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2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0/895

  “企业里边那点儿龌龊事,正阳也不会不清楚吧?”郭向阳脸上表情不是很好,“和厂里主要领导关系处不好,而且脾气还挺大,你说能干得长久么?不过此人有些能耐,看问题还是比较准,我觉得正阳你应该比较喜欢这种人。”
  “郭秘,什么叫我比较喜欢这种人?您的意思是和我臭味相投不成?”沙正阳笑着问道。
  “是不说臭味相投,你接触了就这道,我心目中也就这一个比较合适,你现在抓的这一块工作,都是需要和企业,和经济打交道了,最好是能在国企里边干过,或者对国企弊病比价了解的,我脑子里还真没合适的。”郭向阳沉吟着道:“要不你和组织部那边说一说?”
  沙正阳断然摇头拒绝:“那不合适,而且真要被那帮人给你推荐几个不合适的人来,你还不好推。”
  “你就这么信得过我?”郭向阳心里很满意。
  “郭秘为人我清楚,这种事情上不会害我。”沙正阳笑眯眯的道。
  “你把曲晓伟推了出去,综合一处处长谁来接任?”郭向阳很随意的问道。
  沙正阳把替摇得拨浪鼓一样,“那是明秘书长和您们二位的事情,我不掺和,而且我才来时间不长,也不了解,谁来我都欢迎,而且郭秘你也知道,估计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的心思都没法放在市委办这边正儿八经的工作上,都得要去干我的非本职工作,我感觉那些专项工作好像才是为我准备的。”
  郭向阳忍不住大笑起来,“你这会儿才发现?晚了,我告诉你,林书记和钟书记好像就没有考虑让你干点儿轻松活计,这一点明秘书长和我早看出来了,就你自个儿迷迷瞪瞪吧,不过不得不说林书记一来咱们宛州,各种专项工作就多了起来,而且林书记又催得紧,不可劲儿捣腾,你根本跟不上节奏。”
  “我这是误上贼船,没法下船了啊。”沙正阳也笑得很开心。
  干这种专项工作很锻炼人,虽然从他本人来说,这种锻炼意义不大,但是这些专项工作却是积累资历和人脉的绝佳机会,而且干好了也很容易获得领导的认可,可谓累并快乐着。
  “行了,你也别在我这里贫了,嗯,我待会就给赵彦鹤打个电话说一声,让他来你办公室和你见见面,顺带你也可以听一听他对国企改革的意见,他对电器厂和无线电厂都比较了解。”
  ……
  曲晓伟来沙正阳办公室时心情是相当复杂的。
  书记碰头会之前,曲晓伟就知道自己已经基本上确定了要作为招商引资局暨投资促进局的副局长人选过会讨论,不仅仅是沙正阳提前给她说了,她也有另外的渠道。
  市委副书记唐华和她大哥,在省烟草公司担任副总经理的曲晓雄是高中同班同学,关系很不错。
  但是她还是没想到的是市委组织部在推荐干部名单上自己是排在了班子成员中的第一个,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不出意外,那么自己极有可能担任新成立的招商引资局暨投资促进局的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理论上来说,这个党组副书记、副局长仍然是副处级干部,但是如果担任这个职务更长一些,资历更深一些,那么哪怕职位不动,两三年后,都有可能直接晋级正处级。
  所以当大哥打电话来告诉自己这个消息时,曲晓伟都有些不敢置信,而且大哥也在电话中明确告诉他这并非是唐华的努力,而是组织部长叶和泰在书记碰头会上直接提出来的。
  这只有两种可能性,要么是市委书记林春鸣的授意,要么就是叶和泰在人事初选中认可了自己。
  若说是林春鸣的授意,曲晓伟觉得不太可能,哪怕林春鸣对自己工作满意,也不太可能转为位置授意安排。
  而叶和泰为什么会把自己列为第一号人选?曲晓伟同样不相信是叶和泰对自己有多么熟悉和认可,除了沙正阳去向叶和泰做了推荐,甚至可能是非常强烈的推荐,才会有这样一个结果。
  如果是这样,曲晓伟得自己这份人情就欠的有些大了。
  虽然沙正阳一直强调职务的晋升,级别的升迁,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源于自身的工作表现,但曲晓伟也知道或许对方觉得没什么,但她却不愿意欠这份情。
  她感觉得到对方对自己的工作很欣赏,的确是有心要扶持自己一把。
  “沙主任,你真的是把我推上了火炉上去烤啊。”曲晓伟翻着白眼,“您要真觉得我行,当个副局长也就罢了,但怎么会排序第一?”
  “你觉得自己能力不够,还是资历不够?”沙正阳反问。
  曲晓伟犹疑了一下,“问题是这可能会让班子里不团结。”
  “团结不团结是马长伟的事情,他如果处理不下来,那就会让市委对他失去了信心。”沙正阳气定神闲,“你只需要做好你的本职工作,回击那些流言蜚语。”
  曲晓伟心中一定,她就怕日后不团结的责任归结到自己头上来。
  “对了,言归正传,我马上要接手企业改制的事情,需要一些合适的人选。”沙正阳步入正题。
  “哦,你不想在市委办里选?”曲晓伟略感惊讶。
  “我选的人要求比较高。”沙正阳要摇头,“来了就能干活儿。”
  这个家伙太跋扈了,很容易吃亏。
  “我得琢磨一下。”曲晓伟点点头:“如果是要协助你搞国企改革,恐怕难度比你们想象的还要大,这人选很重要。”
第098章
特殊资源
  市委市政府将组织庞大的党政代表团赴江浙粤学习这一消息在市委常委会过会之后立即在全市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很多人心目中这都是一个难得的公费旅游机会。
  宛州市财政历来瘠薄,哪怕是顾红普时代几年里,都从未组织过这样的层次和规模的学习考察。
  而且从学习的范围来看,不仅要看珠三角地区,而且还要看长三角地区,国庆节一过第一轮就要出发,据说第二轮会放在十二月。
  大家都以为去了珠三角的人,就不会再去长三角,这机会也得大家轮着来不是?但后来又有小道消息传出来,去了珠三角考察学习的,一样也要去长三角,这样的“优遇”让无数人都为之侧目。
  很快又有传言出来,这个建议是新来的市委办副主任沙正阳的提出来的。
  这让原本在普通干部心目中还没有多少印象的沙正阳立时成了风头人物。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是谁在害我啊?”沙正阳坐在板凳上叹气不止:“本来还想当一个低调的美男子,现在可好,混不下去了。”
  苏子晗一口啤酒差点儿喷出来,呛得连连咳嗽:“正阳,能不能少来点儿这种冷幽默?你这是在替自己涂脂抹粉么?这样不更好,你走到哪里,绝对一帮小姑娘都能有仰慕的目光看着你,没对象的话,任挑任选啊。”
  “你以为是皇帝啊?还选妃呢。”沙正阳瞪了苏子晗一眼,“跟着林书记这么久,怎么没学到林书记一点沉稳老练的气度?”
  “正阳,你这就没意思了。”苏子晗和沙正阳私下里是皮惯了,嘴角挂着笑容,“林书记胸藏万壑,能是我一个月就能学到的?我觉得我能学你就不错了。”
  苏子晗的一句话,把旁边的几人都给逗笑了。
  贝一河抿着啤酒,“子晗跟着林书记这段时间也够辛苦了,一下子把所有企业和局行都跑完了,汇总的材料恐怕都得要一尺厚,我听王处长说好多都是子晗自己动手整理修改的。”
  “贝老师,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他这么年轻,难道还能指望秘书一处其他人替他捉刀?”沙正阳斜晲了苏子晗一眼,“那他这个秘书趁早别干了。”
  “他这么年轻?正阳,这句话别人都可以说,好像你不合适说我吧?是不是该用到你自己头上?”苏子晗不满意的看着沙正阳,“还是别人用惯了在你头上,你觉得找个人来分担一下比较好?”
  又是一阵笑声,沙正阳很喜欢这种氛围,无拘无束的开些无关紧要的小玩笑,放松一下神经,可以极大的分担长时间在紧张繁重工作中带来的巨大压力和疲惫感。
  “不过正阳,说实话,我听到对你评价的每一句话,都是那么年轻?!”姚莉也笑吟吟的加入话题,“然后就是哪个大学毕业的,找对象没有,……”
  “关键是最后一句,这很重要。”常磊也跟上,“我估摸着咱们市里边有待字闺中的领导们都在琢磨正阳呢,咋能把这个乘龙快婿给弄到手。”
  “正阳,上回嘉州来那个女孩子是不是你对象?”姚莉忍不住八卦,“真的有了对象,我去告诉我们院里边那些小姑娘,让他们死了这条心。”
  “别,莉姐,你可以让她们死心,但我女朋友不是她。”沙正阳笑了笑,“我女朋友在汉都。”
  “可你来快两月了,也没见来过啊。”姚莉不太看好这种异地恋,汉都距离宛州六百公里,一千多里地,汽车火车都得要八九个小时,在没有结婚有孩子的情况下,这种感情很难坚持太久。
  “都忙,而且现在都在忙工作,这一来一去起码得三天,太远了点儿。”沙正阳摇摇头,“日后汉宛高速修好就好了。”
  “汉宛高速?”贝一河忍不住插嘴问道:“省里真有这个意思要修汉宛高速?”
  汉宛高速如果能修通,对宛州经济发展带动巨大,而且七厂二所搬迁到宛州的话,其发展环境也要好许多。
  “修是迟早要修的,问题是建设高速公路投资巨大,高速公路只会在经济发达区域之间建设,只有车流量达到一定程度才能确保建设投资如期收回。”沙正阳道:“什么时候修,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宛州的经济发展速度。”
  “恐怕也不能完全这么说。”贝一河沉吟着道:“国家建设高速公路也还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像安襄、郧州属于贫困地区,又是革命老区,两个地区都还有几个少数民族自治县,老少边穷四个字,占了三个,中央应当会有特殊优惠政策考虑安襄和郧州的发展。”
  “贝老师说的也没错,林书记也提到过这一点,咱们宛州虽然和老少边穷不沾边儿,但紧邻着老少边穷地区,中央真要扶持建设老少边穷地区,这条路也不可能是断头路,加之宛州的地理位置特殊,南通北达,东接西连,是典型的交通枢纽所在,如果汉安高速或者汉郧高速要修,肯定会要考虑各方效益问题,还不如直接修到宛州。”
  苏子晗的话让沙正阳也是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感觉。
  苏子晗是学法律的,对社会经济事业这一块并不熟悉,但才给林春鸣当了没多久的秘书,居然就能有这样的观点了,当然可能是林书记的一些观点,但苏子晗能记住并纳为己用,也足以说明许多了。
  “子晗说的没错,但正阳说的也在理,一条高速公路的建设关乎沿线地区的发展,而投入巨大甚至让省一级财政都不得不三思而行。”
  贝一河并不盲从。
  从进入市委政研室之后,沙正阳就在提醒他要学会站在更高的位置来分析看待问题,他有一种感觉,现在经济处的处长杜克利可能干不了太久就会调整,而自己接任或者说主持经济处工作会很快,甚至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就会有望提拔到政研室副主任位置上。
  所以贝一河也在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面,除了三线军工企业的搬迁工作外,他也在沙正阳的提点下有意识的加强对关乎全市未来发展的一些经济政策方面的路径进行探索,而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来改善环境拉动经济发展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
  “汉宛高速所经过的地区除了汉都和宛州部分区县属于平原和浅丘外,像安襄和郧州都是以山区为主,投资更大,所以估计真的要修这条高速公路的话,也会要等到各方面条件都更具备才会考虑,单纯某一个因素,难以让中央和省里下决心。”
  贝一河的这个观点应该是中肯之言,沙正阳也在考虑未来宛州的发展战略。
  除了国企改制和招商引资外,宛州还应当从哪些方面来谋发展?
  林春鸣、钟广标很着急,这两个月里,两人频繁调研摸底,开始着手制定未来宛州五年发展规划。
  林春鸣与班子成员的谈话也是极其密集,这终于开始让宛州市委市府班子成员们开始感觉到了一些压力,再不动起来,恐怕就没有机会动了。
  这从叶和泰、王挺等人这段时间的动作表现就能看得出来。
  但光是这些还不够,还得要有实打实的东西出来,才能真正赢得人心,所以沙正阳也一直在帮助林春鸣、钟广标等人考虑宛州该如何来启动发展引擎。
  汉宛高速短期内是难以开工的,甚至连列入规划都很难,但是如果你不提前开始推进这些准备工作,等到真的有机会列入规划时你都有可能会被搁在后列,这一点上沙正阳也专门和林春鸣、钟广标等人提了出来。
  先就要把势造起来,从舆论上,从社情民意上,从高层领导的心目中,就要让大家知晓,汉宛高速的建设刻不容缓了,制约了沿线安襄、郧州的脱贫,拖累了宛州的经济发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0/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