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2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5/895

  换句话说,作为周俊雄本人,他固然乐于见到吴乔生能上副市长,但这要在不影响他周俊雄的仕途前程基础之上。
  同样,从吴乔生这个角度来说,周俊雄接任宛阳区高官也好,转任其他区县去当书记也好,他也乐见其成,但一样不能干扰到他的发展前景。
  两个人虽然是亲戚,但在各自的人脉关系上大相径庭。
  吴乔生深耕财政系统,深得顾红普和阴朝凤的信任,和冯士章关系也不差。
  自己主要是因为工作关系和唐华、叶和泰的关系较为密切。
  当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二人也不在一个层面上。
  吴乔生虽然大部分时间都在财政系统工作,但是也曾经从财政局副局长直接到山都担任了三年县长,然后才直接回来担任财政局长,可以说各方面资历都已经够了,所以才成为副市长的热门候选人。
  周俊雄担任宛阳区区长两年时间不到,正处于一个有些尴尬的时段。
  如果陈秀清真的升任副市长,那么这个宛阳区高官位置究竟轮不轮得到他来坐,就是个问题了。
  不排除从其他某个县比如山都、北溪这些县份的书记直接调任过来当书记,这种可能性还不小,毕竟自己担任区长时间太短了一些。
  所以无论是自己还是吴乔生现在都处于一个有些尴尬而微妙的时间段,不确定这个副市长究竟是什么时候补齐,而还有一名副市长年龄已到,照理说也应该下来了,但你要说坚持一下也不是不可以。
  总而言之不确定因素太多,既可以考虑两名副市长,也不排除短期内一个副市长都不补齐,这要看林春鸣和省委那边的意图沟通。
  同样一旦要上两名副市长,那么陈秀清作为女干部上位的几乎就是铁定的,如果只上一个副市长,她的可能性也有三成以上,所以周俊雄本人也面临着一个不确定的变数因素。
  “大哥,情况就是这样,我也让志豪去给沙正阳他们道歉了。”周俊雄叹了一口气,“志豪这个兔崽子被他妈惯坏了,到处惹祸,我早就预料到他迟早要给我们招惹祸事,只是没想到会在这个敏感时候来出事儿。”
  “什么叫我惯坏了?”坐在另一边的中年女人有些不悦的插嘴:“我看是那个沙正阳恃宠而骄,以为是跟着林春鸣来的不可一世了,事情说清楚了,又没啥伤,何必这样咄咄逼人?大家都在宛州这个圈子里,把事情做绝了,我看他也好不了。”
  吴乔生脸色阴沉下来,周俊雄脸色更是难看:“闭嘴!你懂个屁!现在是说沙正阳的事儿么?你儿子是个啥德行你不清楚?我看他就是欠收拾!”
  坐在中年女人旁的另外一个微胖的女子看上去都挂相,略微大一点儿,看了一眼自己丈夫的神情,对自己妹妹的态度也有些不满:“小惠,市里边领导正在进行大调整,书记、副书记都在换人,志豪这段时间还是应该安分一点儿。”
  这话一出口,气氛就有些微妙变化,哪怕是自己姐姐说自己儿子,中年女人心里一样不舒服,只是碍于姐姐姐夫在场,不好发作。
  吴乔生心里也很憋屈,但却不好对这种话题插话,沉吟了一阵才道:“上个星期我去省里,省委组织部一位朋友说部里边正在和市委这边沟通,恐怕有可能会增补两位副市长,陈秀清上的可能性非常大。”
  “哦?那什么时候能确定下来?年前么?”周俊雄忍不住问道。
  如果能够拖到年后,那么自己担任区长满两年,那么自己接任区高官的几率就要大许多,如果在年前的话,担任区长不满两年这一点恐怕就会成为有心人攻讦的软肋。
  “不确定,要看林书记和省委那边的沟通了。”吴乔生也忍不住揉了揉太阳穴,“现在钟书记来了之后,冯市长和唐书记在有些方面都有些变化,另外叶部长的态度恐怕有些变化,俊雄你也应该感觉到了吧?”
  这正是周俊雄最担心的问题。
  钟广标来之后,林春鸣在市委里边的话语权得到了很大加强,加上明永昌、王挺的态度也都趋于积极,而叶和泰似乎也有一些变化,这从平时交谈中就可以感受得到。
  如果谁还感受不到这种微妙的变化,那他就真的不配在这个圈子里混了。
  “市委对整个市里各区县的工作情况都不太满意,宛阳还算好一些,听说龙陵、临河、裕城几个县情况都不佳,林书记和钟书记在几次会议上都点名批评了龙陵和临河,现在龙陵和临河都是如坐针毡。”
  吴乔生进一步道:“宛阳虽然还不错,但是我听冯市长说,林书记的意见是宛阳不应当满足于当千年老二,东峡基础不错,但宛阳的条件难道就差了?说你们区的开发区比真阳和香城都不如,不符合市辖区的开发区的定位,……”
  周俊雄默默地点点头。
  这个评价他也听说了,是林春鸣、冯士章、钟广标、阴朝凤交换意见时提到的,当时主要是研究全市开发区建设推进工作。
  问题是市开发区都那熊样,对宛阳也要求这么高,是不是有点儿吹毛求疵了?
  可领导却不会听你这些解释,把宛阳和东峡、真阳来比,你宛阳不如,那么就是你工作么做到家,落后了。
  “话题扯远了,现在这件事情,我看我和你都找个机会和沙正阳解释一下,这也不是针对谁,解释一下也就翻过去了。”吴乔生仰起头来,思考了一下,“如果可以的话,不妨约个时间吃顿饭,不行的话,你可以让叶部长出面,我看叶部长好像和沙正阳还是走得挺近的。”
  “哦?叶部长和沙正阳走得很近?”周俊雄颇为惊讶。
  “俊雄,你这段时间好像有些不在状态啊。”吴乔生若有深意的看了自己这个连襟一眼,笑了笑,“没事儿多去领导那里汇报一下工作,了解一下上边工作动向,你宛阳区可是主城区,如果你都闭目塞聪了,恐怕就真的危险了。”
  周俊雄微微色变。
第136章
轻描淡写,重任加身
  在有些人彻夜难眠的时候,沙正阳却睡得格外踏实。
  他还真没把这事儿当回事儿。
  周俊雄和吴乔生他们只要不蠢,那就应该明白这类事儿该怎么处理。
  该道歉道歉,该赔罪赔罪,当然不是自己,而是曲晓伟。
  在这场事情中,自己没吃亏,甚至还一举扬威,周志豪乃至周俊雄和吴乔生都当了一回垫脚石,虽然他们也不想当,但却被周志豪给拖累了。
  贝一河的担心他也想过,但那不是短时间内的事情,哪怕吴乔生当上副市长,周俊雄接任宛阳区高官,短期内都没有太大影响。
  真正能影响到自己的也就那么寥寥几人,在林春鸣和钟广标对自己的信任不减的情况下,即便是冯士章、唐华、叶和泰这些人对自己也没太大的影响。
  再说了,为了周俊雄的儿子和自己交恶,想想也不可能,周俊雄也好,吴乔生也好,都还不具备那个实力。
  当然也不是一点儿负面因素都没有,肯定会有人说自己不稳重,亲自动手这种事情怎么看都不该是一个领导干部干的,不过沙正阳觉得好处更大。
  一来让人明白了自己这个人不好弄,二来也让下边人明白自己这个人的护犊,当然前提是占理。
  一到办公室,苏子晗就打来电话,让沙正阳到林书记办公室。
  到林书记办公室时,明永昌也在。
  沙正阳赶紧再一次“交代”了昨晚的情况,而且还表示除了贝一河与杨青外,郑国忠和杜大伟两人可以作证。
  林春鸣倒是对这事儿不太关心,重心却放在了沙正阳所提到的要和郑国忠、杜大伟一道去南粤的事情上。
  “永昌,正阳要去南粤向你汇报了么?”明永昌还在琢磨沙正阳和周俊雄儿子的冲突事情,却没想到林春鸣根本没有在意这事儿,居然关心起去南粤的事情起来。
  看样子这位林书记是根本没有把这类事情放在心上,他现在的心里只有发展经济这一桩事儿,无论是招商引资,还是国企改制,甚至还包括三线企业搬迁,都是和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现在林书记只关心这个。
  “正阳早就和我说了,前几天郑国忠和杜大伟也分别来找了我说借正阳的事儿,我觉得这也是好事,能这么快有所动作,我觉得香城和北溪应该表扬。”明永昌笑着道:“我同意了,正准备找个时间向林书记汇报呢。”
  “嗯,既然向你报告了就行,不用汇报了,我同意,而且还应当鼓励。”林春鸣点头,“就得要有这种劲头和精神,那些看了回来就忘了,依然如故的人,我看才真的值得考虑。”
  明永昌也点头赞同,“香城和北溪条件都不是很好,尤其是北溪,在全市也都属于中下游,但人家能这么快就开展工作,有所作为,我觉得市里开会的时候还是要点一点。”
  “哼,岂止要点一点,我看要敲一敲,抽一抽才对。”林春鸣冷笑,“都以为这是出去公费旅游呢,看的时候感慨万千,浮想联翩,热血沸腾,可一回来啥激情畅想都烟消云散,还是喝点儿小酒,打打麻将来得畅快,永昌,你说我们宛州的干部是不是这样?”
  这一杆子打翻一船人,虽然明永昌也很赞同林春鸣的这个看法,但也不好接腔。
  哪怕是市里边有些领导,也一样喜欢玩牌,像王挺,像温耀飞,朱登元,都喜欢玩牌。
  大概也意识到了自己的话题明永昌不好接话,林春鸣哼了一声把话题岔开:“正阳,香城是咱们宛州的百万人口大县之一,剩余劳动力充裕,应该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你个人有什么好的建议?”
  “香城条件还是不错的,道路交通和劳动力算是两项优势,加上香城地处伏龙山脉南麓,木材资源较为丰富,又有一个大型的木材交易市场,我和国忠县长探讨过,觉得佛山东莞家具产业可以部分移植到这边来,看看能否承接部分低端内销的产品以及部分半成品产业。”
  沙正阳的话让林春鸣忍不住皱眉:“就只能低端内销产品和半成品?难道我们就不能搞点儿出口创汇的中高端产业?”
  “林书记,我们也想啊,可你得有这个能力啊,佛山东莞那边的家具产业已经初具气候,人家和国外厂商已经建立了很好的信用体系,人家在技术、运输和通关等方面的优势都是我们这边不具备的。”
  沙正阳觉得林春鸣也是有些急不择言了,出口创汇这年头还是地方党委政府的一大政绩亮点,哪怕不赚钱,你要能出口创汇,那也是值得夸赞表扬的。
  林春鸣自我解嘲的笑了笑,“看来我也是太高估咱们宛州的水平了,也是,能先把低端产品和半成品产业做起来,也算不错了,起码能解决一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能交税,那就行。”
  “林书记,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本身也需要一个过程,就算是低端产品和半成品,人家南粤那边也未必愿意转移过来,毕竟距离这么远,交通瓶颈限制,还得要评估咱们这边的劳动力成本和水电和用地成本能不能抵消得了这个运输成本。”
  林春鸣默默的点了点头,这是客观现实,你不承认也不行。
  “那正阳,北溪你是怎么考虑的?”明永昌更关心北溪,他担任过北溪县委书记,对北溪的发展一直很关注。
  “北溪的条件还要逊于香城,但北溪南部山区部分乡镇有较好的石材资源,我们在考察佛山的石材建陶产业时,觉得或许北溪可以吸引这些建陶家装材料企业来北溪考察投资,如果可以的话争取吸引几个项目,从石材产业这一块开始着手。”
  沙正阳的回答让明永昌略微有些失望。
  石材加工在北溪早就有了,但是一来限于交通运输条件,尤其是山区乡镇的交通条件更为困难,很多有石材资源的乡镇却难以开发运出来,二来,石材加工都属于较为低端的产业,产品一般都就近销售,企业规模都不大,利税也不高。
  “明秘书长,你可别小看这石材产业,咱们这边的石材产业都属于最低端的加工,而且浪费很大,很多石材基本上就是按照普通石料价格卖出,但是如果说进入深加工程序进行精加工,尤其是在高档装修这一块的石材经过精加工后,那价格翻上十倍百倍都很正常。”
  沙正阳的话稍稍让明永昌提起了一些精神,“正阳,总而言之,人家县里对你寄予厚望,你这趟出去也争取给人家两个县弄点实实在在的干货回来,如果能够开好这样一个好头,我想也能极大的鼓舞咱们其他区县赴南粤招商引资。”
  “尽力而为。”沙正阳知道林春鸣是最关心这事儿的,“当然,也不能说完全局限于这两项产业,我个人的看法,咱们宛州山清水秀,自然环境极佳,尤其是像我们许多山区未经污染,所产农产品属于绿色生态产品,如果可以在农产品加工业上做文章,也是一个非常值得考虑的方向。”
  林春鸣对沙正阳的头脑思路一直很有信心,沙正阳这么一说,他立即问道:“正阳,又有什么好路子?”
  “还没想成熟,只是一些散乱的想法,总觉得咱们宛州既然是天造地设的宝地,这么适合发展农业生产,没理由不在农产品加工或者食品产业上做文章才对啊。”
  沙正阳这也是实话。
  宛州地大物博,尤其是十个县份,除了东峡和真阳略微有些工业外,其他县份在工业上处于那种零敲碎打相当落后的阶段,而要发展工业产业,最好的路径就是依托本地资源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工业就是最便捷的路径了。
  “正阳,这次去南粤,除了协助北溪和香城招商引资外,你也要从市委政研室的角度来考虑一下我们未来宛州工业产业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咱们宛州千万人口,十县二区,不能说搞些木材石材加工,或者卖点儿食品矿泉水就行了吧?总还是要寻找到一个能够大规模的带动就业的工业产业才行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5/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