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2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3/895

  而对于那些竞争性领域,更适合以市场经济体系来调节的产业,则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实现,比如持股、控股或者战略产业基金的支持来体现。
  但更多的还是应当放水养鱼,放开私营经济的束缚,鼓励其发展,让它们成为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一个必要补充部分,只要是依法依规,合法经营,私营经济的发展将和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发展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繁荣。
  “老阴,中央大力推进改革开放,放开了对私有经济的束缚鼓励其发展,并不意味着我们国家对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也就是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支持就削弱了!”
  “在事关国计民生的战略行业上,国有经济还在不断巩固和加强,事实上对于那些处于竞争领域,需要通过市场竞争来实现发展的行业,国有企业由于其机制原因和历史问题,的确举步维艰,那么我们通过各种方式的改制,盘活国有资产,促使其重现生机,难道这样不好么?”
  钟广标稍微一停顿,“我们国家目前面临的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时代,说句跑题的话,如果我们国家处于一个单独和封闭的时代,也许我们可以排除其他影响,埋头按照自己的路径发展,或者说可以无视效率效益,但是事实上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闭关锁国的政策已经行不通了!”
  “你闭关锁国,人家就会打上门来,你落后,人家更要打上门来,哪怕不是通过战争和武力,人家也可以通过经济侵略,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国家已经无法在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了,也不可能无视来自外界的影响了。”
  钟广标这番话的话题有点儿大,阴朝凤和钱正都在认真思考着。
  “我再说一句不客气的话,我们共产党执政,核心宗旨是什么?为人民服务!根本目标是什么?让老百姓过上更美好的幸福生活,让国家更加繁荣强盛!”
  “我们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靠我们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斗打出来的,所以我们也有义务也有责任让他们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做不到这一点,我们的执政地位就不会稳固!”
  “解放四十多年了,其间经历了许多波折,但毋庸置疑,从78年改革开放一来,我们国家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但是这还远远不够!……”
  “随着对外交往日益增多,老百姓也是会比较的,他们会追求更美好的生活,那么我们就必须要与时俱进,顺应形势,一切需要围绕一个目标,人民生活提升和社会主义国家国力的增强,这二者是一体两面,但本质都是一个。”
  钟广标这一连串的话题让阴朝凤和钱正都震动极大。
  他们从未想到一个搞企业出身的干部,竟然能够如此扎实雄厚的理论功底,能够说出这样精辟犀利的一番观点。
  在他们看来钟广标就是赶上了省委的一个要求地方党政干部要和企业干部交流任职的政策精神罢了。
  或许钟广标在搞企业,甚至搞经济都能有一套,但是在偌大一个宛州市,一个千万人口的地级市要当好一个副书记,那可不是光靠能搞好一家企业那么简单的。
  但事实证明,省委的安排和决定绝非心血来潮,有其原因。
  哪怕是阴朝凤对钟广标的一些观点仍然有些不同意,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认钟广标的看法和观点是切合了当下从中央到省里的政策精神,而且还十分细致的进行了剖析和阐释,让人不得不服。
  沙正阳同样是感触万千。
  钟广标的一些观点来源于自己,但是因为考虑到时代的不一样,沙正阳也不敢把自己前世中的许多观点抖落出来,比如像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大放小是国企改革的出路,这些他都只能很含蓄委婉的为钟广标提供一些思路。
  但是看看人家钟广标的本事,就这么把自己的一些观点随便一捋加以完善和阐释,就成了一番精辟无比的时政看法和观点。
  沙正阳自认自己也可以做到这一步,但是在说服力上肯定难以和钟广标相比,第一是钟广标的市委副书记身份,第二是钟广标的资历阅历带来的底气,这需要时间沉淀积累。
  阴朝凤很显然对钟广标的这番观点很有触动,随即又在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如何在未来的改革开放进程中保持自己的活力和存在进行了探讨,钟广标和沙正阳都提出了各自的观点。
  钟广标等观点是政企要坚决分开,哪怕在一些领域暂时无法退出,那么也要改变国资的存在方式,应当以出资者的身份聘请职业管理层来进行管理,同时可以通过年薪加奖金以及期权激励的方式来达到委托管理的目的,但这有待于国内职业管理人这个阶层的成长起来。
  沙正阳则主张政府在对经济的控制模式上应该有所转变,应当考虑效仿新加坡的淡马锡模式,对战略产业、核心产业也可以通过设立政府基金的模式来参与和控制。
  中央有中央一级的考虑,省市有省市一级层面的考虑,通过不干预决策、企业自律和职业经理人管理的三大原则来进行控制和管理,还应当鼓励国资、集体和私营经济进行混业经营,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优势,实现扬长避短,确保国资增值。
  钟广标的观点和沙正阳的观点有一些雷同,但是有各有侧重,对于阴朝凤和钱正二人来说,钟沙二人的观念都让他们俩耳目一新,甚至有了一种落后了的紧迫感。
  阴朝凤和钱正都是本地干部,在和钟广标与沙正阳道别之后,一般说来都是各自返家,但是这一次阴朝凤却主动邀请钱正一起走一程。
  钱正有些吃惊,但注意到阴朝凤表情很平静还是点了点头。
  “老钱,是不是觉得我有些不识时务?”走出好几十米远后,阴朝凤才淡淡的问了一句。
  “为什么这么说?”一个是常务副市长,一个是副市长,但二人关系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当然也说不上多么密切。
  “林书记和钟书记都在大力推动国企改制,这也符合中央和省里的政策精神,我这要跳出来反对,这不是自找没趣么?我也承认,我们宛州市属国企的确存在了很大的问题,也到了不改不行的时候了,可是我有些担心我们的改革动作会不会用力过猛,甚至越线了呢?”
  阴朝凤语气里有些萧索,“冯市长在这个问题上不闻不问,听之任之,但是我做不到,或许我的观点不一定正确,但是我要提出来,表明我自己的态度。”
  “阴市长,你究竟在担心什么?”钱正心中也是微微一动。
  他支持要对国企进行改革,但是却仍然对国企改革的路径有些彷徨,沙正阳和他谈过一些国企改制中的思路,不得不说给了钱正很大的震动,同时也让他有些担心,这样的做法会不会过线?
  只不过他从未在人前表露出自己的态度,没想到今天阴朝凤却直截了当的提了出来。
  “我的担心?我的担心很多,甚至也有不少都是在常委会上提出来过的,他们也都做了一些解释,问题是我们能做到么?”阴朝凤反问道:“都说改革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但是我觉得恐怕还是需要划一些明确的红线,不能似是而非拟两条原则就过了,这日后很容易遭人攻讦诟病。”
第103章
坏事变好事
  钱正迟疑了一下,“阴市长,我觉得如果是这个,其实可以在常委会或者市政府常务会议上提出来,我觉得这个应该不是原则性的问题,是可以通过强化监督措施来做到的。”
  “老钱,话是这么说,但是真正要做到就没有那么容易,尤其是如果我们一些干部在里边心存私心,那就更难做到。”阴朝凤摇摇头,“改革改革,多少人假借改革之名行谋取个人私利,我们不可不防啊。”
  钱正看着阴朝凤,“你是觉得这一次这家华峰电器有问题?”
  “汉都银台来的,沙正阳是哪来的?不就是银台么?他也承认这家企业的老板和他是同学,这不能不让人生疑啊。”阴朝凤毫不讳言,“这家华峰电器的股权构成是东方红集团占股百分之三十,香港方面控股百分之七十,又是沙正阳引来的,我总觉得这有点儿让人不太放心。”
  钱正点头,单从这一点来说,的确有些让人不太放心,沙正阳是市委办副主任,现在又是市委书记林春鸣和副书记钟广标面前的红人,如果他要在其中施加影响,有所图谋,还真的不好说。
  “这一点我觉得可以提出来,我相信沙正阳也应该清楚这一点,这对他并不好。”钱正想了想又道:“林书记和钟书记也不会考虑不到这一点,而且阴市长,我们都心知肚明,电风扇厂的资产状况摆在那里,华峰电器真的要并购电风扇厂,把资产负债一摊开再来逐一核算,谁想要在里边做手脚,一目了然。”
  钱正的话让阴朝凤稍微沉吟了一下,的确电风扇厂的情况相对简单,如果按照沙正阳所说的要公开透明的把企业资产负债全部向外公示,让所有人都能明明白白的搞懂目前电风扇厂的现状如何,那么真要在里边做手脚的可能性就不大了。
  不过他始终对沙正阳邀请华峰电器来宛州的意图有些怀疑,当然也不排除沙正阳要利用他自身资源想要干点儿政绩出来,如果单单是这个目的,那倒真的是大好事了,他就怕沙正阳在其中上下其手,谋取私利。
  “嗯,老钱你说的也有道理,那我们就看看吧。”阴朝凤顿了一顿,“咱们市里的企业改制工作是钟书记和你在抓,沙正阳也很活跃,我建议在组建改制工作组时,不妨在计委、经委、财政、工商、税务、审计和纪检监察部门都要抽一些懂行的人,好生核查清楚资产状况,不要被人家几下给蒙了。”
  钱正笑了起来,“阴市长,这一点不用你提醒,钟书记也早就和我说了,人员一定要配强,要懂业务,尤其是对资产和债务的审核,务必要经得起检验,要把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谁做的审核谁就要负责到底,哪怕一时半刻无法改制,那也不能授人以柄,日后被人戳脊梁骨。”
  “哦?钟书记真的这么说?”阴朝凤讶然,随即没有再说话。
  “放心吧,其他人我不好说,但钟书记我想省委把他安排到咱们宛州来担任副书记,恐怕他不愿意在这上边栽筋斗吧?”钱正笑了笑,若有深意的道:“据说他可是省委组织部重点培养的干部,而且还纳入了中组部的视线,前途可期啊。”
  阴朝凤有些惊讶,睃了钱正一眼,随即又坦然。
  蛇有蛇道,狐有狐踪,钱正能走到副市长这个位置上,自然也有他自己的渠道。
  钟广标的来历不是什么秘密,作为企业走上出来的学者型干部,省委组织部把他摆在这个位置上,并非无因,肯定有意图,但如果钟广标真的被中组部看上了,那就不一样了。
  “但愿如此吧。”阴朝凤不咸不淡的说了一句。
  “阴市长,国企改制是大势所趋,你在分管财政,最清楚。”钱正诚恳的道:“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我也觉得市委在推进国企改制上有些激进和鲁莽了。”
  阴朝凤放慢脚步,看着钱正,没有说话。
  “事实上我和钟书记、冯市长还有林书记都谈过我的看法,但是没有被接受,但我只是觉得在步伐上不能迈得太急太大,避免为了改制而改制导致一些不愿意看到的情形出现,在改制这一点上我是坚决支持的,而且我也认为在改制上,应当要采取多种方式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钱正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言辞。
  “如果在各方面政策机制得到完善的前提下,排除其他可能牵扯到的资产流失因素,那么无论是什么性质的企业,无论它是来自哪里,或者谁介绍来的,我觉得都不重要,我们都欢迎。”
  阴朝凤站住脚步,他明白钱正话语的意思,那就是国企改革大势不容阻挡,如果对其中一些问题存疑,可以采取其他手段来防止或杜绝,但不能因噎废食。
  “如果是那样,我真心希望能够有足够有效的手段来避免一些我们担心的问题发生。”阴朝凤沉声道:“老钱,我相信你可以坚持做到这一点,我也会向市委提出这个建议。”
  ……
  “看来阴朝凤对推进企业改制有些不同意见啊。”钟广标回到家门口,站住脚步,“我都有些不明白他的想法了,他是常务副市长,应该比我们更清楚目前市财政的困窘状况,他很清楚这种局面根本无以为继,再拖下去,对企业,对市财政都是一场灾难!”
  沙正阳无言以对,他能感觉到钟广标内心的不满。
  “电风扇厂还好点儿,毕竟规模小,可无线电厂和电器厂呢?六七千工人,这还没有算丝绸厂的,不加快进度,难道真的要等到企业一文不值,甚至负债累累才来破产?那样职工的利益就能得到保证了?荒谬!”钟广标继续道:“他的思维还停留在几年前,还在用狭隘的眼光来看待世界的变化,姓社还是姓资这个问题仍然高于一切,他的这种社资观很狭隘,不正确,但他自己却感觉不到。”
  姓社还是姓资这个问题在前年和去年就曾经引发过多轮讨论和争议,现在虽然渐渐平息下去,但仍然有很多人在这个问题上耿耿于怀。
  “钟书记,我觉得不完全是。”沙正阳冷静的道。
  “哦?什么意思?”钟广标惊奇的问道。
  “我感觉阴市长好像不完全是因为在观念上的狭隘保守那么简单,或者有一点儿,但不完全是,我感觉他更多的还是在质疑华峰电器本身,或者说对我有一些怀疑。”沙正阳微笑着道:“我觉得这是好事儿。”
  “对你有怀疑?”钟广标品出味儿来了,“你是说他觉得你和华峰电器有可能联手做局来侵吞电风扇厂的国有资产?”
  “嗯,我觉得有那么一点儿这方面的意思,但我觉得很正常,华峰电器老板是我同学,又是我引过来的,换了我有一些怀疑也很自然。”沙正阳抚摸着下颌,“其实我觉得这应该是一件好事儿,我们正好可以利用一些人的担心和质疑,来把这一次企业的改制做得更好,做成一个完美无缺的典范。”
  “正阳,你没有必要有情绪,……”钟广标还以为沙正阳这是在说反话,赶紧劝慰道。
  “不,不,钟书记,我可不是在说反话,我也没有一点儿情绪,说内心话,有这样一个质疑者,反而有利于我们这一次对电风扇厂的改制推进。”沙正阳反倒是显得兴致盎然。
  “钟书记,你想想,如果大家都能抱着这种防止国资流失的心态来负责任的开展工作,势必对各项工作的标准要求更加严格,这有助于双方在谈判和资产债务审计时更为严谨,拿出的东西也更具说服力,成与不成,都是好事。”
  “真没情绪?”钟广标一听也觉得有一定道理,问道。
  “真没情绪,钟书记我觉得像这个改制,我不太适合参与,毕竟华峰电器老板和我是同学,又是我牵线引来的,瓜田李下也要避避嫌。”沙正阳正色道:“我也建议您和钱市长在研究方案时,改制工作组的人选丰富一些,选择一些业务更强的,而且纪检监察部门的人应当随时跟进,而且我也建议在对资产和债务的核实问题上,最好能请一家第三方机构,这样显得更客观公正。”
  钟广标深深的看了沙正阳一眼,点点头:“我知道了,你有心了。”
  “钟书记,您也别对阴市长有太大的成见,他可能是在某些方面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但我觉得这反过来也有助于这一次改制更为严谨合规,甚至可以把这一次改制做成一个典型案例,为以后其他企业的改制打好基础,塑造成为模板。”沙正阳乐呵呵的道。
  “如果只是单纯这方面的想法,那当然好,我就怕有些人自己不敢干不想干,还总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不愿意人家也干,那就让人失望了。”钟广标瞪了一眼笑意盈面的沙正阳:“你别笑,这种人不少,我见识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3/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