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2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2/895

  “这就不用你操心了,你只需要把我给你说的那些关键位置关键人选都熟悉了,届时我自有我的道理。”沙正阳淡然一笑,打工仔哪里能和自己当老板过瘾?
  哪怕你自己不在意,那也得为下边一帮兄弟想一想。
  艾柯卡牛逼到天上的人物,亨利·福特要让他滚蛋他也一样只有滚蛋,当然亨利·福特这一举动非常愚蠢,但并不影响这个事情结果。
  “那好,我就在这里等你了,不过哥,我觉得这段经历真的很有意思,让我接触到很多我从未接触的东西,我都有点儿喜欢上这种生活了。”沙正刚在电话里道。
  “那好,我还有很多类似的任务等着你,你好好准备吧。”说完,沙正阳挂断电话。
第116章
啃硬骨头,迎难而上
  放下电话,沙正阳觉得是该和林、钟二人好好汇报一下工作了。
  自己的举动有些近乎于先斩后奏了,当然即便是先斩后奏都未必能得手,对方未必会答应。
  从时间节点上来说,的确现在也还有些不太合适,不过可以先把线连上,这样一来也许可以促成对方尽早的下决心。
  电风扇厂那边已经进入了后续期了,对资产审核,债务清理,还需要一些时间,当然这些都彻底敲定,恐怕就要正式宣布方案了。
  沙正阳不太关心电风扇厂的改制,在他看来,就算是改成不成,华峰电器可以有很多选择项,未必要在宛州电风扇厂这颗歪脖子树上吊死,他尽力了就行了。
  电器厂这边的工作还在稳步推进,三洋电机那边已经表现出了一些兴趣,这是一个好兆头。
  这两年应该是日资企业进入中国大陆的高峰期,合资、独资和合作企业都遍地开花,电器、汽车零部件、机械、化工等日资强势品牌纷纷进入,也算是改革开放后的一个小高潮。
  当然三洋电机表现出了兴趣不代表他们就会选择宛州电器厂,像合肥,也就是原时空中的正主儿一样也在三洋电机的考察范围。
  宛州电器厂要想虎口夺食,还真不容易。
  东方红集团这边也在有条不紊的推进,下个星期将会来宛州电器厂考察,如果符合预期,他们将会与宛州电器厂一道与三洋电机接触,以求能实现三方合作共赢。
  这事儿沙正阳虽然很操心,但他也知道现在自己能做的事情不多,只有等待。
  唯有宛州无线电厂才是最大的挑战,六千职工,压得市财政已经有喘不过气来的感觉了,林春鸣和冯士章在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议上都已经明确提出了要把宛州无线电厂的改制问题提升到宛州市委市政府的第一紧迫大事来办。
  给苏子晗那边打了电话,确定了林书记在办公室之后,沙正阳又径直去了钟广标办公室,正好也在。
  谈了自己的想法,钟广标也没有多说,直接示意一道去林书记办公室详谈。
  见钟广标和沙正阳一起进来,林春鸣笑了起来,“你们俩一起来,看样子是要和我好好谈一下了,是无线电厂的事儿还是三线企业搬迁的事儿?”
  这两项工作都是钟广标在主抓的工作,而且都点了将是沙正阳。
  “那林书记你觉得呢?”钟广标也笑着反问。
  “嗯,三线企业搬迁我知道还算顺利,班子和代表都来考察过了,就算是还有一些异议,但分歧都不算很大,我们只需要再做一些细致点儿解释工作,另外可能需要以文件形式明确下来就行,问题不大,只能是无线电厂的事情了,士章也很着急,昨天还来我这里专门谈了几家企业改制的问题,他也觉得需要下猛药了。”
  林春鸣的话让钟广标也是一怔之后有点儿惊喜,冯士章之前的态度一直是有些暧昧的,主要就是在如何改的问题上纠结。
  国资流失的锅谁都不想背,但总得要面对,所以之前冯士章倾向于部分转让股权,但现在看来根本行不通,没人会花冤枉钱来入股无线电厂,看看这六千职工就能把人吓退。
  以沙正阳对冯士章的了解,这个人应该不是那种私心太重的人,甚至阴朝凤也同属于此列。
  汉川省委在经历了顾红普时代之后,对宛州班子还是非常慎重的,但也正因为这种慎重,所以他们也难以挑选出更具有闯劲和锐气的干部。
  在沙正阳看来,冯士章的表现只能说中规中矩,想做事情,但是又有些瞻前顾后,内心希望能有所突破,但是性格和胆魄又限制了他的格局,所以在很多问题上他都难以表达出更真实的一面,更多的还是给人以谨小慎微但又十分努力的感觉。
  所以说林春鸣和钟广标对于冯士章能有这样的态度转变都有些惊讶中略带高兴,一旦冯士章都倾向于要大力度进行改制,宛州市委市政府内部的反对声就会受到极大削弱,这有利于统一思想,尤其是在政府层面这一块里,在执行上就会有利得多。
  “林书记,真的?冯市长也着急了?”钟广标毫不掩饰自己的情绪,“我还以为市政府那边真的不担心呢,市财政都那样了,老阴还在安步当车,不紧不慢,我就不明白他们究竟在担心什么,在怕什么?”
  “担心肯定是有的,我也一样担心,但是不能因为担心就不做事情了。”林春鸣面色如恒,并没有太多情绪变化。
  “因噎废食不可取,可我们也的确需要防止被噎住,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从体系制度上,从监督机制上来防止出现他们担心的问题,我觉得正阳之前提出来的一系列想法就很好,一是市人大通过法规来规范,二是公开透明,对外公示,欢迎大家来质疑监督,看看会不会导致国资流失,只要我们想去做,就不怕坐不到。”
  沙正阳也没想到冯士章会想通了,想必是越来越严峻的财政状况逼得他也反思了,当然沙正阳估计可能还有另外一些因素在里边。
  比如全省财政工作会议才开了,会议上据说宛州也被点名批评了,说宛州在挖掘税源,配置税基的工作上做得很糟糕,开源节流,源开得差,节流上却是无所作为。
  这是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谢广元的原话,也是沙正阳从曹清泰那里听到的消息。
  据说冯士章会后还专门到谢广元那里去做了检讨,而谢广元担任省财政厅副厅长时,冯士章曾经是市财政局副局长,还上挂过省财政厅预算处工作,关系很密切。
  “林书记,正阳来找我汇报工作,还是上次说的,无线电厂的事情。”钟广标言简意赅,直入主题,“我算过了,光是今年截止到八月,市财政已经为无线电厂填补了一千一百八十万的窟窿,大略估算了一下,目前无线电厂总资产大概在五千八百万左右,但净资产不到八百万,而且这还是市里从各方面为其补贴的情况下,真正市里一旦放手,估计连熬过明年五月都难。”
  “士章也说,解决了无线电厂,市财政状况都要好转一半,有点儿夸张,但可见一斑。”林春鸣语气沉重,“我上周到省里开会,周省长也专门和我谈起过,改革是必要的,但是要考虑周全,事先把问题考虑得多一些,严重一些,应对措施做得更扎实一些,没坏处,但他也鼓励我们宛州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下深水,敢为天下先。”
  “终归是要做的。”钟广标咬牙切齿的道:“无线电厂的改制问题不解决,我这个副书记就豁出去了,正阳的想法虽然有些激进,但是我也分析过无线电厂的问题,思前想后,真的是找不到更好的办法来,还是那句话,只要能解决问题,什么办法都可以用,净资产不到八百万,按照目前的形势下去,这八百万资产不到半年就得像阳光下的雪,化为无形,既然如此,我们没有理由不试一试,搏一搏。”
  林春鸣看了钟广标一眼,点了点头:“我也是这个意见,不试一试,闯一闯,搏一搏,怎么知道不行?正阳,说一说你的想法吧。”
  “我接触无线电厂的时间也不短了,可以说这一个月主要精力也是放在无线电厂的调研上,从班子成员到中层干部再到职工代表,也包括一些辅业人员,感觉到无线电厂本身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样是不是班子贪污腐化,内外勾结等等,……”
  沙正阳也是有备而来,实际上这些情况他已经汇报过多次,但这张综合性全方位的正式汇报,还是第一次。
  “这些情况有没有,我估计有,但并不严重,查肯定要查,该处理要处理,但这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无线电厂的根本问题还是在于大锅饭铁饭碗的机制模式,长期的这种情形加上前几年产品还比较对路以及属于卖方市场的原因,所以掩盖了其中存在的问题。”
  “成本高企,浪费严重,纪律松弛,模式呆板,营销僵化落后,导致产品严重滞销,技术研发停滞,新品开发毫无头绪,奖惩机制流于形式,管理层固化和官僚化,辅业负担沉重,可以说,几乎所有大国企的毛病在无线电厂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要解决无线电厂的问题,要从根本上动大手术,也就是说要在企业权属上做文章,进而要对整个机制、班子、运营模式都要来一次颠覆式的改变,恐怕才能真正让这家陷入泥潭,甚至泥浆已经淹没到鼻孔的企业起死回生。”沙正阳语气格外肯定坚决。
  林春鸣和钟广标脸色都有些难看,虽然早知道企业的情况不佳,但是他们更多的还是停留在一些数据和表象上,但当沙正阳用如此多的形容词来描述这个企业存在的问题时,他们这才意识到这家企业的问题严重程度恐怕远远超过了企业的表象。
第117章
意料之中,算无遗策
  林春鸣揉着面颊,这是他新学会的可以缓解压力和疲惫的一种方法,沙正阳教授给他的。
  当前局面非常不好,来了三个月,情况并没有得到多少根本性的改观,这一点林春鸣很清楚。
  他也同样知道欲速则不达,很多事情需要一步一步来。
  但一步一步来,不能被理解为无所作为,他需要有所作为。
  宛州承压,空前巨大。
  全省财政工作会议他作为市高官没有参加,是冯士章、阴朝凤以及财政局长参加的,但会议情况他却很清楚,冯士章回来之后甚至还专门就他向谢广元作检讨的情况作了汇报。
  来了三个月了,宛州情况并无起色,林春鸣知道这很正常,他没有点石成金的本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宛州状况是上一届累积下来的,甚至是前两届就开始出现了问题,这么拖下来造成的。
  难怪有某位已经退下去的省领导不无感慨的道,上一届省委最大的问题就是在宛州班子上的配备失当,而本届省委的一大问题就是没有提早果断彻底的撤换宛州班子。
  这话不无过激之意,但是却也能说明很多问题。
  平庸往往就是最大的错误,耽误的时间和机遇永远挽回,在一些观点较为激进的人心目中,哪怕你贪点儿污点儿,只要能做事,也胜过那种清白无瑕但却无所作为的庸人干部。
  因为贪点儿污点儿不过是害了一小撮人,但是你庸庸碌碌无所作为那就是耽搁了千倍万倍的人,尤其是在现在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的形势下,你掉队了,想要赶上去,何其艰难。
  “正阳,你你有什么建议?”林春鸣平静了一下情绪,沉声道。
  “我的意见,第一,主辅分离,把辅业从主业中剥离出来,由政府承担,不解决这一块,没有人会来接手;第二,政府退出,虽然资产表上显示还有接近八百万净资产,但我们都知道这是表象,实际上那点儿资产也许几个月之后就会化为乌有,所以我建议彻底退出,由接收者彻底掌握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实现两权合一;第三,在企业职工权益保障上,可以做出一些让步,由政府来承担部分不适合新企业发展的职工后路问题,……”
  沙正阳知道自己这番建议可以说会引来相当大的争议甚至是攻讦,但他必须要提出来。
  一家本身还有数百万净资产的企业,涉及到数千职工,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你就要打算彻底丢手,甚至还要政府主动来承担一些或许可以让接盘者来负责的负担,你这就是在出卖国有权益,就是在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这些质疑、攻讦和反对沙正阳甚至都可以想象得到,可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谁会来自陷泥潭?
  这道题不好做。
  哪怕林春鸣和钟广标已经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但听到沙正阳的这番建议之后,仍然心里都是一颤。
  第一点主辅分离相对简单,像三线军工企业办社会这一块交给地方上,也是确定了的原则,但是这是中央和省里有财政补贴,连续三到五年的资金补助过渡,最后才是由市里全面接手,现在这市属企业的辅业要交给市里,那也就意味着市里要自己承担一切,这一块的压力也不小。
  第二点就更棘手了,政府彻底退出,意味着这一家国企性质彻底发生改变,之前考虑的是政府仍然持有部分股权,但交出经营权,但这种想法容易遭人猜忌,经营者一旦达到了预期目的,企业效益转好,政府会不会改变主意收回经营权?管理层的利益如何得到保证?这是一个不可调和的难题。
  第三点一样十分敏感,政府还要承担可以预见到的职工分流下岗这一巨大负担,要让新企业轻装上阵,这无疑让很多人难以接受,在他们眼中,这就是在让国有利益损失。
  可如果做不到这几点,谁又会来接手?就算是有人来接手,沙正阳觉得只怕都会是存有不良意图者,因为这明显不符合投资者的利益。
  见林春鸣和钟广标都是沉默不语,沙正阳知道自己的这些观点肯定有些让他们难以接受,或者说他们俩或许可以接受,但是要想在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议上获得通过肯定很难。
  “正阳,你的想法是好的,但是……”良久,林春鸣才有些艰难的摇摇头,“恐怕很多人都会你这是在让政府来替接盘者承担本该他们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很难获得通过啊。”
  “林书记,我知道这看起来肯定有难度,但是问题是你不这样做,那么拖下去结果会更糟糕,市里承受的损失会更大,我们都很清楚,我以为你和钟书记能够看得清楚这一点。”沙正阳急切的道:“越往后拖,越不利改制,市里付出会越大,我很确定!”
  钟广标也有些震动,他知道沙正阳的看法,在沙正阳看来,无线电厂一无可取之处,真正愿意来接盘的人哪怕新建一家企业都比接盘这样一家需要承担数千职工的企业花费小得多,风险也小得多,谁会愿意来?
  或许唯一值得一顾的就是偌大一个完整的企业,加上几千职工中大部分都还是马上就能迅速启动用起来的熟练工人,可如果市里不肯做出让步和承担必要的代价,那无疑这份吸引力就不值了。
  改革难,难就难在要面对无数质疑、猜忌、攻讦和反对,可以想象得到这样一个方案提出来,估计省委政府的那边就会守到无数检举揭发信,林春鸣、钟广标和沙正阳都会成为控诉对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2/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