和泰也是从基层起来的干部,履历相当丰富。
  在担任市委组织部长之前,他也曾经担任过市委宣传部长,而在升任市领导之前,担任过宛阳区区长,市教委主任,裕城县委书记以及市计委主任,他对经济工作并不算陌生。
  “正阳,你是说这些三线企业搬迁到市里就能焕发新生?”叶和泰摇摇头,“我曾经在裕城县委书记,也对这些三线企业有些了解,那几年情况还不错,但是他们的订货都是来自兵器总公司内部,可现在兵总内部也在缩减和改革,订货大量削减,而他们这些企业之前与市场经济根本不接轨,现在骤然要推向市场,我看他们很难在市场大潮中生存下来。”
  叶和泰的话语很直白,但却是实话。
  “叶部长,您说的在理,如果这些企业不转变观念,的确很难适应生存下来,但我觉得现在这也是一个契机,几年的搬迁过渡期,兵总会给他们提供一些过渡资金,只要他们不要在抱着兵总的粗腿不放,主动去迎接市场经济,我觉得未尝不能通过几年的苦熬,奔出一个春天来。”沙正阳筛选着言辞。
  “正阳,你太乐观了。”叶和泰笑了笑,“我知道你是搞企业出身的,这些军工企业和白酒企业不一样,你搞的乡镇企业机制灵活,负担轻,市场反应快,所以能取得成功,但是这些三线企业冗员多,负担重,更关键的还是思想观念跟不上,他们对民用市场完全不了解,两三年间过渡期,很难解决实际问题。”
  “叶部长,这一点上我觉得还得要看企业的领导班子有没有这个决心和魄力丢开原来的依赖,若是总觉得原来那一套还可以维持,那么这些企业必死无疑,但如果以壮士断腕的勇气舍弃原来的窠臼,重新创业,未尝不能闯出一片天地,毕竟他们拥有那么多的人才资源,只要敢于迎接市场挑战,我觉得还是有很大希望的。”
  沙正阳的话让叶和泰有些动摇,他不是那种轻易被人说服的人,他觉得在这个问题上,光凭嘴巴是难以做判定的,还得要用事实来证明,但他也承认沙正阳所说的既然已经落定宛州市要接这个摊子,那么的确应当考虑如何来化不利为有利。
  二人不知不觉已经走到了大楼楼梯上,叶和泰看了沙正阳一眼,“正阳,你还没到我们组织部来过吧?”
  “嘿嘿,正想拜访叶部长,向叶部长汇报一下工作呢。”沙正阳笑着应道:“刚才和叶部长探讨的问题,我也还没有说完,还想继续汇报我的一些看法和想法。”
  叶和泰笑了起来,这家伙的确有点儿意思,顺杆子爬,不过让人心里感觉很舒服,都说这家伙思路观点与众不同,连林书记都十分赞叹佩服,他也想听一听这家伙的“高论”,点点头:“正好,这会儿有空,到我办公室坐一会儿吧。”
  叶和泰的办公室也很简单朴素,朴素得有点儿出乎沙正阳的意外。
  其他市领导办公室他也去过,像明永昌、唐华、吕彬奇等,条件都要比叶和泰的强不少,看样子叶和泰也属于那种不太讲究这方面的领导干部。
  “刚才正阳提到的挖掘资源,似乎还不完全是指这些三线企业本身?”叶和泰也感觉到了一些沙正阳的倾向。
  “对,叶部长一语中的,其实我觉得更大一块资源是在企业本身之外的东西,人力资源,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剥离掉这些企业资产本身,我觉得这一块资源对我们宛州更有价值。”沙正阳没有故弄玄虚吊人胃口,直接道:“我知道叶部长以前当过市教委主任,也当过市计委主任,应该对我们市里的这些资源比较了解,我们市的教育资源你最清楚,我个人觉得宛州教育资源很贫瘠,……”
  “嗯,宛州的教育资源但从总量上来看,还过得去,但是轮到人均水准,以及一些特定领域,比如高等教育资源,职业教育资源,都很差,这和我们宛州在工业经济这一块十分落后有很大关系。”叶和泰不无遗憾,“我在当教委主任的时候就给市委市政府提过,要重视教育资源配置,但……”
  沙正阳的话挖到了叶和泰心中痒处。
第074章
润物无声
  叶和泰在市教委主任位置上干了两年,时间不长,但感触颇深。
  宛州千万人口,汉东重镇,教育资源看起来不差,但是人均资源却在全省相当落后,加之缺乏工业基础,宛州工专闹了那么多年升格为本科也没有消息。
  当初叶和泰也是力主应当在高等教育这一块和职业教育这一块上加大投入力度,以期弥补宛州教育基础上的薄弱环节,但是并没得到多少回应。
  “叶部长,所以我说这是一个机会,像七厂都有自己的技校,规模大小不一,但是都各自有自己的侧重,包括电子、光电、机械制造等等,宛州工专虽然号称工业专科学校,但实际上我们都知道在许多环节上都还很欠缺,如果能借这个契机把这几所技校资源并入宛州工专,再借此机会向省里和教育部申请升格为本科,这岂不是一个双赢之事?”
  沙正阳的建议让叶和泰大为意动,他还真没想到这一点,看了一眼沙正阳,难怪林春鸣对这家伙如此倚重,这脑瓜子的确要比别人想得更长远宽阔许多。
  思考了一阵这件事情的可操作性,叶和泰觉得还真的有些可能,既然中央和省里把七厂二所要交地方,而企业办社会这一块首当其冲,那么技校这块资源正好可以填补宛州工专的短板,充实学科,这对于日后宛州的发展也是一大好事,宛州市委市政府应当要促成这件事情。
  “嗯,正阳,你说的这事儿是好事,咱们宛州市委市府应当尽力促成,中央和省里也应当支持这一举措,对各方都有利。”叶和泰终于点头。
  找到了一个共同认可的话题,谈话气氛也就好了许多。
  沙正阳也顺带谈到了宛州医疗资源的短缺。
  尤其是谈到了宛州建市以来除了原来地区中心医院外,其他原来的宛阳和龙陵两区县医院更名过来的二医院、三医院无论在各方面条件上都远逊于现在地区中心医院转变过来的宛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这形成了宛州市的医疗资源配备的不均衡现象。
  而伴随着七厂二所搬迁,带来大规模城市人口增加,加上未来宛州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对于医疗资源的需求也会日益增长。
  所以必须要未雨绸缪提前准备,建设新的医院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也是迫在眉睫的是事情,对七厂二所的医疗资源进行整合,更有效的发挥作用,就是应有之意了。
  这个问题上沙正阳也和叶和泰谈得很愉快,因为叶和泰的妻子就在市第一人民医院担任消化内科主任,所以叶和泰对这一块也很了解。
  一个小时转眼就过去了,沙正阳离开叶和泰办公室时,都能感觉到某种氛围的转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5/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